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1500字讀書心得(通用18篇)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

讀書之美,美在感悟;讀書之美,美在積累;讀書之美,美在量變促質變;讀書之美,美在温故知新。

1500字讀書心得(通用18篇)

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這是一代宗師苦讀詩書至登峯造極時的感悟,讓天下讀書人感慨良多。

高爾基説得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浩如煙海的書籍記載了人類艱苦求索、認識自然、保護自然、揭示自然界奧祕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絕大多數智慧。宋朝大學問家朱熹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他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及自然科學十分精通,開“程朱理學”之先河。其專心、專一和熟讀精思,讓後人備受啟迪和教益。巴金的“回憶式”讀書法、老舍的“三結合”式讀書法、魯迅的“隨便翻翻”讀書法等給後人以莫大的啟迪。

讀書之美,美在感悟。“讀書不知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指引,同情也思正追尋。”唐宋詩人王貞白當年在千年古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苦讀時留下的讀書詩,充溢着詩人的靈性與悟性,千百年來,淨化着億萬凡夫俗子的心靈。偉人毛澤東在廬山讀書、用書的動人故事被傳為美談。1959年、1961年、1970年,毛澤東曾三上廬山,共居住135天。

讀書之美,美在積累。季羨林大師説:“什麼叫學問?學問就是大量佔有資料,再對資料進行詳盡分析,就是學問。”南宋詩陸游深明“讀書與積累”關係的真理,他在《冬夜讀書示事津》詩中寫道:“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積累,才有一部部閃爍着智慧光芒的書籍誕生;只有積累,才有書的傳詠和文脈的興旺,才有思想的昇華。只有積累,才能以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只有積累,才能“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厚積薄發,超越自我。

讀書之美,美在量變促質變。至今,人們仍銘記着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推動普通教育、培養優秀人才,建設強盛國家”的遠大理想。蔡元培先生十分謙遜,他説:“我的讀書的短處,第一是不能專心,第二是不能動筆。我已經經歷了許多不方便,特地寫出來望讀者鑑於我短處。”由量變到質變,關鍵是讀書者在人生進程中始終有緊迫感、責任感、負重感和自豪感。日積月累,“博學之、明辨之、慎思之”,終成碩果,才能最終實現量變到質變驚險的一跳。

讀書之美,美在温故知新。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説:“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經史子集告訴我們:温習舊的知識,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懷舊與創新,正是中華民族的秉性。温故知新,讓我們可以在書中領略自然美、人文美、哲理美和創新美。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關鍵。讀書之美,美在延伸閲讀,美在人類文明史進程中妥善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

讀書,讓一個又一個嶄新的世界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讓黨員幹部於浮躁中追求寧靜致遠,喧囂裏體味至真至純。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

書,是我的夥伴,每次它都會為我分享它的快樂;書,是我的知己,每當遇到煩心的事,總會向它傾訴;書,是我的老師,它授予我不可多得的知識;書,是我人生的燈塔,在我翻了錯了,在大海上迷路時,它就是遠處的一座燈塔,指引了我正確的方向。

買一本書放在牀頭,感受一天的疲倦,裹着大毛毯,躺在軟綿綿的牀上,手上拿着書,翻個幾十頁,漸漸地聞到一股書的芳香,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夢鄉……

今年暑假,我看完了《簡·愛》,時隔一個多月,我依然記憶猶新:一位叫簡·愛的女孩,它的父母在她嬰兒是就雙雙過逝,她只能投靠冷酷無情的舅媽裏德太太,裏德先生剛去世,他臨走前最後一句話就是要裏德太太好好對待簡·愛,要像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但是離得太太怎麼會對一個外姓,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簡·愛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呢?簡·愛在舅媽的別墅裏過着無法忍受的恥辱。直到有一天,裏德太太將她送入了半慈善機構的學校裏,簡·愛在學校裏度過了八年時間。她後來被聘進了桑菲爾德城堡當家庭教師,與城堡的男主人羅切斯特擦出愛的火花,雙方不顧財富和地位的巨大差距,毫不猶豫的訂了婚。然而在結婚當天,有人能證明羅切斯特的妻子還活着,只是瘋了,簡·愛明白自己不可能有一個平等的婚姻,於是,她選擇了離開,儘管她有多愛他……簡·愛意外地找到了自己的表兄妹,並得到一筆不菲的遺產,但是她無法忘懷與羅切斯特的感情,於是她又回到了已經殘疾,什麼都沒有的羅切斯特身邊,在愛的沐浴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了這本書,我無法在心中描繪出簡·愛的偉大,她寧可放棄愛情,放棄金錢,放棄地位,也要追求平等基礎上的愛琴和婚姻,當她堅毅的離開了他的時候,她的心底是有多愛她啊!簡·愛強烈的獨立意識讓她畢生無法忘記對舅媽的仇恨,但海倫教過她要善待自己的仇敵,凌辱過自己的人,他們可能是曾經幫助過你的人,簡·愛不可能去愛他的舅媽以及裏德太太討厭,粗暴的兒子,但她只能學會放下,畢竟仇恨不能夠幫助自己。弱小的簡·愛一精神和道德上所具有的魅力吸引着千千萬萬的讀者,她是全世界婦女的好榜樣!她曾經被人虐待,被人毆打,被人凌辱,被人關在黑屋子裏,她,學會了放下,放下仇恨。仇恨和野心,有時候反而是向上的根源。她赤着腳丫跑到她最好的朋友海倫的病房,抱着她睡了一晚,她的頭放在海倫的胸前,海倫甜甜的説,和你在一起真好,可第二天早上,簡·愛抱着的卻已經是一具屍體,我無法想象失去最珍貴的友誼是什麼樣的滋味,並且自己已經知道她即將去另一個世界,與世隔絕!

簡·愛讓我明白了愛情,不需要錢財,地位,名譽,只需要一顆真心,彼此相愛,簡單的愛:《簡·愛》。

簡·愛帶給了我太多,看完了這本書,把書放在書架上,回味着書裏的故事那股淡雅的書香,又一次飄來,我在瀰漫在書香之中,眼睛慢慢的閉上……

1500字讀書心得 篇3

書是朋友,是生活的必需品,它帶給你快樂,安慰你的心靈,來讓你瞭解自己。書是伴侶,它與你隨行,陪伴你走過人生的坎坷,使它來聆聽你的心聲,在寂寞是給你帶來歡樂。 像鳥兒飛上了藍天,像花兒定然開放,像微風輕拂着綠樹,像小草第一次展望世界,那種愉悦,舒服,驚訝是我們體會不道德。

但在八年前,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快樂的滋味。 我第一次接觸數只有我一把張德的童話——《灰姑娘》,那時我還不識字,只能看書中的圖畫來打趣自己,灰姑娘可真漂亮啊,那時我也不免做白日夢,我也要有一雙水晶鞋多好啊,小時候我常常看着書上的圖畫發呆,在書中生活,是我很快樂。

漸漸我長大了,開始識字了,四歲時,我已經把灰姑娘這本書都讀下來了,那是四歲就能讀書的小孩子很少,我變成了小院裏的焦點,姥姥,姥爺看見我笑得合不攏嘴,從那時起書連續不斷走進了我的生活,也打破了我的生活規律,四歲的孩子都上幼兒園了,我也不情願的被媽媽推進了幼兒園,幼兒園都有午睡的習慣,而我卻從來就不睡覺,常常背對着老師,躺在小牀上看書,老師也經常批評我,説我不聽話,還不給我發小紅花。我生氣極了,老師越不讓我帶我越帶,“讀書有什麼不好?”我仍像往常一樣,躺在牀上看書,老師説我也不停,那時我就是這麼倔強,老師對我又愛有恨。

