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创业之星事迹材料(精选3篇)

创业之星事迹材料 篇1

现年xx岁的是个农村退伍军人,在经营着一家看似不大的餐馆,但是只要认识他的人都会说:小伙子脑子灵活,能吃苦,不服输,是个能人。说到xx大家都会想起擀面皮,就是这个人,把几百年来的特色小吃--------擀面皮做的有声有色,他的连锁加盟店已经在全国有136家,最远的加盟店已经开到了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等地。3年来培训全国各地的学员600多名,直接带动1000多人就业,简接产生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每年销售的辣面,调料,3000多吨,机器设备400多台,为本地企业的发展和带动地方就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记得xx县一位副县长曾经说过:xx企业不大,但是他是个产业链的连接中心,有了他才使擀面皮这个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联成一条龙,拧成一股绳,做大做强,做出实力,做出品牌。

创业之星事迹材料(精选3篇)

悟道,得道,行道,传道。--------他是一个传道者。

大家都知道做小吃吃苦耐劳是最基本的,起早贪黑也是必须的,正是他在部队练就的军人本色为他从事小吃行业打下了基础,从20xx年创业以来,他都每天凌晨3点起床,带领学员和员工做面皮,到6点前都必须送到每个店里,3年来,他都风雨无阻,骑着三轮摩托送货,冬天,冻得手脚都肿的穿不上鞋了,20xx年他在无意中看到西安的张军擀面皮,河南的二胖擀面皮,苗老太擀面皮在全国大量开店,招收学员,甚至好多人只知道河南擀面皮而不知道擀面皮,他很痛心,自己从小吃擀面皮长大的,祖祖辈辈吃擀面皮,在本地从事擀面皮加工生产的农户有上千家,大多是祖传的,然而由于农户大多都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才使擀面皮这个金字招牌没有给本地人带来可观的效益,反而使得河南人看到了商机,做出了名堂。经过在全国多地的考察,他发现擀面皮在全国尤其是北方适应性强,推广方便,复制简单,经济效益可观,所以决定大力发展擀面皮。20xx年11月,他贷款3万元投资擀面皮机器设备,厂房,先后拜访各地的面皮老艺人,学习技术,建网站,注册:御京粉,商标,开始批发擀面皮,在批发过程中培训学员,改进机器,统一配方和制作工艺,3年来,从面皮批发,零售,培训,到机器设计,改进,销售,到技术输出,连锁加盟,走出了一条以擀面皮为主,其他小吃为辅的康庄大道,从一个看到小吃行业的悟道者,到精通技术的得道者,再到发展推广的行道者,最后成为一个思己利人的传道者。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飞越,完成了凤凰涅槃的成功。成为历史民俗文化,小吃文化的传播者。

诚信无非是言而有信,对企业家而言,欠债还钱是检验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有一句口头禅:活着不欠死人的钱,死了不欠活人的钱。在20xx年金融危机中不但亏光了100多万的积蓄,还把朋友,亲戚的钱也亏在了股市里,他欲哭无泪,头发成片成片的脱落,好几次在河边打算自尽。当他看到自己的亲戚朋友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他坚持了下来,给好多当时让他代炒股票的亲戚朋友打了借条,挨个给人家保证不管十年八年都会把钱还完,背着60多万的债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3年来,就开着自己那辆三轮摩托送货,好几次几个朋友都劝他买辆二手面包车吧,最起码冬天不冷,他说:我还没还完帐,咋能这样做呢,省吃俭用,给每个债主还账成了他办企业,赚钱的最大心愿。到现在债务基本还清,他自信的说:再有一年,等还完债我就好好大展手脚,把小吃做的更好,更快。

20xx年他加入了xx县餐饮商会,xx县工商联凤鸣商会,xx县文学联合会,还成功的开办了以宣传民俗文化和小吃文化的企业内部刊物《西岐周刊》。用自己的睿智与毅力,一路艰辛,一路风雨,打造了人生与事业的又一个辉煌。

创业之星事迹材料 篇2

余水、男、汉族、1975年07月出生,家住湄潭县抄乐乡落花屯村,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子弟,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年少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国中毕业就开始为生活而奔波,家庭的重担就落在我的头上,在刚踏入社会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我做过零零散散的小工,开过拖拉机、小货车,但由于自己年轻缺乏社会经验,最终血本无归,不但没找到钱,反而欠下了很多的债,这段日子,别提我多灰心丧气了,干什么都没有兴趣。

过了一段时间,因生活所迫和在亲人的鼓励下,并凭借自己几年的磨练,或多或少的社会经验,我开始谋求自己的自主创业之路。 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除了有过人的胆识外,就是要能敏锐的觉察到创业的时机和找到生财点,在当时,农村经济在蓬勃的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日益的提高,很多农村家庭都在搞房屋修建,由于那时抄乐没有一家砖厂,他们修建房屋需要到很远的地方运砖,我认识和看准了这一点,于是东拼西凑了一点资金,在自己家旁边开了个砖厂,自己亲自动手干,只要别人需要用砖,我是拚了命,没日没夜地工作,咬牙坚持力争在第一时间为大家解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不但还清了以前的债务,自己也有了一些积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过去鼓励读书人发奋图强的一句俗语。

