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四川導遊詞

四川瀘沽湖景點導遊詞(精選5篇)

四川瀘沽湖景點導遊詞 篇1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東方女兒國”—瀘沽湖。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趙嬋娟,大家可以叫我嬋娟。現在置身於我們眼前的便是被譽為“高原明珠”的四川第一大天然淡水湖—瀘沽湖。在遊覽之前,我先給大家交代一下注意事項:希望朋友們在遊覽過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財務,緊隨團隊,以免走散。我們今天的遊覽項目是乘豬槽船遊覽瀘沽湖,然後遊覽裏務比島,土司墓、喇嘛廟,晚上入住摩梭民居,他們為大家準備了摩梭篝火晚會。好了,現在請遊客朋友隨我一同坐上這頗有趣味的豬槽船,開始我們的仙境泛舟之行。

四川瀘沽湖景點導遊詞(精選5篇)

大家一上船應該就對這豬槽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吧,其實這豬槽船源自一個傳説。這是一次突如其來的災難:大水頃刻間淹沒了所有的村寨,整個盆地成了一片,形成了今天的瀘沽湖,這時有一個正在餵豬的母親,見大水滾滾而來,她急中生智,把一對兒女放進豬槽,使這對兒女逃脱了災難,得以倖存,為了紀念這位勇敢而智慧的母親,人們把瀘沽湖稱為母親湖,並一直沿用這種豬槽狀的獨木舟至今。"豬槽船"不僅用於捕魚,渡湖,還是沿湖阿肖走婚的重要工具。至於這其中的故事,敬請期待稍後的講解吧。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腳下的瀘沽湖,它位於川滇交界外的四川省鹽源縣瀘沽湖鎮,距西昌市258公里,宛如一顆潔白無瑕的巨大珍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部。瀘沽湖四周青山環抱,湖岸曲折多灣,共有17個沙灘、14個海灣;湖中散佈5個全島、3個半島、1個海堤連島,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遠看像一隻只綠色的帆船,停泊在如畫的風景裏。湖的西北面,雄偉壯麗的格姆山巍然矗立,這即是摩梭人人為之崇拜而人格化的格姆女神。湖的東南面,與草海連接,這裏牧草豐盛,牛羊肥美,淺海處茂密的蘆葦隨風盪漾,蔟蔟的花草迎風招展,每到冬季,天鵝、黑頸鶴等珍稀候鳥數以萬計棲息於此,平添一份生機。湖畔,阡陌縱橫,田園萬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木摞房舍,炊煙裊裊,牧歌陳陳,漁火點點,阿哥阿妹,結伴相隨,好一派景象萬千的農家風光,此時遊客朋友有沒有聯想到陶淵明的一篇名作呢?對了!就是《桃花源記》,所以昔日永寧土司阿雲山總管的水上行宮修建於此,美國學者洛克也一留戀於這世外桃源不肯離去啊!

四川瀘沽湖景點導遊詞 篇2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寧蒗縣永寧鄉交界處,猶如一塊明珠鑲嵌在羣山懷抱之中,碧波盪漾,風光迷人,有“高原明珠”、“滇西北的一片淨土”、“東方第一奇景”等美稱。它將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尤其是以摩梭族獨特的文化和民族風俗使其具有獨特而豐富的內涵,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遺產。那醉人湖光山色,古老原始而又神祕的的民族風情,原始的宗教文化,如痴如醉的歌舞之鄉,是旅遊者的天堂。

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的瀘沽湖,是瀘沽湖風景名勝區重要的組成部分,湖的水域面積達50平方公里,海撥2688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90餘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周青山環繞、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流水潺潺。湖內碧波盪漾、四季清澈、藻花點綴其間。湖中六島,亭亭玉立、林木葱鬱。明代詩人胡墩賦詩云“瀘湖秋水間,隱隱浸芙蓉。並峙波間鼎,連排海上峯。應識仙源近,乘搓訪赤松。”

