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工作方案 > 活動方案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精選21篇)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精選21篇)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數學活動與學生常見的遊戲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數學的快樂,親身體會數學帶來的樂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同在,同時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活動對象:

廣外外校國小部三年級全體學生

三、活動時間:

11 月 20 日 ~ 12 月 6 日

四、活動地點:

田徑運動場(若因天氣原因,則地點更改在田徑場風雨棚。)

五、活動程序:

●第一階段:動員指導(第十三週: 11 月 20 日 ~ 11 月 24 日 )

三年級數學老師指導學生了解數學衝浪活動的各個環節,並對全體學生進行活動前的培訓和指導,為下週活動開展打好基礎。

●第二階段:活動開展(第十四周: 11 月 27 日 ~ 12 月 01 日 )

三年級數學老師繼續對學生進行活動前各項目的培訓和指導,並實地組織三年級各班學生到田徑場參加競賽活動。【比賽具體時間: 11 月 28 日 ( 第 14 周星期二 ) 下午課外活動, 16:30 學生到達場地。】『因為天氣原因改為 12 月 5 日 』

●第三階段:彙報展示(第十五週: 12 月 04 日 ~ 12 月 08 日 )

結合數學衝浪活動,學生寫一份活動後的感想(數學日記形式)展覽。

六、出題説明:

題型分四類:算一算、填一填、選一選、塗一塗。題目可涉及三年級學生已經學過的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解決問題等領域。如算一算部分可考慮出些口算題、筆算。填一填、選一選屬綜合題型,出題老師可自行決定。塗一塗可讓學生塗學過的圖形、統計表等。但每份題目的解答時間儘量控制在 30 秒~ 1 分鐘之間(越短越好),每類題型 10 題,每題佔滿一張 a4 紙。

七、比賽規則:

本次比賽是一項團體賽。將三年級同學按班自然分為 10 個代表隊,各代表隊參賽人數以最少班級的參賽人數為準。競賽以趣味迎面接力形式,將各代表隊參賽人數分為兩組,按 30 米迎面接力形式站立。

1 、哨聲響,拿小旗開始跑,到中間交旗拿題,開始答題,答題完畢,交題換旗,繼續跑向對面隊員,對面隊員接到小旗後如法炮製,這樣不斷重複直到最後一名同學跑回終點將旗交給計時裁判。

2 、裁判老師按答案正確與否即時計分,並做好相應的記錄。做對題目得分,答錯與不答均不得分,答題時間不得超過 1 分鐘,選手若答不出,可選擇放棄。

3 、評分:評分分為做題得分和速度得分兩部分。凡做對一題得 10 分,全班累加得到做題得分,速度評分是按各班的快慢排名先後分別積: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5 分。兩項得分相加得出各班最後的綜合得分。依據綜合得分高低評出:一等獎 4 名,二等獎 3 名,三等獎 3 名,並頒發獎狀。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將數學活動與學生常見的遊戲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數學的快樂,親身體會數學帶來的樂趣,感受數

學與生活的同在,同時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活動對象:

廣外外校國小部五年級全體學生

三、活動時間:

第 18 周( 12 月 25 日 / 下午的第二課堂活動課, 16 : 30 開始)

四、活動地點:

田徑場風雨棚

五、活動程序:

●第一階段:動員指導

五年級數學老師指導學生了解迎新年數學遊園會活動的各個環節,並對全體學生進行活動前的培訓和指導,為下週活動開展打好基礎。【時間安排:第十八週,即 12 月 19 日 ~ 12 月 23 日 。】

●第二階段:活動開展

五年級數學老師繼續對學生進行活動前各項目的培訓和指導,並實地組織五年級各班學生到田徑場參加遊園活動。【比賽具體時間:第十八週, 12 月 25 日下午的第二課堂活動。】

●第三階段:活動總結

引導學生結合迎新年數學遊園會活動,寫一篇活動日記。四年級備課組進行活動報道總結。【時間安排:第十八週, 12 月 26 日 ~ 12 月 29 日 。】

六、出題安排:

四年級數學老師:簡算與應用、二十四點,題目分為 a 、 b 兩類,每大區需要 20 道題目(每張 a4 紙上只打印一道題目,註明題目的序號、 a 或 b 類型和分值,另附標準答案);

六年級數學老師:診斷、圖形、找規律,題目分為 a 、 b 兩類,每大區需要 20 道題目(每張 a4 紙上只打印一道題目,註明題目的序號、 a 或 b 類型和分值,另附標準答案)。

七、出題説明:

題型分五大塊,即診斷區、圖形區、簡算與應用區、找規律區、二十四點區。題目涉及五年級學生已經學過的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如診斷題型,可出一些計量單位運用不夠確切的錯例,讓學生去發現問題並提出正確的修改意見。簡算與應用等題型,出題老師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自行決定(難度相對適中)。每道題目的解答時間控制在 1 分鐘之內,以保證整個活動時間不要太長。

板面展示:五年級數學老師

八、活動準備: 20 張課桌

橫幅:迎

新年數學遊園會國小高段數學組

裁判安排: ( 陸琳 , 蔡國良 )( 孫靜 , 萬敏 ) 簡算與應用區;

( 徐豔珍 , 吳大海 )( 葉秋蓉 , 彭義華 ) 二十四點區;

( 張霞 , 孫國華 )( 周光羣 , 張利全 ) 診斷區;

( 朱麗蘭 , 吳小玲 )( 凌萍萍 , 劉紅寧 ) 圖形區;

( 吳薇 , 程紅霞 )( 徐培敏 , 張曉會 ) 找規律區。

【活動分五個大區,每大區設 4 名裁判。】

兑獎安排:汪穎、李先玉、張利全、劉秋蓮

現場秩序:五年級班主任、數學老師

總結報道:四年級數學老師

九、遊園規則:

將整個年級以班為單位自然分為 10 個小隊,每個小隊平均分成 10 個小組。遊園以小組合作(小組有負責人,能明確分工)形式,到主席台兩側設置的五大區(診斷區、圖形區、簡算與應用區、找規律區、二十四點區)去遊園活動。

1 、活動開始,每班的各小分隊先按一定秩序平均分配在各個區域,依次抽取題目,小組合作作答,答題完畢後再到其他區去排隊等候活動,直至遊園完所有的五個大區(每個小組在每個大區裏只需參加一次活動,不得重複進行)。

2 、每個小隊答題完畢後,由裁判發給一張證明成績的票單。答對 a 類題可得 5 分,答對 b 類題可得 10 分,答錯與不答均不得分(答題時間不得超過 1 分鐘,選手若答不出,可選擇放棄)。。

3 、活動中,各小隊可依據票單上的成績到兑獎處領取獎品。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XX年度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綱要》和教科研中心課堂教學研討月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學部研究課活動的日程安排,嚴格按照選題、備課、上課、評課、反思、總結六個步驟,紮紮實實地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課系列活動,突出數學課精講多練,講練結合的特色,深入進行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個人反思,創設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教師教學實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研究主題:

研究課的主題是: 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突出研究點:高中數學課堂中如何準確把握講與練的度,真正實現精講多練,講練結合。

三、成果預設:

(1)以研究課為載體,轉變教師觀念、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2)實現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努力克服長期憑經驗教學形成的不良教學習慣;

(3)形成比較成熟的高中數學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適合學生髮展的優質課堂;

(4)通過研究課去認識什麼是一節好課,初步形成我校的高中數學優質課評價標準。

四、研究時間:XX年11月23日---12月29日

五、作課教師:楊文國

六、活動步驟:宣傳、發動---選題、定人---備課---上課---評課---反思總結

1.選題、定人:11月23日---27日宣傳發動,各年級備課組作專題討論,讓每位老師都明確研究課的開展形式和意義。11月28日教研組長與備課組長一起商討,確定研究課的主題為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研究點為:高中數學課堂中如何準確把握講與練的度。由楊文國老師作課,內容是高二拋物線一節.

