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彙報體會 > 工作彙報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彙報範文(通用4篇)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彙報範文 篇1

一、村莊基本情況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彙報範文(通用4篇)

xx村位於xx市東南30公里處,鄉政府東4公里處,東臨xx村;西臨xx村;南靠至公路。全村共260户,人口803人,耕地2200畝。村兩委班子健全,黨員34人,村民代表16人,村民收入主要來源於外出經商、入企打工和農業種植。

二、“美麗鄉村”建設進展情況及採取的主要措施

1、種植國槐1700株,白臘300餘株。村莊內累計樹木達5000餘株。

2、新改廁所53座,該村所有住户全部進行了改廁。

3、清理垃圾1400餘立方米,雜草雜物110余車,拆除違章建築4處,拆除老土房6處,清除村內垃圾池7個,旱廁6個。目前,該村兩條主街道、16條夥巷、267處住宅的垃圾全部進行了清理,沒有一點死角。

4、清洗村南排水溝300延米,清洗村內坑塘4個,周長1500米,面積約85畝。

5、噴刷牆面3.7萬平方米,全村房屋全部進行了粉刷,沒有一點死角死麪。並繪製文化牆320平方米。

6、圍擋彩鋼板310延米,竹竿圍擋村內菜園830延米。

7、修整村內兩委辦公室6間,120平米。

8、發放垃圾筒280個。

工作中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幹部包片黨員包户制度。5名村幹部包5片,34名黨員員分包260户,確保宣傳認識到位,垃圾清除到位,工作支持到位。二是典型帶動機制。選擇50户庭院清潔,對美麗鄉村建設積極的户作為美麗庭院典型示範户,帶動其它各户。三是“四個一工作機制”,即每一個項目都有一個具體的工作方案,單獨一本台賬,一套工作班子。四是多渠道融資機制。即充分用好用足政策爭取一點,鄉政府支持一點,村內坑塘等集體資產市場化動作籌集一點。村在外名人贊助一點的辦法。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1、修建村內公路4條,約2公里,13000平方米。

2、圍擋四個坑塘約1500延米,將村南坑塘和村西坑塘全部改造成水上公園,沿坑修建景觀帶,坑內修建水上走廊和水中亭台。

3、在村南建牌坊一個。

4、村北修建佔地約50畝的生態公園一個,種植觀賞樹1500餘株,種植草皮8畝,安裝石桌、石凳、木桌、木凳各6套。中心修建1000平方米休閒廣場一個。正北修建大型影壁一個,記憶走廊一個(主要陳列過去的`生產生活用具和舊照片),發展走廊一個(主要陳列發展變化的照片及未來規範)。

5、新增照明路燈28盞。

6、打造美麗庭院200户。

7、綠化美化村南婦女號排水溝500延米。

8、組建衞生保潔隊伍一支。

9、各街、各巷建標識牌。

10、建公廁2個。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彙報範文 篇2

安排部署

1、強化組織領導。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開展城鄉治理標準化要求,我鄉制定了關於開展城鄉治理標準化的實施意見,成立了xx鄉城鄉治理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黨委書記任第一組長,鄉長任組長,鄉人大主席任第一副組長,其他黨政班子成員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5個專項工作組,具體負責全鄉城鄉治理標準化的組織實施,指導全鄉各部門工作落實情況。

2、層層壓實責任。縣裏召開部署會後,鄉執法隊和環衞組立即就線沿線環境衞生進行了調度,提出了工作要求。我鄉組織召開了鄉機關幹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會議,就有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對相關工作標準及要求,相關責任人進行了明確,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細落實落到位。近期,我鄉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就城鄉治理標準化有關工作再次進行部署,就近期工作開展的有關情況進行了研究。

3、工作推動有序。xx鄉重點對新場市高速路口至烏石鋪路段沿線環境衞生進行日常調度。我鄉在老林村進行城鄉治理標準化試點,政府先期投資10萬餘元,同時積極引導新場市社區、xx村紮實開展城鄉治理,其他村(社區)各打造一至兩個亮點。20xx年xx月xx日,xx鄉組織老林村村支兩委成員、村理財小組成員及部分村民代表到衡陽縣西渡鎮梅花村進行了學習。

