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范文帮

位置:首页 > 导游词 > 湖南导游词

湖南岳阳导游词(通用19篇)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损坏。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各位现在可以看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又过将近100年,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官员用120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壁归赵”。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也有100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楼顶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为了深化名楼内涵,丰富景区内容,岳阳楼正在加快景区建设,并已作出规划。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岳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岳阳市位于湖南东北部,素称“湘北门户”。地处北纬28°25′33″-29°51′00″,东经112°18′31″-114°09′06″之间。东邻江西省铜鼓、修水县和湖北省通城县;南抵湖南省浏阳市、长沙市、望城县;西接湖南省沅江县、南县、安乡县;北界湖北省赤壁、洪湖、监利、石首县(市)。市东西横跨177.84公里,南北纵长157.87公里。土地总面积1508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5%。城市规划区面积84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公元前505年建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岳阳位于北纬29.22,东经113.06,东倚幕阜山,西临洞庭湖,北接万里长江,南连湘、资、沅、澧四水,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岳阳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度,年平均降雨量1302毫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岳阳矿产资源丰富,矿藏矿点200多处,其中钒矿蓄量居亚洲之冠。

岳阳现辖汨罗市、临湘市2个县级市,岳阳县、华容县、平江县、湘阴县4个县,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3个区,设有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南湖风景区和屈原管理区,总面积15019平方公里,总人口548.34万。改革开放以来,岳阳先后被国家批准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岳阳是文化厚重的现代旅游城市。岳阳为江南最早的古城之一,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著称于世。境内有岳阳楼、君山岛、屈子祠、张谷英古建筑群等风景名胜193处,有平江起义旧址、任弼时纪念馆等革命文物纪念地22处。岳阳楼新景区于20__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新增了古城门、古城墙、五朝楼观、汴河街等33个景区,尽显古城风貌、衬托楼湖风光、再现巴陵胜状。屈原投江殉国的汨罗江被誉为“蓝墨水的上游”,是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君山岛名扬中外,被誉为“东方伊甸园”。张谷英村集中国传统文化、平民意识、建筑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堪称“天下第一村”。岳阳还被评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魅力城市。正在大力实施“热游岳阳”工程,初步形成了以“楼、岛、湖”为特色的湘楚文化游、生态观光游、民俗风情游、休闲渡假游、温泉康体游、名人故里游、神秘探险游、宗教朝圣游8条黄金旅游线路。

【矿产资源】岳阳市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藏、矿点近200处,其种类可划分为四类:一是金属矿产,有黄金、铅、钒、铁、锰、铜、钨、锡、锑等。二是非金属矿产,有白云石、萤石、钾长石、重晶石、耐火粘土、高岭土、石英、白云母、磷、草炭、大理石、石膏、花岗岩、石灰石、烟煤等。三是稀有及轻稀土金属矿产,有铌、钽、铍、锂、铷、铯、独居石等。四是地下矿泉水与热水,境内矿泉水达到饮料标准的有近30处;达到命名标准的近10处,其中温泉命名的有2处,分布地点在岳阳、汨罗、华容、平江等地。

【水资源】

岳阳市水系发达,河湖密布,雨量充沛,过境水量大,水资源丰富。(1)地表水: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1373毫米,年径流总量95.21亿立方米。(2)过境水:长江干流、洞庭湖水系过境水量以城陵矶下游的螺山为控制点,多年平均过境水量6370.29亿立方米,其中洞庭湖占47%。过境水量为本境水量的70倍,人均约14.7万立方米。(3)地下水:俗称“阴河”。据勘测,地下补给水量年平均为20.05亿立方米,为地表水资源数量的21%。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加地下水年平均水量,水资源年平均储量为115.27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平原及山丘岗地的溪谷河畔。

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洞庭湖天然水质良好,虽然有工业“三废”、矿山开采、农药排放等污染,由于稀释力较强,其污染程度比入湖之前的湘、资、沅、澧四水有所减轻。长江岳阳河段,由于污染源多,排放量大,经多次检验,江水属轻污染水体。汨罗江水质基本良好,上游属于国家二级水质标准,中、下游属于三级水质标准。新墙河由于桃林铅锌矿常年冲洗矿渣,水体的含锌量为0.02毫克/升。华容河、临湘长安河等,亦为工业污染较严重的河流,水呈绿色或黑色,有待整治。内湖的沟渠港汉、水库、塘坝,大部分水质良好,但有一部分因为污染源多,而其自净能力又差,其水质比外湖、外河还要严重。

根据河流落差及多年平均流量,全市多年平均理论水能蕴藏量为41.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年均水能资源为14.24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4.2%,现已开发5.72万千瓦。

【土地资源】

据20世纪80年代农业区划测算,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是,耕地552.19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4.64%,其中水田391.72万亩,旱地160.47万亩;林地846.25万亩,占37.77%;园地51.16万亩,占2.28%;草地21.37万亩,占0.95%;水面380.47万亩,占16.98%;其他用地389.42万亩,占17.38%。

