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五年级下册工作计划4篇

本文目录2018年五年级下册工作计划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五年级下册班主任工作计划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五年级下册工作计划4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改至今已经有10多年了,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xx版)》执行得怎么样?同步阅读没有去落实?学生真的减负了吗?如何改变应试教育?因为社会阻力大,社会焦虑感,配套设施跟不上,背后有“利益链”,所以这些因到都阻碍了课改前进的步伐,但是课改是势不可挡的,是必然的。课改最大的成绩就是:以人为本,正面引导,先进的教学理念让教学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二、基本情况分析

五(4)班在期末考试中,习作得分率达到88.17%,比上个学期84.5%,提高了3.67%。在四年级的时候,本班与年级最高分相差4分,这次把距离缩小到2.8分,不及格的人数除了王伟俊以外,只剩下周苑苑。所以,在本学期,我们班的共同目标就是:不及格的人数控制在两人以内,把与其他班的平均分缩小到2分以内,把优生率提高到50%以上。在这个学期里,我们班的语文学习,重点开展的是“如何去设计学案?”也就是说,主要让学生从预习的角度去学习,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切入学习,并且利用上个学期培训的《项目学习》的有关内容,进行教学实践,重点放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也把课本里提到的综合性部分,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总之,这个学期,我们的目标就是:扎实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多元化的阅读,把阅读培养成为一种习惯。

三、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和异域风情。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三项内容: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还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里,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这两次活动,我以《项目学习》的学习引导学生去实践。另外,本学期还发了一本《童年的玩与学的同步阅读》,里面也是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也就是除了那4篇经典文章以外,还有《同步阅读》的10多篇文章,也应该安排阅读与分享。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1)阅读技能方面,如,朗读与默读的要求。在朗读训练方面,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先讨论怎样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再分角色演一演”。对于默读的训练,要有具体的安排,要让学生不能动嘴唇,不能指读,不能发出声音,尽量让学生多读,集体读有必要,但要有个人的默读。

(2)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感情、了解记叙顺序、领悟表达方法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做了具体的安排。

(3)阅读方法方面,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安排了有关浏览能力培养的内容。这个与“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相一致的。学会浏览,要做到:根据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标题,再看看正文;可以一目十行地读,与需要无关的略去不看,相关的要比较认真地看,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为我所用,在“走进信息世界”里,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浏览能力的培养。

(4)口语交际方面,第三段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要做到“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听去想,理解对方说的内容,体谅对方当时的心情。“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个人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高低的表现。“有中心,有条理”,在发表意见前,有准备;在发表意见时,有一定的质量。

(5)习作方面,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还安排了写书信、研究性报告、表扬稿等应用文的练习。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突出

(1)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的人文内涵。有一大批表现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丝绸之路》,有反映我国西部建设成就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充满童年趣味的《祖父的园子》,有革命传统教育的《桥》……

(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和《同步阅读》,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在课文之外,为学生提供相关语料,拓展阅读,安排“资料袋”、“课外书屋”和“日积月累”部分。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本册只有《杨氏之子》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文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这篇文章是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作铺垫。近代白话文,如《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共四篇课文,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风格,与现代白话文的差异,一些、词语的用法、意思与现在不一样。剧本《半截蜡烛》,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相声《打电话》通过说、学、逗、唱而使人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

3.导学和练习系统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如,引导学生找出表达准确、情感丰富的语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效果;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体会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注意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领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了解选材和表达中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联系课文领悟种种写人的方法等。

4.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有变化

(1)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情;演课本剧;就怎样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示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

(2)习作的编排:记实作文:写童年趣事、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应用文:写信、写发言稿、写研究报告;材料作文:缩写训练、看图作文。

四、 教学重点与措施

(一)识与写教学

本册识200个,写150个。课内要留有10分钟,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写端正。在强调写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习惯。对于要写的生、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根据本班实际,可以用一些识记词的方法来记,也可以把一些拆开来记,提高学生自主识的能力。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两多两少”的现象:教师讲得多,讨论计划多,学生的默读少,理解少。阅读教学,不宜讲得太零碎,密度不能那么大。课堂的教学对话过多,教师提问较多,浅问浅答没必要。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如,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体会用词的准确;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表达的丰富内涵;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寄情于物的方法等。

3.课外阅读中,让学生看书时,专门找一个时间,去排队像走进图书馆一样,要非常安静地看书,这也训练了同学们的定力。让学生去读“闲书”,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课外书,课内与课外要起来,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教授说:“凡是喜欢语文,形成阅读习惯的,很大程度上由课外阅读引起。”所以“闲书”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有“阅读习惯”,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适当界入,语文教师的教学是活的。可以把读的那一本书每天读两篇,然后写上笔记,看谁记得最多最好。

