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精选15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1

故事开始于蒙特利尔,也结束于蒙特利尔。一名在找寻灵感的作家,无意间得知派·帕帖尔,的传奇故事。派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精选15篇)

主人公派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在后来举家迁往加拿大时,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与他们同船的还 有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因为父亲打算把它们趁机以高价卖掉。然而货船中途沉没,帕特尔的家人全部遇难。

日本货轮失事,派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 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老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九年级天,鬣狗先活吃了斑马,然后咬死了猩猩,理查德·帕克又出来吃了鬣狗。接着,16岁的少年派海上生存,来到了一个食物丰富,而又会腐蚀人类的人形岛,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最后成功获救。这个,是派讲给作家的故事。

然而,在结尾处,日货轮船的负责人来问他——唯一的一个幸存者,派给他们讲述了这个故事,而他们不相信,于是,派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船上,原有四个人——一个断了腿的水手,一个厨子,妈妈,还 有他。厨子说:“这个水手,活着很痛苦,还 是将他杀了,让他快乐一点吧。妈妈不同意,而厨子,硬将他杀了。晚上,厨子又将死了的水手吃了,妈妈发现了,大喊着畜牲!畜牲!厨子一气之下,将妈妈杀了,我愤怒了,用他对付水手的方法对付了厨子.......”

也就是,水手,是斑马。妈妈,是猩猩,而老虎,就是被激怒了的我。

故事好像很简单,可是仔细一想,派,是如何活下来的呢?

有人说,是船上的饼干,有人说,是打来的鱼,有人说,是老虎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可答案,很残酷:派,是靠吃人活下去的,仔细一想,确乎是这样:“我愤怒了,用他对付水手的方法对付了厨子”,厨子,将水手吃了,这么说,派是吃了厨子,再想想之前的故事,那个拥有丰富的食物,却会腐蚀人的人形岛,就是这个意思啊!可是,派有没有吃他妈妈呢?

这部电影,实在令我影响深刻,从他求生的毅力,到抛给我们的一个个问题,无不使我们思绪万分。去推荐给你们的朋友吧,听听他们的想法。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2

上个星期五,在学校报告厅和婷姐,娜娜一块看了两场电影,前一个《大叔,我爱你》不再吐槽它剧情的之类种.种不如人意了,我们三个看的昏昏欲睡,更经典的是婷姐把其中一个情节猜的如此准,不愧是百度知道上帮人解决疑难杂症的高手啊,婷姐,真厉害。重头戏来了,《少年派》上场,上个学期它在影院刚上映的时候,听了英语老师说这部影片种.种令我们学校多少学生逃课看电影的事迹,回来查了一下,看到海报,一艘船上站了一个少年印度人,还有一只老虎,看了预告片,以为是类似加勒比海盗的的英雄传奇的探险故事,但翻了翻发现评价特别高,尤其是里的评价,由于没有看,想了想,还是压抑住了好奇心,害怕被剧透就惨了,虽然自己经常干这种事,每次都后来在看的时候都没有悬念了。不过,还好自己克服了哦耶!!!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场面颜色特别好看,有一种热带的异域风情,大大的芭蕉树,五颜六色的衣服,热闹的动物园场景,然后开始了中年时候派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种.种回忆,包括自己名字的由来,包括自己的信仰等等。语言很诙谐,场面转换速度很快,让人目不暇接。接着就开始他们全家准备移民的故事的开始,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一切都变了。

派死里逃生,只有他一人得生,陪伴着他还有那只孟加拉老虎,理查德帕克。无数个漫漫长夜和白天,派在和老虎斗智斗勇中顽强生存下来。我当时在想,这真恐怖!!换了我自己,独自一人漂流在太平洋上,没有任何人陪伴,即使有个陪伴的还是那种凶猛的老虎。心一次又一次随着海水海浪紧张起来,逼真的视觉效果有种要将人吞噬的感觉。然后随着派渐渐与老虎建立了沟通的关系才舒了口气,不过依然为派感到不公平啊,自己不能坐在小船上,只能坐在临时搭的小舟上,还要费尽心思的为老虎觅食让老虎吃饱肚子,真揪心啊,看到派做在船上痛哭流涕,思念着母亲并朝天空大声怒吼控诉老天时,真是感受他的那种深处绝境中的深深绝望,他该是多么孤独,多么痛苦,绝望啊。那时觉得影片讲述的应该是一个人如何和动物在绝境中相互扶持的最终产生深厚情感的故事吧。

再在后来,派和老虎抵达了一个美丽的小岛------食人岛。期间发生的种.种令人惊异而奇幻的故事和经历,我当时也不懂,以为他要表述的哲理就是人不应当贪图安逸与享乐之种.种,派脱离了诱惑和老虎再次踏上了漂流,后来最终到达墨西哥湾并停靠在岸边,那时候,老虎理查克已经因为饥饿和长途旅行变得瘦骨嶙峋了,接着它头也不回地回了一片森林。留下派趴在海滩上,望着派远的背影,内心是他的独白:“我以为它会回头看我一眼,即使是一眼,没想到它没有。”派又想起了爸爸曾经对他说的话:“别以为能和动物成为朋友,永远也不可能。”当时看到这个镜头,内心又腾起了一股伤感之情,为派感到深深的悲哀,以为影片到此就这么结束了,直到最后的最后………

两个日本人过来调查船沉沦的原因,要派跟他们复述经过,派和他们说了这个故事,两个日本人对此完全不相信,认为是派杜撰出来的故事,派不耐烦的和他们说这个故事的真实,后来无奈又说了这个故事的第二个版本,两个日本人沉默了,他们更相信第一个故事,而前来采访派的作家也沉默了,当派问他相信哪个时,他也说“前者”接着作家指出在那场漂流中所有的动物分别对应的人,“斑马代表着水手,鬣狗代表着厨子,猩猩则是你的妈妈,那只老虎就是你”影片就是尾声了,这时,懵懵懂懂地感觉自己没看懂。