土壤境内共有8个土类、21个亚类、76个土属、222个土种、400多个变种。(1)水稻土:面积387.31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5.20%。含有丰富的氮元素和较多的钾元素,适宜于水稻生产;以滨湖平原和汨罗江、新墙河流域最为集中。(2)菜园土:耕层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多,集中分布于城镇郊区,面积1.0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07%。(3)潮土面积159.75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10.39%,分布在东洞庭湖、长江、汨罗江、新墙河沿岸等地。潮土土层深厚、地下水埋藏浅,质地适中,养分比较丰富,适宜于棉花、甘蔗、蚕桑生长。(4)紫色土:面积为106.10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6.90%,分布于丘岗地带,以市境东部长平盆地及新墙河流域面积最大。(5)红壤:面积801.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2.13%,主要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的山、丘岗地区。以中部丘陵地带与洞庭湖环湖岗地及汨罗江中下游阶地最为集中。适宜茶叶、油茶、油桐、苎麻、桃李等经济作物生长。(6)山地黄壤、黄棕壤:共计81.53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31%,均分布于东部山区。山地黄壤一般分布于海拔500~800米地段,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地段,草甸土只有500亩,位于幕阜山一峰尖,山地黄壤、黄棕壤均呈酸性,养分含量丰富,自然植被较好。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3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xx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 陵城楼”。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

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北宋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谪,任岳州知军州事。北宋庆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北宋元丰元年(1078)十月,岳阳楼毁于火灾。北宋元丰二年(1079)春,岳州代理知州军郑民瞻重修岳阳楼。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将《岳阳楼记》写成条幅馈赠索书者。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岳州知州军孙勰重修岳阳楼。

南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阳楼受损于大火。南宋庆元四年(1198) 重修岳阳楼。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阳楼毁于火。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重修岳阳楼。

明宣德年间至正统三年(1426~1438)明威将军刘彦真整修岳阳楼。明成化七年(1472)五月岳州知府吴节重修落成岳阳楼。明嘉靖二年(1523)岳州知府韩士英重修岳阳楼,编刻《岳阳楼诗集》。明嘉靖六年(1527)五月大水成灾,岳阳楼楼柱被雷击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岳州知府李临阳修整岳阳楼,作有《重修岳阳楼记》。明隆庆元年(1567)岳州知府李是渐缮修城垣,重修岳阳楼。

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岳阳楼毁于战乱。清顺治七年(1650)知府李若星重修。是年,毁于火灾。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岳阳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岳州知府李遇时、巴陵知县赵士珩倡捐重建岳阳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岳州火灾,延烧岳阳楼。清乾隆五年(1740)湖广总督班第拨舵杆洲岁修缮岳州府城垣及岳阳楼。冬,兴工重修岳阳楼及城垣。重建的岳阳楼其制三层,楼右侧建有宾馆。清乾隆七年(1742)岳州知府黄凝道修葺岳阳楼,捐建宾馆前厅。次年,请刑部尚书张照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勒于楼屏。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岳州知府兰第锡、巴陵知县熊懋奖请求修葺府城。经湖南巡抚梁国治等先后具奏,修葺府城垣及岳阳楼、文星阁。清乾隆四十年(1775)巴陵县知县熊懋奖承修岳阳楼,并于楼右侧建“望仙阁”,于楼左侧重建“仙梅亭”。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最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损坏。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各位现在可以看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又过将近120xx年,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官员用120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璧归赵”。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也有120xx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现在我们登上了岳阳楼的三楼,楼堂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的木刻雕屏,杜诗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这是1964年秋天,毛主席从长沙乘火车返回北京途经岳阳时,在列车上即兴而书的。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最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最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楼顶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为了深化名楼内涵,丰富景区内容,岳阳楼正在加快景区建设,并已作出规划。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5

各位朋友,我们就要到达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车,待会小X将随大家一起去登临那“天下楼”!

好了,请大家看门前这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其下句为“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兴许您也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墙,穿过“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牌坊,进入眼帘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的岳阳楼。为什么说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吗?好的,就请大家听小X慢慢道来吧!一,历史悠久。大家看看眼前这楼是不是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岳阳楼创建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xx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所以说咱这岳阳楼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们的诗仙李白来亲自命名!大家看看横匾“岳阳楼”,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以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大家再仔细看看这楼,有没有发现其特别之处?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X知道想说什么。对了,岳阳楼第二个特点就是文物珍贵。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咱们这岳阳楼楼高21.35米,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其建筑特点:“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这岳阳楼可是未用一砖一瓦,一颗铁钉的!在建筑上是不是一个奇迹啊?说到这,小X就想和大家说一故事:相传在建楼时,人们怎么也无法把楼层很好地建成,这时来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对大伙说,让我试试看吧?大家别无它法,只好让老者试试,不曾想老者三两下就把大家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轻松地解决了!大家正想酬谢,却只见地上一把尺,不见老者的踪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写着“鲁班尺”,所以在我们岳阳一带有“鲁班助楼”的传说!再看看这“飞檐”可是咱老祖宗聪明才智的体现!其便于采光,减少笨拙感,同时节约了用料!大家看看这屋顶像不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对了,这就是“盔顶”,这种建筑方式并不多见,据说是现在仅存的啦!威武雄壮的“盔顶”,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精品。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有朋友说,在古代三层就为高楼了,话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据说当时修建者是为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古代建筑都与风水学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大家看看这四根通天金柱。这四根楠木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代表的就是一年四季,作为内圈的12根大柱就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大家再数数看,在这周围有多少柱子啊?这位朋友数的可真快,一下子就数出来是20根了,这20根柱子有什么含义吗?大家想想,可以参照小X刚刚的讲法!

