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行政公文 > 公文写作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精选7篇)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 篇1

甘肃省酒泉市高度重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将其作为20xx年重点工作,与机构编制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推动、同落实,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精选7篇)

一是调整议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强化协调沟通配合,对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领导及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组织领导。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协调小组各专题组、功能组的职责和参与部门。并将协调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由市编办、市审改办调整至市政府办公室,提高了综合协调的层次,加大了沟通推进的力度,有效确保了“放管服”工作的上下贯通、部门联动、整体推进。

二是扎实安排部署,统筹协调推进。根据国务院和甘肃x政府对20xx年“放管服”改革的部署精神,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会议,总结了全市“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听取了各专题组、功能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开展交流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经验。审定了20xx年“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做到了安排部署扎实,任务分工明确,措施要求具体。

三是细化分解任务,责任明确到位。按照全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会议的要求,紧密结合全市深化改革和国务院第十四督查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要求,从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创新、优化政府服务三个方面细化了“放管服”改革的任务,并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并联审批、“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等模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既定任务积极推进,又限时间整改到位。

四是创新监管方式,确保整改到位。为强化“放管服”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市审改办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积极对接发改、工信、环保、安监等相关部门,按照一个监管领域一套方案,由各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规划设计等重点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开展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同时,坚持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抓手,开展各领域的监督检查工作,实现随机抽查事项覆盖率和行政执法事项达到100%,确保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简约性。

五是创新考评机制,加强督查指导。积极与市委考核办、市政府督查室沟通对接,力争将县(市、区)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工作配合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制定考评考核办法,加强考评力度,有效推进全市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 篇2

帮你办’办公室为我们企业办理各种相关手续,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资金,真是太方便了。”在平泉县经营铁选业多年、正在二次创业的宋经理说。

河北省平泉县在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中,积极探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创新举措,20xx 年10 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专门服务重点项目的机构——帮你办办公室。帮你办办公室再造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将重点项目从备案到竣工验收的审批时间由成立前最短的186 个工作日缩减至54 个工作日,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成立三年来,已先后为80余个重点项目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创新“五联工作法”,实现业务审批“零障碍”。出台了《平泉县重大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办法》,通过采取“五联工作法”,提高代办效率。联合踏勘。帮你办办公室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到现场踏勘,避免多部门分头多次进场踏勘;联审会议。现场踏勘完成后,在项目现场立即召集会议,明确各部门审批内容和时限;联席会议。个别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或遇到困难,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例会研究解决的办法,帮你办办公室挂牌督办;联合审批。开辟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各审批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共同启动审批程序,联合办结审批事项。及早准备由中介机构出具的审批要件,压缩审批时限;联合验收。项目单位申请竣工验收的,帮你办办公室召集职能部门一起到现场核实验收。

推行“一审一账两员”模式,实现审需双方“零接触”。工作人员提前熟悉办理流程,将审批资料进行“项目预审”,齐全无误后再向有关部门提交。根据项目审批节点,倒排审批时间,限定审批时限,绘成图表上墙,序时进度一目了然,建立纸质和电子两套项目台账。每个项目指定1-2 名帮你办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项目帮办员,全程代办各项审批手续。在县里40个涉及审批和服务的职能部门,确定一名重点项目协调员,负责与项目帮办员沟通并协办涉及本系统的审批业务。

高效运转“中介超市”,实现全程代办“零收费”。4月初,“中介超市”正式在“中国·平泉”政府门户网站上线运营,先后有90 余家中介服务机构申请入驻,采用网上挂牌的方式,通过网络窗口向社会公开。凡有意在平泉开展业务且符合行业资质要求、具备市场准入条件的中介服务机构,审核通过后准予入驻,不断吸收新机构加入。截至目前,已有11 家项目业主通过“中介超市”购买了服务。同时,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实行无偿服务,真正实现了全程代办“零收费”。

实施回访跟踪问效,实现服务企业“零投诉”。通过项目帮办员深入企业一线,向走访企业发放“定期回访登记表”,与项目负责人座谈交流等方式,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做到“事前服务、事中跟踪、事后回访”。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工作在政府的主导下,帮你办办公室充分行使代办、督办职能,职能部门提供高效快捷审批服务,企业全力配合,中介机构优服务提速度,监察部门做好监督保障,实现了“六级联动”。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 篇3

自20xx年开展“放管服”工作以来,铁岭县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大幅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着力清理规范收费项目,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廉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对行政审批项目的梳理确认,对应取消139项行政审批项目,改变管理方式14项,降低收费标准10项。并将市政府下放的176项行政职权项目归并为153项,另外,结合自身情况编制了4个目录。

