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精选31篇)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祝福节日,象征着中国人民心中对团圆、圆满美好生活的祝福,同时也显示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逢元宵佳节,当白白圆圆的元宵香气飘满屋即将出锅时,总是会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从前,追忆曾经的每一个美好的元宵佳节,心中也充满了对温情满满的追忆和对曾经、现在、将来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祝福。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精选31篇)

曾记得儿时、少年时期的元宵佳节,那时的元宵都是在大街现做,所以基本都是在元宵佳节早几天就开始在街上叫卖,孩子们则跟随大人排队静静的看着在眼前快速被手搓成形的一个又一个白白胖胖的元宵,被装进袋子里,然后蹦跳着跟随大人将一袋子的白胖元宵带回家;在元宵节晚饭那天,孩子们都会围着锅沿,看着满满一锅白胖的元宵从锅底飘起翻滚,映衬着大人孩子们的笑脸,当把元宵吃到嘴里更是香甜无比,欢笑声充满着家家户户;社火队在元宵节这天都会在龙羊峡的大街上进行热闹非常的表演,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龙戏珠,后面紧跟着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社火队都是由水电四局各单位有社火才艺的职工组成,职工社火队的技艺丝毫不差专业社火队伍,像踩高跷、划旱船、龙戏珠……的技艺都很是精湛,引得围观的群众喝彩声、欢笑声层起不断;在元宵佳节这天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孩子们都会在围观的大人们站着的缝隙中不断的穿行、追逐玩耍;当天还没有檫黑时,在大街两侧已经挂满了由水电四局各单位职工手工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灯:有花鸟灯、人物灯、动物灯、丝料灯、画绢灯、走马灯、宫廷灯等样式五彩缤纷、琳琅满目、漂亮非常。满天空绚烂绽放的烟花,更是照亮了人们仰空观望的红红的笑脸,美丽的烟花在绽放的那一刻,引来了人们声声的惊呼和喝彩。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

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盛行了,放彩灯,举国欢庆。但,我今年在学校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x月x日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学校早已焕然一新,操场上挂着几个超大号的灯笼,张灯结彩。等到第二节课过去,变化更大了,操场上贴着很多灯谜,以及由许多同学组成的“大海”。

等到上课铃响过后,猜灯谜活动开始了。我左瞧瞧右看看,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灯谜。再看看别人,都猜对一两个了,我急得直冒汗。忽然,我看见一个超级简单的灯谜:雪中送炭(打一歌名)。这也太简单了吧,不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嘛!我马上撕下来。可命运总是和我作对,我不知道209班在哪儿。

我以为在老教学楼,可是没找到。后来我才打听到原来在办公楼,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四楼。可教室里空无一人,我顿时感到我的心好累啊!找了这么多次,难道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当我要放弃之时,旁边办公室里传来一阵笑声,这笑声像是天籁之音,我似乎又看见了希望。只见老师们在里面聊天。我把灯谜给老师看,老师也真大方,一条巧克力飞来,哈!原来我猜对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又开始在茫茫人海里搜索灯谜,第二个灯谜很快被我猜对了,一根棒棒套到了我的手里。在欢乐中,下课的铃声在不知不觉中响了起来,宣告这次活动圆满结束……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3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习俗至今非常盛行。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有包元宵的习俗。今天我有幸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元宵,我就跟外婆学了起来。外婆先用开水来和糯米粉,然后不断地用力揉面,一直揉的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揉成宝塔的形状,从“宝塔”的顶儿上拽下一块块面团,搓成圆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揉越大,把准备好的豆沙馅,放在这个洞里,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

最后,把做好的元宵放在手心,两只手柔和地将元宵搓圆,这样一个元宵就做成了。看了外婆包元宵,我的手忍不住痒痒了,卷起袖子也包了起来。虽然我包的元宵馅子少、大小不一、奇形怪状,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表扬。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元宵了,我们把元宵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水滚开了,元宵一个个漂在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元宵真叫人眼馋!我们大家吃着这热腾腾的元宵,心里感到非常舒畅,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乐呵呵地说:“元宵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元宵,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有此而的名为元宵。在元宵佳节来临之时,所有的人们都像乐开了锅似的都欣欣欢笑着。在这元宵之夜,最吸引人的当数放“烟花”,因为烟花不仅好看,而且它的五颜六色会让人们看了感到心情愉快,使心情烦闷的人也乐开了怀。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4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

以前,人们主要是看花灯与舞龙,现在燃放烟花,人们观看烟花也就成为庆祝节日的方式之一了。晚上七点多一点,我就着急地叫爸爸妈妈带我上街,因为晚上大街上要放烟花。走在街上,看到路上有很多与我一样想看烟花的人,大家老老小小一家人,显得十分的高兴。人真是多呀,挤得水泄不通。到了闹市区,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

我最喜欢看烟花了!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5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6

无论是过节也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好,这都与放假无关,只要我们能够品味出节日的真味道,照样能够把元宵节过得美美满满,过得传统文化厚厚重重。“元宵节”贵在过出“真味道”。

过出“美食”真味道。元宵是元宵节的美食,虽然这道美食在今天可以四季皆吃,但是,只有在元宵节这天才能吃出独特的味道。这独特的美食是人的情怀与美食融合在一起的味道,在品味美食中感悟生活的真味道,节日的真味道,精神的真味道。美食真味道,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美丽生活,美丽情怀,美丽营养。品味到美食的这个真味道,是过好元宵节的基础。

