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精选16篇)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精选16篇)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1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3月13日下午,在淄川区委党校三楼会议室内,人头攒动。当天,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万名党员进党校铸魂工程”启动仪式在此举行。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强化全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使理论教育大众化,淄川区委决定在全区实施以“筑信仰之基、铸党性之魂”为主题的“万名党员进党校铸魂工程”。“实施‘万名党员进党校铸魂工程’是我区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之举,这标志着我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进入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一定要创新培训形式,突出不同党员的特点,坚持量体裁衣,着力强化党员教育的‘党味’、‘农味’和‘家常味’,实现党员培训全覆盖。”在启动仪式上,淄川区委书记李新胜对“万名党员进党校铸魂工程”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淄川区共有470个村居,地域跨度大,最远的村到区委党校要有90里的路程,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党员培训效果一直不理想。为让党员更好地接受培训,除了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外,淄川区还根据各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坐下来听、围起来说、走出去看等多种形式,增强党员教育的效果。“我们结合‘讲变化、话幸福、感党恩、强信心、树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对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师授课等做出精心安排,不断延伸拓展教育培训工作深度和广度。”淄川区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孙传国介绍。

据了解,这次党员教育培训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由区委党校和镇、部门、非公企业等基层党校分别负责,区里成立教学指导组、活动组织组负责指导。教育培训采取“订单备选,基层点题”的办法,区教学指导组提供党的理论及党性修养专题、政策解读及能力提升专题、案例式教学基地三套菜单,各基层党校从中点题,按照时间要求提报方案,由区教学指导组统一协调调配师资,各基层党校按照规定时间组织党员集中参加教育培训。各班次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8学时,其中各镇街道、开发区党校党的理论及党性修养专题学习不少于4学时,党风廉政建设和村级财务管理课程不少于2学时。

“我们太河地处山区,位置偏远、年龄大的党员相对多一点,送教上门真是解决了我们一个大难题。”太河镇党委委员王远国深有感慨地说。原来,对于年龄偏大、行动不便,需要送教上门的党员,淄川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镇街道、开发区党委党校摸清情况,并适时联系区教学指导组,采取“一对一”辅导。对于在外打工、组织关系在村居,不能按时参加教育培训的,由各镇街道、开发区党委党校负责,督促党员通过淄川手机台的视频微党课接受教育培训。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农村财务管理及工作规范,结合各自岗位和行业特点开展理论、政策等教育培训......我们的培训内容也都很有针对性,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铸魂工程’,筑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神经末梢’,让全区4.3万名党员10月底之前全部轮训一遍,真正实现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孙传国说。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2

近年来,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紧扣建强堡垒、凝聚合力、激发动力、示范效应等环节持续推进,靶向发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让“头羊”有力,推动建强战斗堡垒。以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效为依据,组织开展“摸底调研一次、民主评议一次、调整撤换一批、培训提高一批”的“四个一”活动,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调整充实。建立村级党组织书记的调整撤换工作机制,突出“三向培养”标准,常态回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复转军人等各类党员人才回乡任职,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对不称职、履职能力低的调整撤换。同时,建立履职承诺定期评价制度,基层党支部书记围绕政治建设、职责履行、组织建设、经济发展、为民服务和廉洁自律情况作出公开承诺,增强履职意识和责任担当。

让“群雁”有样,推动凝聚发展合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搭建党员进取平台,推广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设岗定责等好做法,聚合党员力量展示作为。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考核办法,结合党员的日常表现,确立14个考核项点和增减分标准,评选年度“好党员”,颁发证书并在党员大会上奖励,丰富党内活动载体,调动党员工作热情,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步加大监管考核力度,坚持党员在同一标准下公平比,在党员大会上公开评,在群众中公示结果的原则,让党员形象在群众中叫得响、立得住。

让“活动”有效,推动激发内生动力。围绕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题特色活动,把党员活动从活动室延伸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从政治理论学习延伸到党员群众生产生活,从单纯说教延伸到感情体验、实践锻炼,提升活动参与率,增强党员获得感。以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为抓手,根据支部类型、党员类别、从业特点等不同情况,对活动怎么开展、做些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进行区别化布置、差异化指导,农村党组织突出带民富,社区党组织突出促和谐,机关党组织突出强服务,企业党组织突出促发展,“两新”党组织突出讲诚信,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让“品牌”有名,提升党建示范效应。围绕“党建+”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一批党建示范基地,通过“一村一品”,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效应逐步得到提升。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沙尖子镇沙尖子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已经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建立基层党支部评星定级制度,量化考核、评星定级、动态管理,激励党支部比学赶超、进位争先,涌现出一批在带动群众发展致富、建设文明美好乡村、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党支部建设品牌。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3

针对拥有上市公司6家,拟上市公司16家的现状,近年来,浙江天台县推动上市公司党建示范带建设,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该县建立健全“专聘、专育、专管、专职”工作机制,配强配齐上市公司各级党组织书记,确保每家上市公司总部专职党务人员不少于2名。深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推动上市及拟上市公司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目前,全县22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党组织班子成员全部实现交叉任职。组建导师团,由县级领导、两新工委委员单位负责人、属地乡镇(街道)领导干部组成,采取“1+N”模式,即1个县级领导挂点担任导师,“N”个涉企部门、属地乡镇(街道)的业务领导、业务骨干担任成员,每月开展入企服务。现已入企开展帮扶指导380余人次,协调解决发展难题200余个。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4

近年来,河南郑州市不断扩大范围、活化形式,推动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进一步强化两新书记抓党建、守主业意识。目前,全市16个县(市)区229个乡镇(街道)、园区的2540个非公企业和422个社会组织已完成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述职比率达到93.6%。

该市坚持上下联动传压力,市县乡三级结合实情绘出述职“图谱”,重点围绕落实重大部署、履行党建责任等6个方面,党组织书记走近党员群众、深入生产一线,听呼声、察实情、做研究,提前做好述职“备课”。述出实情不回避,突出实情实效,用实实在在的“硬数据”和带温度有温情的“活事例”,直面突出问题,深入挖掘党建工作中的短板不足,一一对应提出工作思路举措。将述职情况与非公经济人士评价挂钩,建起“两代表一委员”党建工作底册,让党建述职成为评价非公经济人士是否重视支持党建的“标度尺”。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5

近日,江苏常熟市制定出台组织工作助推民营企业发展九项举措,政治能力、服务水平、人力资源“三轮驱动”,着力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矛盾和难题,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市以加强政治建设为统领,在民营企业中开展“不忘初心话成就,牢记使命创未来”系列主题活动,大力营造“跟党一起创业、跟党一起奋斗、跟党一起圆梦”氛围。加大政治关怀激励力度,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企业出资人吸收入党,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优秀代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等职务。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先锋党组织带头人、劳动模范等评比表彰活动。以规模以上企业、科技人才企业、成长性企业、上市企业和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领域企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规范落实党内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促进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功能。

为提升服务水平,该市建立定期研究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各级组织部门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本区域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结合“三项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深入实施党建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党建联盟”“昆承湾党建联盟”等党建服务矩阵,深化服务企业“绿色通道”行动,命名20家“双支持双争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党组织,征集1000个助推民营企业发展“金点子”,组织10000名党务干部走访企业解难题,形成助推民营企业发展的强大“红色引擎”。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建100个“行动支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技术攻关、技能比武活动,积极创建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先锋队、推动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实现组织作用与企业发展的高度契合,引导党员在建功立业、担当作为方面示范引领。

常熟市以优化人力资源为重点,深化年轻干部“一线工程”,从市级机关选派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业务技能精的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民营企业党组织挂职。按照既懂党务又懂经济的标准,选派一支专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加大培训力度,加强领导干部经济管理教育培训,对民营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实行全员轮训,举办民营企业出资人、青年企业家专题培训班。实施民营企业“红色工匠”培育计划,把一批党员职工培养为技术能手,把一批技术能手培养发展入党,为民营企业培育一批红色技术标兵。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6

