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範文幫

位置:首頁 > 導遊詞 > 廣西導遊詞

廣西南寧導遊詞(精選5篇)

廣西南寧導遊詞 篇1

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簡稱“邕”,別稱“邕城”,歷史上的南寧屬百越領地,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20xx年),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

廣西南寧導遊詞(精選5篇)

地理條件: 南寧位於中國廣西南部,地處低緯度(22.49°N,108.21°E),地形平坦,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四面山丘環繞,面向東南亞,毗鄰粵、港、澳,南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西接印支半島。邕江穿城而過,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支流。

面 積 全市總面積2211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52平方公里。

氣 候 南寧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長高温多雨,冬短温暖乾燥,無霜期長。年太陽總輻射量為每平方釐米111.9千卡,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27小時,日照百分率39%。年平均氣温21.6℃,極端最高氣温40.4℃,極端最低氣温-2.1℃。霜期短,年平均有霜日數僅4.3天。年降水量為1304.2毫米。風向隨季節發生變化。但由於地形的影響,全年盛行東風和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為1.8米/秒,極大風速34.4米/秒。風速的季節變化不明顯,以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小。

行政區劃 南寧現轄興寧區、良慶區、邕寧區、青秀區、江南區、西鄉塘區6個城區和武鳴縣、橫縣、賓陽縣、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6縣。

人口民族 全市總人口為648.85萬人,其中城區人口為150.06萬人。聚居着壯、漢、苗、瑤等36個民族,各民族和睦相處,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傳統習俗。

土地和礦產 南寧地處嶺南有色金屬地帶,現已勘查發現有錳、鋅、鋁、金、銀、煤、石英砂、水晶、重晶石、白雲石、花崗巖等41種,為全國已知礦種的三分之一。

首府南寧市是一座歷史悠久、風光旖旎、充滿詩情畫意的南國名城,可謂是“半城綠樹半城樓”,有花園城市的盛譽。她處處綠葉婆娑,滿目青翠,檳榔、棕櫚等亞熱帶風景樹,遍植街頭、公園、城裏和城外。這些喬木的果實與菠蘿、香蕉、荔枝、龍眼等南國佳果,給南寧帶來了芳馨的四季。山、河、湖、溪、綠樹鮮花與林立的高樓、繁華的街景交相輝映,構成了富有南亞熱帶風光的園林風貌特色,被中外遊人盛譽為中國的“綠都”。

山、水、人、情構織成了南寧多層次的旅遊景觀,展現出撩人的亞熱帶風光和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強烈地吸引着眾多的中外遊客,踏上南寧之旅。

轄6個市轄區、6個縣。市人民政府駐青秀區。

廣西南寧導遊詞 篇2

南寧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位於廣西南部,地處亞熱帶,北迴歸線以南,介於東經107°45′-108°51′,北緯22°13′-23°32′之間,。土地面積22112平方公里,市區面積6479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90平方公里。處於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環北部灣沿岸重要經濟中心。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瓊、西接印度半島,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地緣優勢,是華南沿海和西南腹地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以及東南亞經濟圈的連接點,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樞紐城市。具有“兩近兩沿”的特點。“兩近”:一是近海,市區距欽州港、防城港、北海港分別為104公里、173公里和204公里;二是近邊,距中越邊境的東興市、憑祥市分別為204公里和230公里。“兩沿”:一是沿線,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鐵路在南寧交匯,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幹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後,1000噸級內河船舶可以從南寧直達港澳。南寧市對廣西沿海城市發揮着中心城市的依託作用,對華南、西南經濟圈發揮着樞紐城市的連接作用,對東南亞各國發揮着中國前沿城市的開放作用。

南寧市名稱來源:東晉大興元年(公元320xx年),從鬱林郡分出晉興郡,郡治設在晉興縣城即今南寧,這是南寧建制的開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歷史。唐朝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為邕州,南寧簡稱 “邕”由此而來。元朝泰定元年(1320xx年),中央政府為取南疆安寧而定名,廣西境內由“邕”改為“南寧”,南寧由此而得名。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設南寧為自治區首府;至此,南寧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

南寧市行政區劃為7區5縣:青秀區、興寧區、江南區、良慶區、邕寧區、西鄉塘區、武鳴區,其中下轄高新經濟開發區、東盟經濟開發區、五象新區、橫縣、隆安縣、馬山縣、上林縣、賓陽縣共84個鎮、15個鄉、3個民族鄉、22個街道。

興寧區:總面積751平方千米。總人口29.7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17萬人;壯族人口18.14萬人。轄2個街道、3個鎮:民生街道、朝陽街道、三塘鎮、五塘鎮、崑崙鎮。共有38個社區、37個行政村,330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廂竹大道。