2、備課:按照學校即重結果,更重過程 的指導思想,備課主要包括以下六個環節

(1)12月1日,全組老師第一次集體備課,共同探討研究課題和研究點的內涵,統一認識,明確研究步驟及各自的任務。

(2)12月3日12月6日,楊文國老師編寫教案與學案,其他老師每人寫一份課堂教學設計文稿,重點説明如何突破我們的研究點。

(3)12月7日,全組成員第二次集體備課,邀請楊啟華校長和高中部領導蒞臨指導。採用説課的形式,由楊文國老師作主題發言,其他老師談自己的課堂設計思路及講練的度的把握,供楊文國老師參考。

(4)12月8日12月11日,楊文國老師編寫第二稿教案與學案,製作上課用課件,印出足量的學案供聽課時使用。

(5)12月11日,全組成員第三次集體備課,由區數學教研員劉會金老師結合楊文國老師的試講課進行專題指導。

(6)12月12日14日,楊文國老師寫出最後全校公開課用的教案與學案,其他老師每人寫出一份學案,作為書面交流(交電子稿)。

3、上課:公開講課分為一下三個步驟

(1)12月8日,第一次試講,高二備科組老師、教研組長參加,主要目的是對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做測評,對教學素材的使用、及教學語言的精煉程度作一次診斷。

(2)12月11日下午,第二次試講,全體高中數學老師參加聽課,特邀區數學教研員劉會金老師和學部領導參加,

(3)12月14日,面向全校公開教學,再次特邀區數學教研員劉會金老師和學校、學部領導參加,同時也歡迎其它可老師參加聽課。

4、評課:在每次試講與最後面向全校公開教學之後,及時進行專題評課活動,評課研討要依據我們的研究點和預設成果進行,遵照學校領導 不求完美,但求突破的要求,在全組營造一種十分寬鬆的研究氛圍。通過教師個人自評、同行評議、專家講評將研究內容不斷引向深入,使參與活動的每一位教師都有收穫和啟發。

5、反思:12月15日22日進行集中反思,每人寫出書面課後小結。針對評議的內容,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效果以及通過此次活動使自己獲得的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學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在反思中提高。

6、總結:12月25日29日,進行全組研究課情況總結,召開全組教師會議,對研究課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對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給出明確的定位,初步確立數學優質課的標準。教研組長、研究課主講教師分別總結工作、提升成果,寫出課堂教學研討月反思總結。教研組長就研究課活動開展情況,寫出課堂實錄及書面點評,掛到校園的博客網上,在全校做進一步的交流,以進一步推動我組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科研工作。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XX年度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綱要》和教科研中心課堂教學研討月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學部研究課活動的日程安排,嚴格按照選題、備課、上課、評課、反思、總結六個步驟,紮紮實實地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課系列活動,突出數學課精講多練,講練結合的特色,深入進行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個人反思,創設適合我校學生特點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提升教師教學實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研究主題:

研究課的主題是: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突出研究點:高中數學課堂中如何準確把握講與練的度,真正實現精講多練,講練結合。

三、成果預設:

(1)以研究課為載體,轉變教師觀念、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2)實現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努力克服長期憑經驗教學形成的不良教學習慣;

(3)形成比較成熟的高中數學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適合學生髮展的優質課堂;

(4)通過研究課去認識什麼是一節好課,初步形成我校的高中數學優質課評價標準。

四、研究時間:XX年11月23日---12月29日

五、作課教師:楊文國

六、活動步驟:宣傳、發動---選題、定人---備課---上課---評課---反思總結

1.選題、定人:11月23日---27日宣傳發動,各年級備課組作專題討論,讓每位老師都明確研究課的開展形式和意義。11月28日教研組長與備課組長一起商討,確定研究課的主題為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研究點為:高中數學課堂中如何準確把握講與練的度。由楊文國老師作課,內容是高二拋物線一節.

2、備課:按照學校即重結果,更重過程的指導思想,備課主要包括以下六個環節

(1)12月1日,全組老師第一次集體備課,共同探討研究課題和研究點的內涵,統一認識,明確研究步驟及各自的任務。

(2)12月3日12月6日,楊文國老師編寫教案與學案,其他老師每人寫一份課堂教學設計文稿,重點説明如何突破我們的研究點。

(3)12月7日,全組成員第二次集體備課,邀請楊啟華校長和高中部領導蒞臨指導。採用説課的形式,由楊文國老師作主題發言,其他老師談自己的課堂設計思路及講練的度的把握,供楊文國老師參考。

(4)12月8日12月11日,楊文國老師編寫第二稿教案與學案,製作上課用課件,印出足量的學案供聽課時使用。

(5)12月11日,全組成員第三次集體備課,由區數學教研員劉會金老師結合楊文國老師的試講課進行專題指導。

(6)12月12日14日,楊文國老師寫出最後全校公開課用的教案與學案,其他老師每人寫出一份學案,作為書面交流(交電子稿)。

3、上課:公開講課分為一下三個步驟

(1)12月8日,第一次試講,高二備科組老師、教研組長參加,主要目的是對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做測評,對教學素材的使用、及教學語言的精煉程度作一次診斷。

(2)12月11日下午,第二次試講,全體高中數學老師參加聽課,特邀區數學教研員劉會金老師和學部領導參加,

(3)12月14日,面向全校公開教學,再次特邀區數學教研員劉會金老師和學校、學部領導參加,同時也歡迎其它可老師參加聽課。

4、評課:在每次試講與最後面向全校公開教學之後,及時進行專題評課活動,評課研討要依據我們的研究點和預設成果進行,遵照學校領導不求完美,但求突破的要求,在全組營造一種十分寬鬆的研究氛圍。通過教師個人自評、同行評議、專家講評將研究內容不斷引向深入,使參與活動的每一位教師都有收穫和啟發。

5、反思:12月15日22日進行集中反思,每人寫出書面課後小結。針對評議的內容,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效果以及通過此次活動使自己獲得的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學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在反思中提高。