在大些時候開始讀書,師資的時候,老師看出了我的與眾不同,老師出的每個字我都能回答出來,那時有不知道的字,我便會問老師或媽媽,只要他們告訴我,我就記住了,終生不忘。 小時候的我聰明,上進,努力,好學,又機靈可愛,多才多藝,成了幼兒園的班長,這是小時候讀書改變了我的一切,放假時,你不會看見我在玩耍,而是坐在小院的一角讀書,那時我真正愛上了讀書,有一點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味道,那時書就是我的全部,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後來上國小了,我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醉心閲讀是我得到了報償,三年級開始,我的作文奪得全班之冠,成了三年六班的學習委員。現在我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了,書對我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現在書不僅走進了我的生活,還融入了我的生活,越來越多得數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我愛書不僅僅喜歡它給我知識,更多是它帶給我的歡樂。

書是朋友,但朋友卻不是書,朋友會背叛你,可是書不會,書還會告訴我怎樣做人,自打書走進我的生活後,我漸漸變了,變得陽光了,可愛了,最主要的是它陶冶了我的情操,它充實了我的生活。 讀書讓我有了濃厚的感情,讀書讓我有了堅定的信念,讀書讓我有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勇氣,讀書讓我有了正確的做事準繩,讀書充填了我的漏洞,讀書倍增了我的信心,讀書增長了我的智慧,讀書讓我體驗到了快樂。

是書讓我變得陽光,讓我活得瀟灑,讀書生活雖然單調卻並不乏味,讀書雖然平淡但意味深長。 書是知識的來源,是心靈的門窗,是炫爛世界的開啟,是一切東西包括感情的根。 我要高呼:“我愛讀書!”

1500字讀書心得 篇4

寒假伊始,自小熱愛讀書的我便早早的制訂好了讀書計劃。

我按照計劃讀了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同學•在人間》、魯迅的《吶喊》、謝婉瑩的《冰心兒童文學全集》、劉洋的《綠野仙蹤》、斯托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卡洛爾的《愛麗斯漫遊奇境記》等幾本中外作家的作品。

這些書基本上都是我從各個書店中淘回來的。自己的積蓄不算太多,但又想買到自己喜歡的書籍,開始的時候,只能硬着頭皮攢錢去買那些昂貴的書籍,後來便有了經驗,從那些被人遺忘的書堆中找到許多好的書籍。其中有名著、有童話、有詩歌、有小説、有散文……無論中外,寫的都是那麼引人入勝,使我得到了許多課本上得不到的知識,也有了許多感想和心得,筆尖流露出一時的感受。

在我讀過的這些書籍中,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魯迅的《吶喊》了。《吶喊》深刻地揭露了舊時封建社會的殘忍,從中我也讀到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殘忍景象。從《狂人日記》到《孔乙己》再到《啊Q正傳》,從《風波》到《故鄉》再到《社戲》,沒有一篇不是在用犀利的筆鋒與封建社會的欺壓百姓的人們手中的尖刀、火槍做鬥爭,他犀利的筆鋒令國民黨*聞風喪膽,無論是他的文章還是他的愛國之心,都是那麼地令人肅然起敬。雖然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新社會,已經不僅僅滿足於温飽甚至小康,但是老一輩的精神不能丟啊。

在我認為,讀書是人生中的娛樂、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給予人無窮無盡的知識,而且可以給予人無限的樂趣並且培養人為人處事的的能力。

在人們孤獨的時候,讀書變成了的樂趣。這時它既是人們豐富知識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娛樂品,當人們在這時看它時,會感到快樂、輕鬆;而在人們處理事務的時候,最能發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從讀書中獲得的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是無窮盡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讀一些好書,對自己是有利無害的,如果能夠在實踐的時候不是單純的運用書本中的知識,而是在書中的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結合自己的實際,靈活運用,才是讀好書的境界。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爺爺的一句名言,也同樣是對書籍讚美的一句名言。從這句話中便可以看出書在世界的地位是多麼重要,它的價值有多麼珍貴。正如高爾基爺爺所説的,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個一個的階梯,使人爬上高峯。但是爬上高峯的路是陡的,是險的,是要的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讀一些不同的書籍就像是在爬階梯,對自己也是很有幫助的,但也要會選擇書籍。一本好書就猶如是由鑽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無價之寶,其中所藴含着的知識與智慧是那樣的珍貴,書籍真可謂是人類的良師益友、精神的食糧啊!相反,如果我們去讀那些幾乎彙集了天下所有骯髒之物的不利於健康的書籍,那不是在掌握知識、尋找樂趣,而是在使自己墮落,會使自己變得庸俗、無知。

在一本書中,又使它會讓你傷心、同情的落淚;有時它會讓你開懷大笑;有時它會讓你覺得自己身臨其境;有時它會讓你自己覺得離它根本就在兩個世界。

我想,書籍是的良師益友,精神的食糧,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呢?

什麼是讀書心得?其實,讀書心得並不難寫,把自己讀書的收穫和感想。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是一篇“讀書心得”。當然,讀書心得比起摘抄、畫寫、讀書提要那三種讀書筆記確實複雜一些,難度大一點。一本厚厚的書,一篇長長的文章,那麼多內容,該從哪裏寫起呢?應當寫些什麼呢?你不要怕,只要讀書真的有心得,就有的可寫,也一定能寫好。

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要寫清楚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一首詩的哪些內容對你有啟發,使你受到教育。要讓人看了覺得這確實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一首詩的感想。如果不緊扣住所讀的書或文章,空泛地議論,那就不是一篇讀後感,人家不知道你的感想從何而發。但是,複述書本里文章中的內容,要注意簡明,要引用能説明問題的

內容,不要大段大段地摘抄。二是要寫清楚讀了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之後,你有哪些感受?受到了什麼教育?要十分明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寫出來,不要含混模糊。也就是説,你一定要把心中所“得”寫出來。否則抄了大段大段的書,沒有體會,或體會不多,那還怎麼叫做讀書心得呢?

三是要有分析。有些同學常常把讀後感寫成兩大段:第一殷是書上怎麼寫的,抄了一大篇。第二段幾句簡單的套話,我學到了什麼精神,今後準備怎麼做。這樣寫,內容就顯得很單薄。一篇讀後感一定要有分析。一本書、一篇文章的某一點寫得好,使你受到啟發。那你就該講講:好在哪兒,使你受到什麼啟發,或是在寫作上很有特色,“特”在哪裏,“妙”在哪裏,把這些感受有分析地具體寫出來,這篇讀書心得的內容就豐富、充實了。

1500字讀書心得 篇5

非常有幸我讀到了李志敏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讀完整本書後,感覺自己收穫了很多,自己的心靈也重新得到了洗禮。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説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

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説,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為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為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着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着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高爾基曾説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裏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萬象……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為一名普通老師,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1500字讀書心得 篇6

寒假中,我讀了《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這本書,這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論述教師專業化的論著,它對當前我國教師的改革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者不僅僅從教師專業化事實的角度來理解教師羣體的專業化問題,而且還高屋建瓴,視角廣闊,從社會發展、文化進步的高度來看待教師的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教師隊伍整體質量提高三者間的辯證關係。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培養和造就能夠滿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師,是關係到能否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教師讀書筆記。能否實現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思索:

首先《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教師專業化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教師專業化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髮展的過程。教師專業化本質上是個體成長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鬆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穫;能從最接近學生現在的起點,帶領他們直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他不僅能讓學生學懂、學透知識,而且能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富有親和力的情感體驗過程,和學生一起沉浸於其中,熱愛於其中,出神入化地與學生一起創造於其中,並使學生的心靈飛翔起來;他有強烈的課程開發意識,不僅關注“跑道”的設置,面更關注學生跑的過程,他能讓生活成為一種教育,把教育變成一種生活。只有擁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教師才能始終站在社會進步的前緣。

其次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帆風順的嗎?20世紀x年代以後,世界上形成了一場教師專業化的運動。要求高質量的教師不僅是有知識、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起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不僅是學科的專家,而且是教育的專家。從目前看,教師的專業性發展遇到這樣幾個問題:教師只專注於自身專業的侷限思考;在觀念和經驗上有錯覺;將質量問題歸因於學生、同行乃至外界;處理問題時專注於個別事件,缺乏整體、動態的思維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較主觀,滿足於現狀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努力克服。

那麼怎樣有效實施教師專業化?學校應為營造“學習化、專業化”的教師羣體而努力,將教師發展列為重要議事日程,營造集體備課、相互聽課的互學互助氣氛,改善教師的心智模式。形成師帶徒、聽課指導,示範課與研究課的教研製度。有組織地開展教科研活動。

專業化水平的提高關鍵在於教師自己。作為一名優秀教師,要做到將教學生涯視為生命歷程的重要部分,增強使命感,不斷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義。(三種教學生涯觀: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重新審視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自我反思、博採眾長,形成風格,爭做專家。

20世紀x年代以來,教師的專業發展成為了教師專業化的方向和主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提高教師專業地位的有效途徑是不斷改善教師的專業教育,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使教學工作成為受人尊敬的一種專業,成為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的一種專業。

讀書筆記是人們在讀書時為幫助記憶而寫的一種應用文體。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學者都很重視做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既是消化書本知識的有效手段,又可以積累有用的材料,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前人寫的讀書筆記,想談三種寫法。一種叫“提要鈎玄”,一種叫“採花釀蜜”,一種叫“開山鑄銅”。

1500字讀書心得 篇7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

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

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

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説,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

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

有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

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

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

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模式將“人——人”系統轉變為“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

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20多年來,我始終把讀書和教書結合起來,創新教、創新讀、創新用,在用中創新。我先後在《人民教育》、《國小語文教學》、《國小語文教師》等國家級、省部級以上報刊發表論文200餘篇。我聯繫教改實際,撰寫的《自由作文法》、《對話作文法》、《聽話作文法》、《情趣作文法》等論文,產生了較好的反響。目前,我已公開出版了《作文闖關》、《國小生快速創新作文教與學》叢書等著述69卷。還獲得了三項國家級發明專利。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

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我們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教師,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他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鋭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於拼搏的英氣,甘願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吾以培養新世紀之英才,振興中華為己任,雖生活清貧,但仍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1500字讀書心得 篇8

這本書之前看過兩遍,分別是一年前和一個月前。在那兩次中我看得很快,讀來整體覺得此書通俗易懂,清新感人,而重點則是在對史實的瞭解上,對作者也不是十分熟悉的。讀了之後覺得無論是字面的還是頭腦中,自己並沒努力留下什麼痕跡,所以就有了這第三次的閲讀。

本書一個總論和五章內容,薄薄一小冊,卻貫穿了中國19世紀四十年代鴉片戰爭到20世紀抗日戰爭前的近百年的歷史。總體思路是外患、內憂以及四個救國方案。之前從導師那得知這是一本好書,後來發現在近代史研究中它的確算是一本傳世性的經典著作,儘管蔣是以“初步報告”寫出的書。下面將筆者總結該著值得稱道的幾點記錄下,暫且作為粗淺的讀後感受就教於大家。

1.近代歷史寫作的主旨。

現在我們要研究我們的近代史,我們要注意帝國主義如何壓迫我們。我們要仔細研究每一個時期內的抵抗方案。我們尤其要分析每一個方案成敗的程度和原因。我們如果能找出我國近代史的教訓,我們對於抗戰建國就更能有所貢獻了。

這是蔣廷黻先生在總論末尾的一段話。我很欣賞的原因是他強調對“每一個方案成敗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這是一個做到容易做好很難的要求。從書中蔣對外國列強、中國頑固派、剿夷派、撫夷派、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維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夠感受到由客觀和深刻帶來的感動,具體可見下文的展開。

2.新異的人物評價

蔣對近代歷史上“粉墨登場”的種種人物進行了評價,對諸如頑固派、義和團、太平天國雖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認為"他們(頑固派)也是愛國份子",但重點揭示了他們的愚昧和無知。諸如以民心抵抗洋槍洋炮;義和團興起的原因居然還有:"説教士來中國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國人的心眼以煉丹藥;又一説教士竊取嬰孩腦髓,室女紅九"。還"拿着他們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陰陽瓶、九連環、如意鈎、火牌、飛劍及其他法寶,與洋人作戰"。

對林則徐、琦善、丁汝昌和劉步蟾進行了顛覆性的評價。對了林則徐和琦善,我們心目中的他們形象正如當時士大夫和咸豐:一個百戰百勝、忠君愛國,一個是奸臣,收受洋人賄賂。而蔣認為林則徐:"讓國家日趨衰弱,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鬥。……以為自己的名譽比國事重要,因為他當時覺悟到中國較之與西洋的落後而不敢公開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強弱的懸殊看清楚了公開的宣傳了,但是士大夫階級不信他們。而且他們無自信心,對民族亦無信心,只聽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圖改革。我們不責備他們,因為他們是不足責的"。

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丁汝昌和劉步蟾,我們一直將他們作為這次海戰中的英勇烈士來看待。蔣用大量的篇幅對這次戰爭的前因後果進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艦隊排'人'字陣勢,由定遠、鎮遠兩鐵甲船居先,稱戰鬥之主力。……劉下令把'人'字陣完全倒置,定遠、鎮遠兩鐵甲船居後,兩翼的弱小船隻反居先。劉實膽怯,倒置的原故想圖自全。這樣一來陣線亂了,小船的人員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機先攻我們的弱點了"。當時的"定遠船上丁不懂英文,泰樂爾不懂中文,兩人只好比手勢交談。不久炮手即開火,而第一炮就誤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傷,全戰不再指揮,泰樂爾亦受輕傷"。看來很多的以前所謂的史實並沒有想象那麼簡單。

3.理性敍説歷史的方式

該書作為一歷史研究著作在歷史敍述上,充分閃爍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蔣廷黻先生自己認為的,歷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實的客觀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歷史變遷的內在聯繫。而他的具體敍説歷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稱道。比如在敍述鴉片戰爭之後,蔣提出一個分析性很強的問題:為什麼道光年間的中國人不在鴉片戰爭以後就起始維新呢?因為如果那樣的話中國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這是蔣那時甚至我們現在的人眼中極渴望發生的狀態。所以蔣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他就分析出一點一點的原因來,非常具有説服力。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在書中很多可以看見,對很複雜的事情娓娓道來。此外,蔣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徵博引,比如將曾國藩的軍隊建設與軍閥割據相聯繫。因為曾國藩起頭的中國私有武力是以後軍閥割據的起源。

1500字讀書心得 篇9

午後手捧一本書,靜靜地品讀書中的“黃金屋”、書中的“顏如玉”,總會覺得時光流逝的很快很快,好不愜意。讀書對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説:“讀書是一種享受,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體會。”有人説:“讀書是一種體會,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樂趣。”還有人説:“讀書是一種樂趣,我們可以在享受中得到知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之,讀書,給了我許多快樂。