回来的时候,和娜娜,婷姐讨论,当时我心里想的是第一个故事是真的,觉得第二个故事是派无奈对日本人不相信故事的纠缠,而依据船上发生的事编纂了一个与动物一一对应的人的故事,是他经过这场和老虎的太平洋漂流后对生命,信仰,人性的感悟,也是导演对现世的映射。回来看了好多人写的影评,却发现自己和他们的想法完全相反,很多人说第二个故事才是真的,第一个才是派杜撰的,突然间心里涌现了一阵惊恐与不安。过了一个星期,今天再在脑海里把电影回忆了一遍,对于两个故事的真与假,网上还是说第二个是真的,但自己还是更情愿相信第一个是真的,不想第二个是假的。而且我也要求自己相信第一个是真的,第二个太残忍了,世间的真善美毕竟是占多数的。导演以这样一个影片让我们自己思考,我想就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真假的争论中反思自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3

我想,任谁看过这电影,都会被幕幕如诗似画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导演李安亦毫不吝啬地包罗了各种罕见的大自然和动物生态奇观,以及一些人类的宗教仪式和舞蹈,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夺目景观并非只是虚空的画面。当画面配合到剧情,便带领观众进入了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循环脉动,让我们体现到弱肉强食的残酷、物竞天择的无奈,也揭开了美丽的大自然实际内藏危机,太过安逸,只有死路一条。

有些人一生也不会成长,有些人则经过苦难,茁壮地长大。戏中小主角的家庭巨变,可能离观众很遥远,但那场沉船戏拍得逼真,观众很自然地在翻船的时间,投入了小主角成长的心路历程。导演又把困兽斗移师到救生艇上;人要与老虎搏斗,与上天抗衡,也不断经历生存意志的砥砺…在这等劣势中悟出的人生道理,自然丰硕。

从电影各个章节,我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讯息 : 做人要充满希望;激发我们的生存欲望,除了是希望之外,也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在人生路上,每个小细节,都可能是上天给予我们的启示………但最叫我刻骨铭心的,是导演彷佛饰演了上天的角色,夺去小主角的一切,让他只剩下“生存”两个字。

当设身处地代入主角的困境,我们会等死还是求生 ? 其实这等同“半杯水”的道理 : 小主角看似失去所有,但只要把眼界超越人类世界和物质以外,我们可以看到无限的大自然风光,拥有的可能更多。独处可以让人感觉寂寞,但同样地给人享受宁静的机会。

这电影用了一个简单直接的求生故事,讲述了绝不简单的人生感悟,除了用眼睛去观赏之外,也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而李安导演就是有本事在大家看惯的求生桥段里创造出新鲜感, 让人耳目一新。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4

老师给我们看的电影都是很有意义的,如今天的这部《少年pi的奇幻漂流》。

pi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宗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所以派从小就了解动物的习性……坦白说,这个故事的开头并不算吸引人,混合着宗教信仰的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不过随后剧情正式进入到“奇幻漂流”。派举家迁往加拿大,与他们同船的还  有动物园的动物,pi的父亲想把它们带到异国他乡卖个好价钱。但是动物园园长一家经历了一次类似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件,除了pi,家人全部遇难。pi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 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pi最终选择与它一起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当然,这场漂流也遇到了暴风雨、鲨鱼的袭击以及各种精彩而血腥的险境。在pi与老虎所剩的食物耗尽后,陷入绝望的他们已准备从容赴死。但奇迹的是他们随着小船漂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岛屿。在短暂的停留休整之后,他发现这儿是个食人岛。惊恐的pi与老虎再次开始了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那只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了。

那只老虎,便是人性负面的写照。Pi就是人性善良的一面。在他们两个的争斗中,正直的一面依靠顽强的毅力,战胜了邪恶。老虎也是pi的对手,在不断的竞争中成长。而那座食人山,在人们绝望时又看到了希望。在希望中被“温水煮青蛙”。老师说,这座山像一个卧着的女人。我觉得“温柔乡,英雄冢”,我们不能沉浸在看似舒适的生活。总之,这部电影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终身受益,用之不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5

在寒假笼罩着的银幕下,主题魔幻惊险的海上历险电影席卷眼球,但派在极度危险恶劣的情况下,杨安却用隐喻的手笔包装了在海上求生的残忍,最后又用看似光明美满的结局抹盖了人性的黑暗与丑陋。

少年派出生于印度,同时信仰三个宗教,但他爸爸认为同时信仰三个宗教,等于什么也不信,这是言之有理的,因为在后来的海上求生,看出派什么也不信,只相信生存,他只是看似虔诚而又一无所知的人。儿时的派曾递过一块肉给老虎,但在那瞬间,他的爸爸阻止了他,他爸爸告诉他这会使他丢掉手臂,“我能从眼神中看出理查德-帕克的灵魂”“你以为你能看出老虎眼中的灵魂,其实你只看出了自己。”这句话十分有穿透力,那时的派还不代表理性,等在他父亲的循循教导下,他慢慢变得理性。

派和他的家庭出航与加拿大,但在海上遇难,派的旅途和一切变化,隐藏哲理慢慢浮出水面。

在电影中:派的母亲,为母猩猩。斑马,为吃肉汁拌饭的水手。鬣狗为残忍的厨子,老虎则代表派的欲望,人性的丑陋,无理性的。食人岛为宗教看似认为的完美彼岸世界。

在救生船上,派扔下救生圈准备救漂浮物,却发现是老虎后,并不打算救老虎,于是片中出派i拿起船上的竿子打老虎,老虎却借助竿子的力量自己跃上了船。此时,理性对于恶是十分戒备的,理性拒绝着恶。