強效推動

強宣傳。一是多層級宣傳動員。通過鄉鎮黨政聯繫會、鄉村幹部會、工作例會、黨員組長代表會、屋場懇談會等各種會議宣傳標準化工作。二是多形式宣傳動員。通過村村響、移動宣傳車、微信公眾號、學校學生小手拉大手等多形式宣傳。讓標準化建設深入人心,讓廣大羣眾深入參與,在全鄉掀起標準化建設的.高潮。

強示範。打造三個一批,分別是一批示範村(社區),一批示範屋場,一批示範户。目前,全鄉共打造示範村社區3個,示範屋場15個,示範户123户。通過示範建設,做出樣板大家看,讓廣大羣眾深切感受到標準化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強效果。做到五化,即淨化、序化、油化、美化、亮化。通過環境衞生清潔行動,抓日常環境衞生評比考核,實現淨化;通過違章建築整治、拆除不規範廣告牌等行動,實現序化;通過爭取項目支持,實現油化;通過修剪花草樹木、清除綠地雜草、對工地廠區設置圍擋等行動,實現美化;通過獎補投入,鼓勵各村(社區)沿線主幹道安裝路燈,實現亮化。

截至目前,拆除不規範廣告70餘處,清整花草樹木、綠地20__餘平方,設置圍擋900餘米,清理路燈杆、電線槓上的”牛皮癬”350餘起,設置大型宣傳標語5處,新安裝路燈37盞,鄉內主幹道路燈實現全覆蓋,全鄉範圍內更加乾淨、整潔、有序。

在全國第xx個植樹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加快推進城鄉治理標準化,打造綠化標準化樣板,助力鄉村振興,xx月xx日下午,xx鄉組織開展城鄉綠化引領鄉村振興主題義務植樹活動,全體機關幹部、老林村村支兩委幹部及部分黨員、志願者共40餘人參加活動,在湘江沿岸共栽種桂花、碧桃樹苗200餘株。將以此次植樹綠化活動為契機,緊密銜接鄉村振興時代主題,堅持黨建引領、政府主導、全員參與,加快打造”一村一品”綠色工程,深度打造老林村”碧桂之路”、龍蔭港”櫻花兩岸”、鬆坳村”銀杏大道”、xx村”紫薇幽徑”等精品,為實施”小水果之鄉”戰略添磚加瓦,為推進全域旅遊貢獻力量。

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一是宣傳發動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在實際開展工作的時候,出現部分老百姓對工作不理解,不太願意配合工作的情況,還是要加強城鄉治理標準化輿論引導,推動營造良好範圍,通過鄉鎮微信公眾號,微信羣,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廣泛推介,推動全鄉老百姓瞭解這項工作。二是城鄉治理人員配備還需進一步完善。因衡山大橋修繕限高,很多大貨車改走線路段,線沿線的交通及環境衞生壓力陡增。建議力量向基層治理,配強治理隊伍。三是城鄉治理相關投入還需進一步加大。個別村集體經濟薄弱,發展水平不高,在為城鄉治理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保障上基本無法發揮有效作用,嚴重製約了有關工作開展。

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紮實做好相關工作。全面梳理城鄉治理標準體系,確保各項治理工作統籌推進,紮實完成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發揮示範、突破、帶動作用,力爭相關工作見成效。二是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加強與各牽頭責任部門的溝通,在標準制定、標準推行過程中,積極協調,確保城鄉治理標準化工作健康平穩有序推進。三是加強督查考核。對各村(社區)、鄉各部門有關工作情況進行考評,對工作不到位的,及時進行督促整改落實,對出現重大問題的,進行嚴肅處理。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彙報範文 篇3

一、推進情況

1、農村文化創意

以舉辦夏季雅克音樂季為契機,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樂文化產業公園,讓音樂產業成為優化經濟結構、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成為促進羣眾增收、壯大縣域經濟的有力抓手,成為厚植髮展優勢、提升形象的核心舉措,有力促進了文化、旅遊產業大招商、大發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鄉村優秀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制

縣是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是兩水的分水嶺,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在傳統遊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態保護意識,這種意識植根於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特有的“犛牛、遊牧文化”;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單純追求利益的獲取,造成了現有牧場的退化、沙化,犛牛超載的問題,經濟的發展在旅遊之外,急需另闢蹊徑;因此,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植根於非遺的創意農業成為了必然的選擇;在縣委、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整合各界力量與資源,以科學的態度面對非遺創意農業,以期解決非遺傳承與發展的根本問題,發揚長征精神開創文化扶貧新局面。

