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研報告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十篇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1

所謂單位小型零星工程是指未達到國家招投標法規定金額不通過政府招投標或比先程序的改造、修繕、裝修、綠化等基礎設施改造項目。這類工程項目類型繁多,單個造價低,分佈零星,沒有專業設計,施工隨意性大,造價難以控制,管理簡單粗放。管理好單位零星工程,控制好工程造價和質量,達到“少花錢多辦事”,是單位經濟活動中應予重視的問題,也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十篇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小型零星工程立項隨意性大。小型零星工程往往根據單位需要自行安排,即無前期的研究與論證,也無規範的工序或工藝,成為“無設計、無圖紙、無預算”的三無工程。施工過程中承包方常以各種理由或藉口提出增項或改項要求,巧立名目,弄虛作假,虛報價款的情況較多。

二是質量監管難以到位。小型零星工程多為單位自建、自管,由於缺乏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同時受建設時間、建設條件等諸多原因限制,難以實現有效的質量監管,施工單位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現象多,工程數量核實難度大。

三是施工隊伍隨意確定。小型零星工程用工靈活、方式簡單、結算方便,施工隊伍基本由各單位自主確定。但大多數施工隊伍卻是沒有資質等級或有而不高者,其本身不具備到建築市場競爭的能力,零星工程成為其最佳的寄生土壤。由於此類施工隊伍專業技術水平和抵禦風險能力較差,易形成諸多工程隱患。

四是工程資料管理混亂。小型零星工程中很多都是修繕工程,大多未簽訂正式的合同,僅憑一紙協議或是單位領導的口頭交辦就定下工作任務,後期驗收多數走走過場,工程資料嚴重不齊。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是制度不健全。宏觀方面講,國家對小零星工程沒有具體的約束性很強的規範性文件,有的只是指導性意見,要求在招標、比先規定金額以下的工程在監督部門的監督下采用競爭性談判,但大多數單位為節約成本未能執行;微觀方面看,多數單位根本就沒有小型零星工程的管理制度或監管措施,需要就臨時指定人員做,導致小型零星工程管理呈無序狀態。

二是項目建設管理水平低,缺乏技術和安全保障。小型零星工程一般為自建、自管、自用,建設單位領導及有關管理人員往往根據自己的風格和喜好辦事,草率簽訂用工協議,甚至出現受個人或單位利益驅動,指定利益關係人承包。加之大多單位缺乏工程專業技術人員,施工過程中監督不到位,甚至無人蔘與監管,工程數量真實性難以確認。

三是小型零星工程價款認定缺乏監督。小星零型工程項目“價低、量多、點散”,尚無相關職能部門具體負責監管,多數建設單位既無內審機構,又無專業人員,工程款往往根據承包人報價和經辦人及領導審核意見確認,加之無圖紙無預算,工程實際造價難以複核。

四是單位和個人利益驅使。單個零星工程金額雖小,但用工隨意,項數較多,日積月累下來的數額卻並不小,出現漏洞也就在所難免。有的單位長期使用固定的承包人,單位與承包人之間形成一種互惠互利的“潛規則”,在利益上達成某種默契,為違法亂紀提供了機會。

三、建議

一是健全小型零星工程制度建設。各單位應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的規定製定適合本單位(部門)的小型零星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從項目計劃、實施、驗收、監督、資金支付等環節加強小型零星工程建設管理,杜絕跑冒滴漏和損失浪費。

二是加強小型零星工程現場的監督管理力度。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小型零星維修工程都是單位自己在監督,施工現場監督往往流於形式。各單位應建立完善的小型零星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必要時可聘請有資質的監督人員參與現場管理,全程記錄建設內容,確保工程質量和價款結算可信、可靠、可查,防止承包人弄虛作假騙取國有資產。

三是建立統一規範的施工隊伍選定方式。單位小型零星工程建設是國有資產管理使用,過程中的具體行為,是各單位應盡的管理責任。要改變各單位自主用工、施工隊伍無資質等級、技術力量差、安全質量無保障的現狀,可採取由國資管理部門按政府採購方式統一選定並建立小型零星工程施工隊伍儲備庫,簽訂規範的服務合同。各單位有用工需求時,可向國資部門申請,根據建設內容由國資部門從儲備庫中按一定方式抽選安排符合要求的施工隊伍供用工單位使用,由用工單位承擔施工過程監管責任和價款結算,遇質量事故或安全責任,由國資部門按報務合同約定追溯對方的履約責任。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2

通村水泥路處在農村公路路網的末端,輻射半徑最長,受益羣眾最多,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加快通村公路建設既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20xx年同步建成小康社會,達到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

近年來,在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我縣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創立了“兩不修”、“八步工作法”、“6+1”工作舉措、“四定”管養辦法等先進做法,使我縣農村公路基本實現了“建、管、養、運、安”協調發展。全縣共建成通村水泥路2227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達100%、通水泥路率達80.7%。

一、我縣通村水泥路建設的大環境及現狀

近年來,全縣上下積極籌資立項,通村水泥路建設呈現出大投入、快發展的強勁勢頭,建設成就斐然。一是政府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把通村水泥路建設作為改善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頭等大事來抓,縣裏成立了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交通部門成立了農村公路規劃管理中心,確定了主管領導、分管領導、參與單位及責任人員,明確各級各部門工作職責,將通村水泥路建設納入縣政府綜合目標考核,逐級簽訂責任狀,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鄉村主動作為。鄉鎮、村組把通村水泥路建設作為頭等實事項目,爭相到交通部門要項目、要計劃,深入發動羣眾,積極籌資籌勞,努力化解建設中的各種矛盾和糾紛,有力的推進了通村水泥路建設。三是部門大力支持。發改、財政、國土、水利、林業、電力等部門高度重視通村公路建設,在項目審批、工作協調等各個方面,積極配合支持,簡化程序,提高效率,有力的服務了通村水泥路建設。四是羣眾積極參與。羣眾對交通建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自覺服從建設需要,踴躍參加“一事一議”,自願捐資投勞,支持農村公路建設。五是多種力量推動。首先是老闆推動。在廣大農村,一部分有經濟實力的老闆出於多種原因,在大多數羣眾集資尚不到位的情況下,自行墊資動員村委會積極要求立項,立項後便於承攬工程。其次是成功人士推動。在當地有影響或在外經商、從政成功者,出於回報家鄉等目的,紛紛動用各種關係要求修建通村路、通社路甚至是通户路。這部分人士一般都會捐助或通過其他渠道解決一部分建設資金。最後是大環境推動。自20xx年以來,國家大力宣傳,通村水泥路建設家喻户曉,無形中督促鄉鎮、村社幹部必須在通村水泥路建設中有所作為,否則羣眾意見較大。

二、通村水泥路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全縣通村水泥路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通村水泥路建設總里程迅速增加,技術等級不斷提高,路面狀況明顯改善,但是通村水泥路在建設、籌資、管養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羣眾利益難協調。在通村水泥路建設中,雖然羣眾的積極性很高,但往往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時,部份羣眾過分注重個體利益,在自身利益受損或個體利益沒有滿足時,不惜採取阻工、上訪等過激方式,給村委、鄉鎮甚至是交通部門施壓,以達到有利於自己的目的。

(二)通村水泥路指標供需矛盾突出。

20xx年我縣共有1250公里通村公路規劃里程進入省廳數據庫,隨着近年來農村公路快速度建設,庫內指標已不足200公里。但廣大羣眾修建通村水泥路甚至是通社路、通户路需求越來越大。目前縣上已下達20xx、20xx兩年通村路建設指標1100餘公里,需兑付獎補資金約

2.5億元。但目前接到的立項申請又接近600公里,相當一部分存申報里程都大大超過規劃里程,縣上僅存的指標難以滿足要求。

(三)通村水泥路總體技術水平不高。

通村水泥路總體技術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公路建設投入不足,公路建設等級低下。目前全縣農村公路仍有1000餘公里的泥結碎石路和毛坯路,全天候通行能力比較差;已建成的2227公里通村水泥路基本上都是3.5米寬,臨崖涉水路段較多,安全通行能力較差;二是受地理位置、資金保障、建設理念等要素影響,農村公路擋牆、涵洞和排水、安保等配套設