当所有动物死去后,老虎在船上本想寻求食物下海,但派上了船,这时派准备用斧子阻止老虎上船,但最后没忍下手,救他上了船,这时,理性和恶开始共同生存。

后来,派慢慢驯服了理查德,这时理性已经驯服了恶。

海上暴风雨屏屏爆发,暴风推动了海水,海水吞噬了派和理查德,黑暗笼罩着大海。那时,老虎奄奄一息,派报起他,悲愤欲绝,开始思念家人,这里看出派已经把老虎当做了家人,理性和恶已经共存,永远形成依赖。

食人岛后……派发现他在吃他母亲,因为食人岛的结构十分像人,吃到牙齿时,派才发现了自己的癫狂,后来将其丢入海底,形成后来晚上食人岛的景象……

最后理查德回归了大自然,一切恶,野性,都被掩盖,派也正真得到了理性,“为什么理查德离开后派没伤心?”因为派的理性是和理查德一起,在海上求生得来的,不是文化教育而来的,所以派没伤心。

派和老虎经历了一切,陌生,依赖,一切一切,都意味深长!

人生也很难懂,只有经历了,才会有真知!所以,让我们历练吧!一切都在你自己的手中!

寒假很美!使我铭记了许多成功道理,真实历练——将成为我永远的母语。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6

读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过电影以及原著以后,畅读姐认为原著的深度比电影表达的更好,电影的画面又远远超过了原著的画面感。电影里添加了一些内容和人物,当然是为了表达某些暗示。而原著以文字为载体则不存在为了暗示而添加。原著甚至一笔带过了些政治,又着重讨论了人性,更引申探讨了宗教。

少年派看起来像是在讨论一个问题:吃人,有罪吗?派吃了厨师,也吃了母亲,其实也吃了水手。他不知道自己虽然活下来,但是否有罪。或者,换作他人,是否会做他同样的事。如果换位思考,恐怕我们不愿承认,我们做不到更好了。以前看过一本关于安蒂斯山脉上空难的书,这个也被拍成了电影,一队橄榄球队的运动员,在雪山上,靠吃同伴的尸体,活下来的故事,文末,幸存者表示,他们再未吃过肉食。很多吃人的故事,往往到最后,涉及的就是是否有罪。我们可以接受吃其他的生物的肉体,但作为拥有高级智慧的生物,就好像我们天生就文明一样,我们拒绝吃同类的肉体——至少现在我们都抱有这个文明底线。毕竟,我们似乎拥有更多选择的能力和权利。但如果,我们别无选择呢?吃人活下去,还是拒绝吃人而饿死?

有些时候,这看似是个选项,但实际它不是一个选项。因为,求生是一种基础本能。晚餐后,靠在舒适的沙发上,我们想到的都是高尚,我们可以用俯视的姿态说,我选择死亡。但是,别忽视,身体是我们的牢笼,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控制不了它,它是老虎!当本能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会毫无办法

派之所以能够正常的回归,正常的娶妻生子,是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了,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的身体,它是一只老虎。太平岁月,老虎在笼子里,我们驯养它,它从不考虑凌驾于我们之上,从不渴求主导。而生死存亡的时刻一旦到来,老虎便会出来,主宰我们。所以,吃人有罪吗?——派给出了解释:那要看是老虎吃的,还是人吃的。

很多人终其一生,不会去考虑,“我”与“身体”的关系。大部分时候,我们认为“我”和“身体”是一回事。但到底是一回事吗?

我想少年派给了我们他的答案——他在海上的二百多个日夜,真真正正的明白“我”是“我”,而“身体”是“老虎”。难道少年派不可以选择死亡吗?就像厨师可以被少年派轻易的杀死,厨师无力独自面对大海,与其慢慢虚弱而死,所以干脆被痛快的杀死反而轻松。回到问题,少年派不能选择死亡吗?在海上太容易死了。其实,对于死亡这件事,人类缺乏基本的选择权。

身体的饥饿已经剥夺了派的思考,派被饥饿控制,只想找寻食物,根本无暇去思考他还有一条死路。记得一本小说叫《44号孩子》,里面有一个场景,饥饿的女人,虚弱到站起不来,竟然还一直在嚼着椅子腿。还有一本叫《就说你和他们一样》,饥饿的少女,以胶水充饥,即使胶水有毒,却也乐此不彼,因为胶水使她在很长时间不再感觉饥饿,因此,哪怕卖淫换来的钱屈指可数,也要特意留出买胶水的钱。这就是我们的“身体”,它不允许自己饥饿、疼痛、虚弱,我们对它的一切感知主宰着我们。少年派想明白了这点,他知道,有时候,“身体”连死这个念头也不给他。所以他正视了“身体”这个老虎,他要做“他”,在活着这条路上,他想要清醒的做自己,但又不得忽视身体的需求。于是,他最后说,上帝与你同在。当派清楚了“我”和“身体”的关系,下一步就是信仰范畴了。

少年派同时信仰三个宗教,他对每一份信仰都异常虔诚。为什么是三个?其实可以更多,亦或是只信仰一个。这些统统不重要。少年派的电影里,有个派的母亲讲大黑天的绘本的细节。说大黑天的嘴里有整个宇宙。我当时在脑海里出现的词就是轮回。

