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實習 > 實習心得體會

環境學野外實習心得(通用5篇)

環境學野外實習心得 篇1

在收到野外實習的消息時,我們就興奮不已,因為我們終於有機會與自然新近感受綠色的氣息。當我們真正地站在展覽的天空下,翠綠的事例injian ,清新的空氣中是,更使我心曠神怡。

環境學野外實習心得(通用5篇)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邊爬山,邊認植物。老師會採集各種植物在現場給我們講解,我們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有的在植物上作標籤,有的跟着老師記筆記,有的採集食物樣品。最後,我們一起把這些做成了植物標本。

通過這為期三天的實習活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我們的專業是園藝,這本身就是一個與自然密切相關的。在這之前,我們知識在教科書上認識各種植物,瞭解他們的生長環境和生存條件,感覺過於沉悶,死板。背誦時也是死記硬背。而這次的實習活動讓我們對植物有了更深的認知,這讓我們有了感性認識。所以,我很珍惜這次野外實習的收穫,也希望今後有更多的機會去野外實習,在綠色的氛圍中獲得新知。

環境學野外實習心得 篇2

在氣候温潤五月中旬,我們組織了洞頭海濱動物實習。俗話説: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在學習了一學期的理論知識後,我們有機會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親身去體驗精彩的動物世界。洞頭素有“百島縣”之稱,風景優美,海洋動物豐富,非常適合此次動物實習,在學習之餘我們亦可以領略大海的遼闊和天空的湛藍之美。洞頭之行必將成為我們一生難忘的一行。一想到要去海邊實習我們都很興奮,出發當天我們早早拉着行李箱在集合地點等待校車的到來,一進入洞頭境內我們就被眼前的景觀震驚住了,一眼望去是了無邊際的大海,幾艘漁船隨意地停靠在岸邊,儼然是一幅和諧的魚米之鄉。

實習第一天下午我們帶着採集標本要用的工具去了巖礁,我們小組成員分配好任務後就開始採集動物了,雖然巖礁很難走但是阻擋不了我們探索動物的決心,傍晚伴着陣陣漲潮聲我們滿載而歸。第二天下午我們去泥沙灘,翻開石頭後總會有驚喜,小動物在沙泥裏玩的不亦樂乎,這使我們心情也愉快了起來。第三天下午我們去了真正的沙灘,看到了夢中的大海,我們在採集標本的同時也痛快地在沙灘上追逐玩耍,在海浪中嬉戲拍照,這天有很多對新人藉着大海的美景拍婚紗照,更肯定了我們來沙灘的正確性,海天一色,到處是歡聲笑語。這天我們着實瘋狂了一把。經過三天的野外動物採集以及標本製作,既鍛鍊了我的能力又開闊了我的視野。通過這次的實習培養了對動物學的興趣以及探索未知動物的慾望。通過此次實習我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收穫頗多。

環境學野外實習心得 篇3

實習內容

一、觀看《滄海浮生記》、《熱帶雨林無限生機》兩部科教紀錄片

通過觀看這兩部科教片,我瞭解到了關於海洋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更豐富的知識。

海洋生態環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生態環境的任何改變都有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和生物資源的變化。海洋生態系統的破環,一般來自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變化,二是來自人類的活動。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是人類生存條件和生存環境惡化的一個信號,這一趨勢目前還在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其影響固然直接危及當代人的利益,但更為主要的是對後代人未來持續發展的積累性後果。因此,只有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才能真正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森林生態系統分佈在濕潤或較濕潤的地區,其主要特點是動物種類繁多,羣落的結構複雜,種羣的密度和羣落的結構能夠長期處於穩定的狀態。它不僅能夠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業產品,而且在維持生物圈的穩定、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森林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綠色水庫”之稱。然而,由於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森林生態系統正遭受着嚴重的破壞。同樣,我們必須加強對森林生態環境的保護,造福子孫後代。

二、小珠山實地考察

1、小珠山簡介

小珠山,位於靈山衞鎮西北部,西越隱珠東北,北跨黃島區辛安西南,總面積35平方公里,主峯大頂海拔724米,是青島膠南市境內最高點。

小珠山屬嶗山山系,為燕山期形成的花崗巖山地,整個山脈呈東南、西北走向,長約13公里,寬約8公里,總面積約為104平方公里,位於柳花泊街道辦事處轄區40平方公里,境內有名稱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峯就有40餘座,主峯大頂海拔724.90米。

