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導遊詞精選

介紹導遊詞範文(精選8篇)

介紹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嘉賓,大家好,今天我們瀏覽武漢市最著名的名勝,千古名樓--黃鶴樓,黃鶴樓坐落在武漢市武昌的黃鵠山上,它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騰王閣一道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且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黃鶴樓導遊詞。

介紹導遊詞範文(精選8篇)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間屢毀屢建,不絕於世。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黃鶴樓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勝建築,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興衰。自從清同治十年黃鶴樓被毀後,人們一直盼望黃鶴樓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改革開放後,黃鶴樓才又重現江城,這反映了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今天我們參觀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動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時間整整一百年。

我們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類,有灰鶴、白鶴、丹頂鶴、黑頸鶴,但沒有黃鶴,那麼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要給自己家鄉的標誌性建築取名為黃鶴樓呢?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於一個“賣酒遇仙”的神話傳説。

很久以前,有個姓辛的人在黃鵠山頭賣酒度日,一天,有個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的生意雖本小利微,但為人忠厚善良,樂善好施,他見老道非常可憐,就慷慨答應了, 以後,老道每日必來,辛氏則有求必應,這樣過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突然來向辛氏告別,為感激辛氏,老道為他的酒店的畫了一隻鶴作紀念,老道對辛氏説:“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跳舞,為酒客助興。”説完後老道就不見了。辛氏拍手一試, 黃鶴果然一躍而下,跳起舞來。消息傳開後,吸引了遠近的遊人都來看黃鶴起舞,從此酒店生意興隆,辛氏因此發了財。十年後的一天,老道又出現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隨身攜帶的鐵笛,對着牆上的黃鶴吹起一隻奇妙的曲調, 黃鶴聞聲而下,載着老道飛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辛氏為了紀念老道和仙鶴,於是將自己多年積攢的錢拿出來,在酒店旁蓋起了一座高樓,起名黃鶴樓。千百年來,這個故事在我國廣為傳播,成為黃鶴樓因仙得名最有影響的傳説。

但是經過考證,黃鶴樓因山得名的真實性最大。黃鶴樓所在的蛇山,是由東西排列而首尾相連的七座山組成,全長二千餘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黃鶴樓建在黃鵠山頂,在古漢語中,鵠鶴二字同音,故又名黃鶴山,黃鶴山上的樓閣,當然就叫黃鶴樓了,但是人們更願意接受因仙得名的傳説。

中國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極其美麗的民間傳説,但不一定有黃鶴樓那樣有名,黃鶴樓可以説和中國的長城,北京的故宮,西安的兵馬俑一樣蜚聲海內外,這是為什麼呢?除賣酒遇仙這個美麗的神話傳説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歷代詩人充分它的讚美和歌頌,黃鶴樓建成後,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來吟詩作賦,正是由於他們的詩,使黃鶴樓名傳四方。在眾多描寫黃鶴樓的詩中,最有名的要數崔顥的《登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好,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黃鶴樓,重建的黃鶴樓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而離開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離江邊約一千米。黃鶴樓建築羣是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組成。黃鶴樓為五層,高51米,外形類方正,四望如一。樓為鋼筋混泥土仿木結構,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個翹角層層凌空,像黃鶴飛翔,每個翹角上的風鈴在四面來風的吹拂下發出渾圓深沉的音響。

現在我們到了黃鶴樓一樓大廳。迎面我們看到一幅高9米,寬6米的“白雲黃鶴圖”,畫面上黃鶴樓居中聳立,上方一仙者騎者黃鶴,吹着玉笛,似離似歸,下方人們載歌載舞,似在歡送似在迎接仙者騎着黃鶴歸來,整幅畫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氣氛。畫兩側柱子上掛着清末重臣張之洞的一副名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大廳正中有一巨幅紅木雕屏,上刻歷史黃鶴樓造型,技藝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這裏是黃鶴樓二樓大廳,二樓有兩幅瓷嵌壁畫,孫權築城和周瑜設宴,孫權築城以古樸的筆觸再現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孫權築城和始建黃鶴樓的歷史場面。周瑜設宴記錄了傳説中周瑜設宴困劉備於樓上以索回荊洲的故事。兩幅壁畫之間是唐代閻伯理所寫的黃鶴樓記,廳正中是唐宋元明清和現代六個時期的黃鶴樓模型。