二、舉措經驗

建設“美麗草原、和諧家園”;繼承紅軍長征精神,團結力量,共謀發展;以奮鬥者為中心,構建農村文化創意園,展示草原文化魅力,開創新時代;以大生態建設為指導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態、社會經濟發展、文化承載運行規律,以科學的發展觀,開放的胸懷構建平台,共謀發展。

1、搭建科技、信息、資源整合平台,建設非遺文化保護、傳承、發展、旅遊生態體驗園,創建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盤活現有牧場,恢復草原自然生態,利於環境保護,利於牧區進一步發展;激發牧民參與意識,在平台學會先進技術及經營理念,利於草、畜的高技術轉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務意識,增加牧民個體素質;傳承保護傳統民族文化,充分認識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暢通國內研究機構、專家、學者解決問題渠道,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科技、信息技術手段(優質草畜種,改良,草、畜種產品加工銷售)(種、養、加、銷一條龍),集中資源建立集恢復生態、傳承文化(紅色、生態種植、養殖、藏飲食),旅遊觀光,草畜產品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公司加牧民專業合作社,公司發展、生態恢復、牧民致富的“和諧家園”。

3、拓展非遺文化發展空間,優選非遺項目進行產業化發展,以傳統文化為特色建設文化市場,構建非遺文化生態圈,以產業融合催生新業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創建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

三、需求建議

開發民族特色創意民俗文化產品,做好牧民、牧場現狀調查,充分考慮牧民現實需求與文化承載土壤生態結合點,做足了專業合作社與渠道平台建設的融合,規劃切實可行落地的實施方案,加強和現有專業合作社的溝通,尋求最佳切入點。

1、在、縣城和日干喬濕地建設紅軍長征文化產業體系,建成長征精神培訓學院分院和以長征文化為主線的歷史文脈展示長廊;在鎮依託賽馬場建設高原馬背文化產業園,包括馬術培訓基地、馬術表演場地及隊伍建設,格薩爾營地建設;在鎮建設犛牛文化博物館,開展犛牛文化節;在鄉依託寺廟發展宗教文化產業;在鎮、鎮適度規模發展唐卡、地毯、帳篷編制、犛牛絨手工製作等傳統手工藝品加工示範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產業化發展工作已經開展。

2、依託鎮賽馬場,建設高原馬背文化產業園,提供馬術培訓、馬術表演、馬背文化產品銷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馬合一、剛健不息的奔騰和豪邁。

3、舉行大草原犛牛文化節,開展了文體活動、經貿活動、論壇活動。包括舉行千人大型鍋莊盛會,服飾、藏戲、草地山歌、面具、民間彈唱等表演等現代體育大賽。

4、加強長征文化與當地歷史文脈的.整合,與茶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軍南下的路線的整合,與雪山草地景觀的整合。通過長征主體文化演藝、餐飲、特色酒店等產業實現與其他形式的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在縣建設以長征文化為主線的歷史文脈展示長廊和“長征精神培訓學院分院”。

5、依託、經幡等人文資源資源和寧靜草原絕美的自然景觀資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內涵,提供優質禪修體驗場所,展現了藏文化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靈魂與肉.體關係的精髓內涵。

6、規劃建設生態景觀公路、半山及山巔觀景平台,將如同“藍月河谷”般的“水韻草原”開發建設成高端文化旅遊生態體驗產品。

盤活農村資源、增加就業、帶動創業、助農增收、助推脱貧。

鄉村治理工作推進彙報範文 篇4

去年以來,順利通過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創建工程驗收,被認定為首批省鄉村振興示範縣,位列全省8個示範縣第4名;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被省農業農村廳批准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被省發改委等7部門批准創建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承擔的省級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試點順利通過省自然資源廳驗收;閻什鎮被自然資源部批准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縣田園綜合體被省農業農村廳批准創建省級田園綜合體;獲批創建“省委、省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縣暨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試點縣”。陳王街道西曹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董口鎮軍屯村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村黨支部書記張兆江受邀參加新中國成立70週年觀禮。縣在全省20xx年度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獲得“一等”考核等次。