青秀區:總面積872平方千米。總人口58.9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05萬人;壯族人口15.56萬人。轄5個街道、4個鎮: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津頭街道、劉圩鎮、南陽鎮、伶俐鎮、長塘鎮。共有58個社區、46個行政村,276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東葛路。

江南區:總面積1154平方千米。總人口44.0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4.19萬人;壯族人口21.83萬人。轄4個街道、4個鎮:福建園街道、江南街道、沙井街道、那洪街道、吳圩鎮、蘇圩鎮、延安鎮、江西鎮。共有28個社區、68個行政村,780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壯錦大道19號。其中,那洪街道由南寧經濟開發區託管。

西鄉塘區:總面積1298平方千米。總人口77.9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21萬人;壯族人口28.89萬人。轄10個街道、3個鎮:衡陽街道、北湖街道、西鄉塘街道、安吉街道、華強街道、新陽街道、上堯街道、安寧街道、石埠街道、心圩街道、金陵鎮、雙定鎮、壇洛鎮。共有76個社區、69個行政村,372個自然村(坡、屯)。區政府駐衡陽西路11號。其中,心圩街道由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託管。

良慶區:總面積1379平方千米。總人口23.1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13萬人;壯族人口20.97萬人。轄1個街道、5個鎮:大沙田街道、良慶鎮、那馬鎮、那陳鎮、大塘鎮、南曉鎮。共有12個社區、57個行政村,436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德政路。

邕寧區總面積1255平方千米。總人口33.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50萬人;壯族人口30.66萬人。轄3個鎮、2個鄉:蒲廟鎮、那樓鎮、新江鎮、百濟鄉、中和鄉。共有9個社區、65個行政村,455個自然村(屯)。區政府駐蒲廟鎮紅星路18號。

武鳴區:總面積3378.36平方千米。總人口68.6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6.74萬人;壯族人口59.46萬人。轄13個鎮:城廂鎮、太平鎮、雙橋鎮、寧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陸斡鎮、兩江鎮、羅波鎮、靈馬鎮、甘圩鎮、馬頭鎮。共有20個社區、198個行政村,1796個自然村(屯)。縣政府駐城廂鎮。

隆安縣:總面積2277平方千米。總人口39.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36萬人;壯族人口37.95萬人。轄6個鎮、4個鄉:城廂鎮、南圩鎮、雁江鎮、那桐鎮、喬建鎮、丁當鎮、古潭鄉、都結鄉、布泉鄉、屏山鄉。共有13個社區、118個行政村,1240個自然村(屯)。縣政府駐城廂鎮。

馬山縣:總面積2345平方千米。總人口53.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9.17萬人;壯族人口40.02萬人。轄7個鎮、4個鄉(其中2個瑤族鄉):白山鎮、百龍灘鎮、林圩鎮、古零鎮、金釵鎮、周鹿鎮、永州鎮、喬利鄉、加方鄉、古寨瑤族鄉、裏當瑤族鄉。共有6個社區、145個行政村,3001個自然村(屯)。縣政府駐白山鎮。

上林縣:總面積1869.64平方千米。總人口48.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3.01萬人;少數民族約佔總人口的85%。轄7個鎮、4個鄉(其中1個瑤族鄉):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裏鎮、喬賢鎮、西燕鎮、澄泰鄉、木山鄉、塘紅鄉、鎮圩瑤族鄉。共有16個社區、131個行政村,1355個自然村(屯)。縣政府駐大豐鎮。

賓陽縣:總面積2308平方千米。總人口103.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8.28萬人;壯族人口20.12萬人。轄15個鎮、1個鄉:賓州鎮、黎塘鎮、甘棠鎮、思隴鎮、新橋鎮、新圩鎮、鄒圩鎮、大橋鎮、武陵鎮、中華鎮、古辣鎮、露圩鎮、王靈鎮、和吉鎮、洋橋鎮、陳平鄉。共有40個社區、193個行政村,1892個自然村(屯)。縣政府駐賓州鎮(20xx年10月13日蘆圩鎮更名為賓州鎮)。

橫縣:總面積3464平方千米。總人口11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4.22萬人;壯族人口44.07萬人。轄14個鎮、3個鄉:橫州鎮、百合鎮、那陽鎮、南鄉鎮、新福鎮、蓮塘鎮、平馬鎮、巒城鎮、六景鎮、石塘鎮、陶圩鎮、校椅鎮、雲表鎮、馬嶺鎮、馬山鄉、平朗鄉、鎮龍鄉。共有26個社區、276個行政村,1404個自然村(屯)。縣政府駐橫州鎮。

【歷史沿革】

南寧古屬百越之地。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秦統一嶺南地區,設南海、桂林、象郡,南寧屬桂林郡轄地。