过出“团圆”真味道。天上月亮是圆的,地下灯笼多是圆的,桌上元宵是圆的,人们团聚是圆的,团圆是元宵节的真味道。而且,这个真味道与春节的团圆味道不同,春节的团圆味道是亲朋好友的团聚;与中秋的团圆味道不同,中秋是一家亲人的团聚;元宵节的团圆则是天下的团圆,是家人与陌生人的团圆,元宵节是走出家门与天下人团圆的节日。这个团圆的的真味道让我们感悟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团聚最喜悦,团圆最幸福,团结最有力,在这里得到了的体现。天下一家,其乐融融,在元宵节得到了最精彩的诠释,品味到团圆的这个真味道,就品味到了元宵节的真谛。

过出“文化”真味道。元宵节,猜灯谜是固定节目,从古到今,生生不息,日久弥新。虽然元宵节的习俗更更迭迭,但是,猜灯谜却始终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永不衰竭。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人们在猜灯谜中感悟文化魅力,生活智慧,美好未来。猜灯谜是元宵节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人们在雅俗共赏的文化之路上行稳致远。品味到文化这个真味道,就能在元宵节的日子里思想升华,生机勃勃,充满憧憬。

“元宵节”贵在过出“真味道”,美食的真味道让我们的嘴巴香甜,团圆的真味道让我们的情怀圆满,文化的真味道让我们的精神璀璨。在品味“真味道”中过元宵节,不放假又何妨?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7

“闹元宵”的“闹”法不一、习俗很多,只有多一份亲身体验,多一点主动参与,才能让节日生活显得真切而热烈。于此而言,我们不妨腾出点时间与家人一起动手搓汤圆、与邻里一同猜灯谜、与好友一块儿赏花灯,在有滋有味的文化节味里共享快乐、尽享喜悦。这种团圆和欢乐,何尝不是农历新年的本义。

事实上,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式怎么变化,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不会变。在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过一个富有文化气息、彰显文化特色的元宵节,需要我们精心打造、悉心经营,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花样。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8

宋代的元宵节共五天,我选择正月十五,不吃火锅,虽然它是在宋代发明的;也不去吃火腿,东京的风味小吃应有尽有。那时“东坡肉”刚隆重上市,人们也不像现在的人怕胆固醇高,想大快朵颐机会多的是。如果在北宋,就吃油锤;在南宋,就吃元宵(汤圆)。这两种元宵节食品现在还有,但到宋代吃才有原汁原味,不像现在,心境变了,过节的氛围也淡了。

顺便也大口吞咽一些节日的喜庆气氛。其实,无须用嘴,耳朵里灌满的声声爆竹早已将元宵的热闹渲染,抬头看天空,缤纷的礼花给宋代的元宵夜开出各种色彩的花朵,比春天更早。

找一位宋代诗人,跟在他的背后,感受盎然的诗意在灯树上千光照,跟随你身后的是逐人来的明月。如果你跟随的是苏东坡,“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这是宿州的元宵;“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这是苏东坡眼中的灯火钱塘三五夜。元宵节的氛围不仅在舌苔上缭绕,还会在你的鼻翼上温存。“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那香会在我们的心底萦回,让心灵如化冻的河流。

跟随王安石也不错,你可以看一看花灯,猜一猜灯谜,还会看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你答不出不要紧,答出了就会被招为快婿,那就少了王安石的一段传奇。你只需默默地品味着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然后感慨那时的学问真值钱,不像现在随屋价的上涨不断贬值。

吟咏着欧阳修(一说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跟在他的身后,想起去年的元夕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可以给柳丝打一个结,挽住明月;然后以诗词为道路,约来那个在多年以后走失的人,柔情脉脉地向她倾诉你藏在心底一千年的话语。“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今年的元夜当是到了现代了,那个在诗意中走失的人还在宋代的路上,在路上的宝马雕车里,那满路的香和盈盈的笑语渐渐消失了,你的泪水和惆怅都是纯粹的,只与爱有关,只与情有关,不似现在掺杂了很多杂质。

在宋代过一个元宵节,不用红玫瑰,有诗歌和脉脉的眼神就够了。你可顺着辛弃疾的视线众里寻他千百度,那期待和失落都是实在的,很有质地,可触可感。在宋代的你不必像现代人一样感慨“听说爱情会回来”,那时的爱情也是纯粹的,就在不远的地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以及“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或“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往今来,众多与元宵节相关的诗词歌赋,为我们重温和细品元宵文化的绵绵远香,提供了参考。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有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进而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每一个人都需要足够的文化自觉,在元宵节让传统文化热起来,如此才能在欢乐中潜移默化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在深层次上向传统文化致敬。

而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节庆文化,让人们知晓怎么过节,发自内心地过节,把节日过出文化的味道,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尽管现代社会纷繁复杂,文化价值取向也呈多元化趋势,但延续民族文化根脉,激发爱国热情,无论如何都应成为传统节日的主题。元宵节里张灯结彩闹元宵,体现的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历史氛围,也在传承中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今天,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使文化的传承与当代人接轨,以此提升精神境界和民族自信,当是文化传承所追求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把元宵节过得更意义。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0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20__多年前的秦朝。一开始人们通过吃汤圆赏月来表达去年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和对来年团聚的期盼,汤圆表面上朴实无华,内里却是甘之如饴,甜甜蜜蜜充满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赏花灯逛集市也是闹元宵的活动之一,从古至今一直源远流长,就像古代文人墨客诗中写的一样,“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述了元宵节年轻男女们在花灯下邂逅,寻找美好的爱情。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1