小珠山多生長温帶闊葉落葉林,為次生林。落葉闊葉林的結構簡單,可明顯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它是温帶和暖温帶的頂極羣落。它在沒有自然災害和人為干擾的情況下處於穩定狀態。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凡排水良好地段的植物羣落經各種演替系列,其最後階段都是落葉闊葉林。

小珠山上草木葱鬱,樹木品種繁多,稀有樹種隨處可見,山地森林覆蓋率達70%。境內分佈有櫻桃、撒刺槐、黑松等落葉喬木樹種,形成比較典型的落葉闊葉林生態系統。

2、實習筆記及感想

5月26日,天氣格外晴朗,按照實習課的安排,我專業在老師的帶領下去膠南小珠山進行了為期一天的環境生態學實習課。

當我們乘坐的大巴車駛進通往山中的泥土路上時,我刻意留意着窗外的景象。也許是山下較為平坦的地方有幾個小村落的緣故吧,但凡能夠利用的土地,村民們都種上了小麥、花生、大豆、土豆以及各種蔬菜作物等,很顯然這是開荒以後的結果。當我在考慮這樣會不會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或引發其他生態問題的時候,我欣喜地發現幾乎在每一塊耕作地,哪怕是很小的一塊土地,周圍總會有十幾棵或者幾棵喬樹木以及一些雜草。我想,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土流失問題,保護了生態環境吧。

然而,再往前行駛了一段距離,車窗外還是出現了一些我不願看到的景象。那彷彿是一個採石場,大片的裸露的巖石和破碎的石塊堆砌,幾乎成了不毛之地。下方有一水塘,有明顯人工修建的痕跡,仔細看來,湖水實在談不上清澈,反倒有些渾濁,局部甚至出現了富營養化的跡象,湖面漂浮着不少綠藻,像這樣就是明顯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污染的情形了。出現如此的狀況,或許是利益的驅使,或許是政府規劃的問題,這不得而知,不過我還是希望有關部門採取相應的合理的措施,儘量改變這一現狀,努力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

顛簸了一段泥土小路,我們的大巴終於駛入了實習的最終目的地——小珠山古月山莊風景區。老師事先聯繫好的景區工作人員接待了我們。

站在山腳下,大家都忍不住先總覽一下眼前小珠山的風采。山不是很高,但比較陡峭,山體鬱鬱葱葱,但也能看到幾處裸露的巖石。此時大家都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往山上爬了。

隨後在柴老師的講解下,我瞭解到了小珠山的成因、走向、氣候、植被豐富度等基本情況,並瞭解到在人類活動的干擾下,不可避免地就會對小珠山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人們還是在積極的對其進行保護的。

在柴老師幾次叮嚀了大家的人身安全問題,要求同學們在登山過程中注意觀察植被的分佈變化情況後,我們沿着狹窄的山路開始攀登了。

作為班長,我有責任監督保護同學們的安全,正因如此,老師也要求我跟在大部隊的最後面防止同學掉隊。剛開始在山麓地段,經過老師的指點,我觀察到此處的植被極為豐富。有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還有各種各樣的草本植物,都生長的非常茂盛,由於該地氣候比較乾旱的原因,我沒有看到像原始森林底層的苔蘚植物,不過這已經很豐富了。

一邊攀爬,一邊觀察,同學們也都不斷的討論着。山路越來越陡,越來越窄,大約到了半山腰的位置,我們停下來休息,從那個角度望下去視野是那麼的開闊,大片大片的葱綠,還點綴着幾個村落的紅瓦房,感覺美極了。可是我沒有一直陶醉於這美好的景色之中,此時我注意到在這裏高大的喬木少了很多,而較為低矮的灌木佔據了絕大的空間。另外,在這些灌木叢中,爬滿了各種知名或不知名的藤蔓植物,這便屬於生態學上所説的層間植物了,是林內的藤本,附生、寄生和半寄生植物,它們不能形成單獨的植物層,而是分散依附於其他層次之中。這時,植被分佈的垂直結構就體現出來了。

