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本學期,學校科研處組織全體老師觀看百家講壇視頻:錢文忠教授解讀《三字經》,併發了相關學習資料,這次學習,是我真正走進了《三字經》。看視屏之前,《三字經》的內容我知之甚少,只會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後面是什麼內我並不知曉。看了錢教授的解讀之後,我對《三字經》有了新的認識,我感到自己太孤陋寡聞了,我要補上這一課。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三字經》是故人智慧結晶的經典,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它採用敍事和倫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典故,從上古社會到清朝結束,把各個年代都列出來了,文路清晰、流暢。《三字經》的內容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易背,體現出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説,藴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使人看了受益匪淺。從《三字經》中能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既能用來教育學生,又能啟迪心智,既是一本難得的幼兒啟蒙讀本,又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好書。

我比較欣賞這幾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古人尚且知道,教育孩子受環境、方法、時間、恆心的影響,我們現代教師更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改進,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更好的發展。為人師、為人母的我感到慚愧。我知道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教子,惟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我要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作為一年級的數學老師,不單單是教學生會做題就行,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挖掘數學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學生做人的道理。使成長中的學生走正確的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勵學生刻苦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終身受益。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要教的東西很多,要教學生懂理,尊敬師長,友愛同學;要交學生懂得謙讓,互相幫助,寬以待人;要教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傾聽他人;要教他們做到彬彬有禮,井然有序……

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文化素養,通過學習,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藴,作為教師,要了解歷史,借鑑歷史,取其精華,發揚光大,多讀一些經典書籍,在教育學生時,就會引經據典,同時運用聖賢的智慧,教書育人。讓我們認真學習《三字經》,繼承發揚它吧!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我們上三年級的時候,學校發給我們一本《三字經》。我打開一看,就讀了起來。可是不管我怎麼讀就是不懂裏面的意思,後來經過老師的講解,我這才明白《三字經》中的意思。從那以後,我就越來越喜歡讀這本書了。因為它告訴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深受感觸。“幼不學,老何為”呢?所以我們現在要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人不學,不知義”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讀書時,必須懂得“學則智,不學愚,有不滿,則進步”。

書上還有“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這兩句已成為我的座右銘,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我常用這兩句告誡自己:抓緊眼前的光陰,好好的學習。我也常想起這樣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杵。李白問:“老奶奶,您磨鐵杵做什麼呀?”老奶奶説:“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疑惑地又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奶奶説:“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能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為大詩人。李白的故事教育我學習要勤奮,要持之以恆。經過讀《三字經》我知道了:學習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而不是讓別人去為你努力。學習是需要有耐心的,總有一天你會從這裏面脱穎而出。

讀了《三字經》後,我更喜歡這本書了,因為我還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説:“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等好的品質。

《三字經》真是我的好老師、好朋友!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上週我們讀完了《大林和小林》,眼看又到閲讀課了,該給孩子們講些什麼呢?目光不由得在書櫃中搜索,來回掃視幾次後,我的眼光停留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這本書上,我利索地從書櫃中抽出書,隨手翻了翻,呵,就是它了。

踏着鈴聲我走進了教室,孩子們早已伸長了脖子眼巴巴地盯着我手中的書。我不緊不慢地開始調試投影儀,終於有孩子忍不住了:“老師,這節課我們看什麼書?”一人起了頭,底下便開始紛紛附和。看看胃口也吊得差不多了,我將書放上了投影儀,“哇!”“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這本書我看過的,很好看!”孩子們議論紛紛,我説:“大家想看嗎?”自然異口同聲道:“想!”教室中一下子就安靜了。

閲讀書籍當從“預讀”始,所謂預讀也就是讀封面、讀目錄、讀人物表、讀封底。我讓孩子們讀了封底和封面後,梳理了從中收穫的信息,並簡單地介紹了作者。接着便帶着孩子們一起看人物表。

這本書的人物表是有插圖相襯,筆調誇張,特點鮮明,一看到圖片孩子們就興奮了,哇哇地笑成一片。我對孩子們説:“老師今天要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你們能不能通過人物的插圖,猜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特點。”還別説,這幫小鬼還挺厲害,都能猜得-不離十,他們通過博吉斯的大肚子,猜測他是有錢的貪吃鬼;通過比恩手拿酒瓶的醉態猜出他是個酒鬼;猜邦斯的時候花了點時間,有的猜他是個邋遢鬼,有的猜他是個廚師孩子們猜得不亦樂乎,有些還有憑有據説得頭頭是道,我也忍不住笑稱他們真是做偵探的好苗子,觀察入微。隨後通過投影儀孩子們集體閲讀了第一、二兩章。故事的語言給人一種輕鬆的美感。孩子們讀得津津有味,有些孩子視力不好看不清,同桌就輕輕讀出給予提示,讀到有趣處都有默契地哧哧發笑,伴隨着午後暖暖的陽光,這樣美妙的畫面真是令人陶醉啊!第一章內容主要介紹了比恩、邦斯和博吉斯三個農場主,這三個人物性格特點和外貌特點都非常鮮明,介紹邦斯時作品中是這樣描寫的:“他長得很矮,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游泳池裏的淺水一端,他的下巴都會在水面以下。”我用紅筆在書上將這句話劃了出來,引導着孩子們用誇張的語調讀出邦斯的“矮”。讀後我告訴孩子們這是一種誇張的寫法,並帶着試一試的心情讓他們説説運用這種手法有什麼好處,其實我對他們的回答並不抱任何希望。可當應佳訊説出誇張能讓事物的特點更加鮮明、更加生動時,我不得不佩服這幫小鬼,真是不容小覷啊!接着我趁熱打鐵讓孩子運用這種手法來形容一下比恩和博吉斯,許航彬説比恩是