大家来看看这幅雕屏,哇!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的哦!其由12块紫檀木组成,黑底绿字!当年滕公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合称“四绝”。可惜雕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我们无缘得见啦!现在的雕屏是由清干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干隆称其为“王羲之之后的第一人”,其字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精品!但请大家张大眼睛瞧仔细了,待会到二楼,我们还将看到另一副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副才是咱们张大人的真迹了?请大家自个瞧仔细呢!

大家可记下了这幅雕屏?好了,我们一起去二楼看看另一幅吧!

各位朋友,请看这中堂的雕屏,与一楼的有什么不同吗?仔细瞧瞧!对了,一楼是黑底绿字,而这幅是金字!为什么在同一栋楼里会同时存有两块一样的雕屏呢?就让小X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沈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损坏了三个字,当地一文士吴敏树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各位现在可以看到,这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幅才是张大人的真迹!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其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着后代子孙!

大家请随小X一起登楼,同看那范公笔下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呵呵!我们的这位朋友好聪明哦!知道小张接下来要给大家讲岳阳楼为三大名楼之冠的第三个原因了,那就是风景独特。岳阳楼的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有诗云:“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就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世人只知范公的《岳阳楼记》,不知滕公子京也为骚客,其有词,云:“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短短59个字写景抒情,却很有气势!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幅木刻雕屏是毛主席手书的杜甫的《登岳阳楼》,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两侧的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落款为“长庚李白”,也就是我们的诗仙李白了,一楼同存诗仙、诗圣和和主席的真迹实在是不简单啊!由此可以看出咱岳阳楼的深厚文化!这就是小张要说的第四点了,岳阳楼文化的深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足、笔,而真正使岳阳楼闻名天下的是北宋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只寥寥368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道,字字珠玑,千秋之绝唱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沉淀!

请大家放下心中杂念,凭轩远眺,看着那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否会与范公产生共鸣?当年范公未曾登临这“天下楼”,却作了不朽的《岳阳楼记》;今日你我同登这千古名楼,可有一种超脱世俗之感?

时间不早了,我们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转过身,让我们再摸摸四根楠木大柱,您想到了什么?四根金柱为我中华民族撑起了“先忧后乐”、百折不挠的民族脊梁千年!

“天下楼”的登临就要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噢!对了,小X还没告诉大家那20根柱子的含义。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对了,就是20加4,24,中国的24节气,您可猜出?现在行程结束请大家跟小X一起上车返程休息!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竖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彻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干。”

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干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愈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它的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岳阳搂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

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窝蜂,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应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进人主楼,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副《岳阳楼记》的雕屏,这部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古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干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一楼所悬挂的逝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我们现在登上的是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时,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7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今天就由我这个超级导游来给介绍岳阳楼。我叫罗甘泉,大家叫我罗导、小罗都可以。

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岸上,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宋朝的范促淹曾写过《岳阳楼记》来赞美岳阳楼。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纯木结构,没有一块砖头。每层的檐面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岳阳楼的楼顶,特别像古代将军的头盔,称作盔顶,由于盔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少见,才使盔顶让岳阳楼成为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岳阳楼在美学、建筑学、工艺学上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其实,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的时候是在范促淹写了《岳阳楼记》后。庆历四年,滕子京因遭人诬害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修建偃虹堤,以防御洞庭湖的波涛;第二,兴办郡学,造就人才;第三,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非常雄伟,但当时的滕子京知道,光靠气势雄伟是不够的,滕子京立刻想到与自己同中举进士的范仲淹,范促淹和滕子京一样,也是因为遭人诬灭,被贬为邓州知府。滕子令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的气势和结构。范仲淹看了以后,经过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转世名句,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要奋发图强。

好了,大家现在可以进楼了。各位游客,这里首先看见的就是《岳阳楼记》,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的。据说滕子京当年收到《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立刻请当时的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只可惜我们现在所见不是“四绝匾“,它早在宋神宗年间便已毁于大火之中。这们这里的《岳阳楼记》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我就介绍到这里了,给大家十五分钟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8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竖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20xx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彻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干。”

