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800字的高三教师节读后感:《老师,请您听我说》读后感

《老师,您听我说》——这是一位台湾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信中她对老师说了十七句话,体现了当今学生对老师的呼吁,也由此看出学生所喜欢的老师,是那些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为之奉献的教育事业的教师;是那些爱好广泛、知识渊博、胸怀宽阔的教师;是那些善解人意、公正无私、真正掌握了教育艺术的教师。所有这些美好的品质,不正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以求的吗?

800字的高三教师节读后感:《老师,请您听我说》读后感

读完这些话语,我感到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有博大的胸禁,宽容、关爱、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仿佛听到一个个学生的呼声,仿佛看到一双双渴望尊重,渴望教师的教育艺术的眼睛。我不住问自己:你对“老师,您听我说”中的要求,做到了哪些?你真正理解、体谅他们、关心他们的快乐与悲伤、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吗?

第一句话: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教书的机器。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我们人类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高级动物,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感情,就如同一具躯壳,如行尸走肉一般。古人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老师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塑造学生思想,教会学生做人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即使有的不算聪明,但他一定有一个等待我们发现的优点和长处。所以我们应该充满人情味,不要整日板着面孔,摆着架子,传统教育里所倡导的师道尊严早应被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本应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我们不能保证每天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因为我们不是机器人,我们也是在现实社会之中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的情感不可能被理智所掩饰,特别是在学生的面前,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虚假的面具,但我们应该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本色的我,一个真实的我,我们与学生一起欢笑,一同哭闹,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和孩子一样年轻快乐。我们因学生苦恼发火,学生也会体会到老师的一番苦心,会自我改正,这岂不是教师的美好境界吗?

老师们,“面无表情,麻木不仁”应该从我们的辞典里删去,“平和大度,严慈相济”要永远保留!

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高级动物,都说“人心是肉长”,“将心比心”,每个人都希望被关怀被爱护,学生尤是如此,师生间感情上的融洽有助于思想教育的顺利实施,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同欢乐,共忧伤。要树立“管是为了不管”这一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班主任老师要有一个博大的胸怀,要有一颗炽热的爱心和高尚的人格,积极向上的情绪。工作中,以情感人,以德育人,以理动人。对学生要求要严,但严中有情,情中有爱。爱在细微处,严在该管处。

第二句话:老师,请您把我当一个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

李镇西的《教有所思》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需要一种把人当人的教育,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

我们所面对是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禀赋,不同爱好的学生。我们要把他们当作真正的人来看待,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象一个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眼下,一些中学生在花一样的年龄,就用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除了学习压力过大,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外,有许多都是他们觉得没有感觉到一个人活着起码的尊严感,这是让我们教育者感到忧虑的。他们觉得自己不是象一个人一样活着。在学校,他们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任何人都可以践踏他们的人格,他们没有尊严可言。回到家里,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失望的眼神比恶语更可怕。所以他们选择这条不归之路,不得不让我们叹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因为升学的压力,学校的竞争使得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分数仍然是判断好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打破,本应该是充满着理想,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年龄,在分数面前都成了拜分主义的奴隶。“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本应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分数面前师生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鸿沟,怎么也无法逾越!

老师们,请你们“目中有人”,请你们不“唯分是从”,拜托了!

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前我们主要看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学生考试的分数。以至于有些教师“唯分是从”,有句顺口溜说的很形象:“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教学必然不会去思考什么素质教育,不会去思考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学生都教育成教科书的奴隶,课本的克隆者,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应该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我们要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期而教,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让学生学到他最喜欢学的东西。

第三句话:老师,您也需要学,您不学,我怎能从您那里学到新的东西?

几千年前,孔圣人就曾经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这些名言都告诉我们,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人人都要提倡学习,人不学,不知道。

作为传授学生知识的老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奉为知识的传播者。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新课改理论的深入,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但如今一桶水已经完全不能适宜教学的需要,我们老师要能拥有整个海洋。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要无所不知。政治经济,体育娱乐,要无所不谈。这样的老师,在学生面前,才能不时常冒冷汗,才能少出几回洋相。其实,勇于在学生面前出丑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知耻可以后勇。我们怕的是在学生面前不懂装懂,结果被学生愚弄,最后只会被学生所抛弃。

作为语文老师,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的思想,通过读书来提升人生的品位。要读文学名著,读教育理论,读科普文章,读哲理美文。“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把读书作为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朋友们,拿起你的书,开始读吧!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围绕手中的教材转,不敢超越教材传授。碰到学生质疑,总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匆匆收场或一副茫然,方恨自己知识少。在课改的今天,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唯有不断地再学习,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知识传授者和教育者,才能更快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所以教师理当首先成为学习型的人,给学生做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最终成为学习型人才,只有热爱学习的老师,学生才会更加敬重他。

