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綜合工作計劃十篇

綜合工作計劃 篇1

一、加強常態管理,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綜合工作計劃十篇

持續加強市容秩序整治。分區分塊,細化責任,形成市容管理橫到邊、縱到底的模式,有效地解決城區佔道經營、亂停亂放、亂搭亂建等突出問題。持續推進城鄉環衞一體化。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為重點難點突破點,實施生活和餐廚垃圾終端處理PPP項目,全力推進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切實補齊我縣在生活和餐廚垃圾終端處理的短板。穩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按照由點到面的工作要求,切實做好垃圾分類試點,逐步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持續提升市政綠化管養水平。加強市政公用設施管護,優化、更新、改造老舊設施,保障安全高效運行,同時強化對公共服務部門申請挖掘城市道路工程的事中事後監管。優化城市綠地佈局,實現城市內外綠地連接貫通。

二、加強部門溝通,進一步探索共商共治模式。

各職能部門加強日常協商溝通,明確部門間的責任體系,積極探索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行業監管部門以及司法部門共同研究、聯合治理、集中整治的共商共治模式。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工作職責,聯動處置、集中發力,研究切實可行的巡查、管理、移送、處置流程,進一步理順和規範管理與執法的運行體系,健全銜接機制,着力做到治標更治本,切實保障工作出成效、上水平。

三、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隊伍綜合素質。

以“強轉樹”為抓手,以抓執法隊伍教育整頓和建設為主線,實施執法隊伍素質提升工程,提高管理、執法和服務水平,面向社會招聘法律專業畢業生,優化人員結構。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開展執法程序案例研討和學習培訓,對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全過程進行規範。積極運用“721”工作法(即70%的問題用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管理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解決),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堅持執法為民、公正執法、依法執法的工作主線,維護人民羣眾根本利益,提升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形象。

綜合工作計劃 篇2

1、從進一步完善單位安全保衞工作制度入手,結合單位實際,在組織好研究、探討的基礎上,成立單位治安保衞大隊,健全、完善單位安全保衞系統。

2、做好安全保衞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思想、業務素質,維護好單位辦公秩序、生產秩序。

3、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制度,健全組織,開展好工作,加強綜合治理目標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4、做好重點要害部位、治安複雜場所的管理工作,定期檢查,注意發現治安隱患,要求有關部門限期整改。

5、認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制定消防器材的配備計劃,定期檢查、落實消防器材的使用、更新工作。

綜合工作計劃 篇3

各基點校、村小、中心校各部門:

根據縣教育局文件要求,為進一步規範校園管理,綠化美化校園環境,經中心校行政會研究,學校決定對在校園內有損校園環境的行為實行綜合治理。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治理範圍

校內公共區、教學區、宿舍區(含家屬區)。

二、實施步驟

(一)3月16日——3月20日為宣傳教育和自查自糾階段。加強對校園環境建設的宣傳教育,做好相關教職員工的思想工作。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本週星期四以前上報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全鄉涉及管理人員)到教育局辦公室。高效運轉,強化督查:城鄉環境整治堅持周總結,月通報,季考核。本週星期五以前將本週環境綜合整治情況書面報教育局辦公室。營造氛圍,增強意識,實施“六個一”工程:一次環境綜合整治動員大會,一節環境衞生健康課,一幅環境綜合整治標語,一期環境綜合整治專欄,一次環境綜合整治義務勞動。強化日常工作,落實“五化”工程:綠化、美化、淨化、文化、師生文明化。開設健康教育課:做到有課本、課時安排、專兼職教師、教案、考核。嚴禁學生吸煙、酗酒鬧事,有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強化食品衞生管理,落實除四害工作:有效發揮好食堂衞生管理隊伍,校醫和兼職衞生員的作用。強化安全管理工作:食堂、刀具、幼兒接送、鑽研法律抵禦風險。建立長效機制,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資料專人負責製作、收集、歸檔,確保資料完善並及時上報。

(二)3月23日——3月31日為集中治理階段。學校繼續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義務勞動,學校行政對校園的環境衞生狀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細化措施,獎懲逗硬:此項工作納入年終綜合督導評估,校長及分管領導在安全、維穩、城鄉環境整治工作上交保證金到教育局,各校也必須建立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

(三)4月1日——以後,為鞏固提高階段。建立長效機制,每週對校園巡檢一次,對發現的不符合學校要求的行為嚴格按照責任追究制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使我校的校園環境一直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

三、具體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學校黨委、行政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決定成立校園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

組長:鍾昌俊(中心校校長)

副組長:蘇麗英(中心校副校長)

樊偉(民族基點校副校長,主持工作)

成員:劉昌濤(中心校教務處主任)

郭良樹(中心校總務處主任)

朱繼芬(中心校工會主席)

朱毅(中心校總務處副主任)

羅明輝(楠陽東州春蕾國小校校長)

吳仕榮(民族基點校副校長兼明英國小校校長)

周曉蓮(民族基點校教務處主任)

陳容(楠陽東州春蕾國小校副校長)

郭佔容(中心校少先隊總輔導員)

王霞(中心校幼兒園園長)

