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通用7篇)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 篇1

我通过读完冰心奶奶写的《小桔灯》这本书之后。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通用7篇)

自我觉得,我太软弱了,竟然还没有一个小女孩,的意志力坚强,我觉定,向她学习,让自己变得比她还坚强,她的意志力,深深的触动了我,心中非常激动,我佩服冰心奶奶《小桔灯》文章中的地下党员的女儿,这个小女孩。

由于组织遭到特务的残忍破坏,小女孩的父亲离开了家,母亲也由于特务的追踪的残忍,把母亲打的生病,特务太残忍了,小女孩成功逃过一劫,但是小女孩没有侥幸心理。小小年纪,一个小女孩就承担如此大的,小女孩不像一般孩子的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这一切,小小年纪肩上的担子就这么重。母亲被特务殴打,导致受伤,小女孩为了给母亲看病,小女孩就独自一个人上山,到乡公所楼上去打电话请大夫到家中给母亲看病,回去的路上小女孩,遇上了作者,作者问小女孩,家中的遭遇,小女孩没有对作者哭诉自己家的遭遇,反而很淡定的回答着作者问的问题,作者问一个,小女孩答一个,冰心奶奶想要去小女孩家中看看,小女孩同意了,去小女孩家的路很辛苦,很累,很长。到了小女孩家中冰心奶奶看了看,小女孩家中条件很艰苦,一个小女孩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家中的责任,冰心奶奶坐了一会,天要黑了,要回去了,小女孩就自己用桔子皮作了一个灯,名叫“小桔灯”。

冰心奶奶把小姑娘如何敏捷地用大红桔子,制灯、穿灯、提灯、点灯的一系列动作,以及送灯时的那一段话“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似乎觉得眼前有了无限光明,勇往直前!”这简短的话语,那盏灯实在照不了多远的小桔灯,在小姑娘的乐观,勇往直前,不畏惧精神下,成了“我”心上的明灯。

我觉得要好好学习小姑娘镇定、勇敢、坚强,不折不挠,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好好学习小女孩的美好精神。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 篇2

第一次读到《斑羚飞渡》是多年前的事了,当时颇受感动,感动的鼻涕眼泪一大把。但读的次数越多,越让我感到疑惑不解,怀疑这篇故事的真实性。

故事开头说“我们狩猎队分成好几个小组,在猎狗的帮助下,把七八十只斑羚逼到戛洛山的伤心崖上”,“逼”这个词,表明猎人和斑羚群之间的距离应该十分接近,何况“我”甚至能看到羚羊的表情“神情飘渺,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而面对即将到手的猎物,一路追杀的“我们”为什么突然不猎杀斑羚呢?作者安排了一个让斑羚群“冷静选择”的过程,斑羚群显然没有受到“我们”的干扰,说明猎手应该离着斑羚群还有一段距离。这岂不矛盾?

“好一会儿”,一个“过了一会儿”两个时间用语,“老斑羚”“退后十几步”和助跑起跳,也需要一些时间吧,这时间打哪儿来?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长长的舌头拖出嘴外,停止了吠叫。”有意思,不单单是“我们”这些猎人被这一悲壮举动所感动,而且连那猎狗也大受感染,这会是猎狗?如果“我”真的受感动了,并开始怜悯斑羚群,“我们”这些猎人完全可以迅速离开斑羚群,解除对斑羚群的威胁,不再逼迫它们。可是恰恰相反,居然还猫哭耗子似的对羚羊加以“歌颂”!怎能不让人觉得残忍和伪善。

更荒唐的事,那羚羊还懂得算术,亡命的羚羊甚至比中印战争中溃逃到的印度军队更守纪律,更训练有素,唉,谁说人是万物灵长,羚羊智商也蛮高的嘛!

另外,感觉“我”很忙,观察羚羊的位置角度频频变化,难怪没有及时下手打猎!

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煽情,但不宜矫揉造作,弄虚作假,否则,可能恰恰相反。这样的文章读多了,还有谁为了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而甘于牺牲自己。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 篇3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鲁迅先生所写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共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散文,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几段生活经历。

在十篇作品中,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有鸣蝉、黄蜂、叫天子,还有油蛉、蟋蟀。那里的生活天真烂漫、无拘无束、令人向往。讲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天真烂漫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较为单调的学习经历。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分别讲述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从讨厌到敬爱的感情变化,非常真实自然。在《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并没有像那些日本留学生一样歧视中国留学生,反而非常关心鲁迅先生的学习,一直坚持为他改笔记。这种正直、热情的人非常值得尊敬。总的来说,这几篇文章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儿时保姆长妈妈、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和好友范爱农深沉的怀念之情。

还有《五猖会》、《无常》、《父亲的病》和《琐记》四篇散文。在《父亲的病》里,我们看到了少年鲁迅为父求医治病的艰难,痛恨那两个缺少医德医术的“名医”。这四篇文章把个人感情和社会感触结合起来,展现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狗猫鼠》和《二十四孝图》将回忆往事与联系现实结合起来,旨在批判社会现实。

在这几篇文章中,我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为它写出了我们孩子的心声。我希望童年生活里充满无忧无虑的欢笑,能自由自在的玩耍,拥有自己的乐园,在心里留下童年最美好的纪念。

也许,我长大后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写出一篇感人的回忆散文来,在回忆中品味人生。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 篇4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或许不为太多人熟知,也或许为很多喜爱那个年代文学的人所熟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个年代对我们这些处于和平年代的人来说是陌生的,它只存在于历史课本的那些冷漠的字里行间,不曾被我们真正地理解与感受过。可是当我真正地读完此书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青春无价的激情,在激荡着热情与追索的岁月中,品读《青春之歌》,不觉倍加感慨。

