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建立论坛,建立一个大型的,成功的论坛。“个性化”这个不是最重要的,太个性可能只有一部人会接受,而不能使大部分人接受``那么要做大``就很困难了!所以,一个论坛最需要的是“大众化”,版面、设置、风格(这个尤其重要)并不是需要什么太特别、个性,而只要做到大众化,那就可以了!简单清晰的版面、简明易懂的设置,这是很重要的,报错类,编译系统在编译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它会给出错误信息,这是程序员最喜欢的问题,呵呵,不是变态,而是这种问题查起来最简单!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逻辑类,比较讨厌的问题,程序编译成功,也能运行,不过显示的结果不是你逻辑中期望的结果,建立论坛的心得。oh,mygod!怎么办,没有提示信息,只能凭经验和感觉去分析错误的结果,然后查源代码,顺利的话,几分钟解决,难缠的一天下来也没结果!

性能类,很可怕的问题,程序编译成功,也能正常运行,显示也正常!但是,偶尔隔段时间给你来个错误,你根本不知道错误是在什么情况下触发的,或者程序性能不如同类程序的高,运行慢,这些问题,有些一个星期一个月能解决了,有的几乎就是顽疾,治不好。我就曾经被这种问题折腾的死去活来!

所以,要想学好编程,就要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尤其象ASP程序,逻辑方面出问题的情况不大,出的问题基本都是报错类的,有出错信息,出错位置,自己分析分析应该不难解决。我看有些人愿意在论坛上花个三天等别人告诉自己问题,为什么自己不去解决呢?自己查到一个问题,就长了一分经验,这才是程序员的财富!

一个没有特色的论坛,生命力就弱,那么……你用什么来留住访客呢?有了特色,访客就会记得,会告诉身边的朋友,叫大家一起上。以上就是我建论坛两周来的心得。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2

寿**乡位于汝城县西南部,属小垣矿区的下游,是一个社情民情较为复杂的乡镇。近年来,延寿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不断强化治安防范,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面落实“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XX年连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平安乡镇“。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到位,全面落实工作职责。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综治办。指导各村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为一体的综治网络,各站所社加强了内保组织建设,全面落实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是宣传到位,确保平安创建活动深入人民。全乡粉刷永久性墙体标语120幅,制作平安宣传栏17余个,悬挂宣传横幅5幅,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采取宣传车、广播喇叭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创建的目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浓厚氛围。

三是制度到位,确保平安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并把构建“平安延寿,和谐延寿”纳入到规划中,使这项工作达到党委有决定、政府有规划、办事机构、落实有依据的“四有”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站所社、个体工商户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了乡驻村干部包村责任制,制定了考核奖惩细则,实施综治风险抵押金制度,乡村干部分别向乡政府交纳800元、100元风险抵押金,抵押金的退还直接与该村的综治工作挂钩。每月对“平安创建”活动进行检查,对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开展好的村、站所社和个体工商户,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在全乡通报批评,向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真正做到了分解责任,传递压力,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是投入到位,确保有钱办事。乡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发展”的思想和“花钱买平安、投入保稳定”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的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近年来投资10余万元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办公设备和巡逻车、彩电等设备。投入3.4万元用于平安创建宣传经费。同时,各村从办公经费中对巡逻队员进行生活补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了巡逻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3

3月26日,我校举行教师论坛会议。全校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持续1个半小时。

会上,李国文老师和方伟老师做了教学经验典型发言,谈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学校各级部领导进行了精彩点评,气氛热烈,本次论坛,我受益匪浅。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每想及此,我就会忐忑不安地暗问自己:“你是哪种老师呢?你应该成为一位什么样的老师,才无愧于孩子们和自己?”这次论坛让我感触颇深,肩上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我也更好的领悟到了政治教学改革中必须重视的一些问题。

第一,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

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一个中学政治教师绝不能只守着一本教案和几份参考资料,而是要自己更多钻研教材,要多的熟悉整个中学的教材。还必须博览群书,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裕如;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能对教学提出那么多精彩的评论。

第二,教师还应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明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不会过分地把精力放在所谓“课堂教学艺术”上,关键还是在于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看你是否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第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政治的“奥秘”是不可能由教师传导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引路和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他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旁人是代替不了的。学生虽然能得到教师的指点,但要登堂入室,窥视宏奥,养成良好的素质,则主要还得靠自己的努力。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教师会学得更好。那么,作为学习主体的“引路人”,教师应当为学生做哪些事呢?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治学方法,其次,要优化课堂结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时刻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朝着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4

x月23日下午,xx大学在xx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楼233报告厅举办第二届“名师论坛”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优质课程建设,倡导卓越教学”这一主题,邀请了浙江大学吴敏教授、xx科学技术大学xx教授、理工大学xx教授和xx大学沈xx教授四位国家教学名师,分享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xx大学王副校长和包括师范大学、邮电大学和延安大学等120多位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xx教授主持。

