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河南導遊詞

鄭州市商城遺址導遊詞2022(精選5篇)

鄭州市商城遺址導遊詞2022 篇1

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中下游的分界處,有一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這就是素有“綠城”美譽的河南省省會--鄭州。

鄭州市商城遺址導遊詞2022(精選5篇)

早在3620__年前,這裏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鄭州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孕育了中華民族及其光輝燦爛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鄭、韓5次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20__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20__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族黃帝的出生地軒轅之丘,位於鄭州市境內的新鄭。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鄭州市登封)

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滎陽一度成為“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之後,歷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為鄭州、管州州治,成為鄭州地區政治、經濟中心。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和通濟渠後,鄭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絕”,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崇寧四年(公元1120__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鄭州的歷史源遠流長,它是中華民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文物古蹟、文化遺址眾多,自然地貌複雜多樣,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構成了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在鄭州附近,散佈着多處古代文化遺蹟,比較著名的有距今8020__年的裴李崗文化遺址、距今5020__年的大河村遺址和距今3520__年的商代都城遺址,它們為研究華夏文明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為後人瞭解先民的生活開闢了一個窗口。此外,打虎亭漢墓和黃帝故里也是鄭州周圍比較著名的古蹟。

本世紀初,由於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州的民族工業、手工業和商業得到較快發展。1920__年,鄭州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在中國工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20__年至1931年鄭州曾一度廢縣設市。1948年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鄭州市,1954年成為河南省省會。

鄭州地處中華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接黃淮平原,介於東經112度42分--114度14分,北緯34度16分--34度58分之間。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13.3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243.3平方公里。現轄6區5市1縣:金水區、二七區、中原區、管城區、邙山區、上街區、鞏義市、登封市、滎陽市、新密市、新鄭市、中牟縣。年末全市總人口708.2萬人,城鎮人口411.1萬人,鄉村人口297.1萬人,非農業人口257.6萬人。在全國經濟發展格局中具有承東啟西,貫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悠久的歷史、優越的區位和豐富的資源,使鄭州成為中國重要的交通樞紐、著名商埠、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和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中心城市。黨的__大描繪了新世紀發展的宏偉藍圖,如今的鄭州正站在新的起點上,向着建設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商貿城市的目標邁進!

鄭州市商城遺址導遊詞2022 篇2

鄭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3520__年前,這裏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鄭州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孕育了中華民族及其光輝燦爛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鄭、韓5次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20__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20__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族黃帝的出生地軒轅之丘,位於鄭州市境內的新鄭。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鄭州市登封),商王仲丁遷都於?(今鄭州市區),周武王封叔鮮于管(今鄭州市區),表明鄭州地區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是國家的政治中心。

本世紀初,由於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州的民族工業、手工業和商業得到較快發展。1920__年,鄭州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在中國工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1920__年至於1931年鄭州曾一度廢縣設市。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鄭州市,1954年成為河南省省會。鄭州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北,北臨黃河,西依嵩山,東南為廣闊的黃淮平原。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13.3平方公里。總人口631.6萬,其中市區216.3萬。鄭州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山地丘陵,佔總面積的2/3,東部平原佔總面積的1/3。

鄭州地區屬暖温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4.4攝氏度。7月最熱,平均27.3攝氏度;1月最冷,平均-0.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無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時間約定俗成2400小時。境內大小河流35條,分屬於黃河和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流經鄭州段的黃河150.4公里。鄭州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現已探明的礦藏有34種,各類礦牀、礦點296處,主要礦種有煤、鋁礬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巖、油石、硫鐵礦、石英砂等,其中煤炭總儲量50億,居全省第一位,遠景儲量100億噸;耐火粘土品種齊全,儲量達1.08億噸,約佔全省儲量的一半;鋁土礦儲量1億噸,佔全省的30%;天然油石礦質優良,是全國最大的油石基地之。

早在3520__年前,這裏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後在新鄭建都,長達500多年。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滎陽一度成為“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之後,歷代先後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為鄭州、管州州治,成為鄭州地區政治、經濟中心。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和通濟渠後,鄭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絕“,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北宋建都汴京後,鄭州屬京畿路,崇寧四年(公元1120__年),建為西輔,成為宋代四輔郡之一。明初,鄭州劃歸開封府。清代,鄭州為兩次升為直隸州。