施嚴重不足,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十分脆弱。三是農村公路網絡尚未真正形成。目前我縣通村水泥路越建越多,基本以線狀公路為主,村與村之間的公路形不成能真正發揮效益的鄉村網狀公路。

(四)通村水泥路建設資金嚴重不足。

目前,通村水泥路的概算造價每公里大約為65萬元。建設資金來源主要由上級補助、羣眾通過“一事一議”集資、吸納社會各界捐資等渠道組成。然而,針對我縣羣眾尚不富裕、社會各方捐資有限的現實情況,隨着物價的上漲,建設成本的增加,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集日漸困難,縣級財政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有個別項目村為爭取指標,在羣眾自籌資金未到位的情況下,通過“借、墊、貸”等方式將資金“籌齊”,待公路建成後導致一部分已建成公路存在一定的隱形債務,極易誘發新的社會矛盾。

(五)通村水泥路普遍存在“重建輕管”現象。

公路建成後,羣眾以為水泥路是一勞永逸的.事,參與養護管理的熱情不高。多數村社管養制度不具體、不細化、不落實。管養資金籌措渠道不多,額度不夠,管養責任不落實,加之路政、運政管理觸及不到村道,許多超重車輛碾壓,造成通村水泥路失養現象十分普遍,導致路面破壞嚴重,水系不通,功能失效。據統計,在已建成的通村水泥路中,能夠得到正常養護的寥寥無幾。

三、通村水泥路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通村水泥路建設要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農村公路建設實際,從農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條件做好的入手,分階段、有重點地穩步進行,做好“七個結合”,把廣大農民羣眾生產生活中最關心的問題解決好,使他們真正得到實惠。

(一)通村水泥路建設應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通村水泥路建設規劃,要在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框架下,結合新的建設規劃、產業佈局等因素,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把農民的願望儘量反映在規劃中,確保有序協調發展。一是要堅持全盤考慮,統籌安排。將通村公路 進行分類,並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支持重點道路先建設,達到優化路網結構、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二是要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先通後暢,逐步提高通村水泥路技術等級。在滿足技術標準的前提下,儘量少佔耕地,少拆遷,以老路拓寬為主。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設4.5米寬的水泥路,大多數仍以3.5寬為主。三是在編制好農村公路體系專項規劃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向上爭取政策的力度,根據實際情況對通村公路建設通達標準進行適當調整,解決通村公路中因計劃不合理而形成“斷頭路”、“分支路”等問題。

(二)通村水泥路建設應與羣眾主體地位相結合。通村公路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順應民意,量力而行,維護羣眾利益、減輕羣眾負擔,做到“一事一議”,不修廣大羣眾不想修、不願修、不參與修的路。同時合法籌集建設資金,不強行攤派、集資。要充分發揮廣大羣眾的決策和行動主體作用,多方籌資,切實減少建設資金的缺口,努力解決由於通村公路建設形成的鄉村債務和拖欠工程款等問題。

(三)通村水泥路建設應與加強資金監管結合起來。 要建立健全通村公路建設資金管理制度,保證國家補助資金真正用到通村公路建設中去,防止中間截留和挪用。對自籌資金的管理更要加強。一是要加強對自籌資金真實性的核查,杜絕“借、墊、貸”現象發生;二是要對自籌資金使用情況,定期進行公示,加強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使用的社會監督。

(四)通村水泥路建設應與工程質量進度相結合。通村公路建設技術標準不高,但是質量要求絕不能降低。如果在質量上出了問題,“民心工程”就變成了“傷心工程”。一定要處理好質量與進度的關係,“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決不能留下質量隱患。村委會要切實履行業主職能,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的作用,發動羣眾積極參與質量監督,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縣農村公路指揮部的技術人員要切實擔責,嚴格每道程序的驗收把關,聯合驗收組在驗收時認真負責,不走過場,確保不出不好工程。

(五)通村水泥路建設應與加強公路管養相結合。

要通過宣傳引導,杜絕“重建輕管”現象發生。一是要明確各級責任。要將通村公路管養納入對鄉鎮的目標考核,使鄉鎮重視通村公路管養工作。二是健全相關機構。充分發揮鄉鎮交管站的職能作用,要加強鄉鎮交管站建設,確保有人做事,有錢辦事。賦予鄉鎮交管站更多的通村公路管理職責。同時村上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具體做好村道養護工作。三是加大資金籌集力度。要充分發揮羣眾的積極性,實現通村公路民建、民管、民養、民享。通過“一事一議”等方式籌集管養資金,縣級財政按每年每公里不低於10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四是加強技術指導。公路管理部門可向鄉鎮派出養護管理技術人員,重點做好村級養護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

(六)通村水泥路建設要與完善安保設施相結合。

針對道路交通特別是通村水泥路易發交通事故的特點,要大力推行安保設施“四同時”建設(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使用、同時養護)。凡新建村道公路,安保設施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設計,並經縣農村公路規劃管理中心審查和縣交通運輸局審核批覆;新建的通村水泥路路基寬度除保證3.5米寬的有效路面外,兩邊硬路肩寬度均須達到0.5米,保證每公里至少有4處錯車道,並在危險地段增設防護欄(防護墩)、安全警示標誌等設施。對以前建成的通村水泥路要由鄉鎮人民政府督促項目村逐步完善安保設施建設,強化道路通行安全保障。

(七)通村水泥建設應與提高公路使用效益相結合。在提高通村公路通達深度的同時,堅持從農民羣眾的需求出發,完善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大力發展通村客運,努力讓農民羣眾坐上“方便車”、“經濟車”,逐步實現“把公路修到農民家門口,把車站設到農民家門口,把班車開到農民家門口”的總體目標。為保護農村客運市場健康快速發展,對從事農村客運的班車,縣政府應出台相關優惠政策,以減輕農村客運經營者的負擔,提高經營效益,確保通村客運“開得起、留得住、有效益”。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3

近年來,隨着政府“精準扶貧”、“三鄉工程”等投入的不斷加大,鄉鎮工程項目數量逐年增加,規模不斷擴大,標準也不斷提升,加強鄉鎮工程建設領域特別是項目招投標的監督管理,是防止建設領域腐敗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力保障。但近期筆者在對部分鄉鎮的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由於機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操作方案不切合實際,鄉鎮政府的招投標行為亟待規範。

一、存在的問題

(一)工程項目化整為零規避公開招標

審計發現,有的鄉鎮存在將工程造價超過200萬元的項目拆分成多個子項目,使單項合同價低於200萬元,以達到將項目進行邀請招標或直接發包目的的現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的'項目人為拆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進行邀標,邀標單位均為相同的企業。

(二)工程項目未經集體決策或相關程序直接發包

對工程造價低於200萬元的建設項目,鄉鎮直接發包項目的情況較為普遍,而且發包過程鮮有會議記錄。對這一類項目,招標投標法規定可以不進行招標,政府採購法也不能有效約束鄉鎮採購工程的行為,監管上存在漏洞,因此,鄉鎮在發包過程中具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選擇哪家施工企業,合同價如何確定,都無據可依,為工程腐敗和國有資產流失埋下了隱患。

(三)工程項目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的企業或個人

由於監管的缺失,有的鄉鎮將小型建設項目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的企業或個人施工,工程質量存在隱患。如某鎮某小型橋樑工程項目,施工企業為房屋建築二級資質,根本不具備橋樑施工資質。

二、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規上的“空白”造成管理盲區

《工程建設項目招標範圍和規模標準規定》只針對200萬元以上工程項目進行了規定,那麼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以下的工程沒有制度強行監管,成了管理的盲區,雖然有的鄉鎮成立了專門的招投標工作領導小組,安排了專門的辦公場地及工作人員,制定了相關工作制度,招投標工作由鄉鎮紀委同志負責監督開標活動,但全程化、合法化監督仍存在一些“空白”,應招未招、肢解分包等情況時有發生。