6、總結:12月25日29日,進行全組研究課情況總結,召開全組教師會議,對研究課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對講練結合型課堂教學模式給出明確的定位,初步確立數學優質課的標準。教研組長、研究課主講教師分別總結工作、提升成果,寫出課堂教學研討月反思總結。教研組長就研究課活動開展情況,寫出課堂實錄及書面點評,掛到校園的博客網上,在全校做進一步的交流,以進一步推動我組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科研工作。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傳統的幼兒園數學教學中,“0”的教學常常被忽視,而在蒙氏教學中,“0”的教育格外重視。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通過蒙氏教具的操作和遊戲方法,讓幼兒認識“0”,瞭解“0”的意義以及“0”的重要作用,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對“0”的認識一定會提升一個高度!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0”在自然數的概念是“沒有”。

2、聯繫生活,讓幼兒認識“0”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1、蒙氏教具:紡錘棒箱、紡錘棒。

2、數字卡片;0-4各一個,豆子與數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與“0”有關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遊戲:介紹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麼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___,我叫___。

二、認識“0”的意義。

1、認識紡錘棒與紡錘棒箱。

2、老師示範操作,引導幼兒認識0表示沒有。

3、教師小結:0表示沒有。

三、遊戲:0的遊戲

1、抓豆子

玩法:請5名幼兒分別拿數字0-4,然後拿對應的豆子,拿到0的幼兒不拿豆子。

2、看誰聽的準

玩法:老師任意説:小朋友跳_下,幼兒跳相應的次數,跳錯的取消遊戲資格。

四、聯繫生活,讓幼兒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較數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認識緊急求救電話110、120,服務熱線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兒講一講,在哪兒還見過0。

4、請幼兒尋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並知道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0。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徵。

2.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會獨立完成製作正方體的任務。

3.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正方體 正方形 學具:《幼兒用書》各種長方體及正方體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初步認識正方體

師:老師這有一個大魔方,請你看一看它是什麼形狀的?

幼:正方形(正方體)教師把正方形和正方體進行比較。

(1)師:請你看一看這個魔方的面是什麼形狀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嗎?

(2)再來比一比,這麼多面它們的大小都一樣嗎?

(3)數一數,這個魔方有多少個面?(6個)

師:像這樣的形狀就叫正方體。

小結: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二、鞏固學習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請你去找一找,哪些東西是正方體(驗證)

三、操作練習

製作正方體。

四、拋骰子游戲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學習數學,重點不是數學知識、數學概念,而是數學思想。本活動教學內容是"根據同伴的數字猜測自己的數字",屬傳統的教學內容,但活動中以一些新的教學手段比如通過以師生互動的流程圖為主,適度地運用一些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這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更加活躍。

本次活動逐步展開,開始遊戲是兩個人、三個人;接着是四、五個人蔘與活動。最後,老師參與活動,增加遊戲的難度,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活動把數學技能在生活中的作用以活動的形式展示給幼兒,使幼兒看得到、摸得着、學得進、用得上,讓幼兒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使孩子的在聽、説、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發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排除的方法學習尋找缺失的數字。

2、熟悉遊戲的玩法並遵守遊戲規則。

【教學準備】

10把椅子(椅背椅背上有1-10的數字卡片)、頭飾(數字1-10)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頭飾,認認頭飾上的數字,引出"看你怎麼猜"的遊戲。

師:看一看,前面有幾張小椅子?除了椅子還有一樣東西就是帽子。等會就要和他們一起玩遊戲。

二、介紹遊戲規則

第1,不能看自己的數字是幾。

第2,戴的時候大家都不能説話,不能告訴別人是數字幾。

第3,如果你猜我頭上的數字是5,就請你坐到第五把椅子上,不能動。

三、熟悉遊戲規則

1、利用數字9、10的頭飾和兩名幼兒做遊戲。

師:覺得這個遊戲能玩嗎?我們先請兩個小朋友試試看。這次我可以告訴你們只有2個數字和你們做遊戲。是數字幾啊?

接下來請你們閉上眼睛(教師將兩張數字一直在手裏換來換去)

師:好,睜開眼睛。你考慮一下你頭上是數字幾?

交流:你覺得他們坐的對嗎?對鼓掌

提問:你為什麼要坐在數字9的這張椅子?

小結:看來這個遊戲有一個小竅門,不能看自己的,但能看誰的呀可以看別人的數字,剩下來的就是自己的數字。

2、和數字6、7、8做遊戲,並驗證方法。

師:還想玩嗎?我們再請三個人上來。

3、利用數字1-5做遊戲。

師:還有誰沒玩過?再加上我,5個人玩。

小結:這個遊戲每個人頭上數字都要看一看,漏掉一個就找不到正確的了。

四、按照單雙數進行遊戲。

1、利用數字1、3、5、7、9進行遊戲。

師:接下里我們再來一次,給你們一點難度行嗎?這次我又拿了5頂帽子,分別是1、3、5、7、9。誰先來?

給你們5秒鐘時間必須找到座位。

小結:要記清楚有哪些數字,數字中缺少的就是自己的數字。

2、利用數字2、4、6、8、10進行遊戲。

師:接下來我們5個人玩,想一想還剩下數字幾?

五、活動延伸。

幼兒隨意選擇5個數字,一起進行猜數字的遊戲。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理解5以內序數的基礎上,根據門牌號碼找到相應的房間。

2、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搬新房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1、幼兒分別對橫的、縱的兩方面的序數已有了解。

2、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了解套房的門牌號碼。

材料準備:

1、教師示範用不同的房子(有五間房子的平房一座,高五層、每層只有一個房間的高樓一座,高五層、每層有五間房子的高樓一座);小猴、小貓、小雞、小鴨、小兔的圖片各一張。

2、幼兒操作用樓房每人一份(根據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五層以內及五個房間以內的樓房若干,能力不同則提供給不同的材料。這樣,在橫的、總的兩方面都拉開了距離,滿足了不同幼兒的發展,使不同幼兒在體驗成功快樂的基礎上經驗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身上寫有門牌號碼的小動物若干。

3、皺紙做的用於慶祝的綵帶;錄有《蓋房子》、《喜洋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草地上有誰?小貓、小雞、小鴨、小兔都圍着小猴,聽小猴在説話呢。你們想知道小猴在説什麼呀?我們一起來問問小猴。小猴説:“今天我去城裏玩了,發現那裏的人們住的都是高高的樓房,又寬敞又漂亮,我們也來蓋樓房吧!”“好呀,好呀!”小動物們都歡呼起來。師幼一起聽《蓋房子》音樂演唱。

2、鞏固經驗

(1)、小動物們説幹就幹,不多久就蓋出了一座新房子(出示有五間房子的平房)

請幼兒幫五個小動物搬進第一座房子

小兔住在第幾間?出示箭頭標記告訴孩子從左往右數房間,依次是:第一間,第二間------以鞏固幼兒在橫的方面的序數經驗。

小貓、小雞、小鴨、小猴分別住第幾間?

(2)、小兔覺得新房子雖然很寬敞,可並不能看到遠處的風景,於是小動物們商量了一下,又蓋起了第二座房子,看,第二座房子蓋起來了,好高呀!(出示高五層,美層只有一個房間的高樓)

請幼兒幫小動物們搬進第二座房子。

小雞住第幾層?出示箭頭標記。

——原來數高樓是從下往上數,第一層,第二層-------以鞏固幼兒在縱的方面序數的經驗。

小貓、小兔、小鴨、小猴分別住第幾層?

