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醫療社會實踐報告4篇

本文目錄醫療社會實踐報告農村合作醫療社會實踐報告社區醫療社會實踐報告寒假社會實踐報告醫療衞生調查社會實踐報告

暑假對於我們大學生是個難得的假期,因為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裏做很多事情,而且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掘其所長。因為我在衞校學的是醫療美容專業,這個醫療美容專業和別人的不同,因為以後走上社會我有多種和我所學的專業相關的崗位可以選擇。一個是進入醫療系統,一種是做化粧品醫療美容的生意。所以我就在家的附近找了一個專門做化粧品的店,一方面熟悉熟悉這裏面的行情,一方面學學怎麼做生意。

醫療社會實踐報告4篇

而實際上這次工作經驗也確實積累了不少。回顧這段時間不長的暑期打工生涯,只能用一個來形容:“難”。這種困難不同於學校所遇到的,我個人覺得比學校遇到的難題更上了一個層次。首先,找到一份工作都很難。想想也是,誰願意找一個沒有任何經驗,而且還是想做短期的學生呀。我找過貼有“招聘啟示”的店面。誰知道,當我説出我的原意(多接觸接觸社會)後。本來笑面相迎的老闆來個180度大轉彎,冷冷迴應一句“我們這裏已經找好了人”。鬼才信他的話,那啟示明明是新的,而且店裏面就他一個人,哪來的新人?陸續還找過別的工作,我甚至找過中介,但都失敗了。最後還是通過朋友找到了這份對我專業比較適合的工作。

上班工作和在學校不同,它有許多規定,比如不能遲到,只能穿工作服什麼的,反正只要有一項不符合規定,那工資就得減少了。和老闆或者比你資歷老的人關係,也完全不同於師生關係。我們店長説過一句話,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世上沒有那麼多公平的事情。”如果是一位單純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會理解。其實,事實就是如此,遇到多麼不公平的事情,每個人都要有應付的能力和毅力,都要堅持下去。在學校中就沒有這種情況,有一次我們竟然和老師關於如何考試討價還價起來了,想起來可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理解,老師是真正的關心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不是毫無情面的執行某些死的規定。這也是為那些對領導的話言聽計從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事情。

這次社會實踐雖然時間不長,但給我的體會真的很深很深。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三點:

i.要善於溝通:碰到那些心情比較壞的同事啊領導啊顧客啊,真的要學會和他們溝通,不能和他們吵,比如向他們講解某種藥物某種化粧品的作用時要心平氣和的和他們解釋他們所不明白的問題,每當看到他們最後都滿意我的工作時,我心裏真的很有成就;當然和老闆也要好好的溝通,不能總是把一些工作上的事憋在心裏,有時自己在工作上有什麼問題要經常和老闆溝通溝通,並及時的解決,這樣工作才會有動力,才不會想不幹了。ii.要有耐心和熱情:在工作的時候要經常微笑,這樣會讓自己的同事自己的顧客感覺很舒心,工作的時候要把自己要做的任務一定要做的完美,相信自己。同時有些同事做不來的事情你也要去積極幫助,始終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

iii、 要勤勞:有時候一些細微的東西可以讓顧客老闆更賞識你,也比較容易受提拔,上下班什麼主動收拾東西,什麼地方髒了要主動打掃。老闆就誇獎過我勤勞,有付出就真的有回報的。

總結之後我意識到了自己很多的缺點和不足,例如對自己所學的行業不夠了解;自己不夠主動做事,有時候老闆説了才知道做,老闆不説就沒有這個意識去做;社會經驗比較缺乏,對自己缺乏自信心,經常會做一些錯事,使得同事或者老闆不高興;剛開始也不大會和人交流,所以那時總是覺得自己很受委屈等等,雖然這些都是我的比較辛酸的歷史,不過這些也都是我寶貴的經驗,它們都將成為我以後參加工作和社會實踐的教訓,我要力爭在我以後暑期實踐以及今後就業的時候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在這其中,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將會讓我終生受用。學校讓我們去社會實踐真的很有作用,會讓我們從中收益匪淺。社會實踐讓我知道了,掙錢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後也不會再浪費錢了。