鄭州市商城遺址導遊詞2022 篇3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鄭州文廟的實習導遊,今天我帶領大家參觀。如果有地方介紹得不太好,請您多提寶貴意見,我會改正。

文廟位於城東路與東大街交叉口以西500米處,東大街路北,有着悠久的歷史。它建於東漢時期,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文廟的命運就像讀書人的命運一樣多舛,它經歷過無數次毀滅和修整。

我們現在已經站在文廟廣場的前面了,您現在看到的這座門是櫺星門,它是由漢白玉雕刻而成的。兩側底座刻着麒麟,中間底座刻着雙龍戲珠。櫺星門兩側各有一座牌坊,右邊是金聲坊,上書:德佩一地;左邊是玉振坊,上書:道冠古今。這都是在頌揚儒家博大精深的文化。讓我們往前面參觀,這裏就是泮池了。泮池的欄杆也是用漢白玉雕刻成的,兩邊的欄杆上都刻有二十四孝圖。池上這座橋叫狀元橋,據説,從前只有考上狀元的秀才來祭拜孔子的時候才能從這座格上走。各位遊客,現在休息十分鐘,您可以在這裏仔細觀賞一下二十四孝圖,可以在這裏和我合影留念,十分鐘後,我們繼續參觀。

我們現在看見的這座大門是大成門,大成門兩側各有一座配殿,右邊是名宦祠,左邊是鄉賢祠。穿過文廟的大成門,您就會看見雄偉的大成殿。大成殿的主要建築材料是木頭,它是在一次次災難中保存下來最完整的宮殿。我們到大成殿參觀的時候,一定不要大聲喧譁,也不要亂摸。您現在看到的這座雕像就是中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一生創作了流傳後世的《論語》、《春秋》兩部文學鉅作,很多富於哲理的名言至今仍給我們帶來智慧的啟迪。大成殿重新修繕一新後仍保留着明代、清代和近代的地基,一會兒大家可以進到地下室去參觀。從大成殿裏出來,我們現在要參觀一下文廟的後院。

遊客朋友們,這是沐慧井,是國內唯一一口通天井。因為它上面的亭子留有一個正方形的開口,可以看到天空,所以稱作通天井。這口井已經伴隨文廟近二千年了,它也和文廟的命運一樣,經過幾次修整才形成今天這樣的景象。

再往裏走,這是文廟的最後一幢建築----尊經閣。古時的秀才們就在這裏讀書,以求取功名,孔子曾在這裏講經論道,前廟後學,鼎盛一時。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尊師重教也是我們鄭州的光榮傳統。現在尊經閣存有許多藏書,不能進去參觀了,大家就在周圍照相留念吧。尊經閣的欄杆也別有一番風趣,欄杆上刻着許多成語故事,有:並日而食、目不窺園、葦編三絕、鑿壁偷光、孟母三遷、鐵硯磨穿……左右配房的廊柱上的名言都是《論語》、《春秋》裏的精華,最能代表孔子和儒家的思想觀點。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大家可以仔細閲讀,體味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

不知不覺,文廟遊覽完了,相信大家一定收穫不小,不虛此行。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再見!

鄭州市商城遺址導遊詞2022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河南省博物院參觀,我叫李_,很榮幸成為你們今天的導遊,大家叫我小李或李導就好了。

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讓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站在中原這方凝聚着厚重歷史與文化的土地上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華夏文明的古老與輝煌,而河南博物院則薈萃了古老文明中的精華,所以説:“承載千年文明,譜寫華夏輝煌是對它的真實寫照。

河南省博物院是全國著名博物院之一,它是中原地區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中心,具有國際水平的先進設施與科學管理,是我國大型現代化、綜合類的博物館,最早創立於1927年,是我國設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1998年5月新館落成開放,佔地面積10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7。

8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萬餘平方米。

鄭州博物院你們剛剛在綠草如茵的院子裏看到大大小小的九個建築,大家猜猜看,他們的寓義是什麼?寓意是九鼎定中原。

相傳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又鑄建了九個大鼎來代表自己的權力,從此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就建立起來了。