3、幼兒討論

——小豬覺得這棟樓房的雖然很高,可是每一層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還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於是小動物們又商量着要蓋第三座房子,

(1)、你們猜小動物們蓋的第三座房子會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説出每層有幾個房間)

(2)、哇!果然和你們説的一樣,小動物們這次蓋的樓房每層都有兩個房間。(出示高五層,每層有五個房間的樓房)小猴子看到這樣的樓房真想立刻住進去,誰來幫小猴搬新房?(請能力一般和能力較強的幼兒分別上來幫忙)

(1)請小猴住進去,根據小猴住的房間出示門牌號碼。

——教師小結:原來門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三個數字表示第幾間。

(2)説出一個門牌號碼請幼兒來找出房間:

教師説出302,請幼兒來找出相應的房間讓小鴨住進去。

他找得對不對,為什麼?

——教師在此處可重新小結:門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二個數字表示第幾個房間。找房間時我們先找到第幾層,然後再找到第幾個房間。

幼兒找好小鴨的房間再根據門牌號碼給小兔、小貓、小雞找房間。

4、教師提出要求,幼兒嘗試操作

(看到小猴子住進了新樓房,大家可羨慕了,都想快快住進新樓房,看看遠處美麗的風景)——請按小動物身上的門牌號碼幫他們住進新樓房

(1)、提醒幼兒操作步驟:

1)、門牌號碼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二個數字表示第幾個房間。

2)、先找到樓層,再來找房間。

3)、按小動物身上的門牌號碼來找房間,每個房間都只住一隻小動物。

5、教師講評

(1)、住對的

你的__小動物身上的門牌號碼是多少?應該住那個房間?你怎樣找到這個房間?

(2)、住錯的

你的__小動物住得對不對?為什麼?__房間在哪裏?請幫小豬住到__房間?

6、體驗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小動物們都搬進了新樓房,很開心,來我們一起表示慶祝!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連接方法,萌發探索興趣。

2、發揮想像力、創造力,並能完整地表達。

活動準備

1、紙環,繩子、夾子、鈕釦、訂書機、紙張、固體膠、小棒等。

活動過程

一、感受連接

1.教師:小朋友,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吧!音樂響起來的時候,你們就去找朋友,

音樂停止時,你們也停下來,老師看看誰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遊戲:找朋友

教師:嗯,老師看出來了是好朋友,老師説的對嗎?

你知道老師是怎麼知道的你們兩個是好朋友嗎?

因為你們兩個拉起手來了,連接在一起了。

二、嘗試連接

(1)出示兩個紙環

教師:誰能想辦法把這兩個紙環連接在一起呢?

(啟發幼兒積極動腦筋,想出多種辦法連接。)

(2)出示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東西

教師: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它們都叫什麼名字?

它們也想找好朋友,你們能幫它們連一連嗎?

(3)幼兒嘗試用多種方法連接所給材料,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三、經驗交流

(1)你是選用哪兩樣東西的?用什麼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

(讓幼兒分別説説自己的連接方法。)

(2)連接的方法很多,可以粘貼,串,釘,套,夾,掛等等。

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的連接方法。

四、探索操作

1.請幼兒發揮想像,再次將物品連接起來。

2.教師觀察指導,並給予提示和幫助。

五、展示作品

幼兒介紹自己的連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樂。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能不受物品的顏色、形狀、大小以及空間排列形式、空間距離等的因素的影響,行成數的守恆能力。

活動準備

海洋背景圖一張;小魚貼板共六個;茶杯、茶盤共六套;玻璃杯2個;碗一個;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複習點數6。

海洋裏要舉行音樂舞會,與媽媽帶小魚來參加,請幼兒點數有多少條魚。

二. 學習數的守恆。

1. 幼兒表演。

(1) 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表演第一個動作,排成一個漂亮的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2) 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變換第二個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3) 魚媽媽和她的小魚們變換第三個隊形,請幼兒點數有幾條魚。

(4) 請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無論排成什麼樣的隊形,魚的數目不變。

2. 茶杯配茶盤。

(1) 我們給每個茶杯配一個茶盤,看看茶盤夠不夠。配好後問:“茶杯和茶盤一樣多嗎?”

(2) 將茶盤擺成一排,茶杯收攏或堆起,問:“想一想茶杯和茶盤一樣多嗎?”在將茶杯一一放在茶盤裏。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1

活動背景: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活動必須迴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小鬼當家“這一活動內容,組織幼兒學習為父母服務,通過買東西,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在活動中通過與同伴的互動交流,不但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在活動中水到渠成地讓幼兒掌握了仿編應用題的基本方法。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學會仿編和解答4的加減應用題。

2、在生活情景中能根據水果卡片自編4的加減應用題。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請家長帶幼兒去買東西,使幼兒瞭解一個買與賣的過程。

2、物質準備:準備各種水果卡片,人手4個替代物作錢。

活動過程:

一、以“幫農民伯伯摘果子”引入。

“小朋友,果園裏的水果都成熟了,農民伯伯想請你們幫他摘水果,你們願意嗎?”(願意)

二、遊戲“摘水果”:師交代遊戲玩法和規則。

三、分類活動:分水果

1、引導幼兒將自己所摘的水果跟同伴之間進行交流。

2、交代任務:將各種水果分別放在筐裏。

四、歌表演:《摘蘋果》

“果園大豐收了,我們多高興啊,讓我們來唱首慶豐收的歌吧!”。

五、師通過情景表演仿編4的加減應用題。

1、仿編4的減法應用題。

“摘完水果了,我覺得真渴啊,我該怎麼辦?(買水果吃啊!)可農民伯伯已經把水果賣給老闆了,我得去買水果吃了。大家看,我有多少錢?(4塊錢)我只有四塊錢,這些錢啊只能買兩次水果,我得好好的想想看該買什麼水果吃了。”

①師買了一個蘋果,提問題。

“剛才老師做了什麼事?(買蘋果)我原來有幾塊錢,(4塊錢)買1個蘋果花了幾塊錢,(1塊錢),仔細聽老師給你們提了一個什麼問題?”

②引導幼兒瞭解仿編減法應用題的條件。

“給你們提了什麼問題?”(還剩下多少錢?)

“小朋友是怎麼回答的?”(還剩下3塊錢)

“你們是怎麼知道還剩下3塊錢的?”(因為老師原來有4塊錢的,買蘋果花了1塊錢,就還剩下3塊錢。)

③才出示算式卡:4—1=3,引導幼兒瞭解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我們學過了加法和減法,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計算?”(減法)

2、仿編4的減法應用題。

“還剩下的錢我想買什麼呢?”

①師買了3根香蕉,提問題。

“陳老師買蘋果花了多少錢?(1塊錢)那買香蕉又花了多少錢?(3塊錢)仔細聽,老師又給你們提了一個什麼問題?”