鍾昌俊同志對全鄉的校園環境綜合治理負領導責任。蘇麗英同志對全鄉的校園環境綜合治理負直接領導責任。

郭良樹同志對中心校的校園環境綜合治理負直接責任(飲食衞生,校門內外、廚房、廁所的環境衞生由郭良樹同志負責;幼兒園教室、辦公室的清潔衞生和整理由王霞同志負責;公區由郭佔容同志負責;教師辦公室由朱毅同志負責;教室由劉昌濤同志負責;教師形象檢查督促由朱繼芬同志負責)。

樊偉同志對民族基點校的校園環境綜合治理負直接責任(周曉蓮同志協助,並承擔相應責任);羅明輝同志對楠陽東州春蕾國小校的校園環境綜合治理負直接責任(陳容同志協助,並承擔相應責任);吳仕榮同志對明英國小校的校園環境綜合治理負直接責任。

鍾昌俊、蘇麗英同志負責對基點校和村小的檢查督促,由鍾昌俊同志任組長,蘇麗英同志協助。

(二)加大宣傳力度。要緊緊圍繞“創建潔淨環境,構建和諧校園”這一主題,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召開部門會議,加強校園環境綜合治理的宣傳工作,努力形成全校教職員工共同關心、共同維護校園環境的良好氛圍。

(三)嚴格責任追究。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積極督促教職員工

綜合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朱棣文精神”為指導,在校長室、教導處的領導下,以打造“簡約開放”為的課堂為抓手,圍繞《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這一工作主題,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常規表現,規範教師課堂行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全力打造學校特色,提出新舉措,開創新局面,力爭新突破。

二、目標:

1、嚴格執行新課程標準,開齊上足上好各類綜合學科的課程,增強學生生理、心理、社會適應能力。

2、組織學校第二課堂訓練,培養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特長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爭取優異成績。

3、發展有特長的老師,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活動,推動我校綜合學科特色項目的蓬勃發展。

4、以“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課題為課堂抓手,通過研究,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5、結合校外助推課程,紮實開展班級的科技校本課程,普及和優化雙管齊下,繼續深化科技特色教育。

6、認真貫徹陽光體育鍛煉,做到每天鍛鍊一小時,完成國家體質健康測試以及蘇州市體質健康監測。

7、加大教研組建設力度,豐富教研組活動形式,組織教研展示活,通過活動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及專業素養。

三、工作重點:

1、規範教研組管理,強化常規工作

(1)繼續加強教研組建設和管理。

教研組是學校教學研究最基層的組織,是教師成長的搖籃,是教師進行教學和研究的主陣地。本學期,我們將要求各教研組在探究教學方法、策略的同時,探討如何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如:美術教師的製作培訓,科學、勞動教師的實驗操作與技能培訓、音樂學科的即興伴奏的技巧等、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專題研討活動。通過紮實有效的教研活動,大大提高教師鑽研教材、駕馭教材、組織調控課堂的能力,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2)加強六認真檢查,強化備課工作

本學期綜合學科將根據教導處的要求,各位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課改精神,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及時進行600字教學反思、教學實錄的撰寫,35週歲以下教師每學期不少於6篇,35~40週歲老師每學期不少於3篇,其中教學反思不少於600字。教導處對備課的檢查重點放在核心問題的設計,教案能否體現指導學生學會自學的環節設計,綜合學科還應能體現教學資源的整合。

2、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

(1)各組紮實有效地進行教研組活動,科學、藝術、體育各教研組本學期各進行一次教研組公開展示活動。青年教師每月彙報課,教導處針對新教師制定聽課計劃,有效地幫助青年教師的成長。

(2)各教研組以新定的課題《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抓手,通過研究,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以課程研修中心為平台,制訂在教研計劃上,並按規範操作,力求得出新成果,各組教師積極撰寫課改心得。

(3)創設條件,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市各級教學培訓。積極參加省、市各學科的教師培訓,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培訓活動,老師們能夠洞察最新的教改動態,學習和借鑑了先進的教改經驗,從而富有成效的指導自己展開教學研究。學校青年教師啟智論壇也給青年教師提供展示自己、相互交流的機會。

(4)更新教學方式理念,充分利用學校的先進硬件設施,科學、藝術學科將電子白板合理運用到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效率。

3、豐富學生活動,打造“朱棣文”特色

(1)加大對天文的投入,進一步打造天文特色。

天文作為我校的特色,本學期學校將加大對本特色的教學投入,力求天文特色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活動輻射面更廣。

活動一:天文知識講座,普及天文知識。本學期繼續在四年級開展天文知識講座活動,讓每週一次的天文知識講座為四年級的學生了解星座、太陽系等一系列的天文知識提供堅實的保障。

活動二:與少先隊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普及和優化雙管齊下,繼續深化天文特色教育。

(2)開展科技校本課程,營造科技氛圍

本學期,我校將在五六年級開展科技校本課程活動,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並在期末進行科技課程的展示與評比。

在一~六年級落實《朱棣文國小學生科學素養護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開展家庭實驗室、觀看一些科技類的書籍及影視作品。

(3)落實長短課,有個性地發展學生能力。

根據太倉市的各項競賽項目,我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將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主要有:田徑、排球、手球、足球、籃球、乒乓球、冬季三項、圍棋、象棋等;藝術方面,主抓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開展江南絲竹、鼓樂隊、合唱團、舞蹈隊等活動;科學信息組,結合自身特點開設了電腦設計、電子百拼、模特、小提琴、物聯網等,要求各項目負責老師在開學初制定好訓練計劃,挑選有特長的學生,做到有內容,有要求,有記載,有目標。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校園文化更精彩。

