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节日习俗

世界厕所日:如何破解“如厕难”

世界厕所日:破解“如厕难”,计在城市通盘布局

世界厕所日:如何破解“如厕难”

“全球逾40%的居民从未使用过冲水厕所”“仍有25亿人缺乏厕所等基本卫生设施,其中11亿人随地大小便”“每人日均上厕所6到8次,人的一生约有3年时间在厕所里度过……”正因如此,联合国大会去年7月把每年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以倡导全球性的清洁、舒适、健康“厕所文化”。

厕所虽小,实乃生活必需设施,在其专属的第二个节日前夕,记者深入部分地区调查发现,公共区域“上厕所难”仍是城市的一大通病,“给‘方便者’提供方便”听上去容易,却仍然是任重道远的事儿。

现状一:如厕者众“逼”得单位“锁厕所”

连日来,“南京一民政大楼厕所装密码锁”的消息,在网络上下闹得沸沸扬扬。质疑者说:民政大楼为人民,厕所不让人使用,再干净又有什么用呢?1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新华西路的民政大楼发现,从一楼到三楼共有6个卫生间,全部是铁将军把门,其中一楼卫生间贴有提醒标志,“使用卫生间请前往工作人员处领取钥匙”。

“民政大楼的卫生间锁上至少个把月了。”位于新华西路的晨康置业公司业务顾问王华平抱怨,最近的公厕距离她上班的地方有将近一公里,上厕所得骑电动车,经常还要排队。“过去大楼的卫生间一直对外开放,但是现在附近的药店、商户的人都来这里上厕所,卫生状况变差了很多。”民政大楼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

实际上,民政大楼的“苦衷”也折射了城市公厕较少,满足不了公众需求的现状。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不时出现女性如厕排长队,甚至女性“占领男厕”现象。一项1000多位网友参加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其中88.26%的人曾因找不到公厕遭遇窘境;就公共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公共厕所数量少,找不到地方方便”“脏乱差,气味难闻”“厕位太少,经常排队”占比分别为43.95%、40.45%和15.01%。

【析】公厕规划遭遇“邻避效应”

按照国家《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有关规定,繁华街道每300-500米需建一座厕所,主干道每800米一座厕所,在内街或小区,每平方公里应配备3座公厕。省住建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省约有1.2万座公厕,其中南京1262座,情况算是好的,但与“达标”还有相当距离。以建邺区为例,该区城管局副局长陈鹏告诉记者,全区8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仅建成32座公厕,集中分布在该区北部和中部,规划重点发展的南部板块至今尚未建有一座公厕。

原因何在?南京环卫系统一位不愿具名者认为,公厕数量不多,分布不均,根本原因在于公厕的规划和建设没有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南京至今没有关于公厕的专业性规划。”南京市城管局城乡环卫处副处长李奇强透露。

在市民、游客如厕难的背后,公厕像垃圾中转站一样遭遇“落地难”,则是其规划和建设滞后的重要因素。“若在新规划小区附近设公厕,地产开发商不太愿意,影响局部环境乃至开发利益;在成熟小区补建公厕更是难上加难,选址上会出现‘邻避效应’,也就是说大家都需要厕所,却也都不愿意厕所建在自己家隔壁。”省住建厅城乡建设处高级工程师王华成如此分析。

“全市新建公厕数目屈指可数,连公厕改造都不敢拆墙,拆了就建不起来了,所以主要进行内部和局部的改造和设备升级。”南京市城管局城乡环卫处副处长李奇强介绍说,如今新增公厕往往在新建的城市道路、绿化带“见缝插针”。

现状二:男女厕位比“倒挂”普遍

男女厕位数量配比不合理,是当下公厕亟需改变的另一现实问题。对此,今年“世界厕所日”的主题为“平等与尊严”,重点关注“妇女在厕所使用权中出现的不平等”。18日上午8时30分许,南京地铁十号线安德门站女厕前排起了长队,10多女乘客显得着急却也无奈,一旁的男厕里只有蹲位稍显紧张,有2人在一旁等待。“每个工作日从7点多到9点左右,上女厕经常排长队,十来个人排队很正常。”保洁工朱学燕告诉记者,此处男厕大小便厕位共5个,女厕只有3个。

记者先后随机实地调查了南京新百、中央商场和万达影城新街口店等商业配套公厕情况。这3个商家所有的女厕位数量虽均有增加,但也只有南京新百2楼公厕达到公厕设计规范,男女厕位分别为5个和9个(比例为1:1.8),而中央商场二楼、万达影城四楼比例各为13:10和13:17,均未“达标”,其中前者凸显女厕位不足。

“重男轻女”现象在老城区公厕更为普遍。18日下午,记者又来到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云南路大方巷附近,这里有一座由环卫机构和专人负责管养的独立公厕,尽管改造一新,但男女厕位数量比为10:5,和公厕建设指导标准彻底“背离”。

【析】公厕改造“难改”女厕紧张

按照公厕设计规范:独立式公厕的男女厕位数量比例宜为1:1,商场、宾馆、酒店等商业配套公厕宜为1:1.5。这样的“要求”有理有据,调查统计显示,两性小便时在厕所中的平均停留时间:男性为39秒(±6秒),女性为89秒(±7秒),即女性的如厕时间平均为男性的2.3倍。

何不“对标”建造公厕?“南京主城区共有700多座公厕,大多沿袭着传统的蹲位1:1比例;如果把男厕小便池计算在内,女厕位数量更加明显不足。”“老城管”李奇强坦言,规划滞后是男女厕位比不合理的首要原因。原来,南京的公厕大都建于上世纪,当时参照男多女少的人口比例,所以男厕厕位一般多过女厕。“近年来,主要是对原有公厕进行升级改造,而由于受原来的公厕空间面积所限,女厕位很难增加。”

近年来,“厕位比例二比一,否则女生等不及”的呼吁日盛。调查表明,中国目前至少需要增加1倍多的厕位,才能满足女性需求。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富民认为,由于城市公厕设计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性,除了政府财政投资和维护的新建公厕可以参照执行外,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商业配套厕所,基于各自的空间位置、使用情况,女厕位的配比随意性往往很大。

【解】城市“家装名片”期待“与城共舞”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先生表示,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公厕是一座城市的‘家装名片’。”专家提出,增加女厕比例,既是尊重女性的需要,也无声地给城市文明加分。作为资深城市规划师,黄富民认为,公厕作为公共产品,长远之计应该是将公共厕所的布局、建设纳入城市发展中通盘考虑。“建公厕就应该像城市路灯作为道路必备的配套一样,与道路、绿地和商住楼等城市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和投入使用,这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诚意。否则,事后补课,各种矛盾很难协调,事倍功半。”

上厕所就到麦当劳、肯德基吧,这几乎成为市民、游客的共识。去年初,省人大代表、南京市侨联副主席刘嘉等建议,南京应逐步开放政府部门、企事业的内部厕所,给市民提供方便。对此,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补充说:“政府可出台相应规定和考评机制,要求宾馆、商场、政府大楼等公共建筑内部的厕所,在一定的时段适度开放给市民使用。”此外,市场化的收费公厕也可作为适当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