一、健全完善推進機制,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

堅持高位推動,着力加強頂層設計,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各項任務。

一是建立政策規劃體系。編制印發了《縣鄉村振興五年戰略規劃(20xx—20xx年)》《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xx-20xx)》《關於建設現代農業大縣的實施意見》,和五個振興《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突出工作重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更加清晰。

二是建立統籌聯動機制。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要求,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縣鄉村振興暨脱貧攻堅領導小組,強化組織領導。成立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等五個工作專班,各專班由2名縣級領導任組長,負責推動工作落實。印發了《關於成立鄉村振興五個專班抓好工作推進落實的通知》,明確牽頭推進單位的職責、重點任務清單,全面壓實責任,密切協調配合,切實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加大工作推進力度。今年3月,將全縣鄉村振興暨脱貧攻堅現場會開在田間地頭,通過現場看、現場講、現場學,明確方向、鼓足幹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鄉村振興、脱貧攻堅工作。對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管理,嚴格時間節點和任務要求,縣委常委會、縣長辦公會和鄉村振興五個專班定期調度,督促加快重點任務落實。堅持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列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考核比重僅次於“新舊動能轉換”,並與鄉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掛鈎,充分激發和調動各級推進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二、發展富民鄉村產業,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

聚焦聚力農業產業發展,着力延伸整合產業鏈條,推動鄉村產業向高水平轉型提升。

一是加大農業領域“雙招雙引”力度。像抓工業招商一樣抓農業招商,成立由分管縣級領導任組長的農業產業化招商引資工作專班,積極與萬華集團、益客集團、等大企業、大集團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每個重點項目成立一套班子,明確時間表、路線圖,靠上推進工作開展,全縣現代農業項目質量水平、投資規模均實現歷史性突破。

二是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項目。投資20億元的益客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加緊建設,培訓中心、接待中心建設基本完成,肉鴨分割車間、職工宿舍近期將投入使用,羽絨車間主體鋼結構已經完成,100萬噸的飼料加工車間即將開工建設,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同步推進。投資13.54億元的田園綜合體被納入省級田園綜合體創建範圍,目前農業板塊設施農業大棚已基本完成,文旅核心區主場館室內外裝飾完成,工廠化豬舍部分投入使用。投資100億元的國藥康養文旅小鎮、投資30億元的煙台萬華無醛板材項目、投資5億元的舜耕農業文化生態園、一期投資3.5億元的縣中醫藥文化旅遊示範基地等一批農業新六產項目建設順利。同時,我縣正以益客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等項目為龍頭,加快培育百億級農業“新六產”產業集羣,打造產業振興的堅固支點。目前,全縣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26家,其中省級3家、市級23家。

三是全力打造產業融合載體。依託益客產業園、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涉及大埝鎮等3個鄉鎮、53個村,被省農業農村廳批准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依託國藥康養小鎮、舜王城中藥材市場,規劃建設了“一場兩園一基地”的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被省發改委等7部門納入第二批省級創建範圍,對推進城鄉要素資源有效對接和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省土發集團合作設立的1億元鄉村振興產業基金,作為全省首支省、市、縣三級財政與企業資本合作設立的基金,開闢了鄉村產業發展資金籌集新路徑。

四是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621家,其中國家級示範社6家,省級示範社18家,家庭農場總數420家,舊城鎮葵堌堆村盧景生等3人被評為省級鄉村之星。利用金豐公社、登海道吉、為民服務中心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全縣規模流轉土地45萬畝,流轉率達到44.6%。大力發展特色畜牧養殖,加快鬥雞保種養殖基地、魯西黃牛文化展廳建設,統籌養殖用地1805畝,新建現代化肉鴨養殖基地12個、智能化密閉鴨舍225棟,肉鴨出欄規模近1億隻,今年可達到2億隻。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種植業,全縣中藥材、瓜果蔬菜、毛木耳等種植規模繼續擴大,成為全國毛木耳四大產區之一,6個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五是加快推進農業多元融合。創新農村電商模式,啟動“村播計劃”,優化提升京東館、天貓優品等電商品台,自建社羣電商平台“七步生活”,發展淘寶鎮9個、淘寶村35個、電商企業1100餘家,開闢了農特產品銷售新渠道。大力發展網紅經濟,與北京隆娛文化傳媒公司簽訂戰略協議,創辦隆娛網紅學院,打造網紅直播基地,並邀請籍唱作歌手祁隆為農特產品代言,通過“線上直播+線下產業”,促進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互聯互動。大力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培育發展旅遊強鄉鎮3個、旅遊特色村9個,被評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縣。

