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做好党的建设工作,要学习党史、党的知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世界观。下面就由本站小编为大家推荐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的范文,欢迎阅读。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篇1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建设,形成了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是我们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

思想上高度重视与实践中扎实推进相结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条根本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干部,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体共产党员共同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与方向,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战略任务。指出:“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用贯穿

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既包括党内的思想教育,又包括党对群众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动员、教育,以保证党员和群众的行动和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毛泽东曾深刻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敏锐性。列宁说:“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毛泽东认为,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并使之有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拿起这个武器去解决党内的矛盾和斗争。新形势下我们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又面临各种严峻挑战。党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是伟大的斗争。今天,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坚持与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做斗争,否则,我们党在思想上、意识形态上就会被侵蚀,政治上就会腐败变质,组织就会松懈瓦解,江山、旗帜就会变色。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国家的变故就是深刻、惨痛的教训。

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结合。创新是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党的奋斗史,在思想理论层面就是理论创新史,即在实践创新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创新引领下推进实践创新,不断发挥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扎实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思想理论建设既靠教育,又靠制度,把两者有机结合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思想建党,主要是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贯穿理想、信仰、信念教育这一主线,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当前重中之重是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制度治党,主要是依靠制度管党治党,解决管党治党常态化和长效化的问题。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前提和基础,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保障。要确保思想教育不走过场,制度规定不流于形式,就要不断推动思想建党制度化、规范化,着力增强制度治党的思想性、科学性,使两者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发挥刚柔相济的作用。我们始终在思想教育上突出党性和道德教育,把思想教育与落实制度规定相结合,既增强党员干部对制度的认同,又加强制度的刚性,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非“橡皮筋”。正如所指出的,“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对空。

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

思想理论学习与总结经验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学习内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加强学习制度建设,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习示范作用等。在延安整风期间,我们党通过学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形成了把理论学习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党的xx大用“十个坚持”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党的xx届四中全会总结阐明了党长期执政所积累的六条主要经验;党的xx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党的xx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六条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正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的:“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目前正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从我们党重视理论学习的经验出发,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中国共产党95年的思想理论建设经验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障。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篇2

如何全面从严治党,与时俱进建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回答解决这一问题,要不断总结和运用我们党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同时也要借鉴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共产党作为历史上最先进、最能代表人类前进方向的政党,必须超越一般的“政党现代化”,探索自身建设规律以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规律。这是一条最重要的经验。马克思说过:“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450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如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同时又坚持“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策”,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呢?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

一、党的指导思想要不断丰富发展,同时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理论根基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是政党的生命和灵魂,是政党制定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石。指导思想的理论根基和基本原则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更改和替代,往往意味着政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真正先进的政党,必须在坚持其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以本国本民族的具体实践为着眼点,积极进行思想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党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民族特色。

纵观世界上一些政党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必须谨防和抵制以下两种倾向:

一是抛弃根基,改旗易帜。主要是从实用主义出发,迎合政治需要,随波逐流,抛弃党的基本立场和原则,搞折中主义和“去意识形态化”。西欧的一些共产党、社民党在指导思想及意识形态上的演变就是如此。这样做,由于与体制内右翼政党思想主张的趋同,使得这些左翼政党陷入严峻的身份特征危机,传统选民流失,无法建立稳定的社会基础,于是在政治竞争中纷纷落败。实践表明,放弃自己理论根基和基本原则的政党,最终必将因丧失自己的身份特征而日渐衰微。苏东剧变前后意大利共产党的“新道路”改革,法国共产党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所谓“新共产主义”改革,就使得这些原本很有政治影响力的政党,逐步沦为边缘化政党。

二是思想僵化,活力泯灭。主要是不能结合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进行理论创新,曾经正确的指导思想变成固守的教条,曾经先进有为的政党变成僵化保守的政党。这种情况,邓小平在30多年前就尖锐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先是犯僵化教条的错误,后来又犯了改旗易帜的错误,最终导致了这种“亡党亡国”的后果。

二、党的纲领要不断与时俱进,同时必须始终保证党纲党章不沦为“泛众条款”