沿途,柴老師時不時發現一些生態學方面的問題並細心地為我們講解,聯繫課本知識使我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些可能在課本上理解不了的東西,通過實地考察及老師的講解大家就更加明白了,也使同學們提高了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增強了同學們的實地考察能力。可見,想要認真掌握一門知識,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和書本知識,還必須要通過實踐和考察來鞏固和完善所學的知識啊。

我們在險要的山路上吃了自備的午餐,補充了足夠的能量後,我們一鼓作氣終於登上了我們所能達到的最高處。此時大家都停下來,心中有一種説不出的成就感,爬山的過程很苦很累,可是當到達了山的頂峯時就會頓時產生一種已經把整座山征服了的感覺,瞭望着周圍的一切,彷彿自己成了世界的主宰者。感慨過後,我仍舊觀察了一下身邊的植被,幾乎在山的頂端了,這裏已很難覓到很高大的樹木了,都是些叢生的雜草和灌木叢。當然,由於小珠山本身海拔不高的原因,這裏與山腰處的分層現象並不太明顯。

大家停留一段時間以後,便沿着另一條山路下山了。下山的速度遠比上山時快得多,大家説笑着,不知不覺就回到了山下。登山前大家未來得及玩的吊橋等配套遊樂設施,此時把所有人都吸引過去了。在這裏,大家都忘記了疲憊,盡情的玩耍着。

到了跟小珠山説再見的時候了,我們集體合影留念以後,便登上了返回學校的大巴車。

這次小珠山之行,我看到了小珠山秀美的景色,體味到了小珠山深厚的文化底藴,我想我們必須好好珍惜它,合理利用它,特別是作為學習環境科學專業的我們,更應該而且有責任去引導大家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努力尋找解決生態環境污染和破壞的方法,使我們的地球永葆青春。

一天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是我在其中看到了很多,學到了很多,感悟到很多,不僅學到了更多更生動的專業方面的知識,提高了野外考察能力,體會到了同學們之間那種團結一致互幫互愛的集體主義精神,而且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窮奧妙,激發了我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我要説,這次實習,我滿載而歸!

環境學野外實習心得 篇4

一直都希望能夠到森林中去看看,野外實習正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雖然野外實習於我而言是選修,但我毫不猶豫地選了,因為我覺得學習生物,只有親自接觸過大自然,才能對生命充滿敬意,才能更深入地瞭解自然。這次到小龍門實習,收穫的快樂與知識遠遠大於預期。涼爽的天氣,沒有作業與考試,每天學的都是自己喜愛的,以至於很多人都不想回學校,想繼續留在林場。

去小龍門之前,就想過那裏的環境會是多麼的艱難,真正到了那裏,反而比較平靜,畢竟已經做過了最壞的心理打算。事實上,今年的伙食比往年要好,不像魏老師説的只有豆科植物,每餐都是兩葷一素一涼菜。住宿環境則是真的很差,看起來像危房的宿舍,爬滿牆的蟲子,梯子都沒有的上下鋪(每天艱難的爬上爬下)。每天晚上睡覺都一定要穿長袖長褲,檢查一下牀上有沒有蟲子,給自己噴上足夠的花露水才可以入睡。第一晚,睡睡醒醒,整個人處於一種驚恐的狀態,總擔心蟲子會爬到自己身上,半醒半睡間還聽到了説夢話的舍友與清醒舍友間的對話。後來,由於實在是太累了,睡得越來越踏實,晚上很少會醒。總是擔心蟲子的我在最後一天的早上醒來時,發現自己肩膀上有一隻小蟲子,叮在肉裏,淡定地拿着紙把它拔出來,擠出了傷口的血,那一刻我只想立馬回到學校,也只有那一刻我想逃離那個地方。

