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文秘 > 规章制度

以改革精神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总书记就反腐败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等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的反腐败工作进行了部署。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三中全会的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思路更加明晰,对工作着力点的把握更加到位。

以改革精神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反腐败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反对腐败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贯穿改革开放始终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小平同志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重视反腐倡廉工作,防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的满意度持续上升,国际社会也给予积极评价。一位国际反腐专家曾说,中国反腐败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地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坚定地反对腐败。xx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一年多来,党中央言出必行、以上率下,以更加坚毅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监督、严肃执纪,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举措,开拓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一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着力正风肃纪。中央把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动员令和切入口。总书记率先垂范、亲力亲为、说到做到,给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示范。各级各部门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带动了民风社风转变。二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有力震慑。新一届中央纪委转变职能、突出主业,加大了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以雷霆之势揪出了不少“大老虎”。XX年,我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共立案5181件,立案总数为近十年最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022人,移送司法机关521人。尤其是查处了9名厅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效果。三是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构筑制度“笼子”。中央和各省区市巡视机构按照中央的要求,改进巡视监督方式和重点,集中力量和时间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中央纪委对巡视组发现的案件线索,优先办理。我省也进一步加大了巡视工作力度,省委巡视组完成对39个县(市、区)的常规巡视和4个市(县、区)的专项巡视,共发现问题536个,移交案件线索52件,已立案46人,其中厅级干部2名,处级干部12名。在强化巡视监督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党内监督、人大和政协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新闻舆论和网络媒体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形成对权力运行监督的整体合力。总的看,十八大以来,通过正作风、严惩处、强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满意度、信心指数明显上升。我省XX年民调显示,85.77%对反腐败表示满意,同比上升13.54个百分点;81.5%认为查处案件有力度,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83.93%对反腐败有信心,同比上升7.85个百分点。

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新成效,为凝聚民心、推动改革、服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反腐败工作,使各项改革举措体现惩治和预防腐败要求。如果在改革过程中,不注意配套和衔接,不注意时序和步骤,就容易产生体制机制上的缝隙和漏洞,为一些人提供寻租、搞腐败的机会。因此,我们要超前思考,统筹规划,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要求融入改革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纪律保证。

反腐败必须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同样需要深化改革。尤其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对权力的越界行为,进行有效地惩治和预防。当前,反腐败体制机制还不完善,xx在对三中全会《决定》作起草说明时谈到,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合力,有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腐败案件频发却责任追究不够。三中全会《决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重点部署,强调要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这三个方面。

“两责任”,指的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反腐败体制机制问题,说到底就是理清责任、落实责任的问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首先是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牢牢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主动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不能有田不种,让耕地抛荒;不能有草不除,使杂草丛生;不能有虫不打,任其吞噬庄稼。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承担着重要的监督责任。这要求纪委必须转变职能、聚焦主业,严格落实转思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自身的要求,对参与的各类议事协调机构进行大幅度的精简,对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整合,让纪检监察机关力量更为集中,能够攥紧拳头,主攻主业,切实履行专门监督机关的职能。

“两为主”,一个是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另一个是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这两个“为主”涉及到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问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但“纪检工作双重领导体制”的规定是原则性的。这次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并作出“两为主”的具体规定,这有利于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支持,为纪委更好发挥监督职能,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两覆盖”。一个覆盖是指纪委派驻监督要对党和国家机关全覆盖。《决定》提出:“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这是党内监督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纪委履行监督权的重要体现。通过派驻机构全覆盖,理顺派驻机构管理体制机制,可以使纪委的监督更全面、更及时、更到位。另一个覆盖,是指巡视监督要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多年来,巡视工作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和中央纪委对巡视工作更加重视,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要求,巡视机构要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对巡视工作提出了“四个着力”的要求。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目的就是要扩大巡视范围,更好地发挥巡视工作在强化监督、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反腐败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腐败的本质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防治腐败,必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当前,权力越位、越界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如XX年我省查处的厅处级“一把手”案件,占厅处级领导干部案件总数的42.2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了权力制约和监督,这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关键。当前,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是要牢牢抓住强化权力制约监督这一根本,采取有力措施,让权力进一步回归本源,始终成为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的正能量。

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惩治是最有力的教育。对腐败案件,不论涉及到谁,不论腐败金额多少,只要是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搞腐败和不正之风,都必须严厉查处,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决不手软。要通过惩治,遏制贪婪欲念。腐败分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信念扭曲、利欲熏心,迷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追求享乐、敛聚财富的工具。“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贪婪的最终结果,毁掉的是自己的前程和家庭,剩下的只有一身囚衣、冰冷“铁窗”。要通过惩治,破除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实际上就是一种鸵鸟心态,把头埋在沙堆里,自以为隐蔽,别人看不见。一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谈到,自己认为送钱收钱是一对一进行,不留痕迹,可以瞒天过海。因此,在面对巨大经济利益诱惑时,往往铤而走险。要通过惩治,防止公权私用。公权姓公,领导干部掌握的是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但就是有一些领导干部,“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行”,奉行“一人当官,造福全家”的为官哲学。每位领导干部必须清楚认识到,“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要通过惩治,筑牢从政底线。对领导干部来讲,廉政纪律就是底线。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是对领导干部从政的基本要求。从我们查办的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刚开始还都比较谨慎,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职务的提升,有的思想慢慢起了变化,有的抵不住诱惑,突破了底线。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规定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各级党组织和纪委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拉拉袖子、“咬咬”耳朵,防止小错酿成大祸。

持续深入抓好作风建设。改进作风,难在锲而不舍,贵在久久为功。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我们必须一抓到底,把抓作风建设变成常态,坚持不懈,发现反弹严肃处理。我们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一年一年抓下去。要制定常态化监督机制,改进检查方式方法,加大惩戒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定期通报,防止反弹。要坚持不懈纠正“四风”,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严禁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等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党员领导干部到私人会所活动、变相公款旅游问题。重点纠正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乔迁履新、就医出国等名义,收受下属以及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礼金行为。严禁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要认真贯彻《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全面叫响“马上就办”,深化和创新绩效管理,深入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大对“庸懒散”等问题问责力度。通过立规矩、明纪律,持续抓、常态化,使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进而成为一种从政文化、一种社会文明。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世界范围看,阳光政务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清廉指数一般也比较高,这也表明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从我们查处的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能够贪污腐败,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更大;另一方面是权力的行使过程不公开、不透明,甚至是一个人说了算。这几年,土地出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存在许多“暗箱操作”问题。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进一步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省委书记尤权同志在省纪委九届五次全会上要求,要在土地出让和管理、工程建设这两个最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强力推行公开工作,坚决防止和纠正“量身定做”、“暗箱操作”等现象,坚决防止和纠正以bt、bot等名义搞私定交易,规避公开。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职能部门,都要从我省查处的案件中深刻汲取教训,把权力清单理清楚、亮出来、晒出来,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