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引導我們奮力前進,更進一步。一本好書就像老師、家長,在我們出現紕漏或者錯誤時,她都會幫助我們指出錯誤,並指引我們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是我們人生的指明燈,例如《世上最偉大的促銷員》她教會我在工作途中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充滿信心的做好工作,幫助自己走向成功。多讀好書,會使我們脱離庸俗,脱離無知,走到那裏彷彿都有一種屬於書的清香伴隨着我們,書香瀰漫。有文化底韻的人,都會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一種高貴的氣質,只有多讀健康有益的書,努力地學習,才能為自己幸福的將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讀書更是人類的親密朋友。我們可以從書籍中品出快樂的味道,品出人生的樂趣,就像知心好友與你分享他的樂趣,有時也品出艱辛的味道,好似一位友人向你訴他的憂愁。書,讓我們體會出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中的柴米油鹽之類的瑣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能培養文化修養;若果經常地去研究,去讀,去思考,便能從中央到地方找到新的知識點,正所謂“温故而知新”,還可以把知識點都牢牢地記住,就像刻在腦海裏一樣。

讀一本文學經典,詩情畫意隨即呈現眼前: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繪了北方大草原的遼闊,牧草豐盛,牛羊成羣的迷人風光;賀知章的《詠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孟浩然的《春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則表現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機;王維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描繪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詞們都能讓人陶冶情操,益人心智。

讀一本史書,一幕幕動人心絃的場面歷歷在目:“秦王掃六合”、陳勝,吳廣起義、楚漢之爭、漢武帝的大一統……它解開了緊鎖歷史的密碼,打開塵封的史冊,見證過往的興盛和繁榮,發人深省。唐玄宗説過:讀史使人知興替。在科技迅速發展,社會飛速進步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多讀書,讀史書,從這些書中學習史實,明白事理,並跟着老夫子一起吾日三省吾生。

讀一本古典小説,藝術性和思想性結合的情景在腦海中泛起狂瀾: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汗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複雜的政治與軍事鬥爭;施耐庵的《水滸傳》歌頌了農民的鬥爭精神;吳成恩的《西遊記》讚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於反抗的精神;曹雪芹的《紅樓夢》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耐人尋味。

讀書,讓我學到許多的道知識,為人處事、個人修為、歷史政治、科學奇觀等等。現在,我已參加工作,工作之餘,我會捧上畢淑敏、郭敬明、泰戈爾等這些文人墨客的書慢慢的欣賞。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從書中找到了我的黃金屋——那就是快樂。朋友,你找到了什麼呢?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0

苦,不是好滋味。人嘗膽汁、黃連,其味即苦也。然而,偏就有卧薪嚐膽者,明知味苦,定要嘗之。何故?用以勵志也。苦行、苦鬥、苦戀、苦苦地折磨自已,堅忍、執着,心甘情願、鍥而不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苦,至此便成為一種鏡界。為追求一種目的,達到一種鏡界,雖苦猶樂,甘之如飴。苦之極,亦樂之極也。讀書之苦樂亦如此也。就本人自身而言我看過很多書,所以我也愛書,自然知道讀書的苦與樂。

我喜歡書,在於它讓我明白了太多太多,但是它同時也給我帶來了不少的痛苦和煩惱。成天的1、2、3、A、B、C,把我的頭腦都弄破了,生活好枯燥,好不容易等到了週末,本來想好好地來個讀書大戰,結果苦苦等來的卻都是些做也做不完的作業,時間全部被佔用了,此刻的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困在籠子裏的小鳥一樣,失去了自己的藍天,此刻讀書成了讓我牽心痛苦的事情。

再者説到讀書的苦,關於我的光榮事蹟不得不説。我國小的時候,父母允許我去看各種健康有益的書,我毫不猶豫地開始了我的讀書經歷。上國中了,學習壓力加大,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了,所以讀書的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我也越來越珍惜讀書的時間。我把課餘不用複習的時間都花在讀書上,很快我完成了自己指定的讀書目標。這個時候我喜歡的作家蔡駿又出了他的另外一本書《旋轉門》,這本書從開頭就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止不住看下去的慾望,但是平時又沒有時間去看啊!於是我靠着我還不算太笨的頭腦,想了一個方法,自己買了一隻手電筒,到了晚上拉燈睡覺的時候我便偷偷拿出了手電筒,小心翼翼地拿出書來,躲在被窩裏,打開手電筒,看起來,還不時地輕輕地探出頭來,打望周圍是不是有人來了。半個小時過去,我已經熱得滿頭大汗,哎只好半途而廢了。最後落個又沒看好又累得滿頭大汗的地步。

那麼讀書就沒有快樂了嗎?非也!讀書給我的快樂遠遠超過了苦,書是作者智慧的結晶,是對經過人生的沉思後精心篩濾過的自我陳述,所以經常的讀書是一種走捷徑的完成思想成熟的方式。當我閲讀時,我拋開一切的煩惱,悄然的被作者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文化境界裏自由漫步。在無數個夜晚裏,我好像在與一位長者展開了平靜深遠的交談,馳騁古今、橫跨時空與地域。長者充滿智慧且言語坦誠,他的思想會慢慢溶入到我的心靈深處,字字扣擊着我那曾經幼稚的靈魂。我對世界萬物的着眼角度開始發生變化,我學會用心去體會人生的真正含義,能夠快樂積極的對待生活,學會欣賞美並去創造美。一生不愛讀書的人就像是一個個囚徒,他們囚禁在自我和無知的牢籠裏,他們會經常的抱怨:“生活淡而無味,工作周而復始。”他們一定無法感到快樂,因為他們把自己套在一成不變的生活程序裏,更多的關注於利益和得失,不僅對於外界的精彩無知無覺,而且忽視了生活中的點滴快樂,這種損失是非常可怕的。古人曾説:“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我想這就是真實的寫照吧。

巴羅曾經説過:一個愛讀書的人,他畢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温情的安慰者。只要有書陪伴,就有無窮的歡樂。在讀書的道路上要去不斷地尋找快樂,必然會遇到很多的苦,但是若達到了一個境界,就會真正體會到此苦亦為甜,此甜藏苦中。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1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着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為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是,光有滿腔的熱情和遠大的理想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認真思考,什麼是教育?教育為了什麼?

通讀全書,我們認為它有如下幾個明顯特點:第一,教育理想與教育現實相結合。第二,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實踐性與科學性、整體性與開放性的統一。再次又切入對中國德育改革與創新的關注,提出了中國道德教育目標、內容、方法、體制等創新的具有較強實踐價值的具體構想。第三,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第四,教育熱情與教育沉思相結合。

朱永新教授説“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教育家和教書匠,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教育家有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他們以不教之本為基本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追求的是一種充滿靈性與智慧的教育教學。而教書匠往往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灌輸作為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的教育教學手段。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卻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單一,視角更加狹窄,更加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這難道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嗎?我們該如何人保護兒童的想象力與好奇心呢?