少年派的原著里有一段梦境的对话,派问老虎,你吃过人吗?老虎说,大概吃了两个。那一段,读来心痛流泪。

将死之时,恍惚之际,派还是在纠结吃人到底对不对?吃了人,派是不是有罪?那段之后,派几乎重生了。

我想派的重生是因为他想清楚了“我”和“身体”的关系,于是他吃了母亲的遗体。这次是他想活下去!不再是老虎想活下去!是“他”,而不再是“他的身体”,他不再被老虎所主宰。他想明白了“我”和“身体”的关系后,他做出了自主选择——他想活下去。既然他想活着,就需要“身体”这个载体,于是他开始喂养“身体”,也驯养了“身体”。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够驯养“身体”,那么世界会不一样。我们会节制的多。我们的破坏性会小很多,因为,“身体”出笼,连同类也吃,甚至连妈妈也吃,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所以,少年派的作者特意给派按上了三个宗教信仰,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信仰不是表面的崇敬与虔诚,信仰是帮助我们理清“我”与“本能”,让我们思考“我”与“外界”,让我们做出清醒的选择、有效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有时候我会认为信仰的作用就是“驯养”——自我驯养。

所以到了这里,我们已经明白少年派根本不是在跟我们讨论吃人的问题,而是在跟我们讨论另外的议题:欲望如洪水猛兽,我们该怎么安置它们?如果我们任由他们主宰,那么它们会极凶猛,破坏力极强。如果我们可以驯养它们,那么它们也可以安居一隅,或者隐退无踪。

但是显然,而今的我们,根本不能够驯养欲望,远远达不到本可以做到的节制。所以,这世界其实是老虎的世界。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7

最近看了一部李安执导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和一只孟加拉国虎在海上漂流许久并经历了两场惊天动地的暴风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场暴风雨,在一阵狂风暴雨摧残过后,天空在海天交界的地方亮出了一道美丽的虹,天空又回到了以往的宁静,这是多么令人屏息的一刻。人的一生不也像这部电影一样必定历经许多大风大雨,在一场场“天人交战”的风雨中,少年派写下了奇幻的历史,我也将创造属于我的历史。

人生必定会遇到“天人交战”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刻,而我常用最笨的方法来解决内心的疑问,那时心里不知该如何是好?我常愚昧的选择用“欺骗”的方式来解决内心的烦恼。

记得那天,我好想要和同学去打球,因为上了国中,课业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只有到球常痛快的打一场球才能释放出我心中庞大的压力。虽然我的回家功课一项都没有动笔,虽然我知道一定会遭到妈妈的大力反对,但我真的好想去打球,我抗拒不了心中的诱惑,我到底该怎么做?我是要欺骗妈妈,还是乖乖的在家里写功课,我到底该怎么办?

最后内心的恶魔跳出来告诉我:“玩乐吧!”我选择欺骗妈妈,骗她说要去同学家写功课,实际上是到球场痛快的打球,虽然我知道说谎是不对的,而我还是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决定欺骗妈妈,好让我能随心所欲的在球场打球。球是打成了,谎言也始终没有被戳破,但我的内心因为没讲实话而感到遗憾,每每看到妈妈慈爱的脸,那罪恶感就油然升起。

人生中那一场场无情的暴风雨,让我们在磨练中更懂事、更成熟,少年派在电影里的历炼,使他在艰苦的环境中,能勇敢面对逆境的活下来,而我也要承受更多的考验,才能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今晚,我会将整起事情的始末跟妈妈坦白,希望能得到妈妈的原谅,借由这声声道歉,向妈妈表达我心中满满的歉意和浓浓的爱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8

名声远播的大导演李安最近出炉了一部新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着扣人心弦,3D电影拍摄手法更是令我过目不忘。

故事中,少年派因遭遇船难,所以独自和一只凶猛的老虎共同漂流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从小,派的父亲就跟他说:“人是灵长类,动物只是牲畜。对于老 虎,它们毫无感情,饿了就杀。切记,我们与老虎是永远的敌人!”这句话烙印在派的心中,于是在这条小船上,派一心想把老虎杀掉。但,似乎上帝总是在提 醒他什么?派左思右想:“如果连一只牲畜都能努力在大海中奋斗,为什么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不能做到?”最后,派决定不杀这只老虎,反过来,他要与这只老 虎在这艘救难船上相依为命,直到着陆为止。

他们在这广大无边际的--中展开一趟惊奇之旅。七个月后,派和老虎从菲律宾漂流到了墨西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当那只老虎下船后,头也不回的 便往丛林里走去,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这让派十分难过,当他被当地居民救起时,悲伤的泪水滚滚流下,这时,他又想起父亲的话:“牲畜毫无感情!”

这部精彩的电影和原着同时打动了我的心,它教会了我:就算在人生的低潮,我们仍要抬起头,永怀着坚强的心,努力的向前冲。也同时让我学到,原来凶猛的 动物会攻击人类,是因为它们也在困境中。所以如果我们以后见到老虎、狮子这些可怕的动物时,只要巧妙的避开它们,双方就可以和平共处了。

李安这部奇幻的电影,改变了我很多以往不同的想法。原来,只要你相信,不可能都能化为可能;只要你愿意相信,你就是下一个少年派,在--大海中找到你的人生方向。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9

如果全片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前述即枝节,下述为主干。关于信仰与生存的思考,想必观影之人都能领会并感悟的。

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宗教信仰是虚无缥缈的梦幻,而对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信仰即生命。一个人心中若是无所神信,是否可以理解为是泛神论的种子在萌芽。反过来说,如果你什么都相信,等于什么都不信。这是派父亲的原话。