根據教育部下發的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和蘇州市的三項規定,本學期開繼續展“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真制定出全校各個年級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安排表,做到了每班都有活動的內容,製表並上牆,力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練習更有針對性。

各個年級組分別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遊戲和球類比賽,通過各種遊戲比賽,激發學生自主鍛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督促和抓好全校各項體育活動的開展,做到保質保量,確保學生每天在校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每個年級開展固定的科技活動,活動要求先在各個班級開展,在班級推選的基礎上,參加年級組的科技活動比賽。力求做到以點鋪面,點面結合,形成良好的科技活動的氛圍。

四、每月工作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太倉市體育教研組長會議

2、校級興趣小組全面開展

3、太倉市國小生田徑比賽

4、太倉市國小生乒乓球比賽

5、參賽運動員信息驗證

6、國小體育學科組研討活動

7、首屆太倉市教師書畫作品展

8、中國小美術學科工作組組長會議

9、開展各類興趣小組活動,舞蹈、器樂、合唱、獨唱、繪畫、書法第二週落實名單並開始正常活動。

10、太倉市科學幻想畫的輔導工作

11、“五四杯”論文評比

12、國小信息技術學科帶頭人、片組長、學科中心組成員會議

13、蘇州市國小科學教材和教師基本功培訓系列活動

14、x年“金鑰匙”決賽

15、蘇州市國小勞技教師技能培訓(9、22)

16、開展道德與法治新教材培訓

17、組織觀摩省國小品德評優課活動;“一師一優課”評審與推薦工作

十月份:

1、中國小體育論文評比

2、全市國小生男女籃球賽

3、校園足球邀請賽(教育局主辦)

4、參加太倉市體育公開課研討活動。

5、做好國家體質測試的前期準備工作,落實到位

6、初步完成全校的國家體質測試工作,對班級中存在的問題學生進行重點練習。

7、音樂學科一師一優課評比

8、國小音樂教研活動

9、蘇州市國小科學教材和教師基本功培訓系列活動

10、太倉市國小品德學科帶頭人示範課暨國小品德學科工作組活動

11、科學課題組活動

12、蘇州市國小科學教材和教師基本功培訓系列活動

13、國小科學工作組活動

14、太倉市科技節比賽輔導

15、新教師彙報課

十一月份:

1、國小體育公開課研討活動

2、全市國小生武術比賽

3、全市中國小生繩毽比賽

4、國小體育學科科組研討活動,完成國家體質測試的上報工作

5、參加蘇州市音樂學科“一課一析”深度融合教學研討活動

6、太倉市國小美術教研活動

7、國小科學工作組活動

8、蘇州市“兩學一做”黨員示範課活動初評資料上報

9、太倉市國小科學課題組活動

10、蘇州市勞技研討活動

11、蘇州市勞技教研暨課題結題活動

12、國小品德學科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暨國小品德學科工作組活動

13、新教師彙報課

十二月份:

1、國小體育公開課研討活動

2、體育見習新教師開課活動

3、國小體育學科研討活動

4、組織好全校的繩毽比賽

5、太倉市國小美術教研活動

6、太倉市科學公開課活動

7、太倉市勞技、研學公開課活動

8、蘇州市國小科學、勞技課改展示

9、科學課題組活動

10、組織參加蘇州市國小品德課改展示活動

11、新教師彙報課

一月份:

1、新教師彙報課

2、上交綜合組各科考評方案

3、完成考查課考核工作

4、完成各類總結

5、科學工作組活動

綜合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南,以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質量為動力,按照實施新課程、落實新理念、打造新課堂的需要,積極有效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充分發揮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改進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教育教學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本學期繼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習與研討,力爭在操作層面上探索新路子,為學生的發展,也為學校的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1、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習與研討,使得每一個教師概念清,思路明。

要培養全面的學生首先要有全面的教師。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只有全面提高自己,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緊緊圍繞“全面創建學習型教師”主題,以綜合實踐課題《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為中心,鼓勵教師多閲讀教育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書籍,並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案例,努力提升教育教學理論的層次和高度,爭取在各級教育教學報刊上公開發表論文,全面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本期我們將從這裏出發。

2、規範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加大教研力度,從內容入手,試解決實施過程中的“瓶頸”問題。加強教師間的交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的課時多、活動多,平時教師間交流的時間太少,外出學習的時間更少。充分用學校內的教師資源,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對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它有利於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這將是我們這學期一個重要交流活動內容。

三、教研活動內容的安排

1、加強理論學習與研討,強化課程意識

走進新課程,實施新課程,必須澄清認識,提高每一個教師執行新課程標準的自覺性。只有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才會重視該課程,使之“合法化”,才會在實施過程中一路綠燈,把活動真正落實。本學期在學好《綱要》的基礎上,組織教師重新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不僅使教師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是什麼,為什麼要實施這一課程,而且知道怎麼辦,如何去做。讓他們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門內漢”,成為學生活動真正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因此,理論學習的時間要保證,方式方法要改變。

實施新課程,師資培訓當務之急。為了能發揮綜合實踐活動的最大效能,體現它的價值,自本學期起,立足“以點促面”式校本培訓。在條件許可下,儘可能多地讓教師走出去學習觀摩,然後發揮他們的輻射功能。此外,請專家或成功學校來校為教師作專題講座。教師通過培訓,明確了責職。這樣,實施新課程的重擔就不會只落在一個人身上或少數人身上,從而擺脱其他人有勁使不出的尷尬局面。