漢高祖元年至元鼎元年(前206~前116)為南越國地,元鼎六年(前111)屬鬱林郡領方縣地。

三國時,屬吳國轄地,屬廣州鬱林郡臨浦縣地,一直延續到西晉。

東晉大興元年(318),從鬱林郡析出晉興郡,隸屬廣州,治所晉興縣,晉興縣成為南寧的第一個地名。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晉興縣為宣化縣,治所宣化城(今南寧市區)。

唐武德四年(621),以宣化縣地設南晉州,領宣化一縣;五年,宣化縣分出宣化、武緣(今武鳴縣)、朗寧、晉興、橫山5個縣,隸屬南晉州;

貞觀六年(632),南晉州改稱邕州,為邕州都督府,這是南寧成為桂西南地區行政中心的開始,也是南寧簡稱“邕”之始(“邕”字來自唐《元和郡縣誌》“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的記述);

天寶元年(742)改邕州為朗寧郡;

乾元元年(758)復為邕州,撤銷朗寧郡建制,由州領縣;

鹹通三年(862),邕州屬嶺南西道,治所宣化縣,這是南寧相當於今省級政權治所開始。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邕州為邕州路,轄宣化縣、武緣縣,置邕州路總管府,兼左右兩江溪峒鎮撫,隸屬湖廣行中書省;

泰定元年(1324)九月,為慶南疆綏服,邕州路改稱南寧路(取南疆安寧之意),宣化縣隸屬南寧路,南寧得名始於此;

至正二十三年(1363),湖廣行中書省分置廣西行中書省,南寧路隸屬廣西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廢南寧路,置南寧府,宣化縣隸屬南寧府,治所在今南寧城。

清朝承襲明朝建置,清朝初年,南寧府隸屬廣西,宣化縣隸屬南寧府,府、縣治均在今南寧市。

民國元年(1912)7月,廢宣化縣並南寧府,同年10月,廣西軍政府從桂林遷至南寧,南寧成為廣西省會。

民國2年6月,廢府留縣,南寧府改為南寧縣,同時置邕南道,領邕寧、武鳴、扶南(今屬扶綏縣)、那馬(今屬馬山縣)、上思、橫、賓陽、永淳(今屬橫縣)、上林、隆安10個縣,歸德(今屬柳江縣)、果化(今屬平果縣)、土忠(今屬扶綏縣)3個土州,都陽(今屬都安縣)、安定(今屬都安縣)、白山(今屬馬山縣)、古零(今屬馬山縣)、興隆(今屬東蘭縣)、舊城(今屬平果縣)、定羅(今屬馬山縣)、遷隆峒(今屬寧明縣)8個土司,治所均在今南寧市。

民國3年6月,為避雲南省的南寧縣同名而改名邕寧縣。同年置南寧道,領邕寧、永淳、橫、賓陽、上林、武鳴、隆山(今屬馬山縣)、那馬、都安、果德(今屬平果縣)、隆安、扶南、綏淥(今屬扶綏縣)、上思14個縣和定羅土司。

民國20xx年廢道,由省直接領縣。

民國20xx年7月設南寧市政府,與邕寧縣合署辦公,同年11月,撤市建制。

民國20xx年置南寧民團區。

民國20xx年置南寧行政監督區。

民國20xx年置第九區,均領邕寧、賓陽、橫、永淳、扶南、綏淥、同正(今屬扶綏縣)、隆安、上思9個縣。

民國20xx年10月,廣西省會從南寧遷至桂林。

民國20xx年置南寧行政監督區(又叫第九區)。

民國31年4月,將第八區(武鳴)、第九區合併稱第四行政區,治所南寧,領邕寧、永淳、橫、賓陽、上林、武鳴、隆山、都安、那馬、平治(治今平果縣)、果德、隆安、同正、扶南、綏淥、上思16個縣;

民國38年10月,廣西省會再次從桂林遷至南寧。

1949年12月4日,南寧解放。

1950年1月,南寧建市。同年2月8日,廣西人民政府成立,確定南寧市為省會。

1952年12月,南寧亦為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桂西壯族自治州)駐地。

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南寧市為首府。

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南寧宣告成立,南寧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1965年國務院決定改憧族為壯族。

1958年-20xx年,作為自治區首府的南寧市和南寧(專區)地區並存。

20xx年12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南寧地區設立地級崇左市,轄原南寧地區南部憑祥市和崇左、扶綏、大新、寧明、龍州等縣。原南寧地區北部橫縣、馬山、賓陽、隆安、上林劃歸南寧市。

