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关于总体安全观的思想宣传范文(精选4篇)

关于总体安全观的思想宣传范文 篇1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动力源泉,是对党性原则的高度凝练。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就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对照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句话,不忘初心,彰显党性。

关于总体安全观的思想宣传范文(精选4篇)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面对国家贫弱、民族危亡,众多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在救国救民道路上艰难摸索。然而,一些政党或组织走着走着就离散了,干着干着就蜕化了,有的甚至违背初心、倒行逆施。这说明,如果淡忘初心、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定信仰支撑,志向再大、调门再高,都只能是昙花一现、有始无终。一部中华民族摆脱苦难、走向富强的中国近现代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种定力从哪里来?归根到底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来自人民至上的党性修为,它使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彰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政党能走多远。政党衰落、政权瓦解,往往始于理想信念丧失、道德价值滑坡。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尤其需要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动力,这种共识和动力就蕴藏在初心和党性中。汇聚共识、凝聚动力,离不开每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用党性这把标尺丈量自身,在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征途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不忘初心,就要锻炼坚强党性,做到天下为公、执政为民。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事实上,真正敢于公开宣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实意接受人民监督的,唯有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强化党的意识和宗旨意识,以坚强党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我们党拥有不竭力量源泉。

不忘初心,难在不忘、贵在坚持,关键是要有那么一股韧劲,在党纪国法面前心存敬畏,始终做到严于律己。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始终坚强有力的根本保证。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执政,没有铁的纪律规矩,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被削弱,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还应看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前进道路上还会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党员、干部擦亮初心、涵养党性,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努力为人民多做实事、多出实绩。

关于总体安全观的思想宣传范文 篇2

(一)鳞次栉比的高楼,1和0组成信息,机器在流水线上替代了工人,外太空也不再遥远,越来越多人踏上沉睡的南极大陆,地质学家甚至判断,地球已经进入了“人类纪”——过去或许从没有人想过,人类会走到这样一个今天。

然而,伴随时代前进的脚步,世界来到了又一个“十字路口”。从叙利亚紧张的局势,到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从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到频发的枪击案、暴恐袭击,前所未有的治理赤字,让西方世界“进入新的不确定、不稳定时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甚至在20xx年的新年贺词中,罕见地向世界发出“红色警报”。

与“世界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之治”。过去40年,这个人口占世界近1/5的国家不仅人均GDP提高了150多倍,还以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先进理念,以“一带一路”“金砖+”等务实举措,成为不确定的世界洋流中稳定的灯塔。

读解中国奇迹的人不难发现,这个东方古国、发展中大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今天的一切,莫不源于背后的思想密码。指导着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最重要的主题,被誉为人类历史“一种决定性的存在”。而中国的实践丰富并发展了这一理论,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1820xx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小城特里尔。一个多世纪以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照亮了在黑暗中徘徊的世界历史,奏响了人类为自身解放而斗争的不朽乐章。摩泽尔河畔思想的种子如同原子裂变般释放出巨大能量,穿越历史的迷雾,激起神州大地的红色狂飙,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书写下新时代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如此向这位思想家致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话语,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信仰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回到共产党人理想启航的原点,来理解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奋进、一个政党的光荣与梦想。

(二)这是1820xx年的世界。即便每周有1500辆马车从伦敦出发,英国人还是谋划着修筑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仍处于分裂状态的德意志,普鲁士发起成立了关税同盟;而法国农民因为沉重的赋税,不断逃离家乡进入城市……身处其中的人们或许没有觉察,后世的人们却不难发现,世界正处在巨大变革中。30年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如此描述那个时代: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他自己:他正是被时代召唤出来的伟大人物。

基于对“旧的哲学”的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释社会存在对于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无产阶级的观察,在《共产党宣言》中宣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论》中揭示资产阶级社会运动规律……马克思发现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一次从科学角度解答了共产主义必然到来的原因,第一次以剩余价值理论推动工人阶级觉醒,第一次为人类改造世界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如评价:“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即便如此,他的挚友恩格斯还是评价,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心广场边上有一家“天鹅餐厅”,马克思常在这里与工人交流。一位工人回忆,“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他不是“书斋里的学者”,不是“唯恐烧着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指导建立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支持1848年法国六月起义和德国革命,支持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创立无产阶级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尽管在人生后半段退入书房,但他并没有退出战斗,而是在病痛折磨下夜以继日写作《资本论》,“每一句话都是行动”。他终其一生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引者、实践者。正如恩格斯所说,“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他或许是流传最广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身上,革命家与思想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实践性与思想性的兼顾,熔铸成为马克思独特的品格特征。