瀘沽湖隨四季的變化各具特色。陽春三月,周圍桃樹梨花,萬話勝開,爭妍鬥豔,湛蘭色的湖水,明淨如鏡,青松綠樹,連峯映湖中,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炎熱的夏天,湖水碧綠,波光粼粼,雨後煙霧繚繞,周圍黛色叢林中,間雜着盛開的紅白杜鵑花,景色宜人,涼爽無比,好一個避暑勝地;金色的秋天,大地一片黃橙橙,金黃色的秋業,點綴着周圍的青山,湖水碧藍,波光閃爍,彩霞飛渡,高空雁鳴;寒冬時節,翠色蒼茫,一日當中,水色多變。 瀘沽湖因為她那天然、奇妙、幽靜的風光,成為人間難得的仙景和旅遊勝地,同時又因為、冬暖夏涼,景色宜人,堪稱避暑、療養佳地。

瀘沽湖的人文景觀十分獨特而又豐富多彩。它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母系”社會,一家之中以“母親”為首,以“女性”為主,它獨特的“走婚”風俗決定了它獨特的社會背景。滬沽湖養育的摩梭女兒,個個美麗健壯、勤勞善良、情深似海。她們在屬於自己個人所有的花房裏編織少女的夢,實現她的情真意摯的愛。她們沒有古聖先賢留下的清規戒律,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憂傷。她們不奢求不屬於自己的一切,她們不會做金錢、物質和權力的奴隸;她們按照自己的質樸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勞動、生活、戀愛,在母親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純樸的本色。被世人稱為“現代的女兒國”。

四川瀘沽湖景點導遊詞 篇3

今天我們的遊覽線路由瀘沽湖草海開始,依次遊覽民族之家,王妃島,最後我們將在瀘沽湖畔的思格客棧下榻。

瀘沽湖是四川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因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湖的水域面積達51.8公里,海拔2688米,平均水深45米。它是世界上現存唯一的母系社區摩梭人的聚居地,被世人稱之為“現代的女兒國”。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座房屋就是民族之家,也就是摩梭人的家了,摩梭人世代居住在這樣一個被羣山阻隔的瀘沽湖畔,以母系社會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他們被世人稱為“研究中國母系社會的活化石”。

講到這裏,大家是否對摩梭人獨特的走婚習俗很好奇呢?那麼,接下來就由我為大家揭開“阿注走婚制”這層神祕的面紗吧,阿注走婚,即“男不婚,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後仍各自居住在自己的母親家,晚上男方到女方家過夜,早上便回到母親家,所生子女均由女方撫養,俗稱“走婚”,但這絕不是兒戲式的婚姻,首先要以雙方的感情為基礎,走婚前,男方還要託媒人帶禮品到女方家説親,在徵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之後,才可以走婚。這種婚姻和現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錢和各種社會關係的限制,只要相愛就可以結合,這是一種讓年輕人放飛自由情感的婚姻。

關於走婚,在當地還流傳着這樣一個傳説:傳説在很久以前,格姆仙女要去遠方走婚,而她的阿注朋友後龍牽着她的手一直戀戀不捨,最後格姆也一往情深,捨不得離開後龍而化成獅子山,格姆女神的百褶裙也變成了碧藍色的瀘沽湖,後龍為了永遠守候格姆化成後龍山。獅子山上有一處天然的溶洞,後龍上山也有一特大而幽深的溶洞。兩個洞,石簾,石幕,石柱,石筍,千姿百態,洞內廳堂造出,一層層,一套套,猶如迷宮,這可能就是格姆仙女與阿注後龍走婚的通道。千百年來,兩山相望,兩情相依,成為瀘沽湖摩梭人走婚的象徵。

當然,神話總歸是神話,是後人為增加其神祕色彩而杜撰的,但是神祕的走婚制度卻是永久的延續。通過旅遊業的發展,外來文化的介入已經改變了摩梭人的生活,也已出現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各位朋友,講到這裏,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擔心現代文明會把他們同化呢?那麼現在就請大家跟着我的腳步,進入民族之家,一睹現代摩梭人的風采吧!