(三)口语交际教学

上课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然后边讲边让学生去说,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下来,下课后交给几个同学批改,让同学给他一个评价,好的可以给予奖励。口语交际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要体现双向互动;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在习作指导前,让学生把自己或小组收集到的材料,用ppt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己学到知识,还能分享给其他同学。如果自己做,不懂可以问家长、老师、长辈……

习作教学还要进一步明确国小生作文的性质,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走进信息世界”中,“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五、授课进度及课时安排

第一、二周

第一组

走进西部

12课时

第三、四周

第二组

永远的童年

13课时

第五、六周

第三组

语言的艺术

10课时

第七、八周

第四组

他们让我感动

12课时

第九、十周

第五组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13课时

第十一、十二周

第六组

走进信息世界

14课时

第十三、十四周

第七组

作家笔下的人

10课时

第十五、十六周

第八组

异域风情

10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

选读课文

8课时

第十九、二十周

总复习

10课时

112课时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2018年五年级下册工作计划(2) | 返回目录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对学生的课程也在不断的改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最适合中国教育的路子。让的学生不再厌学,教学也变得更加的简单。

所以这学期的五年级教科书教育就成了承上启下的很重要的学期了,最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要提前制定好,让这个学期的教学更好的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国小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3、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五、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沉和浮”。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

第二单元“热”。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国小阶段,让国小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

七、基本措施

1、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五年级下册班主任工作计划2018年五年级下册工作计划(3) | 返回目录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了五年级班的班主任工作。在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懂得国小阶段是人的成长起步阶段,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养成的基础,有了良好的班风才能有好的学风,如何促进良好班风班纪的建设,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各方面较高的综合素质呢?根据本班情况制定计划如下:

一、本班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9位学生,其中70%为外地生。本班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成绩较好,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错。有及个别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基本的纪律观念。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重点落实好《国小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2、加强后进生管理: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发展情况。

3、及时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点难点上下工夫,以促进全班成绩的平稳、扎实地上升。

4、家教结合:经常保持与否学生家长联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本学期,力争把所有的家长走访一次,甚至多次。要不厌其烦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抓两头,促中间,使全班形成一盘棋,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5、培养班级干部: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6、重视关怀教育: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和家长联系,体贴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7、重视文体工作:教育学生上好所有学校开设的课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重视各项比赛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做好开学的各项工作。

2、选出班干部,召开班干部及各种学生会议 。

3、完善清洁卫生制度,搞好课室、包干区的环境卫生。

四月份:

1、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2、召开班干部及不同层次学生会议,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3、做好期中测的学习动员和复习工作,考风考纪教育。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五月份:

1、组织学生筹备六一节文艺活动。

2、召开学困生会议,深入了解情况,鼓励及指导学习。

3、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

4、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

六月份:

1、做好复习动员工作,认真制定复习计划,做好期末复习考试和总结工作。

2、做好学生评语及成绩入册等工作。

3、制定复习计划,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七月份:

1、学期工作总结

2、对学生进行假期法制和各项安全教育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18年五年级下册工作计划(4) | 返回目录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改至今已经有10多年了,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XX版)》执行得怎么样?同步阅读没有去落实?学生真的减负了吗?如何改变应试教育?因为社会阻力大,社会焦虑感,配套设施跟不上,背后有“利益链”,所以这些因到都阻碍了课改前进的步伐,但是课改是势不可挡的,是必然的。课改最大的成绩就是:以人为本,正面引导,先进的教学理念让教学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二、基本情况分析

五(4)班在期末考试中,习作得分率达到88.17%,比上个学期84.5%,提高了3.67%。在四年级的时候,本班与年级最高分相差4分,这次把距离缩小到2.8分,不及格的人数除了王伟俊以外,只剩下周苑苑。所以,在本学期,我们班的共同目标就是:不及格的人数控制在两人以内,把与其他班的平均分缩小到2分以内,把优生率提高到50%以上。在这个学期里,我们班的语文学习,重点开展的是“如何去设计学案?”也就是说,主要让学生从预习的角度去学习,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切入学习,并且利用上个学期培训的《项目学习》的有关内容,进行教学实践,重点放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也把课本里提到的综合性部分,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总之,这个学期,我们的目标就是:扎实语文基础知识,丰富多元化的阅读,把阅读培养成为一种习惯。