20xx年2月16日,撤銷武鳴縣,設立南寧市武鳴區。

南寧市氣候概況

南寧位於廣西南部,北迴歸線以南,座落在四面環山的小盆地內,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候温暖,夏長冬短。 南寧的氣温較高,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冬季中的1月温度最低,平均温度近13℃,平均最低温度也有10℃左右,因而並不感到冷;夏季中的7、8月最熱,平均温度在29℃左右,平均最高氣温33℃左右,也不算太高。特點是高温的時間比較長,從2月到10月均有極端最高氣温達到或超過35℃的記錄。南寧降水充沛,年均降雨量達1300毫米以上,平均相對濕度為79%,因而常使人感到炎熱潮濕。相對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濕,而冬季稍顯乾燥,乾濕季節分明。夏天比冬天長得多。春秋兩季氣候温和,集中的降雨是在夏天。

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得南寧一年四季綠樹成蔭,繁華似錦,物產更是豐富。如此,有:"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説也是名符其實,從而獲得"青城"之美譽。

廣西南寧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一獨秀峯靖江王城來遊覽觀光。獨秀峯位於廣西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內,是王城景區的核心景觀,素有“南天一柱”之稱。獨秀峯與桂林著名的疊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峯之一,相對高度66米。山上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客廟、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每當晨曦夕照,披上太陽的光輝,儼然一位紫袍玉帶的王者,故又被稱為“紫金山”。獨秀峯擁有唐以來的歷代石刻136塊,均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有價值的石刻當數820xx年前刻於讀書巖前的《大比宴享即席勸駕詩》。詩中所言“桂林山水甲天下”,早為世人所認可與傳頌。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去觀賞兩處巖石。我們先看這讀書巖,位於獨秀峯東南側,因南朝時始安(桂林)郡太守顏延之常在此讀書而得名,是桂林最早的名人勝蹟。讀書巖上有唐人鄭叔齊的《新開獨秀山石室記》,是現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記述散文,顏延之詠獨秀峯的詩句也因此文而得以傳世。我們再來看太平巖,位於獨秀峯西南,因明朝時靖江王在洞裏發現“太平通寶”而得名。中國傳統桂林獨秀峯太平巖文化以60甲子紀年,每一年均有一個相對應之年神主人間之事,且60甲子又與生肖習俗中的12生肖相對應,每一個生肖又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所以來到太平巖,尋找與自己的生肖相對應的年神,並對其有所瞭解,不失為遊客在旅途中的一件趣事。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獨秀峯頂上的獨秀亭。此為二層、紅柱、六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長寬各4.8米,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高6米,長寬各4.7米,面積22平方米,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四周有圍欄,高居懸崖之巔。登臨四望,雲生足下,星列胸前,桂林奇山秀水一'覽無餘。

各位請看,這是位於獨秀峯東麓月牙池畔的中山紀念塔,是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20xx年9月,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著名人士白崇禧、劉為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為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特在孫中山先生1920xx年誓師北伐暫住之處,興建此塔,以示紀念。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靖江王城景區,它位於桂林市中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至今已有640多年的歷史,比北京故宮建成的時間還早。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靖江王城始建於公元1372年,其城垣全部採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垣周長1500米,城牆厚5.5米,高近8米,南北長556米,東西寬355米,佔地面積19.78萬平方米。內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堅固。城開東南西北四門;堅城深門,氣勢森嚴。整個王城的宮殿建築採取嚴格的中軸對稱、左祖右社、前朝後寢的佈局方式營造。各位朋友在此不僅可領略到昔日王城的威嚴肅穆,而且還可親手撫摸620xx年城牆的滄桑歷史。清朝唯一的漢人格格孔四貞(即“還珠格格”)的家,就在這昔日王府的深宮禁地之內。當然,在這裏我們還可以欣賞到戲劇的“活化石”一儺舞的表演,它是最初的宮廷演藝,起到祝福平安、敬神驅鬼的作用。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三元及第坊,位於靖江王城南面正陽門上。清代學者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為連中三元的陳繼昌所立。“三元”是鄉試、會試和殿試均名列第一的人,分別獲得解元、會元、狀元稱號“三元”。自唐代以科舉取士1000多年來,連中三元的僅13人,清代兩百多年中僅有2人。陳繼昌是臨桂人,把用巨石鐫刻的牌坊置於王城正門之上,是封建社會給科舉成名者的至高榮譽。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貢院,這塊風水寶地曾因科舉時代屢出狀元而名揚天下。在此,您不僅可以想象當年科舉考試的盛況,而且還可以感受學子們十年寒窗的艱辛和金榜題名時的喜悦。各位請看,這是狀元及第坊,在王城東華門上,原坊於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為新科狀元龍啟瑞所建,毀於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20xx年)。在這之前,張建勛、劉福姚分別於光緒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試第一甲榜首。在4年的兩科中,桂林繼唐趙觀文和陳繼昌、龍啟瑞之後,一連出兩名狀元,震驚了全國,一縣八進士,三科兩狀元傳為佳話。重建狀元及第坊時,把4人的名字並列在坊前。各位請看,這是榜眼及第坊,在王城西華門上,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為於建章而立。於建章,永福人,任過翰林院編修、貴州鄉試典試、山東學政等職。

