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報告 > 調查報告

科學的調查報告(通用4篇)

科學的調查報告 篇1

一、日常飲用水的基本概念

科學的調查報告(通用4篇)

1.自來水是經過水廠加工的天然水,經加氯消毒或淨化處理後加氯消毒供作生活飲用的水源水。未經處理的水源水不是自來水,不可飲用。

2.飲用純淨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衞生標準的水為原料,通過電滲析法、離子交換、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於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

3.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温等動態在天然波動範圍內相對穩定。

二、自來水、純淨水、礦泉水的區別

從定義上基本能夠觀察出三者的不同,下面從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三者的區別。

1.形成的區別。

自來水是由天然水通過輸水管自流(或經一級泵房提水加壓)入水廠,在進入淨水構築物之前,投加混凝劑——硫酸鋁或聚合氯化鋁,加石灰提高原水鹼度和預加氯(視原水水質而定)後,進入網格反應池混凝形成礬花,流經蜂窩斜管沉澱池進行沉澱分離,再經過氣水反衝洗濾池進行過濾,進入清水池後加氯消毒,停留一定時間後經過二級泵房加壓輸送到供水管網,供生活飲用和生產使用。

純淨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衞生標準的水為原料,採用多種工藝,把水中的重金屬、三滷甲烷、有機物、放射性物質、微生物等有害、有毒、有異味物大部分去掉,消除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和潛在危害,然後以桶裝的形式上市銷售,供給人們飲用。

礦泉水的形成是複雜的。它是由地下水流經了含有不同組分的巖層,經溶濾作用、陰陽離子交換吸附、生物地球化學等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使巖石中的微量和常量組分進入了地下水,富集到一定程度而形成各種不同類型的礦泉水。

2.成分的區別。

自來水是通過自來水公司處理過的供生活和生產的使用水,它含有二氯化合物等多種物質,還含有如Ca、Mg、Cl等離子及微量的細菌如大腸桿菌,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溶質。其中我國國家標準GB5749-85中規定:若只經過加氯消毒後供作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總大腸桿菌平均每升不得超過1000個,經過淨化處理及加氯消毒後供作生活飲用水的水源水,總大腸桿菌平均每升不得超過10000個。

純淨水是通過蒸餾、反滲透等技術來淨化原水的,而在去除有害物質的同時,也除去了幾乎所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它是不含任何雜質,無毒無菌,易被人體吸收的含氧活性水。

礦泉水和自來水、純淨水不同,它含有鋰、鍶、鋅、碘、硒等20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有的還含有比較豐富的宏量元素,如富含Ga、Mg、K、Na等離子。

3.飲用方法的區別

自來水要煮開來喝。這樣可以殺滅其中的細菌,同時也可以將大多數揮發性的有機物(如三滷甲烷)在煮沸後除去。

純淨水是直接可以飲用的水,無所謂加熱或者煮沸,夏天一般涼飲,冬天加熱後飲用的多。

礦泉水一般不應加熱,可以稍微加温,最好不要煮沸。因為礦泉水含有鈣、鎂等宏量元素呈較多,有一定硬度,在常温下呈離子狀態,加温煮沸後鈣、鎂等離子易與碳酸根生成水垢析出,所以礦泉水最佳飲用方法是在常温下直接飲用。

科學的調查報告 篇2

為了提高英語學習的成績,為了更好地通過英語四六級,為了以後在人際交往中通過英語能夠實現順利的交流。為了在以後的工作或者在學習中多一點技能我利用了微信這一溝通工具。採用問卷式的方法,在20xx年5月26日調查了經驗豐富,而且各個學科都比較出色的葉珊同學請他介紹學習經驗,以及他英語在筆試和口語都出色的原因,以及能力的養成方法,希望自己的能夠更好的去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