現在到了第三樓。三樓是組畫“人文薈萃”,它是三幅連成的長卷繡像畫,將唐宋兩個時期最著名的詩人組織在一起。人物塑造儘量寫實,每個人像旁註有其姓名和與黃鶴樓有關的詩句,反映了黃鶴樓是人文薈萃之地。

這裏是黃鶴樓四樓大廳,四樓是專門陳列懸掛當代書畫家瀏覽黃鶴樓的即興作品。居中掛的廳匾取李白詩句“長江萬里情”五字,以激發遊人的創作情思,匾下是一幅以清代黃鶴樓為實景的巨幅掛毯。

現在我們來到了黃鶴樓五樓的觀景台。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名為“江天浩瀚”的組畫,正面牆上的三幅是組畫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記載了遠古的長江文化演替發展的過程。第二幅是在石綠底色上用金線描出的水浪佔據了全部畫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長江的一個橫斷面上,感受着急流東去的波濤。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國以後黃鶴樓產生和興廢的全過程。其它七幅畫繞大廳一週,畫在額枋上,分別是:長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峽風光,廬山奇景,太湖風光,江流入海和滄海橫流。這十幅畫面所構成的萬里長江圖卷完整地再現了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介紹導遊詞範文 篇2

天成巷巴渝風情街為世人展示的一種時尚潮流,以2300年前的巴渝盛景為載體,展示出當時盛行於世的青磚、石瓦、紅檐綠瓦的古典民居,早已流傳的前店後廠"民間工藝作品"也將現身於此。

盛宴美食街為大家展現的則是一種"另類美食城"的盛景。

異域風情城市陽台為重慶最大的一個城市交通轉換站,洪崖洞城市陽台停車場可同時容納30-40輛車輛的停放,需要遊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遊玩的遊客則可乘坐扶梯或觀光電梯直上解放碑或達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層樓。

洪崖洞是重慶曆史文化的見證和重慶城市精神的象徵。洪崖洞民俗風貌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北臨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滄白路,項目沿江全長約600米,商業建築總面積逾60000平米,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通過分層築台、吊腳、錯疊、臨崖等山地建築手法,把餐飲、娛樂、休閒、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購物等六大業態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立體式空中步行街",成為最具層次與質感的城市景區商業中心。

吊腳樓屬於欄式建築,依山就勢,遠遠看去,房屋構架簡單,開間靈活、形無定式。隨坡就勢的吊腳樓羣,形成線性道路空間,吊腳樓的下部架空成虛,上部圍成實體。

洪崖洞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在古建築羣中一般三層建築居多。

介紹導遊詞範文 篇3

“各位尊敬的遊客,大家好!我就是這次旅程的導遊。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導。今天,我們要去的一個景區是清代的皇家園林,是什麼呢?沒錯,就是頤和園。我們的大巴離景區還有十幾公里遠,大家可以先休息一下。”

“各位!頤和園到了!我們走進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了遠近文明點的長廊了。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有23間。大家知道嗎?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這麼多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走完長廊後,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請往上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那就是佛香閣,那裏是站在高處鳥瞰頤和園全景的最佳地方。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是排雲殿。現在,大家就跟我去山上向下望望吧!”

“現在,我們在佛香閣的前面,大家向下望,有一個很大的湖,對不對?它就叫‘昆明湖’,它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下面,我們就近距離的觀察一下吧!”

“昆明湖的兩岸栽滿了垂柳,昆明湖圍着湖心島,大家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了。那座石橋叫十七孔橋,大家相信嗎?十七孔橋的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那些小獅子形態各異,沒有一個是相同的!大家可以去仔細的觀察一下!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就不陪伴大家了,歡迎各位再次光臨我們的旅行社,再見!”