在我国很多的地方,元宵节比春节更热闹,举办邓展,猜灯谜,放烟火,舞狮子。

今年元宵,我们吃过晚饭,来到了步行街上,欣赏休闲广场元宵节别具一格的夜景;观赏壮观的大场面;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表演。从步行街到广场的一路上,这里全部都灯火通明,美丽极了。在茂盛的松树和柏树上都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一闪又一闪,好像眨着神秘眼睛的星星。这树上的每一片树叶在十万盏灯的照耀下,似乎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充满了希望的树。在广场的入口处还挂着一排排的大红灯笼,为元宵节增加了色彩。这五颜六色的灯照耀着广场雄伟的建筑物,照耀着每一个人民的笑脸,使人心中感到亲切,感到光明,更感到温暖。

走进毛石市,又是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这里已经是人山人海。这里的人群再加上灯光,壮观得真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了!这里人声鼎沸,美丽的景象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了。节目开始了,首先是秧鼓队的上场,她们用双手创作了一段有节奏的秧鼓,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美好极了。接着是八队跳摆手舞的表演者一拥而上,顿时填满了整个场面。她们动作优美,犹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最后是放礼花。只见五彩缤纷的礼花朵朵绽放,然后就星星点点地向大地扑来,好似一些希望的种子洒在大地上,迎接一希望的美好的未来!

啊!这个热热闹闹别具一格的元宵节真美好,它仿佛寄托了每个人的希望,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2

元宵节历史悠久,与其他传统节日的过法稍有不同的是,过元宵节被称作“闹元宵”。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狂欢气氛表达得极为生动。如果说春节是团圆节,那元宵节则是全民“狂欢节”,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然而,元宵节并非仅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碗汤圆那么简单,更多在于强调共同享受、传承的文化氛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式怎么变化,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不会变,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财富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

在明月高悬的元宵节夜晚,表面上是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阖家欢乐,其乐融融,而实质上,却是中国民间世代相传的民俗体现出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在物质生活层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全民共乐闹元宵,细品元宵节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过一个富有文化气息、彰显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在坚守与传承中与时俱进地创新“节文化”,才能使元宵文化更富活力和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元宵节的理解,多局限于“吃元宵”的节日。公众对元宵节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甚至有偏颇。这表明,元宵节的文化传承还存在不足。应该重视这一现象,利用好元宵这个难得的节日,多组织和引导一些传统文化活动,让元宵节闹出更多传统文化味。其实,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民间很在意过传统节日,这是因为传统节日里的各种活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春节演绎了举国同庆的欢乐祥和,元宵节则承载了新年新希望。只要元宵节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就一定能为民众带来节日的精神福祉,也必将催生新的文化年俗和风尚。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的追求。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3

元宵节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富有文化张力,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我们欢度传统节日,保持其中的仪式感,在习俗中感受文化的精髓,恰恰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面对这些辉煌的艺术作品,使我们油然而生自豪之情。无论我们走多远,都应该回过头看看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4

又是一个蓄满念想的日子——元宵节。

元宵熟了,漂在锅里,轻轻一拨打着旋儿,像我扑棱扑棱的心跳,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心花摇曳思念的时刻。

满怀柔情,几丝眷念,花开有声,落英无语,甜黏的元宵嫣然了我的思量。是的,我在想元宵节真是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日子,它是个让甜蜜和思念、离愁和失落、遥想和回忆占据春帏意闹的日子。

为了过年的圆满,今天人们又放响了鞭炮,向年发表最后的祝词,蔓延高挂的灯笼瞪着红眼乐淘淘地在春风里微笑,应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气腾腾的`元宵上桌了,我是一个善感的人,总觉着这鞭炮声在此刻是如此的颤动思念的心,我想此时有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又会增添几丝念家恋亲的愁思;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更是心头盘旋萦绕难以下咽的悲苦。

元宵啊元宵从感性上讲成了过年的句号,人们的喜悦也将在一天随着爆竹烟花的鸣响、盛开、飘落,零落成狼藉的碎屑,最后归于灰飞烟灭·····

年啊从七年级到十五算起,追溯的远一点,从元旦起年就让人沉迷,沉醉,沉沦,撩拨澎湃着这人们的心潮。因而说每一个节气里都有约定成俗的物象在推波助澜渲染气氛,当然属年的的物象最多,鞭炮,年画,春联,糖果,饺子等。元宵节元宵成了主角,各种口味的元宵代表着人们的饮食喜好和心情。

正月里来闹新春,元宵节一过你就算过完了,一切都变得平淡无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美轮美奂的繁华似锦又要归于平静。

生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轮回。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良宵苦短,物是人非事事休。每个节气里都有一个念想串起人们的共鸣,只因为每个节气里都蕴含着相似的温暖,不同的人内心深处里流淌着不同的眷恋。逢年过节阖家团圆才算完满,节日里你会被宠着,疼着,爱着,念着,幸福着,当然也会被孤单和寂寞包围着、画心为牢、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期盼、痴念、纠结,难过,但无论怎样日子都得过。