我想,或許我們會從中獲得一些啟示。我覺得像這樣的教育才稱得上是讓人終身受惠的教育。其實這種教育也在進行灌輸,但它不同於傳統的灌輸,它充滿着靈性與智慧,能給每個孩子以深深的心靈震撼,又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能給每個孩子樹立起遠大而切實可行的目標。“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教師,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教師,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教師與一個教了一年卻又重複了一輩子的教師,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因此,作為一個教師,我覺得應該具有不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做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千萬不要成為一個高高在上的教書匠。此乃感觸一。

感觸之二:師德是教師之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是驅使教師運用已有的知識能力教育作貢獻的動力。教師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學生式的教師”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與學生的對立關係,教師的作用不再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使用,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教師既是學生的夥伴,又是教學的組織者,誘導者,促進者;教師是“學生式的教師”,學生是“教師式的學生”,相互影響相互探究,相互學習,共同發展。課堂上,不僅僅學習書本上前人創造的知識,也學習師生共同探究,發展,創新的新知識,使學生的認知解決,實用,貼近。教師要學會合作,要善於向別人學習,要學會支持,教師要善於運用支持的策略,使兒童獲得更多的探究機會。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讓我們攜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奮,充滿了愛,充滿了知識,充滿了對工作的滿腔熱忱,無愧於“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做新時代的好教師。

行耐心教育,以知心、愛心為出發點和歸宿,以寬容、信任為橋樑,經過耐心、細心的轉化工作,並持之以恆,後進生的病態心理是可以轉化為健康心理的,我們所作出的努力一定會收到成效。轉化後進生是一項艱鉅的工作,只要教師用滿腔的愛心,春風化雨,讓愛之花常開在後進生心裏,那麼,轉化後進生就不是一件難事了。讓我們以春天般的温暖,使後進生不斷取得進步,儘快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讓“遲開的花朵”也和其他嬌豔的花朵一樣吐露芬芳。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到自己過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這本書一下子就把我喚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師”中的內容,更是感觸頗深。“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朱教授在論述這些理想教師特點的時候,不但在精神上給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給予了無形的指點。比如,他在論及“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的時候,他就説到了我們現在的很多老師充當的是“教育警察”和“劊子手”的角色,無限地放大學生的問題,在我們手上,失去了很多諾貝爾獲獎者。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才會去賞識他們,激勵他們,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讀了他的這些論述,想想自己對學生的態度,看看周圍的大多數同事對學生的態度,尤其在考試到來的時候,我和我的許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師所説的那些可怕角色。讀了他的論述以後,我決心改變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愛學生、賞識學生,學生才會真正得到發展,這也是我讀後最深刻的一個體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着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為了未來的教育,我們這些做教師的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也許我們離人們心中的理想教師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將這段距離逐漸縮短。我深信:“教育的理想會奏響新世紀中華民族的英雄樂章,理想的教育會開創新世紀中國文明的燦爛輝煌!”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2

這個暑假我們對《“新基礎教育”論》這本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熟悉。一種牽掛、欲罷不能的情緒隨着新學期的來臨,日益明顯。在 隨後的校本培訓中,有幸聆聽了李家成對本書的精彩導讀,目睹了他充滿激情與智慧的學者風範。精神振奮之餘,信手翻讀,有感於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時期基礎教育觀中強調重視“生命性”,認為身處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儘管他們擁有生命最寶貴的時候,卻並不知道這一時期對於人生的獨特重要價值;儘管擁有各種發展的可能,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如何學習,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長煩惱時。即使讓現在的我們回首看這段時光,我們依舊看不清,説不明是怎樣度過的。等待着下課,等待着放學,等待着遊戲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遠了。煩惱着作業,煩惱着考試,煩惱着大人的叱罵,這些煩惱也早已飄搖得無影無蹤。我的少年時代,遠遠不像那時老師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話“你們像早晨 8-9 點鐘的太陽,世界是屬於你們的”。雖然這激動人心的話語,曾多少次激發年少的豪情。可僅此而已,我相信那時的世界從來就沒屬於過我們,相反世界老是悖離我們的意願,不是嗎?曾經眩目的也僅僅是那年齡,那青春的年齡。只有那年齡説明着我們曾經擁有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候啊!重視“生命性”這樣的話,確實令我深有感觸,如果我們致力於教育與學生的生命血脈溝通,如果可以表達出那天真快樂的真實生命形態,這是幸事!

書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差異的兩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白痴往往很快被識別,引來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而天才則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規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評或限制。強求一致,可能扼殺天才。誰能知道從事教育一輩子的老師,又有幾人能有幸教到個把天才,卻常常要揹負扼殺天才的罪名!這是我原來的認識,原來我不懂,現在卻明白了,只要我面對學生一天,就必須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很可能由於對人的認識的“偏差”,會固執地讓學生變成我們眼中的模樣。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學生,才能激發學生身上隱藏的巨大能量,從他們今天的行為中看到明日的輝煌!

《“新基礎教育”論》裏不乏這樣的話,這樣的思想:尊重學生,生命的自覺成長。像是一個丟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尋理想,“新基礎教育論”試圖讓教育者回歸理想。就是像她所説:“教師從每一節課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滿足。”語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讓我不止一次歎服:新基礎真的是春天的事業!

培根在他的《讀書論》裏説過讀書有三個作用:怡情、搏採、長才。即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即使難讀如專業、理論書籍,我仍感激他拓展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心靈,糾正了我的偏見。書籍沉默不言 , 他等待着人們的開啟。

儘管如此,我仍然要毫不隱晦地説,讀自己愛讀的書,哪怕只是一瞬間也能讓你感到生活的意義。因為好奇,想要了解某個人,而去看有關他的書,或他寫的書。這是我讀書的愛好。“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徐志摩懷着無限深情和熱愛稱頌的這一女子 --- 林徽因,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當有一天我把《林徽因傳》納入我的收藏,我的喜悦難以言喻。她外貌的美麗,活潑的言語,清新的見識,穿過時光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她身上交織着清新與深刻,熱情與憂鬱,只有風華絕代這個詞能寫盡其風情與才華。由於她,建築學亦變得生動,建築也有了生命,建築學家儼然就是藝術家的代言。書已看過一年,然而對於這個人,我喜歡。我也喜歡過一些寫作家,如中國新鋭作家 --- 王小波。可惜在他成名之際,即悄然消逝。喜歡他書的人,近年來成幾十、幾百倍增加。我衷心希望他的書能地久天長。

有很多時候我真感慨,語言文字的力量!跨越時空魅力依舊,彷彿有增無減! 20xx 年前孔子以簡約的語言點出君子之道,而後世的子孫自覺或不自覺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了一個民族的靈魂。這便是《論語》。草草翻閲《論語》,雖隻字片語,卻頗可玩味。觸及字眼滿目“君子”?孔聖人時時以君子自居。文中像“君子不器。”“君子懷德 …..” “君子貞而不諒。”“君子成人之美 …… ”“君子求諸己 …… ”“君子衲於言而敏於行。” “ 君子坦蕩蕩 …… ”這樣的語詞屢見不鮮,遍佈全書。人心向善、向美,古人對美德的追求近乎苛刻,把博學、仁德、堅定、善良、

誠信、嚴厲、樸實、坦誠 …… 諸多品質融於一體,才曰:“君子乎!”這樣的“君子”何處尋覓呢?所以我認為孔聖人言之鑿鑿的“君子”,那是個理想狀態。就像一種夢想,一個目標,它是高遠的。但它是存在的,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培根的話,是要我們能領悟讀書的各種妙處。或許各種書籍的內在有許多相通處,兼容幷蓄,才可顯示書的魅力,讀書人身上就有博大、精深之氣息。曾經有個人説最會寫作的,應該是數學學得最好的人。我前面提到的王小波就是其人,我記得他是留美的理工科大學生,文革期間在農村插隊時,讀完一本厚厚的高等代數,在那樣黑暗的年代。他在鏡子上用藍色鋼筆演算習題,把鏡子都寫藍了。他説那是那麼美好的歲月!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3