2、加大課題研究力度,解決實際問題

首先,從份利用我們的優勢,結合我們的地方優勢開展好鎮江市級課題《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的研究工作,並有針對性地研究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及探索解決辦法。

其次,針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現狀提出問題,明確研究方向。

綜觀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現狀,不難發現“學生自主進行活動”這一靈魂的缺失。這脱離了學生生活,缺乏學生自主的活動只能與綜合實踐活動相趨甚遠,有違綜合實踐活動的初衷。這是綜合實踐活動不能深入開展的根本性原因。為了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讓學生在活動中能真正動起來,解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問題應為當前的首要任務。

我們在國小中、高年級進行相關的研究,探索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中課程資源。通過進行相關的研究,在實踐中,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宣傳課程改革思想,培養一批從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老師,提高國小生的綜合能力,為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打好基礎。在理論上,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與國小各學科的整合,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師資培訓,以及為課程改革信息的收集與分析等提供經驗和程式。

再次,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對於課題研究,往往只重結果而輕過程,加上對結果的“果”沒有正確的界定,使得造假之風興起。平時不聞不問,到時加班加點,研究也就只能停留在紙上,而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如今,面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從教師的理論學習、計劃的制定、總結的撰寫、學生活動的記錄等等,我們要抱着嚴謹的態度,重視研究的過程,做到事無俱細。

3、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保障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任何課程都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中運行,才能得以較好地實施。課程資源這是課程實施的條件,如時間和空間、人力、物力、管理制度等等。不同的課程需要不同的實施保障條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便需要超越教室、超越課堂、走出校園,走入自然和社會,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展開活動過程。因此,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必須以優質的課程資源作後盾。如學生活動基地的確立,就必須是學校、家庭、社區、社會共同協作產生,而不能把它推給教師或學生個人。對綜合實踐活動,學校、家庭、社區、社會要形成共識。

4、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的銜接

校本課程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開放民主的決策過程,即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學校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活動。開發校本課程,有助於提高教師獨立判斷和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助於密切課程專家與學科教師之間的聯繫;有助於凸現學校特色,發展學生特長。綜合實踐活動與之有着異曲同工之效,因此,綜合實踐活動應很好地結合校本課程。否則,綜合實踐活動有可能落入個別教師依靠自己狹隘的經驗指導學生活動,其結果往往過於封閉、缺乏交流。所以,每一個參與新課程的教師都必須瞭解校本課程。

四、活動安排

二月:1、理論學習,成立教研小組

2、課題方案、活動計劃的制定

三月:1、前階段活動小結

2、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檢查(校)

3、優秀論文、活動案例評比

四月:1、中心組活動(校)

2、現場觀摩活動及評析(活動月:3~6年級)

五月:1、優秀活動設計及組織實施評比

2、學生活動成果交流

六月:1、課題階段成果彙報

2、各年級整理資料,寫好活動總結

3、彙總活動成果,上報交流材料

綜合工作計劃 篇6

一、綜合學習的原理

雖然人們已經注意到某些類型的教與學所具有的特性,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一定要排斥綜合教學的實踐。現在有必要來考察一下特殊地包含在綜合教學實踐中的學與教的原理。

首要的任務,是探討兒童的學習問題。這種探討將在以下三個標題下來進行:(一)學會“知”;(二)學會“行”;(三)學會“生存”。

(一)學會“知”

增長兒童們的知識和理解力,這是綜合教學的一個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標。在這一點上,分科教學與綜合教學都具有同樣的目的。對於兒童的發展來説,分科教學與綜合教學各自的貢獻,實際上是互為補充的。從綜合學科中獲得的知識,如同從各門學科本身獲得的知識一樣,都是人類知識寶庫中重要的一部分。與其説綜合教學是分科教學的背離,毋寧説綜合教學是分科教學的延伸和拓寬。這種觀點是能夠理解的。這種主張,已經由赫斯特(Hirst)1974年關於知識領域的觀念和伯恩斯坦(Bernstein)1971年關於普通常識的見解所部分地證實。因此,學會“知”必須既包括超出各門學科和訓練的學習,又包括通過各門學科和訓練的學習;而大部分這種出類拔革的超常學習,都涉及綜合性的學習。

這種超常學習的觀念所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各門學科的知識不應當抑制兒童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從教育的觀點來看,這樣的抑制是令人的機能失調的;而通過綜合方法的運用,可能使這種抑制減到最小的限度。兒童們應當有機會在各門學科之間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同在各門學科之中增強學習興趣一樣。而這樣的機會對於他們來説,在綜合日課的條件下,或者通過多學科之間設計作業的活動,是可能得到的。

更進一步地説,那種按照慣例進行的、講述性的教學,趨向於造成認知行為的抑制和不適應形式,而相反,實踐性的和從經驗出發的學習,卻有助於促進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豐饒的思維能力。由於各門學科一般是封閉的系統,所以分科教學傾向於説教的方法;而綜合性的活動由於相對地説是比較開放的,因此,綜合教學傾向於啟發、探索的方式。在這一羣兒童中,孩子們被要求去接受現成的東西,而在那一羣兒童中,孩子們卻能夠去探索事情的可能性。綜合教學有助於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獨立和自由地選擇。創造性,發現法學習,選擇能力與獨特性,所有這一切雖然決不是綜合教學所特有的優點,然而這些優點確實同綜合教學有一種自然的密切關係。