(二)鄉鎮招投標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各地均建立了標準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同時招投標監管部門綜合管理本地區的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牽頭制定進場交易項目目錄、交易規則,監督交易場所建設和運營,協調行業監督工作。對於鄉鎮工程,應確保項目在具備招標條件的情況下通過招標程序確定施工企業。但具體的招標信息發佈方式、評標辦法、評標委員會的組成等未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規範。

三、對策與建議

(一)完善鄉鎮建設項目招投標行為管理相關制度。對於工程造價在200萬元以下的建設項目,應當出台本地區鄉鎮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管理辦法,適用於鄉鎮在本行政區域利用國有或集體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規範項目立項、工程設計、工程預算、工程招投標、合同簽訂、施工現場管理、工程竣工驗收等各環節,做到監管無死角,促使鄉鎮政府和相關單位按照規定程序規範招投標行為。

(二)加大鄉鎮建設項目招投標行為的監管力度。一是招投標管理部門要加強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對應當公開招標而採取化整為零規避公開招標的違法行為,要加大查處力度。二是住建、水利、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擔負監管職責,堅決查處並糾正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的企業或個人施工的行為。

(三)加大違法招投標行為的追責問責力度。對建設項目應招標未招標或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規避招標、未經集體決策或相關程序直接發包以及將項目發包給不具備資質的企業或個人等違法發包行為,應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不論投資額度大小,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形成有效震懾。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4

我市水利工程建設主要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等制度,形成了以國家宏觀監督調控為指導,項目法人責任制為核心,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製為服務體系的建設項目管理體制基本格局。出現了以項目法人為主體的工程招標發包體系,以設計、施工和材料設備供應為主體的投標承包體系,以建設監理單位為主體的中介服務體系等市場三元主體。實行項目法人(建設單位)負責、監理單位控制、施工單位保證和政府質量監督相結合的質量管理體制後,在正確使用國家投資、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 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

一是“人員”,包括參與基礎上建設的組織者、指揮者和操作者。每個工作人員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着工程質量。提高工程質量的關鍵在於提高人的素質,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身體素質等。高質量的人及其高質量的工作就能帶來高質量的產品。

二是“材料”,材料的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控制:嚴把材料採購關;合理使用,減少損失;建立檢驗制度,嚴把質量關;合理處理剩餘材料。

三是“機械”,施工機械設備對施工質量有着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施工機械設備選型時,應注意經濟上的合理性、技術上的先進性、操作和維護上的方便性等。

四是“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慮不周或施工工藝落後而造成施工進度推遲,質量達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資等情況。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時,必須結合技術、組織、管理、經濟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施工方案在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有利於提高工程質量。

五是“環境”,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複雜多變的特點。因此應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採取有益的措施嚴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現場,應營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產的環境。更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羣眾關係,遵守地方風俗。

二、提升建設單位管理水平

目前,我市新開工水利建設項目均組建了工程項目法人(水利站)單位,形成了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為核心,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製為服務體系的建設項目管理體制基本格局。

項目法人責任制在我市水利工程建設中推行後,基本解決了工程建設中責任缺位的問題,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中的一大成果。但是,項目法人及其機構要切實履行相應職責,承擔起相應責任對項目法人提出了很高的綜合要求。特別對於公益性項目,項目法人應對項目建設的全過程負責,對項目的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資金管理負總責;項目法人必須具備與項目規模和技術複雜程度相適應的政治、業務素質和組織管理能力;內設機構和人員結構素質應能滿足項目管理和技術管理的要求,同時具備良好的品德。從這些要求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建設作為專業面廣、技術性強、風險性高的特殊行業,要履行好項目法人建管職責,必須會經營、善管理、懂專業,必須有能勝任計劃財務管理、質量進度管理、合同執行管理、專業技術管理和外部協調的建管班子,工作人員應具有相應的工程經驗、專業水平和管理協調能力,應有正直的品德和良好的抗腐蝕能力。目前我市水利站組建的項目法人主要為分管站長及工程員,不管從人員配備還是學歷、經驗方面均不能完全滿足建設管理的需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提高監理業務水平

建設監理制強調對工程的目標管理,希望通過對工程實施目標管理,特別是工程的造價、進度和質量目標的管理(包括工程的安全管理等),加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綜合協調,實現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的全面管理。

建設監理主要是解決了工程建設施工期的專業管理,但工程建設的前期工作仍需要業主承擔大量的具體工作,特別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設計,需要相對較高的技術管理水平,對業主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而前期規劃審批、移民安Z、招投標管理等也牽制了業主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符合水利系統提出的建、管、養分離的改革模式。同時,與實施工程建設監理制的初衷相悖,目前工程建設監理制的實施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機”。由於近年來我市的經濟飛速發展,擬建和在建設工程的數量急劇增加,有資質的監理單位有限,業務量遠遠超過了建設監理的承受能力,加上建設監管不強的原因,大量不符合執業資格要求的監理人員湧入監理行業,引發了行業的信任度降低,直接導致本來可以實現“工程建設監理制”向“工程項目管理制”平穩過度的基本條件缺失。因此,需進一步加強對監理單位的考核,提高監理業務水平是我市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的關鍵之一。

四、加強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

1 嚴格執行水利建設程序

嚴格執行《水利工程建設程序管理暫行規定》和有關文件,把好項目立項、報建、開工、竣工驗收等重要關口,任何項目上一階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嚴格工程設計審批制度,未獲批准的項目不準開工,堅決杜絕邊審批、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嚴格按照單元、分部、單位工程進行質量評定,任何工程未經驗收不得投入使用或進行下一階段施工。工程驗收時必須有質量監督機構的評價意見。

2 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設“三制”

實踐證明,水利工程建設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承包制和建設監理制(即“三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項目法人切實負起了工程建設的全部責任,才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組織工程建設,從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保證工程質量。

3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

領導的重視與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質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以對人民負責和對歷史負責的責任心真正把工程質量工作落到實處。全面落實責任制,明確單位領導、項目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和具體工作人員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制,並加強監督和檢查。按照水利規範和技術要求,出現質量問題,不管當事人發生什麼變化,都要追究責任,即工程質量終身制。徹底解決工程當事人不管工程質量如何,出現問題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員真正負起責來。

4 拓展質監職能,提升工程質量等級

隨着水利工程社會效益的不斷提升,防洪抗洪能力的日益顯着,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防洪安全及環境保護,影響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為此,在質量監督的手段上也應採取各種措施:①嚴格依法治理。對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建設方等單位加強《建築法》等相關法規宣傳力度,緊抓勘察、設計問題,使質量從源頭得到保證。②以工程質量達標為目的,加大力度促進企業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工程質量的提高最終依靠施工企業實施,只有加大各項達標監測,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健全現場質量保證體系,為水利工程質量夯實基礎。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5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領導組辦公室《關於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精神。現就我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質量安全方面突出問題的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內容:

1、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中規避招標、虛假招標、圍標串標等問題;

2、工程建設實施中質量低劣、安全隱患問題嚴重等問題。

二、調研項目:

1、水利建築,關係社會公共利益與公共安全的防洪、水庫除險加固、排澇、灌溉、水力發電、引(供)水、灘塗治理、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等水利工程建設項目。

2、中央和地方投資項目。

3、擴內需項目和地方重點工程項目。

4、其他建築項目。

我市工程招投標工作和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招投標方面:

1、有的工程招標代理機構服務質量不高

目前,我市上還存在一些招標代理機構為承擔項目而無原則地遷就招標人無理要求的現象,違反了招標的公正性原則。據項目法人反映,有的招標代理機構存在工作態度傲慢、工作不主動,項目服務質量不高,收費偏高等不良現象。

2、招投標工作與工程承包合同脱節

工程施工招投標工作與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實施過程是工程建設階段不可分割的2部分,但二者在實踐操作中卻存在脱節問題。一方面,工程施工招標文件的編制主要由招標代理機構完成,而招標代理機構缺乏施工整個管理過程的經驗;另一方面,承包合同管理主要由監理單位負責,監理單位又沒有參與招標工作,造成了招標工作與合同管理不同一個主體,沒有連續性,形成了脱節,對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是不利的。