介紹導遊詞範文 篇4

香港體育館和九龍車站

左邊那一幢外型獨特,像是倒置金字塔的建築物,是著名的香港體育館,可容納12,000名觀眾,場內有巨型熒光幕,可讓現場觀眾觀看奇大無比的彩色映像和大特寫,重播和慢鏡頭等,這個場地原本是為了體育活動而蓋,但目前很多時間卻用來作本地與國際巨星舉行演唱會的場地,香港體育館旁就是1975年落成的九龍火車站,火車除了來往九龍、廣州之外,還前往新界和中國邊區的羅湖。由九龍到羅湖全程包括停站時間只需四十五分鐘,這鐵路系統每天早上5:30開始至午夜運作,為市民旅客快捷方便的交通服務,1997年,京九鐵路通車,每天分單雙號從這車站開住上海和北京。體育館和火車站都位於紅磡區,所以被稱為紅磡體育館和紅磡火車站。

海逸酒店和黃埔花園

左邊是紅磡的私人住宅區,那一幢幢高度一樣的建築物,都是香港富豪李嘉誠先生旗下實業公司所開發的。那一幢高於其他大樓的建築也是李嘉誠先生旗下產業,這大樓是在新的建築高度標準下興建,所以是區內最高的豪華住宅樓房,樓高73層,旁邊另一幢比較矮的藍色玻璃建築,也是李嘉誠先生自己蓋、自己管理的五星級酒店海逸酒店,這酒店百份之七十的房間都有海景。1997年香港迴歸慶典時更成了主席,朱鎔基總理的下褟之處,之後迴歸一週年及20__年全球財富論壇_來港都下褟於這酒店。

舊啟德機場

在船的前方我們可以見到一個平平的海岸線,那是香港舊國際機場的跑道。1998年7月6日香港國際機場已搬遷至大嶼山北面的赤臘角,所有在舊機場的服務和設施己停止使用。現時跑道末端設有高爾夫球練習場,客運大樓改建成高卡車賽車場、保齡球場,一部份的停機坪則成為露天市集。

灣仔

這一帶是灣仔,港島第一條開築的馬路就由灣仔開始沿著海邊直到港島西邊,這就是現今著名的皇后大道。灣仔早在60-70年代是聞名的紅燈區,訪港海軍的樂土,如今在洛克道一帶仍是夜夜笙歌。灣仔本來在港島地圖上是凹進去的一個小灣,今天的灣仔不單不再灣了,更在海邊突了出來,那是因為有個人工島,島上蓋了一個會議展覽中心,它的外型像一隻展翅飛翔的海鷗。香港會展中心分為新舊兩座,為在港舉行國際會議和貿易展銷提供中到大型的場地出租服務,是亞洲第二大的會展中心,會展中心有香港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因為香港迴歸祖國的盛典就在那裏舉行。1997年6月30日深夜11:30中英政府就假座會展的大會堂舉行交接儀式,儀式完畢後,英國皇儲查理斯王子和香?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就往西面的潻馬艦廣場觀看了步操後登上英國皇家遊輪「不列顛尼亞號」離港回國。迴歸當年,中國國務院贈特區政府的禮物:「永遠盛開的洋紫荊」,一朵特大的金紫荊花雕塑就放在會議展覽中心大門外的金紫荊廣場上,每天早上和傍晚由香港警隊舉行升旗和降旗禮,吸引不少遊客參觀。會展西面廣場中屹立著的大柱是迴歸兩週年建造的「迴歸紀念碑」,上有主席的親筆提詞。

介紹導遊詞範文 篇5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綠綠的草原,奔騰的駿馬,熱情的蒙古人,香噴噴的烤全羊……描寫內蒙古草原的作文

八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內蒙古的希拉穆仁大草原,一下車,就有一羣熱情的蒙古人唱着歌來迎接我們,而且最後一個下車的人,要喝三碗馬奶酒,這等好事當然讓一位大叔叔擁有啦!

