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教師考察心得體會(通用5篇)

教師考察心得體會 篇1

xx年11月 29日—30日,我們數學科組外出到桂林恭城中學學習考察。這次外出考察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目的性強、效果明顯,恭城中學優良的學風、校風及老師的奉獻精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具體感受總結為以下幾點:

教師考察心得體會(通用5篇)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們一次外出學習兄弟學校在管理和備考方面的寶貴機會。桂林恭城是瑤族自治縣,位於桂林東南,距桂林108公里,人口28萬,經濟欠發達,但民風純樸,尊師重教。恭城中學是廣西有名的縣級重點中學,xx年被評為廣西首批示範性高中,近年大學聯考重本率都在20%以上,近十幾年幾乎每年都有人考上清華或北大,目前北大27人,清華24人。

二、恭城人民和政府非常重視教育,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恭城中學及或設獎學金。對考上清華或北大的學生,一次獎勵5萬元;對優秀的高一、高二學生免學費,還可以每學年得到1萬元或八元千的獎學金。在老師方面,除了感情留人,學校想辦法幫助解決住房問題,及提高工作津貼方面也做得不錯。 學校強化管理,嚴格要求,如學校要求不準帶手機回校,如被發現就停一個星期課。

三、學科備考與教學,我們文理數學分別聽了兩位數學老師的課,並進行經驗交流。恭城中學數學科實行三輪複習。在輔導資料方面,他們只定外面的電子版資料給老師,所有試題是老師根據電子版資料改編而成。恭城中學的老師非常敬業,集體備課,羣策羣力,努力打造高效課堂。他們的課堂(45分鐘)要求:學生有興趣聽、容量要夠大、能啟發學生的思維。恭城中學自習和晚修的時間較多,如上午共四節課,但在第二第三節課期間有一節25分鐘的自習課,學生很好的完成課外練習。對學生嚴格要求,分層教學,對優生從高一開始進行跟蹤輔導。對會考成績拔尖而留在本校的考生在高一就安排導師帶,對尖生進行學科輔導和心理輔導,如xx屆考上北大的考生(廣西第九名),在高三對弱科英語有針對輔導,最後大學聯考從80多分上到110多分。另外他們數學每兩週考一次周測(兩小時),平時一週一測(週六晚上1小時)對所有內容考查,但以複習過的內容為主。

教師考察心得體會 篇2

這次到江陰參觀學習,我很受啟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真是大開眼界。看到江陰建設的速度,看到江陰人民的富足,看到江陰的發展的全面,看到江陰環境的美好,瞭解到江陰人創新爭優的大氣魄和創一流的大志向,我深刻的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江陰最大的收穫是促進了執政理念和發展路徑的重大轉變,使貫徹科學發展觀在江陰找到了載體,創新了路徑,落到了實處。回來後,我立即向兩委成員彙報這次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及在江陰的所見所聞,並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和想法與大家分享,此次培訓學習讓我樹立了今後帶領兩委如何學習江陰的決心和信心,也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方向。

一、要學習江陰先做好蛋糕才能分好蛋糕的做法。只有做強經濟,加快財富積累,才能夯實為民辦事的物質基礎。我們決定引進外來資源,加強結構調整。以前,我們對土地轉包不認識,怕擔風險落麻煩,怕讓羣眾不滿意。通過這次學習,我改變了想法,與村兩委成員商量論證,留住客户,與客户共同協商簽定轉包合同。當然,這首先要抓住外來客户,吸引投資,增強羣眾信心,然後再和羣眾商量正式簽定轉包合同,使羣眾真正得到實惠。

二、打深井,挖水庫,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村東南部土地肥沃,就是缺水,所以通過鎮政府指導,我們在村東又打深井一眼。六七組下河河道是一片河灘,多年來羣眾下力不少,收入卻不多,其原因就是存不住水無法澆地,只能靠天等雨。水利是農業的基礎,從江陰回來後,我們村兩委共同討論,又徵得全體黨員的意見,決定整修下河河道。

三、民生無小事,學習江陰體民情、貼民心、順民意的做法,藉助小支點,支撐起民生大關懷。

1、處理遺留小問題,徵得羣眾信任。前任支部留下來一些因建房通街未處理好的小問題,導致個別羣眾多次到村委吵鬧。這些問題久拖不決不僅影響村兩委的形象,還影響羣眾對我們這屆支部的信心。村兩委一致決議,找來羣眾本人、羣眾代表、黨員代表以及民政執法部門負責人,共同商議處理辦法,通過講道理、講解法律條規,讓羣眾解開心結,最終解決了問題。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充分尊重了羣眾的權益,整個過程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在座黨員及羣眾都非常滿意。