说白了年不过是一个字,元宵节也不过是个词,一个延展着生命时光与感情沾亲带故的词,人们寄予美好的憧憬。

元宵节里看看过年最后的焰火,嘴里一裹元宵,此岸的烟花在甜蜜见就变成彼岸的重温和回忆,人们又开始遥想下一个粘着念想的日子······

元宵节啊,你知道今日又让多少人感怀吟叹,编情为经,织爱为纬,细细地密织思念的网,用丰润晕染的唐诗念你,用豪放婉约的宋词粘你,用饱满情怀的丹青妖娆你,用感人心魄的乐曲萦绕你。

一锅元宵煮飘摇,一场团聚,一世离歌,惟有真情不老。每一碗元宵,每一个元宵都有亲人的疼爱,粘着血缘亲情,需要用心去咀嚼,或深或浅,或甜或淡····

元宵啊本身就寓意着团圆的圆满。所以我要说,你快乐,天天像过年,你悲伤,日日像末日。

过了今天的元宵节就算过完了年,元宵就是年最后的疼爱!但绝不是生命最后的疼爱!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5

我国传统节日有很多:中秋、春节、端午……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

元宵节那天,老妈煮好了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就往嘴里送,老妈大叫道:“小心点,别烫着!”我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黏黏的、香香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吃完晚餐,我和老爸老妈一行六人一起去月河,梅湾街观赏花灯。一路上,看灯的人可多了,男女老少都有,大家兴高采烈地边说边笑,整个城市一派节日的气氛。

到了梅湾街,啊,那里就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忽然,一个“礼花”“嘣”的一声飞向天空,在夜幕衬托下绽开,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落,快到地面时才消失。一会儿,又有几颗“流星”从空中划过,闪闪发亮,飞向云层。接着义出现了无数小礼花,噼里啪啦的响声吓得我赶忙捂住耳朵。

走过梅湾街,我们又来到了古老的月河街,这里举行着猜灯谜、观彩灯等活动。啊,彩灯五花八门好看极了,有叮爱的兔子灯、漂亮的孔雀灯、威武的狮子灯等,让我们左顾右盼,应接不暇。再看看周围的人群,个个笑逐颜开,满脸洋溢着幸福美满的神情。我恍惚觉得自己在做梦,叮这的的确确是身临其境。元宵节多开心啊!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6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叮咚叮咚”,快乐迈着无声的步伐悄悄

降临在人间这个仙镜,在这缤纷的世界里,我们迎来了元宵节,对了,在元宵节里,“花灯可是主角哦!

站在远处,连串的花灯好似两条五颜六色的长龙,直朝街道的尽头游去,它又像彩链,缠绕在两旁的“圣诞”树上,发出夺目的光彩,好象照亮了全世界,它还像银河,望不到尾,而我们只是岸边的绿叶,静静地欣赏着映在河面上闪烁的星星……

小摊边,马路两旁,街道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了人群,欣赏那美丽的画卷,一只小黄牛闯入了我的视线,定睛一看,这只小牛花灯可爱极了,蓝色的羊毛般的头发,两颗乌黑的眼球好象在滴溜溜的转着,还有那张可爱的嘴,大大的张着,好象什么事让它开心地合不拢嘴。更有趣的是那一对牛角,金色的,像金色的牵牛花,不停地打着转,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小牛花灯,别的花灯也不差,一个个都在争奇斗艳。瞧!那只小老鼠花灯,胸前挂着金色的带子,咧着嘴,在欢呼我们的到来。长长的耳朵,红红的眼睛,白白的绒毛,这一下子让我们联想到了小白兔,它们前面露着两颗大暴牙,耳朵竖的笔直笔直,好象正在思考什么。脸谱灯更是不落后,托着长长的丝带,随风飘动,好象展现在我的眼前,一半脸黑,一半脸白,使我一下子没有回过神来。更惹人喜欢的还是星星灯,它全身金黄,十分耀眼,时不时的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它不禁让我想起了五星红旗,它总是保持着自己的本色。在夜空也是如此,它总是站在月亮旁,虽然没有月亮那样亮,给故乡照得分外亮,它是纯洁的,招唤朋友,一起照亮人间。星星给月亮陪衬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好一个镇海的灯会,它不仅是一个灯的海洋,而且是个人海,无数的灯和无数的人聚在一起,构成了景色奇异的灯和人潮。这也不正标志着,我们镇海的经济在发展,吸引了许多游客。我们在灯的海洋里尽情地欣赏。

我完全沉浸在灯的海洋。渐渐的,天下起了毛毛细雨,风轻轻地吹着,我的心也随风儿飘向美丽的城堡……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7

元宵、花灯、舞龙是附着情感的物质载体,如果只追求物质上的花样翻新,节日就会失去凝聚力。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如何“打磨”作为文化表达载体的传统节日,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一个传统不是因为古老才有价值,相反是有价值才古老。元宵节传统的价值经历了千年岁月的锤炼与淘洗,历久弥新。今天,在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新时代环境之下,元宵节传统民俗迎来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机遇,积极看待传统节日习俗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背靠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古老的元宵节将以青春的姿态,不断吸纳新的节俗元素,柔软而持续地更新着自己的民俗传统。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8