小说中,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情感历程不仅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见证了林道静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内心。除了爱情,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对革命的热情也是青春的标记。当青春拥有了爱情与信仰后,便开始渐渐地丰满起来。作为中心人物,林道静代表着那个年代众多女性的经历:逃婚——同居——革命——成熟,看似难以理解的经历在那个年代却是一种客观存在。正如作品中所说,林道静崇拜芭蕾舞之母邓肯,而她对爱情的追求也向那位艺术家靠近:毅然离开深爱她的余永泽,深深地恋上革命青年卢嘉川,将对革命的热爱、对青春的诠释和对卢嘉川的爱融为一体。

《青春之歌》是一曲对青春的礼赞,歌颂那些为民族危亡而顽强奋斗的青年才俊。卢嘉川的身上,最能体现青春的热情与激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青春;江华,机智而又稳重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鲜血解读着青春;林道静,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渐成长和成熟,成为一名拥有坚定信念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和许多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虽与我们同龄,但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 篇5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当我一翻开这本书便再也放不下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让我回味着华夏文明的精华,相信你也一定会被吸引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儒学经典,历史著作,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思想脉络。“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美色而丢了性命;“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赢政心机复杂;“荆轲刺秦,图穷匕现”中的荆轲并未完成燕国太子丹的任务被赢政杀死;项羽自刎乌江,一代能将竟落得如此下场。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让我进入了那个纷乱的时期,华丽的词藻让我不禁对司马迁这位奇才肃然起敬。

之前虽也听王老师讲过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史记》的片断,但是仍然被震撼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太多太多,不仅仅是一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就连刺客的身世也是那么动人。说到刺客,我的心里就会出现一个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没错,他就是荆轲,当年那个奉燕国太子燕丹之命前去刺杀秦始皇嬴政而离奇死亡的荆轲。他的倔强与孤僻的性格让我十分好奇,便仔仔细细研究了一番,结果才知道到了他的身世是那么奇特与悲惨。我欣赏他,欣赏他的重情义,欣赏他的才华更欣赏他的略谋,尽管失败了,但是我仍然欣赏他,他的一切都让我为之震撼。

国学经典,华夏之明,书虽然已经看完了,但我相信历史不会完,还有许许多多的谜没有解开,这本书展现了国学的精粹,希望有更多人去了解国学,热爱国学。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 篇6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文章。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着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着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着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着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着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七年级历史读书心得 篇7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开拓性地创造出“大历史(Maco-history)”的研究方法,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归纳总结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简明的纲领,以时间纵向与欧美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是谓“大历史”。   不可否认,黄仁宇先生所叙之历史,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中国的历史长河,创史家之先例。且自始自终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为何中国文明的发展中未能衍生出资本主义经济?而其将关注点放在了“财税制度”上。众所周知,黄仁宇是明史专家,其中明朝的财税制度更加是其研究重点,也许其遵循“大历史”的研究角度,以小见大,从明朝的财税制度看见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顽疾所在。(事实是否如此,我并未深究,毕竟我不是历史学家。)   纵观《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先生从夏商周开始,洋洋洒洒阐述了中国两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涉及政治经济体制、军事战役、艺术思想等等方面,而作者更为重点着眼的则是——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其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继而形成百年不变的官僚体系,而维系上下级的管理规则,则是一种以儒家为基础、几经修正的道德伦理的意识形态。此种统治形态,历经千秋的朝代更迭(现代中国除外)未曾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此种统治形态,产生于夏,基本形成于宋,而极致于明。用黄仁宇先生的一句形象而通俗的话来说则是“潜水艇夹心面包”(他是否意欲说“热狗”)。上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官僚阶级,下面一块长面包称为农民,两者都混同一致,缺乏个别色彩,其当中的事物则为“文化精华”(即道德伦理)作文。

这种体系的维持之久让人惊讶,可以这么说,统治阶级的主要经济来源,这两千年以来都是以自耕农所缴纳的税收为主。经济形态决定上层建筑体系,这就决定,统治庞大农民阶级的官僚体系的形成是必然的结果。为何这种政治经济模式能长久地代代更迭而没有本质地变化,或者说,在这样的层层级别之下,为何作为最低层的农民,却心甘情愿地被“奴役”了几千年(虽然当中的无数次农民起义,要不就是不成气候,要不就是充当了朝代更迭的工具)?作者在此提出了“数目字管理”这一关键词。所谓“数目字管理”,其实通俗来说,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即为全国的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而政府则是在市场中作为秩序的维护者。用黄仁宇先生的话来说,即为上层建筑通过对市场价格及其货币流通的统计数字为据,调节全国的经济生产运行状况,并以征税以及预决算财政来调控经济运行,继以制定法律法规来维护及规范市场秩序。作者认为,由于层层官僚体系构成的严谨与祖先崇拜情结普遍存在,决策层主动改变体制的根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施行“数目字管理”的方案也变得不可能。

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无疑是要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改变自身的政治体制,与统治方法,别说这有悖于常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以农耕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基础,整个封建王朝实际上对庞大的农民阶层的统治,夹于中间的商人其作用则是微乎其微了;再者,两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地凝结在整个国家精神当中,儒家思想的“重农抑商”观点也是严重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的因素之一。

总之,中国历史发展至今,偶然性不乏其中,但这里面的必然性是昭然若揭的。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自出版以来,引来不少专业或非专业史学家的评论,其中大家公认的硬伤在于微观史料的考证上的不足,有许多论点未免过于主观判断,给人以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