②引導幼兒瞭解仿編加法應用題的條件。

“剛才老師給你們提了什麼問題?”(一共花了多少錢?)

“小朋友是怎麼回答的?”(一共花了4塊錢)

“你們怎麼知道一共花了4塊錢啊?”(因為老師買蘋果花了1塊錢,買香蕉花了3塊錢,一共就花了4塊錢)

③出示算式卡:1+3=4,引導幼兒瞭解各個數字所代表的意義。

“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計算?”(加法)

六、幼兒仿編4的加減應用題。

“爸爸媽媽不在家,沒時間去水果店買水果,我們來當家,幫爸爸媽媽到水果店買水果吧,請小朋友看看,爸爸媽媽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幾塊錢?”

1、提出編題方法。

4塊錢只能買兩次的水果,買一次水果後,問同伴一個問題;把剩下的錢買第二次水果後,再編一個問題,考老師。

2、請個別幼兒進行仿編,師指導。

七、遊戲:“水果店”

1、分配角色,2個女售貨員,2個男售貨員,編2+2=4的應用題。

2、交代遊戲規則:

①水果攤的任何水果只能1元1個。

②顧客買了一次水果以後,就得問同伴一個問題,剩下的錢買第二次水果後,再問老師一個問題。

③強調最後的一句話不能説出答案,應該提問題去考別人。

3、幼兒遊戲,師指導。

八、集體小評,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編的問題。

九、結束。

“小朋友摘水果摘得這麼棒,另外一個果園的農民伯伯也想請你們幫他摘果子,願意嗎?(願意)那就快跟老師去果園吧!”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2

設計背景

幼兒對左右認識模糊,我想通過本次活動,以輕鬆的遊戲,將抽象的左右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幼兒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學習區分左右,發現並理解以自我為中心和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的差別。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以自己為中心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並能以客體為中心區別左右。

2能正確使用方位詞左和右。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和區分左右的位置關係。

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方位詞左和右。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健康歌》,《找朋友》,小星星貼片,椅子,動物圖片,小房子。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律動:隨音樂《健康歌》做動作,讓幼兒體會左右。

基本環節:

1.認識自身的左右。

(1),教師指導幼兒把小星星貼在畫畫拿畫筆的那隻手上,然後請幼兒把這隻手舉起來,告訴幼兒舉起的手是右手,另一隻手是左手。

想一想,我們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做這些事的時候我們的左手在做什麼?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

(2),遊戲:聽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用右手摸右耳,右眼,右腿;用左手摸左腳.左腿左肩,用右手拍左肩左腿,用左手拍右肩右腿。

2.區別左邊和右邊

做音樂遊戲換座位兒,請幼兒感知自己右手一邊是右邊,左手一邊是左邊。

(1).音樂開始,邊聽音樂邊在椅子周圍自由做動作説兒歌:小朋友聽仔細,音樂停下來找椅子.音樂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小椅子旁坐好。

(2).請幼兒説一説:我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3).遊戲:小動物找家(出示小房子)。

按指令幫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熊貓家在最左邊,小雞家在最右邊,小兔家在熊貓家的右邊,小狗家在小雞家的左邊。

3,幼兒感知對面的左右方向相反。

音樂遊戲<<找朋友>>

音樂開始,幼兒邊做遊戲邊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提問;小朋友都用右手握手,你們都發現了什麼?右手方向都一樣了嗎?幼兒感知其特點,發現方向正好相反。

小結;我們是面對面的站着,因為方向相對,所以舉起的右手剛好相反。

4.理解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教師把小狗.小貓.小兔小鴨子等圖片擺成一排,請幼兒説出小狗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

結束環節;幼兒隨音樂健康歌做動作,結束本課。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擺放小動物,讓幼兒説出小動物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按指令擺放小動物。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3

教學內容:教材第55頁複習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步認識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及相關概念,能比較熟練地應用相應的概念求比值、化簡比和解比例;加深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繫和區別。能應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進—步認識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及相關概念。

教學難點:比較熟練地應用相應的概念求比值、化簡比和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提問:我們這一單元學習了什麼內容?説明:我們已經學習了比例的知識,這節課複習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板書課題)通過複習,要加深對比例意義、性質的認識,要能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計算,井弄清比和比例的一些知識的聯繫與區別,提高思維能力。

二、整理比例的有關概念

1.整理比和比例的意義。

提問:什麼叫做比?(板書)請舉一個比的例子。什麼叫做比例?(板書)誰也來舉一個比例的例子?從它們的意義,你能説出比和比例的聯繫嗎,(比例由兩個比組成,表示兩個比相等)比和比例有什麼不同?(比表示兩個數的關係,只有兩項;比例表示兩個比的相等關係,有四項)

2.做複習第1題(1)、(2)題。

比裏各部分分別是什麼名稱呢,比例裏各個部分的名稱又怎樣呢,請大家在書上做第l題(1)、(2)兩小題。練習後指名口答,老師板書。追問:比值是怎麼得到的?

3.組織練習。(口答)

(1)下面的比各表示什麼意思?

①白兔和黑兔只數的'比是7 :9。

②科技書與文藝書本數的比是3 :5。

(2)求下列比的比值。

6 :1.5 :3 0.2 : :

(3)下面每組裏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為什麼?

①1 :2和2.5 :5 ②1.2 :0.3和6 :1.5

③3 : 和2 :

4.複習比例的基本性質。

提問: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板書)與比的基本性質相同嗎?為什麼?(板書比的基本性質)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質有什麼用處?比例的基本性質有什麼用處?(判斷能不能組成比例、解比例)

5.練習。

(1)做複習第1題(4)、(5)題。

(2)解下列比例。

2.5 : =x :2

(3)做複習第1題(6)~(8)題。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複習了什麼內容?你這一課進一步掌握了些什麼?

四、課堂作業

複習第2、3題。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各種圖形的特徵。

2、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幼兒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圖形

2.趣味練習:各種各樣的形狀

3.大的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個,小箱子一個(裏面放圖形若干,紙做的小鳥一隻),

4.每人一套幾何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半圓形,圓形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起興趣

今天我帶來了幾位圖形寶寶,這些圖形寶寶可真有趣,它們會變魔術,變成另外一個圖形寶寶呢。

二、複習鞏固幾何圖形

1.課件 請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圖形,並説説。

2.教師從小箱子摸出圓形,請幼兒猜猜圓形會變成什麼?有幾個?

3.請兩位幼兒上來從小箱子裏分別摸出正方形、三角形,並猜猜分別會變成什麼?

4.教師出示小鳥,請幼兒説説這隻小鳥是用哪些圖形拼成的?

三、遊戲“圖形變變變”

1.請你們來試試用兩個三角形寶寶能拼成什麼圖形?

