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人大調研報告

區人大關於貧困地區破解“看病難”的實踐與體會

人大調研報告

近年來,xx區為有效解決人民羣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衞生、藥品供應,為羣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全區衞生系統在狠抓利民、便民、惠民上下功夫,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

xx區現有醫療衞生單位 97 個,其中區級醫療衞生單位 8個、中心衞生院 10 個、鄉鎮衞生院 65 個(含地名)、社區衞生服務中心 8 個、有民營醫院 6 個;有行政村衞生室 803 個。全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人員 5649 人,其中公立醫院衞生機構 2696人(含自收自支人員 67 人、臨聘人員 634 人),民營醫療機構686 人,鄉村醫生 2258 人。有高級職稱 65 人,中級職稱 319 人,執業醫師 1060 人,執業助理醫師 1395 人,平均每千人口有醫務人員 1.15 人。公立醫療衞生機構核編 1996 個,實際在編 1606人。全區設開放病牀 2357 張,平均每千人口有病牀數 1.7 張。

全區已形成了以區級醫療衞生單位為中心、中心衞生院、鄉鎮(含地名)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衞生室為網底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完善服務體系,讓患者有地方看病

走進xx區雪山中心衞生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依勢而建的嶄新的樓房,那錯落有致、造形各異的花壇、亭榭,那温馨舒適潔淨整齊的病房,見證了xx區實施災後重建等衞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後的變化與發展。近 7 年來,xx區共積極爭取和實施衞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近 300 餘個,總資金達 3 億元,改擴建房屋11.59 萬㎡,及時將 900 餘台件價值近 600 萬元的“新五件”、10 餘台救護車輛配備到農村衞生院,各醫療衞生單位自籌 5000餘萬元改造危房或添置更新醫療設備。同時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中,對被撤併鄉鎮做到了衞生機構不撤、人員不少、服務不弱,將撤併鄉鎮衞生院更名為地名衞生院,實現了每個鄉鎮、辦事處、行政村都有政府舉辦的衞生院和村衞生站,有醫有藥、能防能治。基層醫療衞生單位的人、財、物全面實現了上劃區衞生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區已經形成以區級醫療衞生單位為中心,中心衞生院、鄉鎮衞生院、地名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衞生站為網底的覆蓋城鄉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基本解決了羣眾有地方看病的問題。

(二)織牢衞生網底,讓患者方便看病

為切實解決羣眾方便看病的問題,xx區不斷加大對村衞生室的投入,加強標準化村衞生室建設,強化鄉村醫生培訓,提升村衞生室的服務能力。一是共投入村衞生室建設資金 3000 餘萬元,建標準化村衞生室 250 個,佔村衞生室總數的近 30%。二是為全區所有行政村衞生室配備了電腦,為行政村衞生室和其它村衞生室安裝空調 841 台,分批對所有村衞生室負責人、部分鄉鎮衞生院信息管理人員共 900 餘人進行了計算機知識培訓,基本實現了信息上下對接、資源共享。三是區衞生局為全區所有村衞生室配置了檢查桌、診斷桌椅、搶救包等基本醫療設施,並統一製作了藥品目錄、價格公示牌,讓老百姓看病後可以自己算帳。四是全區實行鄉村衞生一體化管理覆蓋面積達 100%,羣眾用藥更方便安全。五是已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 8 個,服務人口近 30 萬,其中恩陽、東城辦事處被授予“全省示範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六是認真落實鄉村醫生勞務報酬,XX 年區財政在對每個村衞生室補助 6000 元的基礎上,再按所轄人口每人每年 8 元的標準核撥均等化工作經費和按參合人數每人每年 6 元的標準補助一般診療費。七是積極推進“兩化”互動、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加大並優先保障對重點鎮、中心村、聚居點衞生的投入,不斷滿足“園區+社區”模式所承載的新型產業工人和居民的衞生需求。八是對全區所有村衞生室實行“統一機構設置、統一人員調配、統一技術服務、統一藥品配送、統一業務管理”的“五統一”運行模式,加大基本公共衞生及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的督查與考核力度,逗硬落實考核獎懲,確保為廣大農民羣眾提供方便及時的醫療衞生服務。