廣西南寧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西來古鎮,我是今天的解説員。西來古鎮位於川西平原西南部被譽為“天然氧吧”、“成都花園”的蒲江縣西北部,地跨臨溪河、小河子與大小五面山,全鎮森林覆蓋率超過49%,距離成都市區84公里。古鎮歷史悠久,戰國的船棺、漢代的冶鐵遺址、西魏的臨溪古縣城、唐宋的茶馬古道,至今蹤跡可循。以其秀美的自然風光與深厚的人文底藴,西來古鎮先後被評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成都十大古鎮”。

西來鎮俗稱西來場,秦漢時期曾是西南重要的鍊鐵中心。三國時期,有臨溪古渡,是蒲江與邛崍的必經之地。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設臨溪縣,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臨溪縣降為臨溪鎮,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政府將臨溪鎮劃給蒲江縣。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臨溪河暴發百年不遇的洪水,上游張魁場關帝廟內的關帝神像衝到了臨溪場西林寺的產田裏,臨溪場的人們認為關帝爺從西而來,在這裏停下,説明這裏是塊風水寶地。西林寺的住持靜慈和尚捐出廟中產田,在關帝神像擱淺處新修了關帝廟。廟門向西而開,有不忘從西而來之意。

康熙34年(公元1696年),蒲江縣縣令李紳文,借用佛教教義中的典故,即達摩祖師西來意及唐玄奘把大藏三乘經從西取來的典故,改名為西來場。

我們前方有一個古香古色的戲台,西來是川劇之鄉,著名川劇作家徐文耀就是西來人。以前,西來場有錢、劉兩姓大家,分別在關帝廟廟門和場西頭兩處搭燈杆、建戲台,僱戲班演出,大唱對台戲,熱鬧非凡。而今,只保留下了劉家戲台,每週六,戲台上都會演出川西戲曲的經典名段。現在戲台所在的地方,就是當年關帝廟的舊址。

自古以來,西來又被稱為草根儒鄉。廣場南側的文風塔體現了西來崇教尚文的風俗。塔建於道光一十三年,高13.6米,共三層,外加寶頂,翹角飛檐,非常精巧。文風塔始建於清代道光十三年,塔高13.6米。三重翹角檐精巧玲瓏,各層塔身上的浮雕人物、動物、花卉、詩歌提聯,內容豐富。

第三層正面檐下有“文風塔”匾額;第二層有“奎星閣”匾額,第一層正面嵌有扇形匾額,上刻有“惜字宮”三字,兩邊豎刻對聯“廢墨收經史,遺文貯漢唐”。讀書識字是教化的基礎,所以鄉間特別看重文字,有文字的紙不能亂扔,廢棄也要鄭重檢點、焚化敬神。

當年修建該塔,選址在順河而建的古鎮東頭,更是藴含着“培地脈”的理念。西來地形有如順水之船,將“文風塔”修在船頭,恰似船上桅杆;有了桅杆,船就穩定,既可平安遠航,又可牢固停泊,不僅能保西來一帆風順、亦可輔佑該鎮文風昌盛,文運久遠。

西來老街由文風街、簸箕街和龍眼街三條主要街道組成。老街街道寬約七八米,建築結構、實用功能和民間工藝巧妙結合在一起構成了1200米長街和近700米小巷。在老街上,居住着395户人家,總人口達1288人。

良好的生態環境,靜謐澹泊的人文環境使西來古鎮吸引了很多燕子的到來,老街的屋檐下可以看到很多燕窩,西來古鎮也被遊客們叫做燕窩古鎮。

文風街為古鎮正街,西至台子壩,連接起簸箕街和龍眼街。許多歷史建築的遺存都在文風街,像我左手側的劉紫佶私宅修建於民國年間。整個建築是木質架構,青磚砌牆,三層樓閣式。私宅內部有兩個小天井,格子樣式的窗户,過道或牆壁的窗子上方呈尖形或穹隆型,木樓梯的牆壁上有雕刻精美的淺浮雕裝飾圖案。

而這片建築是當年禹帝宮的所在地,建於宋鹹平年間,是西來最古老的廟宇,西來人俗稱王爺廟,廟堂是四合院式的,解放前曾改作學堂,1987年全部拆除建為供銷社。現在分散為幾間店鋪。在中興街的牆上,還能看到一塊刻着“禹帝宮”字樣的青磚。

再往前走就是“江西會館”舊址了,大通檐、小天井,前為吊腳樓,後為二樓一底的磚壁木板房,是西來的最高建築。會館中間有兩個小天井,天井周圍為轉角樓,所有樓相通。此館在“湖廣填四川”時,錢氏等家族從江西遷來,於康熙年間所建。解放後曾用作政府機關,後改為郵電所。現在則在保護基礎上將之改建為一個精品客棧。