在泛神论、无神论或者单一信仰之间,派到底做何选择?若真要站队,我可能会倾向泛神论一说。毕竟在少年时期烙下的印记在一生之中都是很难抹去的,且在派与作家的交流时,其祷告、吃素等细节也是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不过,电影中仍有诸多情节让我很是迷惑,其一为派在暴风雨中发狂地高呼看见了神迹,并解开帆布让理查德拜见神,可当见到后者狼狈的躲藏及惶恐的眼神,派满是愤怒地对着神吼道,你为什么要吓它。这不足以证明派的宗教信仰泯灭,却能说明他确有所动摇。至于派在之后的情节中有杀生、食荤,那只是说明在生存面前,宗教的仪式感微乎其微,而不能佐证派已失去了虔诚、毁灭了信仰。

应当说,在派的奇幻漂流过程中,生存即最大的信仰。

活下去,是少年唯一的念头,而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实属罕见,也可能是因为我从未预想过我会遇上少年派的经历。诚然,仅凭这个念想自然不足以支撑整个意志,于是,出现了理查德,以及它带来的恐惧与专注。这才完整了特别时期的特别信仰。

当你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时间会走得飞快,生活会变得充实,不论让你专注的是恐慌、期待、希望或者其他。这种感觉其实我们都有过。比如说,大学联考。在高三的大环境里,每个人的世界充斥着与大学联考相关的信息,你时刻被灌输着一个观念,这一年的生活就是为了大学联考。大学联考必然带来担忧与煎熬,你一再想着要把它赶出生活,可又不得不一再接受与之共生的现实,久而久之,你便习以为常,甚至会试着享受这段痛并快乐着的人生历程。终于在那个六月,你摆脱了它,再也不见。可就是这个万夫所指、人皆唾之的大学联考,在告别后却成为心中最怀念的老友。这不就是派和理查德的故事吗?

之前写到片中的唯美画面让我联想起《小王子》,那么,派与大海、与猛兽搏斗的激烈场面不由让人想到另一部文学经典,《老人与海》。《少年派》可谓是青年版的《老人与海》,派即圣地亚哥。《老人与海》最经典的话当属“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却一直觉得,“毁灭”与“打败”两个词在中文的环境里解释正好与英文的意思相反,因而这句话必然是原版表述更为有力,“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李安镜头里的少年,都亲身实践着这个真理,且把这份人类生存的勇者气概传递给每一个人与其交流的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10

12月2号,第一次在影院看3D影片,电影给我的感受,冲击、震撼、留恋,也确实让人记忆深刻。

电影的前奏带我走进很温馨,很美好的,群鹅游过水面,可爱的猴子蹦跳玩耍。真想摸摸触手可及的它们,柔软的羽毛、绿色的花卉;可是暴风雨之夜惊涛骇浪的侵袭打破我美好的享受,不光是视觉的冲击,我整个人都懵了,这是和派一样心灵的煎熬,不舍得家人却没得选择,更要接受风雨浪涛的考验……

还 有一种心灵的震撼来自剧情。当派为了摆脱大家对他“便辛”的称呼,写满好几块黑板的圆周率时,我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为他心酸还 是高兴?只觉得想要改变,尤其改变别人的看法,侠岚你要坚持,更要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只要不屈服,没有什么不可以!

还 有一种改变就是人虎共存。其实有时候危机并不是坏事,不,所有的都不是坏事,只是你如何看待,如何对待。派不也一直感谢老虎是他的救命恩人嘛!因为正是虎的威胁,他才活了下来。老虎就像鲶鱼效应中的鲶鱼一样,是威胁,更是活下去的动力。派改变了这种威胁,食物没了,他不光想办法捕鱼,更想办法让老虎不挨饿,靠着人类的财智,靠着对生命的不轻易放弃,老虎成了他活下去的动力和伙伴!人们只要想改变,全世界都会来帮你。真的!

死亡岛上他活者离开了。他已经绝望了,没有那一晚他会等死。但是那晚使他又从死亡的边缘走向新生,所以他仍然感恩。

还 有一种情感就是留恋,当要离开动物园时,我不舍;当老虎一声不吼的跑进森林时,我不舍;当影片要结尾时,我不舍。

虽然不舍,但是我不能控制它的结束。不过,我应该学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生活。人活着,感恩一切,因为一切值得感恩;改变那些不如意的,因为一切可以改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11

今天我们看的一部电一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的名字叫Pi,而同学们却给他取外号“撒尿”,刚开学,每个科任老师点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就会上去讲解一大排,后来因为写圆周率而在学校出了名。

他是一个奇怪的孩子,每个人都只信一种教,而他却信了四种教有印度教、___、伊斯教和佛教,他的爸爸开了一个动物园。

有一天,他和他的哥哥来看一只老虎,他非常喜欢这只老虎,甚至还 亲手喂食给这只老虎吃,因为他认为这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是有灵一性一的,但是被突如其来的父亲给阻拦了。有一天父亲对他说他们要离开印度,那些动物也得带走。就在船上的这一天,海上出现了暴风雨,把船给吞噬了,而Pi在一艘救生艇上活了下来。他还 救了一只斑马,第二天早上红猩猩踩着香蕉浮了过来。这是从船里跑出来了一只猎狗,他把斑马和红猩猩给咬死了,Pi生气了便对着猎狗乱跳。这时老虎突然从船里窜了出来把猎狗给咬死了,便对Pi发出了攻击,Pi便时刻防备着,时刻都提心吊胆,这才让Pi成功地漂流了两百天,其中他们来到了一个小岛,在白天是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各处都是可一爱一的猫鼬,但是一旦到了晚上这个小岛便呈现出一个女人躺在水面上,Pi在这个岛上发现了一个人类的牙齿,他好像发现了什么?于是他便急忙的带着那只老虎走了。