一,關於英語筆試部分

1.多記單詞。葉珊從國小三年級就開始記單詞了。最早接觸到的英語單詞是通過老師所頒發的書。及他都難以忘記他所寄到的第一個單詞是pen(鋼筆)。葉珊一開始老師要求記單詞到後面自己主動要記,這是因為葉珊對英語產生了興趣。英語產生了好奇,因為性格十分的好強,於是自己下定決心學習這門課程。為此他堅持及單詞從每天早上的一個上升到了每天兩個,直到現在都堅持既每天。至少五個單詞,而且他認為不應該死記硬背的去記單子,而應該通過一個句子去收集一個單詞。這樣才會更加深刻的。他告訴我,他通常記單詞的方法是通過詞根詞綴法。有時還會通過它的諧音或者通過音標的方法把它記住有時遇到不會的時候,要經常通過查字典把這個單詞瞭解透徹,這樣才會在筆試方面有所進步,因為這是英語筆試部分最主要的基礎。

2.要熟知語法。葉珊同學記憶中最早接觸到語法是在他國中的時候,他説過對國小的語法並沒有什麼印象。覺得國小會用一些單詞就能把題目做出來,能夠應付考試國中後他簡單接觸到了語法後。對英語有了系統的認識,並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烈,他通過了解語法。他能夠更清楚的瞭解到閲讀文章的內容以及中心思想。而且,為他寫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3.多閲讀。葉山同學從國小一年級就接觸到課外書的閲讀。在三年級之前,課外閲讀是為了和媽媽交換去遊樂園的條件。三年級後,他是主動式閲讀的,他閲讀十分的廣泛,任何類的書籍都略有接觸。其中,讓他較為感興趣的書籍是文學類的書籍以及小説。而且他最早接觸到的英語類書籍是《小王子》,這是他媽媽送給他第一本有關英語類的書籍,所以它十分地珍惜。他説十分喜歡裏面的內容,情節以及概述,他還説為了閲讀完這本書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其中中途還放棄過,還好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了書本的'閲讀,他告訴我他閲讀的英文書籍不多,就只有《小王子》和《哈利波特》還有《老人與海》。至今還有很多句子沒能弄清楚,還查閲過很多字典都難以解釋清楚。他認為自己的功力還不夠,應該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4.合理安排時間,葉山同學對學習英語有很合理的安排時間,每天都有計劃,有目的的去學習英語。葉珊從大學以來每天都堅持早上六點起牀。然後6:10-6:30記單詞以及表達,並且還背誦了一些優美的英語經典名句。6:30-7:00就會進行英語訓練,每天早上都會堅持晨讀。他説這樣能夠培養語感,能夠更好更快的把題目做出來。21:30-22:00都會閲讀一篇英語的文章。葉珊同學一直都有計劃去保持閲讀這個愛好。他認為時間就像是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會擠出來的。所以葉山同學會有屬於自己學習英語的時間,他覺得累並快樂着,他認為時間花在這上面。正所謂物有所值。

5.方法運用得當,葉珊同學堅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他每天前一晚都會把需要記的單詞寫在便利紙上,要記得句子以及每天晨讀的內容都會收集起來。待到早上的時候進行背誦或者朗讀,而且每隔兩個星期就會重複再輪流一遍。他説這樣能夠加深印象。他説早上是最佳的記憶時間。所以他選擇早上主要以輸入為主,而且他主張多查閲字典,特別是遇到了一些常見又不懂的。而且儘量多瞭解一個單詞的不同詞性,這樣才會讓我們在閲讀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最後葉珊還覺得每個星期還應該進行英語寫作訓練,把所學的內容進行輸出,做到靈活應用英語。

6.英語筆試與口語表達是相互補充的。葉珊認為若連單詞都認不出來,又怎能強求他?把一個句子連貫的聽出來呢?不懂語法容易導致我們對句子產生誤會,其實英語口語與漢語的學習是十分相似的。會説的有可能不會寫,會寫的不一定會説。所以兩者都是需要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所以筆試方面優秀的人不一定口語表達能力強。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同學鄙視方面不一定優秀,所以,我們需要兩者的互相協調發展。