党的十九大以来,江西省大余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狠抓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着力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激发乡村各类组织活力,凝聚乡村振兴整体合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深化农村过硬党支部建设。推进阵地建设标准化,制定“五有三统一”(有便民服务站、有党群活动室、有村“两委”会议室、有群团等配套组织工作室、有文化活动室,统一悬挂国旗、统一悬挂牌匾、统一设置公开栏)标准,对全县105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建设。推进活动开展常态化,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专家导学、微信助学、挂点辅学、督导督学、典型促学、考试验学“六学”机制。推进制度落实规范化,实施“基层党组织规范提升年”,深化党组织评星定级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推进支部管理智慧化,打造“大余智慧党建管理平台”,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在线精准管理。推动乡村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在每个村建立“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民情理事会),依规依职从事民事活动。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23家,其中省级以上12家,达到村级全覆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有关要求写入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相关组织章程,推动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党员通过规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经营组织等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加强党组织对村级工作的领导。落实村党组织领导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仅20xx年全县村级党组织自主提出有关村级事业发展议题1470个,其中1382个议题通过并顺利实施。

着力培育骨干力量体系。坚持推动乡镇工作力量下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发现培养和吸引农村优秀人才。选优育强村党组织书记。探索建立村党支部“后备书记”制度,将“后备书记”培训纳入村干部培训计划,安排“后备书记”到一线急难险重岗位锻炼,换届选举时推荐参选村组织书记,着力解决村组织书记“换届时人难选”“岗位空缺时选人难”问题。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分类管理、“四定两监督”、“双述双评”等制度,对不胜任、不尽职的,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战中无所作为的及时调整。推进村干部队伍“三提升”。制定《关于加强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将村(社区)干部报酬结构调整为“基本报酬+绩效考核+廉政奖励”三部分,人均每月增加1000元报酬(达到2300-3060元/月),推动村(社区)干部履职动力、履职能力、履职绩效“三提升”。建立顺向培养农村干部机制,畅通“致富能手—党员—两小组长—村干部(见习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乡镇干部—科级领导干部”的培养链条。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拓宽农村发展党员视野,注重从各类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村医村教、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中发现优秀人才,把符合条件的发展为农村党员。探索实施《入党积极分子积分管理办法》,建立“日常积分管理,期末党群评议”管理模式,全县已有26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积分制培养列为发展对象,12名入党积极分子因积分不足60分被取消发展资格。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开展党员情景教育,打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梅岭三章纪念馆、长岭会议旧址、池江陈毅旧居等16个情景教育基地,农村党员现场接受教学2.6万人次。培养造就“三农”工作队伍。着重建设好四支“小分队”,即基层农业干部队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科技智库专家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引导部分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回乡、科技人员下乡到农村创新创业,共引进、培育乡土人才3100余名,其中262名在大余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自主创业。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为本。依托“一约四会”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更好实现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创新、自我分享。法治为纲。实施政法干警挂点联系村(社区)工作制度,实现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全覆盖。推进法治向基层延伸,乡镇成立信访访前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每村(社区)配备1名法律顾问,引导群众遇事找法,大大降低了信访率。创新非警情报警处置分流机制,依托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和“110”报警平台,高效分流、快速处置非警情报警事项,仅20xx年分流处置5600多条,获得省公安厅和公安部高度肯定。德治为范。坚持以善治为目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道德讲堂,开展“群众评、乡贤论、榜上亮”的道德评议活动,设立耻辱榜、进步榜、光荣榜,有效弘扬先进、鞭策后进、激励上进。

着力强化运行保障体系。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向乡村倾斜,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强力保障。建强乡村组织作用发挥平台载体。健全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平台体系,除“五有”之外,还实现“一村一文化活动室、电商网点、卫生室”全覆盖,统筹20xx余万元对全县119个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建设,高标准打造了“智慧余西”“印象建桂”等一批示范社区。提高乡村组织运行经费保障。在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基础上,重点实施“1648”路径(即以村党支部为引领;出台6项政策: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60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给予优势项目100万元以内贷款三年的贷款贴息、优先提供信贷和融资支持、村集体发展产业享受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返还部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免除工程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发展4种类型: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劳务服务型、自主经营型;实施实行8种模式: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盘活资源、光伏发电、合作服务、乡村旅游、招商兴企、异地置业)壮大集体经济,投入4320万元为全县所有村(社区)安装50KW以上光伏电站,全面消除了无集体经济“空壳村(社区)”,今年100%的村可实现收入超5万元。建立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激励关爱机制。结合精准脱贫,分类制定乡村组织服务振兴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定期开展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公开选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目前全县共有村(社区)干部考取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人,考录公务员23人,其会考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6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近年来从乡村振兴一线提拔、重用干部129人。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7

一、成因背景

不合格党员严重影响着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因此,不合格党员,是立党兴国之大害,其动摇了党的组织基础。

一段时期以来,少数党员思想退化、工作退步,难以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组织纪律散漫,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不按党的组织原则办事等问题,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党员队伍的“出口”不畅,除了因为违法乱纪被开除外,很少有党员被清理出党组织。党的xx大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共中央政治局也部署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旗帜鲜明地提出“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二、主要做法

(一)责任明确,舆论引导充分。为确保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落到实处,由县委组织部制定统一的实施方案,明确各基层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基层党(工)委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把握实施细节,做好舆论引导。通过召开支部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宣传不合格党员处置的目的和意义,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让广大党员思想有触动,内心有震动,人人有行动。各党总支、党支部按照组织生活会中民主评议党员的结果,通过发放问卷、组织座谈等形式,认真做好摸底排查、谈话取证、找准问题等工作,确保了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有序推进。

(二)标准统一,尺度把握得当。按照《党章》要求,结合实际,统一不合格党员认定标准,把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立场蜕变、党性意识淡漠、组织纪律涣散、大局观念弱化、法制观念淡薄、组织生活散漫、工作作风飘浮、廉洁自律松懈、道德行为扭曲等“十大”具体表现作为认定不合格党员的标准,避免了各基层党组织因标准不统一导致的争议和纠纷。同时,本着“不冤枉一名合格党员,不漏掉一名不合格党员”的原则,初步认定过程中正确把握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政策界限,做到“五个区别”:一是把思想跟不上形势,认识模糊,同不讲党性,不讲原则,经常在群众中散布错误言论区别开来。二是把愿意接受教育,改正错误,并决心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同拒绝接受教育和屡教不改区别开来。三是把长期患病、年老体弱等原因不能参加党的正常活动,无力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同革命意志衰退,长期消极落后,不起党员作用区别开来。四是把因为党组织软弱涣散,制度不健全,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使党员不能经常履行党员义务,同党员本人主观上不愿意履行党员义务区别开来。五是把由于缺乏经验,能力不足,以致工作上发生某些失误或错误,同工作不负责任,损害人民的利益区别开来。

(三)慎重认定,处置程序规范。始终遵循“坚持标准、立足教育、严肃处置、强化管理”的方针,按照“不定比例、不下指标,不搞末位淘汰”的要求,慎重认定不合格党员。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和群众评议党员,对民主评议中满意度较差的党员,列为初步处置对象。为保证处置结果客观公正,通过走访谈话、反复印证、上门沟通等方式,多方搜集证据,正确区分主客观因素,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处置过程严格按照党员自评、群众测评、党支部评议、全体党员大会评定、基层党委审批、处置结果公示、县委组织部备案七个程序进行。真正做到了处置过程透明公开、处置结果党员认可、处置对象心服口服、处置工作群众点赞。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根据个人情节轻重,面临限期整改、劝退及除名三种处理。

(四)治病救人,注重教育转化。对于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不搞一刀切,影响不是很恶劣的,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情节较轻的不合格党员,本人确有继续留在党内的强烈愿望,又有整改决心和行动的,给予为期一年的改正期限。到期未改正的,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不合格党员本人无改正愿望,不愿意接受组织帮教和纪律约束的,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同时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参加志愿服务、按时汇报思想,开展谈心谈话以及与党员中的业务骨干、致富带头人结成“业务帮教对子”,与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模范人物结成“思想交流对子”等措施,帮助不合格党员尽快转化。要求党支部至少每月要对限期改正的党员进行一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季度要对限期改正的党员状况作一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的措施。