我们刚刚送走快快乐乐的新春佳节,转眼间又迎来了热热闹闹的元宵节。提起元宵节,大家都不陌生,这一天的晚上。我们都会观灯展、猜灯谜、看烟花、吃元宵。但今年的元宵节比往年更热闹,令我终身难忘。

下午五点半左右,我们一家来到了紧靠东湖的向海大道,这时天已经黑了,但向海大道的东侧却是灯火通明。各式各样的彩灯沿街一字排开,有“五谷丰登”、“与时俱进”以及走马灯、激光灯,还有天上飞的孔明灯……数不胜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金社裕农的彩灯“大展宏‘兔’”。

大约在晚上7点钟左右,在东湖开始放烟花,首先看见一个光电直冲空中,之后听见“轰”的一声,烟花爆裂了。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仿佛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花瓣越开越大、越来越亮,整个大地如同白昼,如梦如幻,美丽极了,只见星花越来越低、越来越暗,转眼间天空中只剩下烟云般花瓣的痕迹缓缓的飘香远方。这时一颗颗烟花又从烟花筒中喷发,犹如一串串珍珠、一颗颗流星、一朵朵菊花、一条条瀑布……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烟花,在天空中飞舞,各式各样,五光十色,夜空顿时变得光彩夺目,此起彼伏,人们也惊叫不绝。

晚上八点,我们回到了家,奶奶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一个个汤圆像珍珠一样,我夹起一个放到嘴里,软软的、粘粘的,咬一口,甜甜的汁流变满嘴,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爸爸妈妈看见了,开心的笑了,我们边吃汤圆边看元宵晚会。

这个元宵节使我度过的最快乐的节日,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19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保留着吃元宵、逛庙会和赏花灯等习俗。舞龙灯是我的家乡最盛大的活动,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习俗。

大年初八,村民们就开始亲手用竹条制做龙头,再贴上宣纸,然后画上龙眼、龙嘴和龙须等,龙头内再放一些灯泡和发动机,一直忙到大年十四,一只高大威武的龙才能够完成。

大年十五是出灯之日,装扮得五颜六色的龙头被抬到了广场上,村民们纷纷抬着自家的板凳灯有秩序的接在了龙头后面,不一会儿,一条长长的巨龙展现在我的眼前。突然,“嘣,嘣,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拉开了舞龙的序幕。接着欢乐的锣鼓敲了起来,喜庆的喇叭声吹响了起来,龙开始舞动起来了,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当天色渐晚,所有的灯和蜡烛都点燃起来,游动的龙时而快时而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美丽极了!在广场上转了几圈后,龙头被抬出来了。很多人都去钻龙头,这预示着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外婆也带着我去钻,好紧张又好刺激。

元宵节真是热闹,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悦。我喜欢元宵节。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0

元宵节是一个热闹而又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新年热闹的气氛刚刚结束,元宵节又来临了。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大家,大家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大家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大家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大家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大家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风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他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在我们东北,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滚冰和打花脸。小孩在元宵节这天,要到冰上去打滚,意思是滚了冰身体健康,抗冻。打花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见谁就往谁的脸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脸,谁脸上最花谁就,就有好命运。

啊,原来元宵节真是不错,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节是中国历最热闹的节日,大家在一起快开心乐很有趣儿,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的大家都在元宵节里得到了莫大的开心。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1

在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丰富社区居民和广大离退休人员节日的文化娱乐活动,开创社区和谐、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增强居民群众团结向上、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2月15日上午,宝积社区党总支以“社区喜迎元宵节,居民同乐促和谐”为主题在社区大门口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来自社区的党员、退休人员、空巢孤寡老人,弱势群体、社区志愿者等近4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叠彩街道党工委书记秦亮也来到活动会场指导工作

社区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事前做了全面的布置,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五颜六色的彩旗和谜语在风中飘起。整个活动现场节日气氛浓郁,喜气洋洋。既安排了管段民警做好保卫工作,还邀请了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为现场的老人免费体检。不但准备了套圈、盲人击鼓、猜灯谜等多项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游戏活动,还特意安排了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的热闹环节。

活动现场,社区主任刘永红首先向居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并致以良好的祝愿。接下来在一阵阵的掌声、欢笑声中,活动正式开始,老人们有的玩套圈、有的正在猜谜语、而有些老人却开心地包起了汤圆来。老人们个个都欢声笑语,精神抖数,充分反映了退休老人幸福和谐的晚年生活以及对社区组织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的支持与热爱。当志愿者们把象征团圆吉祥现煮的热腾腾的汤圆送到现场每位老人的手中时,不但让老同志们感受到了政府给予的关怀和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也让大家更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和内涵,现场的人更能感受到她们在社区这个大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使宝积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展示了社区文化风貌,使宝积社区居民亲身体验了文化魅力,丰富了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知识,开阔了视野,让居民过上了一个温馨、愉悦、轻松的元宵佳节。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2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要看舞狮子和吃元宵。

元宵节的时候,爸爸带我去看舞狮子。来到那里,只见人山人海,我和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虽然挤了进去,但是戏也快结束了,但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看着看着,突然一只“狮子”爬到另一“狮子”的头上,跳了下来,我吓得闭上了眼睛。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那两只“狮子”生龙活虎,没受一点伤。突然,“它们”各爬上了一个很高的板凳上,嘴里吐出了一幅对联,人们纷纷鼓掌。