二、關於英語口語部分

1.瞭解發音連讀輕重讀的語音現象,列三瞭解輕重讀連讀等語音現象。是他的媽媽告訴她的,她的母親是一位高中的英語老師。他説了連讀的語音現象對發好一個句子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做英語聽力的時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當初在學習的時候,是從網上摘抄一些有關連讀以及語音現象的文章。並在連讀的位置上做好了筆記。在認真聽朗讀的錄音,並且仿反覆的聽吞掉或者是弱化的詞。他了解到有三種連讀的現象有輔音加輔音。輔音加元音元音加原因,其中輔音加元音的現象是最為常見的,只要我們認真仔細的聽錄音並反覆的模仿。

2.要多聽多讀多練,野山同學認為我有不斷的訓練才能很好的。學好一門語言聽讀是最基礎的,每天需要有固定的時間。跟讀並模仿發音才會使英語的口語更加流利,他説一門外語需要花多一點時間和精力。才會有所收穫,葉珊認為英語口語的學習與我們學習普通話是一樣的。都是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了解發音的部位。要多訓練才能有所進步,而且葉珊在聽讀訓練的時候沒有對個別單詞有所針對,覺得並非每個單詞都能夠聽得清楚 要的是學習了語境培養自己的語感。

3.多與他人交流溝通,葉山同學認為與別人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這是英語輸出的一種表現。他認為如果身邊有外國人與他們交流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着你的英語口語水平。他也説經常和媽媽用英語來交流就促使她對英語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有了極大的進步。你認為在與別人的交往中應該做到侃侃而談,要外向一點,不要害羞,而且他還報名過有關學習外語一對一的訓練。這促使它在英語的道路上學習越來越好。

4.聽歌唱歌,葉珊説她在空閒的時光喜歡聽歌。唱歌,雖然他覺得自己唱的不是很好聽,甚至覺得五音不全,六音不準。但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太謙虛了,他説在他的歌單裏有100多首歌一半以上都是英語歌,他説聽歌能夠讓自己放鬆心情。可以減緩自己的壓力,使自己的心情變得更好,更好的去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且唱歌還可以轉換自己不良的情緒。如果聽英語歌的話,那就是一舉兩得了,既可以學好英語又可以緩解情緒。

5.看美劇這裏所説的美劇不單是指情節有多好,而是隻有中英字幕的電影或者是電視劇。據我所知,他還追過不少有關英文電影或者電視劇。例如有老友記,流浪地球以及眾多的好萊塢大電影等,就不一一介紹了,葉珊説在她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接觸有關英語類的動畫片,葉珊還説這對她的啟蒙十分的有幫助。在他小的時候有時會用看動畫片裏學習的英語跟媽媽講。媽媽都會誇獎他,促使他更有動力的去學習英語。

6.學習遠見或者是學習網站的幫助葉酸。主張邊聽邊讀,而且在他的手機裏有好幾個英語口語輔助的軟件以及官網,他給我推薦了一下,有英語流利説APP,復讀機APP,百詞斬APP。而且他還給我推薦了一個官網,叫做Ted演講官網,他説這對他考英語四六級口語部分是十分有幫助的。他還給我推薦了一個看英語就能學習的軟件,那就是一點英語APP。

綜上所述,葉珊同學的英語筆試以及口語的學習方法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還應該向葉珊同時學習,像她一樣持之以恆的去學習英語,鍛鍊自己的意志力。為學習英語這些有意義的事情去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還應該有目標計劃,沒有目的的學習都是徒勞無獲的。例如我們可以定下考試六級的目標,我相信有付出一定會有收穫的。

科學的調查報告 篇3

學困生是每個老師最為頭疼的問題,也是花費精力最多的人羣。所謂學困生,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未能及時正常地開發智力,暫時未能達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需要採取特定的教學手段,施以相關的輔導,改變存在的差異的學生。在農村國小,許多教師都在學困生的轉化研究中做了許多工作,然而卻沒有形成相關的理論體系,導致轉化工作收效甚微。隨着學生個體差異的分化現象逐步擴大,我們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嚴峻。如果我們不及時採取對策,對症下藥,勢必導致班級的學困生越來越多,嚴重地制約了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深入瞭解我校存在學困生的數量和形成學困生的原因,以及教師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所採用的對策。進一步推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