三、取得的成效

弥渡县切实把规矩立起来,制度定出来,把处置不合格党员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有机结合,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优化了党员结构,净化了党员队伍,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共处置不合格党员50名,其中限期整改39名,劝退4名,除名7名。

(一)建立了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纯洁了党员队伍。通过开展党性分析、党员评议,充分发挥了党员的主体作用,党组织在管理党员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掌握着主动权,使不合格党员得到了准确认定,被处置的不合格党员也心服口服,没有引发任何矛盾纠纷,没有引发一起上访。即使个别不合格党员不愿提出退党,但因担心民主测评中合格率低而主动放弃党籍,有效解决了过去“开除党籍”和“个人要求退党”涉及面窄、“劝退除名”和“自行脱党”不宜认定等问题,疏通了不合格党员的认定渠道和“出口”,党员队伍更加纯洁,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二)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党性教育,增强了党员意识。进行党性分析,是对党员的一次深刻党性教育,是对他们的一次深刻精神洗礼,有效激发了他们爱党奉献的自觉性,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党员中“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以上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三不”现象明显减少,“两类”组织中党员“隐身”也纷纷现身,党员管理中“组织号召,党员行动”的氛围更加浓厚。许多党员表示: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开展,让自己心存敬畏、反思过去、正视使命。

(三)激发党员创先创业的积极性,促党员作用发挥。通过加强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建设,既纯洁了党员队伍,又教育了党员,增强了广大党员争做合格党员、优秀党员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在全县形成了比学习、比服务、比奉献的浓厚氛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主动公开承诺、积极发挥作用,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同时,我县健全完善党员队伍纯洁机制的经验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肯定。

四、探讨

处置不合格党员,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在处置过程中,只有必须充分调研,认真排查摸底,健全工作机制,依靠制度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有效化解工作难题,才能保证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规范有序地推进。

(一)以事实为依据,法规为准绳。要对照《党章》要求,以中组部《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的“理想信念缺失、政治立场动摇、宗旨观念淡薄、工作消极懈怠、组织纪律散漫”五大类不合格党员典型以及新增的“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沉迷低级趣味,生活作风不检点”等内容作为不合格党员的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抓住不同行业不合格党员的主要特征,制定出不同的判断标准

(二)以民主为前提,程序要规范。客观、公正地处置不合格党员,科学的标准是前提,严密的程序是保证。要从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有利于弄清事实真相、有利于教育激励党员队伍出发,建立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工作程序,确保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置恰当、手续完备”的基本要求,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做到“坚持标准不走样、严格程序不变通”。 要结合制定的不合格党员标准,严肃认真的开好民主评议会,请党员和群众当评委,在评定过程中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在处置中要做到“处置恰当、手续完备、客观公正”。

(三)把握政策界限,慎定处置对象。对不合格党员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置措施,是整个工作流程的实质性阶段。要本着“坚持标准、立足教育、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的原则,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妥善处置。要辩证分析错误原因,科学甄别错误事实;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合理确定宽严尺度,去伪存真,激浊扬清,给党员一个客观的定性,让不合格党员受到应有的处理。在分类细化不合格党员标准以后,要通过电话、信函、短信等方式,及时告知辖区内共产党员,让每一个党员都能认清自己与合格党员的差距,并给予一定的整改期限,给予他们足够的整改时间和整改机会。要坚决杜绝“一言堂”“随意扣帽子”现象,绝不能将处置不合格党员变成某些人挟公器打击报复的工具。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8

1/4的律师是党员律师,3/5的律所实现了党组织覆盖,搭建涉外法律服务律师人才库及人才培养基地,25家律所试点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领跑行业发展……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律师行业主动作为,搭建平台,深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广西把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摆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去推进,把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融入律师业务创新发展的大平台中去谋突破,党建引领,坚持律师事务所‘三化’建设道路,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体现行业自律,使广西律师事务所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林金文说。

党员律师先锋模范作用凸显

今年8月16日,49家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以及广西党员律师代表汇聚广西律师协会会议室,林金文开门纳谏,聆听大家对律师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

广西司法厅高度重视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春节假期后上班首日,林金文就到广西律师协会看望慰问。2月,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党工委批准同意成立广西律师行业党委。广西司法厅统一部署,稳步推进,仅4个月时间就实现全区14个设区市律师行业党组织全面完成组建且正式运行。

截至目前,广西有律师事务所727家,156家建立独立党支部,281家律所联建党支部。全区社会律师7931名,有中共党员律师2055名,占广西律师总数的26%。

“党建已经成为推动律所发展的软实力。”广西广合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黄财基说,他所在的律所80多名律师中,有一半是党员,党员律师成为律所的中坚力量。

广西桂盟律师事务所主任陈蜀丽说,桂盟所1999年成立,到目前快20xx年时间,党员队伍发展缓慢,现在大家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希望能够尽快发展壮大律所党员队伍。

律所党支部成立后,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律师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凸显。

开展法律扶贫工作中,广西刘晰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带领全所律师,6次集体进村开展工作。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创设“环南湖边走边公益”党建品牌,每周坚持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在广西律师协会机关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27家区直律师事务所、545名律师爱心捐款119332元,助力桂平市社坡镇贫困村建设。

在今年7月全国律师行业党委的表彰中,广西两家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获评“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6名律师获评“全国律师行业优秀党员律师”。

借助“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出国门

31岁的韦彦婷是广西天狮灵动律师事务所的执行主任,20xx年,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之旅渐入佳境的时候,韦彦婷看准时机,果断开拓涉外业务。

不到5年时间,涉外业务就成为广西天狮灵动律师事务所的招牌特色,律所和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律师楼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马来西亚设立了联络处和海外教学基地。

借助中国—东盟的融合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广西律师协会搭建涉外法律服务尤其是涉东盟法律服务平台,越来越多的律所走进东盟,广西律师逐渐登上国际舞台。

在20xx年11月26日的中国—东盟(凭祥)果品交易会上,广西第一家在国外设立律师服务机构的维冠律师事务所组织了越南知名水果生产企业参会,推动凭祥市中国—东盟进出口水果商会成功与越南四家水果产销大户达成农产品进出口购销战略协议。

“我们帮助双方减少交易障碍,提高他们抵御市场风险和增加市场话语权的能力。”广西维冠律师事务所主任苏日好介绍说。

为了扶持广西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发展,自治区司法厅、外侨办、商务厅、法制办联合印发《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广西律协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律师楼签订青年律师培训交流合作协议,出台涉外人才培养规划,在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人才培养基地。

今年,广西律师协会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出访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与当地律师协会、律师公会、律所等深入交流,希望能够就青年律师人才培养、法律信息共享等有进一步合作。4月下旬,马来西亚律师公会到访广西律师协会,广西35家律所与马来西亚12家律所签订业务战略合作协议。

“三化”建设助推律所转型升级

党建引领,涉外业务开路,广西律师业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但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很长一段时间,广西律所普遍面临规模不大,业务模式单一,律师专业化水准不高等难题。

20xx年4月,广西律师协会制定下发《广西律师事务所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规划》,决定用4年时间,在全区确定25家律师事务所作为试点,通过试点带动全局,深化广西律师事务所“三化”建设。

广西通诚律师事务所是试点单位之一。试点后,人员规模从20人扩大到50余人,办公区域也成倍扩大,业务从原来以民商诉讼、刑事辩护等传统业务为主,迅速扩大到诉讼和非诉讼业务领域全面发展的状态。

“‘三化’建设充分调动了全所人员的积极性。”广西通诚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廖国靖说,通诚律所不仅实现高规格的硬件设施,专业化、特色化的业务精品,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活动,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达到了“三化”建设的预期目标。

广西广合律师事务所投入千万元购买办公楼,成立规划委员会、业务指导委员会、文化建设委员会等6个委员会,内部组成一个有纪律、有组织的专业队伍。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持续发展的两年,也是该所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党建是引领,保证了事务所建设的正确方向。”广西律师协会会长黄志文说,广西还将继续深化律所“三化”建设,力争广西律师事务所在“三化”方面与周边省份并驾齐驱,成为北部湾区域的法律服务中心乃至中国—东盟国际区域律师业务合作与服务中心。

