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文祕 > 規章制度

促户籍與公共服務解綁 建議實行“大積分”制度

導讀:廣州作為特大城市,非户籍常住人口超過700萬。和本地户籍市民一樣,他們有小孩讀書、老人贍養、看病報銷、退休保障等基本需求。《條例》要求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蓋。據此,該提案認為,廣州市重新調整積分政策以及公共服務政策勢在必行。以下是由本站小編J.L為您整理推薦的促户籍與公共服務解綁 建議實行“大積分”制度,歡迎參考閲讀。

促户籍與公共服務解綁 建議實行“大積分”制度

去年12月21日,廣州市公佈2019年積分制入户名單,來自北京、福建等29個省(市、自治區)的4500名外來人口正式落户廣州……廣州積分入户政策實施效果如何?該政策是否還有提升空間?

昨日,記者獲悉,民盟廣州市委員會提交了一份《關於落實國家居住證政策,建立與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匹配的積分制度的建議》的集體提案。

提案稱,當前廣州入户政策存在積分政策單一、積分體系不兼容、政出多門、公共服務難言便民的問題,建議推行居住證積分制度,建立“大積分”制度,分層次滿足城市新移民的不同需求。

提案: 廣州現行積分政策單一

提案表示,國家今年正式全面實施《居住證暫行條例》。廣州作為特大城市,非户籍常住人口超過700萬。和本地户籍市民一樣,他們有小孩讀書、老人贍養、看病報銷、退休保障等基本需求。

《條例》要求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蓋。據此,該提案認為,廣州市重新調整積分政策以及公共服務政策勢在必行。

提案表示,廣州入户政策由發改委統籌計劃,人社、民政、公安、來穗局按類別分別負責實施。“受制於部門、區域間的‘信息孤島’,人才引進材料不能申請積分入户,積分入户材料不適用於積分入學。”

提案稱,如果積分入户申請不成功,申請人還需為積分入學重新準備證明材料,再走一遍繁瑣的申報程序。

提案還指出,廣州現行積分政策單一。除入户外,小孩入學等許多公共服務不在其中。根據户口網提供的調查數據,廣州市入户申請人羣中,85%是為小孩讀書。如果不是為了小孩入讀公辦學校,參加會考和大學聯考,廣州的積分入户申請人數會陡減。

“在户籍和公共服務捆綁的政策體制下,單一的積分入户政策必然給廣州這樣的特大城市增加户籍人口壓力。”提案稱。

廣州在常住人口規模擴大後,沒有相應地增加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配套投入,導致目前廣州市各種公共資源的稀缺和擁堵。如公共學位不足,許多外來工子弟要不成為留守兒童,要不花錢入讀民辦學校,教育質量、安全問題甚憂,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數據: 積分入户醫護人員最受寵

在現行積分入户政策下,哪些人“過關”相對容易?昨日,記者採訪了户籍專家、户口網負責人餘樑。他表示,在近5年的16500名“新廣州人”中,佔比例最高的是醫護人員,其次是教師、金融行業、科技工作者等,普通農民工微乎其微。

建議: 以常住人口為基數加大投入

提案建議,廣州應借鑑學習上海的居住證積分制度,以及深圳的“大積分”制度,將人才引進、積分入户、積分入學等政策合併,用統一政策分層次滿足城市新移民的入户、入學、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不同需求,促成户籍與公共服務解綁。

提案認為人口管理和服務,涉及到户籍、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方面面,需要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實現部門間的政策聯動,徹底破除“信息孤島”。

提案建議,以常住人口為基數,加大人均財政投入,完善公共服務政策,提高非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務水平。在公立學校學位不足的情況下,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利用民辦學校的教育資源提供義務教育。

專家: 已對特需行業作出調整

廣州市福利協會祕書長鍾仕雄表示,在城市緊缺工種方面,廣州的積分入户制度作了相應的調整和創新。譬如,早在十六七年前,只要符合相關要求的,環衞工的子女就能在廣州享受統籌入學。“這在國內城市中,算是走得比較快,想得比較周全的。”

按照過去每年約有3000個積分入户名額,到去年調整到4000多個。“不僅是數額方面的調整,一些具體問題也受到關注,也開始調整了。”鍾仕雄稱,譬如民辦教師、養老護理員等,他們在一些硬指標上,很難達到積分入户的條件,現在開始考慮單列考評、單列積分。

對於這一提案,鍾仕雄認為,值得吸納其中的建議,對積分入户制度進行調整,甚至改革。“我們更應該考慮和努力提升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的服務能力和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