九九範文幫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經驗心得:面對三歲“小魔怪”

編者按:孩子在2、3歲時,會迎來第一次叛逆期,家長對此覺得很苦惱。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給各位家長的建議吧!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經驗心得:面對三歲“小魔怪”

家長問

 糖果剛滿三歲,最近有些叛逆,想要的東西一直纏着耍脾氣,躺到地上哭鬧。比如咳嗽不可以吃甜的,她就是想吃,就一直耍脾氣;還有比較着急,自己吃飯夾菜夾不上她就着急,把筷子扔掉把勺子扔掉,然後哭鬧,這種情況老師們怎麼看?

夏山答

孩子兩歲到三歲左右出現叛逆,從成長的角度是正常的、可喜的事情,因為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力量都增強了。

三歲前孩子完全依賴家長建立安全感對環境的信任和希望感,建構後孩子就要踏上新的成長階段,進入新的階段,在一段時間內孩子專注的探索,致力於某一方面的發展,蒙特梭利稱為敏感期。

一般第一叛逆期出現在兩歲左右,孩子在身體上能力強了要嘗試自己做,表達時總説不,以前順從的都會拒絕説不,表現為執拗。

自我意識敏感期出現在三歲左右,身體和表達能力比執拗期更強了,執拗的程度更強。因為孩子要進一步確認自己的自由意志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而實現,從而獲得尊嚴感、力量感、自我認同感,這才能支持孩子獨立、自信、把安全感建構在自己內心。這部分內在信念系統的建構對孩子一生都很重要!這個敏感期的孩子需要支持,孩子的家長更需要支持。

推薦大家閲讀《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

家長問

那作為家長,面對孩子這種行為,我們該怎麼處理呢?

夏山答

一、媽媽先覺察和傾聽自己

如果看到孩子這樣,媽媽的情緒可能被激起,引發“戰爭”。那麼建議媽媽在處理之前,請先照顧到自己,可以把孩子交給家人後處理自己的情緒,此時做幾個深呼吸能幫助你快速回到自己的中心,以平靜的心面對問題。

這個情緒一定來自你的某個信念或者過往經歷,看到是什麼信念或傷痛?接納放下。如果自己無法接納放下,那麼事後可以尋求外部專業的幫助和支持,放下執念,療愈自己。

户外活動的糖果

二、傾聽孩子內心的感受和需要

孩子想要的東西得不到發脾氣是正常的,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長拒絕也是正常的。

我們需要允許孩子有情緒並傾聽協助到孩子情緒的釋放,碰到咳嗽不能吃糖哭鬧的時候,就可以表達:“媽媽也很願意給你買甜甜的好吃的,能買好多你愛吃的甜食就好了,可咳嗽不同意我買,這讓糖果很生氣是吧,氣得都哭了!咳嗽你快走開,讓糖果好起來,我們就能買好多甜甜的好吃的啦!”

這是一個話語的例子,提示家長把孩子內心的矛盾表達出來,如果能以故事或遊戲的方式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我相信家長的智慧!一定會有更多創意!

傾聽對孩子很重要,幫助孩子梳理內心的感受和需要,並幫助她表達出來,慢慢地,孩子就學會自我傾聽了。

做手工的糖果

三、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當我們知道孩子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期,接納允許孩子、儘量尊重孩子的意願,給孩子時間陪伴他達成,體驗到自我認同感。

過程中可以協助,但還是多具體肯定孩子的智慧和力量,讓孩子感受到她具有了各種能力,內心也具有了強大的力量在支持着自己,確認安全、自信走向獨立。

此時的孩子處於安全依戀與獨立的矛盾中,她要獨立又怕家長因他的叛逆而不再愛她,所以家長要多尋找機會自然的表達愛。

如果孩子的意願行為不合適,家長也需要拒絕,制止她不適當的行為,同時需要表達確認永遠愛他,並引導她採用合適的方式去做事情。

推薦繪本《我永遠愛你》。

公眾號|夏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