而他的一生,也用革命践行着思想,用思想指导了革命。马克思家境富裕,23岁拿到博士学位,25岁娶了出身贵族家庭的燕妮,还是《莱茵报》主编。但他抛弃了优渥的生活,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40年。在最为困难时,马克思写道,“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甚至不得不借钱安葬生病去世的女儿。一位学者写道,“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写了如此多关于金钱的文字,却仍财资寥寥”。这样的人格魅力,就连当时的欧洲贵族也由衷叹服,“马克思是由能量、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组成的那种人”。

马克思既有伟大灵魂——“为人类工作”,又有伟大精神——“不惧神威,不畏闪电,也不怕天空的惊雷”。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因此才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与坚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就是用舌、用笔、用剑,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带来了思想的火种、点燃了行动的火焰。

(三)有人这样总结:马克思之前的历史,都通向马克思;马克思之后的历史,都是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的。而在这个历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人”。

相比于以往全部“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它从来都不是从“想象出来的人”出发,恰恰相反,而是以“实际活动的人”作为落脚点。这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说教式的漫谈,而是强调“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为人的解放提供了行动的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一部《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史,就是一部工人运动史。政治选举权、八小时工作制、劳工立法……正如德国作家伯尔所说,“没有马克思的理论,没有马克思为未来斗争所制定的路线,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的社会进步”。在马克思身后,无数人为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而奋斗。1920xx年,一趟风驰电掣的列车将列宁从苏黎世载到圣彼得堡,仿佛一发穿越欧洲的炮弹,炸毁旧时代的秩序。而阿芙乐尔舰震天撼地的炮声,不仅让冬宫震颤,更如惊雷唤醒沉睡的东方大地,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

马克思为人的解放提供了思想的火种,从根本上解放了人类的精神。马克思研究者戴维·麦克莱伦曾说:“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这样一种语言:数百万人用它来表达他们对一个更公正的社会的希望。”正是由于对人类苦难的感同身受、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反思,他无情批判资产阶级“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自私自利本质,展望“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共产主义,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马克思的学说使人类从半梦半醒中睁开眼睛,滋润着人类渴望解放、渴望美好的心灵,体现了人类对于理想社会的一切憧憬。

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这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还塑造和引导了新的时代精神;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更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科学,因而一经产生,就“在世界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反对社会主义的人也不得不叹服,这是“第一个不限于某个特定群体,而受到不分种族、国别、宗教和文明的所有人支持的思想潮流”。

(四)20xx年4月13日,一座高4.4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远渡重洋,在特里尔市中心的西蒙教堂广场落成。这尊来自中国的铜像,正是这片土地及其之上生活的人们,对马克思的致敬。

马克思在世时正值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他曾从“两极相联”规律切入,预言中国可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恩格斯则判断,“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马克思可能不会想到,让这个国家重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曙光的,正是他的思想。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陈列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正文首页盖有一方图章,上书“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当年,白色恐怖下,张静泉的父亲不得不假称“儿子在外亡故”,将文件、书报埋藏在张静泉的“墓穴”里。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在中国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人们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欢呼,“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

伟大的思想属于整个人类,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阶级斗争、无产者、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类解放而奋斗……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让中国人找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与国家求解放、人民求生存的愿望强烈共鸣,如星火燎原般席卷中国大地,让一代代人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推动百年中国浩荡前行。

于中国而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在40年里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近百年来,正是因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有了真理的武器,求解放求发展的道路上有了信仰的支撑,古老中国走出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的危局,亿万人民改变了“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的命运。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丽的解放画卷,最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事业指导思想的价值。

“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以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为标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走过五百多年。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这一追寻人类理想社会的运动,最终在21世纪因为中国的崛起成为浩瀚洪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其所秉持的理念、所推动的实践,不仅为中国赢得未来,更“让社会主义重新伟大”。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当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东方从理想变成了现实,踏上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中国,需要回溯思想的源头,激发跨越百年而始终强劲的信仰的力量。

(五)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他在东方的继承者们,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二字始终铭刻于鲜红的党旗。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正是为了千千万万人的解放、发展和幸福。把这样的追求,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秉持这样的初心,无数仁人志士以信仰为旗,以真理为路,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们中,有人放弃了“鸦飞不过的田产”,有人背离了“自小熟悉的阶级”,只因笃信“为了绝大多数”才是人生应有的意义;他们中,有人选择在烈火中永生,有人选择永远做一颗螺丝钉,只因秉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他们中,有人忍着剧痛工作把藤椅都顶破,有人退休之后用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只因相信“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他们共同的一点是,马克思的思想熔铸成他们的精魂,因而才能将小我消融于大我,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而不是一己的幸福而奋斗。他们是共产主义的笃行者,是马克思最好的继承者。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脉,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如果说,“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是马克思作出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那么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马克思为精神坐标,立下“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誓言,并且转化成“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

当年南湖上的一叶红船,如今已成为承载着亿万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和浙江嘉兴,宣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前夕,又带领中央政治局集体重温《共产党宣言》,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回望来时的路,正是为了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共产党宣言》高呼,“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70年过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同样振聋发聩。纪念马克思,就要不忘这一份初心,不忘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六)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牢记“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更开辟了一条通向人类理想社会的道路。以马克思为起点的这条道路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在这条路上的探索又意味着什么?