(教師觀察幼兒拼的結果,並在黑板上演示給大家看)

2.我們來比賽,用四個三角形寶寶拼一個正方形,看誰拼得最快。

四、幼兒操作活動

請你們用小筐裏的幾何圖形,給小鳥造一間漂亮的小房子,小房子旁邊要有樹, 比比誰設計的小房子最漂亮。

五、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説説自己設計的房子用了哪些圖形?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5

學習目標

①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③瞭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築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生字生詞卡片。

③蒐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樑的資料。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趙州橋,揭開它那神祕的面紗。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活動引路,讀文識字

①開展讀書“闖關”活動。

a.“闖關”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字音關(讀準字音)、句子關(讀通句子)、感情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座兩人互為“闖關員”與“守關員”。每闖一關得一面小旗。

b.學生自主讀書,做“闖關”準備。(遇到生字新詞,通過查閲工具書自行解決)

c.同座分別“闖關”。一次沒有闖過關者可以練習後再“闖關”。

②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a.“我會認”。卡片抽讀生字詞:橫跨、創舉、堅固、石欄、同首遙望、圖案、設計、雕刻、智慧。

b.“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瞭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c.“我想讀”。誰想讀誰就站起來讀。(側重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語氣讀最後一段)

鞏固認字,指導寫字

①“説”字。請同學當“小老師”,幫助大家明確寫每個字的注意點。

②“寫”字。“小老師”在田字格內示範寫生字。大家在練習本上寫字。

③“查”字。同座互相查寫的字。

作業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複習字詞

聽寫詞語。聽寫後自己對照課文批改、訂正。

品讀課文

①緊扣主線,研讀課文。讀課文,想一想,再填空:趙州橋是一座的橋。

②交流彙報,感悟課文。

a.歷史悠久的橋。引導學生讀一讀文中的相關語句。

b.雄偉堅固的橋。引導學生通過讀文中的語句或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來加以説明。

c.非常美觀的橋。引導學生用多種琖來感悟文字,可以讀一讀,演一演,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

③上下聯繫,整合課文。選擇趙州橋留給你印象最深的兩個特點,用“不但……而且……”連起來説一説。

④課件展示:趙州橋今日的風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⑤熟讀成誦,內化課文。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拓展活動

①交流有關橋樑的資料。

②有興趣的,可以瞭解家鄉的古建築或家鄉的橋樑。

提示綜合性學習

①説説開展了哪些活動,瞭解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②提醒學生注意整理資料,商量商量怎樣展示成果。

作業

抄寫第三自然段。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6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幾何圖形進行拼小樹活動。

2、用標記記錄所用圖形的數量。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圖形拼畫一幅。

記錄單、筆若干。

【活動過程】

觀察圖形拼畫。

——出示圖形拼畫,請幼兒觀察這幅畫裏有什麼。

——這幅畫是由哪些圖形拼出來的?

選圖拼畫。

——桌上有些什麼?它們是什麼圖形?

——請幼兒選用各種不同的圖形拼小樹。

——教師巡視,幫助、鼓勵動作慢的幼兒儘快確定主題,肯定幼兒拼出的各種圖案。

——分享交流。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拼的畫中用了哪些圖形。其他幼兒仔細地觀察後加以補充。

記錄表達。

——數一數自己的圖形拼畫裏每種圖形各有幾個,然後選擇相應的標記用短線或圓點在記錄單上記錄各種圖形的數量。

——與同伴交流各自的記錄結果,並説説哪種圖形用得最多。

【活動延伸】

可在日常活動中讓幼兒運用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9頁的內容《拼小樹,拼小花》,進行復習鞏固。

【活動建議】

本活動也可分成幾個系列活動:①運用各種圖形進行拼圖活動,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豐富幼兒的想像能力,提高幼兒的拼圖技能。②在拼圖的基礎上,請幼兒説説自己選用的幾何圖形的名稱,辨明不同形狀的'幾何圖形。③在以上兩個活動的基礎上進行分類活動,即在畫有各種圖形標記的記錄單上記錄各種圖形的數量。④記錄圖形的種類和數量。

活動中使用的記錄單,可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事先畫好圖形標記,或由幼兒自行繪畫。

可為能力較弱的幼兒提供拼畫圖例,讓他們按圖示選擇幾何圖形片進行拼圖。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活動重點:

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

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曆、枱曆、月曆。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繫,明確探索任務。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小月房子有哪幾個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頂小的月是幾個?有多少日?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5. 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瞭解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參觀展覽會。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枱曆、掛曆、日曆的區別在哪裏,你會用嗎?

活動結束: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日曆的方法。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8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66—6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讓孩子建立一分鐘和一秒鐘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體會分與秒的關係。

過程目標: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1分鐘的長短,並感受時間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及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生活和數學的密切聯繫。教育學生從小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一分鐘的概念。

教學難點: 對一分鐘的感知

教學準備:學具袋、秒錶、籃球、跳繩。

教學過程

(一)體驗 一分鐘有多長

師:同學們,我們放鬆一下唱首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師:剛才我們唱首歌曲用了一分鐘,那一分鐘還能幹什麼呢?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分鐘能幹什麼。

板書:一分能幹什麼

(二)動一動 感受一分鐘

師:首先我們來認識鐘面上的指針,前幾節課我們學習時針和分針,那鐘面上還有一根指針很特別,他叫什麼名字呢?有什麼特點?

師: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一秒到底有多長,ppt看大屏幕看兩遍

師:你可以用動作或聲音來表示嗎?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師:我們知道了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也通過這麼多方法我們記住了一秒。

(三)數一數:感受1分=60秒

師:秒針如果走一圈,是多少秒呢? 生齊説:60秒

師: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師: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秒針走60個小格就是60秒,那麼當秒針走一圈時,分針又走多遠呢?

師:是啊!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鐘ppt,那你覺得他們倆是什麼關係?(板書1分=60秒)

我們知道1分=60秒,看來一分鐘真的很短暫,

(四)活動體驗 試一試

師:那大家來猜猜一分鐘究竟能幹什麼呢?

師:老師位同學們準備了10鐘不同的活動體驗一分鐘,現在我們體驗一分鐘到底能做什麼呢?能做多少

師:誰再來説一説,你都做了什麼?

師:同桌互相説説你一分鐘做了多少?

(五)説一説

師:太了不起了,一分鐘做了這麼多事請,看來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做更多的事

實際上一分鐘除了能做這些事以外,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裏還能做很多的事,發生很多的.事(PPT)

師:看到這些你想説點什麼?

師:是啊,一分鐘能做很多的事,也會發生但很多的事,所以我們要把握現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啊!

(六)估一估

師:剛才我們一直是在鐘錶的幫助下來認識一分鐘。可是如果沒有鐘錶,你能用什麼方法來估計一分鐘有多長呢?老師請小組的同學互相説説,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最多。(小組合作,師到小組中參與合作)

師:都找到好辦法了嗎?哪個小組先把他們的好辦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師:看來大家都找到好辦法了,老師要看看你們的方法靈不靈。現在老師要播放音樂,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計老師是不提醒的,聽明白了嗎?預備——開始!

(七)猜一猜

師:我們學習了這麼久,大家放鬆一下,老師請大家聽一首歌,不過可是有要求的:請你用最喜歡的方法估一估這首歌大約多長時間。準備好了嗎?開始!(播放音樂)

師:想好了嗎?這首歌大約用了幾分鐘?