四川瀘沽湖景點導遊詞 篇4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現在踏上了遊覽瀘沽湖的漫漫旅途,這次旅行,大家都為了親歷一番今世難找的"女兒國"風情,一睹那深藏在山鄉水國的母系社會。但是,由於旅遊的時間有限,大家都不可能長住下來詳細瞭解。而且,出於對當地摩梭人的尊重,也不能貿然去提問人家的獨特習俗。尤其是我們有些人聽到的是一些並不準確的情況,比如走婚是不是亂婚?男人有勞力為什麼沒有地位?兒女都不知道父親是誰嗎?這一類的怪問題,我相信大家到摩梭人家中作客,初次見面也不可能就這樣不禮貌的提問。因此,我想利用行車途中的時間,為大家作一個簡要的介紹,以便大家到了那裏通過仔細的觀察和體會,獲得實在的解答。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的左所和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的永寧交界的羣山之中,是一座非常美麗的高山湖泊。湖區居民主要是摩梭人。過去有一種説法,認為他們是納西族的一支,另有一種説法,説他們是蒙古族,但是摩梭人則認為自己就是摩梭族。摩梭人世世代代就住在這羣山阻隔的瀘沽湖畔,以農耕和漁獵為主要生存手段,以母系社會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和平友愛,與世無爭,過着簡樸安寧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

旅遊業發展以來,這個有"東方女兒國"之稱的瀘沽湖聲名遠播,探訪、旅遊的人們接踵而來,瀘沽湖秀麗的原始美景,摩梭人純樸友愛的習俗,總是令這些飽經現代文明薰陶的遊客們羨慕不已。

現在,請聽我介紹摩梭人的獨特風俗。

母系家庭

母親之神,是摩梭人崇拜的諸神中最崇高、最偉大的神。

母親,是摩梭人生活中的軸心和靠山。摩梭人離不開母親,離不開以母親為户主的家庭,而且在家庭中以母為尊,以女為貴。瀘沽湖的大多數摩梭人家庭,是以女性為中心的母系大家庭。

在母系家庭中,男不娶、女不嫁。夜間,女在家中接待來自另一家庭的男阿肖;而男則外出與另一家庭的女阿肖偶居。所生子女,皆屬女方,血緣按母系算,財產按母系繼承。

家庭中由一個最能幹、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婦女安排生產、生活、保管財產,摩梭語稱這人為"依杜達布"或簡稱"達布"。家庭成員都絕對服從達布的安排。而"達布"往往是自然產生的,不需經過任何選舉和儀式。

摩梭人的母系家庭成員,如果是一女單傳,自不必説。如果是幾個姐妹的家庭,她們的子女按我們的説法是姨表兄弟姐妹,在他們均視如一母所出,不分彼此。家庭成員十分團結和睦,視"攢私房錢"、鬧分家等為恥辱。他們共同勞動,有事共同商量,民主氣氛濃厚,尊重集體意見;他們尊老愛幼,尤其對老弱殘者給予特殊照顧和尊重。同時,因無嫁娶關係,家庭只有母女、兄弟姐妹關係,沒有婆媳、妯娌之類的矛盾,彼此很少發生吵鬧、糾紛。老年人都能得到下輩的精心照顧。

在母系家庭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傳統觀念和道德規範。即:撫養兒女是母親及其姊妹兄弟的責任。如不守"古規",便是沒有"良心",會受到社會的批評和譴責,甚至懲罰。

家庭中不論男女,將自己的生母、生母的姐妹,生母兄弟的女阿肖,一概視為"母親"。再以年齡區別大小,年長於生母者稱"阿咪直。年幼於生母者稱為"阿咪吉";將生母的兄弟、生母及其姊妹的男阿肖,皆視為"舅舅",統稱"阿烏",也有的將後者稱"阿波"即叔父的。

在生產勞動中,由於過去摩梭人有三分之一的男子當喇嘛,三分之一為土司服役和從事趕馬運輸,所以農業生產也以女性為主,在摩梭人中,沒有排斥女性從事勞作的禁忌和諺語。當你漫步在瀘沽湖畔,可見山野之中,摩梭女子在辛勤的勞作,而很少見到男子的身影。婦女當家作主的"女兒國",在這裏是名副其實的。