(三)提升服務能力,讓患者看得好病

為滿足患者需求,全區醫療衞生機構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增加服務項目,引進新的醫療技術,添置或更新醫療設施設備,加強中醫、理療等特色專科建設,加快中醫藥適宜技術擴廣應用步伐,讓患者看得好病。一是實行區級醫療單位幫扶農村衞生院、農村衞生院幫扶村衞生室的定點幫扶制,通過人才培訓、業務指導、設備支持等多種途徑,努力提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服務能力。據不完全統計,7 年多來共幫扶農村衞生院大中型醫療設備500 餘台件,幫扶村衞生室常用醫療設備 4000 餘台件,派駐鄉村指導醫師 300 餘人次,免費培訓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人員近8000 餘人次,全科醫師、全科護士 200 餘人次,開展送衞生下鄉活動 180 餘次,義診患者近 12 萬人次。二是各醫療衞生單位的臨牀人員通過自

考、函授、進修、繼續醫學教育等方式不斷增強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服務技能,各醫療衞生單位平均每年派駐上級醫院進修的人數佔醫技人員總數的 15%,參加自考、函授和繼續醫學教育的平均佔 20%以上。三是狠抓等級醫院創建工作,目前全區已創建一級甲等衞生院 12 所、示範衞生院 30 所、二級乙等綜合醫院 1 所、二級甲等中醫院 1 所。四是不斷壯大隊伍,合理補充衞生人才。XX 年、XX 年兩次共為全區醫療衞生機構補充衞生專業技術人員 250 人,通過“雙選會”引進大專院校學生 60 人,實施執業醫師項目為鄉鎮衞生院補充 10 人,XX年區編辦為區級醫療衞生單位增加編制近 100 個。

(四)認真實施項目,讓患者看得起病

1、有序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是農民參合率逐年提升,由 XX 年的 72.4%提高到 XX 年的 96.67%。二是不斷調整完善報費補償方案,讓參合農民更多受益。自 XX 年起全面實行了門診統籌,增加慢性病種達到 17 種,上調住院補償封頂線為 10 萬元;對 0-14 週歲的農村參合兒童患白血病、兒童先心病實行提高醫療保障水平補償,在規定的省、市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針對本病的醫藥費用按總額的 70%報銷,農村醫療救助由民政部門對符合條件的患兒按其醫療費用的 20%進行醫療救助;兒童白血病實行最高限價治療,兒童先心病實行單病種付費,對患惡性腫瘤、白血病、尿毒症、重性精神病、肝硬化、艾滋病、器官移植、0-14 歲腦癱患兒的參合住院農民試行提高保障水平試點,在省、市、區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針對本病的政策範圍內費用總額報銷不足 70%的按 70%報銷。近 7 年來全區共補償參合農民 6.7 億元,切實緩解了農民羣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xx區新農合工作 XX 年、XX 年兩次在央視新聞中播報,受到好評。

2、紮實推進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等補助項目。一是自實施“降消”項目、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以來,xx區共對3.2 萬名農村住院分娩孕產婦進行了補助,補助資金達 1600 餘萬元。二是配合殘聯對 600 例白內障患者實施了減免手術費用治療,補償資金達 48 萬元。三是為 3.5 萬適齡婦女增補葉酸,免費篩查乳腺癌 0.8 萬人、宮頸癌 7.1 萬人。四是配合區總工會對7300 名困難職工及環衞工人進行了免費體檢。五是積極開展“五進社區”、“六免費”服務活動,對 6 萬名確診的高血壓和 1.8 萬名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規範管理,共建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10.4 萬人份。