2、花小錢也能為民辦事。三秋來臨,玉米秸的存放成了大問題。於是我和兩委成員商量,修建玉米儲青池,這樣既解決了羣眾亂堆亂放的問題,又能使羣眾增加一些收入。資金困難,我們就採取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做法,按照入股的辦法籌集資金。目前,儲青池已基本修好,機器等設備也已經買齊,只待秋收時投入生產。

總之,這次到江陰參觀學習,我收穫不小。由於自己年輕,又是剛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工作才邁出了第一步,工作中也曾出現不少失誤,但是,江陰學習增加了我帶領羣眾致富的信心,我相信,在上級的指導下,在村兩委的努力下,下寨村會發展的更好。

教師考察心得體會 篇3

作風問題年年講,年年都是老問題。而改進工作作風,一陣子易,一輩子難;善始易,善終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作風建設具有長期性、反覆性、漸進性等特點,稍微鬆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因此,治轉提專項行動雖然有實施的期限,但是作風建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端着架子、脱離羣眾的背手幹部,發號施令、紙上談兵的揮手幹部,走馬觀花、工作推脱的甩手幹部,雁過拔毛、吃拿卡要的伸手幹部,以及庸懶散慢混卡等問題,都是與中央及省市委關於作風規定的要求背道而馳的,其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間徹底解決。我們要充分估計到這些問題的頑固性和反覆性,以踏石有印、抓鐵有痕的力度,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在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上下功夫,形成領導抓、抓領導,反覆抓、抓反覆的長效機制,讓蘭州的普通羣眾真正感受到幹部的好作風無處不在。

貫徹羣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不是小事,但是作風轉變卻是必須從一件件小事做起。將作風轉變融合到一言一行之中去才行,要從思想深處樹立羣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從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衙門作風改起,從庸懶散慢混卡改起,克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變要我改為我要改,切實守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行,把轉變作風的決心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把改作風內化為一種習慣,真正把老百姓的事辦實辦好。

教師考察心得體會 篇4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作為一線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在行為上和思想上都得以轉變,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知識的佔有者、始終處於主導地位,而學生只是一個接受知識的被動者。這種教師上課一言堂、滿堂灌的情況嚴重壓制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潛力無法完全得到發揮.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習的主人,必須在教學理念上來一個根本的轉變。過去的理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現在應當改為:“你不會學習,我來幫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吸引你學習”。“吸引”,就是使學生樂意學習,使他們樂意參加到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的教學過程中來。過去是教師帶着種種精挑細選的學科走向學生,在學生的頭腦中注入知識,現在應是引導學生走向學科,力求教與學兩種活動的協調一致,讓學生樂學、會學。

第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主體應該由教師變成學生。要靠學生自己主動的建構知識、形成能力、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教師的職能由以“教”為主變為以“導”為主,教師成為課程設計者、指導者、導師和顧問,以全面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不再以先知的角色傳播知識,塑造學生的人格,而是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在建立師生之間平等和諧關係的過程中,要為學生的發展創設一個最優的學習環境。教師要遵循民主教學的原則,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積極創造寬鬆、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顧慮,不斷鼓勵學生產生新的想法,大膽地向同學質疑,向老師質疑,在解疑中發展思維。

第三,用愛化解學生的不當行為。在課堂上,我們常遇到頂嘴的學生。面對這種事件,教師一定要冷靜,因為他的言詞與你的言行無關。也許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階級發泄,我們只是充當了一個出氣筒的角色。雖然我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冷靜並不容易,但事實證明。忍耐是最有效地措施。而對學生的責罵可恰前使之受到別人的注意,從而更想頂嘴,劫奪只能是這場戰爭不斷升級。所以,面對學生的不當行為,應當冷靜,並設身處地的為他們着想,並安慰自己,他的行為不是他的本意。這樣我們理解力學生,也是自己在不快中得以解脱。讓我們體諒學生,用愛化解學生之間的不快,與學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教師便成為學生的知音。

總之,教師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自己的不斷摸索和總結。我深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將成為一門新型的老師。

教師考察心得體會 篇5

我的線上教學是學習通和微信羣相結合。每週的教學內容分解錄成10分鐘左右的小視頻,提前上傳到學習通上。

開始上課時,首先通過學習通進行簽到,沒有及時簽到的同學需要在羣裏解釋原因,以便大家互相監督。接下來,我先提出若干問題,讓同學帶着這些問題在學習通上觀看小視頻。

10分鐘後,通過學習通的選人功能任意挑同學回答問題(語音和文字均可),之後全班同學可以自願作答或者提出自己的問題,大家參與討論,我再逐一點評、講解,直到此知識點同學理解掌握,然後進入下一個知識點。

線上教學沒有了教室內面對面的拘束,同學更加踴躍地發言,互動環節更多,參與積極性更大。課下,教師所上傳的文字資料、語音資料、視頻資料、PPT等教學內容學生可以反覆收聽收看。總之,線上教學內容豐富有趣。教學方法多樣靈活,課堂氛圍更活躍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