走婚

人類的婚姻家庭形式,經歷了漫長的變遷,艱難的選擇,從羣婚到血緣家庭,再從對偶婚到如今的一夫一妻制。在全人類都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配偶的今天,在瀘沽湖,卻仍然留着古代早期對偶婚特點的"阿肖"婚姻形態。

"阿肖"是瀘沽湖摩梭人中有情愛關係的男女雙方的互稱,彼此又稱"肖波"。"阿肖"婚姻的顯著特點是:親密的伴侶之間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雙方仍然屬於自己原有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訪、住宿,第二天清晨回到自己家中。因為是由男方的"走"而實現的婚姻,所以當地人又稱這種關係為"走婚"。雙方所生子女屬於女方,採用母親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擔撫養的責任。一個男子或一個女子的"阿肖"數目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男女雙方的"阿肖"關係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這種婚姻關係不受家長、親族的干預、強迫,也不太注重對方的門第、身份和地位,選擇上避開家庭中母系血緣的關係,着重對方的人品、才幹、外貌等,在結交阿肖中,女方的意願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一般以女方的愛憎來取捨。

"阿肖"關係的建立較為自由,而且以感情為主要基礎。在勞動中,在轉山、轉海等節日中,在日常生活和相互幫助的交往中,或因對方勤勞誠實的品格產生了愛慕,或因對方俏麗的容貌、活潑的性格感染了自己……便可向對方表示自己願意結交"阿肖"的心願。一般是男方向女方贈送諸如花頭巾、衣服等禮物,如果對方樂意接受,便可建立關係。如果女方有意,也可以大膽表露,例如主動從男方身上"搶"走一支鋼筆、一塊手巾甚至一個空煙盒;或者主動贈送男方自己繡的腰帶,做的食物。如果對方樂意,也可建立關係。起初,男阿肖在走訪女阿肖時,都要回避女子的舅舅、兄弟,隨着時間的推移,才可逐漸隨便起來。

"阿肖"關係的建立比較自由,解除這種關係也較方便。經過一段時間相處,雙方如果覺得不合,感情淡漠或破裂,任何一方要結束這種關係也簡單,一般情況是:假若男女不願再維持"阿肖"關係,只要給女方説一句"我以後不來了"就行了;或者長期不走訪女方,婚約自行解除。如果是女方不願意,就可當面告訴男方"你不要來了",或者在男方走訪時,面帶難色或拒絕進人花房,男方自討沒趣,就該理智地退出。在結?"阿肖"期間,男女雙方無論任何一方如果知道對方另找"阿肖"時,通常要給其送一個用麻布包着火炭、海椒、雞毛的小包,以示警告或絕交。如果對方願意改悔,就該向送包者賠禮道歉,這樣就可以言歸於好。

遊客們或許會覺得,在世界眾多民族中,不乏仍處於原始狀態的民族,但時至今日均無"走婚"這一特殊的風俗。而阿肖走婚為什麼仍存在於瀘沽湖摩梭人中間?為什麼外界的影響對摩梭人母系社會的作用如此軟弱?為什麼摩梭人大多願意選擇走婚而不屬其他形式的婚姻?對這許許多多疑問,我只能告訴你們,這至今是一道世界級的未解之謎。瀘沽湖養育的摩梭女兒,個個美麗健壯、勤勞善良、情深似海。他們在屬於自己個人所有的花房裏紡織少女夢,實現她的,清真意摯的愛。她們沒有古聖先賢留下的清規戒律,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憂傷;她們不奢求不屬於自己的一切,她們不會做金錢、物質和權力的奴隸;她們按照自己的質樸本性,遵循自己心靈的指引,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勞動、生活、戀愛;在母親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純樸的本色;在摩梭人最隆重、最熱烈、最歡樂的格母女神的慶典——轉山節中盡情地唱,盡情地跳,盡情地享受生活。