3、存在掛、靠投標的不良現象

目前,我市建築市場還存在一些私人工頭靠掛靠公司,以公司名譽進行參與工程投標的現象。同時,也存在一些建築公司,專門靠他人來掛靠,從中收取一定管理費以賴生存的現象。由此衍生出的間題是:一旦中標,原投標書承諾的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檢員、施工員、安全員等被偷偷更換,造成個別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主要管理人員不到位或遲遲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履行施工單位的工程施工質量與安全的管理職能。施工單位主要管理人員不及時到位,將給項目法人和監理單位的工程管理工作造成很多麻煩和困難,讓保證工程施工質量與安全打了折扣並存在隱患。

四、改進建議

1、依法招標。

為保證我市工程招標代理工作公正、客觀、有效地進行,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水利等工程招標代理機構的監督和管理,主要包括對項目招標代理業務的招標代理機構的資格認定,以及工作開展情況、收費標準及依據、單位信譽等基本情況的跟蹤等。加強對工程招投標活動過程(包括招標、投標、開標、評標、中標)的監督,主要是對招投標活動過程中泄露保密資料、串通招投標、歧視排斥投標、違規評標等違法行為進行監借,督促和檢查工程各項目單位按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完成施工招標投標工作。

2、熟悉文件合同。

項目法人及監理單位有關管理人員要重視並及時熟悉招標文件和施工有關合同,必要時專門成立合同管理小組,組織合同學習,才能在執行合同過程中儘快地履行管理職責,

儘量減少合同管理工作的問題,減少因工程合同變更和索賠帶來的麻煩,使工程施工合同與原來招標文件沒有實質性差異,基本符合招標階段要求達到的目的。

3、出台政策。

建議行政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出台相關規定,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整頓內建築市場,杜絕掛、靠投標的不良現象。招標投標管理站將中標的施工單位在投標中承諾的施工主要管理人員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是否及時到位作為一項重要的信用內容進行實地考核,對原則上違反原投標承諾的、沒有派遣施工主要管理人員常駐施工現場管理的.、實際存在掛靠現象的施工單位採取限時限制參加投標或降低資質等級等處罰,並予以通報,以維護招標投標工作的合法性和嚴肅性,為確保我市工程施工質量與施工安全創造良好的條件。

五、質量安全方面:

通過本次專項調研工作後我們認為,建設工程項目是一種特殊產品,它的質量水平高低事關社會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現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體制還處於破舊立新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從體制機制完善的角度進行考量,正視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從政府監管層面看,作用發揮尚不充分

我市建築質量安全機構權威性的不足對監管職能的發揮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其編制、專業技術人員配備、技術裝備及對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監督檢查的形式、內容、方法、手段與當前建設工程規模大、標準高、分佈散、專業性強的情況尚有一定距離。

2、從質量安全責任主體看,責任意識需加強

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的責任主體主要包括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公司。建設單位是建設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者,但少數建設單位考慮較多的是經濟利益和工程進度。個別單位“低價中標”後,往往是儘可能的節省建設成本,忽視安全質量投入、壓縮工程造價、降低使用建材的標準、隨意壓縮工期、分包轉包給施工單位時不注重對方的資質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設項目的安全和質量。個別建設工程招投標後不按有關價格規定簽訂監理合同,不顧成本壓低監理價格。工程監理單位與被監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單位應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但由於監理方受聘於建設單位,處於弱勢地位。同時監理人員的待遇較低,人才流失嚴重,技術能力不強,造成一些建設項目中的監理單位難以對工程實施有效的監管,無法發揮監理應有作用。同時,現行市場準入制度由於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嚴謹的規範操作,直接影響到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有效性。

3、從關鍵環節看,竣工驗收管理需完善

依據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部第78號令《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全國建設工程於XX年4月開始實施備案管理,建設單位將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准許使用文件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部門備案。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由建設單位自行組織實施,不利於嚴格按照規範標準開展此項工作。

六、改進建議

進一步提升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應着力於抓源頭、抓事前、抓控制,在當前城市建設大發展的背景下,須進一步加強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責任主體的監管,建立責任追究制,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完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新的體制和機制。

(一)制定實施細則,增加法規執行的操作性

改革開放以來,圍繞建設工程管理,我國已相繼制定並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章和增補、修訂了大量的技術標準,但從實際情況看,現行的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法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建築法”的立法目的是加強對建築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與安全,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建議有關方面根據“建築法”,抓緊制訂有關工程質量、勘察設計、建設監理等行政法規,以完善法律法規體系,使工程質量行為責任制等納入法制軌道。同時完善現行建設工程技術標準,引用技術標準中有關強制性條款和專門的標準化機構或社會組織制定發佈的技術標準,實行“技術法規與技術標準相結合”的體制。

(二)充實管理機構,提升政府監管的權威性

在當前建設規模較大、項目較多、監管程序較為複雜的大背景下,有關部門在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的監管職能只能加強而不能削弱。就我市而言,主管部門的工作地位、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應與全市、我市的建設狀況相匹配。

(三)完善問責機制,強化質量安全主體的責任性

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控制是建設項目的核心,是決定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通過本次調研工作,建議市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強對質量安全責任各方主體行為的監管,特別是對建設單位這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核心責任主體的監管,重點抓好建設單位責任制的制定、實施和完善,強化其社會責任意識,不間斷的開展誠信建設。同時改進監管方式,抓住招投標、建材質量、監理等重點方面進行強化管理。“建築法”、《省建築市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建議市有關方面制定對建設工程質量安全責任主體進行制約的具體操作性實施細則,明確權力義務,細化責任標準,對壓縮工期、降低建設標準、使用劣質建材、監理不作為等情況儘快明確處罰措施,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6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起着決定性作用,對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重要戰略意義。為此,加快生態公益林發展,建設生態家園,已成為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為了積極響應省市開展“公益林宣傳年”活動的號召,及時調研總結我縣公益林實施十週年以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縣林業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長為組長的生態公益林調研組,於5、6月份,深入全縣各鄉鎮和國有林場,採取聽取彙報、座談、入村走訪、實地察看等方法開展調研,在全面瞭解生態公益林管護、補償資金使用和發放等情況的基礎上,廣泛聽取羣眾對公益林建設保護與利用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生態公益林建設成效

(一)、基本情況:

XX縣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之一,位於湖南省西南部,雪峯山脈東麓,長江中段、洞庭水系資水上游,轄12個鄉,10個鎮,565個自然村,29個居委會,總人口80萬。全縣土地總面積329.46萬畝,其中林業用地199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78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7.03%。

(二)生態公益林建設歷程

20__年,我縣啟動國家級公益林試點工程,共區劃界定國家級重點公益林43.49萬畝,全部納入中央財政補償範圍。

20__年4月5日,發佈《XX縣人民政府關於保護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的通告》,貫徹落實《森林法》和生態公益林保護管理的方針和政策,落實管護措施,加大對破壞國家級公益林案件的打擊力度。

同年6月,縣林業局、各鄉鎮林業站、國有林場、林科所均設立公益林管理工作機構,產生了一支作風過硬、工作負責的公益林管理工作班子,並通過競選上崗,全縣共聘用了156位公益林護林員。

20__年,區劃國家級重點公益林10.86萬畝。

20__年,補進國家級重點公益林2萬畝。

20__年,區劃省級公益林28.1萬畝,並納入省級財政補償,國家級公益林納入中央財政補償範圍面積擴大到49萬畝。

20__年,國家級公益林納入補償範圍面積擴大到54.35萬畝。

20__年1-3月,國家級公益林進行部分調出和補進,淨增2.19萬畝。省級公益林進行補充區劃和部分調出,淨增省級公益林30.39萬畝。

20__年2月,經國家林業局及省林業廳批准調出國家級公益林128.4畝,調出省級公益林655.5畝。

(三)生態公益林資源現狀

經過幾次區劃界定和調整,至目前我縣共有公益林總面積113.2萬畝,佔林地總面積的58%。其中國家級公益林54.78萬畝,涉及5個國有林場、22個鄉鎮399個村;省級公益林58.42萬畝(其中30.92萬畝尚未列入補償範圍),涉及5個國有林場20個鄉鎮296個村。

1、公益林資源結構及林地面積分類:

按保護等級分:二級31.383萬畝、三級83.575萬畝。

按權屬分:國有27.358萬畝、集體47.703萬畝、林農個人39.897萬畝(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產權明晰到户的未統計在內)。

按地類分:喬木林地81.874萬畝、竹林地15.356萬畝、疏林地1.579萬畝、灌木林地8.431萬畝、未成林地4.728萬畝、苗圃地0.04萬畝、無林地2.949萬畝。

按林種分:防護林95.014萬畝、特種用途林19.944萬畝。

按生態區位分:江河兩岸4.165萬畝、荒漠化與水土流失嚴重地區30.366萬畝、邵懷高速公路、320國道兩旁29.675萬畝、縣城周圍生態區12.08萬畝、省級森林公園5.592萬畝、生態型國有林場11.072萬畝、其它區位22萬畝。

2、公益林林分結構

按齡組分:幼齡林21.291萬畝、中齡林15.966萬畝、近成過熟林44.24萬畝。

按優勢樹種分:杉木37.663萬畝、松類23.251萬畝、闊葉類16.24萬畝、楊類0.048萬畝、柏類4.295萬畝。

生態公益林中天然闊葉林15.28萬畝,天然闊葉林中原始次生林面積3.3萬餘畝,分佈在羅溪鄉的鐵山村、樅山江村、田坳村、安順村、羅溪村和小麻溪村,羅溪林場的芭尤江工區、大山工區和胡塘工區,長塘鄉的雙峯村,桐山鄉的浦板溪村,石柱鄉的蘭溪村和燕巖村。

(四)、公益林保護建設工程主要成效

生態公益林保護建設工程開展十週年以來,推進我縣構建了功能完善、效益明顯的森林生態體系,在發展洞口經濟、保障人民健康生活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體現了明顯的效益,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生態效益日益顯現。

林地和有林地面積逐年增加,森林蓄積量增加,生物量顯著增多。有林地面積 20__年為156萬畝現為174萬畝。森林蓄積量20__年為568萬立方米,現為784萬立方米,20__年有林地畝均蓄積為3.6立方米,現為5.4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49.92%增加到57.03%,林分平均鬱閉度由0.48增加到0.67,林分質量上升,森林健康狀況良好,健康和基本健康的森林佔97%以上。森林碳匯能力,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養能力普遍增強,按照當前普遍採用的森林生態效益評估係數,推算出我縣的森林共吸收碳948.6萬噸,產生的價值為25.93億,共釋放氧氣940.8萬噸,產生的價值為34.78億,共蓄水3.48億立方,產生的價值為15.66億,保育土壤及淨化水質產生的價值為21.47億。

2、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一是水源涵養能力增強,森林蓄水量增加,水資源日趨豐富,水質得到改善,抗澇抗旱能力增強。二是水土流失面積逐年減少,很少出現泥石流、山體滑坡、山洪暴發等地質災害。三是生物多樣性提升,無論山區還是丘陵區,都基本上形成了喬灌草共存的完整的羣落結構,野生動物數量明顯增多了,活動範圍也擴大了,以前隱藏在深山老林中野豬或其它保護動物,現在頻繁出現在鄉間小路上,鳥類的種類和數量也明顯增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3、公益林補償使林農得到實惠,同時也提升了林農生態保護意識。

從20__年至 20__年,我縣用於公益林補償資金共3033萬元(中央財政支出2471萬元,省財政支出562萬元),其中用於公益林護林勞務費支出、森林防火、有害生物監測及防治、檔案建立等支出473萬元,直接補償到林權單位和林農手中的金額為2560萬元,補償涉及到22個鄉鎮537個村18.3萬户及5個國有林場,平均每户得到補償為139元,得到補償最少的户為18.5元,得到補償最多的户為2048元。

4、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林農通過多種途徑發家致富。

公益林的建設保護,改善了居住、投資和旅遊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林農不再靠砍樹變賣來維持生活,而是巧用多種方法發家致富,依託森林生態環境,開發生態旅遊項目;發揮生態林林地優勢,林下套種珍貴樹種、中藥材、菌類和發展林下養殖業,實行多元化經營等均取得初步進展,探索出解決林區生態林保護與羣眾生活需要之矛盾的多種有效途徑。

一是帶動和促進了生態旅遊。我縣有回龍洲保護區、半江風景區以及羅溪森林公園等生態旅遊區,每年來觀光的遊客達萬人次以上,旅遊及其附屬產業給洞口帶來的經濟效益每年達1500 萬元以上,比直接砍伐木材多5倍的收益。二是推動了農家樂園飲食休閒的發展。據初略估計,我縣農家樂總數在160家以上,農家樂的發展,對解決林農再就業、解決農產品加工和銷售問題,起了很大的作用,給林區帶來的經濟效益在每年1800萬元以上,按照每立方米木材可銷售得到300元來計算,需要6萬立方米木材,可間接減少採伐9萬立方米蓄積。三是促進林下經濟發展,林農充分利用生態林林地資源和環境優勢從事林下種植、養殖業,農林牧實現資源共享,協調發展。石江鎮、竹市鎮在公益林中圈養土雞、火雞和山雞,羅溪鄉、江口鎮、大屋鄉、桐山鄉在公益林中種植天麻、食用菌及其它珍貴藥材,都產生了豐厚的效益。四是促進了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前面説過,林地增加、森林蓄積量增加,水源涵養能力增強,豐富了水資源。全縣水資源總量為50.25億立方米,其中客水28.26億立方米,自產地表水18.3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3.65億立方米。境內有中型水庫6座,小型水庫147座,大小電站54座,裝機容量 7.04千瓦。農村飲用水建設中,即降低了引水成本,水源都直接取自水源涵養林區,不需要打井和電排,天旱再久也是水源不斷,又降低自來水淨化處理成本,經過衞生部門檢測,不經任何處理,水質即達到飲用和生活用水標準,做到直引直用。

二、公益林保護建設工程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領導重視到位,機構配置完善,責任明確到人。

縣委政府重視抓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安排分管領導專門負責,並於20__年發佈《XX縣人政府關於保護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的通告》,廣泛宣傳教育公益林保護政策法規。縣、鄉、村級級成立公益林管理領導小組和公益林管理站。林業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主體作用,加強日常管理工作的領導。公益林區劃界定、調整、補償資金管理與發放、公益林採伐管理、林地徵佔用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都落實到責任人,縣、鄉、村層層簽訂公益林管理責任狀,縣與鄉,鄉與村,村與户級級簽訂了管護協議,並聘請了196名專職護林員,劃分了管護責任區,對所有公益林進行日常管理和巡護。

(二)、完善制度建設,實行規範管理。

為了確保公益林建設和管理工作有序運行,我縣出台了《XX縣生態公益林建設管理實施意見》、《XX縣生態公益林管理辦法(試行)》、《XX縣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XX縣生態公益林護林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使生態公益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獎懲有據,並且規範了公益林採伐審批制度和補償資金兑現制度,對於公益林資源管理和補償資金管理,自上而下,由縣到鄉,鄉到村,村到户每年都要進行核查,一是核查公益林管護情況,二是核查補償資金髮放和使用情況,對不合要求的,通過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依法採取措施促使整改和糾正。

(三)、建立完整規範的公益林檔案及信息數據庫。

我們遵照湘林資[20__]83號文件要求,將公益林檔案按“公益林資源、公益林經營、財務、制度法規和權益”五大類以鄉鎮為單位歸檔,實行專人專櫃保管。紙質和電子檔案各一套,資料完整對應一致。

我們完善了以林權為基礎的公益林管理信息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公益林資源小班圖、公益林資源小班屬性表、林權小班圖、林權證表、林權登記申請表、公益林到户補償面積表、補償對象基本信息表、公益林護林員信息表。