不言而喻,學會“知”,就是學會如何去求“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6年度一份題為《關於在終身教育情況下的教育內容》的報告中提出:

課程內容可以在以下四種學説的基礎上加以精選:

1.強調記憶的百科全書式的知識;

2.強調智力才能方面的形式教學;

3.強調實踐活動的功利主義教學;

4.強調應用的多種用途的實質教學,也就是強調那些同人們的理論運思與實踐操作的作用密不可分的知識。綜合教學的一個顯著要素,正是在這種機能性方面。例如,在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兒童們被教以怎樣像科學家那樣進行思考,而恰恰不是去學那些科學家們已經思考過的東西。這就包含着知識的結構和機能方面的融合及其在人們的思想和生活中的具體化和變化。

(二)學會“行”

知識淵博,這並不是教育的唯一鵠的。對人們的生存來説,行動如同思想一樣,是很根本的要素;而且思想與行動的交互作用原則,正是終身學習的一個先決條件。從一種教育的觀點來看,這意味着兩件事:首先,人們所學習的知識應當是有用的;其次,對這些有用的知識的學習,應當是積極能動的,也就是通常所謂“從做中學”。以上這樣相互依賴的兩條,在過去未必已經為人們所認識。通常所説的活動教學法應用於對兒童們來説沒有什麼意義的'純理論知識,就像似是而非的謬誤一樣,它是不起什麼作用的。在綜合活動的情況下,上述謬誤的做法常常意味着從書本上依樣畫葫蘆,盲目模仿,而不去聽教師的講授。

教育應當是有用的,這種觀點早在1932年已經由懷特海德(Whithead)奠定了基礎;而知識也應當是有用的,這種思想在學校課程中還未曾產生過應有的影響。儘管實踐的技能已經有了非凡的發展,但是甚至在初等教育界的進步階層裏,仍然有人堅持這樣的“科學神話”:教材是應當加以充實的,而技能卻是不值得去加強的。知識的觀念由於它自身的緣由,含有這樣的意思:它是內在的本質的有價值的,它是一個複雜微妙的概念,同時它對於學會如何去學的打算不是無關的;在年輕的正規學校教育中,它還不是一個被很精確地應用的概念。對於所有可教的知識,只有那些帶實質性的知識和有用的知識才應當去教。綜合教學的部分長處,正是在於它能夠經常地去滿足這兩個標準。

通過應用那些有用的知識來學習知識,這是最好的學習。通過“做”來學習,這是學習的基礎。因此很早以前,比如1931年,哈多(Hadow)關於英國基礎教育的報告中就曾經提出:初等學校的課程應該是寧可按照活動和實驗來考慮,而不是按照儲存知識或者懂得事實來考慮。自從那時起,皮亞傑的研究工作尤其與這種意見相一致。其觀點是:有用的知識能促進實踐,同樣,實踐中的學習能有助於發展理論上的理解。這種實踐中的學習,如同我們已經看到的,是綜合性作業的許多形式中的主要形式。

(三)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 既包含和圍繞學會“知”,又包含和圍繞學會“行”。學習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僅僅是為了知或行。因此,接受教育的人們不僅僅是求知者或者篤行者,也不僅僅是智力或靈巧技藝的表演者。他們是具有人生特殊品質的人們;他們顯示出理解力、感受力,並且關心他們與外部世界(特別是他們的同胞生活在其中的外部世界)的相互關係。他們通過已經學得的知識,使他們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過得更加充實、更加豐富。這就是為什麼那些知之不多,或者那些沒有才能做大量事情的許多人們,往往接受良好教育的緣故;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具有相當多的知識和專門技術的人們,沒有繼續受教育的緣故。生活的能力和本領,而並非知識量的多少,這才是受教育的人追求的目標或標誌。

學會生存是以教育的社會環境的特定性質為前提的。在那種社會環境中,許多具有不同個人屬性的兒童,可能成為有教養的人。這意味着,對於身體的發展、感情的發展、社交能力的發展、道德的發展等方面的機會,如同對於智力發展的機會一樣,都應當通過社會的條件和學校課程的規定予以提供。它包括,在有教養的組織和社會之中對個人特殊性的培養。它必須含有這樣的意思,即:學習的機會的規定,將促成和保持個性的完整。

觀念的最重要之點在於學校目標與教育宗旨之間的差異。一個是以學者為着眼點,而另一個就更廣泛地與生活的目的和實踐性相關聯。前面的討論強調這樣的事實:綜合課程有特色地處理有關個人知識的各種觀點和社會關係的各種爭論,避免在學科的概念上兜圈子鑽牛角尖。綜合課程是以這樣的方式去行事的,即有助於優良個性的成長和一種社會職責意識的發展。換言之,綜合課程提倡學會生存的原則。

二、綜合教學的實踐

上面所説的綜合學習的原理,已經為綜合教學的實踐作出了推斷和結論。綜合教學必須是創造性的教學、促進性的教學和合作性的教學。

(一)創造性的教學

所有的教師當然都可以進行創造性的教學,不管是從事分科教學還是從事綜合教學,創造能力的掌握是沒有界限的!同那些因循某種預先規定的模式或結論的教學相比,綜合教學一般説來在兩個方面──即機智和主動進取精神方面──將被期待具有更高的程度。