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讓我明白了我所學的專業以後的有可能的發展方向,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社會和大學一樣也是一個學習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農村合作醫療社會實踐報告醫療社會實踐報告(2) | 返回目錄

農村合作醫療社會實踐報告

楊振遠

前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直接關係到中國幾億農民的健康和利益,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工程,我省“新農合”圍繞着“大病有保障、門診有補償、看病花錢少”的目標,從無到有、從局部試點到全省覆蓋,從低水平起步到逐年提高補償水平,力求取得“農民得實惠、衞生得發展、政府得民心”的“三贏”效果。XX年7月2日——7月9日我班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對亳州市譙城區的四個鄉鎮進行實地調研。內容是新農合對醫院、農民、個體醫生有何影響。本報告就當地新農合進展情況及所遇到的困難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調查;對策研究

我們選擇亳州市譙城區古城、油河、趙橋、三官四個鄉鎮,調查了四個新農合的定點醫院,尋訪十幾位個體醫生,深入300多户農户家中,採取問卷式與訪談式相結合的調查方式,對譙城區新農合實行的情況進行了一次調研,其目的是想了解各羣體對新農合的看法和意見,本次調查我們三個羣體共設計了36個問題,涉及農民的有是否參加新農合、對相關政策是否瞭解、補償比例是否滿意、現在看病會選擇那類醫療機構、對新農合的總體印象、農民對新農合的意見與建議等方面的內容。涉及醫護人員的有關於個人的基本情況、實行新農合後前來醫院就診的人員有何變化、補償比例是否合理、對新農合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的內容。涉及個體醫生的有個人的基本情況、家人是否參加新農合及原因、實行新農合後前來就醫人員有何變化、他們對新農合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的內容。

選擇古城、油河、趙橋、三官的原因是四個鄉鎮醫院規模、醫療設備和地理環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譙城區農民調查總結

採用問卷與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方式,一方面是考慮到農民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兩種方式可以相互補充,相互驗證,以克服單一方法的侷限性。本次對農民的調查共發放問卷308份,收回308份,有效問卷301份(其中:古城75份、油河73份、趙橋61份、三官99份)。

一、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

我們對農民的調查涉及譙城區四個鄉鎮,共60多個村莊,深入300多户農户家中,這次關於農民問卷調查的被調查者具有以下特徵:參與問卷調查的絕大多數為參合農民,佔被調查者總數的98.01%,中老年農民佔大多數,調查對象基本上普通農民,村幹部較少佔總數的1.62%。家庭經濟狀況分佈比較均勻,代表性較強。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能夠真實的反應出大多數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看法及意見。

二、新農合政策在農民之間的普及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98%(見附表1)左右的農民都參加了新農合,一方面反映農民積極國家政策,另一方面新農合總體來説對農民是有益的。但仍有2%的人員不願參加新農合,這表明政策在實行過程中還存在不足。

附表1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

您和您的家人是否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

頻數

頻率(%)

295

98.01

6

1.99

合計

301

100

三、新農合相關政策的宣傳情況

在回答“您瞭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政策嗎”的問題時,只有4%(見附表2)左右的人員對相關政策瞭解,有近50%的人對政策不瞭解,其餘的人只是大致瞭解補償比例中的門診30%和住院70%。這表明新農合的相關政策宣傳的還不夠。

附表2 新農合相關政策的宣傳情況

您瞭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關政策嗎?