xx大学王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了一直致力于尊师重教活动,努力营造教师以教学为责、以教学为荣、以教学为乐的氛围。此次名师论坛活动同时也在配合学校“双一流”建设,把提高课堂质量作为主要目标,全面启动“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通过此次活动帮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拓展视野,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学能力。这种办学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的发展中,先进的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浙江大学吴敏教授从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吴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在精品课程建设、视频公开课资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慕课等方面的尝试,并重点介绍了“新生养成教育”慕课,希望以此做好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最打动我们的是他分享的自己三十多年的从教心得: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无限,“用爱心去教学”,尽心、尽力而为;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以学识魅力感染学生;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爱教书才是成为一名合格大学老师的基本条件。

xx科学技术大学xx教授就“如何把课上好”谈了自己的体会。他指出,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课程建设犹如打造精品连续剧一样,教师身兼编剧、导演、演员数职,要十年磨一剑。向教授指出,课堂自始至终都是传道授业的最重要场所,教师课堂上要加强与学生交流互动,采取启发式“灌输”,讲授时要兼顾广度与深度、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向教授把教学比作戏剧表演艺术,“唱念作打”从教学基本功入手,把备课、上课、答疑解惑各个环节的做踏实,才能把课上好。

理工大学xx教授介绍了他在基础课程建设方面的思考。他指出,要让学生批判地获得专业基础知识,通过批判思考、自我创造逐渐培养批判性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这一目标,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非常重要。孟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师需加强自身学识修养的理念,给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挑战。让我们有了一种思考:我的学识够不够给学生形式一种潜移默化的正能量的影响?

沈xx教授认为教学应该“学生为本,质量优先”。课堂教学需以学生为中心,可通过如下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兴趣:坚持问题导向,教师可以自己设计问题,或提供最前沿科研报告,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用科研支撑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采用论文考核,鼓励学生跨学科横向联系。教学最重要的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教学为乐,以培养人才为荣。沈老师以科研带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在大多数的本科教学中是极为少见的。非常认同这种给学生一个高的平台,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潜力的教学理念。

xx教授最后总结指出,四位国家级教学名师聚焦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分享教学心得体会和真知灼见,激励大家投身教学,促使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总结如何建设好自己的课程、如何做好自己的教学。希望通过“名师论教”活动,能传播教育教学先进理念,交流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

参加完此次“名师论坛”活动之后,我们的收获颇丰。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对各位名师的发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尽力实践。用名校高大上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5

一、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智力思维发展水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每个孩子生活的环境都不同,因此他们的经验、感受、及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情感都会有所差异,强迫这些学生同样的内容,而且还要达到相同的理解水平,这是不现实的。就像在听《热传导》这课中,老师来自北方,由吃火锅调花椒油导入新课很显然就不太适合厦门的孩子。

而《地球表面的地形》这节课最后的练习是让孩子研究厦门属于哪种地形,这样开放性的设置显然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当然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二、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有利于教学的推进

为适应当前教育形势,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科学课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基本知识之外,还应时刻关注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以及其他新兴学科的发展,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将这些进展适时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去,以便更加体现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在整个听课和报告的过程中,老师们的科学素养还是很好的,让他们的教学效果很出彩,这也激励我必须努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调高知识结构水平。

三、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

在5节课中,五位老师在科学探究的设计上都很突出,正如《科学课程标准》中说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他们在由原先的注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总之,这次科学特级教师及名师论坛活动,让我对国小学科又有了新的认识。不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还能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6

20xx年7月12日14日,我非常荣幸地观摩了江州区第一届中国小校长论坛,真的非常感谢教育局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本次培训,各校校长的专题报告给我今后的教育之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校长们精彩的讲座、点评和教育局李副局长、基教股谢股长的点睛总结让我的学校管理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理论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错,3天的培训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有如一股清泉流入了我的心间,让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视野越来越开阔,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细细品味,真是:获益匪浅。

一、让老师挺起腰杆做人。

我校蓝高军校长的《让教师用心灵解读教育的真谛》中的一个观点之一。老实说,要想让老师爱岗敬业,首先让老师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是体面的职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家长、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程度是不够的。因此常会有些学生家长到校长室对老师进行投诉。蓝校长了解情况后耐心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怒气冲冲而来平心气和而去,家长放弃了找老师的麻烦。蓝校长不让当事人在家长、学生、同事面前丢脸,但过后他会找到相应的老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很多老师看到这样的处理都感到很满意,觉得校长在为我们着想,我们理应努力工作,为我们自己争光。老师们做错了什么,蓝校长不会当着众人的面批评,更不在学生及家长会议上这么做。相反,在家长会上蓝校长表扬我们老师如何的努力、如何的敬业,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二、来自家属的支持是我们老师特别是学校领导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江南三小梁华宁《水文化建设中的水性管理》中我深深体会到这点。他每个学期都举行全校教职工及家属的座谈会,使家属在活动中感觉到这个集体的荣誉和凝聚力,从而支持爱人在这个集体中的工作。学校领导要想把工作做好肯定会影响到对家里的照顾,如果没有家属的支持和理解,只能会顾此失彼,使工作陷入两难的境地。江南三小在全体老师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下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浩浩荡荡的向理想的彼岸奔涌而去。