首先,作為綜合課程的一名教師,往往不只是靠他自己去編寫許多教材、製作許多教具,而是還要支配課堂的學習環境;只有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才能使綜合教學得以發生和存在。這種教學方式包括下列諸方面,比如:如何選擇適當的題目和材料;對於知識的覆蓋面如何恰當安排;如何同兒童教育大綱的另一些方面相關聯;如何使所使用的各種教學方法互相結合;教職員的工作量分擔如何協調;如何為實踐的應用提供各種機會;對校外設備的用途如何作出安排;以及如何尋求評估成績的途徑和改進成績通知書記載的方法。規劃的能力、選擇的能力以及決定的能力,所有這一切,在分科教學中一點也不是必須具備的東西,而在綜合教學中卻是極為受到重視和鼓勵的。

其次,許多含有綜合化意義的教學場所,同那些在形式上正規建立的課堂相比,常常是更沒有固定限度的,沒有約束的,而是廣泛的。在一部分教師與學生中間,這種教學包含着更大的反應自發性。教師不再控制知識的覆蓋面、信息的提供、各種問題的提問或者論點的引出。隨之而來的結果是,教師的作用從一個權威者變為一個參與者。比如,他可以被學生提問,而對於這個問題,他並不知道答案,並且他的職責將是使學生們能夠自己去找到答案。由於在這樣一種教學情境中教師更容易暴露自己的弱點、更容易受到責難,因此,在這種綜合教學中,教師需要具有更多的教學機智。

(二)促進性的教學

“教”這個詞的基本含義是“顯示”、“表現”,因此,基本上來説,教學就是某個人知識的表現。在以往的教學中,焦點集中在知識的傳授上,儘管這也包含了理解力的發展,但在那種刻板程度上的教學,對學生的行為只包含最低限度的關聯。就像密爾頓(Milton)1973年評論的那樣,那種教學特別重視的是教師做什麼,而不是學生必須做什麼。在那種教學的涵義中,根本的決定性要素是教授學科內容的性質,而不是學習它所必須的條件。

今天很少有人願意接受那種不公正的教學觀念,因為它把教學描述為説教的、純理論的和教師自我中心的;教師成為主動的有生氣的,而學生卻是被動的。不僅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促進學生去學會學習──這才是教師的任務。如同知識的傳授者一樣,教師同樣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正是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這種角色,教師被要求在許多綜合課程中發揮這樣的作用──他不只是在那裏教,而且要為學生提供一種學習的情境;在那種情境中,他的學生們將有機會去學,並且如果他們會學習的話,他們學到的東西將比教師教給他們的更多。促進性的教學是這樣一種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對學生來説,有可能不僅學到超乎各門學科之外的東西,而且能學到超乎各門學科的任課教師本身知識所侷限的東西。

(三)合作性的教學

綜合教學要求在教師與所有那些涉及他的教學的人──他的學生、他的同事、學生的家長以及社會上其他與教育有關的人──之間相互保持合作。沒有這樣的合作,綜合教學將無法成為可能,因為相互合作是教學過程的社會反映和影象。

在課堂裏,合作性的教學要求教師與教學之間的關係改變形式。教師從班級前面的權威者形象,變成一個集體工作中的參與者;他的舉動又如同朋友似地是一位親切而熟練的指導者。

與同事們業務上的關係也是受了影響的,尤其是如果他們迄今還是以學科為基礎的話。教與學的評判標準,源出於各門學科,而不同於已被確認的某人的專業,以及經過商議的預

先規定的內容和程序。有些教師發現這樣的體驗難以克服,並且他們需要逐漸地使人們認識到包含在綜合課程中的小組教學制。

當綜合作業初次被引進學校時,合作教學對於學生家長來説也是特別重要的,甚至可以適當地會見學生家長來説明綜合化的基本理由,或者略述教學的一些設想的計劃。因為在獲得實踐的手段或現場方面,學生們的家長有時可能是很有幫助的;而對於綜合作業來説,那常常是必須具備的條件。通過學生家長,還可以在其他情況下,同已經建立的諸如圖書館、博物館、商業或工業公司等教育的媒介保持聯繫。

綜合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依據上饒縣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及學校主要工作安排,我校體衞藝工作以全面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為重要工作任務。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繼續以深化規範為動力,以促進發展為目標,切實加強體衞藝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我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水平;以努力提升教學質量為核心,通過開展廣泛且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藝術等活動,完善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師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二、工作主題:

規範、質量、和諧、健美

三、工作目標:

1、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和豐富多采的校園藝術活動,提高活動及訓練質量,使師生的健康狀況始終處在最佳狀態,為他們的工作和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2、加強藝體學科課堂有效監督,提高教學、指導水平。

3、開展衞生、疾病的宣傳工作,提高師生自我防控能力。

四、具體任務和措施

(一)體育

1、進一步貫徹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強化課程意識,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推動學校大課間活動的實施,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課外活動時間。

2、繼續認真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工作,認真貫徹《中國小實施方案》,認真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工作。