回到家后,只及一碗又大又圆的汤圆,正等带着主人的到来我顿时饿了起来,就连忙吃了一个。啊,是芝麻馅的,不但香甜而且光滑。这种味道,至今还使我元宵节回味无穷。

我盼望着下一个元宵节快快地到来。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3

元宵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人山人海的时代广场,欣赏那些精制的花灯。

我看见哈密市市中心美丽的瓜乡少女,手捧一个大而诱人的哈密瓜站在由哈密瓜堆成的宝塔上。宝塔下,五个福娃拥抱着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嬉戏玩耍。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一个庞然大物映入我的眼帘。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巍然屹立的巨龙。这条巨龙足有20米长,1米宽。龙的眼睛是用明亮的电灯制成的,龙头还可以自由摆动,真是栩栩如生。我们再往前走,望见凯旋门门前的一个花灯门真是色彩迷人,给凯旋门又添了几分姿色。

我们穿过有两个瓜乡少年搭成的门就进入了福娃长廊,它前面的两只一粉一蓝的小老鼠吸引了我,我顾不得欣赏福娃花灯和妈妈的叫喊,连忙跑过去要看个究竟。哦!原来是小老鼠在开派队呢!而且由刚才那两只小老鼠来跳旋转舞,多么有趣啊!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红旗杆旁,前面一个灯笼形式的花灯更是美不胜收,而且在最后面告诉我们:哈密会永远和谐永远美好!

虽然花灯不多,但我从精致的花灯中感受到它象征着哈密在奔腾飞速的发展!我相信,哈密的.明天将会更美好;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会非常成功!今年是奥运年,所以我希望我们中国的奥运金牌拿的是最多的!让我们为奥运健儿喝彩吧!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4

在文化传播层面,央视元宵晚会延续春晚“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的主题,同时结合传统元宵节特点,主打“金猪闹春”,“闹”与“乐”成为两大关键词,围绕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联欢特色三大主线展开。以此充分发挥中华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的功能,增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做出了引领和示范。

在休闲消费领域,人们燃灯放焰、看灯赏月、共吃元宵,赋予了古老节日现代的仪式感。此外,不少社区居民在假期举办包汤圆比赛、灯笼手工制作,并通过喜猜灯谜、做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可以说,元宵节正在逐步接轨现代社会规范与生产生活方式,并以其古老的价值理念释放新的影响力。

在时代巨变中,站在文化变迁的视角审视传统节日,元宵节如何与现代生活更好对接,仍然需要找准定位、继续创新。

增强文化自信和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其重要保障之一。从农耕社会走到今天,支撑节日习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发生了根本变化,曾经有序的节日系统逐渐变为零星的时间符号。就元宵节而言,如果不能将它独有的情感寄托和精神价值现代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传承和弘扬,就很难让它“活在当下”,就不能真正成为一个“节日”而只是“假期”。

元宵、花灯、舞龙是附着情感的物质载体,如果只追求物质上的花样翻新,节日就会失去凝聚力。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仍需要不懈努力。如何“打磨”作为文化表达载体的传统节日,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一个传统不是因为古老才有价值,相反是有价值才古老。元宵节传统的价值经历了千年岁月的锤炼与淘洗,历久弥新。今天,在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新时代环境之下,元宵节传统民俗迎来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机遇,积极看待传统节日习俗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背靠传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古老的元宵节将以青春的姿态,不断吸纳新的节俗元素,柔软而持续地更新着自己的民俗传统。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5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元宵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青睐。这其中既饱含着人们对当今新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之情,也体现了元宵节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人们之所以对元宵节情有独钟,除了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外,还与元宵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从元宵节的起源到民间习俗,都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一方面,元宵节丰富多彩的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踩街巡游等活动,充满了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质。另一方面,元宵节适应了广大民众在物质、文化、审美等方面的需要,比如,"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无疑,元宵节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不仅有着其悠远的历史背景和民间习俗,更重要的是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底蕴。倘若忽视了元宵节的文化特质,元宵节就被庸俗化、边缘化,如此一来,必将淡化和抹去元宵节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显然,元宵节作为高雅的民族节日,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倘若是脱离了民族性,抛弃了文化元素,元宵节就会失去节日寓意和韵味。

从这个意义上说,元宵节不可缺少文化元素,要使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就必须赋予元宵节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元宵节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体现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重视和塑造元宵节节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丰富元宵节日内涵,开展一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活动,是对优秀传统节日的传承。只有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依托,多一些文化元素和乡土气息,才能在元宵节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6

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回家乡欢度元宵节。

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家乡虽然偏僻,但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几乎都回家,所以家乡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进家片刻后,我随妈妈去点香。我们要点的可不是普通的香,它有一根柱子那么粗大,一米多高,而且这一柱香非常精致漂亮,表面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那条龙栩栩如生,正要腾空而起,真是“神龙盘玉柱”。到了大宗祠,这里早已香烟袅袅,许多人都在拜佛,以求平安。我们来到自己的那一柱大香前,只见盘在香上的龙张着大嘴,好象要来一招“灵龙吐珠”,又像是对我们说:“主人,你们终于来了,我已经等很久了,快把我点上吧!”大伯和二伯合力将桶和香搬到一边。接着二伯拿出随身带着的一瓶油,倒在香的最上面,然后点着火。顿时,微小的火苗就迅速变大,变成一条火龙。很快油燃烧完,火灭了,“龙香”上不停地升起缕缕烟雾。