三、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1、是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

2、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之间的关系3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上是校内的,校处的关系就更多了。可以说,做为校长你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是很难把学校的各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下去的。

四、集中办学利大于弊。

驮卢国小韦文斌校长以他的亲身体会讲述了集中办学利大于弊。我到村里去家访,村民经常反映这样的事:

1、提前很长时间放学;

2、上课时间到了但学校没有老师上课;

3、村里的都是些老的老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水平也很有限;

4、一个老师上几个年级,虽然学生人数不多但却弄得老师身心疲惫;

5、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简陋;

6、教学点分散,上级领导督促检查很难到位。韦文斌校长所说的应该不是个例,从这个学期开始,新和镇所有的村级国小都集中到新和中心国小和新华国小办学,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也是一个管理上的挑战。在新和再也看不到哪位家长因送小孩到新和中心国小读书而在别人面前高高在上的得意样子了。但是国小一年级的学生还很小,独立能力不强,学校要做好当爹当妈的角色。

五、立足教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个人较务实,不善创新,对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在潜意识中有一种抵触情绪,总认为教学不能搞的太花俏,否则教学成绩如何上去?因此,平时的教学工作遵循按部就班原则,一步一个脚印策略,虽有一点点创新,但不够大胆不够放开。江南一小颜日进校长的《立足教科研工作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我认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江州二中何林俊校长《规范学校管理提升教学质量》,还有那隆中学黄军雄校长在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也都提到了教科研工作。很多学校之所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与教科研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作为学校中层领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争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短短3天的培训,使我补了元气,增了才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更让我的教学管理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是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7

20xx年7月21日至23日,我有幸到广州参加了第四届广东省中国小班主任工作论坛。本届班主任工作论坛由广东省中国小德育研究会主办,上海市中国小德育研究会友情支持,论坛在两天半的时间内,对班级的功能与价值和全媒体时代班主任的核心能力两大主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培训时间虽然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欧美和中国的教育

7月21日上午,我们首先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的专题报告:建设新集体,培育新个人。李教授第一点给我们讲了国际对话中的中国学生班级生活,欧美教育是没有班主任的,在欧美的教育制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叫“顾问”,有时也翻译成“辅导员”。这个角色在中国的教育里面是没有的。无独有偶,中国的中国小教育里面,也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叫“班主任”,也是欧美没有的,因此,英语也没有对应的翻译。在中美教育中,顾问和班主任的角色既相似又不同,体现了中国和欧美教育思想的不同,就是:在欧美教育中,成人的角色是启发、帮助和引导学生。而中国教育中,成人的角色是管理和控制学生。因此,从校内的职位、专业的训练和工作的内容上来看,两者相差很大。第二点讲教育视觉下的集体与个人,美国孩子的午餐在走廊吃,课间时间也是在走廊,这样的话,让人感觉“无家可归”,教室不能给孩子提供归属感,不能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在中国,最典型、最示范的就是有班主任,孩子在教室里能找到归属感。马卡连柯式集体与个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他把集体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教育范畴,分别从对象、年龄和主体等几个方面揭示了集体与教育的内在本质的关系,这是教育研究上的一个突破。同时,马卡连柯的这一思想无疑也有方法论上的意义。他抓住了诸多教育现象中集体这一独特的教育现象来进行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研究,并将这一集体看成动态的结构,避免了静止地看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卡连柯的这种研究方法,为我们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又一突破,使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进行深度与广度方面的探讨。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现代人,因此,集体教育只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集体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场所。马卡连柯在他的集体教育思想中详细研究了集体中形成个性的完整体系。他指出,集体不是一群人,而是个性的联合体。集体与个性是作为—个双重的统一的对象出现在教育者面前。因此,在实践中,教育集体与教育个人“只有同时用一个共同的方法来解决才行。”这种正确的集体与个性关系的认识对我们的工作无疑会大有帮助。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人是未来的人,未来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的社会,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思想及其研究又具有未来教育的意义。

二、朴素的教育

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广东省中国小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郑学明老师给我们讲——朴素的教育最迷人。只要潜心做过教育的人都会发现,教育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刻意的高大上。朴素的教育最迷人,教育必须回归自己的本真。为此,打造优秀的班级团队应该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定好一个调