師:估計得很準確,我來考考大家!

72秒=( )分( )秒 你是怎樣算的

師:當秒數超過60時,就可以把60秒變成1分鐘,再把多出的秒數寫在後面就可以了,所以72秒就可以等於1分12秒。85秒=分秒 100秒=分秒

120秒=分秒

鞏固練習

師:分和秒是我們常用的時間單位,下面是小明寫的一篇日記,請同學們看一看他寫得怎麼樣?改一改

(八)比一比

師:想必大家累了老師播放一分鐘動畫片,但是要閉上眼睛僅僅等待一分鐘,等老師説好了,再睜開眼睛,能做到嗎?

師:好了,同學們看得意猶未盡,那麼你們覺得,等老師弄和看動畫片同樣是一分鐘説説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師:同樣是一分,如果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會覺得很短暫,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就會覺得很漫長。

師:這節課上到這兒已經過了將近40個1分鐘,這40個1分鐘,你覺得是短暫的還是漫長的呢?為什麼?

師:珍惜每1分鐘有時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在今後的日子裏,希望你們能珍惜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分!讓我們共同來讀一句有關珍惜時間的話來共勉吧: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最後在《時間像小馬車》的音樂聲中結束今天這節課!

板書設計:

一分鐘能幹什麼

1分=60秒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19

活動目標:

1.通過使用稱來測量體重,感知數字大小與輕重的關係。

2.開動腦筋、團結合作,用“耍賴”的方式使自己獲勝,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有過測量體重的經驗,知道稱的正確使用方法。

2.材料準備:音樂、PPT、體重秤、沙桶、玩具箱、沙包、書、積木和獲勝者的獎牌等。

活動過程:

一、課程導入

小朋友們上午好,誰能告訴我剛才你們貼的這些數字是代表什麼意思?對是我們剛才測量的體重的數值。

小朋友們都會測量體重,也會讀出稱上的數字,我們一起來讀出每個小朋友體重是多少千克?

那我想問一問你們每個人的體重是一樣麼?能告訴老師哪個小朋友最重麼?讀出相應的數字。最輕的是哪個?讀出相應的數字。為什麼説這個小朋友是最重的,而這個小朋友是最輕的呢?

教師總結:也就是數字越大就越重,數字越小就越輕。

二、幼兒嘗試操作

1.每人選擇一件物品放在稱上稱重(通過對比最初體重使幼兒感知負重,可以增加重量,在選擇物品時選擇較重的方法)。

小朋友都知道人的體重在短時間內是不會增重的,要想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又高又重,小朋友就要多運動,多吃有營養的食物,要營養均衡。但是要注意不要發展成肥胖哦!

現在這名小朋友是你們當中最重的,現在有什麼辦法能讓你的重量超過他或者接近他的重量呢!

有點耍賴哦,但今天咱們玩的就是耍賴的遊戲。

2.小朋友們請仔細觀察一下週圍的物品,如果只允許你選擇一件來使自己增重,你要選擇什麼物品?為什麼?

有什麼辦法來比較幾件物品哪個重一些,哪些輕一些?

(1)已有經驗,積木比較重。

(2)大小,體積,多少。

教師選擇幾件物品,説明問題,請小朋友們過來試一試,認真的掂一掂。

告訴老師大的不一定沉,小的不一定輕,體積大的可能很輕,同樣的容器,也可能不一樣的重量哦,所以小朋友們,千萬不要被表面迷惑哦。

那老師有個問題要問了,如果遇到兩件物品的重量差不多,用什麼測量工具能夠告訴我們哪件物品輕一些,哪件物品重一些呢!對,就是稱,稱能告訴咱們更準確的重量。那麼小朋友就可以分別拿着這兩件物品到稱上,稱一稱。數字大的説明所拿物品就重一些,數字小的説明所拿物品就輕一些。

3.老師今天給每組小朋友們都準備了稱,從現在開始老師就領小朋友玩”耍賴”的遊戲,給每個小朋友一次機會,讓你的重量接近或者超過他的重量,你可以在老師準備的物品裏面選擇一件物品來使自己增重,在選擇的過程當中,小朋友們可以挑一挑,拎一拎,然後到稱上去稱一稱,把你稱得得最大的數字寫到前方白板上,當老師説停止的時候,你要告訴我你選擇的是什麼物品?(提醒幼兒每人選擇一件物品)

好了,我們來看一下,上面是小朋友的真實體重,下面這一排是小朋友選擇一件物品後的稱重重量。

老師要找幾個小朋友告訴我,你的真實體重是多少,拿了一件物品之後的重量是多少?拿的是什麼物品?

是不是每個小朋友的重量都增加了呢!

咱們看看拿了一件物品後誰的重量最重?

你拿了什麼物品使自己增重的?

你在選擇的過程中是直接拿那件物品的麼?

為什麼選擇這件物品?

那麼我們也要像他學習,再選擇物品時選擇較重的,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稱得得數字更大。

4.個人賽,選三件物品,本次比賽將在每組中選出最重的.那1名小朋友參加終極決賽。(使幼兒感受到多件物品使自己更重,掌握耍賴的方法)

小朋友如果想讓自己在稱上的數字變得更大有什麼辦法呢!

剛才老師允許小朋友每人選擇一件物品,接下來老師允許你們每人選擇三件物品來使自己增重。這次比賽老師會在每組中選出最重的那一名小朋友,作為自己組終極比賽的參賽選手哦,比賽前老師給你們一個小提示,今天的比賽老師允許你們“耍賴”,想一想,如何讓你選擇的三件物品變得更重,這三件物品可以填充重物,也可以更換填充物哦。

請小朋友們準備好,開始行動。

老師準備了更多的物品供小朋友們選擇。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否我們拿了三件物品後的重量,比拿了一件物品的重量增加了呢!

先找出每組負增長的小朋友,説一説為什麼選擇了三件物品後反而沒有選擇一件物品重了?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

有什麼辦法能讓你選擇的物品變重呢!

找出每組最重的小朋友,讓他們分享一下經驗,教師總結,並提出建設性建議。為什麼拿了兩件,有沒有更好的選擇,既讓你能拿得住,又最終使稱上的數字變得更大。(件數不是重要的,選擇的物品的重量才是重要的)

恭喜這三名小朋友,你們將作為自己組終極決賽的參賽選手。

5.接下來,到了我們的終極比賽環節(角逐“重王”)。

組員配合參賽選手選擇多件物品或者人來幫助參賽選手增重。注意,所稱的物品或者人一定都在稱的上面,離開地面。請小朋友們準備好,開始行動。

看三組的數字大小,哪組數字最大?那今天誰是我們的“重王”?

請你們組分享一下成功經驗吧!你們很會 “耍賴”嘛!可以到前面還原一下剛才的場景麼?

選擇了較重的物品。

選擇的每件物品裏面都裝有重物。

用背、提、挎、咬、抱、背、腳下放的方式,還藉助了同伴幫忙使自己組最終獲勝。

你們的辦法可真多!你們是當之無愧的“重王”

有請 “重王”小組到前方來,請給我們的“重王”鼓掌。

老師為勝利者戴上“重王”獎牌。(音樂:豪勇七蛟龍)祝賀你們!