第四句话: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更要看我所做的努力。

长期以来,中国小学科评价与考试制度存在着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突出反映在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和激励功能;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体差异;关注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提倡发展评价理念,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在我们的校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最后一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后,全校的同学们欢呼雀跃,欢庆胜利,高呼解放,有的毕业生甚至将自己三年用过的书籍和试卷付之一炬。学生厌恶考试,厌恶学习到如此的程度是我们教育最大的失败。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宜昌市已经从xx年会考开始,采用等级制表达学业考试成绩,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高中招生录取重要依据。通过实行国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会实现社会从过去的只关注考试分数到关注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转变;从关注分数到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转变;从只关注考试学科到关注各门课程的转变。

我们有理由相信,宜昌会考评价制度的改革将会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更加深入,中国素质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我们鼓励和提倡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不只是看分数,而要看其进步;不要只看学生缺点,而要看到学生的亮点”。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努力与过程,不能把目光只简单地盯在结果上,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各类学生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进取,更好地完善自我。

第五句话:老师,不要勉强我把求学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至少对我,学习不一定是乐趣。

年仅十八岁的天才少年丁俊晖,在世界斯诺克台球锦标赛中战胜了各路高手一举夺魁,成为第一位问鼎世界台球锦标赛冠军的亚洲人。

一夜之间,他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人们都把他当天才看待,把他当作突然从天下掉下来的台球神童,似乎他的成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当人们了解到这位少年坎坷而不平凡的成才历程后,才真正明白了“十年磨一剑”的道理。

8岁打球,10岁国内无敌手,11岁南下广东。但这一过程中他遇到的酸楚很少有人清楚。就算丁俊晖现在每年有4万英镑的收入,但想起那段日子的艰苦,引领丁俊晖走上这条道路的父亲丁文钧依然唏嘘不已。他每天练球的时间长达八个小时,而且他的父亲总会在旁边陪伴,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十三岁那年,他就获得了香港精英赛的冠军,此后的三年里,他几乎获得了全国所有的大赛的奖牌。他的父亲在丁俊晖十六岁的时候将他送到英国升造,他在英国的生活几乎是与世隔绝的,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训练的费用高昂,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父子俩心中的理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参加世界锦标赛。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了现实,而且还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有人采访他的父亲:“您为什么不让您的儿子读书,而让他去打球呢”?他父亲的一番话发人深省,他说:“中国的教育总是要求孩子通过读书这样一种方式来成才,这条路太狭隘了,成才的标准绝非一条,我认为丁俊晖的这条路没有错,因为打球正是他最大的乐趣,其实,路是可以走得通的,关键在于如何努力去取得成功。”

是啊,我们的教育总是将学生培养成我们所想象的人才,完全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替受教育者包办一切,学生必须喜欢学习,然后通过各种训练考试达到我们认为理想的成绩,于是,我们殚精力竭,呕心沥血;于是,我们的学生十年寒窗,埋头苦读。最后学生的成绩也许在艰辛的汗水和勤奋的耕耘下提高了,但我们的孩子也许有志不在于此,他们也许更热爱音乐,也许更爱好绘画,也许更热衷运动……也许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根本不会选择求学这条道路。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我们教师的悲哀吗?

北京大学汪丁丁博士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自由选择的艺术。”没有选择的教育,断然不会培养出充满个性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个性张扬的人才,不需要只会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我们应该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那时我们的教育捧出的就不只是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个特长突出,个性鲜明的人。

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法、统一答案、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富有生命力的学生变成一个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的爱好和丰富的想象力受到限制, 一大批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富有个性和独创性的学生被扼杀。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成功的教育选拔制度和成功的教育者,必须能够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应予以热情的鼓励和科学的指导。摈弃传统教育中“一刀切”、“一锅煮”、“千人一面”的教育,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用考上大学与否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否成才,而是尊重不同个性学生未来的不同发展,我们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六句话:老师,您不仅要教我们知识,更要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中国的教育改革步履维艰的行走了20多年,素质教育这个词也频繁的挂在我们的嘴边,但提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结果如何呢?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名不副实。我们的老师也在改革中迷失了方向,步入了思想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

在当前会考、大学联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不得不追求升学率,追求上线人数,在这样的环境下,德育教育被摆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虽然领导和老师都知道德育的重要,但考虑到一是没有时间,二是考试不考。既然考试不考,费这么多神干什么,这不是舍本逐末吗?所以在他们看来,学生只要学习优秀,品行差点不要紧。于是,忽略了对学生起码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等。于是,我们看到了用浓硫酸泼狗熊清华学子,我们看到了用尖刀刺瞎猫眼的女研究生,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学生将同窗室友残忍的杀害……