這兒有一座特別的封火牆,在西來古鎮僅此一處,大家請看,牆由青磚砌成,線條流暢,有別於傳統川西民居,帶着山西建築風格,這建築正是清代年間,陝西商人賀家所建,當年“大川號”整個邛崍、蒲江地區鼎鼎大名的商號,主營米、鹽、布等。生意火紅,大有壓倒西來首富本地徐鈞太的勢頭。徐鈞太便打通自己的鋪面,在大川號正對面修建一條街,以形成街煞,以煞大川號風水。後來徐、賀兩家在商場上鹿死誰手不得而知,但徐鈞太所修建的過街樓、小姐樓、中興街卻成為了古鎮上的一道風景。“過街樓”是徐均太為第四方夫人史氏所修建,連接起後面的小姐樓。小姐樓高出其他房屋一層,為木質結構,雕樑畫棟,做工精巧。小姐樓後來被改做私塾,最終因年久失修被拆掉。

這有一個店招——徐待詔,這是個理髮店,為什麼叫待詔呢?舊時農村裏稱理髮師為"待詔",剃鬚理髮挖耳朵等系列的老手藝就稱為“待詔”,“待詔”這個職位連皇帝的腦袋都可以去摸。“待詔”是“隨時待命而被召喚的意思”。據考證明末清初的時候,髮型統一為剃半頭,留辮子。平民百姓不好統一,朝廷就把剃頭匠組織起來,手持聖旨,歸於待詔,享受俸祿,走街串巷,逮住一個剃一個,為此百姓便不叫他們“待詔”,而叫“逮住”。從此,串鄉理髮的都稱“待詔”。

西來竹編店也是很有特色的,竹編,是西來傳統工藝產品之一。西來生產竹子,用竹編手工編織的各種日雜品、工藝品做工精美,品種繁多、結實耐用。

在文風街,各種小吃名目繁多,風味獨特,粑食類有鏟發粑、粽子、豬兒粑、枕頭粑、玉麥粑等;還有各種野生特色蔬菜,諸如摘耳根、刺龍寶、灰灰菜、厥菜、三塔菌等。而最富特色的風味小吃當數蛋醪糟、粉子醪糟、甜水麪、涼麪等以及臨溪河魚、山珍鬥雞公等地方美食。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品嚐品嚐。

這有一條掛滿紅燈籠的深邃小巷,叫煙巷子,為什麼叫煙巷子呢?原來是古代賣煙的地方。民國時代,又是煙館雲集的地方,“煙巷子裏吞雲吐霧,自己家中啥事不做,一天不去心裏發慌,一屋家產全部抽光。”是當時煙民的真實寫照。

這兒是幾條老街交匯的地方,這邊原是錢家的勢力範圍,西來民間有劉半街。錢半場的説法,説的是西來兩大家族錢劉兩家各佔半條街。街中建有高高的燈杆,是掛百顆燈的。百顆燈祈福是西來傳統民俗。燈杆高13米,兩側三十六盞頂上一盞底下一盞,象徵三十六洞天神仙、玉皇大帝和土地神。燈紙為白紅相間,紅為太陽,白為太陰。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到十五,九月七年級到初九,由當地長老誦經點燃,祈萬福消百災。

這邊原先有一個戲台,逢年過節,各種遊樂活動都在此舉行,非常熱鬧,趕場天生意也非常好,為延伸台子壩的興旺,往左側新修了一條街,就是我們今天的龍眼街。

龍眼街是解放前由一個叫王崇古的人實施修建的,王崇古曾在著名川軍將領李家鈺部隊中任職,後教私塾。這“龔堯山木器店”陰刻字就是他親手寫的。因為這條街統一規劃設計,所在在西來老街中,這條街建築及臨街的鋪面風格樣式是最統一、整齊的。這條街剛剛修好後就解放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店面都是由本地原住民開的,有生態水果,老茶鋪,老臘肉、竹編,非常的質樸。

老街上有很多老茶鋪,茶香四溢,臨溪河兩岸五面山區,是名著《茶譜》中記述的臨溪茶的產地,臨溪茶從唐代起就經過茶馬古道遠銷西蕃。蒲江素有“中國第一綠茶之鄉”的美譽,蒲江綠茶就是發源於西來。鎮裏的老人們在老茶鋪裏喝茶、聊天,打長牌,很是悠閒。好山好水好心態,使得西來成為長壽之鄉,百歲老人多達十餘名,90歲以上老人50餘名。水是生命之源,水質對身體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我們龍眼街尾有一口龍眼井,水質相當好,時至今日,周圍幾十户人家,仍常到這兒取水。