为增强乡镇高效管理经济社会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整体功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加强县本级行政审批职权先后向乡镇下放了6批141项行政权力到乡镇办理。将铁岭县行政职权由原来的2052项缩减至117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并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铁县政办发[20xx]1号),20xx年末又对清单进行了及时调整。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积极开展了“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结合“两个清单”编制结果,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动行政审批及便民服务项目进驻中心的通知》,对进驻窗口项目进行一次清理规范。截止目前,中心共进驻审批及便民项目254项涉及32个部门,收费10项,涉及6个部门,审批及收费项目进驻率达100%。

为更好地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全力优化铁岭县营商环境,共取消重复要件27项,实施了招商引资项目并联审批服务新机制,编制了并联前企业从登记注册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72个工作日缩至24个工作日,竣工验收阶段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铁岭县的中国台湾冠林汽车零部件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创造了项目开工建设的“铁岭县速度”。

20xx年,铁岭县制发了《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按照要求,县直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梳理了各部门各系统的监管事项,对检查事项清单进行了整理,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组织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目前正在抓紧对上报部门进行审核工作,确保工作高效持续推进。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 篇4

今年以来,区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坚持管理、服务、创新“三管齐下”,统筹推进职能转变,努力激发供给端潜力,为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供助力和保障。

政务“天猫网” 打造“全网通”

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省—市—区—乡(社区服务中心)—村(居委会)五级联动的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南明站,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将全区包括司法、公安、教育、社保、就业等27家部门256项政务服务事项,乡(社区服务中心)涉及民政、老龄、人社、卫计等36项代办事项,村(居委会)有关居住、计生、政审等12项即办证明全部一网进驻。对所有进驻服务大厅的部门,区政务中心制发了书面授权书,依法授予窗口首席代表和工作人员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行政审批专用章使用权等权力,实现群众办事“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的同时,促进办事群众由“往上跑”变为“网上跑”。

同时,对进驻事项实行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和规范,做好进驻事项办事指南信息的更新、调整、维护和公示工作,确保线上线下保持一致。实现群众在家上网便可清楚如何办事、找谁办事、在哪办事、怎么办事等一系列具体流程。在此基础上,我区站点还逐步完善并公开办事指南、办理流程、申请材料、事项评价等,最终实现“群众不出门、指尖即办事”的服务效果。

全省三“率先” 服务增效能

我区政务服务工作在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南明站点的推广及使用上,实现了三个全省“率先”。全省率先将事项在20个乡(社区服务中心)、157个村(居委会)全覆盖,将政务服务红利延伸和下沉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同时,全省率先梳理政务服务办事指南申请材料清单,在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了3次征求意见、经过10余次的认真梳理归纳,制作推出《乡(社区服务中心)、村(居委会)办事指南申请材料》清单,列明服务事项名称、所需材料规范化要求……并制作2.5万套清单广泛宣传。

此外,全省率先规范居民常用证明模板。经过反复梳理,形成包括居住证明、计生证明、家庭生活困难证明、党员关系政审证明等居民常用、必用的12项证明。在不断优化服务过程中,我区打造出“花果园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模式、水口寺社区松竹苑居委会“前台代理、站后即办”模式、沙冲路社区玉厂路居委会“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模式和沙坡居委会“夕阳呵护”服务模式。今年6月以来,以上4个示范点先后经过了国务院办公厅,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天柱县政务服务中心、乌当区政务服务中心、云岩区政务服务中心、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罗甸县政务服务中心7家单位的调研和交流学习。

疏通繁难堵 办事一路通

在区政务服务中心的统筹规划下,全区20个乡(社区服务中心)和157个村(居委会)全覆盖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窗口(站、点)共计203个,并在条件成熟的窗口和站点设置“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自助申报区”,设置代理员1994名。同时,该中心组织各部门对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的各项事项逐项编制《办事指南》,明确办理依据、受理单位、基本流程、申请材料,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材料和盖章环节。将原来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办结”5个审批环节优化为“受理兼审查、审核兼审批”2个环节。进一步推行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办理时限平均在法定基础上压缩60%以上。开展“联合审批”工作和招商引资及区重大投资项目“会审制度”及“绿色通道”服务,为企业发展减负、为群众办事通路,彻底解决了群众办事“找不到门、找不到人、办不成事”的困境。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 篇5

清慧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德纳公司合作投资的轨道交通新型材料结构件项目1月9日如期开建;市政府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投资总规模达近百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晋城经济开发区3个项目成功打包列入省级PPP示范项目,富士康投资达15亿元的光学镜头及新一代智能手机机构件产线改造项目基本敲定……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召开后,晋城市乘势而上,迅速行动,积极作为,把市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作为转型综改的主战场和改革发展重头戏,加速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

