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國中歷史個人校本研修計劃(通用3篇)

國中歷史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中歷史個人校本研修計劃(通用3篇)

貫徹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有關精神,落實市教育局整體工作部署,以課堂改革創新為總抓手,轉變方式,創新文化,積極打造個性鮮明和特色突出的品牌學校;以解決現實問題和需要為出發點,以校本研究為重點,以研究學情為核心,以全面育人為宗旨,提效益,保均衡,堅持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努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以課程開發、課堂創新、課本內化為主旋律,以課堂改革和創新為主陣地,推進課堂教育教學整體改革,走內涵發展之路,提高國中歷史學科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歷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創新水平,促進全市國中歷史教育教學均衡發展,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  

三、工作思路  

依託壽光市國中學段20__年度教研活動安排,結合全市國中歷史學科的實際與現狀,貫徹“五個一”精神,突出“五個重點”,落實“六項措施”。 

四、工作重點  

1、開展教育核心價值觀大討論活動,樹立並落實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準確定位教育質量。  

2、開展課堂教學效益年活動,深化並整體推進課堂教育改革,實現更大程度的均衡發展。  

3、開展學案“點線面體”設計與執行方略行動研究,優化並創新學習設計,構建高效學習方式。  

4、開展課程標準(修訂版)研訓活動,吃透其精神實質,實現基於課標的教與學。  

5、開展三本(校本、師本、生本)研討活動,創建個性化教學和適合教育。  

五、具體措施  

深化課堂研究,確保優質高效  進一步推行“帶着思想上課”做法。結合濰坊市優質高效課堂策略,狠抓課堂教學,全面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大力推行“1248”課堂推進策略和“一案多解”、“同課異構”、“一課多省”、“學案‘點線面體’設計與執行方略”等一系列有效做法,強化質量意識,確保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抓常態課堂,改變課堂結構,轉變教學方式,建設優質高效課堂,實現“輕負高質”目標。  

1、研究新課標,研究教材,注意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認真學習和理解《歷史課程標準》,做到活學、活用。一是準確把握《國中歷史課程標準》的結構和各部分的含義和實施要求,尤其是對其中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涵有一個全面、準確的理解,恰當實施,在教和學時做到心中有數;把握歷史課程目標的三個層次:總體目標、年級目標和內容目標,不同年級在實施時選準着力點,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時時與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步,落實學科能力,時時進行閲讀、寫字、答題、考試等方面的規範訓練。二是結合《標準》要求和國中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特點,堅持正面引導以激勵和鞭策學生,堅持準確評價,讓學生明瞭對與錯、是與非,在知識的學習中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力求解決當今學生管理的難度加大,學習積極性降低的問題。  

2、研究教法,循循善誘,準確把握教師的主導性。精細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撰寫,一方面思考教學內容的呈現,另一方面還要設計問題引領學生如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教材中內容哪些是學生熟悉的和陌生的,核心內容、重點、考點是什麼,教科書是如何闡釋的,需要補充的材料是什麼,如何引導學生去解決、探究,怎樣呈現內容更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等。每節課的教案要能體現出教學的主要手段,全面完成歷史教學任務,寓思想、政治教育於教學過程中,建立起新型的課堂育人文化,逐步培養學生的民主、合作和團隊精神。  

3、解讀教材,重組彙整,重視課程資源的開放性教師要深入鑽研國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瞭解教材知識體系,明確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與要求,作好學期教學總體安排,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明確本章、本課的教學目的與任務。制定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體現三維目標的要求,用顯性的動詞(如記住、説出,畫出……)來統領。準確掌握歷史課本中史實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結合教材,注意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4、研究學生,研究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全部教學環節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要在履行組織、指導、示範和傳授知識的同時,高度重視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指導和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學習方式。堅持面向育人,面向學生。培養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接受性學習。  