頻數

頻率(%)

瞭解

15

4.98

瞭解一點

137

45.51

不瞭解

149

49.51

四、參加新農合的原因

在回答“您和您的家人是因何種原因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的問題時,有47.92%(見附表3)的農民選擇了應對重大疾病的發生,有16.93%的人認為是政策規定,也有6.08%的人感覺政策好相應政策,其中有29.07%的人是隨大流,這表明大多數人選擇參加新農合是為了應對重大疾病的發生。

附表3(可多選) 參加新農合的原因

您和您的家人是因何種原因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

頻數

頻率(%)

應對重大疾病的發生

150

47.92

隨大流

91

29.07

政策規定

53

16.93

政策好相應政策

19

6.08

五、實行新農合後人們看病的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實行新農合後83.05%(見附表4)的人看過病,他們看病時有18.86%的人首先會選擇不可以報銷的個體診所,有35.64%到個體診看病是因費用底,55.44%的人認為方便,8.91%的人認為服務好、醫生熟悉,只有0.01%的人認為水平高。有81.14%的農民會選擇新農合的定點醫院,這表明新農合的定點醫院存在費用高、不方便等問題。

在回答“您或家人看病是否住過院”的問題時,有53.06%(見附表5)的人看病住過院,住院人數比以前增加了,在調查時農民普遍反映醫院看病增加了很多程序,有時小病也要求住院。

附表4您和您的家人蔘加農村合作醫療以來是否看過病?

您和您的家人蔘加農村合作醫療以來是否看過病?

頻數

頻率(%)

看過

245

83.05

沒看過

50

16.95

合計

295

100

附表5您或家人看病是否住過院

您或家人看病是否住過院?

頻數

頻率(%)

130

53.06

115

46.94

合計

245

100

六、有關新農合的報銷比例的情況

在回答“你是否知道補償比例”的問題時,有42.81%的農民不知道補償比例,這表明有很多人在看病報銷時只能是醫生説報多少就是多少。有57.19%的人瞭解補償比例,在瞭解補償比例的人羣中46.71%的人對補償比例表示滿意,有40.31%的人認為一般,8.38%的人對補償比例不滿意,4.60%的人感覺無所謂。<蓮山 課件 >在調查中農民普遍反映門診的報銷比例低,這表明補償比例據農民的要求還是有差距的。

在回答“你認為現在的補償程序複雜嗎”的問題時,有42.81%(見附表6)的的被調查者選擇了不復雜,是最多的,其次是一般佔24.75%,再次是認為複雜有21.07%,在調查中有很多被調查者反映姓名不一致報銷很複雜,甚至無法報銷。

附表6您認為現在的補償程序複雜嗎

您認為現在的補償程序複雜嗎?

頻數

頻率(%)

不復雜

128

42.81

一般

74

24.75

複雜

63

21.07

不知道

34

11.37

合計

299

100

七、實行新農合後定點醫院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

調查結果顯示,有50.00%(見附表7)的人對定點醫院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是滿意的,是最多的,其次是一般、不滿意、不知道,它們所佔的比例分別是40.28%、11。46%和4.86%,據農民反映有的定點醫院服務比以前差,有的定點醫療設備和醫療水平不行,以前就診人員非常少,但由於成為新農合的定點醫院才使得人員增多,但服務質量並沒有改善。而且反映定點醫院以賺錢為目的,亂收費、小病大治、無病用藥的情況較為普遍。

附表7實行農合以來您對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滿意嗎?

實行農合以來您對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滿意嗎?

頻數

頻率(%)

滿意

144

50.00

一般

116

40.28

不滿意

33

11.46

不知道

14

4.86

合計

288

100

八、新農合的收費方式

在回答“參加農村合作醫療需個人繳費,你是採取的那種繳費方式”時,回答上門收取的人員達到74.92%(見附表8),有25.08%的人是通過定點主動繳納的,在調查過程中部分人反映他們是給村幹部面子才參加新農合的,還有的人反映有些地方如果全村參加新農合的人數不達到一半以上或者不全部參加其他人即使參加也不給報銷。

附表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需個人繳費,你是採取的那種繳費方式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需個人繳費,你是採取的那種繳費方式?