原来这座岛是食人岛,在白天看似漂流者的栖息之地,在晚上便会吸收人气,然后至那人死亡,没过多久他就漂到岸上了,老虎回归了大自然,Pi被人救了,他却很伤心因为他没有亲自跟老虎说再见。

这部电一影让我明白了:有了别人的威胁,你才能努力向上冲!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12

最近有部电影上映——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讲述的是一艘孤单小船,一个落难少年,一只孟加拉虎,在南太平洋上进行的最艰难的生存考验这样一个故事。网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叫好,因此引起了我对该部影片的浓厚兴趣。这部影片是由加拿大作者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改编而来。在观影过后,我翻开了这本小说并一口气读完了。也说不清是这是一篇影评还是书评,总归是对这个故事的一些感悟。

Pi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___、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所以派从小就了解动物的习性……后来迫于生计Pi举家迁往加拿大,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的动物,Pi的父亲想把它们带到异国他乡卖个好价钱。但是动物园园长一家经历了一次类似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件,除了Pi,家人全部遇难。Pi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随后剧情正式进入到"奇幻漂流"。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Pi最终选择与它一起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当然,这场漂流也遇到了暴风雨、鲨鱼的袭击以及各种精彩而血腥的险境。经历了无数饥馑和风雨,在海上漂流了227天之后,只有少年和老虎存活了下来。但是如果故事情节发展到此为止,确实只是乏善可陈的一篇漂流记。但是直到少年派面对调查人员的时候,讲出最后那个所谓杜撰出来的第二个故事:其实,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而是搭载了四个人——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派和他的母亲。厨子先后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Pi的母亲,于是Pi忍无可忍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最终的结局是,只有Pi存活了下来。这时,往复的镜头便一幕一幕在我脑海中闪现,之前的所有好像并无深意的打趣的细节都成为了伏笔,使这整个故事融会贯通的串联起来,打破了原本充满和谐、爱心并且奇幻的冒险故事,只剩下一个残酷无情、血淋淋的故事摆在我们眼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精彩之处在于,每个人看完都会感觉很复杂,心里有许多感想但是纷至沓来,不知道从何说起。根据我的记忆,大概可以分为几层。

第一层是事实,什么是事实?海难是不是事实?孟加拉虎是不是事实?由于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亲自见证事实,所以事实不得不依赖于他人的转述。可也正因为这样,当一个人开始叙述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捏造了。也许,捏造这个词太重了一些,那么他就已经在创造了。而当个人的创造开始,就距离真相远了,因为真相本身不是人类创造出来。你可以归结为上天,也可以归结为上帝,或者说是命运,但都不应该是人类本身。

第二层是自我。真相不可得,那么反求诸己,是否能够认识真我呢?少年Pi讲述了一个227天的海上漂流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自然是他自己。但是当我们听到第二种可能性的时候,整个漂流故事瞬间就崩塌了,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神经病的胡言乱语。不过细细分析起来,每一处细节又都非常符合逻辑。唯一的破绽是这个故事里的少年勇敢坚强聪慧,显得太过完美。因此,这里少年Pi叙述的自己,究竟是他自己呢,还是他想象中的自我?小说在这里还有一个巧妙的扣子:强大的孟加拉虎和少年Pi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果一切故事从头到尾都建筑想象之上,大概孟加拉虎才是少年Pi自己内心的投射,一个勇敢、强大、无敌的存在。

最后一层是宗教。读者到了最后,面临的困境和调查官员是完全一样的。故事有两个版本,你选择哪一个?前一个是孤独的少年和三只动物漂流227天,目睹无数的海上奇景,一人一虎彼此对望,相互提防也相互依存,最后大家上岸一拍两散。后一个是四个人无水无粮,如何捱过227天,以至于最后仅存一人。可能的真相让人颤栗不安,于是前者这种明显的现实扭曲显得更让人容易接受。为什么不呢?反正结局都是少年一无所有,孑然一身活在世上。现实太过残酷也太过狰狞,那么想象力让人超拔其上,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慈悲么?在这个意义上考虑,天堂也好,极乐世界也罢,何以会让人深信不疑,也就找到了答案。这也许就是是这个关于冒险、希望、生存的故事要传递给我们的讯息——历磨难而成长,因信念而不凡。

书中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与天真、残酷并存的人性矛盾,巧妙契合,更激荡出高潮不断的阅读惊喜。无论是开放式的结局还是小说对于信仰、生存,乃至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展现,都会成为每一个读者深思的问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13

首先我想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圣洁的作品,李安先生执导的改编电影也必将成为人类电影艺术的经典之作。捧起这部书,我们要用十分的敬畏与虔诚细细品悟,追随主人公派的命运孤舟,抵御人生之海中无数的惊涛骇浪、艰难险阻,同时也享受难得的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学会用智慧的眼光和心态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是非对错。

派是一个出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多个宗教的少年。由于国家变故,父亲决定卖掉动物园,带着动物举家搬迁加拿大。但是他们却经历了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故。经过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派与一群动物登上了救生艇,包括一只腿受伤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接下来的几天,鬣狗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老虎又杀死了鬣狗。一番斗争之后,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派最终选择与他一起漂流。七个月里,派与理查德·帕克相依为命,他竭尽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在派与老虎耗尽食物准备赴死时,他们竟漂到了一个天堂般的岛屿。经过短暂的休整,派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食人岛。于是他们再次开始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登陆获救。离别之际,理查德·帕克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后来在日本调查员的一再追问下,派又道出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剧情简介我们不再多说,相信多数人已经读过或看过这部作品。可悲的是,大多数人都在探求和纠结哪个故事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这就好比买椟还珠。当我读完整部书,我明白,剧情的真实与否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书中提炼何种感悟。李安先生曾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则规模宏大的关于信仰的寓言。在许多方面,它所传达的重点,都是说故事的价值以及分享故事的价值。”下面,我们详细分析这部作品。