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干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愈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它的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岳阳搂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

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窝蜂,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应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进人主楼,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副《岳阳楼记》的雕屏,这部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古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干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一楼所悬挂的逝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我们现在登上的是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时,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9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

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北宋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谪,任岳州知军州事。北宋庆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北宋元丰元年(1078)十月,岳阳楼毁于火灾。北宋元丰二年(1079)春,岳州代理知州军郑民瞻重修岳阳楼。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将《岳阳楼记》写成条幅馈赠索书者。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岳州知州军孙勰重修岳阳楼。

南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阳楼受损于大火。南宋庆元四年(1198)重修岳阳楼。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阳楼毁于火。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重修岳阳楼。

明宣德年间至正统三年(1426~1438)明威将军刘彦真整修岳阳楼。明成化七年(1472)五月岳州知府吴节重修落成岳阳楼。明嘉靖二年(1523)岳州知府韩士英重修岳阳楼,编刻《岳阳楼诗集》。明嘉靖六年(1527)五月大水成灾,岳阳楼楼柱被雷击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岳州知府李临阳修整岳阳楼,作有《重修岳阳楼记》。明隆庆元年(1567)岳州知府李是渐缮修城垣,重修岳阳楼。

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岳阳楼毁于战乱。清顺治七年(1650)知府李若星重修。是年,毁于火灾。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岳阳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岳州知府李遇时、巴陵知县赵士珩倡捐重建岳阳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岳州火灾,延烧岳阳楼。清乾隆五年(1740)湖广总督班第拨舵杆洲岁修缮岳州府城垣及岳阳楼。冬,兴工重修岳阳楼及城垣。重建的岳阳楼其制三层,楼右侧建有宾馆。清乾隆七年(1742)岳州知府黄凝道修葺岳阳楼,捐建宾馆前厅。次年,请刑部尚书张照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勒于楼屏。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岳州知府兰第锡、巴陵知县熊懋奖请求修葺府城。经湖南巡抚梁国治等先后具奏,修葺府城垣及岳阳楼、文星阁。清乾隆四十年(1775)巴陵县知县熊懋奖承修岳阳楼,并于楼右侧建“望仙阁”,于楼左侧重建“仙梅亭”。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0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岳阳楼竖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成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彻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好好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梳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愈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挥到了顶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苏东坡发起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历史文物,现在大家所见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有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巧。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接为整体。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称,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成就。进入主楼,首先引入大家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岳阳楼记》的雕屏,这幅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真正开始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一楼所悬挂的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我们现在登上的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道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1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干。”

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干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它的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岳阳搂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

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窝蜂,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应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进人主楼,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副《岳阳楼记》的雕屏,这部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古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干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一楼所悬挂的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我们现在登上的是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时,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2

岳阳县张谷英镇。整个村子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村落因张谷英始姐起建而得名,而经明清两个年代的多次兴建,至今依然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居传统建筑。张谷英村最大的特点是“家家相连,户户相通”,连体的建筑形式,中轴线设计理念,被誉为“民间故宫”。

村庄建筑由“当大门、王家瑖、上新屋”三大部分组成,整体面积51000平方米,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整座大屋依山而建,平面布局呈“丰”字形,建筑内廊相接,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走进张谷英村处处高墙深巷,家家民居相连,室内都靠天井通风,室内建筑雕刻精美、笔画简练、线条清晰、形象逼真,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保存完好,故被建筑专家誉为“湘楚明清民居之活化石”。 村落里现在依然住有600多户,2600多人口,他们都是张谷英的后代子孙,至今还保存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张氏族人们始终把“耕读继世、孝友传家”这八个字作为告诫后人的家训。古村、家族、民俗、吸引了诸多知名剧组再此取景拍摄, 如《建党伟业》,《摩卡》等 “探民间故宫之谜”、“享世外桃源之乐”,张谷英景区热忱欢迎您。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3

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岸上,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宋朝的范促淹曾写过《岳阳楼记》来赞美岳阳楼。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纯木结构,没有一块砖头。每层的檐面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岳阳楼的楼顶,特别像古代将军的头盔,称作盔顶,由于盔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少见,才使盔顶让岳阳楼成为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岳阳楼在美学、建筑学、工艺学上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其实,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的时候是在范促淹写了《岳阳楼记》后。庆历四年,滕子京因遭人诬害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修建偃虹堤,以防御洞庭湖的波涛;第二,兴办郡学,造就人才;第三,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非常雄伟,但当时的滕子京知道,光靠气势雄伟是不够的,滕子京立刻想到与自己同中举进士的范仲淹,范促淹和滕子京一样,也是因为遭人诬灭,被贬为邓州知府。滕子令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的气势和结构。范仲淹看了以后,经过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转世名句,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要奋发图强。

好了,大家现在可以进楼了。各位游客,这里首先看见的就是《岳阳楼记》,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的。据说滕子京当年收到《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立刻请当时的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只可惜我们现在所见不是“四绝匾“,它早在宋神宗年间便已毁于大火之中。这们这里的《岳阳楼记》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我就介绍到这里了,给大家十五分钟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4

各位朋友,我们就要到达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车,待会小X将随大家一起去登临那“天下楼”!

