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市司法局信访工作总结大纲

篇一:20xx年市司法局信访工作总结

市司法局信访工作总结大纲

今年以来,司法局信访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认真学习《信访条例》,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从源头上信访条件。

全面落实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强化不稳定因素排查,在市信访办的指导下,认真完成所交办任务,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

一、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不断加大了领导工作力度。

(一)局党组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的议事日程,强化责任制,年初听取汇报,研究部署本年度工作。

(二)一把手负责制。率先垂范带头阅批群众来访件。千方百计替群众想办法、出主意,在繁忙的工作中亲自接待上访人员,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为上访人解决实际问题。

二、做好信访案件查办工作,促进信访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及时完成信访工作。上半年受理群众咨询90多人,进行耐心解释说服工作,家庭困难的,合理合法的,为其提供法律援助,走诉讼途径。共解决61人次。

(二)针对当前信访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我局上半年开展了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信访条例》的宣传,使群众自觉地遵守信访秩序。对可能发生的信访苗头做到发现得早,控制的住,处理得好。

回顾今年上半年信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要认真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查找工作存在的差距,增强我局信访工作的力度,努力把司法行政系统不稳定因素、信访工作做好,为全市的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篇二:20xx年市司法局信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政法、司法、信访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为重点,以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总体目标,着力解决社会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为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制定目标责任,精心安排部署

自市、县政法综治、信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之后,按照镇党委、政府意见,制定下发了全镇2019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信访、司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普法依法治理、防范和处理邪教、禁毒、铁路护路联防等工作要点,起草了相关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今年工作的重点和任务,使全镇各级干部形成了齐抓综治、信访、司法等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基础建设,夯实基层力量

按照县综治委、信访局、司法局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群众工作室、司法行政工作室软硬件建设,使其切实承担起了社会服务联合调配、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等重要职责。各村(社区)成立和充实了综治、信访、司法行政工作等领导小组各17个,建成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群众工作站、司法行政工作室各17个,目前共有村(社区)调委会17个,调解小组158个,调解员298名,综治、信访信息员165人,确保了综治、信访、司法行政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三)创新工作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积极探索运行《沙河镇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出发,在实施重大项目、决定重大事项之前,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今年以来,镇综治委及时组织对临泽县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沙河村农户住宅楼建设项目、兰堡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18个重点项目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二是认真开展纠纷排查化解。按照“重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攻坚”活动安排意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十项制度,坚持按照全镇每周五排查的要求,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全力排查矛盾纠纷,通过全面分析排查,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排查不留盲点和死角,纠纷无遗漏,潜在矛盾有预测的目标。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工作人员包案调处责任制,对每一件纠纷实行专人包案调处,调处后定期回访纠纷当事人,对处置不合理的矛盾纠纷,责成相关调解人员重新处理,防止反复或留下后遗症;对达成调解协议未落实的,督促当事人落实调处协议,力求做到“案结事了”。三是加大通报督察力度。镇综治办每月编发一期工作通报,将当月来信来访及矛盾纠纷调处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实行通报,对没有引起重视的村、社区进行通报批评,逐一督促落实。四是运行“明理说事会”化解疑难复杂纠纷。各村和社区“明理说事会”以“明道理,弘扬社会正气;辩是非,理清事实真相;讲诚信,彰显道德力量;促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为调解机制。一年来,共处理复杂疑难矛盾纠纷28件,受到了群众居民的一致好评。

全年,共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40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20件,调处成功317件,调成率达99%。同时认真推行法院委托、司法确认、公调对接“三项机制”,对11起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受理法院委托调解民事案件3起;公调对接解决纠纷8起。一年来,没有因调处不及时引发民转刑案件或群体性上访事件,达成的调解协议件件得到落实,无违法调解及调解协议被法院撤销的现象发生。

(四)强化工作责任,化解信访案件

一是认真分析研判,加大案件化解。办公室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分析全镇信访形势和县上及镇党政主要领导批办的信访件,安排专人,积极配合包案领导化解信访案件。同时对全部信访案件,按领导批示逐案落实了“五个一”信访工作机制,逐案落实了挂牌督办措施。一年来,共办理县转信访案件44件,办结41件,正在办理的3件,办结率达93%。办理镇党政主要领导批办信访件61件,办结55件,正在办理的6件,办结率90%。同时按照县、镇安排部署,及时处理意外、突发性案件重大案件9起,有效维护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开展劝返接领,落实稳控措施。把劝返接领越级非正常上访人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一旦发生越级上访,在接到电话通知和领导批示后,能迅速按照“责任到人、劝返到位、接领及时”的要求到相关部门和地点开展劝返接领,并落实“五包”责任制,加大教育转化和稳控力度,严防漏管失控、倒流越级重访。三是多措联动并举,全力稳控重点人员。针对全国“会议”、党的xx届三中全会期间和当前信访形势严峻的态势,对县信联办、维稳办及县级领导批办、交办的重点信访案件和镇上摸排出的重点信访案件的当事人,启动了信访信息零报告、日报告和重大信息紧急报告制度。按照工作职责分工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和“五包”责任制,实行镇领导干部、村、社区干部包干制,进行全方位准确掌握动态。