頻數

頻率(%)

上門收繳

221

74.92

定點主動繳納

74

25.08

合計

295

100

九、關於農民是否留意補償的公示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有85.81%(見附表9)的農民不看補償公示,佔所選項的第一位,其次是偶爾看一看,佔8.45%,再次是未公示和經常看,分別佔5.40%和0.34%,調查過程中很多農民認為反正又不知道那些可以報、那些不可以報、應該報多少看了也沒用,這表明農民對補償比例和補償範圍還不瞭解。

附表9您是否留意每名患者住院補償情況在村衞生室裏的公示?

您是否留意每名患者住院補償情況在村衞生室裏的公示?

頻數

頻率(%)

經常看

1

0.34

偶爾看一看

25

8.45

不看

254

85.81

未公示

16

5.40

合計

296

100

十、農民對新農合的總體印象

調查結果顯示,有70.10%(見附表10)的人認為新農合好,19.60%的人感覺一般,3.32的人回答不知道,仍然有6.98%認為不好,在調查過程中有很多羣眾認為新農合的政策是好的,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附表10您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總體印象如何

您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總體印象如何?

頻數

頻率(%)

211

70.10

一般

59

19.60

不好

21

6.98

不知道

10

3.32

合計

301

100

十一、關於農民是否會繼續參加新農合

在回答“您打算參加下一年度合作醫療嗎”時,有94.68%(見附表11)的農民確定會參加下一年的新農合,有1.67%的人還不確定,但還有3.65%的農民確定不會參加下一年的新農合了,在問到不願參加新農合的原因時,他們的回答有報銷手續太繁瑣(75.76%)、報銷比例太低(7.56%)、不看病也得交錢(4.55%)、看病不自由(3.03%)、有些不給報銷(3.03%)、藥貴(3.03%)、沒錢交(1.52%)、有人走後門(1.52%)

附表11您打算參加下一年度合作醫療嗎

您打算參加下一年度合作醫療嗎?

頻數

頻率(%)

參加

285

94.68

不參加

11

3.65

不確定

5

1.67

合計

301

100

十二、農民對新農合的意見與建議

綜合起來看,農民對新農合的意見與建議主要集中五個方面:

、有關部門對政策的宣傳不到位。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知道的很少,即使知道也只是瞭解門診和住院的報銷比例,對哪些藥品可以報,哪些不可以報知道的人更少了,在訪談中常常聽到他們這樣説“政策是好的,但是總不能像説的那樣按比例報,醫生説報多少就報多少,醫生説什麼不能報就不報,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往往七八百塊錢,只能報一百多,醫生會不會騙人呀”。由於對政策的不瞭解,農民無法得知自己應該報多少,對於以前醫院不收費的項目如:量温、注射、查房等,現在收費很不理解,認為是醫院出了問題,這樣會影響醫院在人們心中的看法,不利於醫院與病人之間建立互信的關係,不僅會影響人們看病的心情,也會對國家的良好政策產生消極影響。

二、買藥和看病都比以前貴了。在調查中人們反映最多的是藥比以前貴了,而且看病費用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醫院的藥品比市場價,有的人甚至採取到醫院開方,到市場買藥,認為這樣比較划算。而且現在到醫院看病,不僅醫院增加了很多的收費項目,還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檢查,這些檢查費用是不能報的。有農民反映,醫院會出現反覆檢查的情況,即使兩次看病之間的時間在一星期內,醫生還是會做同樣的檢查。醫院在調查中一位村民説“現在看病比以前貴多了,一個闌尾炎手術以前500塊錢就可做的,現在要用到1700多元,報銷的錢也不多,因為醫生用了很多不能報的補藥”。

