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书香满园,涤荡心灵——精编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书香满园,涤荡心灵——精编读书心得体会 篇1

呐喊!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啦!一本《呐喊》,曾经激励了多少旧社会的年轻人。

书香满园,涤荡心灵——精编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加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真的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枪。

而《孔乙己》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满口“之乎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的死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去同情他呢?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么走下去。“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啊,他的债谁帮他来还呢?封建社会欠下的债,又有谁帮它去还呢?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传》,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性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愤慨。

《呐喊》所包含的,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小说,他们都引人深思。鲁迅就是怀着“哀其不幸,怒气不争”的心情写下了这些文章,描写出一段段社会风貌,塑造出一个个人物,展现出一种性格。

书香满园,涤荡心灵——精编读书心得体会 篇2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唱着这首歌,我又想起老师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小小的年糕都是美味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自己便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终于在路边看见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舒服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下,小女孩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一定是因为她不放心我。她突然明白该去怎样做。便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活着,让妈妈放心……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地做,一直到妈妈的眼睛闭上……可是我们现在却不知道知恩图报,而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纯粹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不管什么事情都让父母帮着做,就连平常的洗碗、拖地、收拾房间……也不会做。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同学……

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享受生活的阳光。

书香满园,涤荡心灵——精编读书心得体会 篇3

孩子终于要放寒假了,作为家长也感觉到可以利用寒假的时间好好陪孩子玩玩,自己也可以放松一下,不用再每天陪孩子检查作业和改错,心理也和孩子似得一样高兴。看到孩子寒假作业时,各种活动还真是不少。既然是孩子的寒假作业,作为父母当然要全心全力帮助孩子,从哪着手呢?当仔细阅读《日照港第二国小寒假亲子共度倡议书和征文通知》后,让我感觉到学校和老师真是用心良苦,通过书香家庭建设活动,建立了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共同学习的平台,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这里真心的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的努力,谢谢你们!

二年级的学生,因年龄原因,思维幼稚、好动,加上外界干扰因素多,如电脑游戏、网络、动画片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且充斥着暴力、言情等内容,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闲暇时,问孩子最想做的是什么?“玩电脑”回答道,最想吃的是什么?“肯德基”回答道,唯独对看书是只字不提。

书是提高素养、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怎样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个人认为,有计划的安排孩子读书时间,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好书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

为此我制定了我们家庭寒假期间读书活动计划:

一、每晚与孩子读书半个小时,让孩子明白所读内容与含义,父母负责解释。

二、每读一本书,让孩子谈体会,写读后感,父母负责修改和给老师信箱投送(寒假作业)

三、早起到奶奶家的路上播放古诗,父母负责解释古诗含义。

四、锻炼孩子对好词佳句的运用,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父母负责提示。

五、定期或不定期采购新书(来源:老师推荐、孩子同学推荐、家长推荐、网络推荐等)。

虽然我们家读书活动开展的时间不长,而且每天下班后还要抽取时间来陪孩子阅读,有点辛苦,但是每当孩子嘴里“蹦出”一个妙词佳句来形容某一件事情时,心理总是感觉欣慰无比。家长朋友们:在把人生最好的礼物—“好书”送给孩子的同时,我们也一起投入到书香家庭的活动中来,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密切配合,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书香满园,涤荡心灵——精编读书心得体会 篇4

“读书的孩子最好”,我一百次用这句话来鼓励女儿读书,也会经常抽空和她一起读书。女儿上四年级了,家里属于她的藏书已经有三百多本了,占了大半个书柜。从起初以图片为主的渐渐转变成了拼音读物,到现在的全文字(插图较少),书本从薄博的一二百页到现在的三四百页,书的类型也从《淘气包马小跳》、《皮皮鲁传》增添到《曹文轩纯美文学》、《冰心寄语》、《世界儿童文学典藏》、《少年文艺》、《阅读》等。

每天我要求女儿做完作业,看40分钟左右的课外书。书籍的选择面要广,尽量挑选她自己喜欢的书籍,像一些名著之类的购买儿童版的,最好还有些彩图,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便于理解,关于一些历史内容,比较枯燥的,孩子也难懂,我和她会一起收听《百家讲坛》的,我称之为“有声小说”。睡觉前5分钟,我会和女儿一起背诵一些宋词和三字经之类,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给女儿买的很多书往往我是第一读者,因为女儿每次看完一本书或者其中一个精彩的章节,总是迫不及待的想告诉我,同时会说出一些她的想法和看法,和我分享她的收获,其中一些优美的节段,哲理的词句她会画出来,或者摘录在本子上,还振振有词的告诉我:“毛主席读书就喜欢在书本上做记号,我是向主席学习!”我也会及时鼓励她,帮助她,那些特别好的书女儿会拿到学校个同学们看,《小王子》、《窗边的小豆豆》都深受同学们喜爱。

读书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书飘逸的氛围,首先父母要有一个好的表率。我已经不记得上次打开电视的时间,每晚女儿在认真的做作业,我也会在一旁看书,其实很多童话的也是写给成人的,孩子们看到的和我们并不一样。曹文轩优美的文笔,童话生活的描述感染了我,那群孩子们朴实、勇敢、坚强……让我相信人性的善良,在这一刻心是宁静的、纯洁的。很多时候当我心情浮躁,犹豫不决之际,坐下来读一些书,慢慢的会理出些头绪,书籍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电视、电脑普及的今天,希望我们还能静下心来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休息日还能和孩子一起逛书店,图书馆。让更多的家庭充满书香情趣!