(四)、積極探索創新管理和科學經營方法。

認真實踐,努力探索,積極向上級爭取森林撫育、優材更替、碳匯造林等項目。省廳在我縣啟動“優材更替”試點,旨在為給公益林改造、保護和利用探索經驗、提供科學的依據。“優材更替”是調和公益林保護與利用矛盾,解決樹種單一性、樹木老齡化,生態效益低下問題的有效手段,我們對此項目十分重視。20__年完成以香樟、楠竹為主的優材樹種更替造林418.5畝,20__年通過補植、撫育、施肥等手段,增加優材樹種的比例,確保成活率95%以上,年平均生長高度70cm以上,安排專人進行管護和監測各項生長指標,向省市及時報送詳細的試驗數據,通過加強管理,增加投入來確保“優材更替”試點項目的成功。

(五)、加強管護力度,切實保護公益林資源。

護林員每月保證巡山20天以上,負責宣傳公益林保護的重要意義和有關政策,預防山林火災、預報森林病蟲害,防止亂佔亂墾、毀林造林和亂砍濫伐等違法行為。各鄉鎮公益林管理站負責對護林員工作進行指導培訓和檢查考核,並實行獎懲掛鈎制,負責公益林徵佔用林地、撫育、更新採伐和更新造林的現場調查核實和監管,負責公益林監測、防火和防病蟲害,負責本鄉鎮公益林補償資金的核發及檔案管理。縣局負責組織公益林區劃界定調整、檔案管理,負責公益林採伐審核和監管,負責全縣公益林補償資金的管理,負責組織對各鄉鎮公益林資源管理和公益林補償資金管理進行核查。對各鄉鎮的公益林管理工作進行年中抽查,年底結合目標責任制進行考核。聯合森林公安每兩年組織一次全面普查,查處破壞公益林的違法犯罪行為,抓典型,治重點,切實保護好公益林資源。

(六)、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愛林護林的良好氛圍。我縣十分重視宣傳工作。首先是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重視,通過各種會議宣傳公益林建設保護的意義和政策法規,定期印發宣傳資料,使國家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曉。二是通過電視報刊做宣傳報導,出動宣傳車,引起社會各界人士重視,提升全民生態保護意識。三是完善宣傳基礎實施,在公益林保護區和交通要道處設立永久宣傳牌,使之發揮良好的告示作用。四是各鄉鎮場都設立公益宣傳欄,各村都訂立公益林護林公約,並在公益林山場設立護林牌子,標明公益林山場名稱、四至及保護內容。五是加強針對性宣傳,對林農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及時釋疑解惑。

三、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一)、面臨保護與利用、保護與更新、公益林採伐與技術規程的矛盾。

在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方面,按照我們當地水平,每畝地租可達15元,都己超過補償標準,如果按照商品林經營,每畝林地年利潤應該可達到30元以上。再者,很多公益林如果按照商品林經營,己達到採伐利用年限,短期內可獲得很高的收益。現在的木材行情較好,公益林的補償資金卻還是很低的水平,林農對公益林保護的積極性欠高。

在保護與更新的矛盾方面。我縣公益林中有很多明顯老化的人工杉木過熟林,還有歷年遭受冰雪災害造成的殘次林,低效林,生態功能明顯退化。按照現有的更新採伐規定,只能用小塊狀皆伐和擇伐,一是採伐和更新成本高,更新期限過長,二是伐後更新的幼樹缺光而生長不良,在下一輪的更新採伐中,基本會損毀,更新效果不良。

在公益林採伐與技術規程的矛盾方面。針對公益林採伐需要出台專門的技術規程,目前《森林法》、《森林採伐作業規程》、《公益林建設技術規程》、《湖南省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規程》上都涉及公益林採伐的要求,但又不盡相同,比如《湖南省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規程》和《十二五編限》中的齡組劃分就不一致,沒有明確説明採用哪個是正確的,在採伐審批中很難把握。

(二)、補償資金“一卡通”有待於進一步落實。由於林改後,存在集體、股份、聯合、個人等多種經營方式,迅速補償到户存在一定的困難,特別是林改後分到千家萬户的山場,難以及時落實“一卡通”。

(三)、區劃界定遺留問題較多。由於每次的區劃界定以及補充區劃界定的工作時間都安排得太緊,倉促之下難免失誤。一是存在不少的錯劃、誤劃以及漏劃的公益林地;二是存在插花山、糾紛山等着很多權屬不清的問題;三是存在部分村幹部未經過村民或代表大會私自將集體山林區劃為公益林的`問題;四是存在林木林地流轉後,被區劃為公益林的問題。這些問題為今後的公益林資金管理和公益林資源管理埋下了不少隱患。

(四)、生態公益林改造任務比較大,改造資金投入不足:我縣不少樹種單一、樹齡老化、羣落結構簡單、生態功能低下的公益林需要進行改造;因火災造成的跡地、冰雪災害造成的疏殘林地需要重造,而公益林補償絕大部分是要發放到户,缺少資金投入到改造和重造項目中去,資源建檔、補植、撫育、災後重造等每年需要上百萬,而管護中可以支出的部分只有26萬,僅靠管護支出每畝0.45元來承擔公益林的防火防災和災後重建是遠遠不夠的,資金缺口很大。

四、對策和建議

(一)、堅持不懈完善 “一卡通”資金補償制度建設。為了保護林權權利人的權益,達到上級“一卡通”發放的要求,我們在20__年將以林權改革成果資料為基礎,將每個公益林小班面積按新林權證權屬落實到農户或經營單位,做到人、地、證、卡相符,完全實現公益林補償資金“一卡通”發放,並建立公益林資金補償數據庫。督促鄉、村級建立公益林資金管理專賬,對集體所有和股份經營的公益林地的管護資金的使用、發放情況做好明細賬,並在村務欄中進行公示。

對原區劃界定中的遺留問題,結合20__年公益林資金補償“一卡通”工作,把公益林小班權屬核實清楚,權屬有變化的重新制做界定書,簽訂合同,清理出錯劃、誤劃和漏劃部分,及時做好調出補進材料報請省廳和國家林業局審批。

(二)、堅持教育、管護、懲治並舉,確保生態公益林保護到位。首先,要繼續加大對生態公益林保護的宣傳教育力度,增強生態公益林保護的意識。大力宣傳生態公益林對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對水土保持、水源涵養、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對提高環境質量,建立環境友好型的人居環境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人民羣眾對生態公益林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生態公益林保護的意識,積極參與生態公益林保護。其次,要加快推進管護機制的深化改革。要進一步加強對管護工作的監督,把生態公益林管護制度落實到位。同時,要高度重視森林火災和病蟲害對生態公益林資源安全構成的威脅,要加強對森林火災和病蟲害防治的監測測報工作,落實各項防範措施,進一步完善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應急機制。三要加大對盜伐、濫伐、毀林、侵佔林地等違法案件的打擊力度,有針對性地適時開展破壞生態公益林的專項打擊活動,把專項打擊與常年打擊破壞生態公益林的違法犯罪活動結合起來,要嚴格依法依規從重懲處,確保我縣生態公益林資源的安全。

(三)、堅持生態優先原則,把科學利用與進一步提高林分質量結合起來。生態公益林不僅具備生態效益,還具有經濟和社會效益。要在保護好生態公益林的前提下,並在法律法規許可條件下,通過以提高林分質量為目的限制性的木質利用,增加林農的收入和社會木材的供給,而且又根據生態公益林生態區位的要求,通過有針對性的替換樹種,改善生態公益林林分質量,提高生態和景觀功能。要繼續加大非木質利用的研究和探索,倡導公益林林下經濟的發展,對已經取得成效的成功經驗,要認真總結,加以推廣,充分發揮生態公益林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促進農民增加收入,進一步調動農民參與生態公益林管護的積極性。

(四)、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提高生態公益林的管護工作水平。隨着生態公益林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管護工作的推進,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如生態公益林林改後確權到户的林地所有者權益保障問題,零星盜伐和蠶食林地問題,生態公益林區的村農民生產生活用材、生活燃料困難的問題,限制性採伐後跡地更新投入和替換樹種選擇的問題,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監管問題等等,對這些具體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加強研究解決,提高生態公益林的管護工作水平。

(五)、幾點建議

一是建議中央和省市縣財政加大對公益林補償力度,對需要改造和重造的公益林地投入專項資金。國家林業局和省廳對生態功能明顯退化的人工純林,調整採伐管理制度,允許進行皆伐後更新,對更新的樹種、比例結構做出有利於生態公益林建設的規定,保證造好一片,再採伐一片,這樣可以由林權人通過採伐林木的收益來進行重造,一是減輕財政壓力,二是提高自主建設保護公益林的積極性。