好了,请大家看门前这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其下句为“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兴许您也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墙,穿过“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牌坊,进入眼帘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的岳阳楼。为什么说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吗?好的,就请大家听小X慢慢道来吧!一,历史悠久。大家看看眼前这楼是不是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岳阳楼创建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xx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所以说咱这岳阳楼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们的诗仙李白来亲自命名!大家看看横匾“岳阳楼”,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以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大家再仔细看看这楼,有没有发现其特别之处?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X知道想说什么。对了,岳阳楼第二个特点就是文物珍贵。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咱们这岳阳楼楼高21.35米,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其建筑特点:“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这岳阳楼可是未用一砖一瓦,一颗铁钉的!在建筑上是不是一个奇迹啊?说到这,小X就想和大家说一故事:相传在建楼时,人们怎么也无法把楼层很好地建成,这时来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对大伙说,让我试试看吧?大家别无它法,只好让老者试试,不曾想老者三两下就把大家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轻松地解决了!大家正想酬谢,却只见地上一把尺,不见老者的踪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写着“鲁班尺”,所以在我们岳阳一带有“鲁班助楼”的传说!再看看这“飞檐”可是咱老祖宗聪明才智的体现!其便于采光,减少笨拙感,同时节约了用料!大家看看这屋顶像不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对了,这就是“盔顶”,这种建筑方式并不多见,据说是现在仅存的啦!威武雄壮的“盔顶”,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精品。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有朋友说,在古代三层就为高楼了,话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据说当时修建者是为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古代建筑都与风水学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大家看看这四根通天金柱。这四根楠木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代表的就是一年四季,作为内圈的12根大柱就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大家再数数看,在这周围有多少柱子啊?这位朋友数的可真快,一下子就数出来是20根了,这20根柱子有什么含义吗?大家想想,可以参照小X刚刚的讲法!

大家来看看这幅雕屏,哇!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的哦!其由12块紫檀木组成,黑底绿字!当年滕公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合称“四绝”。可惜雕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我们无缘得见啦!现在的雕屏是由清干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干隆称其为“王羲之之后的第一人”,其字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精品!但请大家张大眼睛瞧仔细了,待会到二楼,我们还将看到另一副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副才是咱们张大人的真迹了?请大家自个瞧仔细呢!

大家可记下了这幅雕屏?好了,我们一起去二楼看看另一幅吧!

各位朋友,请看这中堂的雕屏,与一楼的有什么不同吗?仔细瞧瞧!对了,一楼是黑底绿字,而这幅是金字!为什么在同一栋楼里会同时存有两块一样的雕屏呢?就让小X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沈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损坏了三个字,当地一文士吴敏树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各位现在可以看到,这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幅才是张大人的真迹!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其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着后代子孙!

大家请随小X一起登楼,同看那范公笔下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呵呵!我们的这位朋友好聪明哦!知道小张接下来要给大家讲岳阳楼为三大名楼之冠的第三个原因了,那就是风景独特。岳阳楼的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有诗云:“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就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世人只知范公的《岳阳楼记》,不知滕公子京也为骚客,其有词,云:“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短短59个字写景抒情,却很有气势!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幅木刻雕屏是毛主席手书的杜甫的《登岳阳楼》,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两侧的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落款为“长庚李白”,也就是我们的诗仙李白了,一楼同存诗仙、诗圣和和主席的真迹实在是不简单啊!由此可以看出咱岳阳楼的深厚文化!这就是小张要说的第四点了,岳阳楼文化的深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足、笔,而真正使岳阳楼闻名天下的是北宋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只寥寥368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道,字字珠玑,千秋之绝唱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沉淀!

请大家放下心中杂念,凭轩远眺,看着那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否会与范公产生共鸣?当年范公未曾登临这“天下楼”,却作了不朽的《岳阳楼记》;今日你我同登这千古名楼,可有一种超脱世俗之感?

时间不早了,我们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转过身,让我们再摸摸四根楠木大柱,您想到了什么?四根金柱为我中华民族撑起了“先忧后乐”、百折不挠的民族脊梁千年!