大家隨我往裏走,現在我們站着的位置是展廳的中央。

隨我前看,是一幅巨型壁畫和一座雕像,雕像是人牽着象是河南的象徵,同時也寓意着我們人類的出現。

壁畫的上面畫的是五嶽之一的中嶽嵩山,下面是有甲骨文和青銅器組成的文字,甲骨文發掘九大故都的安陽市。

它包含了我國古代六種造字方法,即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指事。

我們博物院開放有8個展廳,分別是古文化、古玉器、古建築、楚國青銅器、明清工藝品、恐龍世界及古代石刻與中原豐碑。

下面重點介紹古文化展廳,黃河孕育了東方文明,而我們河南正處於它的下游同時也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出土不少的文物古蹟,這些都集中反映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一個有一個奇蹟。

朋友們,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蓮鶴方壺。

它出土於春秋時期的 鄭國國 君之墓。

大家看它壺身高118釐米,口長31釐米,寬25釐米,形狀為方壺、長頸、鼓腹、圓足、有蓋,蓋上裝飾有兩層蓮瓣,中間立着一隻振翅欲飛的仙鶴,頸兩側有龍型雙耳,腹部裝飾蟋龍紋,四角各有一隻翼獸,圈足下有兩隻走獸,這立鶴走獸的搭配使得整個方壺靜中有動,突破了商周時期青銅器嚴肅靜止的格調,壺蓋上的蓮鶴裝飾更是商周時期所罕見的,充分反映了春秋時期金屬工藝的新風貌,引起國內外考古學界的廣泛關注,經國家鑑定委員會鑑定為一級文物。

早在50年代, 郭沫若 先生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把它喻為時代的象徵。

回過頭來,我們再一起看一下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展區,這個展區叫做“三代輝煌——青銅文明這裏記載着國家的誕生,三代,指的是夏、商、週三代,其實這三代還有一個磅礴大氣的別稱,那就是“中國青銅時代,而在蓮鶴方壺出現二百年以後中國就進入了百家爭鳴思想自由翱翔的戰國時代,所以我們又説蓮鶴方壺書寫的是一曲中國青銅時代的絕唱。

“窺一斑而知全豹。

以上我們所看到的青銅器雖然只是博物院中的一小部分展品,卻也能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華夏古文化的豐富與燦爛,讓我們帶着這種讚歎與自豪去認識和了解更多、更豐富的古代文化吧!好,下面可以選取你喜歡的文物拍照留念,請大家注意安全和環境衞生,自由活動十分鐘,之後我們就去第二個展廳了。

謝謝大家,十分鐘後見!

大家還記得我上一篇文章説我昨天去鄭州看眼麼,那是上午。

下午,我們去參觀了河南博物院。

坐上出租,走了一陣子就來到了河南博物院面前。

河南博物院在農業路與經七路交叉口(博友們可以去看看),我一下車,就被鎮住了,“哇!只見這個丁字路口,面前是一片寬闊的廣場,有綠地花園,噴泉水池,風景宜人,環境優雅。

這個大廣場整潔乾淨,一道大理石台階通向博物館大廳。

只見這博物館如同一尊大鼎,巍然屹立在鄭州市中心,象徵着河南的文明歷史源遠流長,輝煌燦爛。

這博物館外觀氣勢恢宏,新穎別緻,代表着河南的形象,展示給外地人和外國人。

廣場南端,一塊巨石,上書五個大字:河南博物院,筆走龍蛇,氣勢不凡。

縱觀整個博物院,主建築氣勢恢宏,表現河南文化色彩。

又有其他別緻景觀,將河南文化與現代景觀融為一體,不愧為河南省博物院也。

外面好看,不知裏面如何。

我們領了票,來到博物館入口。

這裏有許多刷票機,刷了票,我們就進入了博物館的一樓大廳。

只見這大廳,面積巨大,地面乾淨無比,燈光輝映着整個博物館,有浮動電梯到二樓,有箭頭標着去往展覽廳、衞生間、小賣部等地方。

內有中央空調,讓進來的人從差點被烤成人肉串變成差點被凍成小冰塊。

大廳北牆,見一巨大的雕塑,雕塑中一個人,手推兩隻大象,兩旁是聳立青山,白雲飄飄,壯觀無比。

我們比較幸運,那天人不多。

順着箭頭的指引,我們來到了展廳內。

首先我們瞭解的便是河南的早期文化了,有古人使用的骨刀、骨匕首還有舞陽的骨笛等等,看着那用骨頭製成的一件件鋒利的器械,可真是厲害啊。

最好的還是骨笛,它是用鶴的腿骨製成的,上面有七個音孔,還有一個小孔。

據説用它可以吹出完整的音階。

雖然吹不成,但是我想聲音一定很好聽。

緊接着就看到了著名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陽的殷墟發現的,震驚於世。

我們看到那一片片龜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吧,上面雕刻着像爬蟲一樣的甲骨文,很小很小,而且不太清楚。