这些惨痛的教训更加凸显了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作为担当着“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这一崇高使命的学校教育来说,对青少年一代传递道德观念、态度和价值观,比单纯提高学生成绩,传授学生知识能力更为重要。

误区二:德育脱离生活,重言传轻身教。

卢梭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在我们的周围,常常会听到许多空洞的说教,缺乏生活的体验,和学生的实际离得那么远,学生怎能接受到灵魂的教育?我们教育学生要自强不息,不畏挫折。什么是自强,什么是奋斗?看看我们学生的父母就知道,他们双双下岗,自主创业,白手起家,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向命运低头,没有向挫折弯腰。这就是自强不息的最好证明。这就是我们教育最鲜活的事例。德育绝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优秀的北大学子是优秀的大师熏陶出来的。”是啊,大凡优秀的老师都具有高雅的情趣,敏感的情感,坚定的意志,伟岸的灵魂。他们往往在不经意间的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也能够让学生读出人格的魅力,让他们的灵魂受到洗涤。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作为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构建学生高尚的人格体系。不仅要求学生做,更要自己率先垂范。让自己的人格率先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境界,让人格的光辉自然昭示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自然流露在一颦一蹙之间,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教师教学生首先是“传道”,教他们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业、解惑”,教他们掌握知识。教师既要为“经师”,又要为“人师”,既要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既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学生可受用一辈子。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习生倾注真心真爱,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准则,教学生“学做真人 ”。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抓住机会,及时教育学生;其次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他们,培养他们。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努力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的同时,更要以高尚的情操、师者的风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第七句话:老师,请辅导我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不仅仅是背诵答案。

传统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由教师充当教学阵地的主角,学生只是被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教师往里灌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有创意的见解,而教师不休止的讲,无休止的灌,不论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不论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一股脑往学生脑袋里塞,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只是被动学习的机器。学生接受的全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准备的死板的知识,充当了一个个把老师知识仓库里搬运出来的搬运工。也许学生的成绩因为充分的准备得到了提高,也许学生因为考试成绩的优秀进入了高一级的学校。

但当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却发现他们在学校里所学习的死板的知识几乎毫无用处,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出了问题?我们不应该在乎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点,而应该在乎学生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在乎我们讲课的艺术性有多高超,而应该在乎有多少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了课堂中来并积极的思维;我们不应该在乎给学生布置了多少作业,而应该在乎学生是否将作业当作一种乐趣;我们不应该让学生掌握许多现成的答案,而应该在乎学生表达了多少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说:“学生进入学校时象个问号,而离开学校时象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悲哀,更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啊!

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的天职。“差老师向学生奉送真理,好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上。

教师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于渔。“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

第八句话:老师,假如我有所失败或有所困难,尤其在大家面前,不要可怜我,可怜会使我自卑。

春节晚会上有一个小品让我记忆犹新,一对特殊的夫妇到家照相馆补照结婚照,因为丈夫长了肿瘤,经过化疗,头发全部掉光了,一个七尺男儿没有一丝头发多难为情啊!所以那天他戴了一顶红帽子去照相,正当他们踌躇不定来到照相馆时,他们惊喜的发现照相馆里的全体员工都戴上了一顶和他头上戴的一模一样的小红帽。他们感动不已,夫妇俩照了有生以来最有意义,最漂亮的一张结婚照。

这则小品虽然朴实无华,却包含了多么深厚的人文内涵啊!夫妇俩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夫妇俩更希望他们跟其他正常人一样生活。员工们做到了,他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护了一个病人的自尊、自信,没有可怜,只有呵护;没有讽刺,只有关爱;没有刻意为之,只有顺其自然。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当我们的学生考试失利以后,需要安慰的时候,我们是居高临下的以一种长者的姿态,当众念出这位学生的成绩,然后说道:“你是怎么考的啊?”还是下课后将他悄悄的叫到办公室,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一同查找失误的原因?当我们的学生生活上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自然而然的基于一种人最起码的同情之心,在全班同学面前呼吁为他捐款捐物,然后郑重其事的请他到讲台上来接受馈赠,还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我们的爱心化作平时点滴的行动当中?

如果没有平等和尊重,只有可怜和同情,爱可能是残忍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权利的剥夺,甚至是人格的侮辱。让我们每一位老师的爱心带着关注和体验,掺入真情和奉献,融进理解和尊重,就像小品中的小红帽一样戴在我们的头上,记在我们的心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