三、還能怎麼比(比合作精神)

1.(音樂:豪勇七蛟龍)(請獲勝的冠軍組站在比賽區域)這組小朋友動腦筋使用了各種方法,機智地獲得了比賽的勝利。他們的成功離不開組員的共同努力。冠軍們,擁抱一下你們的同伴吧!

2.今天的比賽,老師允許你們“耍賴”了,但“耍賴”只限於今天的活動,過期作廢哦。以後在測量體重的時候可不能耍賴,這樣才能得到真實正確的結果。

在活動結束之前,老師留給小朋友們一個小小的任務,那就是回家動腦筋思考一下,如果再給你一次比賽的機會,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超過“重王”呢!開動你的小腦筋,明天咱們一起再比一比。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20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直觀的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知道它們的名稱,並能識別。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意識。

3.培養學生類比的思想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初步感知體與面的關係,對平面圖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找出平面圖形的共性,區分不同的形狀。

教學準備:不同形狀的物體(如牙膏盒、乒乓球、易拉罐等),每個學生準備兩張白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立體圖形,看一看,老師拿出來的物體是什麼形狀的?教師出示:牙膏盒、魔方、易拉罐、乒乓球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出示三稜錐,問:你認識這個圖形嗎?(這個圖形叫三稜錐,它也是立體圖形)説一説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圖形?(學生自由説)教師把這些物體一字排開,讓學生從左到右和同桌互相説一説這些物體的形狀。

二、認識平面圖形。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摸一摸,問:你有什麼感覺?摸的的面是什麼形狀?師:誰來摸一摸,老師手上長方體的長方形在哪?(學生找出長方形)

2.讓學生在自己的`學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上找圖形,並和小組裏的同學説一説。

3、指名説,教師把學生找到的圖形從立體圖形上分離出來,貼於黑板上,師:這些圖形是物體上的一個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4.讓學生説説:從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

5.師:你能想辦法把這些形狀畫到一張紙上嗎?請學生演示各自不同的方法,然後教師在黑板上沿長方體的一個面畫出長方形。師:你會畫嗎?請小朋友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畫出並剪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各2個。

6.師:請根據這些圖形的形狀,把樣子很像的放在一起。讓學生給各種形狀找家,把相同的圖形貼在黑板指定的地方。師:説一説,你們是怎樣分的?(指名答)

7.讓學生閉上眼睛想,邊想邊在空中畫教師説的形狀。

8.教師拿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若干,讓學生快速辨認形狀,以搶答形式進行。

三、聯繫生活實際師:

説一説,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圓或三角形的?學生自由説。

四、發展練習

讓學生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組合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並展示出來。

五、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談收穫。

數學教學活動方案 篇21

一、準備課

1、數一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數數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難點:學會觀察圖片的方法; 用語言表達觀察的結果。

教學準備:第2~3頁彩圖(或相應多媒體課件),第4~5頁彩圖,10以內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國小生了,要與老師一起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很有用的,學會它你就能增長本領,會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大家想不想學好數學?

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數,大家會從1數到10嗎?誰來數一數?(伸出兩隻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

二、看圖數數:

1. 激發觀察興趣。

(1) 師出示教科書第2~3頁彩圖。

(2)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國小校。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上學來了。大家看看這裏都有一些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的小朋友。

(3)問:誰來説一説這幅圖上都有些什麼?還有什麼?

2、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裏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貼出數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數看,你又發現了什麼?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後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四、數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麼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麼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户?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

五、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數了美麗的國小校裏面的紅旗、花、樹木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了我們身邊的門、窗、鉛筆等事物。下課後,小朋友們還可以數一數我們校園裏的事物。放學後,再數數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後家裏的一些事物。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家人,好不好

板書設計:

數一數

1、2、3、4、5、6、7、8、9、10

教學反思:

“數一數”一課時一年級學生入學學習數學的第一課。為了使學生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我一上課就運用了輕鬆的談話方式喚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教學中我設計了生動有趣的數數活動,吸引剛剛走入課堂的學生和其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數了生動活潑的主題圖中的事物,再抽象出數,然後再回到數數活動中進行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發現:許多學生沒入學前就會數數,情境圖中的數數難不住這些學生們。但也有出現個別學生數錯的情況。

2、比多少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重點、難點:

掌握比較的方法,會正確的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教學情境圖,小兔頭圖片,小豬頭圖片,磚塊圖片,木頭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聽故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

同學們,大家好!你們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嗎?(喜歡)你們最喜歡動畫片裏的'誰呢?大家異口同聲地説:“喜羊羊。”今天呀老師就把這個貴賓請到了我們的課堂,大家高興嗎?(出示課件:喜羊羊),它還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非常好聽的童話故事,下面就請欣賞童話故事《小豬幫小兔蓋房子》,( 多媒體播放小白兔、小豬蓋房子的動畫課件,進行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看着這個畫面,你能從中發現數學問題嗎? 生1:圖上有4只小白兔、3只小豬、2條魚。

生2:有1張桌子、4把凳子。

生3:桌子上還擺有3個蘋果、4根蘿蔔。

生4:小豬扛木頭、小白兔搬磚。

┄┄

同學們觀察真仔細,聽的真認真。今天我們就和喜羊羊一起來學習比較多少。(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教學“同樣多”

(1)、師: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這個動畫課件,圖上有幾隻小兔?每個小兔搬多少塊磚?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兔頭圖片、磚頭圖片。)

(2)一隻小兔搬一塊磚,有沒有多餘的磚頭?有沒有多餘的小兔?

學生回答後教師説明:像這樣一個對着一個,小白兔有4只,水泥磚也有4塊,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説。小白兔的只數和水泥磚的塊數同樣多(或一樣多)。(板書: 和 同樣多。)

(3)、小組合作,找一找,除了小白兔的只數和水泥磚的塊數同樣多外,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呢?(引導學生找出小豬隻數與蘋果個數、小白兔只數與蘿蔔個數等同樣多)

(4)、.操作。(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1題)

a、教師引導學生擺“同樣多”。

教師擺六塊橡皮後,請學生對着橡皮擺鉛筆,要求鉛筆和橡皮擺得同樣多。 指1名學生到投影儀上擺,其他學生在課桌上擺。最後學生看自己擺的和投影儀上擺的是否一樣。

b、全班學生獨立擺“同樣多”。(擺5個蘋果,擺的梨片要和蘋果片同樣多。)

2、教學“多些、少些”

(1)、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兔子和磚頭同樣多,那你們知道小豬和木頭分別有多少嗎?現在就請同學們拿出學具在桌面上動手擺一擺 。

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課時,要重點利用教材情境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並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擺一擺、數一數、比一比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學會比較物體的多少,重點學會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在教學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學習“同樣多”是,學生的觀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課上學生除了説“小兔和蘿蔔同樣多,小豬和蘋果同樣多。”還觀察到“橋和房子同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