在历史长河中,共产主义运动大河奔涌,马克思思考欧洲工人的使命,见证了英勇而悲壮的巴黎公社运动;列宁实践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落后国家能够跨越“卡夫丁峡谷”;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更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

从欧洲到苏联,从苏联到中国,这是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的转移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传播过程。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没有取得今天的成功,那么共产主义可能又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同一个幽灵在世界上徘徊。从这样的视野看,更能清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繁荣,不仅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关乎人类的命运、历史的走向。

而中国走向民族复兴,正是马克思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推动历史进程的伟大实践。马克思的理论孕育了“农村包围城市”等革命方法,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马克思的方法发展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创新理论,邓小平理论引领改革开放,让中国一路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今天,马克思的学说演变成“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民族复兴。

几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如胎儿萌动于母腹、曙光跳跃于山巅。纪念马克思,就要赓续这一种使命,让马克思的真理之光和信仰之光,伴随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征程而更加灿烂夺目。

(七)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激荡“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

在德国柏林市中心施普雷河畔,矗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铜像。1986年刚建成时,他们面朝东方;20xx年因为修建地铁的需要,铜像挪动了约80米,变成面朝西方。小小细节就像历史的隐喻,今天的西方世界,正需要汲取革命导师在东方的遗产。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提出了世界市场理论,认为民族的地域的历史正在向“世界历史”转变。今天,我们的每一秒都是这种“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人类从未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马克思前瞻性的预见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敏锐地洞察到世界经济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深刻地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彰显着与马克思一脉相承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

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断,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感言;从“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呼吁,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握住了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寻找到了国与国关系的最大公约数。这是智者的思虑,也是时代的命题;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人类的福祉,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这一倡议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成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近年来,中国以超过30%的贡献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让昔日“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再次增进人民的福祉。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及政治组织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博鳌亚洲论坛上,各国嘉宾聆听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的中国方案。如磁石一般的号召力,源于共产党人的智慧与行动、责任与担当,源于马克思主义者所拥有的道义的力量、真理的力量。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纪念马克思,就要秉承这样的情怀,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八)就在马克思出生的那一年,科幻名作《弗兰肯斯坦》出版。在这部小说中,科学家造出的人造人,不断追问自己是谁、为什么要存在。这个“科学怪人”正像现代人的自况,面对不断发展的世界,在不断寻求生活与生命的意义。

两百年过去,这样的追问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愈发炽烈。今天,人们平均每6分钟就会看一看手机,网络化生存已是常态;即便在围棋这样最复杂的思维游戏中,人工智能也能击败顶级大师;而物质的丰富让更多人衣食无忧,也让学者感叹“丰裕社会”中人的平庸……人类可能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回到马克思,去追寻生活的目的性、追求更高的价值、追问生存的意义,发现这个时代“人的尺度”。

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做一个理想的人。马克思的身上,有那种令人坚信不疑的、光明灿烂的理想主义,这是他革命性的精神源泉、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他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穿越两百年,我们仍然需要聆听理想的召唤,“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哪怕是面对平凡的现实,也在内心保持一份笃定、一份坚信。

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做一个超越的人。马克思在17岁时就写道,能够对自己的生活道路进行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洞察,让他把成为“类存在物”作为“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即便是所谓的“理性经济人”,也既有生物性更有精神性,既有个体性更有社会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穿越两百年,我们仍然需要把握人的本质,为事业而忘我、为人民而无我、为大我而弃小我,去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

让我们回到马克思,做一个不懈奋斗的人。马克思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至今始终确信,凡是真正坚强的人……即使遇到失败,也总是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辗转四国却多次被驱逐,被“长期的艰苦工作以及多年贫困所造成的极坏的健康状况”折磨,但马克思也从未气馁,而是“像匹马一样地工作着”,“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穿越两百年,我们仍然需要拥有这样的激情,以不懈努力投身伟大事业、以无私奉献照亮伟大征程,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在奋斗中收获光荣。

为抗议普鲁士政府查封《莱茵报》,马克思在该报刊登了一幅政治漫画——被锁链锁住的普罗米修斯。这是马克思的自我写照,这位“盗火者”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生追求,在心中燃一团永不熄灭的真理之火、信仰之火。