三、簡化審批、報銷程序,延長報銷時間。在我們與農民的訪談中,很多農民都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國家的新農合政策好是好,但我們不明白,能否制定一些讓我們老百姓一看就明白的政策。因為報銷時藥品目錄、按項目收費、分段按比例報銷等項目,農民文化程度不高,這樣農民仍將處於被動地位,對繁多的收費項目和密密麻麻數感到茫然,對什麼可以報、什麼不能報、報銷的比例是多少還是弄不明白,[蓮~山課件 ]只有按照醫院的政策辦了。也有人反映到外地看病程序太複雜了。對於審批程序很多人反映如果姓名不一致報銷實在太麻煩了,往往不能報。有些農民還是感覺報銷程序有點複雜。報銷時間短,這是農民在報銷問題上反映最多的,農民活多,時間緊,不可能老是在醫院呆着,當有時間的時候去報,已經過期了。在調查中,很多人認為同種報銷比例最好採取累計方式,定點定時報銷。

四、提高門診報銷比例、擴大報銷範圍、降低門檻費。現在看門診費用增加了不少,而且報的錢也不多,有人反映沒有參加新農合的人到定點醫院看病要比參加新農合的人看病費用低,有時不拿出農合本看病還便宜點。在調查中發現,很多人看門診時,除去一些不能報的檢查和藥品,所報銷的錢大部分在10%左右,因此他們感到門診的報銷比例太低。我們也統計了人們看病所花的錢,大多數都在1000元以下,他們報銷的錢基本上都在400元以下,很多人不滿,認為並沒有真正得到好處,錢都讓醫院賺去了。有不少人認為報銷範圍小,很多貴藥不報銷,報銷的大部分是便宜的藥。也有部分人認為只要是能治病的藥都應該報。人們感到門檻費有點高,應降低。而且有人反映,如不連續住院會連續收取門檻費,認為這樣很不合理。有人認為五保户應該單獨提高報銷比例。

五、看病不自由、不方便。調查中,農民反映比較多的就是,他們覺得看病不自由。這是因為,實施新農合的試點縣都規定了定點醫療機構,而且定點醫療機構基本上都是本鄉鎮衞生院和本縣市及以上醫院。同時,在報銷比例上對在當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都有所傾斜,而報銷比例最高的是鄉鎮衞生院。但有些鄉鎮衞生院都不同程度存在基礎設施陳舊、醫療設備老化、人才匱乏、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有些定點醫院以前很少有人去,現在人們沒得選擇。很多人認為同級的定點醫院(不僅僅是本縣範圍內)應該形成同樣的報銷比例,這樣醫院之間才有了競爭,才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進而滿足農民的需求和願望。調查中在據城鎮遠一些的農民認為看病不方便的非常多,究其原因是村衞生室還沒建,個體醫生沒有參加到新農合當中來,看小病不願跑好遠到鄉鎮醫院,他們會選擇不能報的個體診所。我們也期望加快建立村衞生室的步伐,好讓農民都能參加到新農閤中來,讓廣大人民羣眾收益。

綜合而言,從農民的角度看,一方面新農合確實讓他們得到了一些實惠,農民也積極相應政策,從總體反映來看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農民生病敢到大醫院看病了,另一方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剛實施不久,尚處於未成熟階段,還有一些地方實施的不夠完善。人們普遍感覺到小病並未受益,有的還認為增加了負擔。希望能調整小病的報銷比例,因為最多的還是這一類病,相關醫院能簡化一些不必要的看病的程序,做到小病不要大治,從而解決“看病貴”的問題。

同時也希望相關部門把政策宣傳到位,加強對定點醫院和相關單位的監督,讓農民成為新農合的主動者,而不是接受者,從建立農民合作醫療管理監督組織,簡化制度設計,加快建立村衞生室的步伐,調整鄉鎮衞生院功能定位等幾個方面進行制度創新,不斷豐富其內涵與功能,使之逐步完善。

最終體現出“以滿足農民的需求為中心”的原則。

社區醫療社會實踐報告醫療社會實踐報告(3) | 返回目錄

炎炎夏日,我們不畏酷暑;漫漫路途,我們勇往直前。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認識社會,接觸社會、實踐自我,鍛鍊自我的一個平台。而醫療服務則是作為醫學院學生的實踐內容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醫療組為了更好地實踐奉獻社會,服務社會的青春理想,鍛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我們積極投入本次實踐活動,做好醫療服務。