一下車來,我就看見了一排排的蒙古包,有磚頭的,有像帳蓬布一樣的;有白色的,也有藍色的,很漂亮。我和幾個小朋友奔跑在青青的草原上,偶爾會看到星星點點的五彩斑斕的小野花,花色的小奶牛羣,三三兩兩的駿馬靠在一起,悠閒地吃着草兒,時不時地抬頭看看,用尾巴甩一甩,鳴叫一聲,遠遠看去,身上油光發亮,真想騎上去試一試。

終於要騎馬了。騎馬前,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心裏有一點恐慌、緊張和興奮,心想:“我會不會從馬背上摔下來呢?騎馬的感覺會是怎樣的呢?”上馬時,我緊緊地抓住扶手和馬繩,心中就好像有一塊大石頭在空中蕩啊蕩啊,心裏更加緊張了。但真正跑起來的時候,我心裏的大石頭總算落地了,原來騎馬沒有什麼好恐慌的,不就是坐在馬背上,給馬倌們帶着跑嗎。當加快速度的時候,我感覺胃都要晃出來了,屁股顛得好疼啊,但是心裏感覺好爽啊。由於我在最前面,所以回頭看去,馬隊拉得長長的,叔叔們哈哈笑着,阿姨們哇哇叫着,小朋友們興奮地唱着,大家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多漂亮而又生動的馬隊啊!經過1個小時的馬程,我們到達終點,下馬後,我的腿腳很酸,心裏超爽,帶着戀戀不捨地心情結束了草原騎馬。

介紹導遊詞範文 篇6

各位遊客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去參觀陝西西安城牆、鐘樓和鼓樓。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就是明陝西西安城牆,是明初在唐長安皇城的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它是我國中世紀後期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防禦設施。

陝西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將徐達從山西進入陝西,將原來的奉天路改為西安,意為"西方長治久安"。拉開了明在西安修築城牆的序幕。歷時8年修築完的城牆外形是一座長方形。城牆高15米,頂寬12—14米,底寬16—18米,周長13.9公里。最底層用黃土與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乾燥之後,異常堅固。

陝西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好了,現在讓我們親自來感受這座科學、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城牆最外圍是護城河,也叫" 城壕", 是城牆的第一道防線。它可以阻滯敵人進攻, 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敵人趁機消滅。環繞陝西西安城牆的護城河寬20米,跨過護城河就是城門,而連接護城河與城門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橋。平時,守城士兵聽從晨鐘暮鼓的指揮,早晨降下吊橋,開啟城門;晚上升起吊橋,斷絕交通。一旦發生戰爭,吊橋升起,城門緊閉,城門就成為堅固封閉的戰鬥堡壘。

城門是城防體系的重點,也是薄弱點。平時,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戰爭時,又是攻守雙方爭奪的首要目標。因此,明代十分重視完善城門防禦設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術突破是採用了券拱式城門,以防止敵人火攻。明陝西西安城的城門非常堅固,門扇用厚達16釐米的木板製成,一扇城門用木材2.8立方米,門扇上下橫匝着鐵條加固,每兩道鐵條的間隔處,釘有180枚鐵蘑菇針。整個門扇上共有1800枚鐵蘑菇針。這樣就擠密了門扇的木材,增加了門扇剛度,使箭矢無法射入。

西安鐘樓介紹導遊詞4

到陝西西安遊覽時,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獨特標誌,古人曾留下“驅山晚照光明顯,雁塔晨鐘在城南”的詩句。作為關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聳立在陝西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距市中心約4公里,是我國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無漏寺,到了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時,為追念死去的母親長孫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長安晉昌坊建造寺院,敕賜“慈恩”。它北面正對大明宮含元殿,佔地26570平方米,周邊風景優美,為唐都長安最宏偉、最壯觀之佛教寺院。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慈恩寺和大雁塔遊覽一番。