(九)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安乐椅上永远地睡着了。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则他的讣告,仅有短短一段文字,基本每一行都有错误,去送葬的也只有寥寥十几人。

今天,在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无论春夏秋冬,马克思的墓碑前几乎总有鲜花,人们以此表达对这位“千年思想家”的尊敬。

“哲人其萎,思想长存”,马克思生前的寂寞与身后的荣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220xx年来,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从未离开这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和远大理想,“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在世界的东方,人们将继续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520xx年历经曲折的社会主义大潮将继续奔涌向前。

关于总体安全观的思想宣传范文 篇3

朋友,我问你:人最宝贵的是什么?当然是生命。为生命保驾护航的是什么?是安全。安全对个人、家庭、企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焦急等待亲人下班时还能按时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意味着企业获得不竭的动力持续而快速地发展。所以,让我们争做本质安全人,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有句俗语说的好:“一根再细的头发也有它的影子;一个在小的事故,也有它的苗子”。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有的人安全意识淡薄,在工作中马虎、凑合、蛮不在乎,把安全制度、安全规程抛在脑后,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轻则设备受损,重则人身伤亡。

对于安全管理,不能以为只有领导者才有责任,更不要以为只有当事人才有责任,作为一名企业的普通员工,我认为,安全管理是全员的责任,而且首先应当是每一位基层员工的责任。

公司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了安全资金的投入,为大家创造了安全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这些只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如何层层落实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则是我们每一位基层员工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维护。

认真学习公司制定的岗位职责、安全条例、技术操作规范,是安全的施工行为的基础;学会辨识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安全行为保障的前提;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安全培训是提高安全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规范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

关于总体安全观的思想宣传范文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旅游活动的增多也使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旅游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旅游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它不仅关系到旅游者的生命财产,而且还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是旅游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它涉及到很多社会部门和行业,旅游活动又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却没有哪个环节能离开安全作为支撑。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随着旅游活动的增多也使得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旅游安全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无数数血淋淋的旅游安全事故,在吞噬着摧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幕幕开心快乐的历程却由于忽视安全瞬间酿成惨痛的悲剧!事故猛于虎,安全已注定成为人们在旅游享受时的沉重话题和命题!

据中国旅游报报道,近期(从20__年4月底至20__年10月间)全国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16起,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全国12个省(市、区),既有边境的云南、西藏、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也有内陆的湖北、江苏、安徽、河南、重庆等省(市),还有沿海的山东省;事发地不仅涉及山区、郊野自然景区,也涉及市区人文景点,有的甚至发生在旅游途中。一些安全事故属于天灾,不可抗拒;而有些则是人们可以预见的。

频繁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既造成了重大的游客人身财产损失,又严重地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阻碍了旅游业的正常发展。随着旅游社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旅游社的竞争愈演愈烈,旅游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传统的旅游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旅游安全正在成为旅游业的重中之重,旅游安全已成为社会个方面关注的焦点。因此,要让旅游安全的事故敲响旅游安全的警钟!然而我县作为一个旅游业才刚刚起步的县城,如果稍有不慎引发安全事故,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使多年发展旅游的成果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首先,作为政府部门应扮演好“旅游安全工作先锋队”的角色,完善旅游安全法规、建立旅游安全旅游急救和预警系统。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要政府部门、各级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领导组织和应急救援队伍,针对旅游地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按照“以人为本、救援第一”、“属地救护、就近处置”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及疏散避难预案、。

二、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增强各级应对突发旅游安全事故的能力,熟练掌握应急方法和应急组织程序,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及时、迅速、高效。尽快建立完善的旅游救援体系。

当然了,大力普及旅游安全教育也是开展旅游安全中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安全宣传工作,举办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带动景区旅游安全宣传工作。在旅游系统和全民中树立起“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主动防范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旅游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索道、观光电梯、游船等游览设施的安全运行制度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等各项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景区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行业统一巡查的旅游安全制度,基本形成旅游景区系统由上至下、从行业管理部门到旅游景区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体系,保证景区安全有序运营。

另一方面则需增强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每一位旅游者都要提高自身素质,杜绝把一些不利于景区安全的坏习惯带到旅游目的地中来。在旅游过程中,自觉听从有关服务与管理人员的指挥,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亲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规范自己在旅游景区内的行为。在从事徒步穿越、攀爬等户外旅游项目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并且要有经验丰富的领队来组织安排。在陌生区域行动时,一定要请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带路,一旦发生意外,也可以及时进行自救,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生命如歌,就要吟出激越,生命如歌,就要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