书香满园,涤荡心灵——精编读书心得体会 篇5

自古以来,我们头顶的天空究竟有什么奥秘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关于世界起源有我国的盘古开天辟地之说等,西方世界则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于是乎,在欧美可以看到遍布大街小巷的教堂,大多数人都虔诚地信仰着上帝。不过很可惜呀,哈勃望远镜把地球周围200亿光年范围内的空间都检查了一遍,却丝毫没有上帝的影子。尽管这两种看法很明显都是错误的,但它也反映出人类爱思考的一面,实在想不出来时,就编一个盘古,上帝之类的出来,自圆其说。

霍金在这本书中试图用一种通俗易懂的阐述方式来解释高深的物理知识,以达到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的目的。尽管如此,这本书看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你没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的话,那就更加难以理解了。其实阻碍我们理解的最大原因还是我们平时生活在宏观低速的环境中,无法理解在宇观或微观下的物质及其运动状态。就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它在物质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才有意义,但我们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类情况,所以除非有超强的想象能力与抽象分析能力,想要明白其实很难。所以我将从一个业余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仅仅是出于爱好与好奇关于宇宙的起源,霍金教授坚持他的宇宙大爆炸观点。即宇宙原来是一个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因而它的密度无限大。它突然就爆发了,四散开来,同时爆炸产生的温度极高,从此宇宙就一直持续膨胀,直到现在,而爆炸的那一刻就是时间的开始。在膨胀的过程中,有些气体,灰尘渐渐冷却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星球,宇宙的样貌渐渐清晰了起来。这里有个麻烦的地方,那就是大爆炸是时间的开始,那么在大爆炸“之前”,那个奇点算什么,没有时间跨度么?或许用“之前”有些不合适,毕竟在开始之前能有什么呢?!可是开始又是从哪来的呢,这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无论你说什么是源头,你都可以怀疑这个源头的来源,结束这种无休止的怀疑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信一个最早的,没有“在那之前”。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上帝,霍金呢,相信那个“奇点”,可我呢,我不知道,上帝那么多人信,估计没什么可信度,大爆炸理论也只是猜想,没有被证实。事实证明,没有信仰的确是件很痛苦的事,脑中一片混沌,无法被拯救。

上面那个问题的确很折磨人,霍金教授自己也说的含含糊糊,一笔带过了,我也略过吧。下面讲的是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关系。在大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中,马克思简单的说了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时间与空间则是物质运动的表现,时间具有一维性。霍金和一大批物理学家却有不同的观点。首先,物质与空间的关系就很微妙——物质是扭曲的空间。可空间是什么呢?难道是真空?真空可是意味着什么都没有——虚无。这一点目前科学界仍在作努力,他们试图发现一种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东西,基本到不可再分割。可惜在夸克这儿遇到了点障碍,因为夸克已经是一种猜想了,几十年来一直都还未被证实。由于实验器材条件的限制,以及理论上的一些缺陷,对微观粒子的观测一直都有障碍,无法精确测得其运动状态。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就只能很郁闷地整天苦思冥想,试图发现一种全新的理论,但在这几十年里,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这本书中最引人思考的地方还是它的时空观。在相对论中,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都不存在。现在大部分人都已能接受绝对运动的观点,也就是说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因为缺乏绝对的静止的标准,我们无法确定在不同时刻发生的事情是否处于同一空间位置上,很多人也许会认为这很简单——同一地点很好确定。但平常人所说的同一地点是指在目前这个星球上的相对地点,把我们置身于宇宙之中,我们的位置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永远没有重叠的两点。因为地球本身正一刻不停地做着运动,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时间也变成相对的,就让人很难懂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的流逝似乎是一成不变的,按照它自己固有的规律行走,不受我们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用时间来记录已经发生过的事,把时间当做一个固定的标尺,我们在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尺下进行交流才不会有困难。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无情的指出不存在什么绝对时间,时间只不过是物质运动的附属品。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似乎没有方向,虚无缥缈,看不见抓不到。在相对论中,时间是一维的,它的方向就是宇宙膨胀的方向,我们的宇宙目前仍然在做膨胀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