龍眼井原有兩口,相隔一丈左右。相傳當時附近住着一户主人名錢萬湘的人家,其夫人李氏,在一個電閃雷鳴、大雨滂沱的夏天傍晚,看見天空中有一條金龍狂舞,雙眼之光像兩支利劍,直射到對面徐姓土地上久久沒有消失。第二天早飯後,錢李氏跑去一看,發現那裏竟留下了兩個相隔一丈左右的鬥碗大的洞。錢、李夫婦感到這塊地非同一般,必為風水福地,於是便出高價買下。在沿着兩個洞口往下掘井之時,掘到約三丈深處,竟發現兩口井底都有紅魚一對、大鰱魚一條,而井中之水清澈透明,甘醇可口。從此錢家用井中之水烤酒、開面房而漸致富裕,所制之酒和掛麪均遠近聞名。後來其中一口井因後來建造房屋被填,只留現在這口。

呈現在各位尊敬的客人眼前的,是臨溪塔,塔高41米,地下一層,地上九層。負一層和一層是西來文化主題館西清鑑,館藏西來三千年歷史人文風物。展品有戰國出土的陶器、兵器,唐代的摩崖造像,明代大悲寺出土佛像。

西來文化主題館以禪茶西來為主題,分為淨土修禪心,古鎮覓遺風,茶鄉養靈性,臨溪悟菩提四個篇章,在這裏,我們可以感受西來悠久的歷史,臨溪茶的清香,古鎮的文脈,登塔則可俯瞰整個西來古鎮,大小五面山,臨溪河,老街勝景盡收眼底。

“臨溪之渡,四路要津”,這座橋叫來安廊橋,始建於清嘉慶五年(公元1820_年),民國33年(公元1944年)毀於洪水,20_年重建此橋。廊橋與臨溪秀水為伴,千百年來見證着西來過往,在這裏,陸游曾寫下了“河邊相送驛邊迎,水隔山遮似有情。歲晚無聊莫相笑,君方雨立我泥行。”的詩句。魏了翁寫下了“西來紫馬倦行春”的詞句。臨西茶,鐵器,茶馬古道遠銷各地。

吹拂着清新的河風,現在我們來到了西來的“靈水古榕”文化商業街區,在近一里路長的河堤上生長着12棵名聲遠播的千年古榕樹,成為西來古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邊有一棵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的特大榕樹,蔭蓋的面積達一畝左右,樹幹須五六個成年人牽手才可合圍。樹幹與主枝相接部位有數個包塊旁逸斜,經細根纏繞,其狀頗為觀音橫立於樹幹之上,所以人們稱此樹為“觀音樹”。

這一顆叫菩提樹,形如一朵盛開的蓮花,相傳,北宋末,連年戰亂,世道艱難,盜賊橫行,一位來自峨眉山九老洞的遊方和尚,化緣到此,便在蓮花樹下以參禪之道勸化世人,使得盜賊減少,西來安居祥和,後來老和尚在此樹下安然坐化,當地人便把此樹取名為“菩提樹”。

這棵就是我們西來盛名“夫妻樹”。它枝葉茂密,樹幹似人。兩棵分離的樹幹在離地約2米處合抱在一起,合抱處長出許多根鬚,交織纏繞,合抱處下方約10釐米,兩棵樹幹又伸出兩隻長長的“手”緊緊相握。關於“夫妻樹”,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説。據説南宋年間,臨溪河上游在深夜陡降特大暴雨,房屋坍塌。有一男一女同抱着一根木頭,順流而下,到達臨溪古渡時,被艄翁劉德柱救起。經詢問得知,男名張德久,女名李翠芝,其家人不知衝向何方,葬身何處。渡口羣眾深表同情,幫助他們綁起了兩間草房。二人後來結成夫妻。李翠芝有一雙巧手,善於編織草鞋。她的草鞋,繩粗草緊、好穿耐久,一傳十、十傳百,遠近聞名。慕名來預購者絡繹不絕,生意紅火,也有人稱她為草鞋西施。張德久種地、李翠芝織鞋,兩人生活過得雖然清貧,卻很恩愛。隨着年事增高,張德久患上了咳嗽病,無法下田勞動,兩個人全靠李翠芝賣草鞋為生。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連續數日下雪,地上的積雪達一尺多厚。等雪化之後,古渡旁的人家幾天未看見張李夫婦進出。推開柴門一看,兩夫妻緊緊抱在一起,早已氣絕身亡,鄰里們把他倆的遺體深埋在河邊。若干年後,在古渡下邊河堤上同時長出兩棵榕樹,年深日久,緊緊擁抱在一起,成了今天的夫妻樹。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它們就這樣相擁相握歷經上千年風雨,喻示着愛情的堅貞與甜蜜。(戀人們到西來,總會來看看夫妻樹,許願祈福,在這裏,我祝願各位遊客朋友們愛情甜蜜,與心愛的人白頭偕老。)