一根行走的電線杆,呂傲説博吉斯走起來是一個滾動的大西瓜孩子是越説越興奮,説到最後還給三個人都取了外號:電線杆、死胖子、矮冬瓜。儘管取外號並不是個好行為,但不管怎樣我想這三個角色一定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走進了孩子們的記憶的最深處。雖然首次嘗試,説得都比較稚嫩,想象也不夠大膽,但是我還是對孩子們表示了讚賞,給予了鼓勵,我想有些嘗試是會在孩子們的心裏留下痕跡的,有些進步也會是潛移默化的。和孩子們閲讀,學習語法結構修辭手法並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能讓孩子們願意去讀,喜歡去讀才是讓我們為之努力為之奮鬥的源動力呢!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在現代,很少有人這樣觀察歷史;在文壇,更少有人這樣寫作歷史。

作者黃仁宇窮盡叁十年心血,出入典籍,宏觀細究,以超然獨到的眼光,俯瞰古老的中國,以四海平靖、幾乎無事可記,卻對未來中國發展舉足輕重的萬曆十五年為中心,將中國的糾結、迷惘與困惑,纖毫畢現的開展在讀者眼前。

《萬曆十五年》英文版在1979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被美國許多大學採用為教科書,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在台發行迄今已多達二十餘版,是黃仁宇着作中最暢銷的一本。

黃仁宇,湖南長沙人,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戡亂期間的國軍,後赴美求學,為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和歷史學家、中國歷史明史專家,大歷史觀的宣導者之名而為世人所知。着有《萬曆十五年》等暢銷書。

二●內容摘錄:

理想與裝飾究竟不同於虛偽,一個人仍能以此作為起點去推行他的誠意。(p.63)

他的掙扎,他的自我責備,以及他對臣僚所作的愛民的訓示,都可以安慰困窘中的人心,有如一服清涼劑。(p.132)

生命不過是一種想像,這種想像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這裏的地下玄宮,加上潮濕黴爛的絲織品和膠結的油燈所給人的感覺,卻是無法衝破的凝固和窒息。(p.139)

人的廉潔和誠信,也只能長為灌木,不能形成叢林。(p.218)

叁●我的觀點:

在大自然中,公獅對幼獅有着望子成王的期待;在皇宮裡,皇帝對太子也有着望子成龍的寄望。但我們都知道:不是每隻幼獅長大都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萬獸之王,也不是每位太子即位都能成為眾所愛戴的人中之龍。這其中參雜了一些先天和後天的因素左右着他們的表現。

就萬曆皇帝而言,因為他的一生被太多的人、事、時、地、物所牽絆、糾葛,所以難以獨斷的批判他是個昏君與否。不過,歷史中的他的確不是位堯舜之君。我想,左右萬曆皇帝一生成敗最大的因素是年齡,以現代觀點來看,肯定會覺得讓一個未滿十歲的孩子當統治者是荒謬至極的事。但宏觀中國歷代,幼主即位卻是司空見慣,因為他們多半有着「輔佐」他們的大臣或外戚,甚至是宦官,然而,「輔佐」往往成為「干政」的名義。歷史上最着名的例子就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到了明代則有張居正和馮保架空了幼年的萬曆皇帝,使他變得依賴、優柔寡斷;張居正死後,發現當年敬重的老師虛偽又富有野心時,萬曆皇帝又變得難以相信人。最終,因立儲問題而消沉、一無所成。這一切都是因為年齡衍生的更多失敗因素。反觀現代,不同選舉年齡皆有所標準,就是為了避免造成國家統治失控與動盪。

皇帝有賢愚之分,臣子也有忠奸之別。但究竟什麼才是成為好官的條件?符合了條件,又真能流芳百世嗎?歷代百官中不乏難得一見的清官,如海瑞這種模範官僚,但犯顏直諫,往往落得貶官下場,人言:「伴君如伴虎」,就算一生安分守己、勤儉持家,也不知道哪天會招來他人的誹謗,總之,受重用的人仍在少數。反觀,潛伏在皇帝身邊的小人,也許才疏學淺或心懷不軌,卻權傾朝野。這樣看來,當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當一個人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時,勸告他人可能招致人際上的誤會,若選擇獨善其身,又太過無情。也有人喜歡曲意逢迎,以求官運亨通。但我相信:歷史是一座不朽的天平,時光會沖淡讒言、誹謗,也能洗刷冤屈。