三、本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走进西部、永远的童年、语言的艺术、他们让我感动、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走进信息世界、作家笔下的人和异域风情。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积累、运用安排在一组课文或读写例话之后,每个“积累运用”大致包括以下三项内容: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还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里,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这两次活动,我以《项目学习》的学习引导学生去实践。另外,本学期还发了一本《童年的玩与学的同步阅读》,里面也是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也就是除了那4篇经典文章以外,还有《同步阅读》的10多篇文章,也应该安排阅读与分享。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1)阅读技能方面,如,朗读与默读的要求。在朗读训练方面,要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先讨论怎样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再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再分角色演一演”。对于默读的训练,要有具体的安排,要让学生不能动嘴唇,不能指读,不能发出声音,尽量让学生多读,集体读有必要,但要有个人的默读。

(2)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感情、了解记叙顺序、领悟表达方法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做了具体的安排。

(3)阅读方法方面,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安排了有关浏览能力培养的内容。这个与“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相一致的。学会浏览,要做到:根据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标题,再看看正文;可以一目十行地读,与需要无关的略去不看,相关的要比较认真地看,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为我所用,在“走进信息世界”里,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浏览能力的培养。

(4)口语交际方面,第三段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要做到“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听去想,理解对方说的内容,体谅对方当时的心情。“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不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个人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高低的表现。“有中心,有条理”,在发表意见前,有准备;在发表意见时,有一定的质量。

(5)习作方面,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还安排了写书信、研究性报告、表扬稿等应用文的练习。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突出

(1)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的人文内涵。有一大批表现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丝绸之路》,有反映我国西部建设成就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充满童年趣味的《祖父的园子》,有革命传统教育的《桥》……

(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和《同步阅读》,加大上述教育内容的比重。在课文之外,为学生提供相关语料,拓展阅读,安排“资料袋”、“课外书屋”和“日积月累”部分。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本册只有《杨氏之子》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文也比较浅显,适宜学生积累背诵。这篇文章是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作铺垫。近代白话文,如《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共四篇课文,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风格,与现代白话文的差异,一些、词语的用法、意思与现在不一样。剧本《半截蜡烛》,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相声《打电话》通过说、学、逗、唱而使人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

3.导学和练习系统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如,引导学生找出表达准确、情感丰富的语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效果;抓住重点句段,理解内容,体会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注意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领悟课文布局谋篇的方法,了解选材和表达中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联系课文领悟种种写人的方法等。

4.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有变化

(1)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情;演课本剧;就怎样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示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

(2)习作的编排:记实作文:写童年趣事、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应用文:写信、写发言稿、写研究报告;材料作文:缩写训练、看图作文。

四、 教学重点与措施:

(一)识与写教学

本册识200个,写150个。课内要留有10分钟,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写端正。在强调写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习惯。对于要写的生、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根据本班实际,可以用一些识记词的方法来记,也可以把一些拆开来记,提高学生自主识的能力。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两多两少”的现象:教师讲得多,讨论计划多,学生的默读少,理解少。阅读教学,不宜讲得太零碎,密度不能那么大。课堂的教学对话过多,教师提问较多,浅问浅答没必要。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如,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体会用词的准确;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表达的丰富内涵;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寄情于物的方法等。

3.课外阅读中,让学生看书时,专门找一个时间,去排队像走进图书馆一样,要非常安静地看书,这也训练了同学们的定力。让学生去读“闲书”,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课外书,课内与课外要链接起来,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教授说:“凡是喜欢语文,形成阅读习惯的,很大程度上由课外阅读引起。”所以“闲书”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有“阅读习惯”,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适当界入,语文教师的教学是活的。可以把读的那一本书每天读两篇,然后写上笔记,看谁记得最多最好。

(三)口语交际教学

上课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然后边讲边让学生去说,也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下来,下课后交给几个同学批改,让同学给他一个评价,好的可以给予奖励。口语交际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要体现双向互动;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在习作指导前,让学生把自己或小组收集到的材料,用ppt进行展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己学到知识,还能分享给其他同学。如果自己做,不懂可以问家长、老师、长辈……

习作教学还要进一步明确国小生作文的性质,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如,“走进信息世界”中,“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五、授课进度及课时安排

第一、二周

第一组 走进西部

12课时

第三、四周

第二组 永远的童年

13课时

第五、六周

第三组 语言的艺术

10课时

第七、八周

第四组 他们让我感动

12课时

第九、十周

第五组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13课时

第十一、十二周

第六组 走进信息世界

14课时

第十三、十四周

第七组 作家笔下的人

10课时

第十五、十六周

第八组 异域风情

10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

选读课文

8课时

第十九、二十周

总复习

10课时

总 计

11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