派的母亲是印度教徒,派从小耳濡目染,成为了一名印度教徒,照他自己的话说,是印度教三千三百万尊神引荐他入了宗教之门。十二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派接触到了,起初是对上帝之爱的怀疑和不解,随后便深深地爱上了上帝之子并誓愿追随上帝、接近上帝。派在祈祷时这样说:感谢你,毗湿奴,感谢你把我引荐给耶稣基督。又一个偶然的机会,派接触到了伊斯兰教,通过精进的学习成为了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就这样,派同时信仰着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一名印度教出身、接受了洗礼并成为穆斯林的虔诚信徒。派同等对待这三门宗教,彼此之间互不冲突,每一门宗教的功课都认真完成。大多数人并不太在意这一剧情,抑或一笑了之,但实际上,这一剧情乃全书点睛之笔。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信仰就好比是一栋房屋,各种宗教是其中的不同房间,当然房屋中也不乏怀疑的房间。这部书让我想到,因教义教理的不同,宗教与宗教之间好似有无法逾越的鸿沟,其实那只是文字对真理的掩藏和戒律对思想的禁锢而导致的错觉。派孤身一人漂泊大海,面对死亡,面对生存考验,所有信仰都在派的心中萦绕,共同指导着他生存了下来。我想,这部书告诉我们,世间所有宗教在信仰的层面上是完全相通的,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书中有这样一处情节:、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三位老师为派的归属问题而引发争执,逼迫派只能选择一种宗教;派淡定地说,我只想热爱上帝。书中告诉我们,不同宗教的上帝其实是一样的,我们不应拘泥于宗教的字面意思,我们不应有独占神的念头。是的,因宗教不同或派别不同而引起的冲突战乱,无疑是最愚蠢的最亵渎的行为。我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我对有信仰的人十分崇敬。在我看来,不同宗教都是在对宇宙万物、天地人的联系以及人的内心、存在的意义等哲学问题进行形式各异的研究和阐释,所有宗教中所谓的上帝其实是“唯一真理”的代称,讲的都是一回事,玄之又玄的高深精微以及统治者的思想控制需要导致其被神化。例如,耶稣的神性,是在尼西亚会议上被确定的;如今看到的《圣经》是罗马教廷根据统治需要而重修的;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以真主“安拉”之名团结兄弟之情和奉献精神,以助其统一阿拉伯。至于“唯一真理”到底是什么,谁也不清楚,在现代物理学中貌似被称为“统一场理论”。佛教没有被神化,“佛”在梵文中是“觉悟者”的意思。我想到周星驰先生的《西游·降魔篇》中,“儿歌三百首”在撕碎后被拼成了“大日如来真经”;这就揭示了佛经与儿歌在本质上的共性,即唤起人类心中的真善美。结合后续剧情,我们明白,信仰的力量、信仰引领你追求的超脱与豁达,使我们坚韧不拔、无畏前行。所以,没有这一点睛之笔的铺垫,没有这一点睛之笔引发的深思,后续剧情就无法展开,全书主旨亦无法表达。

后续的海难剧情通篇是隐喻,正因为是隐喻,才衍生了无数个哈姆雷特。主人公派与我们都一样,起起落落的、莫测的大海比喻人生,突如其来的海难以及海难发生后不得不上的救生艇比喻命运。

有人说,派比喻人性,而老虎比喻兽性。这样想也很有道理,当愤怒的派杀害了恶毒的厨子,当饥饿的派违背信仰生食了活鱼,派的意识映射在现实当中的老虎就比喻了人性的阴暗面或者说兽性。在我看来,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说来分析再好不过了。老虎比喻本我,派自己内心中的愤怒、邪恶和生存欲望、动物性本能,追求个人欲望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派本身比喻自我,人格中的理性部分,处于本我的利益追求和超我的道德追求之间,明确目的和方向,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派在大海上对信仰不懈的追求比喻超我,成长经历中已经内化的价值标准、道德原则和信念信仰。有人说,派在海上的遭遇是恐怖的残酷的,而他的信仰只是麻痹自己逃遁现实的工具。我想说,派活了下来,而且恢复得很健康,派的经历承载着无比的勇气和毅力。本我满足了生理需求,自我指导理性分析,超我对精神的救赎与解脱,正是因为派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协调稳定,派才得以生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理查德·帕克比喻我们心底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恐惧。老虎的存在,正是由于我们对过往的眷恋、对现实的逃避。起初,派非常胆怯而不敢面对老虎,比喻遭遇苦难后不敢正视苦难正视内心的恐惧而一味地躲避现实;后来,派鼓起勇气,直面老虎,威吓老虎,比喻我们正视恐惧,同苦难的斗争与挣扎;最后,派与老虎互为依靠、相依为命,比喻我们接纳苦难,平息恐惧,接受了苦难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一现实。恐惧,是心底的一种负面力量,但这种神奇的负面力量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使之在时时警醒的状态下不断学习,压制并克服慌乱和眼前的迷局,从而逐渐变得强大。