雖然人言可畏,但可敬的卻是汗青。地下憂憤而死的忠臣是否能因此瞑目已不可考,可知的是不論是當時的得志還是失意,千百年後,他們所有的事蹟都將為後人所推崇、警惕,或評論一番。唐玄宗曾説:「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今天,我拿起「萬曆十五年」這面歷史的明鏡,在作者犀利的筆鋒下,窺探看似風平浪靜的萬曆十五年,實則是一場風雨的前兆。然而置身於故事之外的我們,也應當思考,若是在生活中也遇上了問題,我們是否能跳脱當下迷思而未雨綢繆?這才是我們讀這本書真正的意義所在。

四●討論議題:

為何每個人都説「瑕不掩瑜」,而歷史卻不一定如此,有許多皇帝、大臣一生豐功偉業,卻因為一個錯誤而遺臭萬年,其中是否有其塬因?或者,我們應該以更多面向分析歷史,而不是輕易的概括論定?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5

選擇與放棄,是一種心態、一門學問、一套智慧,是生活與人生處處需要面對的關口。昨天的放棄決定今天的選擇,明天的生活取決於今天的選擇。人生如演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只有學會選擇和懂得放棄的人,才能贏得精彩的生活,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做一個選擇的時候,意味着需要放棄其他的觀念、想法、物質、甚至生命。選擇與放棄往往是同步的,選擇的反面既是放棄。放下一粒種子,收穫一棵大樹;放下一處煩惱,收穫一片清涼;放下一種偏見,收穫一種幸福。當你放下足夠的時候,生命也將收穫一片藍天。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人降臨的時候手是合攏的,似乎在説:“世界是我的。”當離開世界時手是張開的,彷彿在説:“瞧那,我什麼都沒有帶走。”其實,人生就是一連串選擇與放棄的過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該放棄的就要放棄,不是沒有恆心和勇氣,而是選擇進取的一種方式。

有人説:“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所以,熱愛讀書吧!像飢餓的人撲到麪包上那樣,熱愛讀書,讓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時空,讓心靈溝通過去和未來,已知和未知。

世紀老人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心靈充實,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愛心和文明行為、禮儀規範;而讀一本壞書,則使人心胸狹窄,使人不知羞恥,使人自私殘暴。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為祖國21世紀的高素質的建設者。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並非如傳統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後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於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餘,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湧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一歷史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為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於總結經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慾望推動的,眾多的慾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為生,後覺得植物也不錯,於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衝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麼辦?”“在地上怎麼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衝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為那時人常常捱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説,就是人的需求還處於最低層——生理需求。要吃飽飯這統一的慾望就是團結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侷限於內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鬥(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更高層次需求相應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於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慾望徹底破壞了團結,成員之間相互衝突,出現了社會等級。

二道德

等級制度的確立並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慾望的衝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衝突進行緩衝,這種衝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慾望的抑制,是對慾望衝突最有效的協調中和。

道德是神祕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着工具性,這種神祕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祕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藴涵着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從這個黑洞裏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製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為抑制人的慾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祕主義特點就意味着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如何吃麪包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慾主義和禁慾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説明了道德由於其神祕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慾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祕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慾望衝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為根基建構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慾。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見,然後大家都懷着萬分景仰的心態仰望海瑞,心中卻想着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苟且之事。

中國古代的德治,畢竟是種境界,全民景仰,只因無法實現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以國家的名義公然撒謊,在大家都知道是謊言的情況下,搞政治教育,三個代表,事實上連統治者自己也知道是個謊言,公然推行與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實為世界奇觀之最。

總結:當道德變成謊言的時候,對慾望的抑制無能為力的時候,何不撕掉這層厚厚的包袱,以獲新生?慾望是動力,過分地抑制慾望,也讓一切都變得死氣沉沉,自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從此敗落,蓋為此。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在閲讀這本書之前,我對史蒂夫·喬布斯的認識僅僅只是停留在“前任蘋果CEO”、“創造力不凡”而已。但是,當我在讀了《喬布斯傳》之後,才真正的理解到他作為一位偉人讓人欽佩與敬仰的地方。

喬布斯的執着、喬布斯的創新精神與他的完美主義和他那永不服輸的精神正是我被他所感染的地方。“我們不應為別人而活,我們活着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這是我很欣賞的他的一句話。也正如他所言,他在他的有生之年裏確實改變了世界,他改變的不僅僅是科技,更改變了人們對科技的認識、需求與渴望。

人們常説有三個“蘋果”曾改變了世界,他便是那掌握那改變世界的三個蘋果中最後一個蘋果的人,但他畢竟是一個人,是一個有缺陷的人,一個不完美的人,他是一個標準的美國式個人英雄主義者,一個被父母拋棄的的孩子,一個只能忍受六個月大學生活就退了學的叛逆者,一個曾吸食過毒品的“癮君子”,一個私吞朋友的錢的“小人”,還是一個在課堂上戲弄過老師的調皮蛋,但他更是一個“不創新就等於死亡”理念的成功踐行者。他承認並擔當自己的錯誤的那份坦蕩也是難能可貴,可以讓我們為之折服的。

説到他,我們也許會羨慕他所擁有的財富,也許也會驚歎他的事業,同時我們也可能會喜歡他的IPhone和IPad,但如果我們有時間,我們也應該去好好地研究研究他走過的路,思索思索他成功的關鍵所在。“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成是生命的最後一天,那麼,有一天你一定會認為這是正確的。”在他眼裏,生命就是一場戰鬥,這個略顯偏執的觀念,激勵着他在創新的道路上永進不止,更是推動着他的公司穩步向前。