這邊有甲骨文和漢字的對照表,我揣摩着,還真是挺像的,比如説車,就是兩個輪子加上一個車頂,不知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模樣的。

在周朝展廳中,我們看到了許多的青銅器,有巨大的鼎,比我還高,上面全是花紋圖案和古代的蚊子,主要是祭祀用的。

還有比較小的酒杯,只有手掌那麼大,估計我也能拿起來。

還有古代的碗,上面有各種各樣的花紋,有的像魚,有的像馬,有的像獸,還有一個碗,在內壁上有許許多多的小人,手拉手正跳舞呢。

這就是狩獵歸來的圖案,看他們的高興樣子,我也想回到幾千年前和他們歡樂一場。

另外我還了解道,古代人的杯子叫做豆,為什麼叫做豆呢?我想是因為它的形狀和豆字很像吧。

下面我們看到了鎮館之寶“蓮鶴方壺,只見這個方壺很高,瓶身是大肚子的形狀,瓶口是盛開的蓮花花瓣,在瓶蓋上有一隻展翅欲飛的鶴,所以叫做蓮鶴方壺。

瓶身上有各種走獸的圖案,精美無比,可真是漂亮啊。

老媽看後説:“不知用這麼沉的壺能裝水不?真是無語。

然後映入眼簾的是“象牙蔬菜,有用象牙雕成的蘿蔔和白菜。

只見那蘿蔔顏色從深到淺,栩栩如生,白菜脈絡清楚,由綠色和白色映襯,過度的十分自然,甚至上面還趴了一隻蟈蟈,彷彿剛剛從地裏面挖出來一樣,老媽説:“真想吃啊。

老爸説:“能下火鍋嗎?我被徹底雷到。

一路細細觀賞着,不知不覺跨越了幾千年,來到了唐朝展廳,映入眼簾的是琳琅滿目的唐三彩。

在唐朝,不僅政治達到頂峯,連藝術也達到了頂峯。

看那燒製成的唐三彩,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看!我飛快地跑去,站在一個玻璃櫃前,只見一直雙峯駱駝,站在大道中央,身上還有沒卸下的包袱呢。

這隻駱駝渾身是紅、黃、綠色的,像是穿上了一件綵衣。

老媽點頭讚道:“這隻馬真好看。

我暈倒在地。

出了唐朝展廳,我們已經是累的不行了,一屁股坐在觀眾休息區,一邊喝着飲料一邊觀風景,美透啦。

這河南博物院真是好啊,讓我們見證了河南的歷史發展,併為自己是作為一個河南人而感到自豪。

你們喜歡恐龍嗎?你們願意和恐龍成為好朋友嗎?我也和你們一樣,非常喜歡恐龍。

你們看,在我們周圍就有好多好多恐龍,不是嗎?它們有的有三層樓那麼高,有的卻和我差不多高,有的恐龍非常和善,而有的卻特別兇殘!這些神祕的恐龍現在已經全部滅絕。

今天,我們只能在這個展廳裏,看到它們神奇的骨架了。

下面就讓我們一個一個的來認識它們吧!請大家跟我往這邊來。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這個展廳裏歲數最大的祿豐龍,他生活在兩億年前的侏羅紀。

祿豐龍身長6米,是一種雜食性恐龍。

祿豐龍是我國著名科學家,自然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已故的楊鍾健教授,1938年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發現的。

它也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發現、挖掘、整理、裝架的第一隻恐龍,因此有重要的意義。

化石發現於雲南省祿豐龍,楊鍾健為了紀念他的導師、德國著名恐龍專家許耐,把這隻恐龍命名為許氏祿豐龍。

請大家跟我住這邊來。

你們看,在這個寬廣的大廳裏,有一條個頭最大的恐龍,你們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它叫:馬門溪龍。

它是在我國四川井鹽縣被發現的,所以又叫井鹽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是中國最著名的恐龍,它生活在1億4千萬年前,身體有26米長,還長着一個10多米長的大脖子。

它活着的時候大約有60噸重!什麼什麼?60噸是多重?我告訴你們吧,就是把20頭大象的體重加在一起那麼重!很驚人吧!別看它們長着大個子,卻只吃植物,所以小朋友們不用害怕。