二是建議針對公益林採伐出台專門的技術規程,細化操作要求,統一操作標準,明確縣一級對公益林採伐審批的權限範圍。

三是建議由省市定期舉辦“公益管理工作培訓班”,提高管理隊伍的素質,各縣市之間多交流公益林管理工作的先進經驗。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7

【概述】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飛了”為你整理了這篇關於全縣農業機械化“兩大工程”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關於全縣農業機械化“兩大工程”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縣人大常委會調研組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發展現代農業也離不開智能農機。為進一步推動設施農業“機器換人”工程和綠色環保農機裝備與技術示範工程(“兩大工程”)建設,促進我縣農機化發展水平再上新台階,近期,縣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採取縣內查看、縣外學習等方式對全縣“兩大工程”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學習先進地區經驗,探究沛縣發展路徑,在持續推進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戰略中發力並引領全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積極實施農業機械化“兩大工程”,補短板、強弱項,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綠色環保、智能高效、集成配套的農機化裝備和技術,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有力促進了全縣設施農業的發展。目前,全縣設施農業面積約34.5萬畝,佔比全省第一。

設施蔬菜機械化:全縣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約20萬畝,主要分佈在沛城街道、張寨鎮、張莊鎮、敬安鎮、河口鎮、棲山鎮、朱寨鎮。全面推廣棚內耕作機械(田園管理機、微耕機、“大棚王”)、起壟機械、覆膜機械、高效植保機械等。大力推廣微噴滴灌及貯運設備等。積極開展移栽、播種育苗、收穫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試驗示範。目前,我縣設施蔬菜機械化生產水平達到59%,擁有大棚捲簾機1萬餘台,節水灌溉類機械4000餘台套,田園管理機械350餘台,機動植保機械5000餘台。在棚內耕作、植保、捲簾、噴滴灌已實現機械化生產,育苗、移栽、收穫、水肥一體化等環節尚在示範推廣階段。

林果業機械化:全縣林果類作物面積約10萬畝,主要分佈在鹿樓鎮、張寨鎮、張莊鎮、安國鎮、敬安鎮。重點配套移栽、土壤調節(追肥)、修剪、植保、收穫、搬運、分級、枝條處理等環節農機化技術與裝備。目前,我縣林果業機械化生產水平達到58%,在施肥、修剪、植保、搬運、枝條處理等環節已採用機械化生產,收穫、分級等環節仍處在試驗示範階段。

水產養殖機械化:全縣水產養殖面積約4.5萬畝,主要分佈在楊屯鎮、龍固鎮、大屯街道辦、沛城街道辦、湖西農場、魏廟鎮和五段鎮。全面推廣應用自動飼餵、水質調控、捕撈機具和分撿和尾水處理等環節配套集成機械化技術與裝備,全縣擁有各類水產養殖機械近5000台。今年7月,沛縣通過“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驗收。目前,我縣漁業機械化生產水平達到63%,在自動飼餵、水質調控、捕撈等環節已實現機械化生產,分撿和尾水處理等環節尚在起步階段。

一是強化政策扶持。縣委、縣政府把設施農業機械化作為財政支農資金扶持的重點,優先安排、優先扶持。投資6500萬元在鹿樓鎮建成規劃面積100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的漢源農業發展公司為農服務中心,分為管理服務、果品冷藏、果品分揀三個功能區,管理服務區主要包括農業展示、電商中心、雙創平台及農業技術培訓推廣中心等;果品冷藏區可冷藏各類果品約2500噸;果品分揀區主要用於果品分揀和包裝。該中心通過整合跨界資源,建立線上線下銷售平台,最大限度幫助農户拓寬農產品市場儲存渠道和流通渠道,併為新型經營主體提供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服務,提高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實現農業增效,促進農户增收。同時,積極爭取省、市農機化相關項目對設施農業機械化示範園區進行扶持,如:大沙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龍固和楊屯水產科技示範園、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等一批大項目,加大了設施農業的投入,促進了農機裝備的示範推廣。

二是強化機藝融合。圍繞優勢主導產業,在品種選擇、種植模式、設施配套等方面強化協作,從農藝要求、農機開發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究、試驗示範。圍繞主推技術方案和農機具操作,強化培訓,主動與新型服務主體進行對接,提供設施建設和機具配套的技術指導。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演示和試驗示範等形式,做給農民看,帶着農民幹,幫助農民羣眾瞭解和掌握設施農業機械化新機具、新技術,提高技術到位率和機具操作水平。

三是強化模式創新。積極探索設施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服務機制,加快培育設施農業機械化新型服務主體,抓好設施農業機械作業的社會化服務工作。全縣培育了150餘家設施農業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提供設施農業機械化一條龍作業服務,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從作業面積較大的耕整、施肥、栽種、除草、植保等環節入手,培育設施農機服務市場,做好機具與服務對象的對接工作,及時提供信息服務。同時,依託現有農機服務組織,積極拓展作業服務空間,通過合同訂單、託管服務、租賃經營等多種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機具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四是強化科技創新。積極整合農機科研、生產、推廣、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力量,圍繞發展設施農業機械化,學習借鑑先進農機化技術。充分發揮示範基地和示範園區的帶動作用,建設一批規範化、機械化、標準化的林果生產機械化科技示範園,通過試驗示範,推動技術的組裝配套,加快形成一批成熟的設施農業技術體系,示範引領農民羣眾積極應用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提高設施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户投入資金短缺。設施農業產出高、效益高,但栽培設施上的投入也大。目前,我縣新建一個標準化日光温室大棚需要投入資金5萬元,大多數農民自有資金有限,加之貸款門檻較高、擔保手續繁瑣、限制條件多等原因造成貸款難,農户發展設施農業資金投入明顯不足。

二是示範推廣經費少。由於缺少示範推廣經費,用於設施農業方面的農機裝備購置種類少、比例少,設施農業機械裝備更新換代緩慢。當前,設施農業機械化項目資金少,先進設施農機具價格又偏高,制約了農民的購買和使用慾望。

三是用地流轉較為困難。推進設施農業規模化發展,首先需要擴大土地經營規模。目前,一家一户土地較為分散,流轉土地費用較高,致使大面積土地流轉、轉換較為困難,嚴重製約了集中連片、規模化生產。

四是機械裝備品種不全。調研中發現,現有的設施農業機械品種不能完全滿足用户需要。國內機具雖然價格偏低,但機具性能落後,故障率高;進口或合資的設施農機具性能先進,故障率低,但價格偏高,影響了設施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

五是農業種植模式須改變。我縣農民習慣於南北向種植農作物,導致設施機械有效作業時間大幅減少,作業質量不理想,制約了設施農機具的推廣;林果類作物的株行距和生長高度,不利於設施農機具的通過和作業,制約了設施農機具的推廣。

六是社會化服務能力待加強。缺乏綜合型專業技術人員,技術力量薄弱,服務水平不高,農民認識相對落後。設施農業機械化作業服務組織少,效益低,制約了設施農業“機器換人”的步伐。

三、幾點建議意見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積極爭取各方面扶持。縣政府將“兩大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設施農業作為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實施“一把手”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強力推進。實行目標管理,將“兩大工程”納入縣目標考核,並將任務分解到鎮及有關職能部門,層層簽訂責任書,嚴格兑現獎懲。出台扶持政策,縣制訂促進“兩大工程”發展的實施辦法,加大扶持力度,建議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基礎上,加大設施農機具購置補貼和作業補助力度,將設施農機具購置補貼增加到70%以上,機械化作業補助30元/畝。落實以獎代補,鼓勵農民加大對設施農業的投入,增強發展設施農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積極爭取資金,除財政給予相應的資金補助外,要加大項目申報力度,爭取設施農業項目資金,並將設施農業與黃淮海開發、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鄉村振興等項目工程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投資合力。