“理想有多遠,路才能走多遠。”美國人説,我們需要一萬個喬布斯。我們的中國又何嘗不是呢?他的個人魅力讓人折服,他所帶來的影響更是推動了全社會的進步。雖然他已經與世長辭,但是他成功的經驗和他的精神將會永駐人間!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今日我讀了《父親的病》身有所感。

故事中,文中的“我”――魯迅,他的父親得了一種名為水腫的病。魯迅找了一名“名醫”――陳蓮河,並花了大價錢讓他來看病,而他的藥引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還十分難找,大家都沒見過。可是魯迅還是都找齊了,找齊後,陳蓮河又讓魯迅買他的靈丹,竟要兩塊,這在魯迅當年是一筆鉅款。之後,陳蓮河出的藥都沒有用了,魯迅也不再跟陳蓮河周旋了。魯迅的父親立刻就要去世了,而衍太太卻讓他大叫父親,魯迅只好叫讓父親不得安祥離去。這件事使魯迅一生十分後悔認為這是他最大的錯誤。

所以我認為社會都有一種心病。先説陳蓮河吧。陳蓮河醫術並不高超,醫德也十分差,他的藥引十分稀有,明顯是想要拖時間誤診,找到藥引後卻來不及救人,而他卻得到了錢,並且他説話懸乎,裝神弄鬼,弄虛作假,也很迷信,很容易誤導他人騙到錢,所以在他眼中錢是勝過人命的。還有個人是錯的,那就是衍太太,他太迷信了,不讓魯迅父親安息。大家也因為迷信相信陳蓮河。

所以,這是社會的病。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讀完巴金的《家》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好比在嚴冬裏往身上澆了一盆熱水,好比在炎夏中赤腳逛街,心中一直有股勁頭在不停的上升。

書中形成鮮明對比的兩個人物,同時也是兄弟的覺新和覺慧,他們雖然出生在同一家庭,但是兩人的思想完全不同。覺新的“作輯主義”和“不反抗主義”使我義憤填膺;覺慧的初生牛犢不怕虎,追求自己的理想,使人感到一點欣慰。因為懦弱,因為封建禮教的傳統舊思想,斷送了覺新這個有為的,年輕的生命。覺新雖然有過嚮往“五四運動新潮”的影響,但是在封建家庭的“孝”道的感染下,在全家的封建思想的帶動中,他放棄了,他不敢説“不”字。當父親決定用抓鬮的方法決定婚姻時,他默認了;當家人要讓瑞鈺到城外生孩子是,他更默認了。當他意識到家庭的,正想追求自己的理想時,梅卻在憂鬱中死去。不久,覺慧又離家出走,這不僅沒使他放飛夢想,卻讓他在失敗的家庭中更加討好每一個人,更加小心翼翼。因為他在懦弱中更加懦弱。相反,覺慧這個封建禮教叛徒,這個膽大妄為的青年卻在不平中走向光明的大上海。離開了這個關着他18年的恐怕的籠子。正因為有了覺慧,才使這個生氣沉沉的大家庭中帶來了一絲朝氣,一股清風。“無論如何,我不,跟他們一樣,我要走自己的路,甚至於踏着他們的屍首,我也要向前去。”這是覺慧對封建禮教,對就制度發出的一聲警告;“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把自己的幸福爭過來!”這句話證明了覺慧追求自己理想,是個熱血沸騰的青年。雖然他沒有和鳴鳳結合,雖然他努力的想把腐朽的家庭變朝氣,但是他失敗了,而他在失敗中選擇了離開和放棄,去追尋自己的理想。

許多人在譴責與猶豫中一直沒有正確的選擇。可你要知道“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只要堅持自己正確的理想,不要管別人是如何指責,相信自己,向勝利之門衝啊!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有栩栩如生的鮮明人物;有感天動地的悽美感情;有繁華如夢的京城往事;有美若天堂的蘇杭韻味;有質樸誠摯的人間實感;有千年禮貌的精彩記錄;有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有戰火紛飛的動亂年代。這就是《京華煙雲》帶給我們的一場文學盛宴;這就是《京華煙雲》展示給我們的文學寶藏;這就是《京華煙雲》送給我們的人生哲學。而林語堂先生就是有這種無與倫比的文學造詣;他就是有這種本事讓你沉醉在他的文學世界裏流連忘返;他就是有這種天賦讓你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哲學的魅力,懂得生活的真諦,瞭解感情的悲喜,感受民國的風情,體會愛國的精神,傳承古老的禮貌。

林語堂先生曾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寫到“本書對現代中國人的生活,既非維護其完美,亦非揭發其罪惡。只是敍述當代中國男女如何成長,如何過活,如何愛,如何恨,如何爭吵,如何寬恕,如何受難,如何享樂,如何養成某些生活習慣,如何構成某些思維方式,尤其是,在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塵世生活裏,如何適應其生活環境而已。”可是在我看來,牢牢的緊貼現實,才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因為這能讓我們設身處地去感受到當時那個年代的生活,能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書中藴含的人生哲理,能讓我們更好的從中吸收一些東西。

而這本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影響的莫過於“木蘭”這個奇女子了。無傲氣有傲骨,天資聰穎,“清煙竹韻,道法自然”説的就是木蘭了。在她小小的身軀裏,藴含着巨大的勇氣與骨氣;積澱着醇厚的文化與底藴;兼容着別樣的善良與包容;融合着深厚的感情與才情。在她身上你能看到容顏之美,聰慧之美,賢德之美,豁達包容之美,難怪人説“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呢!