讀完這本書,讓我真正的明白了什麼叫“責任”。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但卻表達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責任決定成敗。通讀這本書讓我受益非淺,但同時也讓我深感慚愧,因為在這之前我把“責任”這兩個字想的太簡單了,太膚淺了,以為只要做好己該做的工作就是盡責了,其實不然。下面我就來談談我讀這本書的心得和體會。

讀書對我們每個人來説本身就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因為讀書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俗話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發現不足,找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思想修養,更進一步的説,只有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曾經幼稚的以為只有學生才要看書學習,走出校門就不用再學習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不再是學生了我們才要更加的努力學習,因為不學習就意味着落後和倒退,更別説進步和提高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公司給我們再次讀書的機會,讓我們還能在工作中享受讀書的樂趣。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就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因為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個非常淺顯卻是真實的故事來闡述責任對我們的重要性,但這些問題卻往往被我們很多人忽視。什麼是責任?責任就是首先必須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如果沒有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那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談到責任感的時候總是誇誇其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總是覺得這裏不好那裏不好,不是自己不負責任,而是沒有負責任的事情和環境。好象只有驚天動地的事情才是負責任的最好體現。殊不知,責任都是體現在我們普通的工作當中,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之中。

書中説,我們只有對自己做本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敢於負責,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和讚揚。試想,人類失去責任將會怎樣?社會將會混亂;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失去責任又將會怎樣?我們將失去謀生的飯碗。有一句話説的好,只有有了責任心,工作中才能有激情,才能講奉獻,才能忠誠於企業。我們在為企業工作的同時,企業也在給我們提供成長和進步的平台,我們在受益的同時也在實現我們的自身價值。一旦你選擇了一個工作崗位,你就選擇了一份責任,擁有了一份使命。我作為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我的工作職責就是認真負責地做好公司領導交給我的一切工作,我的職務是文員,顧名思義就是和文字打交道,辦公室是個綜合部門,聯繫上下,溝通左右。我作為辦公室的一員,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所以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提高寫作能力,滿足工作需求,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文員。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牢固樹立“工作就是我的責任”的精神,不斷增強自己的責任心,提高責任意識,爭取把工作做的更好。有人説“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在我看來,一個人的能力不論大小,只要做到認真負責,勇敢的承擔起責任,牢牢記住“工作就是責任,責任勝於能力”這句話,我想我們就一定會是一個好員工。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4

與文學一起度過的假期,並不如我想象中的那般枯燥乏味,反倒有另一番韻味。

指尖輕輕滑過書頁,靜靜的體會作者賦予書的意境,那温婉的、激昂的、還有平淡而樸實的語句,讓墨香一點一點慢慢傾入心中。

一、《春以為期》

揚紫陌,之前還真沒聽過這個名字,不過這本《春以為期》倒是讓我眼前一亮。會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封面我看着舒服,這書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不染纖塵,就如仙物一般。外部的封面是用毛筆字寫的“春以為期”清秀柔美;書的正面的角落有一水墨畫出的花,在白色的底色中不顯得突兀,反而高雅脱俗。翻開書,書中字裏行間透出作者那抹靈秀的氣息,她是北方人但她卻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柔和。

這本書分為四部分:春夢。笙歌。叩問。定情。一眼看去就覺得這本書是言情小説那一類的,但其實不是,她就像是一個畫家,以現代人的犀利的眼光將那一個個古代的故事,一一展現在讀者眼前,宛若一幅幅水墨畫,氤氲煙生。不過那杏花春雨,温山軟水中的愁,也只有進入那個意境中的人才看得到了。

書中的故事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那種,第一部分的開篇便用胭脂硯引出了薛素素與王稚登的一段故事,而第二篇是寫馬湘蘭與王稚登的一世糾葛,王稚登寫給馬湘蘭的那一句“春以為期,行雲東來,無負然諾。”但他卻不知她已等了一世。可最終她的等待的結果是她於他只是塵世中那一句可輕描、可淡寫的“知己紅顏”。書中用《胭脂硯》、《眉子硯》、《幽蘭調》、《綠綺琴》、《汗巾兒》、《碧紗櫥》、《熏籠》、《鈿》、《胭脂》、《仕女》、《園》、《茶》、《畫堂》、《折枝》、《黃花》、《美人》、《七夕》、《帖》、《蝠》、《纏臂金》、《約指》、《耳環》、《香囊》、《跳脱》、《佩玉》、《千千結》、《玉搔頭》、《釵》……這些小標題引出那一個個古代的故事,還有作者大膽的評價。這些故事中不乏《紅樓夢》中的情節,像寶玉與姑娘們一起淘澄胭脂膏子的那一段,讓我這個一看《紅樓夢》就頭疼的人,第一次有了想看《紅樓夢》的想法。書裏出現的頻率較多的還有《金瓶梅》,其他的如:《花間集》和《大明春》也就提了一下,用了一兩段原文。

書中有作者對那些書的犀利的評價,看“印象當中的《金瓶梅》還一直是《水滸傳》版的,武二郎回來一刀砍了潘金蓮,然後尋到獅子樓裏鬥殺了西門慶,覺得那才是人間正道。那樣滿紙非奸即淫的《金瓶梅》,覺得不潔,寧可拿來《水滸傳》讀一讀,體味感慨正大光明,英雄出世……《金瓶梅》不可以把它當成世俗所傳的樣子去讀……只是更具歷史感。”我看了《金瓶梅》卻沒有感覺到那種歷史感,倒是看那些深宅大院裏那些女人們的勾心鬥角的故事,覺得十分反感。要是我有那養的天分,看出那歷史感,那我就不會是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了啊。

除了用那些典故以外還用了不少的古詩,還有詞。如《茶》中用了“小鼎茶初熟,疏簾月倍明。撥灰添百和,絮語忽更深。”,《香囊》中用了“小院春寒閉寂寥,杏花枝上雨瀟瀟。午窗歸夢無人喚,銀葉龍涎香漸銷。”,《七夕》中用了北宋着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其實,《蝠》這個標題看到後我還以為是寫蝙蝠,不過文中介紹的畫《流雲百蝠》,倒是讓我明白了,“流雲百蝠”是繡在雲裏的蝙蝠,因為“蝠”和“福”兩者諧音,寓意為“福從天來”。作者説畫中有婦人在繡衣服,從而想到了漢高祖劉邦的夫人呂雉,想像出她為亭長夫人時,一家人田間耕作,相伴日升月起,鎮定、安詳,只是當她的丈夫當了皇帝,一統江山後,他就再也沒有在她那裏停留過,於是她便變成了面目猙獰的呂后。登上後位,這在外人看來是福,但只有她自己明白其中的苦……不過我倒是懂得了“有些時候,可不必事事有個名目,討個説法。現實安穩即是心內安穩。”的含義,最愛那句“弱水三千,我曾為瓢中水,曾為水中瓢,皆是圓滿,皆是福。”只是可以把事事都看開的人是少之又少了吧!