点完香,我们又来到二伯家门口,吊上鞭炮,等待欢庆_的队伍的到来。听二伯讲,村里有个习俗,就是每逢元宵佳节的时候,乡里都组织迎春_,_的队伍来到哪家门前,哪家就要放鞭炮。所以_的队伍所过之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二伯正谈着,_队伍已经来到门口,只见长长的_队伍像一条长龙,东不见头,西不见尾,踏着平坦的村道缓缓向前进。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琴,有的打鼓,还有的扛锦标,锦标上写着“万事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大字。我正看着,爸爸已经点响了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鞭炮声伴着欢庆队伍动听的笛声、琴声、鼓声,组成了一首欢庆元宵的歌。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7

又是一年元宵时。元宵节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点出了元宵节的精髓。闹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锣鼓……在热烈欢腾的“闹”中,风情民俗和民间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挥洒张扬,在祥和喜庆的“闹”中,人们内心的欢愉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得到尽情表达。正如童谣所唱:“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花灯编织着故事,也编织着期盼。

元宵节就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没有“闹”,则没有元宵节。正是“闹”,使传统文化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张力,在民众心中留下美好记忆。事实上,一直以来,元宵节中的狂欢成份日渐淡出,元宵不“闹”了,恐怕也正是元宵节在许多地方许多人的印象中异化为“汤圆节”,将吃汤圆当成过元宵节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重拾传统民俗,弘扬民族文化已成共识,传统节日受到了重视。比如具体到一个元宵节,“闹”的色彩也在浓起来。但据实而论,“闹”得还远远不够。许多地方的闹元宵,无论是“闹”的人群还是“闹”的空间,仍很狭窄。

以上海为例,为了观灯,一个豫园被“挤爆”,客流日破35万人次,被人潮挤得东倒西歪的游客感叹,到豫园根本就是来看人的!九曲桥上几乎水泄不通,想看一眼水上的花灯也很难,大部分时候都只能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在这种逼仄的空间中,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等亦是勉为其难。考虑到安全因素,豫园已准备好在游客突破上停售门票,实施“封城”措施。在豫园,闹元宵事实上已是心想事难成。而豫园的“见人难见灯”,其实也是许多地方元宵灯会的缩影。

民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只有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才能充分享受和传承。把民俗激活,使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习俗能够在今天继续拥有澎湃活力,前提是民众参予,而“闹”就是参予的生动体现。因此,让“闹”走出一个几个“园”,让“闹”得到更广阔的空间,显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8

图书馆闭门谢客、春节和元宵活动取消、贺岁片撤档……远离聚会安心宅家,成为这个春节特别的标签。然而在这份全民的安静里,涌动着共识,充满着力量。在这场波及全国的战“疫”中,没有一个局外人,面对疫情,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武汉血库告急,江西启动赣鄂血液联动保障机制,不少市民献上爱心,为武汉战“疫”出一份力;爱心企业自发向封闭管理小区免费配送蔬菜,得到小区居民由衷称赞;退休老党员自发穿上红马甲,与乡镇社区干部一道,走村入户排查、参与设卡值守、为湖北返乡人员测体温、拿着大喇叭义务宣传……

信念和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体现着信念。众多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逆行”的身影里,体现着信心。对更多的公众来说,爱护好自己和家人,就是此刻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虽是元宵佳节,但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处于关键时期,防疫工作不能停下脚步。“门虽封禁、人情犹暖,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封闭管理、减少人员聚集不能将关爱隔绝。自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后,广大基层工作者作为“逆行者”,在绝大多数人元宵节“宅”在家中的时候,他们仍然穿梭在街头巷尾,传播着对居民群众、隔离人员的关爱。他们为居民和观察人员送来汤圆,让他们在疫情笼罩下的元宵节同样感受到暖暖的温情。街上的热闹少了,但人们心中的温暖没少。疫情面前,这是一个特殊的元宵节,广大基层干部舍弃小家团圆,只为赢得大家安康。

去年元夜时,舞龙灯闹元宵。今年元夜时,你宅家我守候。元宵节不团圆,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相聚。今年的元宵节在全国上下合力抗击疫情中度过,病毒无情人有爱,这个元宵很温暖。相信只要我们心有大爱、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日迎接春暖花开!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29

本次元宵节小区活动是一次创新,体现了大带小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推着小推车,托班的弟弟妹妹坐在里面,中班的哥哥姐姐搀着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一队一队的游__小区,家长则跟在后面一同游小区,这样的活动是第一次,也是大胆的一次,因为全园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家长,一起参与,场面非常壮观,让住在小区里的人们一同感受了元宵节的快乐。另外本次的活动计划详细,考虑周全,使得活动中,那么多的家长和幼儿都井然有序进行活动。