木蘭的才華令人欽佩與折服。木蘭會吹口哨,會唱京戲,還認識甲骨。木蘭的父親姚思安是未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木蘭從小受父親的影響,這使得父親的淳淳教誨在她的身命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並貫穿她的一生。

姚思安曾對木蘭説過“心浮氣躁對心神有害,正直自持,則邪氣不能入侵。”這些話是木蘭生活中的準則,總是能讓木蘭從中獲得無限勇氣,總是能讓她找到人生的方向。木蘭除了在文學等傳統文化上有頗高的造詣外,還認識甲骨與金文,她還喜歡唱京戲,收集古玩,有着頗深的文化文學修養。她總是能把人性之美、文化之美、還有落落大方、賢淑端莊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一個德才兼備的女子,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這樣一個開明無懼的女子,怎不叫人喜歡與欽佩呢?木蘭真不愧為新時期的奇女子也!

木蘭的感情令人感到心疼與惋惜。木蘭十歲的時候與家人失散被拐,最終陰差陽錯的被曾家所救,而這也就預示着她的人生註定不平凡。果然命運的齒輪在她情竇初開的年紀就這樣無情地卡住了,為了不懂事的妹妹,為了爹孃的臉面,為了家族的信譽,她聽從父命毅然決然地嫁到曾家,心甘情願地委屈自我,但這並不代表她是愚昧與軟弱的,相反這是她做出的最好的選擇,也是最明智的選擇,而事實也確實證明這段婚姻是十分圓滿的。當然木蘭的婚姻並不是那麼的平順,她的丈夫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那就是他有了婚外情。蓀亞與曹麗華廝混在了一齊,這樣的侮辱與難堪是任何一個女子都難以理解的吧?可是木蘭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理性地選擇與曹麗華見面,大度地會見自我的情敵,無畏地去應對丈夫的出軌,勇敢的去捍衞自我的婚姻,她以自我的學識修養、寬容大度和對事情的機智靈活巧妙地化解了這場感情危機;她用她的隱忍與寬容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情敵,擄獲了丈夫的心。不得不説木蘭是一個高情商與高智商兼容的獨特女性。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木蘭,她是個有夢想的人,她將完美的心靈寓於世俗的智慧中,在現實與夢想中自由穿梭,在世俗的困境與考驗中,堅守內心的灑脱與傲世。這個奇特的女子,她的生命總是閃耀着光芒,她的故事總是打動着人心,她的才情總是綻放着光輝,她的一生總是帶着傳奇。最終我想説:木蘭真不愧為一奇女子也!

《京華煙雲》這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小説,給我留下了太過深刻的映象,讓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啟迪與感悟。正如林語堂先生的女兒林如斯所説:“你一翻開來,起初覺得如波濤,然後覺得幽默、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終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雲,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悠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餘味,忽恍然大悟何為人生,何為夢也……”是啊,浮生如夢,忙忙碌碌走過這一生,像做了一場夢一樣,那麼虛無縹緲,那麼可望不可即。所以説世間萬物都有其必須之規,善惡、美醜、榮辱、貴賤、死生、禍福,如朝去夕來、夢碎但醒,皆為輪迴轉換,不可強求,亦難以迴避。所以在不幸面前,我們要勇敢承受命運之苦,在寬懷中獲得堅韌,在順應中求得把握,在承受中懂得釋然,在困境中找到真理。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朋友們,你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書,驚險刺激,險象環生,讓你心有餘悸,寢食難安,而又一打開讀就放不下;你有沒有讀過這樣的故事,讓你膽戰心驚,不寒而慄,卻又忍不住不停的往後看;你有沒有交往過這樣的朋友,他思維敏捷,眼光獨到,膽大心細讓你不得不佩服。而所有這些,在《大宇神祕驚奇系列》中都能讓你一一感受到。

大宇的故事,不僅僅是冒險的歷程,更多的是對智慧和勇氣的考驗。我們平時的生活太平淡了,每一天不斷重複的經歷我們越來越機械化,都快成為學習的機器了,腦袋裏充斥着的全都是語文數學英語,漸漸忽視了身邊的細節。而大宇,他總是充滿了活力,對每一件事都能認真的思考,讓人不由得為他深深感動。感動於他豐富的想像力,敏鋭的思維;感動於他勇往直前,不怕困難;感動於他對朋友的熱情、信任和幫忙;更感動於他在想法和做法得不到旁人異常是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甚至被別人取笑的時候,他不但沒有氣餒和放棄,反正更加用心,更加認真,更加耐心,最終成功的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案件”,讓人既讚歎又佩服。

書我讀過好多遍了,我想我還會繼續讀下去。看到這套書,我不由想要大聲地説“感激!”感激給我推薦了這麼精彩的好書;感激作者寫出這麼生動離奇而又真實可信,這麼讓人心跳加速而又欲罷不能的好故事;更要感激我的媽媽,在跑遍了當地書店都沒買到這套書時,立刻從網上訂購了一套,讓我能及時閲讀。