(五)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加大综治(法治)中心户创建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培训、奖惩等考评制度,各项措施的落实,使综治(法治)中心户充分发挥了宣传员、调解员、信息员、帮教员、示范员、监督员“六大员”作用。目前全镇已创建综治(法治)中心户2679户,通过综治(法治)中心户的创建,全镇法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创建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二是扎实推进“法律七进”活动。把“法律七进”活动作为保障和促进全镇“六五”普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载体,结合“综治宣传月”、“6.25”、“6.26”“12·4”等活动日,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实效,加大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同时加强了农村法律普及“五个一”、法律进社区“四个一”、学校抓好“五落实”、企业抓好“三个一”建设活动。三是加强对重点对象普法活动。为进一步加大全镇干部、公务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调解的水平,邀请了法院、司法局、公安局、律师事务所人员,举办了人民调解员暨普法骨干培训班两期。一年来,共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160场(次),提供法律咨询6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在各村、社区制作平安建设宣传图版17块。县中心广场和沙河绿岛建起了法制宣传长廊,银先嘉园建起了法制小广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有利的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依法诉求的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了矛盾纠纷以及违法行为的发生,有效的维护了全镇的和谐稳定。

(六)全面整合资源,强化社会服务管理

一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针对城区流动人口流量大和城郊结合部出租房屋管理方面出现的漏洞,结合全镇社会治安重点整治行动,由镇综治办牵头,抽调人力会同沙河派出所及村流动人口协管员,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要求,对五三村、西关村沿街门店和流动人口出租院开展地毯式的大清查。止目前全镇共清查登记流动人口778人,出租房屋691间,全部建立了档案。二是加大防范工作力度。按照市、县关于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部署及精神,深入开展邪教问题集中整治活动,按照“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不漏嫌”的要求,对本辖区内所有涉邪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摸排出68名,按“四定三包”办法,逐一与村、社区签定了责任书,加大了管控力度。对参与“全能神”邪教活动出狱所的李某等12人,镇防范办按照“教育、转化、挽救”的方针,成立了由镇综治办干部、派出所民警、村(社区)负责人及涉邪人员亲属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帮教小组,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帮教方式,结对帮思想、帮技术、破解生产生活难题,耐心做好帮教转化工作,通过有效的教育转化,使辖区内的12名“全能神”邪教人员转变了思想、端正了认识、恢复了正常生活。三是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工作。镇上对6名重点缠访、闹访人员、54名刑释解教人员、11名社区矫正对象、17名涉毒人员、3名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25名社会闲散青少年及留守儿童等建立档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家庭、社会的作用,齐抓共管,综合施策,坚持以人、因人施教,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在全国 “会议”召开期间,为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镇司法所组织全镇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学习教育,使矫正对象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意识。四是认真开展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在4个社区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根据地域面积、人口数量、治安情况等基本要素,科学划分管理单元,配备必要的管理力量,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依托网格化管理要素,使网格管理员切实承担起了了解社情民意、采集管理信息、服务社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等职能,把服务管理工作做到群众身边。五是全面加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集合人、地、物、事、组织等各种社会管理要素,充实完善了全县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内容,全镇13个村、4个社区户籍人口信息录入、照片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照片导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六是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将“平安铁路示范镇”创建活动纳入综治考核目标责任书,同7个村、4个社区、8个中国小签订了护路目标责任书,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和综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验收,进一步增强“保一线平安”与“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了铁路沿线和谐平安。七是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去年以来全镇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工作成果,在五三村、西关村和四个社区继续开展为期半年的社会治安重点整治专项行动。镇综治办、派出所人员多次深入各村、社区加强督查指导,对县综治委通报的27个“三无”楼院和单位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重点的督查落实。同时,镇综治委对2019年发生“命案”的临泽县烟草公司下发了社会治安重点整治通知,督促县烟草公司进一步建全和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公司治安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整治行动,全镇刑事、治安案件呈大幅下降趋势,整治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1-11月份,全镇共发生刑事案件176起(其中城区134起),治安案件309起(其中城区226起)。

(七)强化理论武装,加强自身建设。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本着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队伍为目标,紧密联系队伍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办公室每周一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人民调解有关知识,矛盾纠纷化解技巧、集体会诊疑难矛盾纠纷、互相交流调解方法,有效提高了全体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全体干部敢于谋事、善于谋事、敢于做事、善于做事的精神得到了有效发挥。同时,办公室工作人员坚持每人每周撰写一篇信息,由办公室统一进行审核,确保信息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一年来,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各类报刊和网站上共播出稿件105篇。其中:《中国张掖网》播出稿件13篇,《甘肃司法网》播出稿件14篇,《甘肃张掖网》播出稿件9篇,《张掖司法网》播出稿件59篇,《张掖日报》播出稿件2篇,《张掖长安网》播出稿件4篇,临泽公务网播出稿件4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关系的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出来,一些特殊群体的个人诉求等系列问题引发的矛盾还较为突出,给化解增加了难度。

二是涉及流动人口、“社会人”等方面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思路和办法,管理水平低、管理缺位的问题还很突出。

三是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工作人员接受系统地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的机会较少,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工作创新、特色工作尚需加强,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操作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是应对突发性、群体性的事件的处置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预防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下一年工作打算

1.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维护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对全镇范围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热点、难点、敏感、隐患问题的排查化解力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人民内部矛盾。

2.大力开展全民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依法治理工作,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创新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措施,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适时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依托社区警务、群防群治队伍,加强日常巡逻,提高“见警率”,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4.狠抓“平安沙河”创建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断把社会治安各项措施推到位,抓落实,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沙河,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产、生活、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