“三化”建设热潮中,广西律师事业发展掀开了崭新的篇章。广西律师协会秘书长黄都恒信心十足地说:“广西律师协会引导广西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走‘三化’建设的道路是正确的,经过几年努力,广西有了一批规模比较大、专业化水平比较高、品牌效应比较响亮的律师事务所,这是广西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发展方向,必定全面推动广西律师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9

一、背景起因

一是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的需要。在20xx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生活会上,部分党员特别是老党员反映目前党员集中难、学习难、组织生活不规范,最基本的组织生活无法保障;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个别党员对党的根本路线认识不清,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因此,必须搭建一个载体,促进基层党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二是强化党性观念、在党意识的需要。当前,部分党员党性观念弱化,在党意识淡化,政治敏锐性不强,甚至个别党员不知“三会一课”为何物,不能旗帜鲜明的与丑化党的人或事作斗争;少数党员政治热情退化、宗旨意识淡化,缺乏自觉服务群众的责任感,不能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务实管用的学教机制,在基层党组织中践行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强化党员在党意识,在最基层落实好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的具体实践,在思想深处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三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需要。当前,基层党组织普遍缺乏凝聚力、战斗力,部分班子存在“一团和气”或“窝里斗”现象,致富带富能力较弱,一些党组织书记在抓基层组织建设时,思想上存在片面性、行动上缺乏自觉性、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因此,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从抓好党员的个体素质做起,使其常受教育、勇争先锋,最大限度的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从严管理,凝聚活动的向心力。一是严格时间标准。坚持“定时与机动”相结合,原则上定于每月5日开展,遇特殊情况顺延至当月15日前举行,保证每月开展一次组织生活。二是强化联系指导。每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指导一个乡镇、联系一个村。同时,选派372名县直单位科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一个村级党组织,参与指导所联系村活动的开展。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按照“年度有安排、季度有计划、月月有主题”的要求,建立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不定时抽查活动开展情况,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对思想重视不够、两次以上不能按时参加活动的,进行约谈、通报。

(二)丰富内容,增添活动的生命力。一是突出重点。围绕“学习教育、组织生活、议政议事、服务群众”四个主题,突出学习党的政策理论、传达上级精神、通报重大事项、听取党员意见、召开组织生活会、商议解决民生问题等内容。二是深化内涵。在原有四个主题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内容,推行“1+N”模式。每月设置1个特色主题,并结合基层工作和群众需求,开展党员服务、走访群众、信访排查、美丽乡村建设等N个活动。三是拓宽外延。引导农村党员投资创建党员创业园区,利用活动日传播致富经,引导群众创业就业,着力将党员创业示范园打造成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基地和创业致富的“孵化器”;实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设置政策宣传、生产示范、矛盾化解等岗位,每名无岗党员自愿认领1至3个岗位,鼓励其利用活动日学以致用,并经过实践再来指导党日活动的开展。

(三)创新形式,提高活动的吸引力。一是扩大活动领域。活动开展始终坚持室内与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活动场所建设力度。目前,共建设372个农村党支部远程教育站点和336个党员活动室。二是拓展参与对象。活动开展以支部为单位,原则上覆盖所有党员。同时,吸收村组干部、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等人员参加。三是创新活动形式。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让在家党员通过座谈商议确定活动日主题;另一方面,通过创办外出务工党员驿站、微信群、“流动党员掌上工作室”、“凤台组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每一名外出务工党员同样过上组织生活。

三、难点问题

一是对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认识不到位。在调查中发现,少数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党员主题活动日”是解决农村党员素质不高、村支部战斗力不强的有效途径。由于认识不到位,导致极个别乡镇党委在抓这项工作时“不为下,只为上”,不在抓好村支部如何搞好活动方面下功夫,而是研究如何应付每月一次的检查;甚至个别村支部,不把活动当作一项经常性党建工作来抓,而是搞临时突击,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二是流动党员和老党员成为活动日的软肋。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流动党员、老党员数量在不断增多。对于流动党员由于流动时间较长,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支部的活动,部分流动党员不主动亮明身份,不主动交纳党费,使管理教育工作出现漏洞;对于老党员,由于行动不便,缺乏生产能力,学习技术用不上,学习理论,身体状况不允许,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存在难度。

四、深化设想

实践证明,“党员主题日”活动是促进党内活动扎实开展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益探索。

第一,突出党员主体地位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前提。党员主体地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民主权利,在党的事务与决策中发挥主体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突出党员主体地位,积极为党员作用发挥搭建平台,调动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台前县“党员主题日”活动的开展,使基层组织生活趋于正常化,通过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不断强化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实现党员主体价值,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二,创新活动载体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抓手。选好活动载体、丰富党建活动,不仅能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目标和要求鲜明地反映出来,而且能够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思想、智慧和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台前县“党员主题日”活动实施两年多来,得到了广大党员的由衷支持。实践证明,只有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党员群众需求,在坚持党内生活好制度、好做法的同时,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探索简便易行、务实管用、党员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

第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生命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才能更有生命力。实践证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局性工作来定位、谋划和落实,使工作的目标着眼于发展,措施服务于发展,成效体现于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保障。台前县“党员主题日”活动之所以能够可持续开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益于建立了一套责任明晰、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只有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效解决“说在口上、落在纸上”的问题。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规范化、具体化、经常化建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10

一、基本内涵

在水文勘测外业分散工作条件下的党支部工作法是指,在项目现场工作过程中,采取健全一线党组织和建立党建制度等措施,以党建大力推进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提高党建水平,通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长江口局党委通过深入研究,在长江口深水航道等多个重点项目外业工作现场建立临时党支部,将一线党员们凝聚在一起学习、讨论、攻难关,以党员的先进性带动一线水文职工投入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保廉政的工作之中。

二、主要做法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外业一线延伸

如何克服外业人员分散、流动性大、项目人员交叉等党建工作难题,使党的组织生活按期正常开展,是基层水文单位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长江口局党委从实际出发,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在水文测验、野外河道测绘等工作时间超过15天,人员规模达到20人以上,党员人数超过5人等情况下,要求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由局党委指定临时负责人,负责支部工作,开展支部活动。

20xx年8月,是长江汛期水文测报和河道勘测外业工作最繁忙的时候,长江口局参加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水文监测就有60余人。为解决党员没有时间回单位过组织生活的难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长江口局党委在项目工地上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出工前召集全体党员制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在外业工作间隙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每名党员配戴党徽,亮出党员身份,高标准要求自己。组织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讲规矩、有纪律”、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重要论述等专题学习讨论,提高党员意识,确保党的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临时党支部还注意吸收参与项目的编制外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二)党员能力在外业一线提升

长江口局党委专门对党员干部在外业一线能力的培养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注意锻炼党员干部,特别是通过老党员对青年党员“传帮带”活动,提升党员骨干的品质、能力和业务素质。在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水文动态监测、宁波北仑港海域水文测验、长江中下游长程水道地形测量等重点项目中,临时党支部坚决贯彻局党委安排,在项目工地与工会小组联合,围绕科学监测、项目任务书、水文测验实际操作等举办劳动技能比赛,促进党员教育与提高劳动技能相互结合,使党员骨干提升业务技能和素质能力。

(三)模范作用在外业一线发挥

一面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历次急难险重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一线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忠诚履职,在最困难的测区、最危险的岗位上,党员担负起测组组长、安全生产监督员等关键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水文职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在12.5米深水航道水文动态监测现场,临时党支部向每一位党员号召:在测验工作中主动靠前,跟踪服务,把“堡垒”筑在工作最前沿;党员勇于亮出身份,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确保党旗始终飘扬在第一线。在20xx年长江中下游长程水道地形测量项目现场,党员张美富、盛青、薛剑峰带领着3个测量小组,近30名测量人员顶着3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酷暑,起早摸黑连续作业数月,选点、埋标、架台、跑断面、测水准,每一步都异常艰辛。每天5点出门,晚上9点回驻地,但大家仍然任劳任怨、实干苦干,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就是一名旗帜”的深刻内涵。