5、學案導學,教學相長,尊重教與學的規律性。  

進一步減負增效,深化常規改革。對教學常規進行適當規範,分為必備常規和特色常規兩類。必備常規包括:備課、檢測(單元或階段或隨堂檢測)、導學案創新使用、精品案例設計、業務積累(可剪貼)。特色常規,學校根據各鎮街實際自行安排,突出實用、適用、有用即可,數量根據師生成長需要各單位自定。學案的編寫要堅持十二個要點。包括知識點、能力點、情感點、整合點、重難點、自主點、合作點、探究點、測試點、生成點、創新點和反思點。學案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求做到“四可四不可”。“四可”是:可刪減、可增加、可優化、可組合;“四不可”:不可不用、不可照搬、不可不研、不可不管。要對學案進行創造性使用,對統一下發的學案進行修改、完善、更新,做到循環使用。要堅持面向個性學案。學案編寫採取“個人——集體——個人”的“三結合”備課程序,即個人主備——集體研商——個人完善。第一個“個人”是指按備課分工的主備教師,第二個“個人”是指同年級同學科的每個教師,根據班情、教情、學情和考情進行修改完善,根據個人特長、學生特點、班級特色和學科特質,真正設計出同課異構的個性化學案,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堅持“三要三不要”的學案執行要求,即要創作,不要照搬仿造;要創新,不要剽竊偽造;要創造,不要虛構編造。  

(二)推進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質,以研究“培養什麼人以及怎樣培養人”根本問題為主題,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中心要求,抓實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升理論底藴和專業功力,關注教師生存狀態和專業發展。不僅培養名師,更要培養名師團隊。從多方面抓好骨幹教師的培養,尤其注重青年教師的基本功,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搭建平台。  

今年將繼續舉行“國中骨幹教師現場限時學案設計大賽”、“國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與成長論壇”和“國中教研工作計劃解讀與評審”、“學案有效性研究”、“課堂教育改革優秀案例評選”、“教學能手評選”、“教學達標”等系列活動。  

(三)針對課改中發現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堅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  開展系列教學研究,以提升歷史教研的境界,提高歷史教師的理論素養、專業素養。做好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本學期,抓好教師的教學反思,要求教師做好教學後反思,寫進教案中,並將其作為備課的重要內容。平時多收集一些教學片斷,整理成教學隨筆,作為教學積澱。既可以形成有價值的教學論文、案例,又可以在反思中不斷總結和提升自己。  

(四)指導教師進行自我成長規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鼓勵廣大歷史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基層學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課題和教改實驗的宏觀指導,強化教科研成果的應用意識,深化對課堂教學過程最優化研究,真正做到“研究一點,實踐一點,總結一點,提高一點”,讓教科研成果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五)充分發揮名師輻射和帶動效應,實現以點帶面  研究擬定學科教師專業標準,完善教師培養體系,提高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和整體素質,關注教師職業倦怠現象,不斷提升教師幸福指數,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建設教師專業團隊和精英團隊,形成高素質、創新型教師隊伍。教研隊伍落實教科研中心“五個一”工作方針,以構建“科學、人文、和合、高效”的教研文化為總路線,實現研究、指導、服務三大職能有機統一。發揮科研創新、智力服務和文化引領作用。 

(六)搞好國中與高中銜接教育  通過暑期培訓、學案編寫、學術講座、組織“銜接教育”專項測評等系列創新活動,搞好初、高中歷史教材的銜接,為學生的高中學習甚至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國中歷史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篇2

研修主題

在推進課程改革教育的今天,部分農村的國小生具有基礎差、知識面不廣、反應能力較低等特點。在教育教學中有許多教師可能有以下的同感:講了很多遍的問題,學生還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針對農村國小生的特點及教師經常出現的同感,為此,本次我選擇了《農村國小學困生的轉化》作為我的研修主題.-----累死你,工作多、壓力大、假材料多。呵呵呵呵!