感激《大宇神祕驚奇》,他帶給了我前所未有的害怕、驚奇、開心和放鬆,讓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在林語堂眼裏,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夜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他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很多方面像李白、老莊,樂觀、豁達,會享受人生,不故作深沉。蘇軾的文才更博,詞、文、詩、畫、書法都是第一流,就連烹飪也很有一套。蘇軾在文字上最傑出的成就是把豪放風格揉入原本一味婉約哀傷的詞裏,使得詞的地位能跟詩相比肩,在詩被唐人寫盡後,開闢了文學的一片新天地。而蘇軾自己的詞剛柔兼濟,氣象萬千,境界高遠,單拿詞的成就來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蘇軾的文字,無論是史論,還是奏摺,都寫得縱橫恣肆、雄壯宏遠;小散文則如孤雲出岫、清靜淡泊。

他認為蘇東坡是中國曆當之無愧的、極令大眾傾心仰慕的偉大文人,這不僅是基於他的詩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於他總是勇敢地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主張的滿腔正氣,在苦難中尋找樂趣的罕見本領,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在蘇軾的身上,體現出了讀書人的天性。學而優則仕,又因為書生本性遭受排斥和貶謫。值得慶幸的是,對讀書人最寬容的年代讓蘇東坡趕上了。北宋一百多年,沒有因為文字的緣故殺過一個讀書人。幾千年的中國,還沒有哪個政府心胸有這麼博大。雖然蘇東坡命運坎坷,幾次被貶至荒域,他自己也曾發牢騷:“人生糊塗識字始”。但總的説來,北宋的讀書人還是幸運的,也是敢説話的,人文之盛,春秋戰國以來就是這個年代。

蘇軾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渦中,卻又始終超脱於政治之上。無論是反對派當權派,還是自己的黨人得勢,他過得都很“失敗”。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歡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為他的朋友,可是他卻遭到貶官、逮捕,一輩子幾乎沒能在一個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風中飛蓬,東飄西蕩。然而,他以天真無邪的心靈到處捕捉這在常人看來難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詩意的片刻,化為永恆,使我們大家都充實不少。蘇東坡的文章都是在被貶謫時寫就的,卻絲毫沒有怨氣,相反卻表現出極其超遠的視野和極其闊大的心胸。

蘇東坡留給後人的不僅僅是他的詩詞書畫,還有名動天下的蘇堤,甚至人人喜歡的東坡肉。蘇東坡是個幽默的人,他説: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我不想討論這裏面的哲學意味,因為我相信,蘇軾是出自真性情,而不是假道學,否則他就不會得罪理學家程頤。蘇東坡一直堅守着自己的道德的線,並始終懷着一顆悲天憫人的赤子之心。

整個蘇東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個心靈故事。他從不收斂他的幽默才能,他的充滿機智的談話讓禪宗大師也難以應對;他從不掩飾他對於鬼神世界的好奇,他祈求天神並與魔鬼爭辯,偶爾還佔取上風;他欣賞生命的每一時刻,知道在任何情況下,幸福都是一種祕密;他追求長生不老,幾乎到死還興致勃勃地尋找不朽的仙丹,半受挫敗,卻含着笑死去。……今天我們讀蘇東坡的傳記時,就是在追隨這樣一顆純正無邪、真實不欺的偉大心靈。

林語堂是這樣結尾的:“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成形,曇花一現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心靈的喜悦和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東坡的一生。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這一種温馨濃郁的感覺你可曾有過,或者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許,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漸漸地在習慣於電腦屏幕前的安詳,習慣於在機器前適應機器。不可否認的是,電腦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方便,它快捷,更新速度快,很適合我們今天的社會,但是,快節奏的生活之外,我們是不是也需要一些安閒,一絲平靜,一種在書香中超然物外而非電腦屏閃前的感覺?

書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捧一本書,就似乎確確實實地捧了一個世界,沒有電腦中的虛擬,它讓我感到自己真實的存在。

讀《三國演義》,讀一個朝代的興衰存亡,激烈處,拳頭緊握;平和處,心猶澎湃;蒼涼處,潸然淚下。不是絲絲縷縷的兒女情長,而是戰鼓緊響的壯懷激烈,是一代代英豪戰前灑血的壯舉,是會讓你心靈落淚的味道,品一品,那是一種淡淡的,蒼涼的味道。

讀書,品味,猶品人生,品世界,品心靈,品自己,不會如網絡一般迷失,只會讓你找回更真實的自我,不會讓你在屏閃前悸動不安,只會讓你心境平和如一池靜水。

時代的發展,這樣的悠閒也許不再多見,那讀書時一股股淡淡的味道也許不再熟悉如故,那麼,坐在電腦前面緊張地過着日子的你,是否樂意在閒暇的時候,捧起塵封多日的書,拂去上面灰塵的印記,打開塵封多年的心靈日記,再一次聞一聞那別離多時的故友淡淡的卻又不失其濃郁的香味,重新經歷一次心靈的滌盪,內心的淨化,再一次感受平靜的沒有外物打攪的味道。