党的纲领是政党的旗帜,是评判一个政党的基本依据。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第一,党纲必须清晰、明确。列宁强调:“党纲应当包括绝对不可反驳的和确凿无疑的东西。只有这样的党纲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党纲。”“确凿无疑的东西”就是党的性质、最终目标、根本任务、组织原则等内容。第二,党纲是最高纲领和阶段性纲领的统一。既应包括规定最终目标的最高纲领,也包括反映政党在一个历史时期的基本主张和主要任务的阶段性纲领。最高纲领规定着阶段性纲领的方向和原则,必须作为主线贯彻始终;阶段性纲领要适应一个时期的发展形势和运动水平,提出符合时代发展和实际需要的路线和政策,但不能偏离最高纲领规定的方向和目标。第三,党纲必须根据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完善。阶段性纲领必须与时俱进,应因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和修改,使政党顺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制定切合实际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

一个成熟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党纲既要贯穿“确凿无疑”的、规定自己性质和方向的内容,又要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发展性。二者有机统一。失去前者,党纲就成为实用的“泛众条款”,政党必然遭遇“身份危机”,迷失方向;失去后者,党纲就成为无用的僵化教条,政党必然丧失生机,无所作为。

世界各国政党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党纲党章的调整修改都是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西方包括社民党和共产党的一些左翼政党,刻意迎合“中间选民”,在理论纲领上呈现明显的“中间化”发展趋向,实际上向右翼政党靠拢,自身特色越来越弱,遭遇“身份危机”,在纲领上甚至与右翼政党别无二致,在实践中直接导致了选民的摇摆不定以及政党传统支持者的大量流失,一些原来很有实力的政党现在已经沦为边缘化的党派。相反,一些具有鲜明政治主张的激进政党,如法国国民阵线、意大利北方联盟、瑞典民主党、美国茶党等右翼平民主义政党,以及法国新的反资本主义党等激进左翼政党在政治舞台上迅速崛起,这也从另个侧面说明了政党理论纲领有自身特色的重要。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纲党章的性质和内容与其他政党有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首先体现在党的纲领章程的先进上,是党的旗帜和鲜明标示,其党纲党章应该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而不能成为人云亦云的“泛众条款”。恩格斯就曾提出要保持党纲先进性的问题,认为不能把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运动长远发展的东西纳入党纲,不能盲目迎合某些党派、利益团体和个人。恩格斯指出,“为了迎合这些人而放弃任何党纲,是不能带领他们前进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02页)他还指出,工人阶级政党的纲领,“不管它最初具有什么形式,都必须朝着预先可以确定的方向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共有16次党纲党章的重要修改,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修改过程中同时坚持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即“确凿无疑的东西”,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共产主义目标、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这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相区分的根本特征。

三、党的基础要不断巩固,同时不断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一个政党要争取执政或实现长期执政,必须拥有广泛的社会支持。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政党,都努力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和社会空间,虽然具体做法不尽相同。总的看,努力适应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战略策略调整以拓展党的社会基础,寻求获得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是世界政党调整变革的普遍趋势。

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一方面,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是保持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其拓展社会基础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与其他类型的政党有实质性的区别。我们党应借鉴国外政党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妥善处理好阶级性和群众性、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要坚持和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性,以始终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为前提。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政党是阶级的组织,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重要区别,就是不掩饰和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性,即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毛泽东曾指出:“要团结全党、全民,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倾向性。有些人说共产党是‘全民的党’,我们不这样看。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战斗部队。” 历史和实践证明,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公开申明阶级性,不是损害而是有利于获得社会支持和群众基础,不是损害而是有利于推进党领导的事业。其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交融交织、密不可分。

国外许多政党之所以掩盖或根本不再提自己是“阶级的党”,而声称自己是“超越阶级的党”、“全民的党”,这主要是为了赢得选举的实用之策、权宜之计。观其效果,有的政党获得暂时的或阶段性选举胜利从而上台执政,但难以跳出政党交替、成败轮回的“周期律”。比如,西方国家一些共产党等左翼政党,为了得到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的接受,普遍提出“人民党”、“全民党”的口号,有的还在包括特权阶层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中谋求支持力量。一些本来有影响力的共产党组织,像法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等,也在调整变革中放弃“先锋党”、“领导党”的身份,强调自己从阶级的党变化为“全民的党”,“每个人的党”,虽然也能在某次选举中增加些选票,但由于变得同其他政党别无二致,结果被逐渐边缘化而难有作为。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后,欧洲社会民主党通过“第三条道路”、“全民党”化的变革而掀起了“左翼政党复兴潮”,到本世纪初则纷纷下台、风光难继。其中有些政党更是一蹶不振,逐渐边缘化。

