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淺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大綱

尊敬的黨組織:

淺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大綱

師德的本質就是勤業愛生,它包括做人和做事,古往今來,這一點永遠不變。潛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這對高校老師來説,既是時代使命,又是一門藝術。優秀學生招進來後如何培養好?“創新之苗”如何造就成“創新之材”?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所在的課題組在實踐學校各級本科生創新實驗計劃的過程中,從人才培養、課題立項到成果完善、作品轉化等環節做了積極的探索,也取得了一點成績。怎樣才是一個好老師,怎樣上好一堂課,怎樣對待學生,作為一名步入高校教師行列不久的年輕教師,幾年的產學研探索實踐,讓我對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全心全意,教學與育人相輔相成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長期性和社會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工作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勞動,這種勞動需要教師用整個身心竭盡全力地投入。教師的勞動是最有價值的,因為他們的勞動產品就是一批批人才。憑藉着多年來在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積累,我所在生工學科收穫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並培養了一大批創新創業人才,我們的積累與國內一流的軟硬件條件有能力探索生工學科拔尖人才的培養,為此,我所在的課題組結合“‘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等項目機制,依託課題組的積累,構架起面向優秀本科生培養的平台體系,發掘和引導本科生投身學術探索。

在我看來,一個優秀的學生應該擁有較高的學術志向和刻苦的潛能,同時,他要在學術上有自由思考的能力和悟性,而這些需要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引導。在我們實驗室,本科生可以根據課題組的研究方向與自身興趣自主參與學術研究、可以個人申請參加校外學術會議或深造學習、也可以與教師一對一的面授專業課程等等,這是我們課題組給予學生的“特權”。給予一定程度的自由,其本質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會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課題組的每一個老師與學生們一起,經常開展各種類型的研習學術活動,使得以研究生為科研主體的實驗室同樣成為本科生也能自由交流、共建共享、展開共同學術生活的公共空間與平台。

現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普通知識唾手可得,我們必須儘可能縮短單向度、淺層次的知識傳授過程,在校內課堂講透確實複雜艱深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後,要迅速將“教室”搬到實驗室,將學生帶進知識探索的前沿、社會服務的一線。把生動的科技創新實踐變為培育學生創新精神的鮮活案例,把豐富的知識創新成果作為檢驗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們取得的成績證明,學生越早感受社會的創新需求,越快參與協同創新實踐,看到創新成果獲得和轉化帶來的巨大效益,其創新思維越容易被激活。如果我們的教學僅僅是一個認識現代工業的“展覽館”和掌握一般專業技術的“模擬工廠”,那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的想與做比苛求他們一定要想出什麼和一定要做成什麼重要得多。在教學中學生所暴露出來的彎路是值得歡迎的,為了讓學生有更多主動思考問題的機會,我們將研究生完成的成熟的課題引入本科教學中,讓本科生在完成基本的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參與到教師或研究生的科研項目中來,這種較高層次的參與對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開拓了思路,這也是現在產學研結合的突出體現,也使我們在學科發展上做到雙贏。

嚴謹篤學,科研與育人相得益彰

教師的勞動是塑造人的勞動,高等學校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高深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做人。好的老師不是塞給學生知識,而是把他們領進來,現在越來越多的本科生走進了老師的實驗室參與科研,便是很好的反映,而嚴謹治學的作風,會給剛剛邁入學科大門的學生以有意義的言傳身教。在課題組裏,

我們是一個導師團,擅長基因工程的許琳教授、擅長生物信息學的嚴明副教授、擅長工業生物催化的李豔副教授、以及擅長微生物系統改造的我,四位老師和眾多各有所長的博士生碩士生,使得在課題組參與創新實驗的每一個本科生都可以得到強大的導師團全方位的科研指導,還能共享自己的公共小社區。讓年輕人的思想得到表達和引導,表達得越充分,引導得越細心,培養效果自然越好。這是教育的規律,也是成功學者通常的成長之路。

除了實驗室內部的導師團隊,我們還給本科生提供各種與國內外專家權威直接面對面的機會,讓他們開闊視野、迅速成長。今年我們就已經支持了三名本科生校外進修,兩位同學去上海交通大學參加了代謝組學的研討會、一位同學去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培訓中心參加了氣相色譜學習,這對他們都是很好的鍛鍊,這在很多校內外課題組也是不多見的。學生的複雜性、多樣性、多變性,決定了我們必須嚴謹治學,必須探索創新。因為教師要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要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方能使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效地獲取知識,都能有所提高,有所進步,有所發展。誠實守信、力戒浮躁是我們開展科學研究的基本要求。在科學研究中,需要高校教師有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也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真學問。目前在校大學生思想活躍、有着鮮明的個性特點,這也使我們在育人過程中要堅持誠實守信,力戒浮躁,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做學生成才的榜樣,將大學生培養成誠實守信、戒驕戒躁的新一代。

勇於創新,產業與育人互促共進

身在南京工業大學這所具有百年工程教育優良傳統的高校,教師的使命就又多了一層重要的含義,便是以培養卓越工程師為追求,積極探索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養。特別對於我所從事的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領域的教研工作,其在生物製造產業化中的應用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具有分子生物學工程技術的人才力量,這對我們培養生物工程師、製藥工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是作為教師的我們與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有機結合,才能使學生成為未來生物製造產業化過程中的“卓越工程師”。以“挑戰杯”競賽為例,其對本科生的創新能力要求高,學生不僅要“遙望星空”,參與高精尖的科研項目研究,發表高質量論文,還要“腳踏實地”,能夠將作品應用於工業生產實踐。我們課題組今年指導的沙鳳同學的作品獲得了全國“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二等獎,所關注的就是新型綠色工業生物催化這個已經成為生物技術中一個新興和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領域,是目前能充分利用生物資源、節約能源、實現生產綠色化工可持續發展最有希望的技術。她所參與的工作又是瞄準了每年帶來數百億美元的他汀類藥物中的關鍵手性中間體,通過基因組探礦的手段獲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酶,構建基於反應-反應偶聯的輔酶高效原位再生體系,系統地研究關鍵酶在多相體系中的生物催化反應過程。她幾乎所有課餘時間都以實驗室為家,同課題組的老師和研究生們一起,團隊的協同合作,對她能拓寬知識領域和理解現代工業化,是寶貴的體驗和財富。在這個一邊學習一邊探索的過程中,她也真正領會到了將所學知識與自身創新能力結合並運用於生產實踐的成就感,這項工作也與國內知名藥企實現了成果轉化。

這些成績的取得也得益於我們課題組一直以來在傳道授業所堅持的理念,我們的教學相對於工業界在總體上應該有一定的超前性,把國內外最前沿的東西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去比較,瞭解現實,發現問題,感覺未來,這樣才能使學生進入工業界之後有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的慾望和能力,我們深知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不僅要從教師的淵博知識和高深學問中吸收營養,而且還要從教師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治學精神中吸收營養,所以只有我們自己保持旺盛的求學精神,才能使學生獲益,終身學習,這也應該是對師德建設新的詮釋。

彙報人:xx

XX.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