晋城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20xx年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市经济开发区发展迅速,20xx年规模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16.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亿美元,外贸进出口额(海关统计)预计完成3.1亿美元,为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同发达地区相比,晋城市经济开发区还存在规模偏小,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偏少等问题,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块头不大、活力不强、引领不足,加快开发区二次创新创业,势在必行。

去年12月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会议召开后,晋城市委、市政府用全新的理念视野谋划定位,用全新的思路办法破解难题,明确了晋城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的方向、思路、目标:即按照“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八字要求,以选商引智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体制改革、环境优化、服务企业、园区扩规为重点,以园区提质行动、招商选资创新行动推动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和推进各县(市)申报、设立省级开发区为战略突破口,紧紧扭住“精准化”“专业化”这个核心,在体制机制方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产业方面持续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持续发力招商选资,力争园区面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市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先锋、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的强力引擎。学习考察、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创新等开发区“二次创业”行动随之展开。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按照市委的安排,去年12月19日至20日,晋城市组织考察团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浦东软件园和苏州工业园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在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等的新理念和用市场化的办法建设管理开发区方面的经验。通过考察,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思路大开,精神振奋。

坚持系统、定向招商引资,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近段时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主动出击,与富士康集团、中国船舶重工等大企业、大集团精准对接,开展招商引资。市委书记张九萍、市长武宏文带队赴北京,市政府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全面深化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开发运营两大产业方向的合作,“十三五”期间中船重工在晋城市的产业投资总规模将达近百亿元。同时,市政府还同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签署了风电、光伏项目投资开发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中船重工晋城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为了争取富士康高技术玻璃项目落地,市领导先后四次赴深圳与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就在晋城投资事宜进行对接洽谈,促成该项目达成初步意向。据统计,去年以来,市经济开发区累计签约项目11个,涉及投资总额253.5亿元,落地项目3个,到位资金81.4亿元。

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建设先行先试试验田和对外开放桥头堡。晋城市全面落实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基本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坚持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努力做到清单之内依法规范履职,清单之外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管委会+开发公司”的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寻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融资、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等工作的新突破。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PPP合作,通过积极争取,将开发区络桦南路、金鼎路互通连接线、金石路互通连接线3个项目打包,成功列入省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库的示范项目,获得了省政府80万的奖励资金,这也成为晋城市首个成功运作的PPP项目,对全市项目建设投入模式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决定按照“三不变、四统一”原则,以精密光机电制造、装备制造、现代煤化电、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为重点,打造一流的光机电产品基地、中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现代煤电化循环产业示范基地、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基地。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 篇6

近年来,青岛市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中心,创新思路,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着力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营造了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环境。

一、坚持“减”字当头,降低审批门槛

1.着力削减审批事项。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本着依法依规、应减尽减、便民高效原则,青岛市行政审批事项数量从799项削减至目前的349项,累计削减450项,精简率达56.3%。在削减过程中,青岛市不做表面文章,不盲目追求削减数量,坚持一事一项,不设子项,方便当事人办理。

2.做好上级下放事项的衔接落实。对国务院、省下放至青岛市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均在一个月内及时组织市直部门逐项制定衔接落实方案,确保“接得住、办得好”。近年来,共承接国务院、省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7项,均得到落实。

3.积极稳妥下放管理权限。青岛市按照依法依规、应放尽放、无缝衔接的原则,先后向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黄岛区)、青岛高新区等下放行政管理事项110余项。在实施下放过程中,既积极推进,将各功能区和区(市)希望下放的事项尽可能下放;同时,又细心稳妥,做到严把关、适度放,事前深入研究论证,征求功能区和区(市)的意见,事后做好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加强有效监管,确保放的稳、接得住,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坚持“严”字统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1.加强规范管理。针对监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监管职责不清问题,青岛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构建制度完善、职责清晰、协同有序、运转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青岛模式”。出台青岛市行政审批批后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对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程序步骤及配套措施作出详细规定,构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组织部门对全市正在实施的审批事项逐项编写批后监管办法,明确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的规范实施。

2.强化示范带动。在即墨市打造“1(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意见)+1(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责任制规定)+X(系列基本监管制度)”制度体系。建立监管事项清单制度,将各部门面向市场主体实施的480余项监管事项明确了监管内容、监管依据和监管措施,面向社会公布,倒逼部门依法规范按职履责。在城阳区推行“监管全过程控制”,将审批事项的监管范围、监管内容等分解到周计划、月计划,全部录入控制平台,实施全过程亮牌管理,实现对监管工作实时、动态监督。在崂山区推行“有因检查”制度,通过“提前预警、风险预控”和“可疑必查、风险管控”,有效解决了建筑施工、劳动用工、食品安全等领域盲目执法、执法效率低等问题,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降低了行政检查成本。这些做法和经验在全市起到了有效的示范带动作用。