二、調查方法

這次調查我們採取課堂觀察、與老師談話、常規檢查、問卷調查和抽樣調查等方法。從課堂的教學,與教師的交流,“備、講、批、輔、測”等常規工作檢查,以及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抽樣調查中,我們瞭解學校的科研研究課題情況,廣大教師教研教學的觀念轉變和學困生轉化的情況。

三、調查對象

1、問卷調查:一至六年級的學生

2、談話對象:語文老師,部分學困生家長;

3、課堂觀察:各年級語文的課堂教學;

4、常規檢查:各年級語文學生作業、教師備課和成績冊。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 學困生調查表統計數據表明:

在一至六年級,學困生佔16.7%,其中男生佔學困生人數的70.8%,女生佔學困生人數的29.2%。隨年級的升高學困生呈增長趨勢。學困生中男生比例遠大於女生,這與近年來男孩出生率高於女孩有一定關係,但更反映出現在男生學習能力存在普遍下降趨勢。也就是平時我們常説的“男生難教”。

(二)通過對學科教師及學困生談話後發現,我校學困生普遍具有如下特點:

1、缺乏人生奮鬥和參與社會競爭的動力。

2、不能獨立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缺乏興趣。

3、課堂上很少參與教學活動,不會聽課。

4、對學好語文已喪失信心。

5、班集體意識和班級榮譽感較差。

6、家長的教育及輔導相對跟不上。

7、對提高成績、獲得尊重有很高的期望值。

8、自我評價學習成績不理想、不滿意。

前六項反映了學困生在學習動機、學習品質、學習習慣、學習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後二項反映出他們不滿於現狀的情感意識和心理動機。

(三)學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通過觀察、談話、調查,發現產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極其複雜和多方面的,大部分學困生是多種原因產生的。現對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沒有養成良好習慣。(62.5%)

無良好習慣主要表現在:(1)沒有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2)學習準備不足,學習用具不齊全。(3)聽課不認真,不能積極思考,老師講到哪裏都不知道。(4)作業經常不能完成,沒有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抄襲現象比較普遍,錯誤的題目不能進行訂正。

2、智力欠缺。(37.5%)

這部分學困生普遍認識水平低,智力水平低,沒有得到智力方面的發展,大腦開發有限。思考問題表面化,反映慢,表達能力差。遇到實際問題時,不知所措,分析綜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夠,不能靈活運用知識。最基礎性的知識也沒能掌握好,知識積累少,知識結構也較為凌亂。

3、缺乏學習動力。(35.4%)

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上進心。這些學困生由於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認為讀書無用,無心學習;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讀書是礙於家長的要求。因此,他們缺乏沒有學習的動力,上課不願聽講,甚至違反紀律或曠課去玩,作業照抄,應付老師,從沒想到提高自己。

4、性格問題。(33.3%)

性格問題的學困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比較懶惰, 學習的毅力和耐力較差,怕吃苦,喜歡投機取巧,還特別貪玩,不能完成學習任務。另一種就是比較孤獨,自卑心理嚴重,缺乏自信心。長期處於班級的“底層”,處於被遺忘、被摒棄的角落,他們內心深處一般都很自卑。認為自己不行,不願意接近教師,對教師缺乏信任或對老師懷有敬而遠之、敬而怕之,很少主動提問和回答問題。太多的失敗使學困生常感到學習很無聊、很枯燥,情緒低落、沉悶,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

5、外界環境影響。(8.3%)

家庭對教育不夠重視,對子女的學習沒有明確的要求,“讀書無用論”等都在無時無刻地影響着這些學生學習。留守兒童問題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當然,應試教育問題,課程改革,社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等也是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之一。