“食人岛”的情节很有意思,因其隐喻程度过深,所以争议较大。在此,我略陈肤浅固陋,若有冲突矛盾之处,敬请海涵。

食人岛在派几近放弃时出现,看似生机盎然,如同天堂一般,实则暗藏杀机。实际上,食人岛是派濒死时产生的幻象,是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的陷阱。这座有着成千上万狐獴的小岛比喻人生奋斗历程中产生的倦怠、慵懒和放弃,恐惧毁掉的远远没有这座比喻“倦怠、慵懒和放弃”的“食人岛”毁掉的多;失去了信念和坚持,正如食人岛上隐匿在花中的牙齿,沉溺于安逸则是堕落,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流逝的时间里腐朽溃烂,化作尘埃。在派看来,食人岛的出现是上帝在派几近绝望时给予的安宁,并喻示派重新启程。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功败垂成,成功近在眼前,而丝毫的懈怠和眷恋就使我们堕入万丈深渊。

派与理查德·帕克面对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包括大自然的壮阔以及无情袭击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场特别凶猛的暴风雨,为派带来精神上的体验,让他质疑神对他的安排。然而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一本旧的求生手册、海上的生物光、壮观的飞鱼群在空中画出的虹弧、闪闪发亮的碧波以及一头跃出海面的座头鲸,都能让派法喜充满。

生活,有的人将它过成了叹息与无奈,于是它昏暗阴沉;有的人则将叹息无奈用信念信仰筛选过滤,描摹成画,抒写成诗。依然记得电影最后,理查德·帕克进入森林,在黑暗中回眸时双眼的亮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场未知的奇幻的漂流,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只永远无法被驯服的猛虎。信念和坚持,会引导你学会驾驭命运,学会与恐惧同舟共济。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恐惧是你坚持的动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苦难是圆满人生不可或缺的美丽。

记得丹布朗先生《失落的秘符》中有言:真理隐匿于经典的字里行间。我们对中医经典的探求,对人生目的的思索,不正是一场奇幻的漂流吗?!前路茫茫,真理在黑暗中等待着我们,依循上古大德的足迹,不断探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14

从某些方面来看,李安导演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鲁滨逊漂流记》颇为神似,不同之处在于鲁滨逊的伙伴是野人礼拜五,而少年派的伙伴是一只孟加拉虎。无论如何,一个人的荒岛漂流孤独而寂寞,追求信仰,回归内心在所必然,而李安镜头下的画面、特效和配乐都做到极致的美轮美奂,各种罕见的大自然和动物生态奇观,以及一些人类的宗教仪式和舞蹈,让人叹为观止。在这样背景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注定要比鲁滨逊的荒岛求生更加立体惊艳,更能打动人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单纯,叙述逼真,自然真切,更重要的是任谁看这部电影,都会被幕幕如诗似画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电影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记忆串联起来,观众随着故事的发展进入到具体的氛围,从头到尾伴随主人公的心理节奏体验荒岛生涯。在电影中,观众会真切地体会到人物内心细微的感受,沉湎其中不可自拔,好似自己就是那个少年,在经历着种.种考验。

故事的开始与鲁滨逊的命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艘装着马戏团班子的船,被风暴打翻,只有一个少年和一只孟加拉虎逃了出来,他们同在一艘小船上,在海上不停漂流。经过很多天,小男孩要不断地与老虎斗争,给它喂食物,要驯服它,最后他们成功地逃到一个荒岛上。很多年后记者去采访这个已经成为老人的小孩,那个老人跟他说,其实那只虎根本就没有存在过,那是幻想出来的,因为比老虎更可怕的,是海上的绝望。直到此时观众才恍然明白,其实作为电影主要角色——使用真老虎拍摄与CG效果相结合的孟加拉虎,一切均源自一个少年强大的内心渴求,对生命的渴求和未知的畅想。

在该片中,李安的视角,已超越了文化、地域、民族、宗教、性别等因素的羁绊,创造出了一个复杂、多层次的完整世界,其中,探讨了各种“关系”: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人与文化……而且种.种关系在派的漂流中得以细腻而深刻地展现。在这样的整体隐喻之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像是一种回归。他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不断地挣扎和斗争,但最终还是听着心的声音从现实回归信仰,从海洋回归大陆。所以李安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卧虎藏龙,这头卧虎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有时候我们说不出它,我们搞不定它,它让我们威胁,它给我们不安,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才激发你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孟加拉虎”,惊醒迷茫绝境,倾听心的呼唤,惊醒孤独无助,追随心中信仰。电影用一个简单直接的求生故事,告诉我们除了用眼睛去观赏世界、体验绝境之外,更值得用心去感受,或许这才是整部电影的全部精神。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 篇15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派的少年在海上数月的漂流中发生的奇事。这部电影看上去平淡无奇,可如果你深思其每个细节的含义,便会有与众不同的感悟。

下面让我来解释一下电影中的细节。首先是刚上救生艇时,有斑马、猩猩、鬣狗和老虎。其中斑马代表了水手,猩猩代表了派的妈妈,鬣狗代表厨师,老虎代表派恶的一面。他们之间的厮杀从而就有了道理,但派为什么没有杀掉代表他恶的一面的老虎呢?原因是他并没有选择,只好慢慢适应、控制自己恶的一面。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有很深的感触。我个人认为开始漂流的厮杀的场景,完美诠释了《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只不作文/过这艘救生艇是宇宙的缩影罢了。艇上的食物总量保持不变,每个人只能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杀掉其他人,否则,要么饿死,要么被其他人杀,这种.种猜疑链已达到不可瓦解的程度。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归纳为一点——善恶无别。可能一个人做出的恶行,都是为了某件事,或是因为什么,不可能没有原因;并且,谁知道这件事落在你身上,你会不会干出坏事?你现在肯定会否认,但这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真正经历过此事。对于那些经历过可怕的事的可怜人,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我却要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所以,善恶无别。我们看人要看清楚根本,不能仅让表面事物决定一切,毕竟,若真要分别善恶,那么得到的道理是——人性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