在小龍門的前幾天,每天四點起牀去觀鳥,真的是起得比鳥早。第一天跟着去了南溝,第二天去了狗石槽,第三天去了西松林峪。每個清晨,都是在聽不同鳥的叫聲,拿着望遠鏡找鳥的身影中度過的。大嘴烏鴉是存在感最強的,無論清晨還是白天,都可以聽到它刷存在感般的啊~啊~叫聲,隨處可見它飛過的身影。鷹鵑的“hui hui yang”(也有老師説是“頂水盆兒”)則是聽得最多的了,回到學校,再也聽不到hui hui yang的婉轉。最乖的鳥大抵是北紅尾鴝了,它們總是安靜地站在一個地方抖動尾巴,同學開玩笑説,在小龍門如果看到了不認識的鳥就猜是北紅尾鴝,八九不離十。黃腹山雀則很有趣,它的巢不像其他鳥一樣在樹上,而是在地上。去牛郎峪抓昆蟲的時候,我們誤入了黃腹山雀的領地,結果幾隻黃腹山雀一直對着我們叫,驅趕我們,自己則一直後退,最後暴露了自己的巢。小專題的時候,我在巢箱組,查巢箱的時候,也看到了一些鳥,雛鳥和鳥蛋。在這次實習之前,我從來都不關心周圍是什麼鳥在叫,然而自從去了小龍門,看到一隻鳥,或者聽到一隻鳥叫就想知道這是什麼鳥。回學校的第一天,上課的路上遇到一個同學,她説她路上聽到了一隻鳥在叫,可是看不到,好想知道這隻鳥是什麼啊。大概我們去了一趟小龍門都留下後遺症了吧。

野外實習的生活雖然辛苦,還是很有趣的,比如放捕鼠夾。第一天的時候同伴的夾子打到一隻老鼠,第二天沒有收穫,第三天我對捕到老鼠完全失去信心的時候居然捕到了一隻小的大林姬鼠,那天的捕獲量很高,可能是因為天氣比較涼,老鼠們都出來找吃的了吧。和同伴一起做老鼠標本,我負責煮老鼠腦袋,剃掉腦袋上的肉,掏出腦髓,製作老鼠腦袋的骨骼標本,中午大家忙着做標本,都沒有去吃飯,老師開玩笑説沒吃飯的同學就把老鼠肉煮煮涮鍋吃吧(⊙﹏⊙)。從來沒有想過我有一天會煮老鼠的腦袋,正如我從來沒有想過如此害怕蟲子的我,有一天會拿着捕蟲網和毒瓶漫山遍野地抓蟲子。為了收集夠20種昆蟲,真的是看到一個捉一個,追着蝴蝶跑很遠,蒼蠅、蜜蜂啥的通通都往毒瓶裏放,還抓着巨大的蛾子注射酒精。做了很多以前沒做過的事情,補回了童年的遺憾。做昆蟲標本有一種做藝術品的感覺,要選擇最漂亮最完整的蟲子,將它的翅膀和足擺到最合適的位置,用大頭針固定,乾燥。同學有一隻特別大的胡峯標本,超級萌,我每次看到它都要表白一次。這次做昆蟲標本最大收穫不是那一盒子的20只蟲子,而是認識了很多比較常見的昆蟲,還知道該怎麼區分它們。

一隻很小的大林姬鼠

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徒步去河北,那天上午其實很累,一大早去了松林峪,上午還去了牛郎峪,但是一聽説下午是王寧老師帶隊,可以抓到更多的昆蟲,還是決定不管多累,都要跟着他一起去葦子巷。事實上,葦子巷的昆蟲少的可憐,當大家都在抱怨為什麼不原路返回,為什麼要來這裏時,王寧老師只是帶着我們繼續往前走。當我們走到埡口,走到北京河北的交界處時,突然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己當時特別開心,甚至拿手機在交界處自拍了一張照片。

除了與動物親密接觸,最開心的是可以和一羣很棒的老師在一起。歪歪説我們這次動物野外實習的老師團隊是全國最好的,的確如此。鄭院士84歲了還和我們一起上山,特別親切,沒有一點架子,路上碰到他,還親切地問我有沒有捕到老鼠。最後的時候他送給我們四句話“艱苦奮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恆”,無論學習還是科研都當以這句話為標準要求自己。不得不提的絕對是王寧男神,昆蟲鳥獸,樹木花草沒有他不知道的,王寧老師還特別友善,無論問他什麼問題他都會耐心地回答,我們一起去查巢箱,中午要在山上吃飯,王寧老師還給我們買了榨菜和火腿,簡直是暖男。野外實習與老師的接觸不同於課堂,野外實習接觸到的是更加真實,更加有趣的老師們,也更加明白了為什麼他們如此優秀。