3、組織體育教師積極參加有關市、縣組織的新課程標準觀摩研討活動,虛心學習,認真探索實踐,取長補短。

4、抓“兩操”的過程管理,注重指導、監督、檢查機制的運行,使兩操節奏更趨準確,動作更趨規範。

5、體育教師要認真做好學校田徑隊的訓練工作,帶動羣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併力爭在縣國小生田徑運動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6、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通過開展教研、培訓活動,加強學科研討,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規範、高效、安全地上好每一堂體育課,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指導活動的能力。

(二)藝術

1、繼續開展音樂、美術、書法、繪畫藝術興趣小組,充分利用學生優秀作品佈置校園環境。

2、組織藝術教師積極參加有關市、縣組織的新課程標準觀摩研討活動,認真學習,積極探索實踐,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3、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向課外拓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促進藝術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基本功的提高;加大對教師備課、上課、指導活動的檢查與力度,提高教學活動質量。

5、注重藝術活動的普及性和全員參與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6、傳承民族文化,宏揚地方藝術。

五、具體工作打算

1、迎接縣廣播操檢查

2、做好眼保健比賽準備工作

3、籌備田徑運動會工作

綜合工作計劃 篇8

本學期,後勤綜治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學校工作目標為指針,繼續堅持以“安全”為核心,以“教學”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以“落實”為重點。堅持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方針,在工作中發揚“四勤”精神(即:腿勤,深入學校各個部位;眼勤,注意發現問題;口勤,及時安排部署;手勤,及時解決問題)。實行動態管理,注重過程性管理,針對後勤工作多、雜的特點,在確保做好後勤常規工作和階段性工作外,還要及時處理好突發性事件,進一步完善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緊急“預案”的制定及防治措施的落實。在整個學期的後勤綜治工作中,抓常規、突重點、嚴要求、重落實,實現本學期後勤綜治工作“四化”(即: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服務化)的工作目標。

一、堅持學習,加強後勤隊伍建設,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求後勤人員做到後勤工作分工不分家。

1、繼續堅持每週一的後勤人員工作、學習例會制度,檢查落實上週工作情況,落實各項過程性管理資料的積累,安排部署本週工作重點,與會人員要互相學習,借鑑先進管理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更新觀念,提高思想認識,要求後勤工作者樹立師生利益和學校需要至上的服務觀,並以此作為各自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2、明確職責,明確責任要求,強化崗位意識,愛崗敬業,要做到自尊,自愛,自強,工作中有熱情、有耐心。

3、規範後勤綜治管理,充分發揮後勤人員的智慧和力量。發揮工作主動性、積極性,改進工作作風,發揚各環節協調,團結,配合的工作風格,提升服務質量。

二、抓安全,保穩定,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堅持安全工作中的“四不放過”原則,(即:排查安全隱患不徹底不放過,安全教育不落實不放過,安全措施不到位不放過,安全責任不明確不放過。)

繼續實行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全校上下人人想安全、人人查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管安全的氛圍、維護並保持學校安全穩定的大好局面,實現學校全年安全無事故的安全綜治目標。

1、嚴格執行學校的封閉式管理制度。這一制度執行的好壞,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學校的門衞保衞工作,因此,門衞保衞人員一定要做到按時上崗、嚴格值崗,重點做好外來人員的登記核查工作,和住宿學生的私出校查處,及住宿學生請假留條存檔和週六日住宿學生的管理。實行住宿生離校請假“三聯”制。加強對租住黨校宿舍的外來人員的管理,要明確其身份,關注其行為,確保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正常。

2、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確實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

秋冬季是甲型流感的高發期,青少年是易感人羣,當前,甲型流感的防控是最大的任務,為確保我校不發生一例甲流感感染者,我們採取外堵輸入,內環擴散的防控方針,成立了防控領導組,及時購置了體温計、口罩、消毒液等防控器材藥品,制定一系列的防控制度措施,實行晨檢制度和缺勤、缺課登記制度,發熱學生的登記,處置跟蹤調查制度,並進行了廣泛的宣傳教育,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紮實有效地開展甲流防控工作。

3、規範車輛管理,嚴格禁止外來車輛入校,送貨車輛要按規定時間進入,並限定校內行駕速度,學生的自行車,繼續實行定時,定點管理,落實上牌,上鎖制度,充分發揮學生自行車管理隊伍的作用,繼續保持一直以來學生自行車無損壞、無丟失的管理目標。同時,繼續同本校教師及黨校家屬機動車車主簽定交通安全責任狀,確保學生的校園交通安全。 歡迎您訪問

4、加強班級安全工作,各班要在學期初上好安全第一課,開好“安全”主題班會,普及安全常識,提高安全意識,繼續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或徵文活動,重點強調學生的交通安全,住宿安全。

5、落實安全隱患派查制度,繼續執行領導帶班值班制度落實“安全值班全天式”和“誰值班,誰負責”誰的崗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做好安全日誌的填寫和安全月報工作,加強晚間巡邏,排查一切可疑的人或事,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置及矛盾調處工作,確保我校的安全與穩定,建設“平安”“和諧”學校。

三、加強後勤常規管理,落實各項管理措施,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1、積極創設育人環境,促進教育教學發展。環境是學校的窗口,也是學校管理的最直觀體現之一,長期以來隨着各項環境衞生制度的落實,學生已形成了良好的衞生習慣,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能夠得以堅持,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環境建設,本學期重點消除學生隨地亂扔紙屑和果皮,消滅衞生死角,實現校園的光、齊、綠、淨、美,發揮環境育人效應。