二、《晨雨初聽》

“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蠢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與其説是《晨雨初聽》這個書名讓我決定買它,倒不如説是封面上的這一段話征服了我讓我決定買下它。它的封面也是純淨的白色,上面是一幅圖,海,海灘,兩把椅子。海天一線,靜謐,渾然天成的景色,吸引了我,我也曾幻想過在海邊生活的場景。邊吹海風邊看書的愜意景象不止一次在我腦海裏出現。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5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一本以中國人為研究對象的關於研究人城鄉變化的書,它是繼全球暢銷書《首先,打破一切常規》的又一本對於發現自身平凡的一本書,它旨在識別最普遍的人類的平凡,並告訴世人將這種平凡應用在個人和事業上,以致達到成功的表現。

現如今的人們是越來越自由了,雖不能説想幹啥就幹啥,但至少從就業到擇業,以至於出國,存在主義的計劃經濟的“上帝”都不干預了。對於不少人,機會終於來了。從過去夢想不到的機會到過去夢想不到的成功。我們國家的社會整個都變了。

然而焦慮任然存在,聽人擺佈的痛苦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選擇的迷茫和自由的焦慮。還記得“牧馬人”嗎?“牧馬人”是痛苦的:那場浩劫斷送了他的事業。然而。“牧馬人”又能找到“安慰”,因為浩劫解釋了他的結局。現在不同的是浩劫結束了,“上帝”也退休了,別人成功了,而如果你作為一個“牧馬人”一度渴望而沒能實現輝煌人生,那你連怨天尤人的機會都沒有了,有的只是自責。這種痛苦恐怕不亞於當年得“牧馬人”。難怪有人説人又陷入了自由的厄運。

何為成功?見仁見智。有學者曾這樣定義:成功就是充分實現你的潛能。在外部條件給定的前提下,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準確的識別並全力發揮你的天生平凡。何為平凡?就是你天生能做的一件事,不費勁,卻比其他一萬個人做得好。如果説得概念一點,就是做一件事的持續的、近乎完美的表現。

儘管平凡如此總要,但人們歷來並不太注意它,更妄談珍惜和發揮。我們從小到大都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誇耀自身有點事不謙虛的陋習,做人應該謙虛,只有發現和改正缺點才是進步。這是否恰好與物盡其才有所矛盾呢?當我們只知道一味的去努力改正我們缺點的時候,那些注重平凡的人早已走在我們前面品嚐到了勝利的果實,當然,缺點一點不在意也不好,應該適當加以控制就好,這才是最好、最有利於我們成功的做法。

那麼我們如何來發現自身的平凡呢?首先,如果你想揭示你的自身才幹,就請關注你對你所遇到的各種情形的自發的、悠然而發的反應。這些反應提供了

有關你自身才幹得最好線索,他們揭示了牢固精神聯接的位置。孫少安、孫少平這些默默為人生承受苦難的人們誠然,這是些富有戲劇性的例子,表明人們如何在危急時刻原形畢露。但生活中充滿了較為平和的時刻,同樣能引發具有歧視性的反應。

你油然而生的反應固然揭示了你最清晰的才幹線索,但你還要記住另外的三條線索:一是學得快,顧名思義就是你在學習的時候那方面的學習得最快,那麼方面就很可能是你的平凡所在。二是滿足,意思個就是説什麼東西或者什麼樣的感覺讓你滿足,因為這樣的滿足感的來源也許就是你才幹的又一樣源頭。三是渴望,渴望揭示了才幹的存在,特別是你幼年時期就感到的渴望。一切只要你留心觀察,細心分析你就可以發現你的平凡。

學得快提供了你識別才幹的另一條線索。有時一個人的才幹並不通過渴望而示意,由於種種原因,雖然才幹就在你的身上,但你卻聽不到他的呼聲,相反,在你後半生,某個事件將他突然點燃,如若你學習一種新技能特別快,就充分説明你具有某種強大的才幹。

滿足是揭示才幹的最後一條線索,如前所述,你最強固的聯結有一個結構性的特點,就是你使用他們時,會感覺良好。既然如此,如果你從事一項活動時感覺良好,那麼你就很可能在使用一個才幹。我們每個人的秉性都與眾不同,因而我們對滿足的滿足的體驗也會各不相同。在這裏,作者建議密切關注那些似乎給你帶來滿足的情形。如果你能識別他們,你就朝準確的判斷自身才幹邁了一大步。

不假思索的反應、渴望、學得快和滿足都是能幫助你發現自身才乾的蛛絲馬跡。當你為生活二奔波時,不妨停下腳步來,避開從你耳邊嗖嗖吹過的風,轉而傾聽這些線索。他們將幫助你發現自身的才幹。

《平凡的世界》一書中還介紹了平凡識別器的功能,也就是能夠非常準確的識別你的平凡,並且告訴你,它是通過測試來完成的。“平凡識別器”意在幫助你提高你的觀察精度,他向你提出一一配對的問題,捕捉你的選擇,分析他們,揭示你的主導行為模式,繼而告訴你,你的最大的平凡領域在哪裏。

自古以來,人類篤信好就是壞的對立面,因而孜孜不倦地關注謬誤與失敗。醫生們通過研究疾病來了解健康;心理學家們通過調查悲傷來了解歡愉;家庭顧

問通過探究離婚的原因來了解美滿婚姻;世界各地的學校和工作單位鼓勵我們每個人識別、分析和糾正我們的弱點,以求變成強者。此種忠告雖然用心良苦,卻誤入迷途。謬誤和失敗固然值得研究,但它們對什麼是平凡卻無言以告。平凡自有其自身的模式。

如果你想要在自己選擇的領域中出類拔萃,並獲得持久的滿足,就必須瞭解自身特有的平凡。你必須精於發現、描述、應用、發揮和增強你的平凡。因此,在閲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停止關注你的缺點,轉而細細探究你的平凡,做一遍“平凡識別器的測試”,學會它的語言,發現你的平凡源泉。

世界上的人數以億計,測試出來某兩個甚至某幾個人的才幹主題完全一致這是有很大可能性的,然而你的行為和他們卻並不完全一樣,因為你有的並不只是這這個主題,你還有其他比較弱的主題沒有在測試中顯現出來,所以不要奇怪你的行為為什麼會和其他人不同,這都是天生的“才幹”在領導你的行為。所以一個人的才幹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忽視他,不然你會錯過很多你想得到的東西的。

既然才幹這麼的重要,但為什麼有的人不願意研究自己的這種平凡呢?本書認為他們之所以不願去發現自己的平凡,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認識他們的真實自我有什麼樣的驚人之處。無論我們用什麼名稱,自卑感、不安全感這樣的症狀我們都不陌生。儘管不無成就,他們卻仍會懷疑自己是否真如人們所想的那樣富有才幹。引起懷疑也許是運氣或環境,而不是平凡造就的成功。你耳邊老是有一個焦慮的聲音:“你什麼時候原形畢露?”儘管你的理智結論相反,但這話你卻聽進去了。這部分充分説明,為什麼人們在被要求描述其自身平凡時,很少提及自身才幹。相反,他們會談到自一生中獲得的身外之物,如證書、文憑、經驗和獎勵。這些是“證據”,能證明他們取得了進步,獲得了一些可以拿出手的寶貝。本書並不是認為這種恐懼是完全消極的,畢竟不安全的反面是自滿。然而,這本書提醒我們:如果由於害怕收穫不豐盛而不去研究自己的平凡,就很有可能錯失你的平凡。平凡並不是當然的產物,平凡也需要被珍惜和重視,然而我們卻常常犯錯,忽視了他的存在。從現在開始把握自己的平凡還為時未晚,發現你的平凡去尋早屬於你的成功吧!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6

讀這本書,是源於好友的不斷推薦,她説這是本好書,值得一看,於是我就借了一本,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看完了。雖説讀得不是很精細,但是有幾個精彩的環節還是留在了我的腦海中,也引起了我對人生的一點點思考。 

