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示例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繼續擔任九年級四個班的歷史教學任務,這是國中階段最後一個學期,對於學生來説,是最重要的,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工作中,特制訂計劃如下:

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計劃示例

一、工作目標:

1、認真落實貫徹教體局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和義務教育教學常規,努力提高個人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

2、做好九年級歷史教學工作,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爭取做到會考成績穩中有升。

3、完成八、九年級歷史知識的整體複習,落實雙基,提高能力,備戰會考。

4、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為迎接會考做好充分準備,提高整體成績,為學生的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九年級四個班級,就歷史學科而言,不同班級的學生在個性、學習風格等方面截然不同:五、六班學生思維敏捷,喜歡錶達自己的觀點,課堂上常常能和老師的思維迸出火花,課堂氣氛較活躍。三、四班學生課堂比較沉悶,成績較好的學生也不積極參加課堂活動,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導致老師不能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與消化程度,發散思維不發達。四個班級都存在不喜歡動手書寫的問題,甚至有些個別學生只會説,不會寫。而且語言表述不規範。

三、會考複習工作及教學安排

(一)複習要求:

1、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考試説明》,把握歷史會考的方向。研讀《課程標準》,明確考試的範圍要求、內容要求,應該對照教科書,逐個板塊、逐個單元、逐個知識點落實學生的學習。

2、仔細研究教材,落實基礎知識和主體知識。

歷史學科的基礎知識和主體知識是最基本的歷史知識,它包括了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線索等。基礎和主幹知識是載體,是分析問題的依據,是理解、思考問題的依託,是解決問題的工具。為了更有效地記憶、掌握基礎和主幹知識,在複習的過程中,繼續採用構建知識網絡和線索的方法,教會學生全面系統地閲讀教科書,熟練使用教科書中提供的目錄和大事年表,教會學生善於歸納和總結知識之間橫向和縱向的聯繫與對比等。

(二)具體工作及措施:

1、備課

針對九年級的複習課,我的教學設計嘗試以下五步驟:第一步,理清單元階段特徵或專題特徵,由學生自主完成本單元基礎知識的梳理。即學生完成每課的知識點填空。第二步,由討論思考題組成。針對單元重點和近年來會考的試題,設計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題目,簡單的東西由學生回答即可。疑難點,尤其是熱點、預測到的考點問題由老師引導分析、作出解答。這一部分是課堂操作的主體部分.通過分析加深教材或專題知識點的理解,這一部分主要強調的是老師“導”的作用,學生是思維的主體。第三步:鞏固練習。學生完成本單元的試題,教師有針對性的講評,鞏固本單元知識的作用.這樣通過上面幾個環節,“梳理”、“探究”、“訓練”三環節完成。第四步是課後反思。對老師來説,本單元有什麼不足和遺憾及補救措施可總結一下,對學生來説,本單元有什麼缺憾的地方,或者有什麼補充,甚至是對教師講課的建議都可以相互交流,第五步是矯正反饋,針對發現的問題,經過分析,確定對策,給予恰當的補救。

2、上課

高質高效的上課,在課堂上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習過程交給學生,努力刪除教學中的無效環節。尤其是複習課,我們必須要從“細講”過渡到“精講”,講要講出新東西、新意境,而不是重複過去學過的基礎知識;從“演員”過渡到“導演”,充分發揮教師的“導”的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我要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要“授之以漁”,而不要“授之以魚”,重點、難點問題要講深講透,把大量的剩餘時間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習效率,在會考中取得好成績。

針對四個班級不同的風格,在上課時,也要區別對待。對於較為活躍的學生,關鍵在於如何引導他們的思維朝正確的方向思考,並嚴格要求他們把自己的想法落實到書寫上,避免出現説的好寫的差的方面。另外可以在複習深度上挖掘一下,觸類旁通。對於另外的學生,注重基礎知識的理解,發動學習優秀的學生參與課堂,要求他們必須説出自己的想法。對於學困生做到面批面改。