研修目標

我們的教育、教學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數學發展,為了學生的全面數學發展,為了“學困生”的個性數學發展。能使“學困生”和普通生公平地學習,營造和諧的數學環境,着力地做好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提高數學學科教育質量。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總結出農村國小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內因和外因,探索出對農村國小數學學困生轉化的有效策略。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總之,使他們達到課程標準的最低要求。

學習內容

《新課程標準》國小數學20xx版

《數學學困生的轉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xx年10月1日)

《教師轉化學困生的有效策略》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小生學困生的轉化,新課程 教師》20xx.教育期刊

《百福全論國培如何做作業》東方公司出版社20xx版

實施計劃

(一)、摸清本班學困生的基本信息、分析學困生其形成的原因,並對每一個學困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建立學困生個人轉化成長記錄資料。

(二)、教師要善於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補以適當的表揚,同時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對學困生多加關心、愛護。

(三)、老師在教學中,要創造生活情景,從生活中提取數學問題,多佈置一些與生活有關的作業,提高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四)、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學困生的思維速度慢的特點,讓他們提前預習新課。針對他們的困難之處,老師提前輔導。這樣在課堂上,他們的思維就會跟上其他同學的思維節奏。 這樣堅持久了能提高學困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五)、發揮學優生的作用.實施一個學優生帶動一個學困生的幫扶活動,為其命名為“手拉手,向前走。”即為每位學困生找一位小老師。能使學困生的問題有更多的機會得到相應的輔導和幫助,增強輔導的時效性。

(六)、老師一定要取得家長的配合,家長、老師擰成一股繩,共同搞好學困生轉化工作。教師要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採取不同的措施。

預期成果

通過本次校本研修,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能撰寫出高質量“國小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的教育論文及“三位乘二位數”的一節教學設計。

國中歷史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篇3

為使自己不斷提高教育理論和學術水平,增強知識,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從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斷適應新時期教師培訓和教研的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使自己儘快成長起來,特制定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人19xx年7年,大專學歷,多年以來,一直從事數學教學和教室領導工作,學生思想工作紮實,教室凝集力強。在數學教學方面,善於鑽研獨特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勤于思索拓展學生思維途徑,是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所以數學學科成績名列前茅。

二、研修目標

1、樹立優良的師德觀念,提高個人職業道德水平。學習相關資料,以參與案例教學、聆聽報告為載體,樹立優良的師德風尚。

2、主動參與“分層教學、合作學習”的教室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努力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氛圍中幫助指導學生全面主動發展。

3、以課改研究為主要形式,提升個人的教育科研水平,培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研讀課標,教室實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請教教學能手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4、通過參與電子備課,參加計算機知識的培訓,實踐多媒體教學等形式,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三、研修內容

(一)學校規定的研修內容

1、師德研修。主動參與讀書活動,學習貫徹落實《國小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修訂版)》,學習《新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提高自己依法從教的水平。

2、新課程標準研修。學習《國中語文學科新課程標準及解讀》,更新教育教學理念。以組內集體學習和個人自主學習相結合,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學習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目標及相關政策。同年級內研討交流,使理論與教學實際相結合,促進自己將先進的理念內化為教學行為。

3、教學教研能力研究。主動參與組內教研活動,參與課題研究研討課活動、聽評課活動。主動研討,在互助學習中更新理念,改進不足,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教研能力。

4、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樹立教研科研認識,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緊密結合,圍繞新課程的實施,結合教室教學,進行教學方式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做到教學即研究,不畏懼科研,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學中。

5、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研修。樹立應用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的認識,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應用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能力。

(二)個人自主選擇的研修內容

1.從實際出發,主動參加學校和教研組的研討、互助,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有經驗及時學習,使校本教研服務於教學,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2.三點一線活動。始終將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三點連成一線,層層推進,螺旋上升。以教學反思、交流研討、教室評析、教材分析設計等為教研的基本形式,通過教學觀摩、教學示範、案例分析、談心得體會等活動為平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四、活動與實施

1、每週參加教研組的校本教研活動。通過聽評課進行教學反思與交流,促進專業化成長 。一人講課,眾人評論,不僅益於講課教師查找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將好的觀念與具體做法較為形象、具體的傳達給其他

2、參加豐富的活動,展示自己,增強品牌認識。主動做好人人一節最佳課活動。號召教師樹立品牌認識,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勇於展示自己。展示備課本、業務本,促進教師業務學習的深度、廣度。

3、利用網絡資源開拓眼界,組織上網培訓,鼓勵上傳下載,與高端對話。

4、把握機會參加外出學習,提高業務能力。

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會把撰寫教學日誌、教學反思作為一項重要的日程工作來做。認真制定行動研究計劃,搞好校本教研,使自己的科研水平更上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