而旁邊的一大一小兩棵古榕,則像慈祥的母親牽着她心愛的孩子,給他温暖。

河對岸是西來古鎮二期書院禪村項目,項目依託820_年曆史沉澱的鶴山書院,打造集書院文化、農耕文化、會議中心、精品酒店於一體的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將於今年年底動工,明年年底建成開放。鶴山書院有着820_年曆史,由宋代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魏了翁(公元1178-1237年)於公元1210(嘉定三年)年興建。鶴山書院藏書十萬冊,藏書量居宋代各大書院之首,是宋代得到皇帝賜額的34所書院之一。

這座亭叫澹然亭,了翁先生曾經用“平生處己,澹然無營”這八個字來概括他的一生,蘇東坡也有“澹然都無營,百年何由畢”的詩句。20_年3月31日,棋聖聶衞平在亭上與西來棋院院長董彥對弈,吸引了四川各地圍棋好愛者前來觀戰。

歡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親愛的朋友們,非常榮幸能與您們共度一段美妙的時光,祝各位在西來玩的愉快,歡迎大家再次光臨。

廣西南寧導遊詞 篇5

龍脊古壯寨梯田文化觀景區屬其中之一,位於龍脊村,是具有較高人文觀賞價值和梯田觀賞價值的觀景區。龍脊古壯寨目前有300户人家,1300多人口,有廖、侯、潘三姓,壯族,是廣西北壯的聚居地。龍脊古壯寨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壯族典型“幹欄”建築羣,村寨裏上百年的老房子目前還保存有七座,最早的一座是清朝同治年間修建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村寨內還保存有幾户人家連在一起的壯族連屋,古風古韻,極具壯族建築代表性。

龍脊古壯寨至今還保留着許多完整的古蹟:有上百條千迴百轉的青石板路和雕刻精美的青石板橋;有清朝光緒八年修建的大青石條寨門,至今還立於村寨東西兩面;有清朝同治十一年修建的用於防火的太平清缸,清缸至今完好,仍為壯民所用,水缸上的石雕動物栩栩如生、清晰可見;有記載着乾隆五十七年間潘天紅為民請願的《奉憲永禁勒碑》;有康熙六年清庭為征剿湖廣少數民族起義在龍脊札兵駐營的舊址;在村寨的中央還有一口日夜清泉噴湧的龍泉井,井口雕刻着一條石龍,彷彿一條神龍降雨凡間;有雕刻着象徵壯族三兄弟團結一心,艱苦創業的“三魚共首”圖案的石板橋;有全國罕見雕刻精美的壯族繡球石碑;村寨內還有許多珍貴的風水樹:有樹齡已有兩百多年的國家一級古樹紅豆杉,樹枝上仍然掛滿了一串串的紅豆;有樹齡已達三百多年的國家重點保護古樹大樟樹,古樹參天至今還能為村民遮風避雨。

龍脊古壯寨是壯族梯田的發源地,歷史悠久,在清朝時期就以盛產茶葉而聞名,龍脊古壯寨梯田文化觀景區最高海撥1300米,最低海撥350米,這裏的梯田其規模和氣魄之大,巍峨、雄渾,像巨龍一樣綿亙不絕。目前這裏已開發形成“始祖田”、“游龍下江”、 “長溝”三個觀景點。

游龍下江觀景點:在這裏可以看到一層又一層的梯田就在腳下,層層的梯田彷彿手牽着手從河水湍急的金江河盤旋而上,一直修到白雲繚繞的山頭,像巨龍一樣以排山倒海的氣勢,穿雲破霧、氣呑山河,尉為大觀。

始祖田觀景點觀景點:龍脊古壯寨是壯族梯田的發源地,也是龍脊始祖田的所在地,在這裏可以側看古壯寨的全貌, 一層層梯田似一圈一圈年輪,使人想起龍脊先民憑着一身熱血肝膽,敲着銅鑼喊着的號子,赤着雙腳光着膀子,揮動着鋤頭在開山造田的滄桑歲月。龍脊的先民歷經幾十代人的努力用血汗和智慧創造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人間奇蹟——龍脊梯田,譜寫了人與自然互生的一首大歌。在這裏可以感受到龍的靈氣,感悟到龍脊文化的博大精深。

長溝觀景點:在這裏可以俯看到龍脊古壯寨的全景,鱗次櫛比的幹欄式吊腳木樓層疊相加,全國保存最完整、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壯族幹欄式吊腳木樓建築羣呈現在眼前。清晨在陽光的照射下,一片片青瓦似巨龍的麟片蔚為壯觀。村寨前那彎彎曲曲的梯田似一首古老的壯歌,曲調婉轉流暢,在龍脊悠悠歲月中唱着那不老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