3、訓練、批改和講評

訓練:科學的佈置訓練,力求做到舉一反三。整個九年級階段的複習分成兩個輪次。一輪複習按教材章節順序切塊複習,選題要體現基礎性,強調覆蓋面,目的是鞏固基礎知識;二輪複習體現專題原則進行復習,選題要注重本學科內知識的縱向聯繫,要體現學科內綜合的特點,目的是加強學科內的綜合;臨考前(或一、兩個星期)的時間的複習要回歸課本和進行適量的綜合訓練,選題要突出熱點、聯繫現實,以達到綜合訓練,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學和複習中就必須在注重知識的同時,更加註重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在學習方法、知識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異,因此要保證做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任務要求,做到激勵智優生讓其吃飽,關注中等生讓其吃好,兼顧學困生讓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實分層次教學的原則。

批改:合理利用時間,爭取做到面批。班級學生的人數不多,儘量集中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訓練,並及時批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做,可以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助於學困生改掉拖沓的習慣,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講評:試卷講評要重視學生的薄弱環節,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查漏補缺。引導學生關注命題意圖,瞭解解題方法,找出解題規律。認真書寫講評教案和講評後記,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

4、加強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掌握答題技巧,規範答題語言。

針對複習中暴露的問題,歸類分析後,進行解題方法的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的審題、構思、組織材料、成文的能力。要認真指導學生做好會考複習的能力檢測題,通過自我測評,讓學生了解試題類型、掌握解題方法、思路、技巧等。在練習和考試中都應注意審題、解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在審題過程中,要審題型和要求、審關鍵詞、審時空範圍,然後確定解答思路和答題方法,組織答案時還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規範化,要用規範的歷史語言回答問題。

5、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係。

《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要求把歷史知識和歷史能力有機結合起來考查,不但要考查學生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更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雙基”是歷史考試考查的重點。複習時要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訓練的同時,注重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科學、靈活地複習,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複習方式。

6、融會貫通,注重中外歷史知識的聯繫。

在複習時應對教科書融會貫通,要重視整合專題知識,突出重點,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適當打破單元、課之間的界限,做到將基礎知識“聯線串珠”。應該使學生認識到: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史與世界史相互交融、密不可分。複習時應儘可能地將中外歷史知識相結合,相互呼應聯繫,做到複習中國歷史時,把歷史現象、事件置於整個世界背景之下;複習世界歷史時,把教科書中的中外歷史知識有機地整合,這樣在解題時就能觸類旁通。複習時應該注意加強古今中外歷史知識的聯繫,逐步形成較為整體的歷史觀來觀察歷史現象,分析、解決歷史問題。

7、關注重大紀念、社會熱點和時政。

複習時要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注意歷史的時代性,重視歷史的史鑑作用。把握時代脈搏,關注國家及世界重大的紀念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時政問題,做到學以致用,能聯繫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比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8、學困生的輔導

強化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讓學困生學得輕鬆。鼓勵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可以學好的信心。在教學設計時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複習時及時敦促學困生做好學習準備,準備教材,積極參加學習活動。訓練時,注意分層次和梯度。批改時,一定做到面批,並監督其及時改正。講評時,多讓學困生來回答問題,並及時表揚。

(三)複習進度安排

1、八年級系統複習階段

三月初——五月九年級課時結束一個單元,八年級上下冊考試內容共分為10個單元。預計在第十一週結束複習。

2、八、九年級綜合複習階段

五月中旬———六月上旬

3、自我調整階段

臨考前1~2個星期。主要是學生自我檢查階段,查漏補缺,多瀏覽一些以往的會考試題。

四、個人提高計劃

1、認真執行九年級複習計劃,爭取九年級歷史成績穩中有升。

2、積極參加學校和上級部門組織的學習進修活動,並做好反思。

3、本學期繼續進行課題研究,撰寫九年級複習教案,做好活頁補充。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究,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及時些隨筆、心得、反思。做到及時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上交有質量的論文。

4、堅持做到向他人學習,積極參加學校聽課、評課活動,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課達到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