(四)工作成效在外业一线检验

党支部坚持以党建推进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提高党建水平。建立了外业党支部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把领导和群众对工作是否满意作为考核临时党支部和一线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用业务工作成效来检验党建成效。外业项目临时党支部坚持“抓工作从抓思想入手”理念,面对党旗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既有仪式感,又能充分激发党员在困难面前带头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使命感和工作热情。20xx年以来,在紧张繁忙的防汛测报、河道勘测工作中,各党支部在多个工地结合项目实际,积极开展各项有特色的党支部活动,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确保了各项工作按期进行,做到了哪里有工程项目,哪里就有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实现了党建工作与项目管理“无缝衔接”,一线临时党支部成为工地党员名副其实“家”。在党员的示范引领和努力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水文动态监测项目荣获国家测绘优质工程最高奖项白金奖。

三、工作启示

1、党建工作在水文外业一线延伸,突破了水文外业生产部门党支部工作和党员活动的瓶颈,创新了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形式。

2、破解了水文业务工作繁忙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矛盾。

3、在外业项目和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党员的先锋作用更能得到突出体现,使外业党员增强了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形成了党员认可、群众满意的党员之家。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11

一、实施背景

国电东北热力集团公司是集发电和供热为一体的城市电厂,现有员工1026人,党员502人,资产总额达27.32亿元,热网面积超3600万平方米。热力集团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沈阳热电厂,自20xx年整合后,实现发电与供热“网源合一”经营模式。作为老企业,该公司党建管理根基比较厚重,但是随着党中央和上级党组对党建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基层党支部的管理更加规范和严格,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好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党建面临的新课题。热力集团经过多年来对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针对各党支部存在基础建设参差不齐、“三会一课”弱化、特色活动不突出、日常管理松懈、材料归档不规范等问题,重新进行梳理和归纳,以创建“三型”党组织为目标,以国电东北公司《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为基础,将党建管理由粗放式转为规范化、由零星式转为系统化 、由分散式转为统一化,促进党建管理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做法

(一) 组织制度 “立”起来

国电东北热力集团党委从制度入手,通过建章立制保证基层党支部各项功能的发挥以及党员旗帜作用的体现。截止日前共修订完善和下发党建类制度18项,其中包括党支部工作条例、“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评议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党费缴纳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为党建管理标准化奠定基础。20xx年热力集团党委全面夯实基层支部组织,整合机关党支部,规范支部的换届选举程序,下发《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手册》,遵守请示报告制度,配强配优党务工作人员,现有基层党支部书记、副书记31人,支部委员86人。

(二)模块管理“建”起来

国电东北热力集团党委在优化各项制度和管理流程后,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建立标准模块,形成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基础平台和有效载体——即党支部“一柜、五盒、一站”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为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奠定了基础。“一柜”即:要求党支部必须保证固定的党员活动场所,在党员活动场所设立摆放地点统一、样式统一的“一个党支部专柜”。“五盒”即:在综合原有的各类记录的基础上,要求“支部建设、民主评议、组织发展、党费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五类工作必须有纸质记载,并按照归档要求,将党员卡片、民主测评票、积极分子登记表、三会一课记录、党费收据等进行规范,形成“五个档案盒”。“一站”即:对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基础管理工作,如党组织信息、党员信息、党员活动、党员教育、党员工程、政研论文等,统一登载上网,形成“一个党建网站”,既方便查阅,又便于维护,同时通过公开统一的平台,加强了支部间交流,使支部工作的评比更加公平透明。

(三)特色载体“活”起来

结合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东北热力集团企业党委在强力推动标准落地、典型示范、检查指导、检查落实各环节工作的同时,注意与党务培训、教育宣传和党内创先争优、党建品牌载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化党建管理格局。在深化“五比五强”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中,结合冬季供暖开展“党员之星”保冬运、“双优双保” 立功竞赛活动,广大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员工合力共为,打赢冬季供暖攻坚战。以“四型”星级党员工程为载体阵地,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党员风采,为“创先争优”活动树立了鲜明的旗帜。以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微党课”、技术党课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提高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和业务知识水平。各基层党支部“一支部一特色”活动竞相开展,经过实践,涌现出“争当环保卫士”、“创建服务型窗口”、“党员阵地建设”等一批接地气的特色活动,为党建标准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考核绩效“严”起来

坚决的执行力是所有管理活动取得实效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东北热力集团党委把执行党建标准的执行与考核结合起来,制定《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与16个基层支部签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实行绩效考核管理,90分以上为优秀,80至89分为良好,70分至79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每年进行两次评分考核,综合分数后按照65%的比重与党风廉政建设一并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基层党支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考评的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三、取得成效

一是党建管理更加明晰、提升工作效率。热力集团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以来,用明确的管理模式,明晰的管理项目,全面系统的强化了基层党支部建设,为基层党支部工作建立起了管理规范,使基层党务工作迅速进入轨道,实现了了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一、考核统一的“四统一”管理模式,使基层党支部各项基础工作不掉队,有效摆脱事务性工作,高效率完成各项党建目标任务。可以集中精力在创新党组织方面作出新亮点、新特色,进一步激发基层党支部的活力。

二是党员管理更加规范、发挥表率作用。结合“两学一做”开展党建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意识,通过党建标准化的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党员们在党性修养、“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教育、党员亮身份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创新争优“党员之星”、“四型”党员工程、党员突击队等实践活动中,时刻铭记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涌现出一批勇于奉献、事迹突出的先进党员典型模范,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融入中心更加密切,助力企业发展。在党建标准化管理示范带动下,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管理更加紧密。20xx年实施党员工程62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3个,创效达2106万元,为“创先争优”活动树立了鲜明的旗帜;立足生产所需,每月开展一次“党员奉献日”活动,助力设备检修、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达标等工作;“党员之星”、党员突击队在冬季供暖期间发挥带头作用,实施急难险重任务突击抢修36次,有效保证了冬季供暖的安全稳定。截止20xx年1月1日,国电东北热力集团安全生产天数达到7175天,年度完成发电量23730万千瓦时;实现累计签约供热面积3815万平方米,完成营业收入101234万元,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和东北公司下达的绩效考核指标。

四、工作启示

一是顶层设计要统筹兼顾。党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理论性较强的工作,如何把基础工作做牢固,又能突出支部特色,这就需要党委的顶层设计和导向引领。从大处着眼,标准化建设要能涵盖所有党建工作,包括日常工作、专题活动和上级党组的各项要求;从小处着眼,模块管理是统一标准的关键,公司党委要将党建工作进行梳理、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成文档表格,即统一格式,便于存档,又能够减轻基层党支部的负担。

二是具体实施要过程监督。党建标准化建设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要时刻绷紧责任落实这根思想弦,按照“月度自评、季度抽查、半年测评、年度总评”的原则,把党建标准化的要求贯彻落实好、执行好。尤其是负责监督测评的党委工作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支部,在督促检查的同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支部工作循环提升。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参加测评人员要坚持原则,公平、公正进行评分,才能保证测评结果能够真正反映成效和业绩,为奖惩提供有力依据。

三是效果评价要融入中心。企业党委的工作目标是“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取得的实效要与行政目标相融合,实实在在的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管理问题,突出解决管理缺陷,补全管理短板,实现从“虚”到“实”的转变,让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频共振,以实际成效检验党建标准化的成果。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12

农村党组织“定位升级”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组织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科学、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村级党建工作成效,切实做好定位升级工作,推动村级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根据《*市*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阶段目标任务和要求,特制定*区农村党组织“定位升级”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在全区村级党组织中实行以科学评估、分类定位、升级发展、总体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定位升级”工程,不断激发村级党组织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动力,真正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以夯基础、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的总体要求,从班子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机制、工作业绩、民主测评六个方面, 18项考核评价指标,对村级党组织实行百分制考核,依次评为先进、一般、后进类村级党组织,依据对所有建制村的考核分类结果,考核村级领导班子和村干部工作业绩,兑现绩效报酬、确定奖励等次(评价指标及分类标准见附件1)。通过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指导和帮扶力度,努力使全区绝大多数村级党组织能够升级发展,达到争当优秀、提升一般、减少后劲的目的,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幅度提升。到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结束,全区优秀党村级党组织占全区村级党组织总数的60%以上,一般村级党组织占全区村级党组织总数的30%以上,逐步减少后进村党组织。