豬槽船——湖上交通工具

説起豬槽船,摩梭人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很久以前,瀘沽湖不是湖,而是一塊低窪的盆地。那裏有着九個村寨,周圍都是莽莽森林,土肥草美,糧豐物茂。西面獅子山腳偏北的山巖下,有一個湧泉之洞。一年四季,清澈的泉水從這裏流出。有個放牧的啞巴每天帶着餐用的粑粑,在這裏放牧。渴了就在這股泉水裏喝上幾口。有一天,洞裏不出水了,他很奇怪。一看,原來是一隻大魚堵在洞口。於是,啞巴抽出腰刀割下一塊魚肉燒着吃了。第二天,魚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又長復原了。從此,啞巴不再從家裏帶食物,每天以魚肉做午飯。

時間一長,家裏人見啞巴不帶食物出門,仍然長得紅光滿面,不禁感到奇怪。問啞巴,啞巴卻説不出來,便尾隨他看個究竟。一見洞口那條大魚,貪婪的人們便想拖回家中享用。於是趕去了九架十八頭牛,架上抬杆,用九根繩子設法套住魚,拼命往外拉,魚被拖了出來,但災難隨之發生了。大水從洞口洶湧而出,頃刻間淹沒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沒了所有人畜,整個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謝納咪"即瀘沽湖。唯有一個正在餵豬的婦女,見大水滾滾而來,危急時刻,她急中生智,迅速跳進了豬槽,逃脱了災難,得以倖存。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勇敢而智慧的婦女,一直沿用這種豬槽狀的獨木舟。

豬槽船不僅用於捕魚、撈豬草等生產勞作,而且還是沿湖阿肖走婚的重要工具。男女青年或兩船相遇,以歌為話,一唱一和;或同舟共語,無拘無束,縱情歡笑;或相偎船中,娓娓細談,傾訴愛意;船在水上飄,人在輕舟裏,其樂融融。豬槽船,成全了多少談情説愛、結交阿肖的摩梭伴侶。轉海時,在船頭上燃起青松枝葉,一縷縷青煙隨着緩行的獨木舟輕飄;人坐船上,以舟代步,繞湖而遊;豬槽船中,不以日出為早,不以日落為遲,周圍的一切靜悄悄,令人疑在"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裏,蒲灑和浪漫到忘卻了時間,忘卻了自己。豬膘肉一摩梭風味菜

從古至今,摩梭人都喜愛製作豬膘肉,豬膘肉的多少象徵着財產的多少和富裕程度。製作豬膘肉的方法是把整個豬除頭骨以外的骨骼全部剔除,內醃各種調料,然後縫成琵琶狀,冬季醃製,製成後可放數年而不腐,久者尚可作藥用。肉味清香,肥而不膩,勝過火腿味,是待客的佳品。木摞子——摩梭人的住房

與原始的母系大家庭和以女方為主的阿肖走婚相適應,摩梭人獨特的"木摞子"房屋,也處處體現與眾不同的特點。木摞房是用樹幹砍方後壘造出來的,頂上用木板蓋着,一般為四合院或三方一照壁,再配以劈柴圍牆或土板圍牆形成別具一格的院落。

整個院落內分正房、經房、花房和畜廄四部分。

正房,摩梭人稱為"依梅",一般坐北向南或坐西向東。結構較為複雜而獨特,是家庭成員集體居住、用餐、炊煮、議事、舉行重大儀式和接待客人的場所。正房四壁約需200根圓木,壘成正方形。修建正房時,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儀式,如占卜吉日、砍伐木料、奠基儀式、上樑儀式、升火儀式等。正房房頂為人字坡形,其頂中心安有鐵製三齒叉和一面印有祈禱經文的旗子,屋頂後側邊通常都有天窗。屋面用寬15釐米,長1米左右的杉木板蓋頂,上有壓石。木摞房四周距木杆壘成的壁2米寬處,均有與之相連的木架,並圍之以土牆,圍繞房屋的左、右和後方。

