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文秘 > 新闻报道

我们的小缆车观摩课评课稿范文

《我们的小缆车》周老师执教的观摩课,笔者有幸聆听收获颇丰,现谈三点思考。

我们的小缆车观摩课评课稿范文

一、 对导入部分学生“意外”的思考

在导入时,周老师请学生来完成自制的《运动和力》“连连看”。周老师用的是图片,分别是马车、汽车、电瓶车、缆车,对应的是马力、拉力、电力、汽油。学生在连接时把马车连成拉力,缆车连成马力。周老师面对这个情况觉得颇出意外,在说课时也谈到这个环节认为是在出乎意外。笔者认为,这个意外并非意外,仔细分析,缆车其实不是和马车、汽车、电瓶车在同一类的,后三者都以动力命名,缆车的“缆”只是一个传递力的装置,它的动力虽然大都以电力为主,但是从理论上讲,它的动力可以是任何一种。所以学生在这里分不清楚实际上是有原因的。

二、对学生安装小缆车活动的思考

这是本课的第二个环节,周老师在出示一辆小车和一些辅助材料后,提出活动任务:用这些材料完成小缆车的制作,并让缆车在桌面运动起来。出示指导提示:如果在活动制作的过程中有问题困难,可以参阅书本70页的安装一个小缆车“活动指导”。

这个活动的安排和布置,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在操作中解决问题,分享经验,交流合作。从安装结果看,每个小组都安装测试成功,从操作活动后的交流汇报中看,学生能主动提出并解决关键的问题——“绳长”,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在教师的引导中得以明确。很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的教学目标。

在单元的起始课的第一环节,周老师敢于这样放手,笔者觉得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新课程的彻底感悟,对探究活动的真正理解。周老师在这个环节上的设计和处理,完全颠覆了这几年公开课中常见的以操作前指导为虎头、操作和交流为蛇尾的不合理设计,实现了关注操作、关注交流的教学要求。

三、对学生在改进后装置上操作的思考

周老师在对比实验中“引进”了国中的一套有轨道的教学设备。用这套设备后,学生的实验过程是顺利的,结果也理想。课后笔者经常在思考,如果不用那套设备,就让学生在桌面上实验(当然现场的桌子是单人桌,需要教师准备一块长的木板)会怎么样。至少,学生在前一个操作活动的经验可以用上了,教师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介绍指导新的装备;车子在桌面的运动的时间慢一些,不会像新装备上一样一溜而过(大部分都是一秒多时间,相差的数据只是零点几秒),慢一些更便于学生准确计时,更便于观察获得意外的发现,也许喻伯军老师提出的车子运动的“加速度“问题学生就会发现了。

当然,这一点我们无法尝试,所以笔者只能“思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