三、方法步骤

1、调查摸底,分类定级。(2月下旬至3月上旬)乡镇党委严格按照“入户调查--现场查看--分项测算--逐项打分--逐级申报--建立档案”的程序和“四统一”(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口径、统一要求)的原则,对照《村级党组织“分类提升”考核评价指标》,于今年3月10前,对各村进行考核评估,科学评定类别,报区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各乡镇党委要按照一村一卡的要求,依据审定意见逐村建立村级党组织“分类提升”考核工作档案(样表见附件2),对村级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报区委基层组织建设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因村施策,制定计划。(20xx年3月上旬至3月中旬)各乡镇依据初次分类等级和存在的问题,创新思路,进行分类指导,于3月中旬,制定出本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定位升级”规划。同时,指导各村分别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升级发展计划和实施细则。

3、靠实责任,落实措施。(3月中旬至11月中旬)按照“三个一切”(一切工作围绕农民增收来部署、一切工作措施围绕农民增收来议定、一切工作成效通过农民增收来检验)和“三包六到户”(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产业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技术服务到户、包抓帮扶到户、示范引导到户、增收体现到户)的工作思路,各乡镇、区直各有关部门,按照分类提升工作计划,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升级村,区别不同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分类进行管理和指导,使每个村都有任务、有要求、有压力,都能积极参与到分类提升创建活动中来,在20xx年11月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对标评议,检查验收。(11月中旬至12月底)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工作,按照分类定级是否准确、晋位升级是否有力、“五个好”标准是否达到等内容,采取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大会、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方式,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评议。对整顿转化和定位升级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度达到80%以上的,逐个形成整顿转化和晋位升级报告,报上级党组织检查验收。对于群众满意度不高,验收未达标的,限期整改。

三、组织领导

农村党组织“定位升级”工作,既是一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党建工程,也是一项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富民工程。全区各级党组织都要把组织开展村级党组织“定位升级”考核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村“两委会”班子及主要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规划部署,加强分类指导、平时督查和年终考核,层层抓好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是村级党组织“定位升级”考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主持制定总体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研究工作措施。分管领导要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区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督查组要严格程序,认真开展督查工作,及时反馈活动情况。区委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调查研究,周密安排部署,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基层上报数据的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13

深秋的燕子埠镇郭庄村,20xx多亩金黄色稻浪蔚为壮观,颇有鱼米之乡小江南意境。“没想到我们这个高亢山区也能种上水稻,多亏党的领导,让我们这些贫困户看到了希望!”看着即将到手的收成,在水稻田边忙碌的村民秦怀成笑得合不拢嘴。

在江苏邳州,像郭庄村这样依靠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例子,只是邳州市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邳州市通过抓支部带领、产业带动和党员带头,聚焦精准脱贫,掀起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热潮。目前,全市共实施扶贫产业建设项目66个,带动10628户、34248名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

支部带领,筑牢桥头堡

“市里抓土地规模经营,咱村一直是靠天吃饭,如果还是等靠要,脱贫任务啥时候能完成?所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还是靠咱村党支部!”在邢楼镇东庄村会议室内,村党支部书记李伟率先抛出话题,一个多小时的讨论过后,党支部达成一致意见:支部带头承包土地,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

没有钱,村支“两委”自己贷款;没有劳力,村干部每天早晨五点就到地里干活;没有技术,村支书李伟几次跑到市镇农技中心咨询……两个月的时间里,1300多亩的稻鸭生态综合试验田建成了。“一亩地收入1200多,除去承包收入外,一亩地能净利200多,再加上生态鸭的收入,今年确保能还上贷款了,明年就有好收成了。”看着绿油油的稻田,村主任老赵不由地算起了账。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增强支部脱贫攻坚本领,邳州市积极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龙头公司、产业基地、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扶贫组织体系。通过实施支部带头、村民合作发展运作方式,整合财政奖补一事一议、扶贫开发、农村公路建设、水利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共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64个,帮助近千名群众脱贫。其中,八路镇花卉种植基地、土山镇毛豆基地、邹庄镇呦山村生姜基地等21个支部示范项目发展迅猛,参与村民平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目前,邳州市100个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已经打造完成,100个脱贫销号先行村也摘掉了穷帽子。

产业带动,找准主攻点

“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还透着甜……”又到了吃冰糖葫芦的季节,有着200多年历史“一把红伞走天下”的邳州市炮车街道四王村又火了一把。从卖糖球到卖山楂,小小的糖球成就了四王村民“原料全国买、产品全国卖”的致富大梦想。如今,四王村注册了“四王牌”商标,建成了从山楂采购到糖球制作的完整产业链,并与邮政邮乐网合作,开设了35家网店,产品远销泰国、越南等国家地区,年销售额41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3万元。

一直以来,邳州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白大蒜、黄银杏、绿苔干都成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好产业。目前,邳州市市银杏栽植面积达50万亩,专门从事银杏行业的超10万人,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3000多户,年收入达到10万元的500余户;拥有板材加工企业3100多家,吸纳本地和外省市劳动力20多万人就业,年均工资性收入6万元以上;种植大蒜20余万亩,带动大蒜产区12.6万农户人均增收2700元。

拥有这样的自然资源,邳州在产业扶贫上做起了文章。“一镇一品、一村一业”成为脱贫工作的总体思路,围绕“一棵树的风景”(银杏产业)、“一块板的家居”(板材产业)、“一头蒜的保健”(大蒜产业),“一朵花的美丽”(花卉产业),全市25个镇(街道)490个村居因产制宜,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目前,炮车、陈楼、官湖、铁富、港上5镇以银杏为基础打造的银杏小镇,八路镇以鲜切花为基础打造的花卉小镇,占城以中草药为基础打造的药旅小镇,碾庄以五金工具产业为基础打造的五金小镇,为精准脱贫开辟了有效路径。

党员带头,打造先锋队

近日,港上镇小湖村老党员彭法伦像往常一样,又来到了同村张保堂的家,像这样的家访一个月至少2次。两年前,腿脚不好的张保堂没有了生活来源。彭法伦知道后,主动帮助张保堂联系了收卖废品的生意,又让他养殖了20多只兔子,一家人的生活才有了着落。

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穷亲,从就医、就学、就业等多个方面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只是邳州市党员干部起到先锋示范作用的渠道之一。邳州市还充分发挥党员致富能手的传帮带作用,解决致富信息、经验、技术匮乏等难题,真正做到扶贫更扶志、输血更造血。

如今在邳州,“有事能找到组织,身边能找到党员”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主动亮明身份,树立党员先锋形象,党员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此外,邳州市还注重从产业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复退军人中发展党员,每年分级分批开展培训,力争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战斗力,并建立评星定级制度,量化考评、分级管理,把扶贫成效作为党员评优定级最重要指标,努力营造党员始终在扶贫一线的社会风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核心在党。这就要求我们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同时,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党员干部队伍,用党员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在精准扶贫上下足绣花功夫!”邳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吴永扬说。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14

【背景与起因】

20xx年大兴安岭结束了长达50年的商业性木材采伐,林场、管护区、经营所等与木材生产有关的单位开始进行改革,导致4万余名林业职工、1万余名国有企业党员的流动性加大,一些党员季节性进入到非公企业工作或务农,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党员流动到中心城镇,进入到社区,导致部分农民党员和国有企业职工党员春秋驻村、驻场,冬夏回到中心城镇,出现了“走读”党员,使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不经常,导致成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而这些党组织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需要一些典型作出示范和引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大兴安岭地委在全区基层党组织中倒排确定了10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取党建基础较好的基层党支部作为标准化党支部的创建对象,进而带动全区基层党组织整体上水平。

【做法与经过】

大兴安岭地委紧密结合林区改革发展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际,提出了“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典型示范作用不突出、中间类型党组织创新力不够等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

