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山東導遊詞

嶗山景點講解導遊詞3篇

嶗山是青島著名的山水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嶗山景點講解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嶗山景點講解導遊詞3篇
嶗山景點講解導遊詞範文1:嶗山龍潭瀑

龍潭瀑又名玉龍潭,位於嶗山南麓八水河中游。水源來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頂和北天門之間的山谷嶗,於百尺懸崖飛流直下,噴珠吐玉,狀如龍舞,故名“龍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見底。山雨過後,洪湧瀑注,飛騰叫嘯,蔚為壯觀。在嶗山十二景中,稱“龍潭噴雨”。周至元有詩讚曰:“凌空亂濺沫,疑是玉龍飛。白掛虹千仞,青山環一圍。拋來珠落落,舞處雪霏霏。遊客貪清賞,斜陽不忍歸。”

澗水穿山越嶺,沿路彙集了數十條溪水,聚成一股急流,奔騰而下,在一處高約30米的崖頂平台上,平直地衝出數尺之外;水在半空中飛旋了幾曲折之後,會合成一道長約30米,寬約5米的瀑布,順着九十度的峭壁跌入崖下的碧潭之中。那氣勢,宛如一條矯健的玉龍,從懸崖之顛,騰雲駕霧,呼嘯而下,擊得潭中水花四濺。人們擬其形,取其聲,觀其色,叫它“龍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龍潭”,瀑布頂端“龍吟”兩個隸書大字,直徑一米,為當代著名書法家黃苗子1981年遊嶗山時所書。瀑下長形巨石下尖上平,遊人坐在平台下遠可眺望四周羣峯,近可仰視“龍潭噴雨”的壯麗景色。

嶗山景點講解導遊詞範文2:嶗山太清宮

太清宮又名下清宮,始建於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前臨太清灣,背依七峯,為嶗山道教祖庭,是嶗山最大的道觀。全真道天下第二叢林。道教的“返璞歸真”內涵與嶗山自然生態互為詮釋,渾然天成。位於嶗山南麓老君峯下,三面環山,前瀕面海,四季葱蘢賽江南。現佔地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共有房舍150餘間。太清宮共分三個獨立院落,每個院落都有獨立的圍牆,單開山門。

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淨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宮的全部建築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組成。風格清淡簡樸。

三官殿這組建築最大,前後三進院落。殿內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院內有紫薇、銀杏、牡丹、耐冬等花木。特別是正殿前院的兩棵幹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一棵開紅花,一棵開白花,每逢冬盡春臨之際,拳頭的花朵開滿枝頭,紅的火紅,白的雪白,花期持續三個月。寒冬季節,滿樹綠葉滴翠,紅花嬌豔,猶如落下一層絳雪。據説這兩棵耐冬,是明永樂年間道士張三丰從海島上移植於此。

三皇殿院子裏有兩株古柏,漢代所植。太清宮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周圍有許多景點和刻石。因此,太清宮一帶就成了嶗山遊覽區的中心。

蒲松齡寫《聊齋志異》,多次以嶗山為背景。宮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當年蒲松齡寓於此,與牡丹、山茶相對,孕育出優美神話故事《香玉》,寫白牡丹和紅山茶變成美麗的女子,與一位書生相戀的故事,為《聊齋志異》中的佳作。

嶗山景點講解導遊詞範文3:嶗山明道觀

明道觀位於嶗山東麓的招風嶺前,海拔700米的高山上,在嶗山現有的宮、觀、廟、庵中屬地勢最高的一座道觀。整個道觀原來是一個方形院落,內分兩院,東院祀玉皇,西院祀三清,東西30米,南北25米,正殿3間,左配殿6間,右配殿3間;東西廂房各4間,現在部分已坍塌,東面3間僅剩框架,西面3間僅存房基。

院內北側還有一張石桌,是古時遺留下來的。觀院外面有3株銀杏樹,樹高都在20米以上,最高的近30米,胸徑都有1米左右,樹齡都超過1020xx年。據專家分析,這些古樹大約植於唐代後期,推算起來,與孫曇奉旨來嶗山採藥煉丹有關。至於是不是孫曇親手栽植,有待進一步考證。 據《嶗山地名志》記載,遠在唐朝天寶二年(743),這裏就有過“建築物”,但肯定不是真正的道觀,而是孫曇在嶗山採藥煉丹的山房,實際為一座草堂。在明道觀西南澗水的東側有一方大石,刻有“敕孫曇採仙藥山房”8個大字和觀音菩薩像,旁邊鐫有“天寶二年敕採藥孫曇”等字。由此處向西30米處有一塊巨石,刻有一篇60餘字的碑文,記載孫曇來嶗山採藥,因年代久遠,刻石被風化剝蝕,文字已經難以全部辨認了,所能依稀辨識的只有“大唐天寶二年三月初六日奉敕採仙藥孫曇以俟來命”字樣。這些刻石是孫曇的弟子們後來鐫刻的,足以證明早在1200多年前,這裏便有來嶗山採藥煉丹的方士居住過。

現存的道觀建築是清康熙五十三年(1720xx年)白雲洞道士田白雲的傳人宋天成來這裏創建的。山門右側有清宣統二年(1910)書“明道觀”3字。明道觀原建時屬於白雲洞孫不二創建的清淨派,後於乾隆中期改屬全真金山派。該觀鼎盛時有道士78人,土地160畝。1939年被日軍放火燒燬,後逐步修復。解放時,有道士5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廟內之神像、經卷、文物被搗毀焚燒,房屋由嶗山林場使用。該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