三、補齊農村發展短板,塑造鄉村環境新風貌

不斷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深入開展鄉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一是積極穩妥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積極探索“改革試點+龍頭企業+美麗宜居鄉村”的新路徑、新模式,着力推動三產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生產生活生態融合,打通了鄉村振興的“堵點”,收到了“一通百通”的初步效應。其中舜耕歷山社區是縣與省土地發展集團合作的鄉村振興綜合體項目,目前東區1938套多層住宅樓、西區600套庭院式住宅大部分主體已完成,流轉土地6000畝建設的舜耕農業文化生態園項目,正打造為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有機無公害農業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紮實開展專項“回頭看”,對全縣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情況進行全面檢視、全面摸底、全面整改,努力把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成百姓滿意、安心、放心的民生工程。

二是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鞏固城鄉環衞一體化成果,探索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縣鄉村三級網格1075個,鄉村環境整治實現全覆蓋。認真對照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和七個專項行動方案設定的目標,找差距、補短板,定計劃、抓提升,取得明顯成效。全縣集中清理存量垃圾1.02萬噸,清理衞生死角1.8萬處,清理亂搭亂建5800個,清理村內坑塘750個,村內溝渠625公里,參與整治的鎮村幹部5000多人,累計參與整治羣眾投工投勞20萬人次。在全市創建“清潔村莊”星級村的評定工作中位於前列。大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全縣擁有農村公路2505.8公里,1084個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完成通户硬化里程1223公里,88個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處理任務,累計實施農村改廁10.2萬户,新建和改造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共廁所518處,農村面貌持續提升,羣眾生活環境不斷改善。

三是持續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堅持以貧困村為重點優先打造,成功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6個、市級示範片區3個,20xx年4個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創建工作進展順利,今年啟動創建市級美麗鄉村6個,市級美麗鄉村片區3個,各項工作正積極推進。深入推進“美麗庭院”創建,大力開展縣鄉村三級幹部“回鄉村、靚庭院、助振興”活動,完成示範户建成數6923户,建成率11.92%(全年任務13%),居全市第1。深入開展森林鄉鎮、森林村居創建,充分利用閒置土地植樹造林,成功創建國家級森林村居1個、省級森林村居3個,申報市級森林鄉鎮1個、森林村居19個、特色休閒村5個。

四、培育鄉村人才隊伍,增強鄉村振興新活力

堅持把鄉村人才培育放在首要位置,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一是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在全市率先啟動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訓行動,建立鄉村振興培訓基地5個,省級四型就業社區達到5個,數量居全市第一位。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啟動實施“就業扶貧車間”技能提升培訓、黃河灘區遷建居民培訓等活動,去年累計培訓9328人,着力培育會經營、善管理、懂技術的新農人。目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學員大多成為家庭農場主、合作社主要成員,流轉土地佔全縣土地流轉面積的三分之二。開展“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工作,推選各類好青年479名。

二是吸引社會各界投身鄉村發展。加大返鄉創業支持力度,建有在外返鄉創業服務站23個,鼓勵更多在外工作人員回鄉務工,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300萬元。加大急需人才引進力度,公開引進“雙一流”建設高校畢業生30名,引進高層次人才15人,招聘鄉鎮事業工作人員45名、省屬公費師範畢業生35人、鄉鎮中國小教師340名,及時補充了鄉鎮專業技術人員力量。建立鄉村振興專家信息庫,入庫專家21人,其中碩士以上學位16人,副高級以上職稱15人。

三是建立完善人才激勵制度。研究制定《籍在外地工作人員回鄄工作的意見》《縣人才購房補貼申請發放實施細則》《縣人才新政30條(修訂版)》,引導各類人才資源向農村流動。職稱崗位設置進一步向基層傾斜,合理劃定和分配中高級職稱比例數,鄉鎮中級崗位設置比例提高了20個百分點、高級崗位設置比例提高了5個百分點,鄉鎮高、中、初級職稱崗位達到17254個,首次開展16名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