创业也是一样,只有把勤劳当作一种资本,比别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才会取得更大的收获。经过自己一年的辛勤努力,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得到乡亲的一致好评。 在尝到第一次创业的甜头之后,更增强了我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于是,我扩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我雇佣了几名工人,开了一个预制厂,因为我知道,农村搞建设,不但需要砖,还需要预制板盖房,通过我自己两年多的奋斗和努力拼搏,最终得到了回报,我花了二十多万元,修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楼房。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来发展壮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发展的扩张;“先谋于事”,借势造势,才能以最优的配臵整合更多的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创造最佳的机遇,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利润。我不能满足现状,取得一定成绩后,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壮大自己的事业,经过认真的思考,20xx年我向银行贷了款,在湄潭县抄乐乡梨子坡开了一个石场,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现年收入100多万元,截至目前,我总共雇佣了10多名员工,包吃包住,每人每月工资都在1000元以上。

经过自己十几年的打拼,由于我独有的人格魅力,诚信待人,才结交了大量的朋友,朋友多了,合作的伙伴也多了,这些“熟人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金矿,只要善于挖掘、巧于利用、长于合作,就会创造出双赢的良好局面,就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取得长足发展。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来发展壮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发展的扩张;“先谋于事”,借势造势,才能以最优的配臵整合更多的资源,以最快的速度创造最佳的机遇,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利润。

创业如浪中行舟,要坚定信心,矢志不移,果敢地搏击冲浪,就能到达成功彼岸,这是我对创业的感悟。风雨几载,始终锐意向前,虽然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创业成果却令人欣慰,也让人刮目相看,成为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在我创业历程中,一个“创”字是最好的注解。正因为有了这个“创”字,我的事业才能在经历了一番风雨的洗礼之后,绽放出绚烂的光彩。作为一名有志青年,饮水不忘挖井人,自己虽然摆脱了困境,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我心中有一个愿望也越来越强烈,那就是让身边的乡亲们也能过上好日子。但看到自己周围的一些村民、朋友生活还很拮据,我主动帮助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使他们就业,或给他们提供就业思路。

近年,我将继续扩大规模,大力扶持贫困家庭青年工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实惠。

逐渐富裕起来的我不忘记回报社会,我是从苦日子中走过来的,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为别人解决一些燃眉之急。我以我的成功作为示范,把经验和理念传授于人,让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应当的义务。我要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勇于拼搏、开拓进取,对事业认真负责,诚实待人,成绩是开拓者艰难跋涉的记录,荣誉是对开拓者执着追求的奖赏,辉煌是理想与价值的燃烧,我苦苦追求的事业,必将不断取得新的辉煌。

创业之星事迹材料 篇3

常道勇,男,现年36岁,贵州省瓮安县玉山镇斑鸠山组村民,现任贵州益沁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从20xx年打工返乡,到20xx年手机修理个体户,20xx年创办雅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20xx年加盟广州钜豪照明(成立瓮安县皓靓灯饰城),20xx年创立贵州益沁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的风雨历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截止20xx年底,企业用工45人,共计带动农户423户。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常道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81年出生在瓮安县玉山镇斑鸠山组。儿时的贫困经历,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三年的打工经历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1999年,高中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玉山镇,当了一名普通农民。当时,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全国涌起创业发展脱贫致富的新浪潮。经过深思熟虑,他踏上了漫漫打工路。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

在广东的一家手机厂,他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先从最基本的工序开始,慢慢积累经验,增强技术。经过三年的磨砺,他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20xx年,他在瓮安县城开设了自己的手机维修经营部,万事开头难,当时处于“三无”状态的他,经过几年的努力,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终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三、多点开花,勤俭创业

经过4年的积累,期间正值瓮安县大力发展之际,建设工程项目增多;他果断将经营中的生意转出,投身工程建设当中。经过两年的学习,他掌握了大量关于建设方面的知识。终于机会来了,在20xx年,瓮安县玉山镇中火村要兴建中火水库,凭借良好的工程质量,他接到了投身工程项目以来的第一个项目。项目建设完成,良好的信誉,优质的质量,使他接连接下了瓮安县渡江广场的平场项目和瓮安县农民工创业园项目。达到了年创利润400余万元,并在当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四、富而思源,扩大创业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经过近20xx年的探索与磨练,他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蜕变成为了一个资产上千万的民营企业家,近十年来,自己发家致富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20xx年2月,他毅然放弃了工程项目建设,积极筹建农业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在瓮安县富水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立了贵州益沁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总投资1.5亿元,占地80余亩。一期项目已经完成6800万元投资,建成生产厂区、员工宿舍,办公楼,加工楼等设施,一期占地面积20.16亩,建设面积19388.24平方米。

20xx年公司已经成功打开成都、湖北、湖南、云南、广州、上海等地的销售市场。年销售额500余万元。

20xx年完成原料基地建设3000余亩,带动农户380余户。20xx年底,公司成功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xx年底,公司完成6000余亩的基地建设,覆盖了瓮安县境内多个乡镇。带动1200余户农户增收。

五、搏击商海,诚信创业

企业要发展,要壮大,质量是根本,没有可靠的质量做保证,产品难有市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加大投入,建立了完善的产品研发机构和产品化验机构,高薪聘请技术人员和化验人员。20xx年10月,公司成功通过了ISO9001:20xx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220xx:20xx 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他经常说,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不懈创业中度过,更有意义和价值,今后,一定要做大做强企业,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公司再上一个台阶,并带动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到创家业、办企业、干事业的洪流当中,为建设和谐小康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