(一)擦亮排头、立起标杆,重点解决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不强的问题

随着林区各项改革任务不断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主动想办法、谋出路的意识还不够紧迫,找不准转型的方向,迫切需要一批好的典型,来做出示范和引领。为此,地委按照基层党组织总数5%的比例打造“标准化党支部”,在配齐配强党组织班子、抓好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执行好党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好党组织活动阵地等8个方面,制定出具体标准,在全区不同行业和领域分类选树典型100个。在典型的示范带动下,各基层党组织总结出资产盘活型、资源依托型、资源衍生型、服务带动型、项目共生型的5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好思路,探索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支部+协会+项目”等国有企业党建新模式,推广了“特色党支部”、“兴趣党小组”、“一社区一品牌”等社区党建新方式。并在5县(区、林业局)中心城镇建立起了党员活动总阵地,有效解决了林场、农民等“走读”党员管理难题。通过抓好“排头”,有3个村党组织和5个社区党组织被纳入到全省“双百示范工程”,2名村党组织书记被评为全省“百名好支书”。

(二)厘清责任、列出清单,重点解决好“后进”党组织整顿不到位的问题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责任,精准发力,一题一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地委总结和借鉴以往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经验,倒排确定需要整顿的党支部100个,找出“病因病灶”,按照“软”、“穷”、“乱”、“散”列出清单,量身制定整顿方案,坚持把整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各县(区、林业局)确定了86名处级干部实施挂点包扶,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23名。全区27名地级领导干部、917名处级干部,进入43个社区、822个网格,认领公益岗位519个,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热点难点问题232个,直接帮扶困难群众1318人。地委组织部确定了6名领导班子成员分片挂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将整顿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头”,通过一层抓一层、一级带一级,凝聚起抓整顿、促转化的强大合力。同时,针对整顿对象的不同表现,逐一列出“病症”、逐一开出“药方”,通过配强书记治“病”、加大投入养“病”、发挥作用消“病”、严格督促防“病”等多种措施着力推动加快转化,使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真正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经过集中攻坚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党组织班子涣散、组织活动不经常、民主管理混乱、社会矛盾突出和基础保障薄弱等5个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共约谈县(区、林业局)党委书记12人、乡镇林场党委书记11人,调整基层党组织书记20人,查处违纪村干部和社区干部4人,后进基层党组织的整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整体推动、晋位升级,重点解决好“中间状态”党组织内生动力不强的问题

中间类型党组织是主体、是大多数,只有解决好这类党组织中存在的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问题,才能实现整体上的提升,避免成为新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地委实施了“基层组织提升工程”,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通过抓培训、重投入、建机制等多种措施均衡发力,促进中间状态基层党组织整体晋位升级。采取集中轮训、域外培训等方式,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项培训,组织大规模培训3次、专项培训26次,共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951人次,培训党务干部共计2600余人次,培训面达到了95%以上。加大了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落实党建工作经费530.74万元,新增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18.08万元,连续3年为党务工作者每人每月增加200元补助,村干部年平均工资由原来的9000元,增加到22850元,社区干部工资每人每月平均增加150元,达到2200元,投入1102.5万元,新建、改扩建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18个、社区活动场所28个。连续多年在全区县(区、林业局)、乡(镇场)、村(社区)深入实施了“三级双向述职”制度,向基层党组织书记传导出“双向”的压力,有效强化了管党责任制的落实。

【成效及启示】

经过“抓两头,促中间”,使全区基层党组织普遍得到了晋位升级和提高。首先,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得到增强,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更强,群众更能感受到整顿后的党组织带来的变化,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党员和群众对党组织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其次,树立起来的标准化党支部作用发挥更加突出,不仅在党组织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更在转型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使其他党组织学有目标、做有榜样,开拓了思路和视野。再次,中间类型党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无论党组织带头人,还是党员队伍建设都有明显的变化,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越抓越实,作用发挥越来越大,人民群众越来越满意。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办法的实施,看到了基层党组织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

启示一:抓基层党组织要抓住主要矛盾,通过精准发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事物当中,都无时无刻地存在着矛盾,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基层党组织之所以会软弱涣散往往是多方面的,但一定会有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就要求我们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如呼玛县委在抓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过程中,看到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点,不仅在54个村中实行了资金使用书记审批签字制度,还在8个乡中开展了联检互评工作,由8个乡党委书记对抽查村进行打分互评,最后进行排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示,有效地促动了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主动抓党建的良好局面。

启示二:抓基层党组织要抓住典型亮点,通过选树标杆,引导带动其他党组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共通性,一个管用的方法可以复制和推广,一个好典型可以影响和带动其他党组织,实现创新发展。大兴安岭地委通过在不同类型党组织中选树典型,抓出成效、推广经验,使其他党组织找到了方向和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其他党组织不想抓、不会抓、抓不出成效的难题。如在国有企业党组织中选树了十八站林业局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的“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作法,将原有的组织架构进行了重组,按照新兴产业划分出党支部,使党组织能够在产业转型中发挥作用,这一作法在全区进行了推广,为其他国有企业党组织提供了借鉴,如今全区国有企业党组织设置实现了优化,由原来的木材共产党支部,重新划分成为新兴产业党支部。又如在社区党组织中,选树了新林区新林镇新民社区作为典型,其设立的文化服务站、健康服务站等,受到党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全区20多个社区按照特色党支部、兴趣党小组进行了划分,打破了以往按党员居住地划分党支部的传统设置模式。

启示三:抓基层党组织要抓住主体多数,通过整体推进,确保全面晋位升级。中间状态基层党组织如果不经常抓、反复抓,就有可能转变为新的软弱涣散党组织。要以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抓好新常态下的党管责任制的落实。继续坚持和完善“三级双向”述职制度,把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落到实处,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要健全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机制,积极探索加强党员干部培训的措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分级、分层、分类培训机制,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情况,深入开展“订单式”培训,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基层人民民主,活跃党内和群众民主生活,提高党员群众参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林区转型发展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完善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15

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新境界。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思想指引和实践遵循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把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遵循。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尊重自然。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我们曾经过分强调人是改造自然的主体,以实现人的利益为目的征服自然,导致一些地方自然生态恶化。事实证明,必须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顺应自然。“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就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做到“道法自然”,而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不顾自然规律恣意妄为。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保,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搞打破自然生态平衡的开发,不建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工程,不上突破资源承受强度的项目,给自然留下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沃土良田,给子孙留下美好家园。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对自然界不能只索取不回馈、只开发不保护、只污染不治理。否则,我们失去的将比得到的更多。要牢固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推进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城市生态建设,坚持全面治理、全域治理、全程治理,在发展中保护好自然生态。

坚持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为实现永续发展指明行动方向和科学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经常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过去对发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讲得多,对生产力的绿色属性讲得少,致使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这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对生态文明规律的准确把握、对世界发展潮流的准确把握。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促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一场全方位变革。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思维,杜绝为了增长而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做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只有从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必须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在具体工作中,要积极“调”,调整经济结构、产能结构、能源结构、布局结构,提高生产领域的资源环境效率;加快“转”,聚焦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效种养业、现代服务业,着力攻观念之坚、结构之坚、体制之坚、创新之坚,推动产业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外延型转向内涵型、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主动“改”,推动制造业技术改造特别是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抓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冬季取暖改造、工业锅炉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坚决“停”,全面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腾出区域环境容量,为新动能打开发展空间,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完善绿色发展机制。绿色发展既是理念也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营造有效的制度机制和政策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要完善市场驱动机制,本着谁减排谁受益、谁污染谁受罚的原则,不断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制度,注重用市场手段解决制约绿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完善科技支撑机制,围绕重点领域污染治理,集成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推动关键技术和装备等科技专项攻关及成果转化,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监管治理机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坚持绿色标准,把好绿色关口;完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出台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形成多元环保投入机制;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治理污染,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严惩重罚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肃追责环境保护失职渎职行为,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坚持环境与民生相互促进,为增进民生福祉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期盼享有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立足发展新阶段和人民新期待,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生动体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坚持环境与民生相互促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民意所指,也是民生所求;既能增进民生福祉,也能让群众公平享有发展成果。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既人人受益,也需要人人参与,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把握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导向,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讲清楚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民生、生态质量就是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环境的道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定义务,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健全生态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依法、及时、客观、全面公开环境质量信息和环保目标责任,完善公众监督、举报反馈机制和奖励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鼓励人民群众用法律武器保护生态环境,形成崇尚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始终造福人民群众。环境质量怎么样,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最强烈;污染治理成效怎么样,要由老百姓说了算,老百姓说好才是真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群众认可才是真认可,群众满意才是真满意。要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压实党政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公众参与责任,探索构建政府、企业和公民责任共担、监督统一、执法严明、各方参与、社会共治的生态治理体系,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突出位置,在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制度保障、提升治理能力上下大功夫,坚决把自然资源保护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党建述职向两新组织延伸 篇16