各位遊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塵莫及的顯赫地位和宏大規模。這座寺院當年由13座庭院組成,面積達34o畝,是現在寺院面積的7倍。其建築富麗堂皇,裝飾華麗富貴。慈恩寺現有面積32314平方米,約合48.5畝。

我們先來看寺院山門前這對威武的石獅子。説來也怪,一般外域傳入我國的東西,總是先傳入實物,而後才有根據實物創作的藝術品。而獅子落户我國,卻例外地先傳人獅子石刻藝術品,而後才有真獅子的出現。大家知道獅子是在東漢年間由波斯引入我國的,石獅子則是與佛教同時在兩漢之際已自印度傳入我國。獅子有護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認為“佛為人中獅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獅子,稱護法獅子。慈恩寺大門口,有4尊石獅對稱地雄踞左右,裏邊靠近大門的兩尊,不清楚雕造於何年何時。東側是雄獅,在戲弄腳下繡球。西側是雌獅,腳邊有一對小獅,稱為母子獅。看來這些獅子也按照人們的習慣,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擺放了。靠外邊的兩尊獅子,東側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側一尊是民國19年(公元1930年)雕造。這兩對石獅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這兩尊八面威風石制實心的龐然大物,即使用手輕輕地拍打,也會發出似銅非鋼的金屬聲,清脆悦耳,十分動聽。各位遊客,您能猜出這是什麼原因嗎?

走進寺院是兩座小樓,東邊是鐘樓,裏邊懸掛有明代嘉靖年間鑄造的一口鐵鐘,重15噸。西邊是鼓樓,樓裏存有一面大鼓。長久以來,人們都把“雁塔晨鐘’作為關中八景之一,廣為流傳。但以往人們都以為“雁塔晨鐘”是指陝西西安小雁塔的鐘,其實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為大雁塔這口鐘重3萬斤,是在大慈恩寺內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鑄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鐘搬入寺內的時間早100多年,上面還鑄有“雁塔晨鐘”銘文。

眾所周知,一般寺廟都有大雄寶殿,慈恩寺也一樣。它的大雄寶殿位於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於明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釋迎牟尼三身像。中間的叫法身像,西邊的叫報身像,東邊的叫應身像。釋迎牟尼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羅衞國的王子,生於公元前565年,死於公元前486年,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三身佛東側立有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葉;西側立有其堂弟阿難,他待從釋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兩側是十八羅漢和玄奘塑像。

大雄寶殿後是藏經樓,存有《藏文大藏經》等重要經典。樓下是講堂,為佛教徒講經説法之處,供奉阿彌陀佛銅像一尊,高1米多。殿內珍藏玄奘親手供奉的佛座一件,還有唐代青響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塊。此石為藍田玉山所產青石,敲之鏘鏘有聲,清脆悦耳。

各位遊客,我們走出藏經樓,就能看到壯觀雄偉的大雁塔。看到這座唐代建築,你們一定會又感歎又好奇吧?首先一個問題就是此塔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傳説,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正是菩薩佈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卻買不到肉下飯。這時天空中一羣大雁飛過,一個和尚望着雁羣自言自語:“今日增房無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薩一定不會忘記這是什麼日子。”話音未落,領頭的大雁便折翅墜地。於是全寺和尚大驚失色,認為這定是菩薩顯靈。他們就在大雁墜地處建造石塔,並戒絕葷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稱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內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傳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為安置他從西域帶回來的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當年三月動工,玄奘親自監造,一年建成。

各位遊客,大家一定看過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及據此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那麼《西遊記》裏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師俗姓陳,13歲在洛陽出家為增,勤奮好學,在國內各地訪師問學後,決意到佛教發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藴。玄奘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從長安出發,沿着絲綢之路,穿越上天飛鳥、下無走獸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學成後返回長安,歷時17年,行程5萬公里,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取回佛經657部,並在印度獲得極高地位,備受尊崇。回國後,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學高僧,組成規模空前的佛經譯物場,並親自任譯主。翻譯的佛經無論從質量或數量上都遠遠超過前人,開創了我國翻譯史上的新時期,共譯著佛經75部1335卷,撰寫了《大唐西域記》,受到各國學者的重視。應該説《西遊記》是以唐代玄類西出取經為背景而寫成的,但故事裏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個經過藝術化的文學作品裏的人物。