正房前面則以木板為壁,從而將正房分為正室、左室、右室、後室和前面的起廊,每室之間互相隔離。左室為卧室,右室置磨、火灶或堆放農具之類,亦可作卧室。正房前方的兩層木樓房稱為:"尼扎意",又稱花房,是家庭中成年女性的卧室。

樓上分隔成2至4個單獨的小房間,家庭中凡有性生活能力的成年女性,每人均可分得一間。每間花房內置有卧具、茶具或一個小火塘,以及該房間女主人的個人衣物用具。

夜間,擁有花房的青壯年女子總是到自己的卧室居住。因母系家庭中的男子總是到女阿肖的花房過夜,故家中沒有他們的卧室。如其不外出走訪女阿肖,他們便與老年舅舅居於一室,或宿於畜廄之上的草樓。

正房前上方的經堂,為兩層樓房。上為經堂,下層貯存柴草或雜物。

這樣的院落,房頂上升起裊裊輕煙,花房上遍佈美麗的十樣錦花;畜廄裏散放出馬糞和乾草味兒;耳邊響起悠悠的誦經聲,遠處不時傳來幾聲雞鳴狗吠……使人感到一種和諧、寧靜和温馨。

轉山轉海

轉山轉海是摩梭人祭祖山神和水神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於摩梭人信奉鬼神,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火等皆有神靈,並且認為農曆每月七年級、十五,或初五和二十五,神靈們都要出來活動,此時朝拜就會得到神靈的保佑。因此,每到這些日子,當地摩梭人就要轉山燒香祭祖山神,轉海祭海神。八月十五還要吹海螺祭月神等。

最隆重的轉山節是農曆七月二十五日,這天是祭祖格姆女神的盛大節日。

這天一早,天空中稀稀落落的晨星剛剛隱去,玫瑰紅的朝霞

才抹上山頭林梢,輕紗般的薄霧還在湖面上飄浮,湖畔的村村寨寨便歡騰起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換上了新的衣裳,佩上漂亮的服飾,帶着豐盛的酒菜,喜氣盈盈地從木摞子房裏走出來從山間林中鑽出來,從豬槽船上跳上來,大家從四面八方湧向格姆神山。人們到了山腳下,先向格姆山燒香祈禱,敬獻瓜果酒肉。然後以此為起點環山繞行。轉山的人們一路歌舞,一路遊玩。轉到距山頂百米處的一個山洞,當地人稱?"格姆尼柯",意思是格姆仙人洞的洞口,便將帶來的青葉、松枝、鮮花敬獻於此,作為對格姆女神的朝拜和禮讚。然後逐漸散去。

好了,有關摩梭風情的介紹就説到這裏。

女士們、先生們,前方就是瀘沽湖了。

你們看!羣山之間,波光粼粼,靜穆秀麗,那就是我們神思遐想的瀘沽湖。這就是説,此刻,我們已經踏上"東方女兒國"這片温暖多情的土地。

母湖

瀘沽湖,摩梭人稱其為"謝納咪"。"謝納",意為一大片水;"咪",有女、母、陰性等意思;連起來即女湖、母湖之意。她宛如一顆巨大的藍色明珠,展現在廣闊的高天之下。湖水面積約51平方公里,周長近50公里,水面海拔2688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處達93.6米,水中能見度12米。水容量達19.5億立方米。湖中七島,亭亭玉立,林木葱鬱。湖內碧波盪漾,四季清澈,藻花點綴其間。湖周青山環繞,森林茂密,古樹參天。

乘坐"豬槽船"遊湖,是一大享受。清冽透明的湖水,經微風吹佛,泛起晶瑩的細浪,不時有魚兒跳出水面,翻動層層漣遊,湖中小島如浮在水上的盆景,蘭天白雲,高飛的水鳥、遠山近樹,烘托出一個安寧潔靜的世外仙境。美麗的滬沽湖姑娘,蕩起豬槽船,駛向湖心,當她們揚起沾着晶瑩汗珠的笑臉,唱起高吭嘹亮的山歌,這湖光山色就更顯得出奇的美麗温馨。難怪半個世紀以前曾到此考察的美國學者洛克博士,在他撰寫的《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一書中,就由衷地讚美這裏是"最漂亮的一片水,無法想象比這還更美麗的佈景,籠罩這裏的是安靜和平的奇妙,......真是一個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草海