在小龍門的九天時間裏,每天都很開心,雖然會有一些煩惱,但是在蟲鳴鳥叫、茵茵綠草面前都變得不值得一提了。來到小龍門才稍稍明白了一些梭羅寫《瓦爾登湖》時的心境,大自然有一種難以抗拒的吸引力,身處其中,會收穫心靈的喜悦與寧靜。回到學校,大家想念的不僅僅是清爽的天氣,婉轉的鳥鳴,更多的是那樣一種無憂無慮、單純快樂的生活狀態。這只是第一個實習,期待着海濱實習和植物實習。

環境學野外實習心得 篇5

實習是從實踐中取得真知的最佳途徑,通過理論學習、野外實習和資料蒐集,我對丁香做了深入研究,在論文中將從其名稱、生物學分類、形態特徵、生態習性、產地分佈、栽培歷史、繁殖方式(重點是播種.種植措施)和用途等各個方面做出介紹,其中丁香的用途是探討的重點。另外,本文中還摘錄了某地丁香種植加工的經營經驗,並蒐集了有關丁香的詩詞美譽以饗讀者。

關鍵詞:丁香,普通生物學,用途,實習

植物名稱:丁香

生物學名:Syringa oblate Linn.

別名(俗稱):百結、情客、丁子香、雞舌香

科別:植物界種子植物門被子植物亞門雙子葉植物綱木犀科丁香屬

類別: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4m;全屬約19種,不包括自然雜交種;東南歐產兩種,日本、阿富汗各產一種,喜馬拉雅地區產一種,朝鮮和我國共具一種、一亞種、一變種,其餘均產我國,有24種;有栽培品種1000個以上,故我國素有“丁香之國”之稱。

形態特徵:

1、冬芽卵形被鱗片。

2、枝條粗壯無毛,小枝近圓形或帶四稜形,具皮孔,髓心實。

3、葉似茉莉,葉廣卵形,通常寬度大於長度,寬5~10cm,端鋭尖,基心形或截形,全緣,兩面無毛,單葉對生,橢圓或披針形,有葉柄,長1~3cm,全緣或有時分裂,罕為羽狀複葉。

4、花為紫色,後幾經培育,又有白色、紅色等品種,花期4-5月;花兩性;有花梗或無花梗;頂生或側生圓錐花序,花序長8~20釐米或更長,寬3~10cm;花萼小,長約3mm,鐘形,具4齒裂或截形,宿存;花冠細小,長1~2cm,漏斗狀,高腳碟狀或近幅狀,具深淺不同的4裂片,開展或近直立,花蕾時近鑷合狀排列,花開時呈白色、紫色、紫紅及藍紫色等;花冠管圓柱形;雄蕊2枚,着生於花冠管之中部或上部,內藏或伸出;子房2室,胚珠下垂,花柱絲狀,短於雄蕊,柱頭兩裂;每室內有種子l~2枚,長圓形,扁平,具細翅,子葉卵形,扁平,胚根向上;掃描電鏡觀察種子表面特徵多數呈網穴狀紋飾。

5、果實成熟時為黃褐色,蒴果長圓形,光滑或有疣,胞背開裂,果期6~10月。染色體基數:22,23或24。

生態習性:丁香儘管姿容娟柔,但卻毫不嬌慣,極為耐旱,即使長時間不下雨,照樣也能存活;雖然性喜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但要植於貧瘠之地,照樣也能茁壯生長,生命力可謂強矣;喜光,稍耐蔭,蔭地能生長,但花量少或無花;耐寒性較強;忌低温;弱陽性。

產地分佈:丁香屬植物主要分佈在亞洲温帶地區及歐洲東南部。我國產的24種,分佈較廣,北起黑龍江,南到雲南,東到遼寧,西至川藏,而以秦嶺地區為其分佈中心。

栽培歷史:丁香由於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原產我國,據考證,丁香栽培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西漢古屍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三國時代的文學家曹植,就曾在《妾薄命》中説:“御印浥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樑,雞青五味雜香。”雞舌,即丁香的別名,可見此花歷史悠久。