各位遊客,大雁塔在建時高60米,5層,磚表土心,光盤梯。後塔心磚縫草木叢生,漸趨頹廢。經武則天長安年間、唐玄宗天寶年間、後唐長興年間幾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長高了4.5米,還加了兩層。底層每邊長25米,基座為方形,邊長45米至48米,每層四面均有券門,塔內裝有樓梯。塔底層門楣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尤其是西門楣的釋迦牟尼佛説法圖,上刻當時廢殿建築的寫真圖,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後代佛教文化和建築藝術的珍貴資料。塔南門東西兩側的磚龕內鑲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碑都是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書寫,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國家保護的珍貴書法原刻,是研究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實物資料。完全可以這樣説,這座仿木結構的樓閣式方形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是我國佛教建築中的傑作。

遊客們,大雁塔自建成至今,歷代名人都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的讚語,岑參有“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的名句。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歎,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介紹導遊詞範文 篇7

風景迷人、休閒遊玩的好去處——江心嶼——春遊的目的地。

我們來到江心嶼。一進門,感到春的氣息迎面撲來。河邊種着柳樹,看起來是在和小河親切的握手,表示友好。河的對岸是一片油菜花田,好像組成了幾個字。我們邊走邊聊,不一會,就到了我們的第一個遊戲“歡歡樂樂歷險記”。我以為一般般。可再看,遊戲場所像洞穴,洞穴頂上長着許多楓樹,洞穴頂上還有幾隻恐龍,一直霸王龍還不停的張嘴。我當時嚇壞了。輪到我們了,我一直抱着袁璐璐,有時睜眼,有時閉眼。第一個動物是孔雀開屏,羽毛上還有許多綠點。走過一道門,有白氣往上升。右手邊有白色的東西一上一下,我“啊”得一聲叫起來,再仔細一瞧,原來是喜羊羊。後面我都閉着眼睛了。到了那個一震一震的地板時,我差點嚇暈了。出來之後,我的額頭上全是汗,喉嚨也啞了,應該是我一直在叫的緣故吧。聽他們説很可怕時,我心裏就暗暗慶幸,幸好我閉上了眼睛。休息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第二個遊戲“碰碰車”。過了好一會才輪到我們。我們一上車就被他們的車給撞了。我們也不甘示弱,連續撞他們······“好了好了,時間到”管理員叔叔説。我們停止了遊戲。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就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下午,我們玩了旋轉木馬、自控飛機。我還抓了幾隻蝌蚪,可老師説要放生,我只好放生了。

到了3點時,老師帶我們回學校了,真希望時間倒流一次,我再好好玩一玩!

介紹導遊詞範文 篇8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接下來就由我來帶着大家來遊覽這頤和園,我姓鄭,大家叫我鄭導好了,待會兒遊覽的時候,不要亂扔果皮紙屑,也不要在牆上亂塗亂畫。好了,話不多説,我們出發吧。

大家請跟着我往這走,進了大門,再繞過大殿,瞧!這就是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大家抬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根本沒有哪兩幅畫相同的。長廊的兩旁還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是不是感到神清氣爽呢?

走完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半山腰,那兒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建築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還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一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白雲殿,非常壯觀。

現在讓我們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葱鬱的樹叢,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是不是很呢?大家再往前面看,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戲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大家是不是能隱隱約約地看見幾座古老城樓和白塔呢?

我們現在從萬壽山下來。瞧!這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着長長的堤岸,堤岸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小,兩岸栽着數不清的垂柳。湖中心還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葱綠,樹叢中露出宮殿一角。大家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橋的名字叫十七孔橋,因為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小獅子,姿態不一,栩栩如生,沒有哪兩中是相同的。

各項解説都已完畢,現在是自由遊賞時間,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下次還來我們風景如畫的頤和園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