3.搭建监管平台。一是建立商事登记审批信息互联共享平台。在前期全省首家公布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的基础上,将商事登记注册信息通过平台实时告知同级相关审批部门,并向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申请人发布短信提示,最大程度实现了第一时间告知、全智能推送,有效确保了工商部门和审批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共享、无缝对接,从而实施有效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的高度评价,省政府已确定在全省推广我市做法。二是开发建设全市统一的双随机监管平台。大力推进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合理确定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做好监督检查全流程动态监督,加强抽查结果运用,着力解决行政检查中的不作为、乱作为和执法扰民、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在市工商局、市文化执法局和黄岛区食药局试点,通过在监管平台摇号的方式随机产生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避免检查任性。今年上半年将在市、区(市)和镇(街)三级推广,实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全覆盖。

三、坚持“优”字为本,提升服务水平

1.打通网办瓶颈。制定了《青岛市实名制个人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方案》,全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基本建成,借助各类实名制认证手段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注册、身份认证、历史办件查询、热点信息推送服务。整合行政审批大厅、民政、公积金、市政公用、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等重点部门网站用户体系,整合后注册用户超过25万,实名制用户超过15万,所有用户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行”。组织建成涉及777万自然人和33万法人的基础数据库,组织30余个部门分别向基础数据库提供信息123项,用于部门信息资源交换共享,20xx年全年数据交换达到4.4亿条。建立全市统一的证照信息数据库,累计入库证照数据1.27万余条。市机构编制、档案、电政信息、政务服务管理、法制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青岛市行政审批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行政审批电子档案的整理归档、保管、统计、利用、鉴定销毁和移交进馆工作规范,为网上审批和政务服务过程中电子材料的传输和认定提供制度依据。

2.推进网上审批标准化。以材料最简、流程最优、时限最短为原则,对市级及各区(市)的7000余项行政审批及相关服务事项的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统一本系统标准,确保申请要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信息一致,加快全市网上审批平台标准化建设,推动实现全市网上审批互联互通。

3.深化四级网办。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以青岛市获批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城市为契机,市编委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市电政信息办依托全市机关统一使用的金宏网电子政务平台,创建“实体大厅+网上大厅”双重集中统一的行政审批模式。创新制定网上审批“四级网办”标准(一级实现外网查询,二级实现外网申报、内网预审、现场办理,三级实现外网申报、内网受理、只需到审批大厅一次、领取结果,四级实现外网申报、内网受理、全程无需到审批大厅、寄送结果),大力推进实现三、四级网办的办件比率和办件数量。目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00%达到了一级和二级标准,61.4%达到三级以上标准,22.3%达到四级标准,全市实现三、四级网办的审批事项办件量已突破40万件。药品经营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率先实行了全流程网上办理,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审批事项,达到了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减少腐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经济活力的效果。网上审批系统运行后,青岛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50%以上。其中,依托网上审批平台开发建成的企业注册联合办理系统,提高企业注册效率,平均办理时间由大厅启用时对外承诺的18个工作日缩短至实际仅需1.39个工作日,居全国领先水平。

深化放管服务改革工作简报 篇7

今年,乌海市全面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工作要求,以“服务、监管、质量、安全”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市场监管体系的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

乌海市围绕“大服务”格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营造宽松便利、放心满意的创新创业环境。乌海市继续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激励创业创新注入强劲动能,积极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在巩固和扩大“五证合一”、“两证整合”改革成果基础上,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部署,深入研究证照整合的范围和种类,进一步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乌海市落实好外资企业准入制度改革任务,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实现外资企业工商部门直接核准注册登记;加快推进简易注销改革,进一步推动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简易注销改革,深入探索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加快释放更多的市场资源;深入推进全程电子化改革,深化市场主体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切实提高登记效率;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规范,推行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的发放和应用工作。乌海市还继续深化“先照后证”改革,为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和部门协同监管创造良好的条件。

围绕“大监管”格局,乌海市继续深入推进事中事后监管,营造统一规范、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信息化和大数据为依托,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快推进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和广告监管,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乌海市将进一步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环境,落实好新《动产抵押登记办法》,做好商标质押、股权出质等登记工作,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我市健全完善各级个私协会组织并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个私企业主及管理人员培训,提供更加精准、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服务,加强个私党建和非公团建,实现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抓好示范点和指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党团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