電腦前與書本旁的味道,你選擇哪一個?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我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叫做《綠山牆的安妮》。

這本書講了綠山牆的馬修和瑪瑞拉想領養一個男孩,幫助做家務。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了一個富有幻想·喋喋不休的女孩安妮。她不斷闖禍,也不斷的改正錯誤,她改變了兄妹倆,牽動着她們的愛心。後來,安妮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並拿到了獎學金。因為要照顧瑪瑞拉,而沒去上學,在村裏教書。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被安妮的幻想驚住了!她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在她的幻想中,櫻花是白雪王后;有蘋果味的天藍葵是邦妮;巴里家的池塘是閃亮的相互;她還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想象成兩個要好的朋友。讀着這些幻想,我彷彿島了童話世界。我也是以個熱愛幻想的女孩。我會仰望着天空上的白雲,把自己的一切煩惱説出來,我有時喜歡整天沉浸在童話世界,在童話世界裏,世間所有的東西都會變得多麼美好。安妮是個孤兒。可是她以樂觀的態度去迎接每一天。她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奎因學院,並拿到了獎學金。她憑着自己的努力,一個一個夢想漸漸成為現實。在看看我,遇到困難,總是退縮,面對着這些“攔路虎”馬上趴下。這是不對的。應該勇敢的站起來,打敗“攔路虎”。

安妮像一盞明燈,點亮我們前進的方向!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在人生的旅途中,或有歡樂,或有悲傷,但這一切的情感一旦通過閲讀的洗禮,一切情感都已全無,只剩讀書之樂。

或許有人會説:“書是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品起來可真苦啊!”可是不然,你殊不知,口感越苦,越會使人振奮,口感越苦,越能使人體味深刻,正如錢鍾書的那句:“真正的讀書的快樂是不放糖的咖啡,在苦中能品出甜味來,苦才真正是讀書的快樂的引誘。”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在書中,我們可以重返《三國》的激烈戰場,感受《水滸》英雄的英姿颯爽,身臨《西遊記》的神人怪鬼之界,垂憐《紅樓夢》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在書中,從孔子的《論語》到*的《*詩詞選》,從魯迅的的《彷徨》《吶喊》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從冰心的《小桔燈》《繁星•春水》到郭敬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在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四季輪迴,從“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讀書令我們感受到了從古至今,由國內到國外,從老一輩到新一代的改變與不同,博覽羣書,生活是如此充實。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讀書,才能為未來的藍圖染上光輝的色彩。是故有古人頭懸樑,錐刺股,鑿壁偷鄰光,更有程門立雪,囊螢映雪,燃糠自照,最終終成一代名人。因此,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更可以造就一個人,何樂而不為呢?

在現在,多數同學只重視讀課本,而不重視課外閲讀,只重視考試成績而不重視身心感悟,只重視表面意思而不重視深層涵意,這並不是真正的閲讀,這樣讀書只會覺得乏味,枯槁,必會感到苦了,而只有用心,用愛去讀書,讀書之樂必會令你樂得合不攏嘴。

讀書會有苦,但苦即為一種樂,讀書會感到快樂,而必須是在經歷苦的條件之後,是亦苦即是樂,樂必經苦,這便是讀書的苦樂之境了。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小飛俠彼得潘》讀後感三年三班尉柏源寒假裏老師介紹我們讀了一本書,《小飛俠彼得潘》。

《小飛俠彼得潘》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小女孩温迪一家人,過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有一天晚上彼得潘闖進他的家,被保姆狗娜娜發現了,彼得潘匆忙逃離時,他的影子卻被保姆狗娜娜給叼去了,彼得潘和小仙女玲叮噹再一次偷偷來到温迪家想拿走自己的影子,並結實了温迪和他的兩個弟弟,還教會了他們飛,把他們帶到了神奇的夢幻島,在那個地下之家裏,温迪給一羣小孩子當起了媽媽,他們很開心。但是沒過多久,温迪開始想回家了,可是除了彼得潘沒有人願意和他回家。當温迪帶着他們剛走出地下之家就遇到了可惡的海盜霍克,將温迪他們抓了起來,彼得潘知道立即衝向海盜船,用自己的勇敢機智戰勝了海盜霍克,將他們帶回了温迪家,不想長大的温迪還是長大了。我剛開始讀的時候,感覺這本書很無聊,特別是温迪的爸爸達林先生,他對保姆狗娜娜很不友好,讓我感覺這本書更沒意思了,但我還是堅持的讀了下去。當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出現了,我卻被他深深的吸引住了。

我喜歡彼得潘,雖然他有些驕傲自大,但是他珍惜友誼,機智勇敢,面對兇惡的海盜霍克沒有退縮,雖然彼得潘個子小,長不大,但是我們長得高大的人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到。我也很喜歡温迪,他美麗,温柔善良,最後回家了還會帶着那些小孩子們。但是我覺得他不應該不告訴父母就跟彼得潘去夢幻島,如果我們偷偷的離開家,離開爸爸媽媽,那他們得多着急,多難過呀!我很羨慕彼得潘,他不用長大,不用有那麼多的煩惱。

我也很喜歡那個夢幻島,但是我不想離開家離開媽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我們在家裏有父母的疼愛和呵護,我們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名字叫《一次特別的考試》,故事是這樣的。