繁殖方式:用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法繁殖。

1、播種苗不易保持原有性狀,但常有新的花色出現;種子須經層積,第2年春季播種。

2、夏季用嫩枝扦插,成活率很高。

3、嫁接為主要繁殖方法,華北以小葉女貞(丁香屬與女貞屬關係最密切)作砧木,靠接、枝接、芽接均可;華北偏南地區,實生苗生長不良,可高接於女貞上使其適應。

播種.種植措施:

1、種子的採集及調製

9月份,蒴果由綠色變為黃褐色,為種子成熟標誌,應及時採集。從小枝上採集果穗後及時放入通風乾燥的室內陰乾,不宜曝曬,以免種子強度失水而喪失生命力。在室內堆放厚度約4~5cm,並經常翻動使其慢慢陰乾,待有2/3蒴果開裂時,即可用柳條或其它木棒抽打脱粒,除去毗籽即得淨籽。

2、種子處理

(1)浸種:用清水浸泡,每5d換水1次,1個月後撈出用0.03%的高錳酸鉀消毒2h,然後進行催芽(可常温宜可加温),但要經常翻動。

(2)雪藏:一般在六盤山林區12月份或元月份有大量降雪,這時可按1∶5(種子∶雪)比例進行雪藏,雪藏室應選在陰冷的地方,防止來年雪融化過早,種子提前發芽。播種前先消毒,後摧芽,方法同上,經雪藏的種子抗旱和抗病害能力較強。

3、苗圃地選擇

選擇土質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排水良好、較乾燥的地塊,做成長10m、寬1.5m、高15~20cm的高牀,施底肥碳銨10~15kg/667m和農家肥20__~3000kg/667m並用10kg/667m的硫酸亞鐵或10~15kg/667m的退菌特進行土壤消毒。

4、播種時間及方法

秋季播種:秋播種子不必處理,採種後即在10月下旬播種,播幅寬8cm,行距寬20cm,溝深3.5~4.0cm,覆土厚度2.0~2.5cm,播後秋灌,以利保墒。次年春發芽早,出苗也整齊。

春季播種:處理過的種子經過催芽有30%種子裂嘴露白,4月下旬開始播種,技術同秋播。

試驗表明,春播比秋播效果好,雖然出苗遲,但出苗整齊,出苗率較高,而且生長略高。

5、田間管理

紫丁香種子較大,但千粒重只有15g左右,一般發芽率可達65%,每667m播種量10~12.5kg。當年苗木生長速度慢,苗高僅達3cm,地徑0.15cm,每667m產量可達8~9萬株。越冬後,來年6月份結合澆水可施入7.5kg/667m尿素,促使其儘快生長,至10月份苗高可達30cm,每667m產量保持5萬株左右。第3年春季即可出圃,用於綠化和環境美化。成年植株無需特殊管理,剪除枯弱、病枝及根櫱即可。落葉後萌動前可裸根移植,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陽處種植,移栽3~4年生的大苗,需強修剪,通常離地面30釐米處截幹。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開出繁茂的花。

丁香的用途:

1、田園用途

丁香屬植物主要應用於園林觀賞,因其具有獨特的芳香、碩大繁茂之花序、優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在觀賞花木中早已享有盛名,已成為國內外園林中不可缺少的花木。可叢植於路邊、草坪或向陽坡地,或與其他花木搭配栽植在林緣,也可在庭前、窗外孤植,或將各種丁香穿插配植,佈置成丁香專類園。還宜盆栽,並是切花插瓶的良好材料。丁香對二氧化硫及氟化氫等多種有毒氣體,都有較強的抗性,故又是工礦區等綠化、美化的良好材料。