馬門溪龍是羣居生活的恐龍,你們想想看十幾二十只這麼巨大的馬門溪龍生活在一起,是多麼壯麗的景象呀!請大家跟我往這邊,來了解一下恐龍的滅絕。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生活最成功的物種之一,它們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但是在6500萬年前所有的恐龍就全部滅絕了,恐龍究竟是怎樣滅絕的呢?大家説的都有道理。

其實,關於恐龍的滅絕有很多假説,至今還是一個謎。

現在最流行的是小行星撞擊説,據説在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突然與地球相撞,形成大爆炸,導致地球環境改變,使恐龍全部滅絕。

不管怎樣,恐龍的滅絕肯定與環境變化有關係。

所以,大家要從我做起保護地球的環境。

好了,我的講解就到這裏,謝謝的大家的參觀。

鄭州市商城遺址導遊詞2022 篇5

遊客朋友們,歡迎大家來鄭州旅遊。我是呼笑山莊旅行社的導遊,姓康,大家就叫我康導好了。

閒話少敍,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下午的行程,就是參觀鄭州文廟。這座文廟始建於東漢,是曲阜孔廟之後最早建成的祭祀孔子的廟堂之一,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好,鄭州文廟到了。請大家下車,不要走散。

看,文廟廣場的東西兩廂,分別聳立着一座全木結構的牌坊,東邊的叫“金聲坊”,西邊的叫“玉振坊”,意思是“金鐘玉磬”,顯現的是儒家禮樂教育的理念。

請大家再往北邊看。看到了吧,那裏有一座更加宏偉的牌坊,全漢白玉的,上書“櫺星門”三個大字。説起漢白玉,並非真“玉”,而是一種白色的大理石。雖不能與以克拉計價的珠寶相比,但開採成本高、產量小,所以也很昂貴,每立方的售價高達8000到10000元。順便插一句,我們河南南陽的大理石非常有名,做建材生意的朋友可以去那裏看看。哦,拐回來再説“櫺星門”。古人認為天上有櫺星,乃是聰明的星、智慧的星。意思是,只要進了這個門,多讀書,讀好書,就能靈性,成為“櫺星”,成為有才的人。

來,大家跟上隊伍,往前走。看到那兩個半圓形的水池了嗎?它們被稱為“泮池”,傳説是孔子和他的學生休憩、醒腦的地方。兩個水池之間有一座漢白玉拱橋,叫做“狀元橋”。好,依次從這橋上走過去,我相信遊客們都能成為各行各業的頭名狀元。

現在,我們來到鄭州文廟的入口——大成門。門這邊是鄉賢祠,門那邊是名宦祠,供奉着鄭州歷史上的名臣顯宦。請大家在這裏稍等,我去買門票。

Ok,跟我一起進去吧!看,首先映入眼簾的這座大殿名叫大成殿,高15.7米。請仔細觀賞這鮮紅的柱子、棗紅的大門,那玲瓏的閣窗、巍峨的殿牆。請再往上看,殿脊之上有精美的浮雕,這是“二龍戲珠”,那是“鳳穿牡丹”。屋頂是綠琉璃瓦,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現在,我領大家去殿內瞅瞅。瞧,雕樑畫棟,漆金的飛龍盤旋其上,訴説着孔子尊比天子的崇高地位。大殿中央,至聖孔子端坐在巨大的神龕內,莊重威儀。孔子兩側,分別是孟子、曾子、顏子和子思。再兩側,就是十二賢哲。

好,我們繼續往裏走。在大成殿的後面,是十分壯觀的尊經閣,全木結構,上下兩層。它曾經是一處珍藏四書五經和歷代典籍的藏書樓。由此可見,歷史上,文廟和教育始終緊密關聯,“因廟設學,廟學合一”。鄭州文廟的佈局,則是“前廟後學”。

請大家都跟上,我們再來參觀廂房。看,這裏陳列着面向社會徵集的200多幅書畫作品,表達了當代人對大教育家孔子的尊崇。我還想告訴大家的是,鄭州文廟自20xx年修繕以來,無論是清明節的“成人禮”,還是教師節的“祭孔禮”,都在弘揚尊師重教的美德。這裏,已經成為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場所。

好,本次鄭州文廟之行結束。大家有半個小時的自由遊覽時間,之後我們乘車回賓館,晚上觀看呼笑山莊藝術團的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