課堂上,正在進行一次數學考試,試卷上有200道口算題,小杰米拿到卷子,看見卷子的最上面有一行字:“請把卷子看完再作答。”他一看,很簡單,30分鐘就能做完,從文具盒裏拿出鋼筆,飛快地寫好名字,動筆算了起來。

小杰米看見一個女孩和兩個男孩已經交了卷,笑道:“又是三個交白卷的傢伙。”教室裏的人少了許多。只有小杰米和剩下的9人在算,忽然,小杰米看見199題下面有一行字:“本次考試不用解答,直接把名字和學號寫了就行,不論你做的題是還是對,都扣一分。”

小杰米想舉手問數學老師,可是其他的9個學生也東張西望,不知道怎麼辦。

小杰米想起試卷頂上的那句話,後悔極了。

從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世界在變,一切都在變,也許這樣的考試只不過是一個遊戲,但在現在,類似這樣的事比比皆是。如果因循守舊按老一套的經驗處世,而不接受新的遊戲規則的話,往往很難行得通。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書給我帶來了許多知識,正如歌德所説:“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我也有所感悟。

平時下課的時候,我經常喜歡在座位上默默地看書,我看過黃蓓佳的《我飛了》《我要做好孩子》《親親我的媽媽》,看過張之路的《空箱子》《傷心的實驗》,閲讀過全套的“科學叢書”,還閲讀過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兒》……我最喜歡看黃蓓佳的書了,那是因為從她的書中我感受到了童年的快樂、家人的關愛和人間的真情。

最近我在看柯南·道爾寫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這本書使我瞭解了福爾摩斯和華生的破案傳奇。看到死者的症狀時,我和他們一起疑惑;看到兇手留下的痕跡時,我和他們一起思考;看到留下的證據時,我和他們一起恍然大悟。

我的思緒都是跟着書走,書是那麼的神奇,像一位魔術師似的,把我牽引到書的世界。

書給予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在生活中的無數的快樂。無論是充滿童趣、稚氣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還是教會我勇敢獨立的《男孩的冒險書》,還是充滿韻味和詩情畫意的《唐詩》《宋詞》,都給我帶來生活的啟迪,成長的快樂。

書,我成長的航標,一生的朋友!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從前,有一對老人生了兩個兒子,分別叫大林和小林,他們雖然是親兄弟,但最後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一次偶然的奇遇,兄弟兩人失散了,弟弟小林被狗紳士皮皮“撿”到,賣給了四格格,四格格強迫小林每天做金鋼鑽,小林認真地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結果小林靠着自己的辛勤勞動,學會了一些本領,生活得很快樂。

哥哥大林遇到了一位“天使”,被送給了一位富翁做兒子,每天什麼都不用做,只要打一個手勢,就有差使來完成該他做的事。在跟薔薇公主去濱海結婚的路上,他們乘坐的火車被怪物推進了水裏,大林被鯨魚吞到了肚子裏帶到了富翁島上,那裏只有成堆的金子、寶石,但大林很快發現小島有一個不足,就是島上沒有人能為大林服務,由於沒有飯吃,大林被餓死在島上。

我讀完這書後陷入了深深地沉思:為什麼大林在那麼好的條件下命運卻是那麼悲慘?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我們更應要象小林那樣去認真克服困難,小林雖然經常被四格格打,但他卻能用自己的雙手換來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只有自己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同樣,我們在遇到任何事時,要勇敢面對,渡過難關就能收穫快樂。

而象大林那樣,不勞而獲雖然得到了金銀財寶,但自己沒有做事情的本領也沒有得到任何快樂。雖然金錢是有用的,但是有許多事情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比如:友誼、尊嚴、知識。只有你自己付出的越多,你的收穫才會越多,金錢雖然會給人們帶來幫助,但也會害了那些貪婪的人,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才會得到幸福的生活。

我們應該象小林那樣不辭辛苦地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的的美好生活。

經典三字經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魯迅的童年之花雖然已凋謝,但在黃昏時仍能拾起來,在那裏其中有一朵花,雖然不是奼紫嫣紅,但它卻讓我感觸頗深。這朵花就是《父親的病》。

文章回憶了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那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和草菅人命的實質。

由此,我聯想到當時中國的落後,不僅僅僅是醫學技術的低人一等,在思想觀念上,綜合國力上又何嘗不是固步自封呢正如曾國藩在《原才》中的兩句詩“風俗之原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和“風俗之於人心也,始乎微而終不可御者也。”如果這兩位“名醫”就是《原才》中的“一,二人”那麼中國更是難以走出落後的泥沼。

讀後也暗暗佩服魯迅的文筆,表面上冷靜地敍述了事件的始末,卻暗念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如握一管如椽之筆,蘸那滿腔心血,將守舊勢力罵得入骨三分。正如郁達夫形容魯迅的文字:“魯迅的文體簡練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鐵殺人,一刀見血。重要之點,抓住之後,只消兩言三語就能夠把主題道破。”

這篇文章更是提醒我們,當下應刻苦學習,提升素養,不斷進取發展,使我們偉大的民族擺脱愚昧,繁榮富強,這才是我們交的最好的一份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