草海在湖的東南面,是瀘沽湖的重要組成部分。草海全長約7公里,寬約800米。面積9000餘畝,屬左所管轄。其東面三分之一處,有一座300多米長的木橋,橫跨南北,是草海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草海內盛產裂腹魚,鯉魚、草魚、鰱魚等18種魚類,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天然養殖場。淺海處蘆葦茂密,水草豐盛,每到冬季,各種鳥類成羣結隊,在此棲息。據有關專家的觀察記錄,瀘沽湖越冬水鳥己達11目,24科,42種,有數萬只以上。尤其是國家一級珍禽東方白鸛、黑鸛、白尾雕、白天鵝、鴛鴦以及世界唯一的、中國特有的高原"神鳥"黑頸鶴都在這裏越冬或安家落户,真可謂水鳥王國。每當夜幕降臨,蛙鳴陣陣,野趣誘人。

過去的草海,不僅是一塊避難佳地,而且也是當地人民抗荒取食的寶庫。當年,草海內不僅魚蝦豐盛,且花草叢中處處有野鴨蛋。即便在60年代最困難的時期,水腫病為害神州之時,當地也因有大自然的恩賜而倖免於難。天地的恩寵,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豐富的物產,使這個天然的聚寶盆,有着取之不盡的水生動植物。當地有一首民歌這樣唱道:"左所是個好地方,菱角把把蝦子湯,魚滿船兒蛋滿筐,姑娘小夥喜洋洋。"生動地反映了當地漁業的盛景。

格姆女神山

湖西北那座山就是摩梭人最崇拜的格姆女神山,海拔3700多米,山的下部覆蓋着一層風化巖石,坡長較緩,形如茶座,上部是不易風化的石灰巖山體,好象一頭長鬃垂吊的雄獅,因此當地也叫它為獅子山。它坐東面北,守衞着明珠般的瀘沽湖,更顯神奇壯觀。摩梭人把格姆女神山當作本民族的始祖女神,年年都要轉山朝拜,而且是轉山會的主要山場。

四川瀘沽湖景點導遊詞 篇5

女士們、先生們:

我們現在踏上了遊覽瀘沽湖的漫漫旅途,這次旅行,大家都為了親歷一番今世難找的"女兒國"風情,一睹那深藏在山鄉水國的母系社會。但是,由於旅遊的時間有限,大家都不可能長住下來詳細瞭解。而且,出於對當地摩梭人的尊重,也不能貿然去提問人家的獨特習俗。尤其是我們有些人聽到的是一些並不準確的情況,比如走婚是不是亂婚?男人有勞力為什麼沒有地位?兒女都不知道父親是誰嗎?這一類的怪問題,我相信大家到摩梭人家中作客,初次見面也不可能就這樣不禮貌的提問。因此,我想利用行車途中的時間,為大家作一個簡要的介紹,以便大家到了那裏通過仔細的觀察和體會,獲得實在的解答。

瀘沽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的左所和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的永寧交界的羣山之中,是一座非常美麗的高山湖泊。湖區居民主要是摩梭人。過去有一種説法,認為他們是納西族的一支,另有一種説法,説他們是蒙古族,但是摩梭人則認為自己就是摩梭族。摩梭人世世代代就住在這羣山阻隔的瀘沽湖畔,以農耕和漁獵為主要生存手段,以母系社會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和平友愛,與世無爭,過着簡樸安寧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

旅遊業發展以來,這個有"東方女兒國"之稱的瀘沽湖聲名遠播,探訪、旅遊的人們接踵而來,瀘沽湖秀麗的原始美景,摩梭人純樸友愛的習俗,總是令這些飽經現代文明薰陶的遊客們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