分数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做班主任,不可能不关注学生的成绩。但如果将目光仅仅停留于分数绝对是一种狭隘和短视。学习不是孩子人生的全部,成绩也不是衡量孩子能否成才的标准。我始终认为,中国小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比死记硬背大量的死知识有用得多。最终能够成才的都是会自学的人,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后学习的知识才能真正的掌握。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特别还有人专门花心思在考试技巧上,这些最终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若干年后,学生一般记不住你是如何教他做题的,但肯定记得住你是怎样教他做人的。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五种观念:团队观念、责任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自立观念。

(二)用好一批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生活百花园里独一无二的鲜花,应该让每一朵鲜花尽情地开放。班主任工作非常繁琐,事无巨细都统包统揽肯定是力不从心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来参与,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以筑墙为喻,讲明了只要大家各自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

(三)搭好一个台

人的情绪需要表达。成功的教育取决于沟通的质量。我觉得,任何时候,沟通很重要。对比较开朗的学生,要有口头表达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说。对比较拘谨的学生,要有书面表达的平台,让学生有地方写。对于这一点,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努力做到。

(四)把好一个舵

人生有起伏,生活有波折,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激励和引导。郑学明老师给我们讲了四个措施:氛围烘托、活动激励、细节入手和榜样示范。在榜样示范这个措施中,我们要做一个公平公正的班主任、做一个表里如一的班主任、做一个让人放心的班主任。

关于论坛建设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8

5月9日-12日,非常有幸参加了在东莞举行的“新课改背景下全国国小语文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论坛”。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收获的,尤其是吴忠豪老师有关“语文课程改革”的主题讲座,更是让我有了许多顿悟,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简要记录如下:

1.语文课堂教学要转变观念,语文课堂的目的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语文教学不在于对课文文本讲得太深太细,更在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感受,很多课文内容其实很简单,学生读几遍应该就知晓大意悟出主旨了,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绰绰有余,那老师该怎么教?是再多读几遍?再多让几位学生谈谈体会?吴老师的讲座,让我突然间感悟到,作为教师,在遇到这种“简单”课时,更需要多研究如何运用课文来教会学生学会一种能力,或是真正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或是学会如何写批注;或是学会画流程图;或是通过练笔学会写信等,一堂课所指导的方法不必太多,但一定要有重点,并集中火力攻这个重点。

2.从“内容”到“方法”。语文课堂到底更应该教书本知识内容,还是教学习方法。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更加体会到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3.语文课堂要回归“本体性”教学内容。本体性课程内容,即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特点的教学内容,具体说来就是指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三大教学内容。围绕这三大教学内容,就我的理解,语文教学应在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如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知大意的基础上,多指导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如通过分析句式、段式,来指导学生该如何品词品句,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实践和迁移,如马上运用这些方法来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从而对这种方法加以巩固和运用,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语文技能。现实情况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大多只有认知,没有实践和迁移。

4.新课标对“语言运用”的重视。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是新课标一大改变,因此,在课堂中,应多引导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如以填空形式练习说话、小练笔等,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

5.要充分用好“课文”这种现有的教学资源,一方面通过朗读、背诵来积累语言,另一方面,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这是余映潮老师在湾仔国小讲课时提到的一个观点,通过这次东莞论坛,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其实我们现在的课本中有很多非常好的文章或段落,如果老师能沉下心来,认真品读,认真研究,认真归纳,并在课堂上点拨引导,就能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能。五年级写作要求中,一般有一个要求是“文章要写具体”,但什么叫具体?老师该怎么指导学生写具体呢?我试过推荐优秀文章、赏析优秀学生作品等方法,但感觉效果不太好,除却少数尖子生写得很棒,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写得太短,不够字数要求,就是干瘪无味,毫无文采,因此我一直比较苦恼,感觉找不到突破口。

吴老师所举的例子让我恍然大悟。以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为例,他先让学生分析作者所写的九件事情中哪件事写得最具体,并谈原因。有的学生分析说,因为那件事写的篇幅最长,所以最具体,老师总结说,原来多写一些可以使文章显得具体;有的学生分析说,因为那件事中有写人物的动作,并用词非常好,老师总结说,原来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可以帮助我们的文章写得更具体······接下来,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孩子们总结出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来把事件写得更具体。

掌握了方法后,下一步就是读写迁移,可以从两方面来入手:第一,继续分析其他事件中还运用到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事件写得具体;第二,马上尝试写作,如“锄地”这个事件写的不太具体,那你准备怎么把它写具体呢?这时,通过充分运用课文资源,寓方法指导于无形之中,并及时加以实践和迁移,来巩固和运用方法,显得如此有效有用。

短短的3天学习,却让我收获颇多,大师们的方法和建议值得我好好回味,在学习的基础上再学以致用,如果能在自己课堂上有效运用开来,并能让学生有所收获,那就真正不枉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