二要規劃產業佈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縣區域種、養殖各有側重點,實施“兩大工程”建設要結合實際,合理佈局,制定我縣“兩大工程”產業發展規劃,發揮規劃先導作用。在此基礎上,統一協調涉農部門項目規劃,統籌農業、水利、電力、交通等部門的項目編制申報,整合涉農資金向特色產業和重點區域傾斜支持,切實改善全縣農業生產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促進全縣設施農業的大發展,繼而推動“兩大工程”建設的大發展。

三要多方籌措資金,解決融資難題。縣農業銀行、信用社、農擔公司要充分發揮信貸支農主渠道作用,創新信貸產品,積極土地使用權、房屋抵押等擔保新機制,加大對設施農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實現“銀農”雙贏。探索嘗試建立農村資金互助社、農民信用協會等新型農村金融互扶的組織,激活農村金融資本市場,解決農民融資難題。廣泛吸引社會各方面的資金,積極尋求實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經濟能人和企業投資參與發展高效設施農業。要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積極引導農民採用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合理有序的流轉、調整,促進土地資源向設施果蔬種植龍頭企業和大户集中,推動設施農業連片經營,規模化發展。

四要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產業服務體系。積極扶持和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時抓好農業產業化項目招商,積極培育和發展蔬菜、瓜果等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加強農產品流通網絡建設,集中力量新建一批蔬菜、瓜果專業批發市場,實施“農超對接”,壯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加快農產品的流通速度,推進農業市場化進程。支持有能力的機手成立設施農業機械化作業服務組織,開展設施農業機械化作業服務,提高機具的作業面積,提高設施農業機械化作業服務組織的經濟收入,加快設施農業“機器換人”步伐。

五要加大推廣力度,提高設施農機化水平。建議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農機推廣經費”,開展專項資金定投,有重點、有步驟地支持實施“兩大工程”建設主體(如中科種植家庭農場、沛縣現代果業三新示範基地等)的發展,引進性能先進、質量可靠、適合我縣設施農業農藝要求的農機具進行試驗示範,把性能好、實用性強、故障率低的設施農機具積極推薦給農民,確保農民用着效率高、作業質量好,降本增效顯著,推動“兩大工程”向更高水平邁進。

六要加強技術指導,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多渠道聘請技術專家抓點示範,搞好技術培訓,高起點、高標準、系統全面地進行林果業全程技術指導和服務。充分利用手機信息推送、廣播宣傳等形式和途徑,將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宣傳到千家萬户,培訓到千家萬户,提高百姓對“兩大工程”的認知度,提高農民購買和應用農機具的積極性。今後要逐步改變設施農業種植方式,改日光能温室蔬菜南北方向種植為東西方向種植,林果類作物種植採取寬行距窄株距的“牆”式結構的種植模式,淡水魚養殖魚塘標準化建塘,為設施農機具作業創造有利條件,提高設施農機具作業的作業效率和作業質量。

七要強化部門協作,抓好綠色環保農機裝備與技術示範推廣。農業農村、經發、生態環保、科技等相關部門要強化協作,形成優勢互補的聯動機制。積極對接農民需求,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發揮本土農機制造企業的創新優勢,引進國內外先進企業的最新成果,解決好制約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促進綠色環保農機產品技術升級換代,為廣大用户提供更可靠、更適用、更經濟的綠色環保農機裝備。積極向上爭取綠色環保農業機械化技術集成應用、試驗示範等項目,加快相關綠色環保農機裝備的試驗示範和技術改造。縣政府每年投入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向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等綠色環保裝備和技術傾斜,利用農機購置補貼和報廢更新政策,引導農民報廢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老舊農機具,購買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促進高效節能、智能環保機械發展,鼓勵引導金融、社會資本向綠色環保農機領域投入,努力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形成“兩大工程”發展的長效機制。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8

多年來,農村基層經過持續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法治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紛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正在成為更多農民的首選,農村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設較高層次現代法治文化的方向提升。但當前農村有的地方,受自然經濟長期形成的傳統觀念影響,法治文化的建設還相對滯後,農民的法治觀念依然比較淡漠,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方面還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社會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9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08年我們中國的中小企業已突破4200萬户,佔到企業總數的99.8%。企業信息化建設顯得至關重要。

據iresearch艾瑞諮詢公司根據radicati group的數據顯示,預測至20xx年,企業用户將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到1645億封/天。然而據時代網相關負責人坦言,國內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還處在成長階段,信息化水平相對滯後,僅有10%左右的中小企業用户使用企業郵局,這與龐大的中小企業數量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企業郵局可以使企業快速、高效的進行信息或數據的交換,提升企業工作效率。時代網提醒客户,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選配合適的企業郵局及其增值功能,做到量體裁衣。

反垃圾郵件功能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垃圾郵件製造國。日益猖獗的垃圾郵件已經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網絡營銷活動。企業郵局使用專業殺毒引擎,實現在線實時殺毒功能,具有強大反垃圾系統,保證企業獲得綠色郵件通訊的服務。如時代網企業郵的智能垃圾郵件過濾器採用國際領先的人工智能模擬技術、用電腦模擬人腦判別垃圾郵件的“模糊判斷”過程和四層垃圾郵件過濾技術,反垃圾郵件成功率達99.8以上,全面拒絕垃圾侵擾,讓您不再受垃圾郵件困擾!

全球郵件發送是國際貿易順暢的保證

內地郵箱用户在向海外郵箱發信時,頻繁遭到海外退信的通知。這對於進行國際貿易的'企業而言不僅會造成嚴重損失,而且也會使企業信譽和形象一落千丈。全球郵件發送能使內地與海外暢通無阻, 不受地域限制,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移動辦公高效率

在這個信息一日千里的社會,“高效”已經成為了一些高管的口頭禪,然而對於經常出差的人士而言,郵件的收發是個難題。現在很多服務商提供的產品都有支持手機郵箱的功能,只需通過手機瀏覽器登錄自己的vip郵箱,就能像使用電腦一樣方便迅速。

商場如戰場,細節決定成敗!以企業獨立域名作為員工郵箱的後綴至關重要。樹立企業品牌形象,提升良好的信譽。種種跡象表明,隨着企業郵局的宣傳和企業信息化的'深入建設,企業郵局必將成為中小企業的標準配置,前景一片光明。

工程建設調研報告 篇10

按照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要點的安排,4月13日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委員、人大代表深入到劉家集鄉、江集鎮、舊城鎮,對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情況進行調研,走訪了部分羣眾,並聽取了縣政府及縣水務局的工作彙報。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xx年以來,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職能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辛苦自不必説,成效比較明顯。幾年來,共投資1.76億元,建水廠63個,分佈在18個鄉鎮,158個行政村,解決了近3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受到廣大羣眾一致好評,參加調研的委員們和人大代表甚是滿意,具體表現在:

1、在規範管理上有新招數,建章立制,規範操作,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了《利辛縣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

2、在人員培訓上有新動作,派出骨幹人員到外地學習交流,接受外地管理的新鮮氣息,學到了新的經驗,提高了管理水平;

3、在管理方式上有新改變,相當一部分水廠通過協商,簽訂了合同,明確了專人負責,變以前的兼職管理為專業管理,變以前的無序管理為有序管理;

4、在籌集經費上有新思路,縣財政、鎮、村採取多方籌資,一事一議,共同努力,解決了艾滋病人、特困户、五保户等特殊羣體的用水費用問題,落實了運營維護費用;

5、在保證飲水質量上有新舉措,適時化驗,注重供水質量,確保人民羣眾吃的.是“放心水”、“健康水”。

綜上所述,縣政府及職能部門經過幾年的辛苦,上下同心,眾志成城,為我縣的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建立了規章制度,培訓了專業人員,創新了管理方式,保障了特殊人羣供水所需經費,完善了安全生產措施,現在我們可以自信的説:良好的開端已有了成功的一半。

二、存在問題

縱觀存在問題,實際就是兩種原因,一種是主觀原因,一種是客觀原因。

從主觀上説,部分幹部思想認識不到位,表現在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急迫性認識不夠,國家投巨資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讓人民羣眾吃上健康水是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重大舉措之一,也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必備條件之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如:

1、站首用地協調困難;

2、供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