3、按時啟動和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一是 8 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所有農村衞生院、803 個行政村衞生室先後按時啟動實施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四川省增補藥物,藥品實行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據統計,自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後,各級醫療衞生機構門診量大幅度增加,平均增長率達 31.5%,門診均次費用下降 33.2%,住院均次費用下降 28%,藥品費用支出佔醫藥費用支出的比例由實施前的 48.5%降至 27.8%。二是新農合、城鎮職工醫保均提高“基藥”5%的報銷比例。三是深入開展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整治,嚴格實行大中型醫療設備論證審批制度和政府招標採購制度,各級醫療機構主動下調藥品價格 300 餘種。四是對“三無”病人、特困患者,採取職工捐助一點、單位減免一點的辦法實行了及時的醫療救治,據不完全統計近 7 年來全區衞生系統職工共為患者捐款捐物價值 80 餘萬元,減免醫藥費用近 500 萬元。

(五)推行優質服務,讓患者看病滿意

一是積極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大力加強醫院內涵建設,認真落實 13 項核心管理制度,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減少醫患糾紛。二是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廉政文化進醫院活動,召開現場會議、警示教育會議和創先爭優總結表彰大會,努力營造創建“人民滿意醫院”“人民滿意科室”和爭做“人民滿意醫務人員”的競爭與發展氛圍。三是有力開展民主評議衞生行風活動,聘請民主評議員、行風監督員,發放行風測評表,設立投訴信箱,公佈舉報電話,徹底糾正大處方、濫檢查、“紅包”、回扣等行業不正之風,保護患者利益,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據統計全區衞生系統共設立舉報電話 92 部、投訴信箱 92 個,每年至少聘請 8 名黨代表、10 名人大代表、12 名政協委員、20 名羣眾代表為常年行風監督員和民主評議員,共印發《優質服務承諾書》、《衞生系統行風測評表》共 5 萬餘份。

三、幾點體會

(一)加強教育、牢記服務宗旨是解決羣眾 “看病難”的前提。抓好職業道德誠信服務和衞生法律法規教育,就能正確引導廣大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意識,使尊重病人、關愛病人、服務病人、維權病人成為自覺的行動,就能切實增強醫務人員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法律意識,從而不斷規範醫療服務行為,建立和諧醫患關係。

(二)加大投入、夯實衞生基礎是解決羣眾 “看病難”的保障。首先,醫療衞生是社會公益事業,政府投入是主體,要解決羣眾“看病難”,就必須保障和加大政府對衞生的各項投入,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重點投入。第二,要切實解決貧困地區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就必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立多元辦醫格局,出台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與民間資本辦醫,從而有效緩解政府投入有限而羣眾迫切需要的矛盾。第三,要切實改善廣大患者的醫療條件,就必須積極爭取和認真實施好衞生項目,加強監管,確保發揮最佳效益。第四,要徹底解決羣眾看得起病的問題,就必須建立更加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和社會救助制度,進一步提高人口的覆蓋率和補償水平,對貧困人羣、重大疾病患者實行全面救助。

(三)規範行為、加強全行業監管是解決羣眾 “看病難”的關鍵。第一,堅持長期深入開展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整治,嚴格實行大中型醫療設備申請、論證、審批、招標採購制度,逗硬落實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就能有效遏制購銷活動的不正之風;嚴格控制藥品、醫用耗材價格虛高和不合理增長,杜絕盲目採購、濫採亂購行為,就能防止衞生資源浪費,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第二,大力加強醫院內涵建設,強化管理,嚴禁私招亂聘,嚴把醫療機構設置、人員、技術准入關,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培訓)力度,改進服務流程,簡化就醫環節,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就能不斷滿足廣大患者的醫療衞生需求,保障醫療安全。第三,加強醫院收費與財務管理,建立費用審查制度,實行院務公開,深入開展廉政文化進醫院活動,徹底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就能塑造窗口行業文明形象。第四,建立健全長效監督機制,推行綜合衞生執法,嚴厲打擊不法醫療行為,就能為廣大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就醫環境。

標籤:人大 調研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