可见,西方许多政党都是在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环境下,以选举上台为目的,力图扩大选民人数和社会支持率,刻意扮演“超阶级政党”的角色,将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关系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而中国共产党是要永葆先进性和长期执政。为此,就必须在不断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过程中,始终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属性,始终发挥“先锋队”和“领导党”的作用,并正确处理阶级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二是要做到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有机结合,不可偏执或偏废一端。同志指出,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阶级基础是立党之基,群众基础是力量之源,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偏废。一方面,要在巩固阶级基础上有新的作为。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保证其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和提升。要正确认识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工人阶级变化及其新特点,比如工人阶级的构成成分、队伍规模、从业领域、工作生活方式等发生的新变化,以新的眼光、新的办法促进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先进性的保持、领导阶级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要在扩大群众基础上有新的作为。相信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党的代表性、广泛性和开放性。

要注意和克服三种错误倾向:一是狭隘的“关门主义”倾向。借口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将各领域各行业许多优秀分子排斥在党外,这样会使党变成孤立封闭的宗派。二是肤浅的“人多势众”倾向。认为应降低入党条件和标准,只要党员数量多了,社会基础就广泛了,力量就增强了。这样会使党变为庞杂涣散的泛众团体。三是西方的“全民党”倾向。彻底否认党的阶级性,认为“现代政党”就是“全体国民的党”,必须超越“过时的阶级观点和偏见”等。以上错误倾向和做法,都会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遭到破坏,损害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

我们看看国外一些共产党的做法和变化。经过“欧洲共产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次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对工人阶级的认识和态度,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和阶级理论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少数党外,多数党的变革取向表现为弱化自身的工人阶级立场,淡化党的阶级意识形态色彩,逐渐在抛弃一些带有鲜明激进特征的观点和主张。这种“去阶级化”取向很大程度上是为党的议会斗争服务的。在当代西方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相关理论政策调整变革,是各国共产党在新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从整体上看,这种发展取向使共产党失去特点和特色,从而弱化自己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选民的流失,在实践中原本属于共产党的大量底层阶级选民转而倒戈投向更具激进特点的极左翼或极右翼政党。

四、党内民主建设要不断加强,同时必须始终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

当前在世界政党发展过程中,提倡和实践党的民主化,是政党组织运行机制建设的普遍趋向和潮流。一些国外政党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过分泛化的公开和民主引发党内争论不休、分歧丛生、派别林立、内讧不断,造成党的分裂,严重破坏党的活动和力量。我们要从我们党自身的性质和宗旨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世情、国情、党情的党内民主建设内容和形式。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强调:

一是发展党内民主与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辩证关系。要明确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团结和统一也是党的生命。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没有党的团结和统一,就不可能有统一意志和统一行动,党就会一事无成。

二是发展党内民主必须防止极端民主化倾向。极端民主化倾向的表现,比如有的认为党内民主就应是各个派别间无条件地自由辩论,就是国外一些政党内部的那种“争吵的自由”、“任何言论的自由”、“反对派的自由”;有的认为党内民主就是党内自由选举,结果应是国外一些政党那样是“一些人代替另一些人”,认为只有如此才达到了党内民主的目的,等等。这样的所谓“党内民主”,必然削弱党的领导和威信,必须加以抵制和反对。

五、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不断提高,同时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

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个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政党,必然是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符合广大人民意愿的执政能力强的政党。离开执政能力来讲先进性和纯洁性,会陷入空想和侈谈;而一个执政能力强的政党,必然要实现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离开先进性和纯洁性来讲执政能力,会陷入实用主义和迷途。这是我们党将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同时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两大主线的根本原因。

国外一些政党之所以失去民心、执政失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训值得汲取:

一是经济发展滞后,造成执政危机。人们评判一个政党的成败得失,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其执政期间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搞不好,就失去了执政的物质基础,丧失执政信誉。我们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执政,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无论如何,都要千方百计地发展经济,不断巩固我们党执政的物质基础。