2、強化宿舍管理,繼續遵循“整齊”有序“安全”活潑“團結”的十字方針,實現住宿規範化。

宿舍管理是後勤工作的又一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我校住宿生佔在校學生的三分之二以上,特別是今年招生人數猛增,給住宿安排帶來了巨大壓力,宿舍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調整,給宿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住宿生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安全,穩定是宿舍管理中最基本的目標。本學期,要繼續堅持每月的住宿生例會制度,堅持每日的宿舍紀律、衞生、點名三查制度,堅持校外住宿生每日的北區門衞,宿舍管理員接送交接簽字制度,實行整體出進,規定25—30分鐘的出入校時間,確保校外住宿生的路途安全。重點做好違禁物品的定期和突擊查處,隨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注意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努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宿舍管理員要講究管理方式方法,力爭逐步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工作中耐心、細緻,講真情,講道理,真正做到管理育人。

綜合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綜合教研組將認真解讀、貫徹、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明確目標,理清思路,設計切實可行的措施,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指導下,有研究、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總體目標

1、工作目標:建設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優秀教師團隊,有效發揮綜合組的優勢,努力做到目標清晰化,過程措施精細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2、培養目標: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具體目標

1、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功能,提高學科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業務水平,杜絕不合格課。

2、在學校總體工作思路和工作計劃的基礎上,發揮各學科特點,有個性有特色地開展工作,爭創亮點,達到效果最大化。

3、抓好團隊精神文明建設,把教研組建設成為規範化、個性化的教研組。

四、主要工作

(一)教研方面

具體體現在兩手抓:

一、嚴抓學科教研活動,通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學校每學期都會舉辦彙報課、研究課、展示課活動,鼓勵新老教師積極參加,通過共同聽課評課,相互學習促進。同時聽課活動,發現組內的弱課,重點抓弱課,努力提高弱課質量。通過教研活動,也可發現組內的典型課例,本學期我們將會注意典型課例的積累,把好課特色課及時記錄下來。

二、抓好常規課堂教學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做到好課堂從基礎抓起。養成良好的課堂教學習慣,以良好的狀態隨時迎檢查。通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質量。

學校組織的小社團活動,本組教師要精心設計,通過組織多種興趣活動,儘量使學生的課程多元化,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主地選擇地參加科學、綜實、文藝等方面的活動,以發展他們的興趣和特長。再者,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有益的活動,獲得科學的休憩,使他們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二)常規工作

1、嚴抓備課質量和課堂教學質量。

2、突出教研組的教研功能,通過教研活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為迎接檢查做好充分準備。

3、抓好各學科專業隊伍的建設,逐漸完善和提高各專業隊伍的專業水平。

4、做好成果預設,從學期開始就着手進行準備,把工作做到前頭,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更優質的成果質量。

5、繼續做好學生習慣培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

五、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教研組共同商討擬訂工作計劃,保證各學科工作開展目標方向統一,增強教研組凝聚力。

2、加強教研組精神文明建設。

3、擬定各種教學計劃。

4、各學科教師做好準備,全面開展研討課活動。

十月份:

1、各學科繼續開展研討課活動。

2、進行作業、教案檢查。

3、興趣小組交流研討會。

4、積極籌備金壇區科技節競賽。

十一月份:

1、繼續開展教研活動,把主題教研活動作為教研組的主要工作來抓,不鬆懈。

2、進行聽課、評課活動。

十二月份;

1、進行聽課、評課活動。

2、作業教案檢查。

一月份:

1、做好各學科期末收尾工作。

2、認真做好工作總結,進行經驗交流,為新學期的開始做好鋪墊。

綜合工作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倡導的“頂層設計”為指導,繼續優化課堂教學,紮實進行校本教研,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深化綜合學科改革實驗,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規範教學常規,提升教研活動的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紮紮實實推進素質教育。

二、工作目標:

1、抓好英語的教學,做好調研考試的準備,努力達到學校下達的質量目標。

2、抓好科學學科實驗的開展,迎接區教研室期末的抽查,不丟一分一釐考核分。

3、加強本組教師凝聚力,有效發揮綜合組的優勢,努力做到目標清晰化,過程措施精細化,成果效益最大化。

4、注重學生習慣的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

5、繼續加強各學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6、挖掘多學科間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從一個活動中得到更多的鍛鍊和提高。

7、認真書寫教學反思,教育敍事。

三、工作重點:

1、抓好英語的教學,做好參加區調研考試的準備。

2、探討梳理,並初步形成“構建英語、科學不同類型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英語、科學學科課堂效率”。

3、進一步推進綜合學科“學案教學”。

4、認真開展本期八次的教研活動。

四、工作措施:

1、學期初結合教導處工作計劃,教研組共同商討擬訂教研組工作計劃,各學科教師制定學科計劃。

2、堅持開展教研活動,把本期組內八次教研活動作為教研組的主要工作來開展。通過組內教師共同聽課、評課,相互促進學習。通過教研活動的開展,發現組內的好課、特色課,並把這些典型課例積累、整理下來,讓教師確實從上課中受益。

3、嚴抓學生的常規管理和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

4、加強課堂教學的反思,認真撰寫教學反思、及時總結教學中的得與失,分析原因,提出改進的對策。

5、認真撰寫每月一次的教育敍事,爭取能有文章或論文發表。

6、期末認真做好工作總結,進行經驗交流,收集好本組教研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