我們醫療組由四人組成,主要負責輔助 相關老師開展好講座(老年骨質疏鬆的相關知識、眼科講座、急救技能與操作), 做好甲型h1ni流感宣傳 , 深入社區、做義診(如測量血壓、聽診心率等)。通過這次實踐,用到了一些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使自己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提高,緊密地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

雖然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留戀這美好的時刻。這裏面有辛勤,也有汗水,當然更有歡樂。但是更多的是對我們即將走上實習崗位的醫學生的一種鍛鍊和培養,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深入社會,瞭解社會。在實踐中領會了真諦,在磨練中得到成長,在火熱的青春中收穫心智的成熟美好的時光總易流逝,然而美好的記憶則將永存。由此次醫療活動,我們“親情服務、愛心施醫,鍛造了自強之才”。然而,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如有出現口腔問題,白內障患者等居民們提出來的問題,我們也只能儘可能地提供給患者最好的建議。我們今後還將不斷地為社區送去知識,送去關愛,送去祝福!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醫療組圓滿的完成了任務。本次實踐活動真正喚起我們醫學生對衞生事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也磨練了學生的意志,陶冶了學生的思想情操,綜合素質得到培養和提高,並充分展示了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奮發進取的精神面貌。

寒假社會實踐報告醫療衞生調查社會實踐報告醫療社會實踐報告(4) | 返回目錄

衞生調查報告總理在今年的兩會上提出“深入整頓和規範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購銷秩序,切實解決羣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帶動了醫療健康話題新的熱點——“如何讓虛高的藥價縮水?如何讓生病不再成為貧窮的砝碼?如何讓看病不再成為生活的難題?”

為了解北京市民的醫療衞生問題,北京社會心理研究所於xx年3月21日至27日進行了一次入户問卷調查。調查樣本的選取採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方式。樣本來自城八區8個街道,共計15個居委會,有效樣本600人。被訪者年齡在18~76歲之間,性別比例被控制在1:1左右。

一、市民就醫考慮的首要因素是醫療水平高

我所xx年6月的社情民意調查數據顯示,84.5%的市民將保持健康的身體作為保障未來生活的首要手段,認為保持健康的身體是保證未來生活、提升生活質量並享受未來幸福生活的前提。此次我們發現,33.4%的市民對健康問題感到較大或很大的壓力。

41~55歲的中年人對健康問題普遍感到壓力大,其中51~55歲的市民21.1%對健康問題感到壓力較大,40.4%感到壓力很大,遠遠高於總體水平。

1、多數市民就醫更看重醫院的醫療水平和醫療安全

市民選擇就醫所考慮的主要因素前五位依次為:醫療水平高(81.5%)、醫療安全(61.7%)、醫療費用低(58.9%)、服務態度好(57.3%)和離家近(57.2%)。隨着醫療制度的改革,只有不到一半(46.2%)的市民將“是否公費醫療定點醫院”作為就醫時考慮的主要因素。

2、低收入市民就醫考慮“醫療費用低”的比例高於“醫療安全”

對於醫療費用和醫療安全這兩個因素,中等收入的市民就醫時考慮醫療安全的(64.4%),比考慮醫療費用低的多15%;對於收入較低和收入很低的市民,更多的人把“醫療費用低”作為選擇就醫所考慮的主要因素。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三臨牀醫院院長徐秀玉代表認為,“根據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政府應該儘快建設一批福利性質的‘平民醫院’,以低廉的價格,為貧困人羣提供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如感冒發燒等常見病、普通病都可以,醫院按病種收費,藥的價格和檢查費、住院費都要比普通醫院低,政府對醫院實行有效的補貼,然後用政策價格槓桿讓患者選擇治療的醫院。

二、半數以上的市民擔心醫護水平低,花錢不治病

1、42.5%的被調查者對醫生診斷的準確性持負評價

標籤:實踐 醫療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