一、团结一致、分工协作

这次的活动离不开全园老师的共同努力,活动前各班老师能带着幼儿一次次的熟悉游__小区的路线,需要的材料能发动各班家长进行收集,为幼儿园开展此活动解决了后顾之忧,大家在游小区的时候,不仅照料的是自己班的孩子,还要兼顾和自己相邻的班级的幼儿,包括生活老师在内,大家分工协作,为一个目的而努力,使得这次的元宵节活动让家长们觉得老师考虑的很详细。

二、活动促进了幼儿园的发展

这次的活动走出了幼儿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在这次的活动中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每位老师都有计划意识,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代表的是全园的形象,在游小区的过程中,要维护自身形象和幼儿园形象,要服从指挥者的指挥,听从安排,正因为老师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所以本次的活动大家配合的默契,取得了成功。

三、不足之处

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完美,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次活动家长的热情太高,参与的人太多,使得队伍拉的很长;当各小队走在小区的南门时,就听不到音乐了,随身带的收音机声音太小,不能将气氛调动起来。

虽然有不足,但很开心,整个幼儿园到处充满着快乐的笑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对孩子的成长欣慰地笑容和对这次活动所给予的热情支持与赞扬。我们也感受到:教育培养孩子不仅需要在平日的生活中,也需要在每一次与家人亲密合作的活动中,每一次的契机都是开启幼儿兴趣与拓宽想象空间的机会。

提供给孩子参与、感受的机会,让孩子们无时无刻地体会到快乐在自己身边。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以亲子联欢的形式进行,既融洽了师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情感交流,既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感受了大带小的关爱。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相信以后的活动将会越办越好。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30

“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放眼广州,元宵节的欢乐气氛在城市各处洋溢。商场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寺庙里轻烟袅袅,人们忙着拜神祈福;越秀公园里华灯高挂,游人如织……元宵节里,广州的节日气氛浓厚。热闹的元宵节,最经典的是那份传统味道——赏月、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挑灯笼、看舞龙舞狮……一幅“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欢腾图景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来。几千年来,这些传统民俗代代相传,是元宵节的“指定动作”,也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身份标识,弥足珍贵。

曾有人调侃年味变淡、佳节不复,而细心的人会发现,年复一年,那些饱含文化内涵的节日,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在时光的淘洗中,越来越受民众欢迎。尤其是包裹着民俗内涵的节日庆典,更是拥趸者众。据报道,春节过后组织举办灯会的多个景区已进入预订高峰。除了知名景区的传统灯会,今年国内多个水乡古镇古村落也推出大规模的元宵民俗节庆活动,深受民众欢迎。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历史文化悠久,在元宵节里“大秀家底”。今天正式开罗的广府庙会,首次尝试巡游+汇演的形式,展示千年广府文化,吸引无数街坊。这是民俗的嘉年华:不仅有《五羊仙舞》首次亮相、南国红豆竞芳菲,还有“龙狮队”、“沙湾飘色队”等夺人眼球。热闹的巡游队伍大张旗鼓、走街串巷,蔚为壮观。这是活跃广州的缩影,也是一张生动的地方文化名片,不仅丰富和活跃了民众生活,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让外来游客了解广州、爱上广州,增强了文化影响力。

除了广府庙会,省内不少地方的民俗活动同样异彩纷呈。惠州西湖花灯展、佛山“行通济”等同样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品牌活动。这些大型活动一方面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它们如一位故知,如约而至,伴随当地民众走过一个个佳节;另一方面它们在传承中创新,印刻着时代内涵。年年花灯展,年年均不同。技术、设计更新换代,不同的造型、不同声色效果令人应接不暇。在安全形势严峻的当下,坚持举办这些大型活动,管理者也煞费苦心,值得点赞。加强安保投入、实行交通管制、增加安检、设置医疗应急救治……多部门联动,多方位投入,公共管理在一次次大型活动的考验中提升,“文化惠民”在一次次节庆活动中兑现。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传统元宵节的热闹如约而至。小家庭里的一颗汤圆、一个灯笼,大社会里的一次巡游、一场庙会,都是你我对传统文化的共同坚守。乐见全城欢度元宵节,让我们再次为璀璨的中华文化举杯!

2023元宵节心得体会 篇31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耍龙灯,闹花灯的习俗,而耍龙灯这一活动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人间风调雨顺,王母娘娘趁着天气好,就开了一个盛大的宴会。但是,玉帝很爱喝酒,而且一喝就喝的酩酊大醉。这不,这一天他又喝醉了。宴会结束后,他又忙着写雨簿,一下疏忽,把雨簿写错了。这下人间可大乱了。有的地方洪水暴发,有的天地干旱…有条青龙知道了,悄悄地飞上天,偷偷改了雨簿。这时,玉帝也察觉到雨簿写错了,所以,他打开了雨簿。呀!雨簿好象被人改了!他马上派人查找是谁该了雨簿,最后,他才知道是青龙改的。他很生气,所以,他马上派丞相到凡间去追杀青龙。

丞相来到凡间用尽了各种办法最后处死了青龙。死后的青龙化作一只神鸟,天天在灵宵殿外哭泣,玉帝很内疚,明明是自己写错了雨簿,还要处死给自己改错的青龙,所以,玉帝让百姓们隆重纪念为民造福的青龙。

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老百姓就会用竹子扎成龙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扛着龙灯游街串巷,以表示对青龙的感激和怀念。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现在。

每年的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也要去看耍龙灯,真是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