《狼圖騰》向我們展示了草原狼豐富多彩的殺敵方法。開篇就是一個草原狼圍捕黃羊的大戰役,波瀾壯闊,縱橫捭闔,動靜結合,一氣呵成。真正的作戰時間不過十幾分鍾,但作戰前狼羣耐心的伏擊、精妙的設圍、細緻的觀察,營造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緊張而又亢奮的氛圍;而作戰時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還有戰鬥力的黃羊而擊其餘部分的智慧,頗有些卑鄙卻極其實用的狼抓黃羊的絕招,又讓我們拍案叫絕,讚歎不已。這動靜之間,卻將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組織性和紀律性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狼做的事情之所以會十拿九穩,是因為他們做每件事情前都會先想好策略。這一點是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

狼的智慧也是非常驚人的,幾乎可與人媲美。狼的本領、狼的智慧不是從來就有的,它們也是在幾千年艱苦的草原生活中磨鍊出來的。變幻莫測的草原氣候、惡劣的草原環境、各種動物的逃生本能還有來自人的巨大威脅,使得狼始終生活在險境之中,隨時都處在被餓死、凍死、打死的境遇中,狼的各種策略就是在這種艱苦的鬥爭中磨鍊出來的。人不是狼,但我們卻可以從狼身上借鑑很多東西。學習草原狼不能拘泥於具體的戰術,而是要鍛鍊自己勤于思考、善於應用策略的能力。主動的去觀察和學習,積極的思考,在面對不同的情況時採用不同的方式,在實戰中磨鍊自己,這就是狼的智慧源泉。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只要你有絲毫的放鬆,就可能會被社會淘汰,這很像狼羣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殘忍。所以我們也得有狼的危機意識,嚴格要求自己,時時給自己加壓,正如張瑞敏所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往往不利的形勢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背水一戰”,“破釜沉舟”,正是這個道理。

這個世界始終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即便廝殺的工具不再是尖牙利齒,不再是刀劍槍戟,但是本質是不會變的。有能力的人就能用他的能力用他的新的廝殺利器來贏取最大的利益。難道不是麼,考試升級如斯殺,商場勾鬥如斯殺,官場暗湧也是如斯殺,嚮往人道主義樂土的人士也不妨扣心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這種廝殺格鬥後的勝利者?是不是能給失敗者真正的憐憫和體恤呢。自古就有自然的成敗法則,狼堅持不懈地貫徹這一法則,我們應當敬佩,甚至以狼為師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詮釋“適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則。

社會如戰場,危機四伏,如果沒有應對困難的勇氣,你就很難生存下去。有了勇氣,還要有狼一樣的血性,積極的主動的去迎接挑戰。只有在不斷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鬥爭中,人才能進步,才能成長。

《狼圖騰》是對我的一次洗禮,我喜歡狼的堅韌,狼的團結,狼的狡黠,狼的意志力和狼的生命力。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適應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7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敍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説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懸樑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昇華人的思想。今天,我就給大家談論讀書。

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課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不集中,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會看不仔細,嘴會讀不正確嗎?

讀書三境界,是清代文學家王國維提出的讀書理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説:“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三境界分別選自:晏殊《蝶戀花》、柳永《鳳棲梧》、辛棄疾《青玉案》。

東晉詩人陶淵明,熱愛田園生活,喜愛讀書。他寫了一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唐代文豪韓愈在一首讀書詩中寫道:“讀書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指出在治學的過程中,要“多讀、多思、虛心、躬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勸誡人們要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寫有勸人們讀書要專一,切忌胡思亂想的《憐思詩》:“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着,明鏡催人白髮多。”明代詩人于謙喜愛讀書,認為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清代詩人袁枚一首讀書詩提醒了人們,讀書要求理解,切莫囫圇吞棗:“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這一首首詩,都隱藏着一個個背景。古往今來有多少名人名詩激勵着我們讀書。讀書,因感悟的積累而結果。讓讀書成為習慣,是一個古老而嶄新的話題。那麼就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習慣吧!!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的解釋為: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小鳥如果想展翅高飛,那就先要學會如何振動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進,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學不倦從更粗淺的道理説,就是:我們如果想將來有一份好的工作、好的前途、好的發展,先要用功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通過不停的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縱觀古今中外,多少成功人士不都是終生好嗎?這句話對我而言,不僅僅是我的座右銘,早已成為我精神上的目標了,我離不開書……為什麼這麼説那是因為書,是我貧瘠的土地中的綠色;書,是我重重的枷鎖中的鑰匙;書,是我黑夜中的火柴;書,是我心靈的河流中的游魚……對,只是我心中的。如果沒有書,就沒有我今天的所修成的正果。我的語文老師把我們寫的好文章,都打印出來,掛在班裏展評,然後還發到報社,並且報社看到有好的文章還採用。以激勵我們多些好文章。老師接了我們好長時間了,我一篇文章也沒被老師給打印出來。我就經常寫文章,別人寫的文章語句都是那麼的優美,而我寫的文章卻沒有那麼的好。我就看到了這句話。我就看了一些名著,如,魯迅的《朝花夕拾》《阿Q正傳》、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老舍的《茶館》與《駱駝祥子》我讀了好多好多的書,我的作文水平果然有所提高。已經有好些文章被老師給打印出來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去參加了小記者培訓班,以便在學習學習寫文章的本領在八個月之間,我上報了八篇文章。這也就是書給我的報酬。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加精彩!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8

讀完這本書,讓我真正的明白了什麼叫責任。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但卻表達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責任決定成敗。通讀這本書讓我受益非淺,但同時也讓我深感慚愧,因為在這之前我把責任這兩個字想的太簡單了,太膚淺了,以為只要做好己該做的工作就是盡責了,其實不然。下面我就來談談我讀這本書的心得和體會。

讀書對我們每個人來説本身就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因為讀書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俗話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發現不足,找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思想修養,更進一步的説,只有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曾經幼稚的以為只有學生才要看書學習,走出校門就不用再學習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不再是學生了我們才要更加的努力學習,因為不學習就意味着落後和倒退,更別説進步和提高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公司給我們再次讀書的機會,讓我們還能在工作中享受讀書的樂趣。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就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因為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個非常淺顯卻是真實的故事來闡述責任對我們的重要性,但這些問題卻往往被我們很多人忽視。什麼是責任?責任就是首先必須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如果沒有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那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談到責任感的時候總是誇誇其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總是覺得這裏不好那裏不好,不是自己不負責任,而是沒有負責任的事情和環境。好象只有驚天動地的事情才是負責任的最好體現。殊不知,責任都是體現在我們普通的工作當中,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之中。

書中説,我們只有對自己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敢於負責,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和讚揚。試想,人類失去責任將會怎樣?社會將會混亂;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失去責任又將會怎樣?我們將失去謀生的飯碗。有一句話説的好,只有有了責任心,工作中才能有激情,才能講奉獻,才能忠誠於企業。我們在為企業工作的同時,企業也在給我們提供成長和進步的平台,我們在受益的同時也在實現我們的自身價值。一旦你選擇了一個工作崗位,你就選擇了一份責任,擁有了一份使命。我作為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我的工作職責就是認真負責地做好公司領導交給我的一切工作,我的職務是文員,顧名思義就是和文字打交道,辦公室是個綜合部門,聯繫上下,溝通左右。我作為辦公室的一員,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所以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提高寫作能力,滿足工作需求,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文員。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牢固樹立工作就是我的責任的精神,不斷增強自己的責任心,提高責任意識,爭取把工作做的更好。有人説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在我看來,一個人的能力不論大小,只要做到認真負責,勇敢的承擔起責任,牢牢記住工作就是責任,責任勝於能力這句話,我想我們就一定會是一個好員工。

標籤:讀書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