“天下楼”的登临就要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噢!对了,小X还没告诉大家那20根柱子的含义。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对了,就是20加4,24,中国的24节气,您可猜出?现在行程结束请大家跟小X一起上车返程休息!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5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岳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张谷英古村位于岳阳县张谷英镇,因人而得名。村内有聚族而居的一组古建筑群,建于明清时期,占地1万多平方米,大小房屋1300多间,有“江南第一屋场”、“天下第一村”之称。天井连天井,厅堂要堂,浑然一体,屋宇绵延,檐廓衔接,睛不曝日,雨不湿鞋,展现出我国传统民间建筑的特点和古朴的民俗风情。

绿草茵茵,小溪淙淙,柳絮飘飘。两只梅花鹿,口衔灵芝草;八匹膘肥体壮的骏马,或悠闲吃草,或恣意嬉戏,或卧地休息,或回眸招侣;一只小鸟在地上自由地觅食。这就是岳阳张谷英古建筑群内的浮雕《八骏图》。奇妙的构思,老练细腻的刀法,生动地刻画了一派“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古代和谐社会景象。

张谷英的浮雕远不止《八骏图》呢。五进堂的华板、柱、椽、斗拱、檐,天井上方四周屏门隔扇、窗扇及下方栏板、梁、枋,厢房内台、凳、桌、椅、几、案、床、箱、橱、轿等,都巧妙地镶嵌了千姿百态的木雕。走进张谷英古建筑群,你便走进了一座民间木雕的圣殿。

表现民间习俗与传统题材的木雕可多呐。有人们喜闻乐见的八仙过海、老鼠娶亲、二龙戏珠、四龙闹海、四龙捧圣、丹凤朝阳、孔子问礼、柳毅传书、四郎探母、郭子仪祝寿、姜太公钓鱼;有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连年有余(鱼)、龙凤呈祥、八骏图、福(蝠)禄(鹿)寿(南山)喜、竹报平安、摇钱树和聚宝瓶、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指日高升、寿山旭日、喜鹊噪梅、松鹤延年、金蝶戏瓜;激励后人的有寒窗、闻鸡起舞、岁寒三友,以及“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孝悌乃传家根本,勤俭是经世文章”等警语对联。这些木雕均能独立成浮雕画面。

同一种题材其表现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寒窗有冰棱窗、雪花窗、霜花窗三种,二龙戏珠有32种不同的内容。也有一类木雕体现多种风格。雕花床有滴水床、关门床,椅有波纹椅、玫瑰椅、罗盘椅、太师椅等。还有几类木雕组合表达一种意境。厢房与主堂间的隔门屏风,可开可合的灵活方式既可体现小家庭的个性发展,又可体现大家族的互通有无。

张谷英木雕采用镂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的艺术手段,刀法爽洁明快,雕刻细致入微。刻画人物着意表现人物动态的传神写照,突出造型的稚拙、质朴、洗练、明快感,具体的形体中注入了活跃的、夸张乃至幽默的动势。在构图上,往往把不同的场景和人物组合在一个画面,配以图案纹样,注意虚实主次,线条分割,层次节奏的处理,追求画面结构的严谨与变化,构图的饱满与均衡。3680处木雕无一铁钉,全用木榫拼接。

张谷英木雕之奇,奇在在动工之初,设计者已有整体规划。建筑群的窗户一般不向外,而是向着天井部位,窗扇基本用镂空花雕,既注意光源,又利于空气流通。窗格扇下沿用平板饰以细腻雕刻,在窗户三分之一下部配有窗栏板,方言叫“槛窗衣”,意为窗户的衣裳,既可挡视线,又可挡风雨,同时不影响采光。特别是梁托、梁架斗拱、檐条、月梁上的雕刻,需待雕成后方可安装,使用什么内容与形式既要考虑美观,又要重实用,不损梁柱承重功能。

木雕的选材也极讲究,多用柏、梓、椿、樟、黄杨、银杏、甲级杉树等树种。为显示木材品质高贵,用时还怕经过油漆后影响雕刻细部,均不加油漆。由于木材的本色柔和及木年轮纹的自然美,使得这些雕刻更加生动,虽历六百年风霜,文化之光一刻也未曾黯淡。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6

各位朋友,我们就要到达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车,待会小X将随大家一起去登临那“天下楼”!

好了,请大家看门前这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其下句为“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兴许您也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导游带团软件

登上巴陵古城墙,穿过“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牌坊,进入眼帘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的岳阳楼。为什么说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吗?好的,就请大家听小X慢慢道来吧!一,历史悠久。大家看看眼前这楼是不是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岳阳楼创建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xx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所以说咱这岳阳楼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们的诗仙李白来亲自命名!大家看看横匾“岳阳楼”,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以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大家再仔细看看这楼,有没有发现其特别之处?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X知道想说什么。对了,岳阳楼第二个特点就是文物珍贵。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咱们这岳阳楼楼高21.35米,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其建筑特点:“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这岳阳楼可是未用一砖一瓦,一颗铁钉的!在建筑上是不是一个奇迹啊?说到这,小X就想和大家说一故事:相传在建楼时,人们怎么也无法把楼层很好地建成,这时来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对大伙说,让我试试看吧?大家别无它法,只好让老者试试,不曾想老者三两下就把大家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轻松地解决了!大家正想酬谢,却只见地上一把尺,不见老者的踪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写着“鲁班尺”,所以在我们岳阳一带有“鲁班助楼”的传说!再看看这“飞檐”可是咱老祖宗聪明才智的体现!其便于采光,减少笨拙感,同时节约了用料!大家看看这屋顶像不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对了,这就是“盔顶”,这种建筑方式并不多见,据说是现在仅存的啦!威武雄壮的“盔顶”,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精品。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导游带团软件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有朋友说,在古代三层就为高楼了,话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据说当时修建者是为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古代建筑都与风水学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大家看看这四根通天金柱。这四根楠木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代表的就是一年四季,作为内圈的12根大柱就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大家再数数看,在这周围有多少柱子啊?这位朋友数的可真快,一下子就数出来是20根了,这20根柱子有什么含义吗?大家想想,可以参照小X刚刚的讲法!