二是社会公平失衡,导致社会基础不稳。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是一个执政党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保证。即使在执政期间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不能解决好公平公正问题,也不能完全保证执政地位的稳固。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执政党认同度的上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让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对于巩固执政地位更为关键。

三是腐败现象泛滥,侵蚀政党执政根基。腐败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和危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腐败更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惩治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向腐败开战,是我们党必须要打赢的一场硬仗。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篇3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是党的xx大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

在八十多年的历史上,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既是一个优良的传统,也是保证党的事业不断胜利前进的一个重要法宝。

第一,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理论武装工作搞好了,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了,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才有了根本的保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

第二,理论武装全党首先是要武装党的领导干部。为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党历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远发展中,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理论武装的重要性。为此,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专门创立了培训干部的中共中央党校、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等。

第三,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首先提出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延安时期,毛泽东发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全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达到了思想和行动的高度一致,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进城比做进京赶考,要求全党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习马列著作,学习经济和城市管理,为建立新中国创造了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再次发动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端正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xx大部署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武装,不仅推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而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保证。党的xx大提出深入学习贯彻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这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排除各种思想干扰、统一认识,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更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可以说,建党86年来,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发展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同全党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密不可分的。

二、理论武装最重要的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头脑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最基本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党员和干部。

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搞好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政治结论。党一成立,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就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只注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作出结论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他们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看起来很尊重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之相对立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叫做“有的放矢”。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解决中国的问题,脱离中国具体国情是死路一条。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不行;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照抄照搬别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模式,同样不行。这就决定了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结合新的实际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这是我们付出沉重历史代价而得出的深刻经验和结论。因此,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必须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的发展而发展,正如xx说过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搞好理论武装,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理论武装必须注意的根本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学会运用理论去认识和分析实际,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能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能在总结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所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要坚持把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用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

党的xx大报告指出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解决各种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论武装的新任务就是学习xx大精神,按照xx大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领导干部指导实践的理论指南。邓小平曾说:“现在,有些人发议论,往往只看现象,原因是理论和实践都没有根底”,“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陈云也曾经指出:“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把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现在我们在新形势下,全党仍然面临着学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项最迫切的任务。”所以,理论武装首要的是以解决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为重点,使他们能够站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情、国情、民情、党情的教育。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作风,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和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顺利前进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出发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以深刻把握世情、国情、民情、党情这“四情”为前提。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鼓励领导干部带头调研,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着力解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就各自工作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

(三)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理论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党校作为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培养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我们党很早就认识到干部到党校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注重发挥党校在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作用。党的xx大在这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党校教学应该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一步改革创新,积极主动地适应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新要求。

(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教育的中心内容。干部教育一定要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课的中心内容。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同学习领导干部必备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同学习党史、党的知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着力实现夯实理论基础、掌握必备知识、开拓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等方面的干部培训要求,不断提高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建设学习型政党,指定干部必读书目,编写适合干部学习的教材,开展全党学习运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组织领导干部原原本本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我们党几代领导的原著原文,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我们党每次开展学习运动,都根据各时期的任务和干部特点、需要,按照“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适当指定一些必读书目,供领导干部学习使用。当前,要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根据理论学习需要,精选精编一两本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我们党几代领导的原著原文选编,编写一套体现干部教育新要求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阐述的教材,形成充分体现和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干部教育相适应的“分类别、分层次”的教材体系。特别要尽快编写适合领导干部使用的科学发展观等教材。此外,还要及时组织编写适合干部使用的其他教材。当然一定要精选,少而精。

(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干部、教育党员和人民,需要一大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骨干人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培养造就一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入研究、了解和熟悉中国情况的理论大家,战略重点是培养中青年理论家。建立适当的激励、培养和使用机制,发挥理论名家大家的作用,牢牢把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七)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现在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领导干部的过程中,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从“五个高度”上下功夫:一是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纠正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的片面认识;二是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是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在内的软实力建设,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四是要从改革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和深化改革;五是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前瞻性的、长远性的、根本性的战略思想加以落实。通过学习,使领导干部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掌握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的本领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建议选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几代领导关于发展问题的论述,供全党学习。

标签:党的建设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