五、我校教師採取的措施及存在的不足

對於我校的學困生,我校的學科教師主要採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1、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從基礎建立學困生的學習信心。

2、在注意從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3、增強學困生的主動學習的慾望,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

4、注意多鼓勵學生,多與學生家長溝通。

5、深入瞭解每一位學困生真實情況,做到因材施教。

總的來説我校教師對學生付出了努力的工作,但也還存在着一些不足。體現在教師對學困生的關注末能做到持之以恆;對學困生的轉化信心不足;與學生家長的聯繫不夠等等。

六、轉化建議

國小學困生大部分是在國小階段智力潛能沒有得到很好開發的學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各種原因使心理不能健康發展而造成的。因此,只要促進他們心理健康成長,為他們創造發揮潛能的條件,這些學困生還是可以轉化的。我們作為教師要對這些學困生的轉化充滿信心和希望。

要想完全消除學困生是不可能的,但根據不同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採取正確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縮短差距,做到成功地轉化和預防是完全有可能的。

1、消除學生思想障礙,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自覺性

結合我們語文課堂教學實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讓學生懂得學習的目的不在於升學,不是礙於家長的要求,而是掌握知識,“本領”才會大,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興趣,激勵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

2、排除學生心理障礙,樹立學習信心,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

學困生心理素質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強,經不起老師、同學、家長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給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表揚,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種積極情感積累有助於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環,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和進取心。

3、教師要加強學生學法指導,促進學習能力的提升

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正確,直接影響學習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機會,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使他們不但能“學會”而且能“會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認識知識發生、發展過程,進行思維訓練、探究性活動訓練,儘可能地讓學困生掌握較多的學科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善於調控自己學習過程和靈活應用各種知識的能力。

4、教師要落實“以人為本”新理念,積極評價,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心理素質,正確認識學生,提高教學設計水平;教學中,注意創設問題情景,改變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模式,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學內容從易到難,降低坡度和起點,多複習回顧,重點處放慢速度,及時釋疑;教法上適用學生分層、目標分層、課堂分層、練習和作業分層、測評分層、激勵分層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慮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因材施教。

5、學生家長和教師要端正學生人才觀、教學質量觀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和家長必須把握好對學困生的期望值,對他們的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學困生學習信心不足或不穩定。教師和家長有意識地給予他們主動鍛鍊的機會,給予他們更多的讚許和信任,都將會內化為學困生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進步,會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就會更加自信,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我們長期從事教育教學的實踐表明,只有把好學困生的脈,才能對症下藥,有效地調動學困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增強自信心,才能有助於他們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讓每個學生在他的求知空間裏得到和諧、健康、全面地發展。

科學的調查報告 篇4

摘要:

進入到研究生學習階段,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需要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和經驗的總結和積累,做好科學研究是研究生階段的工作重點。想要做好科學研究,首先要立志於科研事業,一方面要確定確定一個遠大理想,另一方面要把這個理想看作是最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的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現這個理想的行動中;然後要選擇正確的研究方向,選擇研究方向很重要的兩點是創新和應用價值,一定要結合國家戰略需求和注重其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這樣才有意義,會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選定方向之後,要有勇氣,要想在科研上有所建樹需要足夠的勇氣,大膽開拓創新,科學中的重大發現寵愛科研中的那些勇士;再者需求興趣廣泛,一專多能,一個成功的科學家既要專心於學術也要學會做人,既要懂得科學也要懂得文化,既要精通本行也要熟悉相關領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方法論,要透過浮華的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性的特徵。

關鍵詞:

科學研究、創新、方法論

1、調研背景

進入到研究生階段之後,學習方式和本科階段有很大的差別,在本科階段,我們主要是以聽課為主,努力吸收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知識,通過書本獲得了先輩同行們經過艱苦探索才發現的科學理論,然而到了研究生階段,則不再以老師為主導,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自己去探索專業領域的相關前沿科技,但是有時卻事倍功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心血,但是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因此,如何做好科學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掌握了科學的方法論才能獲得豐碩的成果。