大家来看看这幅雕屏,哇!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的哦!其由12块紫檀木组成,黑底绿字!当年滕公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合称“四绝”。可惜雕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我们无缘得见啦!现在的雕屏是由清干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干隆称其为“王羲之之后的第一人”,其字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精品!但请大家张大眼睛瞧仔细了,待会到二楼,我们还将看到另一副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副才是咱们张大人的真迹了?请大家自个瞧仔细呢!

大家可记下了这幅雕屏?好了,我们一起去二楼看看另一幅吧!

各位朋友,请看这中堂的雕屏,与一楼的有什么不同吗?仔细瞧瞧!对了,一楼是黑底绿字,而这幅是金字!为什么在同一栋楼里会同时存有两块一样的雕屏呢?就让小X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沈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损坏了三个字,当地一文士吴敏树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各位现在可以看到,这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幅才是张大人的真迹!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其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着后代子孙!

大家请随小X一起登楼,同看那范公笔下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呵呵!我们的这位朋友好聪明哦!知道小张接下来要给大家讲岳阳楼为三大名楼之冠的第三个原因了,那就是风景独特。岳阳楼的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有诗云:“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就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世人只知范公的《岳阳楼记》,不知滕公子京也为骚客,其有词,云:“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短短59个字写景抒情,却很有气势!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幅木刻雕屏是毛主席手书的杜甫的《登岳阳楼》,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两侧的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落款为“长庚李白”,也就是我们的诗仙李白了,一楼同存诗仙、诗圣和和主席的真迹实在是不简单啊!由此可以看出咱岳阳楼的深厚文化!这就是小张要说的第四点了,岳阳楼文化的深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足、笔,而真正使岳阳楼闻名天下的是北宋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只寥寥368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道,字字珠玑,千秋之绝唱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沉淀!

请大家放下心中杂念,凭轩远眺,看着那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否会与范公产生共鸣?当年范公未曾登临这“天下楼”,却作了不朽的《岳阳楼记》;今日你我同登这千古名楼,可有一种超脱世俗之感?导游带团软件

时间不早了,我们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转过身,让我们再摸摸四根楠木大柱,您想到了什么?四根金柱为我中华民族撑起了“先忧后乐”、百折不挠的民族脊梁千年!

“天下楼”的登临就要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噢!对了,小X还没告诉大家那20根柱子的含义。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对了,就是20加4,24,中国的24节气,您可猜出?现在行程结束请大家跟小X一起上车返程休息!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7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损坏。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各位现在可以看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又过将近100年,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官员用120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壁归赵”。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也有100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楼顶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为了深化名楼内涵,丰富景区内容,岳阳楼正在加快景区建设,并已作出规划。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8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屋场”的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隶属张谷英镇,地处幕阜山脉,是以明洪武年间迁入始祖名姓而定。村民繁衍至今已26代,目前村里所居2600多人,均系迁入始祖后代。上下620xx年聚族而居堪称一奇,而张谷英大屋,更是传统民居瑰宝。张谷英大屋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一个含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0多条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傍势延绵四华里,呈丰字形布局。整个建筑群分为三大部分当大门(龙头)、王家煅(龙身),上新屋(龙尾)。

现在大家站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大门,前面的这条溪流叫玉带河,它像一条玉带环绕古村。当大门是建筑群的“龙头”,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张谷英的第8代孙思男公始建的,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大小堂屋和天井各24个,住屋422间,整个形状像一把打开的扇子。

正前面田里的天然巨石就是“龙珠”,小溪上“八”字形的石桥就像平起的“龙须”,通往小溪里的5个石级是“龙齿”,当大门就是“龙口”。从“龙口”进来,在两道石大门中间有三条麻石并排铺成的路是“龙舌”,也叫“过厅”,相当于“官道’,专供车、轿进出。在“龙舌”的两边各有一水塘,就是“龙眼”,起消防作用。

进入第二道门,布局为“上下五进”,即有五重天井、五个堂屋。天井具有“通风、采光、排水”功能,有了它,新鲜空气从天而注,改善了通风条件;在排水方面,几百年来,张谷英村遭受过无数次的大雨洪灾,但天井从未出现过因渍水堵塞而成灾的现象。考古专家公认这是古建筑史上的一个谜——神秘的下水系统。采光、排水,这堪称建筑群的“两绝”。

