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書信 > 檢討書

六年級有趣的發現教學反思(通用3篇)

檢討書1.11W

六年級有趣的發現教學反思 篇1

《有趣的發現》是蘇教版第三冊一篇課文。

六年級有趣的發現教學反思(通用3篇)

首先, 反覆朗讀,凸現主體,是切入該課文的突破口。現代教學觀強調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過程,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主體活動,教師不可包辦代替。反覆朗讀凸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化傳統的煩瑣分析講解為琅琅讀書聲,“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暢快忘情的閲讀,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逐漸高漲。朗讀,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營造了一種活潑高漲的氣勢。語感語氣有了,內容有了,思想有了,篇章有了,學生真正成了行為的主人、思維的主人、情感的主人。

其次,給了學生一片創新的藍天,造就了學生髮表主見的天地。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在這堂課上,學生對學習內容有選擇的自由,可以選擇那些自以為最有意義的詩句作為思考品賞的對象,去主動的獨立的體驗、感悟、思考,獲得啟迪;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大膽想象聯想,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闡述自己的理由,再在互相交流中思維碰撞,成果交流。文學欣賞沒有標準答案,給他們一個藝術再創造的空間去思考,雖然學生談出的理由不十分充足,甚至較膚淺,但他們已在教師信任的目光中形成了熱情,他們在積極思想、熱烈交流中流淌出了無以比擬的學習之樂,享受到了濃濃的審美樂趣。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個人的需要,也是對學生自身價值的認可,它能喚起學生積極探討的活力,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了,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尊重。

第三,拓展思維,養成閲讀能力,又是這堂閲讀課的主效應。新課程標準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 式的被動學習方式,發展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這堂課又同思維結合在一起。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他們有了一個模糊的認識;通過想象聯想,啟迪思維,完善認識;通過問題的精心設計,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系統的思維過程。其中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接受心理,設計四個可討論的話題,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再進行討論,所有這些看似同作文沒有直接的聯繫,但四條擴充起來就是一篇帶有形象思維訓練的賞析文。在本堂課上,依託課文呈現出來的作文訓練方式,既有口頭的,也有書面的。不管如何,都是寫賞析文的一種嘗試。因此,把學生置於一種開放的、生動的學習環境,使他們主動學習,自主探索。閲讀——思考——探究——表達,構成了新型課堂的一種系統的學習方式,也給“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作了最有力的詮釋,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最後,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師是一個全新的形象,也是提高這堂課的有效性的前提。在這堂課上,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傳聲筒,課堂活動的支配者。新的教學理念改變了教師的思想觀念和理想追求,在這裏,教師已成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適合學生的學習情境的策劃;是創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堂資源的編劇;是靈活運用多種策略,鼓勵學生主動創新的導演;是巧妙引導、保證學生學習的科學性、有效性的舵手。

其教學過程就是用課文這個語言載體,從課文本身出發,設計與之密切相關的“寫”的內容,把朗讀、探究、寫作三者合為一體,最終真正理解詩歌內容,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學會寫詩歌評論。由於它減少了繁雜瑣碎的提問,教師自己講得很少,等於把課堂的時間還給了學生,這就在最大程度上確立了學生學習主人翁的地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學生活動充分,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率可見一斑。 

“如果是學生習慣於簡單的接受和被動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第斯惠多的啟示將會在我們的教學之路上留下深深的印痕。

六年級有趣的發現教學反思 篇2

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唱歌遊戲去學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了學習英語。國小生學習英語不是英美的移民學習英語,則只有不斷學到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才可能培養持久的興趣。而目前國小生每週只有兩節的英語課,單靠唱歌遊戲不能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新鮮勁兒一過,孩子們就會厭倦。所以,唱歌遊戲應該作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養興趣的手段。

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手段幫助國小生在記憶力強的時期多記單詞,多學習語言規則,並儘可能多創造模仿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音和語調。在英語學習中,聽、説、讀、寫、譯五種能力是可以互補的。真正做到聽説先行,讀寫跟上。光聽説不讀寫,很難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養學習能力,也難減輕學習負擔。所以國小生還是應當認真進行語言學習。不斷反思,集體討論,積極瞭解訊息是我們現代教師必須作到的功課,我們的不斷積累和成長才能幫助孩子們更好的進步。

六年級有趣的發現教學反思 篇3

在我們的國小英語課上過多的強調了情景的創設,甚至是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於產生了虛假的情景。很多老師抱着在這樣的情景中給孩子們以自然習得英語的期望,原本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實際的。

在40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説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餘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我們儘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國小英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説讀寫的操練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很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