2、調研目的

目的是幫助處於研究生階段的我們掌握如何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探索新的領域知識,順利地進行科研探索之路。

3、調研方法和調研對象

本次科學調研採用訪談的形式分別採訪自己的專業導師和高年級的學長學姐,向它們尋求如何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記錄它們的回答,時間在20xx年六月上旬,地點在新科研樓實驗室

4、調研結果總結

理論層面

(1)科學開展理論教育

科學理論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理,是科學認識的結果,它是科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理論是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來反映客觀對象的本質及變化規律的系統化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包括客觀現象、科學事實、科學概念、科學原理、科學定律、科學假説、運算公式等構成要素。

科學理論教育是教育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教育科學研究的全部內容。也就是説科學理論教育包括客觀現象的獲得、科學事實的概括、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科學抽象、提出科學假説、對科學假説的驗證、形成科學概念、建立理論體系過程。科學理論教育要向學生系統地傳授科學理論知識,使他們系統地掌握某一門科學的基礎理論。通過科學理論教育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即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如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認識能力、表達能力等),為形成科學思想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深刻的思維達到對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理解有關的概念、原理、定律、定理等知識,形成該門科學的體系結構。把握該門科學的學科思想,為靈活運用該門科學知識打下基礎。

(2)科學開展思想教育

科學思想即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是對自然界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是人們對自然界客觀事物的理性認識。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思想教育就是使學生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去認識客觀世界,奠定遵循客觀規律來改造世界的基礎。進行科學思想教育,一是要使他們認識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的客觀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發展變化的,各門科學就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揭示它的發展變化規律;二是使他們知道自然界發展變化的規律是可以認識的,即使有一些客觀現象人們暫時還不能認識,但隨着科學的發展和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將來人們總是可以認識的,使他們相信科學破除迷信;三是在科學實踐的活動中,使他們逐步體會人類認識客觀自然界過程的無限性和階段的有限性,領會科學理論的相對性;四是使學生認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利用自然而不能破壞自然,保護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是全人類第一重要的任務;五是樹立正確的科學技術觀,正確地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的重要作用等等。只有進行科學思想教育,才能使學生逐步形成科學思想,達到認識的質的飛躍。

(3)科學開展方法教育

科學方法是在科學活動中,科學活動主體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變化規律所使用的主觀手段。它是人們揭開自然界奧祕的鑰匙,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有用工具。

按照科學方法適用的普遍性,目前人們大體上把科學方法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個別領域和學科中採用的特殊方法,如化學中的比色法、光譜分析法和層析法,生物學的解剖法等;二是自然科學的一般方法,它包括感性認識階段的觀察方法和實驗方法,理性認識階段的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邏輯與歷史統一、假説與理論等方法,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科學抽象等方法;三是適用於所有科學領域的哲學方法,主要包括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等唯物辯證法的規律,以及原因與結果、形式與內容、現象與本質、可能與現實、必然與偶然、個別與一般等唯物辯證法的範疇。另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突變論、協同論、耗散結構等現代科學方法也被廣泛應用。與科學理論知識相比,科學方法知識具有更大的穩定性和更普遍的適用性。科學方法教育也是教育科學研究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科學方法教育,要在教育科學研究的活動中向學生有意地傳授科學方法,使他們能在科學活動過程中自覺地運用科學方法來解決科學認識問題。由於科學方法是獲得科學理論的手段,學生掌握了科學方法就具備了獲得科學知識的本領,因此掌握科學方法往往比掌握科學理論還重要。另外,科學方法作為思維和行動的方式,學生一旦掌握了它就能使自己的科學實踐活動遵循科學研究的程序,增強科學實踐的自覺性,避免科學實踐的盲目性,提高科學活動的效率。進行科學方法教育要注意實驗,注重研究過程。只有在科學實踐的活動中,通過使用科學方法解決具體問題,才能有效地理解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