屋梁上的四角雕有四季花卉,春牡丹、夏荷花、秋金菊、冬梅花,这些雕刻笔画简练,线条清晰流畅,颇具明代风格。

这里天井没有井台,但井壁上雕有十二生肖,左边雕有太阳,右边是月亮,它表示阴阳结合,男女平等,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代表了人们对“人人平等”的向往。在天井正中有一个圆孔,是“日规”,原来在圆孔里竖有一根木柱子,柱子上标有刻度,在有阳光的日子,太阳照在哪一个刻度就表示什么时候,在那个时候就是根据这个推测时间的。 张家大屋一大特点是巷道多、深。它有三大作用即通风、防火、交通。因为整个建筑群没有一颗铁钉,通过巷道隔墙可起到防火作用。整个建筑群有这样的巷道60多条,最长的有74米,通过这些巷道,“晴不曝日,雨不湿鞋”,随便从哪一家都可以走通全村,它既起分割又起联系的作用。

大家现在所处地方叫横堂,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部分。一般纵向做几“重”房子以后,再向两边扩建横向发展的叫“横堂”,整个建筑群是由100多个横堂组成的,每一个横堂都是三“重”,面积是相同的,都是168平方米,共12间房子,而且每一个横堂都有神龛。房子一般是两层,上层为木结构,是小姐住的闺房,下面是砖结构。每一个堂屋都有门,门关起来就是一小家,打开就是一大家,都可以相通。

现在请大家上龙形山看看全景,站在龙形山的龙头上,张谷英村的风水就尽收眼底。这里四面环山,树木葱茏,大屋依山傍水,正对面的山峰是文笔峰,左边是狮形山,右边是象形山,叫“狮象把门〃,从风水学上讲“狮象把门”能“聚风聚气”。看这龙形状的古建筑群是屋脊连屋脊,天井连天井。正前面的就是刚刚看过的“龙头”,是明代的建筑。现在将要去看的是清代的“龙身”部分。

王家塅位于龙形山侧,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是张谷英的16代孙云浦公建的,建筑面积9474平方米,横堂天井分布各21个,有房屋468间。房子的结构是“丰”字形,大门是另外起的,有侧门与主体建筑相连。第一道门是“龙口”,“龙口”进来是“龙眼”,中间是“龙舌”。在这里可以看到类似岳阳楼的盔顶山墙,最前面的叫“青龙朝阳”,下面狮子头露出来的地方叫“双狮出洞”,左边的叫“双龙摆尾”。第二道门两边对称的门框是一通到底的,两条巷道叫“双龙出洞”,按这里的规矩是东边进西边出,当官的由中门出入。从第二道门进来,房子的布局是“三井四进”,中间有保存完好的中门槛。这中间的门槛为什么这么高呢?因为在那时讲究门第观念,门槛的高低表示官位的高低,一般的人是走两边的。中央电视台拍《日出东方》(第二个堂屋)和《毛泽东和他的乡亲们》(第三个堂屋)在这里拍过。

上新屋位于龙形山尾,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张谷英的16代孙张绪彬始建,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有房屋172间,具明清时期庄园建筑雏形。布局是五井七进八横堂,呈井字形结构。整个建筑群不尚奢华,大同小异,虽经数百年却保存完整,可以想象中国传统伦理、宗族观念对于一个大家族团结、和睦所起的维系和规范作用。

这里是“百步三桥”,就是在一百步内三座石桥横跨渭溪河三次。据说此三桥也叫张谷英桥,因为三桥共有九段,每段三块条石共二十七块大条石构成,正应张谷英老式笔画数。

所有来这里游览过的客人和大家一样,都觉得这个古建筑群是一个大型建筑艺术博物馆,是民间艺术的园地,同时也是一座大型迷宫。先祖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设下许多不解之谜。如为什么张谷英村人繁衍数十代,历经几个朝代,600多年而群居不散?为什么整个古建筑群的下水道不堵塞,而水又流向何方?为什么整个古建筑群的构造没有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为什么在殡葬礼仪隆重的农村,惟有张谷英村埋死者不择时辰日期?为什么张谷英村抬死者埋葬时,头在先而脚在后等等?希望各位有识之士能破译这些谜团。张谷英村还是一个养在阁楼上的大家闺秀,她神秘而美丽的面纱还未被世人揭开。20xx年7月她已正式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各级政府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着手恢复、保护、建设、开发张谷英村。张谷英村不仅有这座博物馆式的迷宫,在她的周围,还有许多似九寨沟、桂林、张家界等风景区的山水景色,也正在开发之中。

湖南岳阳导游词 篇19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岳阳楼竖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20xx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成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彻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好好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梳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愈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挥到了顶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苏东坡发起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历史文物,现在大家所见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有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接为整体。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称,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引入大家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岳阳楼记》的雕屏,这幅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真正开始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一楼所悬挂的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我们现在登上的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道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