2、飲食用途

丁香可用於飲食中名菜丁香肘子等,嫩葉可代替茶葉。

3、藥物用途

丁香的花蕾俗稱公丁香,其成熟的果實俗稱母丁香。在中藥中兩者用量基本相同。

(1)性味歸經:辛,温。歸脾,胃,肺,腎經。

(2)功效:温中補腎,香體避穢,固齒,療癬。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藥,可緩解腹部服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另有抗菌作用,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療口臭的方法現今仍可用之,且療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試。丁香亦可局敷或製成膏藥局部外用。

(3)古方應用:

〈1〉挹汗臭香袋:丁香一兩,川椒六十粒。為末和勻,絹袋佩戴。令人絕無汗氣。

〈2〉丁香圓:沉香、麝香、白檀香、木香、零陵香、甘松香、藿香、白芷、細辛、川芎、檳榔、肉豆蔻(去殼)各一兩,龍腦一分,丁香雞舌香各半兩。搗篩為末,入龍腦、麝香研勻,煉蜜和搗三百至五百杵。制丸如芡實大,日三至四次,用綿裹一丸,含化咽津。芳香避諱,令人體香。

〈3〉透體香丸:丁香一兩半、藿香、零陵香、甘鬆白豆蔻各二兩,白芷、香附、當歸、桂心、檳榔、益智仁各一兩,麝香五錢。為細末,煉蜜搗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次噙化一丸。治身熾膩,惡氣及口齒氣。

〈4〉去風散:升麻十五錢,白芷、藁本、沉香、細辛、丁香各十錢,寒水石二十錢。以上藥物,搗羅為散。用以揩齒。防治牙宣。+

〈5〉丁香石燕子散:丁香二錢,石燕子(燒七遍醋粹)、海馬(火煿香)各一對,茴香、白礬、龍骨各半兩,為末。每用一錢,擦牙,然後温酒送下,臨卧時服。治腎經不足,牙齒動搖,髭鬢斑白。

〈6〉丁香散:丁香、蓽茇、蠍梢、大椒各等份。上為末,每用少許擦牙,1~3g。清香口氣,並止痛。

〈7〉丁香5克,生薑30克,白糖250克。丁香研粉,生薑剁末;將白糖煎熬至稠時,加入丁香粉、生薑末調勻,煎熬至挑起成絲狀時停火;將糖汁倒在塗有熟菜油的盤中,攤平稍涼,用刀劃成塊即成。可作點心,每日1~2次,每次2常服。丁香温中暖下,降氣止嘔,與生薑、白糖合用,具有温中,散寒,止嘔的功效,主治胃脘隱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或噁心欲吐,朝食暮吐,大便溏稀,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面色白等,也可用於胃癌患者見上述症狀者。

〈8〉丁香1.5g,柿蒂5枚,黨蔘、生薑各9g,水煎服,治療胃寒嘔吐呢逆。

〈9〉丁香3g,砂仁4.5g,白朮9g,共為細末,每次服1.5—3g,每日2—3次,治療脾胃虛寒、吐瀉食少。

〈10〉丁香末,薑湯服0.3~3g,可治療食蟹中毒。本品藥性劇烈,嚴禁超量。

(4)使用注意事項:畏鬱金,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胃脘痛見口苦口臭,大便結,咽喉腫痛屬熱者,不宜服用。

參考文獻

[1]、雨路實用工具中草藥大全網站,古方應用引自其中《香奩潤色》、《太平聖惠方》、《仁術便覽》、《聖濟總錄》、《御藥院方》等

[2]、良石等編譯,《本草綱目》,內蒙古: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__年

[3]、江蘇新醫學院主編,《中藥大辭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7年

[4]、白明霞等,《丁香芳香氣味物質的收集與測定》,吉林林學院學報,1999,15(1)53~55

[5]、楊建民等,《丁香油加甲硝唑粉治療幹槽症的療效觀察》,河南醫科大學學報,1995,30(4):441

[6]、杜錫賢等,《複方丁香膏外治腋臭224例》,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誌,1999,5(4):241~242

[7]、宋軍等,《丁香酚抗真菌作用的實驗研究》,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1996,10(4):203~204

[8]、宋軍等,《丁香酚酊治療淺部真菌病療效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1999,13(1):25

[9]、吳濤,《丁香羅勒乳膏治療128例疥瘡療效觀察》,中國麻風皮膚病雜誌,20__,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