一、基本动因

如何让党的“好声音”在基层愈加嘹亮,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厦门市海沧区针对一些地方党建“浮在面上、悬在空中、原地打转”的不良倾向,全面规范和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在874个基层党支部推行“学”、“会”、“做”、“工”、“课”的“党日五件事”工作制度,使之更加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确保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实、落细、落小。

“党日五件事”舞动了基层党建龙头,海沧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20xx年9月防抗“莫兰蒂”特大台风的突出表现,得到福建省委组织部的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福建日报》等先后作了专题报道,浓墨重彩描绘出基层党建的新美画卷。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统一内容规范。主要围绕“学”、“会”、“做”、“工”、“课”等“党日五件事”规范开展。“学”:组织党员学习。采取诵读党章、理论辅导、专题研讨、“党员e家”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四种意识”和党性观念固化于心。“会”: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通过在会议场地悬挂党旗,党员佩戴党徽等方式,凸显庄重感和仪式感。“做”:开展党性实践。通过组织参观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在职党员进社区为群众服务等活动,依托党建富民强村“三带三创”示范基地、“马上办、就近办”党员服务平台等载体,建立“党员责任清单”,引导党员为服务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工”:落实党务工作。组织党员过“政治生日”,通过现场逐人交纳党费、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时刻唤醒党员身份意识。集中开展党籍管理、接转党员组织关系、处置不合格党员等工作,从严抓紧党员各项教育管理。“课”:实施党课教育。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区领导按照工作分工和“三联四抓”挂钩安排,每年至少到基层党支部上一次党课;其他党员领导干部每半年到挂钩联系的基层党支部上一次党课,建立专家师资库队伍的同时,以党支部书记备课授课为主,引领党员走进红色阵地、企业一线等形式,丰富党课内容、提高党课质量。

二是统一时间安排。明确要求以基层党支部为基本单位,坚持每月一次,相对集中半天作为专题党日时间,时间相对固定。党日时间专属专用,不能随意占用,不得变形走样,不得“跑冒滴漏”。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有党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支部活动,不得有特殊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的“党日五件事”。对于无故不参加党日活动的,进行帮助教育和问责追责,对于连续3个月或累计6个月以上无故不参加党日活动的党员,按照党规党纪进行处理。

三是统一制度落实。明确党委、直属党工委负主体责任、基层党支部负直接责任、党支部书记负第一责任人责任。结合“三联四抓”工作安排,建立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党日五件事”联系点制度,每个区直单位联系1个村居、企业或社会组织党支部作为“党日五件事”联系点。将“党日五件事”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单位年度综合考评,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巡回督查制度,区委组织部采取随机抽查、巡回暗访、第三方询查等方式,抽查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党委、直属党工委对所属党支部落实“党日五件事”工作制度情况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年一考核,确保工作制度落地生根。

三、成效体会

海沧区“党日五件事”摁住关节点,抓住了组织生活的核心环节,使工作要求由“松”变“紧”、组织生活由“宽”变“严”,舞动了基层党建工作“龙头”。

一是组织生活有了“章法”。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末梢神经”,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党员群众,组织生活如何开展?规定动作和主要流程有哪些?海沧区注重抓住核心,通过“党日五件事”涵盖党内组织生活的基本内容,党员能看懂、支部易组织、书记好操作。同时,挂钩联系、综合考评、严格考勤等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也有力推动了“党日五件事”落地落实。对此,村居书记赞叹说:“以往发务工补贴还不一定来,现在党员活动很有吸引力,每月一次固定雷打不动,党员参加党内活动更主动、更自觉了。”

二是党内活动有了“仪式”。党内活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有的随意性很大,缺乏仪式感,年轻党员对党的活动缺乏敏感性和严肃感。“党日五件事”推行以来,每月固定半天作为党员活动日,党员就会提前安排、积极参加,场地摆放党旗,党员佩戴徽章,人手一本党章,神圣感油然而生。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齐诵党章、组织党员过“政治生日”等庄重形式,有效激发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新入党的“创客”难掩内心激动:“第一次参加党日活动,感到很光荣、很骄傲,今后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是推进工作有了“抓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头绪越多,落实任务越重,需要一个具体抓手,海沧区通过开展“党日五件事”活动,把基层各项工作带动起来了。基层党组织帮助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基层单位开展党员讲座、午间微课堂、讲廉10分钟等党日主题活动,一些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困难,通过集体研究推动工作,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是作用发挥有了“平台”。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是缺乏路径和渠道,“党日五件事”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党员“获得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海沧区在职党员进社区、走村入户为群众服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宣讲政策法规,收集意见建议,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海沧区开展文明创建先锋行动,引领党员带头宣传发动、带头洁净家园、带头美化街景、带头树好形象、带头维护稳定,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员服务金砖会晤提供新平台。基层党员点赞:“以前党日活动老一套让人走神,现在活动多样化让人走心!”

四、几点体会

如何让党内生活严起来,把党的“集结号”吹起来,海沧区注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党日五件事”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汇聚起基层党建的磅礴力量。

一是抓基层主体,活动规范“由虚变实”。基层党组织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主体,如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不坚强、作用发挥不好,工作成效就容易打折扣。海沧区在实践中感到,要搞好分类指导,精准帮抓帮建,广泛开展挂钩帮创、支部帮建、干部帮带、骨干帮抓活动,加大对基础薄弱党组织的帮扶力度,真正把党组织每个“神经元”都建得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为此,引导党组织增强主体意识,学会“对表”、“看齐”,自主抓学习、自身严管理、自我强功能,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学习计划,立足自身解决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矛盾问题,增强自我净化提高的能力,切实把学习教育落细落小、融入日常、抓出实效,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

二是抓问题导向,学风督导“由松变严”。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自觉抵制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党内组织生活就有“劲道”、有“辣味”,基层党组织就会有战斗性。海沧区注重问题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贯穿于全过程,确保工作制度落地生根,坚持眼睛常向下看、脚步常往下走,对抓得不好的及时帮带,对力度不大的批评提醒,让基层学习教育避免“踩虚踏空”、组织生活避免“走过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照《准则》《条例》,旗帜鲜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将党内政治生活推向新高地,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是抓机制建设,作风纪律“由软变硬”。基层是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海沧区树立基层党建的服务导向,探索以“就近办、马上办”的便民服务改革,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设在楼栋里,村居网格员、党小组长、党代表逐步形成“常事快办、急事急办、难事帮办”的工作机制,通过“直办、联办、协办、代办”等服务模式,实现便民服务无门槛、全天候。强化对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方法,对小毛病早提醒、小缺点早批评、小错误早纠正、小问题早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克服重工作业务、轻思想作风,重行政命令、轻组织手段等现象,不断增强对纪律规矩的信仰度、敬畏度、遵从度,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严守纪律规矩,真正让铁纪发力、铁矩生威,切实把铁的纪律转化为行动自觉。

四是抓工作创新,资源平台“由窄变宽”。为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海沧区推出红色阵地、乡村书院、指尖党课的同时,引导基层安排有“党味”足、“土味”浓、“海味”鲜的学习套餐,在村居实现户外LED“党建视屏”全覆盖,让党课接地气、有生气,有效拓宽基层党员学习路径,防止党课“雨过地皮湿”。在具体实践中,海沧区着力解决一些党员观念淡薄、精神不振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回答“党建为了谁”,先后搭建 “党建+服务发展”、“党建+文明创建”、“党建+人才企业”等载体,创设“支部+基地”、“党群+企业”、“党员+创客”等平台模式,把支部建在项目一线、延伸到产业链,鼓励党员干部在一线建功立业,把党建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赢得群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